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案 (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案 (3)

‎6 画 ‎ 教材解析 这首古诗是一则五言谜语诗,谜面描述了山、水、花、鸟等景物,通过远、近、来、 去等方位或动作的变化,凸显“画”的形象特征。这首谜语诗诗句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 上口。‎ 配合谜语诗,有一幅经过装裱的水墨画,山水相衬,鸟语花香,意境典雅,给予学生 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谜语诗中描绘的景物均可在画中一一找到,也是对谜底的暗示。图 文对应,妙趣横生。‎ ‎ 教学目标 1. 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色”等 10 个生字和走之、斜刀头 2 个偏旁;会写“水、去”等 4 个字。‎ 2. 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认识走之、斜刀头 2 个偏旁。‎ ‎ 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 识字。 可以把识字与朗读古诗结合起来。让学生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在熟读的 基础上借助诗的语境来认读生字。本课要认的 10 个生字中,“色”是平舌音,“声”是翘 舌音;“近”是前鼻音,“听”是后鼻音,可以在对比读中重点正音。‎ 要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1)换一换。用熟字换笔画或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如: 无:“天”换笔画成“无”。‎ ‎166 ‎ 听、近:互换偏旁。 色:“爸”换偏旁成“色”。‎ ‎(2)偏旁归类。本课要认识的两个偏旁,斜刀头表示的意义学生不太熟悉,学生只要 能记住这个偏旁的名称即可。走之作意符,表达的意思多与走路或路有关。本课有 3 个带 走之的字:“远、近、还”,结合偏旁表达的意思,引导学生更好地体会这些字的含义。‎ ‎(3)借助反义词,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如,“有—无、来—去、远—近。” (4)有的生字在生活中经常用到,可以用它们编句子,让学生说一说。如:‎ 生字 词语举例 句子举例 还 还是 春天过去了,花儿还是那么鲜艳。‎ 色 色彩 这幅画的色彩非常明亮。‎ ‎2. 写字。‎ 本课要写的 4 个字中,有 3 个独体字。这 3 个独体字都有一个纵向支撑的关键笔画竖 或竖钩。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这 3 个独体字的共同之处,领会支撑笔画的作用,然 后教师示范典型字,学生练写。‎ 本课 4 个字书写要点:‎ 4 画,独体字。‎ 水 第一笔竖钩写在竖中线上,第二笔横撇不要写成两笔,而第三笔和第四笔 不能写成一笔。‎ 5 画,合体字。‎ 去 ‎‎ 第三笔为长横,在横中线上;第四笔撇折,在田字格中间起笔。‎ 4 画,独体字。‎ 不 第一笔横要长;第三笔竖从撇上起笔,不要在横与撇的交叉点上起笔;长 点收尾。‎ 7 画,独体字。‎ 来 字形左右对称,竖要写在竖中线上。两横之间的距离要适中,不要过远或 过近。‎ 第五单元 167‎ 本课要写的字,可以组成新的常用词,如“水手、口水、雨水、上去、上来”等,学 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写一写。‎ 二、课文学习 这首古诗,画中景物与生活实景不同,可以和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景物进行对比,在比 较中了解画中景物的特点,感受古诗的趣味性。‎ ‎1. 朗读指导。 古诗的朗读要注意掌握好停顿,读出韵味。此外,画中描述的景物与生活实景有差 异,朗读时,可将差异之处适当体现在重音上,以凸显是一幅“画”的特点。 朗读形式要多样,可以自由读、分组读、指名读,还可以教师引读,如,“远看——,‎ 近听——,春去——,人来——”。‎ 学生在熟读成诵后,可让学生介绍自己记忆、背诵古诗的方法,如,抓住“山、水、 花、鸟”4 个字来背诵,抓住“远”和“近”、“去”和“来”两组意思相反的词来背诵。‎ ‎2. 理解运用。 采用对比,理解谜底“画”。在学生熟读诗句的基础上,找找圈圈诗中描写了哪些景 物,再启发学生根据回忆,说说自己见过的山、水、花、鸟的情景,然后读课文,找出诗 中景物与现实情景的不同之处,最后说一说为什么这首谜 语诗的谜底是画。‎ 通过想象、表演、朗读等形式,感悟诗意。在学生反 复朗读后,启发他们展开想象,根据个人对诗句的感受配 上动作来朗读表演。如,读到“近听水无声”时,做出侧 耳倾听的动作;读到“人来鸟不惊”时,做出摆手的样子。‎ 课文中有几对反义词,可以指导学生联系生活,通过 演一演,说一说,读一读,理解它们的意思。‎ ‎‎ 熟字组成的反义词:‎ 大—小、上—下 多—少、里—外 东—西、南—北 ‎(1)“来─去”。演一演:小鸟飞来,小鸟飞去。 (2)“远─近”。说一说:小丽离我近,小冬离我远。 (3)“有—无”。做一做:一只手里拿东西,另一只手不拿东西。‎ ‎ 教学设计举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偏旁字归类等方法,认识 10 个生字和 2 个偏旁,‎ 会写“来、去”2 个生字。‎ ‎168 ‎ 2. 朗读课文。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 3. 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有—无”“远—近”“来—去”3 组反义词。‎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引入新课 1. 出示谜语。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再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2. 出示课文,教师范读。让学生猜猜谜底是什么。‎ 3. 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正音,感知课文 1. 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在插图的 相应位置出示“山、水、花、鸟”4 个字。‎ 2. 学生试着自己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 来认一认。‎ 3. 引导学生看插图,读古诗,圈出诗中描写的景物。‎ 4. 同桌互读诗句。相互指出不正确的读音,互相教一教, 读一读。‎ 5. 指名分行读,其余同学反馈评价,有错及时纠正。男 女生赛读,全班齐读。‎ 三、认读生字,指导朗读 1. 指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 ‎(1)出示:远、近、还。请学生带读这 3 个字。引导学生 寻找这 3 个字的相同点。认识偏旁走之。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一 记这 3 个字。‎ ‎(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远、近”。引导学生观察后说一 说:在教室里,哪些同学离老师比较远?哪些同学离老师比较 近?哪个同学离自己最近?哪个同学离自己最远?‎ ‎(3)出示本课其余生字。提问:还有哪些字可以用加一加 的方法来记?‎ ‎2. 指导学生用换一换的方法识字。 出示:米—来、无—天、爸—色、近—听,指导学生找找 ‎‎ 通过画和文的 结合, 帮助学生提 取诗中的信息。‎ 通过这一环节, 使教师了解学生生 字的认识情况, 找 准不认识的、读不 准的生字, 教学时 可有针对性地突出 重点。‎ 采用多种方法 帮助学生识记、巩固 生字,增强生字识记 的效果。体现了“一 字带一串”和“同一 个字可以用多种方 法来识记”的思想。‎ 第五单元 169‎ 每组字的不同,在反馈的过程中认识斜刀头。 3. 指导学生用反义词来识字。‎ ‎(1)出示:远、无、来。让请学生说说和这些字意思相反 的字。‎ ‎(2)课间操“说反话”。 4. 复习巩固。‎ ‎(1)在新语言情境中认字。学生认读:“远山、白色、远 近、听说、无声、还是、还有、走来、走去。”‎ ‎(2)发给学生字形相近的字卡,引导学生认读。 (3)发给学生意思相反的字卡,引导学生认读。‎ ‎5.‎ 出示没有拼音的课文,学生齐读。‎ 写字指导不仅 要看教师范写, 还 四、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要看是如何对学生 ‎1.‎ 学生观察范字“水、去”,注意田字格里的关键笔画。‎ 写的字进行反馈的。‎ ‎2.‎ 教师示范“水、去”,提示书写要领,学生书空。‎ 要引导学生对照自 ‎3.‎ 学生书写,写完一个反馈点评。学生对照自己写的字,‎ 己写的字, 找到改 再书写,写得不好的字可以多写几个,争取一个比一个好。‎ 进的方向。‎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复习 10 个生字和 2 个偏旁,会写“来、不”。‎ 2. 展开想象,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知道这是一幅山水画。‎ 3. 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 请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2.‎ 运用“摘果子”游戏,认读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这一环节采用 ‎3.‎ 全班齐读古诗,男女生赛读。‎ 画中景物和生活中的 景物相对比的方法,‎ 二、朗读诗句,领会诗意 感受其中的差异性,‎ ‎1.‎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自己在大自然里看到的景色 突破学生认知上的难 是怎样的,感受大自然的美。‎ 点,帮助他们感悟画 ‎2.‎ 学生读课文。提问: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一幅 的特点,领悟诗句和 画?引导学生找出画中的景物与生活中看到的情景有什么 画之间的关系。‎ ‎170 ‎ 不同。‎ ‎3. 师生交流:大自然中,远看山是没有明亮的颜色的, 近听水是有声音的,春天过去了,花儿也就谢了,人走过来, 鸟儿会惊吓得飞走。但画中,远看山还是有明亮的颜色,近听 水却没有流动的声音,春天过去了花儿不会凋谢,人走来鸟儿 也不会惊吓得飞走。‎ 根据交流情况,可以相机改写诗句,与《画》形成对比,‎ 帮助学生感悟画的特点。‎ ‎《画》中描述:‎ 生活所见:‎ 远看山有色,‎ 远看山无色,‎ 近听水无声。‎ 近听水有声。‎ 春去花还在,‎ 春去花不在,‎ 人来鸟不惊。‎ 人来鸟儿惊。‎ ‎4. 熟读成诵。‎ ‎(1)采用多种方式读诗:指名读,齐读,看图读,引读。 (2)老师指画中内容,学生读出相应的诗句。 (3)熟读成诵。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山、水、花、鸟”‎ 来背诵。‎ 三、教师示范,学生练写 1. 学生观察范字“来、不”,注意横中线、竖中线上的笔画。‎ 2. 教师示范“来、不”,提示书写要领,学生书空。‎ 3. 学生书写。写完一个反馈点评,学生对照自己写的字, 再书写,写得不好的字可以多写几个。‎ 四、拓展阅读,激发兴趣 让学生读一读下面两首歌谣,猜猜是什么,根据谜面说说 理由。‎ 头戴小红帽, 千条线, 身穿大白袍。 万条线,‎ 走路摇摇摆。(鹅) 落在水里看不见。(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