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2 发布 |
- 37.5 KB |
- 3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中考古诗词曲40首汇总(表格版)(炼字、修辞、哲理、典故、画面)
中考古诗词曲40首(炼字、修辞、哲理、典故、画面)梳理 一、炼字 【动词】 诗/词句 赏 析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观沧海》) “涌”字写出了沧海惊心动魄的声势,表现了诗人对沧海的惊叹和赞美。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次北固山下》) “生”“入”二字使“日”与“春”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 “涨”字用词准确,富有动态感,既写出 巴山之水注满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之愁和不得归乡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浓重的愁思。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望岳》) “钟”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大自然人格化,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突出泰山之美。“割”字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写山南山北的阳光被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象,表现了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使静止的山峰充满了活力。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望岳》) “会当”(副词)和“凌”表现出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气概,贴切传神。这是诗人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精神的形象体现。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泊秦淮》) 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月”“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描写了一幅朦胧的水色夜景,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气氛。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 “争”和“啄”两个动词描绘出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栖息、春燕啄泥筑巢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时节的勃勃生机。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 “悠然”(副词)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见”字写出了采菊时无意间看见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自由与惬意;写出了一种无意得之、悠然忘我的心境,与全诗营造的闲远散淡的氛围相吻合。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春望》) “溅”“惊”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把诗人面对国家衰亡的无奈与愁绪通过“花”“鸟”表现出来。移情于物,感时伤世。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春望》) “搔”字是诗人想要排解忧愁而不得的细节描写。“更”(副词)可见愁的程度,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忧国、伤时、思家之情。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雁门太守行》) 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而“转”“舞”二字化静为动,变平凡为神奇,既生动地描绘了繁星的闪烁流逝,也传神地写出了词人魂魄的昂扬飞动,又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 仿佛梦魂归帝所。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一个“归”字,写出了词人仿佛原来是从天上来到人间,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又回到天帝身边。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嗟”字生动地传达出词人对日暮途远的叹息。 小园香径独徘徊。 “徘徊”强调了词人伤感惆怅的思绪。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辅”字形象地暗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势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不但营造出开阔的意境,而且奠定了全诗豪壮的感情基调。 望西都,意踌躇。 (《山坡羊·潼关怀古》) “踌躇”二字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内心的不平静,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历代王朝兴亡的感慨及对动乱中遭受苦难的人民的同情。 夜来城外一尺雪, 晓驾炭车辗冰辙。 (《卖炭翁》) “辗”字既写出了雪天路难行,突出了卖炭翁的辛苦,又暗示了牛车的重量,从侧面表现了卖炭翁早起驾车、踏雪碾冰的艰辛,可见他生活不易。 手把文书口称敕, 回车叱牛牵向北。 (《卖炭翁》) “回”“叱”“牵”这一连串动作,刻画出宫使蛮不讲理、霸道凶残的面目。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行路难(其一)》)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以及感情的激荡变化。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其一)》) “破”“挂”二字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诗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弄”字表明词人与自己的清影为伴,舞姿曼妙。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江城子·密州出猎》) “卷”字极言行动之快,既写出了狩猎时千骑奔腾的壮阔场景,又表现了出猎者的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卷”和“折”写出了北风之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掣”字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风拟人化,形象地说明风大而迅疾,好像在用力牵、拽红旗一样。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山坡羊·潼关怀古》) “聚”字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中,“怒”字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用“聚”“怒”将山的雄伟与水的奔腾之势勾勒出来,用拟人的手法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潼关的地势险要。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独上”二字勾勒出词人孤身登楼的身影,表明词人的孤寂心情。“锁”字使词人内心孤寂的感情形象化,锁住的不仅是满园秋色,也是词人思乡之情、亡国之恨。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满江红(小住京华)》) “拭”是擦拭、擦洗的意思,用在这里形容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样,十分传神地写出了秋色的澄明。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 一个“疑”字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所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 “欲”“恐”二字刻画出了词人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 处不胜寒。(《水调歌头(明月几时 有)》)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转”“低”既表示月亮的运动,也表示词人赏月的时间很长,月已西斜,表现词人对亲人的思念。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 全诗以一个“愁”字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 【形容词】 诗/词句 赏析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下》) “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春潮涨涌,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齐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悬”(动词)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只“风顺”还不足以保证“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这个“正”字,兼包含“顺”与“和”的内容。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秋思》) “悠悠”的羌笛之声,更加重了征人的愁思,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悠悠”一语双关,既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又指词人思绪之无穷。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游山西村》) “莫笑”(动词)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尽其所有的盛情。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己亥杂诗》) “浩荡”一词将“离愁”形象化、动态化,形容“离愁”的广大无边。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 “大”字写出了边疆沙漠的浩瀚无边;“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直”表现出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孤”“直”二字写出景物的简单纯净,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长”字表现了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圆”字写出了落日之低、之大,既形象地描绘了蜿蜒黄河之上圆日独挂的景象,又凸显了大漠给人的既亲切温暖又苍茫孤寂的奇特感受。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 “乱”“浅”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天生机盎然的特点。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春望》) “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后变得残破不堪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深”字写出了眼前乱草丛生、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新”“旧”对比,表达了美景依旧而光阴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惆怅。 小园香径独徘徊。 “独”字写出了词人的落寞孤独。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关雎》) “悠”是“长”的意思,形容主人公夜长难寐时绵绵不断的忧思。此处两个“悠”字以感叹的语气道出,加重了相思的感情色彩。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无题》) 连用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指离别时心境的痛苦不堪,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深沉和缠绵。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渔家傲·秋思》) “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可怜”在这里指可惜,与之前的梦境形成鲜明对比,情感由雄壮变得悲壮,充满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抑郁、愤慨。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愁”“惨淡”两处,刻画了塞外苦寒之景,写出了诗人对友人长途跋涉的担忧之情。 【副词】 诗/词句 赏析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空”字衬托出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空”字写出了边塞空旷苍凉之景,表现了诗人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情。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黄鹤楼》) 前一个“空”字表达了鹤去楼空的无限感慨。两个“空”字表达了诗人吊古伤今,无限怅惘之情。“悠悠”(形容词)使人看到空间的广袤,表现出世事茫茫之感。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 “悠悠”(形容词)意指辽阔深远,营造了苍茫辽远的意境;“独”字是全诗的诗眼,渲染了诗人心中不可名状的孤独、悲凉之感。通过“悠悠”与“独”的对比,感受天地的广阔和宇宙的永恒。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 “犹”将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联系起来,暗示晚唐统治者正重蹈覆辙,走向亡国,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凸显出诗人的忧愤之情。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满江红(小住京华)》) “又”字体现出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表明雪下得大,下得早。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忽如”二字不仅写出“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之态,而且再次传达出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怒”,以拟人化的方法,写出秋风声势之盛。 【统领全篇】 诗/词句 赏析 《望岳》 “望”字贯穿全篇,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从远而近,时间是从白天到日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春望》 全篇由“望”字写起,从远景到中景再到近景,最后到特写镜头,步步推进,将宏大的家国之悲,渐渐渗透、浓缩到诗人自己身上。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观沧海》) “观”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线索,下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江城子·密州出猎》) “狂”字贯穿全篇,统摄全词,奠定了全词纵情、豪迈的感情基调。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壮”是这首词的风格特色,开篇就壮怀激烈,接着写战场上的情景,可谓豪情万丈。结尾抒发壮志,最后一句的“可怜白发生”,暗指壮志难酬,给“壮词”增加了慷慨悲凉的色彩。 二、修辞 注:一句诗中有时有两种修辞,编者在梳理时一起呈现。 比喻 诗/词句 赏析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 用比喻作结,以双兔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 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诗人以“落红”自喻,以落红护花生动形象地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使至塞上》) 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诗人以“征蓬”“归雁”自比,写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飘转出关塞,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既言事,又写景,更传达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雁门太守行》) 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方法,借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雨脚如麻未断绝”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雨”比作“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秋雨的连绵细密,从侧面表现出诗人的生活十分凄苦。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以“沉舟”“病树”比喻久遭贬谪的自己,“千帆”“万木”比喻在他贬谪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同时将“沉舟”与“千帆”,“病树”与“万木”对比,暗含自己虽身世凄苦,却依然充满昂扬精神,表达了诗人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尽显慷慨激昂的气概。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以浅显通俗的比喻,巧妙自然的双关,写对爱情的至死不渝;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运用比喻,将拉满的弓比作满月,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运用比喻方法,将“射箭时的弓弦声”比作“霹雳”,将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人发挥想象,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以春景写冬景,以梨花喻冬雪,比喻新奇贴切,既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壮丽风光,又写出诗人的惊喜之情。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过零丁洋》) 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国家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将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将残月比作玉钩,渲染孤寂凄凉的环境,“钩”谐音“勾”,勾起词人的离恨,为下文直抒胸臆铺垫蓄势。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用“丝”来比喻“离愁”,别有一番新意。然而丝长可以剪断,丝乱可以整理,而那千丝万缕的“离愁”却是“剪不断,理还乱”,表达了词人缠绵悱恻、愁肠百结的烦乱心绪。 拟人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明月人格化,把明月看成知人意、达人情的友好使者,它了解诗人此刻的心情,愿意承担这项使命。 夸张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观沧海》) 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 军书十二卷, “卷卷有爷名”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表现了出征催促之急,旨在强调木兰的父亲这次非出征不可。 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 以夸张的修辞方法表现了军队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营造出紧张的战争氛围。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写出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跃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的矫健身姿。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登飞来峰》) “千寻”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极言塔的高峻。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春望》)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诗人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雁门太守行》) 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做铺垫。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行路难(其一)》) 开头运用夸张的修辞,以“斗十千”“直万钱”营造了宴饮的盛大场面。 十五从军征, 八十始得归。(《十五从军征》) 运用夸张、对偶的修辞,“八十”与“十五”形成对比,极言主人公从军之久,揭露了当时兵役制度的不合理,也反映了战乱连年不息和百姓遭受的离乱之苦。 对偶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次北固山下》) 以对偶点题。“青山”即北固山,“客路”即驿道,“客路”在“青山”之外,诗人是看不到的,可见这是诗人的想象,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下》) 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两岸阔”“一帆悬”是工整的对仗,意境开阔,情绪饱满。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运用对偶的方法,描写军营的艰苦生活。 将军百战死, 运用对偶和互文的修辞方法,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 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通过“花落去”与“燕归来”的对比,表达了对年华易逝的感伤之情。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海内”与“天涯”相对,对仗工整自然。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写出只要友情深厚,即使是相隔千里也像是在眼前一样亲近,表现了友谊的超时空性。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运用对偶、夸张的修辞,描绘了瑰奇壮丽、奇寒无比的边塞雪景。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过零丁洋》) 运用对偶和双关的修辞方法。诗人在这里成对使用了两个蕴含感情色彩的地名,又巧妙地将地名转化为心情,在词性、语义和平仄上的对仗十分工整。表达了诗人视死如归、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之情。 设问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 运用设问的修辞方法,在自问自答中用“雁足传书”的故事寄托思乡之情,使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思乡愁绪。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饮酒(其五)》) 运用设问的修辞方法,自问自答,揭开了虽身处“人境”,但“无车马喧”的谜底,表明因为自己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也就自然会偏僻安静。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卖炭翁》) 运用设问的修辞方法,一问一答,将老翁的命运与他所烧、所卖的炭紧紧联系在一起——这炭是老翁生活的全部依托,但也只能换取温饱而已。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采用设问的修辞方法,引用曹操的话,颂扬孙权的雄才大略,不畏权势,流露出对苟且偷安、毫不振作的南宋朝廷的谴责。 反复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行路难(其一)》) 诗人用三字短句反复咏叹“行路难”,表现出徘徊低沉的心境。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 “巴山夜雨”第一次出现是实写,是诗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羁旅情愁的写照。第二次出现是虚写,想象与妻子团圆,“共剪西窗烛”时再回忆起巴山夜雨的情景。“巴山夜雨”的重出,正好构成了音调与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恰切地表现了时间与空间回环往复的意境之美,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排比、 互文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运用了排比、互文的修辞方法,写木兰出发前做准备的紧迫情况。 爷娘闻女来……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 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写了爷娘、阿姊和小弟的举动,烘托了欢快喜庆的气氛。运用互文的修辞方法,“当窗”和“对镜”是互文,“理云鬓”和“帖花黄”同是当窗对镜时的行为。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泊秦淮》) 运用互文的修辞方法,描绘了朦胧的水色夜景,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气氛。 三、哲理 诗/词句 蕴含哲理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 天地悠悠而生命短促,宇宙无穷而人生有限,表达了在亘古不变的时空中,生命短暂、时不我待的事理悲情。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不怕困难,敢于攀登,才能俯视一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 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会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 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世间事物是消长变化的。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 甘愿牺牲自我而无私奉献的精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发展的规律;旧事物必将消逝,新事物必然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人生的聚合离散如明月的阴晴圆缺一样,这是人生无法摆脱的遗憾,既然如此就不必悲伤。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次北固山下》) 通过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四、典故 典故 诗/词句 典故及思想感情 萧关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使至塞上》) 援引汉代在萧关发生战争的故事。 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对都护的赞叹和对前方战事的关心。 燕然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使至塞上》) “燕然”不是实指燕然山,而是借指战争的最前线,暗示前方战事取得了胜利。 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对都护的赞叹和对前方战事的关心。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秋思》) 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燕然未勒,即边患未平、功业未成。 思想感情:表达了词人渴望杀敌报国、建立功勋和思念故乡的复杂情怀。 垂钓 碧溪、 乘舟 梦日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其一)》) 垂钓碧溪:相传姜尚(姜太公)未遇周文王前曾在渭水的磻(pán)溪垂钓,后辅佐周武王灭商。 乘舟梦日:相传伊尹受商汤任用前,曾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 思想感情: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期望。 长风 破浪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 《宋书·宗悫(què)传》载,南朝时宗悫用“乘长风破万里浪”来形容自己的抱负。 思想感情:表现了诗人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以及一往无前的精神。 怀旧空吟闻笛赋, 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被司马氏集团杀害,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了《思旧赋》。 思想感情:表达了对已死去的故友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的怀念。 烂柯人 指晋人王质。南朝梁任昉(fǎng)《述异记》载,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斧子柄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发现已经过了上百年,与他同时代的人都去世了。 思想感情:抒发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黄金台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雁门太守行》) 相传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天下贤士。 思想感情:表达了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玉龙 指宝剑。传说晋代雷焕曾得玉匣,内藏二剑,后入水化为龙。 思想感情:表达了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后庭花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 曲名,《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亡国之君陈叔宝所作,后世多称之为亡国之音。 思想感情:表面是批评歌女,实际上是批评那些沉溺于歌舞升平的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生子 当如 孙仲谋 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曹操率大军南下,见孙权的军队军容整肃,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见《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吴历》。仲谋,孙权的字。 思想感情:表达了词人对英雄的仰慕,对屈辱求和的南宋朝廷的失望和愤慨。 亲射虎, 看孙郎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 (《江城子·密州出猎》) 即“看孙郎亲射虎”。孙郎,指孙权。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孙权曾经“亲乘马射虎”。 分析:表现了词人的“少年狂气”。 遣冯唐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江城子·密州出猎》)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载:汉文帝时,云中郡守魏尚抵御匈奴有功,却因为上报战功时多报了六颗首级而获罪削职。冯唐为之向文帝辩白此事,文帝即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复为云中郡守。 思想感情:以魏尚自比,表达了词人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感情。 射天狼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天狼,星名。传说天狼星“主侵掠”(《晋书·天文志》)。《楚辞·九歌·东君》:“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词中喻指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 思想感情:表达了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愿望。 路长 日暮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史记·伍子胥列传》有“吾日暮途远”之语。路长,隐括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日暮,隐括《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分析:反映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 九万 里风 鹏正举 九万里风鹏正举。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思想感情:喻腾飞之志。表现了自己的追求和向往不被苦难所磨灭。 三山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指神话中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居。 分析:反映了词人对现实的厌弃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 八百里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八百里,指牛,这里泛指酒食。《世说新语·汰侈》载:晋王恺有良牛,名“八百里驳”。王济与之比射,以此牛为赌物,恺输,杀牛作炙。 五十弦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五十弦,典出《史记》卷二十八:“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琴,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后常用以称瑟。 思想感情:表达了词人渴望再有机会从军杀敌,建立功业的愿望。 的卢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额部有白色斑点的马。《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载:刘备在荆州遇险,他所骑的的卢马“一踊三丈”,驮他脱险。 分析:说明战斗的激烈,刻画了一个杀敌报国、冲锋陷阵的将军形象。 四面 楚歌 四面歌残终破楚, 八年风味徒思浙。 (《满江红(小住京华)》) 《史记·项羽本纪》载:公元前202年楚汉交兵时,楚军被围在垓下,项羽夜闻四面汉军都唱楚歌,以为楚地尽失,丧失信心,引兵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而死。后用“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 分析:喻指民族危机深重,国家前途危殆。 青衫湿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语出白居易诗《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 思想感情:对知音难遇,抱负难以施展的感慨与惆怅。 (《满江红(小住京华)》) 五、画面描述 诗/词句 画面描述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下》)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船帆高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露春意。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 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乌鸦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潺潺的河水缓缓流过小桥近旁的稀疏村舍。一个人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进在古道上。 朔气传金柝, 在夜晚,凛冽的朔风传送着金柝的打更声,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望岳》) 泰山上面层层白云涌现,变化多端,望之,感到自己的胸中云气回荡,无比开阔。泰山上空归鸟回旋,飞还山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 青山接着青山,水路往复回环,小路曲折,有时像是陷入绝境,却忽然在转弯处看到一个绿柳繁茂浓密,鲜花娇艳明丽的美妙去处。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泊秦淮》) 如烟的水汽笼罩在秦淮河上,月光映照着江边的沙岸,宁静的夜里把船停在岸边,靠近酒家。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黄鹤楼》) 在和煦的阳光照耀下,长江对岸的汉阳平野中那一棵棵葱翠树木,清晰可辨;江中的鹦鹉洲上,芳草如茵,长得非常茂盛。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 傍晚的江边烟雾升腾,已不知乡关在何处,漂泊异乡的人,见此情景,不禁满怀愁绪。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在纯然一色、广袤无边的大漠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烽烟直上云霄,十分醒目,苍茫的大漠一马平川,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间,渺无尽头,一轮落日又大又圆,孤悬于地平线之上。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钱塘湖春行》) 从孤山寺北出发,到贾公亭西,远眺湖面,春水初涨,在水色天光的浑茫中,天空里舒卷起重重叠叠的白云,和湖面上荡漾的波澜连成了一片。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 远处近处都有早莺婉转的叫声,它们嬉戏追逐,争着抢着往向阳的树头飞,不知谁家新归的燕子忙着衔泥筑巢。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乱花初放,而未缤纷,但可以预见即将盛放,会使人眼花缭乱;芳草才生,尚未长高,仅能没过马蹄。 (《钱塘湖春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雁门太守行》) 敌军滚滚而来,黑压压一片,犹如乌云翻腾,几乎要摧毁城墙;铠甲迎着(云缝中射下来的)太阳光,如金色鳞片般闪闪发光。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雁门太守行》) 肃杀的秋色中,响亮的角声震天动地;寒夜里,边塞将士的鲜血凝成暗紫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天上云海茫茫,那一团团的白云相接,就像奔涌的波涛,又和拂晓的晨雾连在一起,越发显得迷蒙。透过云雾远远望去,银河流转,河中似乎漂浮着许多船,风帆舞动,随云涛起伏。 成双成对的雎鸠鸟在沙洲上嬉闹戏逐,发出悦耳的和鸣。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傍晚时分,辕门外,大雪纷纷飘落,红旗被冰雪冻硬,尽管风刮得猛烈,红旗却一动也不动。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山回路转,友人的身影已经看不到了,诗人仍伫立在风雪中,远望友人离去的路,只见雪地上留下一串长长的马蹄印。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己亥杂诗》) 我满怀惆怅地离开京城,夕阳西下,更增无边的离愁别绪,我举起马鞭向东一指,走向天涯(故乡)。 千骑卷平冈。 太守率领众多随从,纵马飞奔,像狂风一样越过小山冈。 (《江城子·密州出猎》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