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历史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1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历史试卷

‎2011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在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每小题2分.‎ ‎1.(2分)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它记录了我国古代文明。2003年春天,在济南也发现了商代的甲骨文,具体地点是在(  )‎ A.城子崖 B.大辛庄 C.北园 D.万竹园 ‎2.(2分)中央电视台正为《今日说法》栏目挑选节目主持人。假如古代中国也有这一栏目,你认为下列历史人物中最适合这一角色的是(  )‎ A.韩非 B.董仲舒 C.祖冲之 D.戚继光 ‎3.(2分)下列史实,可以通过如图所示著作了解的有(  )‎ ‎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 ‎②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 ‎③蔡伦改进造纸技术 ‎④李春设计并主持修建赵州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2分)“自隋以来,平民社会,穷困子弟,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这段材料表明穷困子弟“跃登上第”的主要途径是(  )‎ A.军功大小 B.门第高低 C.地方推举 D.科举考试 ‎5.(2分)明清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时期,以下对巩固多民族国家作用巨大的有(  )‎ 第29页(共29页)‎ ‎①郑和下西洋 ‎②雅克萨反击战 ‎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④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2分)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战争发生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是被西方大国打败,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的是那样的惨,条约订的那样苛刻,这是多么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2分)《全球通史》中写到:“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提及的“这场运动”是(  )‎ A.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 C.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D.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8.(2分)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创建90周年。最早在济南建立共产主义小组为中共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是(  )‎ ‎①王尽美 ‎②邓恩铭 ‎③刘谦初 ‎④马保三 第29页(共29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2分)近年来随着国共两党互信的加深,随着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随着两岸同胞交往的增多,可以乐观地预见两党再次合作的希望。历史上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有(  )‎ ‎①黄埔军校的创建 ‎②北伐战争 ‎③南昌起义 ‎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2分)2011年7月,中共将迎来90华诞。回顾中共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井冈山。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这主要是因为井冈山(  )‎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 B.实现了国共合作,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 ‎ C.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始发地 ‎ D.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1.(2分)抗战时期,被誉为“长清的延安”的是(  )‎ A.五峰山 B.莲台山 C.大烽山 D.小鱼山 ‎12.(2分)如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  )‎ 第29页(共29页)‎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13.(2分)“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希腊的辉煌主要体现在(  )‎ A.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 B.建造了古代世界七大奇迹 ‎ C.建立了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 ‎ D.古代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14.(2分)历史课上,老师指着右图中A、B、C、D四条航行路线中的一条说:“哥伦布就是沿着这条航线发现美洲大陆的”。 老师指的航线应是(  )‎ A.A B.B C.C D.D ‎15.(2分)“敲敲短发蓬松的天灵盖,文明开化的声音响起来”这首打油诗与日本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 A.大化改新 B.倒幕运动 ‎ C.明治维新 D.日本侵略朝鲜 第29页(共29页)‎ ‎16.(2分)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这顶对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有深远指导意义的政策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工业化政策 ‎17.(2分)“为使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之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见,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一)任何办法,为自己利益起见,欲在中国任何指定区域内获取关于商务或经济发展之一般优越权利…”。这段材料最有可能出自(  )‎ A.《辛丑条约》 B.《凡尔赛和约》 ‎ C.《九国公约》 D.《波茨坦公告》‎ ‎18.(2分)从图中能得到的信息是(  )‎ A.国际联盟的建立 B.绥靖政策的实行 ‎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19.(2分)如表表格反映的是二战后哪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 历史时期 经济发展情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西部和南部发展尤为迅速。‎ 第29页(共29页)‎ ‎20世纪70年代 出现负增长和“滞涨”现象。‎ ‎20世纪80年代 经济好转,但负担加重。‎ ‎20世纪90年代 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仍然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国家。‎ A.美国 B.中国 C.日本 D.苏联 ‎20.(2分)2009年,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风暴已经席卷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受此影响,中国资本市场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这反映出(  )‎ A.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 C.世界多极化趋势 D.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60分)‎ ‎21.(16分)所谓古代中外关系是指历代中原王朝与其他国家、地区联系和交往。它既包括和平状态下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的交流,也包含敌对状态下的冲突和战争,中外交往推动了文化交流和文明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请回答:‎ ‎(1)请写出与汉朝开辟“丝绸之路”有关的两个历史事件。‎ ‎(2)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汉朝的对外交往具有怎样的特点?‎ 第29页(共29页)‎ 材料二:800多年前沉没在广东省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处的宋代商船“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2007年12月,“南海一号”古沉船整体打捞出水。这条装载着无穷秘密的古沉船将揭 开它的神秘面纱。‎ ‎(3)从材料二可以反映出,和汉朝相比,宋代的对外交往具有怎样的特点?简要分析产生这种特点的原因(答出一点即可)。‎ ‎(4)“南海一号”古沉船的重见天日,为我们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请结合你所学习的历史知识分析一下:如果这艘船从泉州港出航,船上可能装载着哪些货物?(注意:至少列两项)‎ ‎22.(14分)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19世纪末以来,中华民族不断觉醒,激励着中国人民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20世纪初,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实现了中国近代以来的第一次巨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甲午中日战争前30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只有680万元,而甲午中日战争后3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就增加了一倍多。1912~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中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投资近亿元,再加上扩建企业,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 请回答:‎ ‎(1)辛亥革命实现了中国近代以来的第一次巨变。请说明“第一次巨变”的具体含义是指什么?‎ 第29页(共29页)‎ ‎(2)辛亥革命前,中国各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华民族进行了一系列探索。请简要说明此前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探索分别为辛亥革命提供了什么条件?‎ ‎(3)根据材料一、二,你认为辛亥革命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哪些深刻影响?‎ ‎(4)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各地纷纷行动起来,争相举办辛亥革命百年庆典。请你选择你认为最合适的举办城市,并简要说明理由。‎ ‎23.(16分)古今中外,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始终贯穿于历史发展进程,而改革创新也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斩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缪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收为奴。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 ‎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些主要内容?这次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材料二:1978年11月24日晚上,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西头严立华家低矮残破的茅屋里挤满了18位农民。关系全村命运的一次秘密会议此刻正在这里召开。这次会议的直接成果是诞生了一份不到百字的包干保证书。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有三条:一是分田到户;二是不再伸手向国家要钱要粮;三是如果干部坐牢,社员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1978年,这个举动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是一个勇敢的甚至是伟大的创举。‎ ‎1979年10月,小岗村打谷场上一片金黄,经计量,当年粮食总产量66吨,相当于全队1966年到1970年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 ‎(2)从材料二看出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结合材料说明这次改革所产生的作用。‎ 材料三:美国在总统奥巴马在2008年竞选获胜演说中曾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让我们坚信我们能够并且即将取得成功……”。当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大动荡”的危机来临时,美国以成功的“改变”度过危机。‎ ‎(3)“美国度过危机的成功改变”指哪一事件?这次“改变”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第29页(共29页)‎ ‎(4)综合上述材料,从结果和影响上看,材料一的改革与材料二、三的改革最主要不同点是什么?‎ ‎24.(14分)世界博览会(Universal Expo,Expo)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讲坛,它它鼓励人类发挥创造性和主动参与性。把科学性和情感结合起来,将种种有助于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新观念、新技术展现在世人面前。因此,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1年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新闻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水晶宫内挂满万国彩旗,参观人流摩肩接踵,各种工艺品、艺术雕塑琳琅满目、目不暇接。人们惊奇地观看来自不同国家的发明、珍奇和不同产品……参观者最感兴趣的是不同的机器发明。人们目瞪口呆地看着各种机器工作,有开槽机,钻孔机,拉线机,纺纱机,造币机,抽水机等等,这些不同的机器又通过特别建造的锅炉房产生的蒸汽一起驱动,让人领悟到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的变化。‎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第一次世界博览会的主要展品反映出怎样的时代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举行的主要原因。(列举两条即可)‎ 材料二:据统计,在已经举办的41届世博会中,全世界有16个国家承办,涉及欧洲、北美洲、亚洲以及大洋洲。其中,举办次数 最多的是美国,为12次,包括1853 纽约世界博览会、1876费城世界博览会、1893芝加哥世界博览会、1904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等。亚洲的日本举办了四次(其中在20世纪70﹣80年代举办了3次)。‎ ‎(2)从材料二看出,美国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多次举办世界博览会。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3)简要说明在20世纪70﹣80年代日本能举办三次世界博览会的主要原因。这在一定程度反映了这一时期国际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第29页(共29页)‎ ‎2011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在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每小题2分.‎ ‎1.(2分)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它记录了我国古代文明。2003年春天,在济南也发现了商代的甲骨文,具体地点是在(  )‎ A.城子崖 B.大辛庄 C.北园 D.万竹园 ‎【分析】本题考查甲骨文,知道大辛庄遗址发现的甲骨文,是国内除殷墟外的唯一发现。‎ ‎【解答】2003年春天,在济南也发现了商代的甲骨文,具体地点是在大辛庄,大辛庄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是商朝时期的古遗址。在2003年的发掘中发现甲骨文,为国内除殷墟外唯一发现。‎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甲骨文,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知道大辛庄遗址发现的甲骨文,是国内除殷墟外的唯一发现。‎ ‎2.(2分)中央电视台正为《今日说法》栏目挑选节目主持人。假如古代中国也有这一栏目,你认为下列历史人物中最适合这一角色的是(  )‎ A.韩非 B.董仲舒 C.祖冲之 D.戚继光 ‎【分析】本题考查韩非及其思想主张,知道韩非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主张改革,提倡法治。‎ ‎【解答】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故最适合这一角色的是韩非。‎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韩非及其思想主张,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知道韩非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主张改革,提倡法治。‎ 第29页(共29页)‎ ‎3.(2分)下列史实,可以通过如图所示著作了解的有(  )‎ ‎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 ‎②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 ‎③蔡伦改进造纸技术 ‎④李春设计并主持修建赵州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分析】考查司马迁的《史记》的记述范围。结合所学知识点进行思考解答。‎ ‎【解答】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后世编写史书的范例。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和②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其范围之内;③蔡伦改进造纸技术在东汉,④李春设计并主持修建赵州桥在隋朝,③④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把握司马迁的《史记》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做出正确的答案。‎ ‎4.(2分)“自隋以来,平民社会,穷困子弟,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这段材料表明穷困子弟“跃登上第”的主要途径是(  )‎ A.军功大小 B.门第高低 C.地方推举 D.科举考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 ‎【解答】‎ 第29页(共29页)‎ 据已学知识可知,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凭才学做官。所以题干材料表明穷困子弟“跃登上第”的主要途径是科举考试。‎ 故选:D。‎ ‎【点评】本题以材料为依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完善.‎ ‎5.(2分)明清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时期,以下对巩固多民族国家作用巨大的有(  )‎ ‎①郑和下西洋 ‎②雅克萨反击战 ‎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④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分析】本题以明清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时期为依托,考查清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解答】对巩固多民族国家作用巨大的有②雅克萨反击战、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和④土尔扈特回归祖国。①郑和下西洋是明朝对外交往的事件,排除含有此项的BCD。‎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清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措施.‎ ‎6.(2分)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战争发生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是被西方大国打败,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的是那样的惨,条约订的那样苛刻,这是多么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29页(共29页)‎ ‎【分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从前我国是被西方大国打败,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了”。‎ ‎【解答】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被东方的小国打败”可知,这是1894年﹣﹣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后,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 故选:C。‎ ‎【点评】读懂材料和正确解读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2分)《全球通史》中写到:“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提及的“这场运动”是(  )‎ A.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 C.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D.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巴黎和会的知识点,应把握巴黎和会的有关知识。‎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结合所学知识: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列强不顾中国人们的反对,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熟记巴黎和会的有关内容。‎ ‎8.(2分)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创建90周年。最早在济南建立共产主义小组为中共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是(  )‎ ‎①王尽美 ‎②邓恩铭 第29页(共29页)‎ ‎③刘谦初 ‎④马保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分析】本题考查了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上海首先建立的,为中共成立做了准备。‎ ‎【解答】1920年3月,共产国际派维经斯基等来华,先后会见了李大钊、陈独秀。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正式成立,10月,李大钊、张国焘等人在北京成立共产主义小组,之后,董必武、陈潭秋等人在武汉,毛泽东、何叔衡等人在长沙,王尽美、邓恩铭等人在济南,陈独秀、陈公博等人在广州,施存统、周佛海在日本东京,周恩来、赵世炎等人在巴黎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①②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 ‎9.(2分)近年来随着国共两党互信的加深,随着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随着两岸同胞交往的增多,可以乐观地预见两党再次合作的希望。历史上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有(  )‎ ‎①黄埔军校的创建 ‎②北伐战争 ‎③南昌起义 ‎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国共两党关系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①黄埔军校的创建、②北伐战争、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都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发动派的第一枪,故③排除。‎ 故选:C。‎ 第29页(共29页)‎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扎实掌握国共两党两次合作的有关史实。‎ ‎10.(2分)2011年7月,中共将迎来90华诞。回顾中共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井冈山。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这主要是因为井冈山(  )‎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 B.实现了国共合作,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 ‎ C.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始发地 ‎ D.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犹如中国革命的一点“星星之火”,在它的影响下,全国各地纷纷建立根据地,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 ‎【解答】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认真分析中国的形势,当机立断,向农村进军,到达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这主要是因为井冈山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D符合题意;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A不符合题意;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实现了国共合作,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B不符合题意;瑞金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始发地,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注重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能力,本题的关键分析题干,注意掌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以及影响。‎ ‎11.(2分)抗战时期,被誉为“长清的延安”的是(  )‎ A.五峰山 B.莲台山 C.大烽山 D.小鱼山 ‎【分析】本题考查了了大峰山,大峰山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境内,长清、平阴、肥城三区县交界处.‎ 第29页(共29页)‎ ‎【解答】大峰山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境内,长清、平阴、肥城三区县交界处,是泰西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清人民革命的摇篮,被称为“长清的延安”。‎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大峰山被称为“长清的延安”.‎ ‎12.(2分)如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  )‎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分析】本题以一本连环画的封面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关键是对漫画的解读。‎ ‎【解答】据题干中的“农民”和图片中的“1953年”等信息判断,“老孙归社”是指农民孙志刚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情景。1953年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至1956年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历史史实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三大改造的相关史实。‎ ‎13.(2分)“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希腊的辉煌主要体现在(  )‎ 第29页(共29页)‎ A.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 B.建造了古代世界七大奇迹 ‎ C.建立了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 ‎ D.古代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分析】本题考查了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它和古罗马文明造就了西方文化之根。‎ ‎【解答】希腊的辉煌主要体现在创建了古典民主政治制度。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当时雅典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战争等重大问题。‎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希腊的辉煌主要体现在创建了古典民主政治制度。‎ ‎14.(2分)历史课上,老师指着右图中A、B、C、D四条航行路线中的一条说:“哥伦布就是沿着这条航线发现美洲大陆的”。 老师指的航线应是(  )‎ A.A B.B C.C D.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的开辟的相关史实。重点识记哥伦布的主要航程路线及影响。‎ ‎【解答】‎ 第29页(共29页)‎ ‎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资助下,从西班牙起程,横渡大西洋,经过两个多月航行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他认为自己到达了亚洲的印度,所以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实际上哥伦布发现了一个原来不被欧洲人所知的新大陆。B是哥伦布远航的路线,故老师指的航线应是B。‎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新航路的开辟的相关史实。‎ ‎15.(2分)“敲敲短发蓬松的天灵盖,文明开化的声音响起来”这首打油诗与日本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 A.大化改新 B.倒幕运动 ‎ C.明治维新 D.日本侵略朝鲜 ‎【分析】本题考查明治维新。由材料中的信息“文明开化”可知,这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改革措施之一,明治政府大力倡导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即所谓“文明开化”,在社会习俗方面大力推进西化。‎ ‎【解答】根据打油诗中的“文明开化”可以判断,与日本明治维新有关,因为“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的内容之一。‎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治维新等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及影响。‎ ‎16.(2分)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这顶对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有深远指导意义的政策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工业化政策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经济政策等相关知识的掌握。‎ ‎【解答】‎ 第29页(共29页)‎ 据材料“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结合所学可知是对新经济政策的描述。1921年,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到1925年底,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新经济政策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17.(2分)“为使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之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见,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一)任何办法,为自己利益起见,欲在中国任何指定区域内获取关于商务或经济发展之一般优越权利…”。这段材料最有可能出自(  )‎ A.《辛丑条约》 B.《凡尔赛和约》 ‎ C.《九国公约》 D.《波茨坦公告》‎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九国公约》的有关内容。‎ ‎【解答】根据题干内容可知,该段材料是有关中国的不平等条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国公约》主要是针对中国签订的条约,这个条约签订后使中国由日本独霸重新回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之下。‎ 故选:C。‎ ‎【点评】注意准确识记《九国公约》的有关内容。‎ ‎18.(2分)从图中能得到的信息是(  )‎ A.国际联盟的建立 B.绥靖政策的实行 ‎ 第29页(共29页)‎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分析】本题考查英法绥靖政策的相关知识。‎ ‎【解答】仔细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在慕尼黑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出席的情况下,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区等地割让给德国。《慕尼黑协定》标志着英法等国实行的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暴露其推行绥靖政策的实质:以牺牲小国的利益为代价,来维护其自身的利益。目的是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识图能力。难度中等。‎ ‎19.(2分)如表表格反映的是二战后哪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 历史时期 经济发展情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西部和南部发展尤为迅速。‎ ‎20世纪70年代 出现负增长和“滞涨”现象。‎ ‎20世纪80年代 经济好转,但负担加重。‎ ‎20世纪90年代 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仍然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国家。‎ A.美国 B.中国 C.日本 D.苏联 ‎【分析】本考查的是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知识点,应把握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有关知识。‎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战后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表”,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发展尤其迅速。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中的弊端日益暴露,在加上1974﹣﹣1975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经济地位下降,出现了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的现象。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调整经济政策,经济形势逐渐好转,但债务负担加重。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经济持续发展,发展速度名列西方发达国家前列。‎ 第29页(共29页)‎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熟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有关内容。‎ ‎20.(2分)2009年,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风暴已经席卷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受此影响,中国资本市场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这反映出(  )‎ A.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 C.世界多极化趋势 D.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分析】本题以2009年,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风暴已经席卷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为依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2009年,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风暴已经席卷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受此影响,中国资本市场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这反映出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经济全球化。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于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60分)‎ ‎21.(16分)所谓古代中外关系是指历代中原王朝与其他国家、地区联系和交往。它既包括和平状态下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的交流,也包含敌对状态下的冲突和战争,中外交往推动了文化交流和文明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29页(共29页)‎ 请回答:‎ ‎(1)请写出与汉朝开辟“丝绸之路”有关的两个历史事件。‎ ‎(2)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汉朝的对外交往具有怎样的特点?‎ 材料二:800多年前沉没在广东省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处的宋代商船“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2007年12月,“南海一号”古沉船整体打捞出水。这条装载着无穷秘密的古沉船将揭 开它的神秘面纱。‎ ‎(3)从材料二可以反映出,和汉朝相比,宋代的对外交往具有怎样的特点?简要分析产生这种特点的原因(答出一点即可)。‎ ‎(4)“南海一号”古沉船的重见天日,为我们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请结合你所学习的历史知识分析一下:如果这艘船从泉州港出航,船上可能装载着哪些货物?(注意:至少列两项)‎ ‎【分析】本题考查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西域都护的设立、宋代的经济发展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汉朝开辟“丝绸之路”有关的历史事件是张骞通西域和西域都护的设立。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的大秦(罗马),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著名的丝绸之路。‎ 第29页(共29页)‎ ‎(2)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汉朝的对外交往的特点是对外交往以北方陆路为主,交往地区主要以中亚、西亚和欧洲为主。‎ ‎(3)据材料二“800多年前沉没在广东省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处的宋代商船“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2007年12月,“南海一号”古沉船整体打捞出水。这条装载着无穷秘密的古沉船将揭 开它的神秘面纱”可知,和汉朝相比,宋代的对外交往的特点是对外交往以南方海路为主;产生这种特点的原因是指南针的广泛应用、造船业发达等。‎ ‎(4)结合所学可知,如果“南海一号”从泉州港出航,船上可能装载着丝绸、茶叶、瓷器等货物。‎ 故答案为:‎ ‎(1)张骞出使西域,西域都护的设立。‎ ‎(2)特点:对外交往以北方陆路为主,交往地区主要以中亚、西亚和欧洲为主。‎ ‎(3)特点:对外交往以南方海路为主;原因:指南针的广泛应用、造船业发达等。‎ ‎(4)丝绸、茶叶、瓷器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西域都护的设立、宋代的经济发展等相关史实。‎ ‎22.(14分)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19世纪末以来,中华民族不断觉醒,激励着中国人民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20世纪初,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实现了中国近代以来的第一次巨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29页(共29页)‎ 材料二:甲午中日战争前30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只有680万元,而甲午中日战争后3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就增加了一倍多。1912~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中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投资近亿元,再加上扩建企业,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 请回答:‎ ‎(1)辛亥革命实现了中国近代以来的第一次巨变。请说明“第一次巨变”的具体含义是指什么?‎ ‎(2)辛亥革命前,中国各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华民族进行了一系列探索。请简要说明此前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探索分别为辛亥革命提供了什么条件?‎ ‎(3)根据材料一、二,你认为辛亥革命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哪些深刻影响?‎ ‎(4)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各地纷纷行动起来,争相举办辛亥革命百年庆典。请你选择你认为最合适的举办城市,并简要说明理由。‎ ‎【分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过程和影响。辛亥革命发生于旧历辛亥年,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解答】(1)20世纪初为了实现民主共和,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发动了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初的第一次巨变,“第一次巨变”的具体含义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根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前,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探索分别为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洋务运动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壮大;戊戌变法推动了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同时也为辛亥革命提供了经验教训。‎ ‎(3)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的辛亥革命对人们生活习俗方面的改变,材料二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在政治上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对近代中国产生的深刻影响包括:政治上,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封建专制,推翻清王朝,建立民国。经济上,辛亥革命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思想上,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第29页(共29页)‎ ‎(4)根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首先在武昌爆发,取得胜利。所以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举办辛亥革命百年庆典可以选择在武昌举行。‎ 故答案为:‎ ‎(1)巨变: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条件:地主阶级探索(洋务运动):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壮大;资产阶级维新派探索(戊戌变法):推动了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同时也为辛亥革命提供了经验教训。‎ ‎(3)影响:政治上:结束了两千多年封建专制,推翻清王朝,建立民国;经济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思想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武昌;辛亥革命首先在武昌爆发。(只要言之有理有据即可)‎ ‎【点评】掌握辛亥革命的过程和历史影响。‎ ‎23.(16分)古今中外,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始终贯穿于历史发展进程,而改革创新也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斩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缪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收为奴。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 ‎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些主要内容?这次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材料二:1978年11月24日晚上,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西头严立华家低矮残破的茅屋里挤满了18位农民。关系全村命运的一次秘密会议此刻正在这里召开。这次会议的直接成果是诞生了一份不到百字的包干保证书。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有三条:一是分田到户;二是不再伸手向国家要钱要粮;三是如果干部坐牢,社员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1978年,这个举动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是一个勇敢的甚至是伟大的创举。‎ 第29页(共29页)‎ ‎1979年10月,小岗村打谷场上一片金黄,经计量,当年粮食总产量66吨,相当于全队1966年到1970年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 ‎(2)从材料二看出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结合材料说明这次改革所产生的作用。‎ 材料三:美国在总统奥巴马在2008年竞选获胜演说中曾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让我们坚信我们能够并且即将取得成功……”。当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大动荡”的危机来临时,美国以成功的“改变”度过危机。‎ ‎(3)“美国度过危机的成功改变”指哪一事件?这次“改变”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从结果和影响上看,材料一的改革与材料二、三的改革最主要不同点是什么?‎ ‎【分析】本题以古今中外,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始终贯穿于历史发展进程,而改革创新也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为主线,考查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影响、家庭承包责任制、罗斯福新政的特点等知识。‎ ‎【解答】(1)由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斩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缪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收为奴。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可知,这反映了商鞅变法中奖励耕战;根据军功授爵,废除旧贵族特权等内容。商鞅变法使秦国经济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国家,为统一奠定了基础;秦国确立了封建制度。‎ ‎(2)由材料二“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有三条:一是分田到户;二是不再伸手向国家要钱要粮;三是如果干部坐牢,社员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可知,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包产到户(家庭承包制)。这次改革从粮食产量上看,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了经济发展。‎ ‎(3)由材料三“当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大动荡’的危机来临时,美国以成功的‘改变’度过危机”可知,“美国度过危机的成功改变”指美国罗斯福新政,其特点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加强国家干预,调整发展。‎ ‎(4)综合上述材料可知,从结果和影响上看,材料一的改革改变了社会制度,而其他两者没有变革社会制度。‎ 第29页(共29页)‎ 故答案为:‎ ‎(1)内容:奖励耕战;根据军功授爵,废除旧贵族特权;影响:秦国经济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国家,为统一奠定了基础;秦国确立了封建制度。‎ ‎(2)主要内容:包产到户(家庭承包制或者类似意思即可);作用:从粮食产量上看,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了经济发展。‎ ‎(3)事件:美国罗斯福新政;特点: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加强国家干预,调整发展。‎ ‎(4)不同点:材料一的改革改变了社会制度,而其他两者没有变革社会制度。(含义相近即可)‎ ‎【点评】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影响、家庭承包责任制、罗斯福新政的特点等知识。‎ ‎24.(14分)世界博览会(Universal Expo,Expo)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讲坛,它它鼓励人类发挥创造性和主动参与性。把科学性和情感结合起来,将种种有助于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新观念、新技术展现在世人面前。因此,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1年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新闻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水晶宫内挂满万国彩旗,参观人流摩肩接踵,各种工艺品、艺术雕塑琳琅满目、目不暇接。人们惊奇地观看来自不同国家的发明、珍奇和不同产品……参观者最感兴趣的是不同的机器发明。人们目瞪口呆地看着各种机器工作,有开槽机,钻孔机,拉线机,纺纱机,造币机,抽水机等等,这些不同的机器又通过特别建造的锅炉房产生的蒸汽一起驱动,让人领悟到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的变化。‎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第一次世界博览会的主要展品反映出怎样的时代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举行的主要原因。(列举两条即可)‎ 材料二:据统计,在已经举办的41届世博会中,全世界有16个国家承办,涉及欧洲、北美洲、亚洲以及大洋洲。其中,举办次数 最多的是美国,为12次,包括1853‎ 第29页(共29页)‎ ‎ 纽约世界博览会、1876费城世界博览会、1893芝加哥世界博览会、1904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等。亚洲的日本举办了四次(其中在20世纪70﹣80年代举办了3次)。‎ ‎(2)从材料二看出,美国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多次举办世界博览会。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3)简要说明在20世纪70﹣80年代日本能举办三次世界博览会的主要原因。这在一定程度反映了这一时期国际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分析】本题以“世界博览会(Universal Expo,Expo)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讲坛,它它鼓励人类发挥创造性和主动参与性”为切入点,考查了工业革命相关知识,重点掌握第一次世界博览会的反映的时代特点以及在英国举行的主要原因、美国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多次举办世界博览会的原因、20世纪70﹣80年代日本能举办三次世界博览会的主要原因、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根据材料“1851年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新闻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水晶宫内挂满万国彩旗,参观人流摩肩接踵,各种工艺品、艺术雕塑琳琅满目、目不暇接。人们惊奇地观看来自不同国家的发明、珍奇和不同产品……参观者最感兴趣的是不同的机器发明。人们目瞪口呆地看着各种机器工作,有开槽机,钻孔机,拉线机,纺纱机,造币机,抽水机等等,这些不同的机器又通过特别建造的锅炉房产生的蒸汽一起驱动,让人领悟到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材料一可以看出,第一次世界博览会的主要展品反映出的时代特点是机器大生产、加入蒸汽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举行的主要原因有英国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高等。‎ ‎(2)根据材料“据统计,在已经举办的41届世博会中,全世界有16个国家承办,涉及欧洲、北美洲、亚洲以及大洋洲。其中,举办次数 最多的是美国,为12次,包括1853 纽约世界博览会、1876费城世界博览会、1893芝加哥世界博览会、1904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等。亚洲的日本举办了四次(其中在20世纪70﹣80年代举办了3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材料二看出,美国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多次举办世界博览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是也要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美国经济实力不断增长。‎ 第29页(共29页)‎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20世纪70﹣80年代日本能举办三次世界博览会的主要原因是日本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这一时期美国实力的下降。这在一定程度反映了这一时期国际格局出现了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故答案为:‎ ‎(1)时代特点:蒸汽时代(或机器大生产、工厂生产、工业革命等含义均可)。主要原因:英国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高。(学生如能答出其他内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 )主要原因: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美国经济实力不断增长。‎ ‎(3)主要原因:日本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这一时期美国实力的下降。(学生如能答出日本经济发展的具体原因和美国实力下降的具体表现也可以得分。)趋势:多极化趋势。‎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识记英国、美国、日本举办世界博览会的原因以及与之相关的工业革命相关知识。‎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9/7 7:04:19;用户:张海燕;邮箱:lishi0014@xyh.com;学号:30475252‎ 第29页(共29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