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期末综合测试卷 本试卷分为Ⅰ卷、Ⅱ卷和Ⅲ卷三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0分)‎ 一、基础·积累(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A.愧赧(nǎn) 煞白(shà) 走投无路 抽丝剥茧 B.嗔怪(chēn) 撩逗(liāo) 前仆后继 持之以桓 C.拮据(jū) 腼腆(tiǎn) 彬彬有理 歇厮底里 D.恪守(gè) 惘然(wǎng) 顿开矛塞 孜孜不倦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D)‎ A.兵临城下,形势间不容发,我们必须迅速做出决断。‎ B.全面深化改革既要深思熟虑,又要随机应变,关键要敢于迎难而上。‎ C.先天残疾的他没有选择自暴自弃,没有选择自甘堕落,纵然面临生活、工作的不便以及企业、社会的歧视,他依然选择坚持,选择与命运顽强抗争。‎ D.学习不能局限于书本,随时随地学习才是不断提升自我的唯一的不二法门。‎ ‎【点拨】“不二法门”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与句中“唯一”语意重复。‎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 A.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治理下,我市PM2.5指数下降了一倍多,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B.在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上,几个单位先进人物的事迹报告虽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却让与会人员为之动容。‎ C.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 D.位于川渝陕结合部的达州市,地处嘉陵江、汉江上游,是国家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秦巴生物多样性功能区的重点地区。‎ ‎【点拨】A项,“下降”不能用倍数;B项,“几个单位先进人物”有歧义,既可以理解为“不同单位的几个先进人物”,也可以理解为“同一个单位的几个先进人物”;C项,应把“刻画”改为“描绘”。‎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B)‎ A.“范进中举”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精彩片段,胡屠户、张乡绅等态度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趋炎附势的众生相。‎ B.《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例如鲁智深和李逵,同是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的人物形象,但鲁智深头脑简单,直爽率真;李逵粗中有细,豁达明理。‎ C.“六书”指古人分析汉字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构成方式,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诗经》中的“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D.“请求”和“恳求”是同义词,“见义勇为”是褒义词,“哪里”是代词,“孤独之旅”“范进中举”“三顾茅庐”分别是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 ‎【点拨】应为: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二、科技说明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跳出地球“看”地震(聊城中考改编)‎ ‎①2018年2月2日,我国首颗地震电磁监测卫星“张衡一号”‎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张衡一号”以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张衡命名,它的发射使我国在卫星地震电磁空间探测方面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②地球的板块、断层移动引发地震,同时也会在地震前后带来包括地球电磁场变化等很多信息。“张衡一号”能以标准手段对我国6级以上、全球7级以上的地震进行电磁监测,其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实时监测空间电磁环境状态变化,研究地球系统特别是电离层与其他各圈层的相互作用和效应,初步探测地震前后电离层响应变化的信息特征及其机理,从而有效弥补了地面观测的不足。‎ ‎③“张衡一号”卫星工程首席科学家兼副总设计师、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总工程师申旭辉介绍,受自然环境条件限制,在地面上,像青藏高原的极寒地区,现有的地震台网并不能完全覆盖,面积广阔的海洋也观测不到。目前我国对以青藏高原为主的近200万平方公里陆地缺乏地震前兆监测能力,在国境线和约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地震监测能力也几乎为零。而跳出地球“看”地震,就能突破一些地震研究的限制,对我国及周边区域开展电离层动态实时监测和地震前兆跟踪。‎ ‎④“张衡一号”不仅开辟了我国地震监测研究的新视角,成为我国构建天空地一体化地震立体监测体系的重要里程碑。同时它也集合了多项航天技术创新成果,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卫星电磁洁净度的控制技术。‎ ‎⑤卫星本体磁性对磁场测量的“影响不确定性”需控制在0.5纳特以内,这大约相当于地球表面磁场强度的十万分之一。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卫星平台的各个单机、系统都进行了无磁化的更改。但在这一过程中,却面临着许多难题:比如,去掉了有磁的红外地球敏感器,整个飞行程序都要改变;再比如,无磁化要求太阳能帆板不能转动,但为了保证卫星能源供应,又必须让帆板对日。如何找到平衡点?卫星研发团队想了很多办法,最终,科研人员打造出来的“张衡一号”整星,其磁洁净度达到了0.33纳特。‎ ‎⑥“张衡一号”的主要载荷,是用于探测卫星轨道环境空间电场的电场探测仪。这也是目前国际上运行在太阳同步轨道功能配置最全的空间电场探测仪器。‎ ‎⑦为了感知空间三维电场,探测仪通过伸杆向“张衡一号”本体外伸出4个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如同灵敏的触角一般,每个传感器都能准确感知周围等离子体环境电势,灵敏度极高,可以探测到非常微小的等离子体电势变化,相当于在数千米高的巨浪浪尖,分辨一粒小水珠。‎ ‎⑧在卫星内部,有着探测仪的“大脑”——信号处理单元。这台高灵敏电子学测量设备,能把传感器探测到的微小波动细分成十几个通道,通过进一步精细处理,变成数字量,分成频谱,再传输到地面,供科学家研究。‎ ‎⑨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表示,“张衡一号”卫星的发射和投入使用,使我国首次具备全疆域和全球三维地球物理场动态监测的技术能力,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在轨运行多载荷、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少数国家之一。‎ ‎5.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C)‎ A.我国在卫星探测方面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的重要标志是“张衡一号”的发射。‎ B.“张衡一号”能以标准手段对我国6级以上、全球7级的地震进行电磁监测。‎ C.帆板对日能保证太阳能帆板为“张衡一号”供应能源。‎ D.“张衡一号”传感器灵敏度极高,可以分辨巨浪浪尖的小水珠。‎ ‎6.下列不属于“张衡一号”集合的航天技术创新成果的一项是(D)‎ A.电磁洁净度高 B.传感器灵敏度高 C.信号处理单元处理精细  D.飞行速度特别快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B)‎ A.第②段加点词语“初步”表示开始阶段,说明“张衡一号”‎ 对地震前后电离层响应变化的探测技术尚处于起始阶段,还需进一步发展,语言准确严密。‎ B.本文主要运用了空间顺序说明了“张衡一号”卫星的科学原理。‎ C.第⑥段与第⑦⑧段是总分关系,第⑦⑧段具有从探测信号到处理信号的先后顺序,所以⑥⑦⑧段顺序不能调换。‎ D.第⑧段画线句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信号处理单元比喻为“大脑”,生动形象地说明其在探测仪中的重要地位。‎ 三、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欧阳修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遂退于颍州,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①以来金石②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③乎?”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④吾之乐尔。”‎ ‎(节选自《诗人玉屑》)‎ ‎【注释】①三代:指夏、商、周三代。②金石:指钟鼎文及碑文。③逃名:逃避名声,不求名声。④志:记述。‎ ‎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A.名之者谁(姓名) B.欧阳修初谪滁山(贬官)‎ C.树林阴翳(遮盖) D.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以……为乐)‎ ‎9.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 A.醒能述以文者      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 B.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吾固知名之不可逃 C.是岂不为六一乎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D.既老而衰且病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10.下面对【甲】【乙】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 A.【甲】文第一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了醉翁亭的位置和环境。‎ B.“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表现出滁州百姓跟随太守出游感到快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说明他们不知道其实是太守偷偷地取笑他们。‎ C.【乙】文写到欧阳修最初被贬谪到滁州时,自号“醉翁”;到颍水之滨,便又改变名号叫“六一居士”。‎ D.【乙】文中欧阳修认为名声不可以逃脱,也没有必要逃避,他取号“六一居士”是姑且用来表现他的乐趣的。‎ 第Ⅱ卷 (阅读·感悟 共50分)‎ 四、翻译、感悟,鉴赏、默写(17分)‎ ‎11.给【乙】选文画线句子划分节拍。(划三处)(1分)‎ 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 ‎(2)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加上我这一个老头,在这五种物品中间,这难道不是“六一”了吗?‎ ‎13.【甲】【乙】两文都写到欧阳修的“乐”,二者有区别,请分别说明。(2分)‎ ‎【甲】文:欧阳修与民为乐(或:山水之乐)。【乙】文:欧阳修在琴棋书画中自得其乐。‎ ‎【乙参考译文】欧阳修最初被贬谪到滁州山乡时,自号“醉翁”。年老体弱,且又多病,将要辞别官场,到颍水之滨颐养天年,便又改变名号叫“六一居士”。有位客人问道:“六一,讲的是什么?”居士说:“我家里藏了书一万卷,集录夏、商、周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盘,又经常备好酒一壶。”客人说:“这只是五个‘一’,怎么说‘六一’呢?”居士说:“加上我这一个老头,在这五种物品中间,这难道不是‘六一’了吗?”客人笑着说:“您大概是一位想逃避名声的人吧。”居士说:“我本就知道名声不可以逃脱,但也知道没有必要逃避;我取这个名号,姑且用来表明我的乐趣罢了。”‎ ‎14.诗歌鉴赏。(4分)‎ ‎【甲】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乙】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甲】诗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其中“落”可否改成“在”,为什么?(2分)‎ ‎“落”体现出动态的轻盈的美感,仿佛秋思随着月色飘临人间;而“在”则呆板无味。‎ ‎(2)【甲】【乙】两首诗同是描写月色,但各有特色。请从景物特点和情感两方面加以比较赏析。(2分)‎ ‎【甲】诗描绘了一幅凄冷幽静的中秋月夜图,借景抒发思念家乡的愁苦之情;【乙】诗描绘了一幅澄澈幽美的山水月夜图,借景抒发热爱自然山水的喜悦之情。‎ ‎15.根据提示,用作品原句填空。(每小题1分,共6分)‎ ‎(1)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沁园春·雪》)‎ ‎(2)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3)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中奠定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 也暗寓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的诗句是: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4)李商隐的《无题》中道尽相思的愁苦和无奈的诗句是: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5)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中最能表现诗人面对挫折积极向上,对理想执着追求的诗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岳阳楼记》中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语句是:浮光跃金;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语句是:静影沉璧。‎ 五、现代文阅读(23分)‎ ‎(一)阅读鲁西西的《人为什么要善良》,完成16~20题。(柳州中考改编)(12分)‎ 在我家附近,有一个小小修车铺。我第一次去大叔那里补胎,他干完活,满手油污地立在那里,对我说:好了。‎ 我问,师傅,多少钱?他说:“4块。”‎ 我忍不住惊讶,在这城市,这种脏累的活,时间成本和店租成本,收费却这么低廉。‎ 他老婆闻讯而来,纠正道:“5块。”‎ 大叔不高兴地扭过头,冲他老婆说:“我说4块就4块!”‎ 他老婆说:“你每次都这样!”战火仿佛一触即燃。‎ 不想看两口子因为一块钱而吵架,我连忙喊:“你们不要吵啦!”丢下5块钱跑了。‎ 后来我都把车推到他店里修,等待的时候,就会观察他的店面。不足10平方,供一家三口做生意,吃饭、阁楼上睡觉。条件很艰苦。‎ 有一次,他修车的时候,我坐在旁边看他修。我才发现他有一只手的手指不太灵活,仔细一看,发现他的四个手指齐齐断过,是重新接过的。‎ 可是,大叔每次修车,要的价格都是那么低。补胎5块,调整刹车5块,家里收到的小书架,抱下来请他帮忙拼装仍是5块。‎ 我常常在想,他一天要赚多少个5块才能维持他的生活呢?我真的情愿多给他一些,但是我从来没有这么做。‎ 有一年春节,他回江西老家过年,我发现他回来以后搬到隔壁更小更偏僻的店面。‎ 我向他买了充电器,用了几个月,充电器被我弄坏了。‎ 我带着旧的充电器跑下去,对他说:“师傅,买个充电器。这个坏了,给你。”(我是想把坏的那个给他,好让他回收卖一点钱。)‎ 不料,他看了一眼坏的充电器上的字,然后对我说:“你这充电器超过保质期有几天了。不过我还是给你换个好的吧?”‎ 我把钱递给他。他不肯收,他说:“不要钱,我帮你换了。”‎ 那一刻,我心里非常非常的感动。为什么一个这么贫穷的人,仍然愿意对陌生人心怀着慷慨,愿意给予,他明明比我更需要钱。‎ 我愣在那里,但我没有拒绝他的好意。只不过是几十块钱,但是我就是愿意承他的情,接受这份庞大的,震撼我内心的善意。‎ 只是后来,我每次去他店里买东西,都是尽量选最贵的。有一次我的车坏了,需要更换刹车零件。他告诉我,店里的刹车零件从20块到100块,价格不等,‎ 问我要哪一种。我不假思索地选择了100块的。因为我以为贵的东西,他赚的利润可以高一些。‎ 事实上,他的价格总是比外面要便宜。有一天,车在半路上爆胎了,我不想在就近的修车店处理,就气喘吁吁地推到他的店里,花了半个小时,搞得我汗流浃背。‎ 我心里有个可笑的想法,想要让他多赚点。我把车放他店门一扔,交代师傅“我一会儿再回来拿”。等我洗完澡再下来,发现车还没修。我就吃惊地问:“师傅,怎么还没有修啊?”‎ 两口子笑呵呵地站在门口冲我说:“因为要换胎,价钱高,没有经过你同意哪敢换啊。”‎ 我认真地对他说:“师傅,我永远相信你的人品,你觉得怎么修就怎么修,要多少钱就多少钱。”这是我第一次当面赞美他。‎ 真正的善良的人是大叔这样的人。他的善良,会让我也想做个善良的人。‎ 对于一个善良的人来说,我想,我所能做到的最大善良,就是坦然接受对方给予的善意。呵护这份善意,不轻易同情与施舍,让善良的人用他们安心而体面的方式赚钱。‎ ‎(摘自《青年文摘》,有改动)‎ ‎16.文中的“我”用自己的方式屡次帮助修车的大叔。请概括“我”帮助大叔的三件事以及这样做的原因。(2分)‎ ‎①把坏的充电器送给他;‎ ‎②换刹车零件选择价位高的买;‎ ‎③特意推车走半小时,把车扔在他店里修。‎ 原因:想让他多赚点钱(或:让他用安心而体面的方式赚钱)。‎ ‎17.请根据括号里的提示对文中画线的语句进行品析。(4分)‎ ‎(1)①我说4块就4块!②你每次都这样!(品析句中加点的词,从中可以看出大叔是个怎样的人?)‎ 示例:“就”字写出毋容置疑(或:无可辩驳,不容商量)的语气。“都”暗示这个收费标准向来如此(或:说明对别人也如此,说明一直是这样)。这两个加点词可以看出大叔是一个诚实守信(或:说一不二,不贪婪,实在,质朴)的人。‎ ‎(2)只不过是几十块钱,但是我就是愿意承他的情,接受这份庞大的,震撼我内心的善意。(如何理解“只不过”几十块钱,“我”却说是“庞大的”善意?)‎ 示例:“只不过”指对于“我”来说钱的数量少,然而,“这么贫穷的人,仍然对陌生人心怀着慷慨,愿意给予”这种贫穷中的高贵异常可贵,所以说这份善意是“庞大的”。‎ ‎18.如果把文章的标题“人为什么要善良”换成“人要善良”,你觉得好吗?为什么?(2分)‎ 示例一:我觉得不好。因为原标题用设问的方式引人深思,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或:用和读者讨论的口吻,显得更亲切),而换成新标题则没有这样的效果,显得生硬。示例二:我觉得好。因为新标题直接点明中心(或:明确表达作者的观点,对读者起到一定的告诫、勉励作用),原来的标题没有这样的效果,显得态度模糊。‎ ‎19.请结合文章说说人为什么要善良。(2分)‎ 示例:①“他的善良,会让我也想做个善良的人”,善良能让更多人成为善良的人。②“‎ 我每次去他店里买东西,都是尽量选最贵的”(或:“我”选择贵的刹车零件买),善良会收获更多来自他人的善意,手留余香。③“我永远相信你的人品”(或:“我”把车放心地扔在大叔店里修),善良会收获别人的信任。④“我所能做到的最大善良,就是坦然接受对方给予的善意。呵护这份善意,不轻易同情与施舍,让善良的人用他们安心而体面的方式赚钱”,善良会让善良延续下去。‎ ‎20.下面是选文和杨绛《老王》的结尾,都写了“我”的反省,请说说二者都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材料一:对于一个善良的人来说,我想,我所能做的最大善良,就是坦然接受对方给予的善意。呵护这份善意,不轻易同情与施舍,让善良的人用他们安心而体面的方式赚钱。(《人类为什么要善良》)‎ 材料二: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杨绛《老王》)‎ 示例:都表达了对善良的劳动者的同情和感谢,都希望关注劳动者的命运,帮助他们改变贫穷的命运,让他们安心、体面、有尊严地劳动和生活,都表达了平等对待他们的愿望。‎ ‎(二)阅读向贤彪的《“咬牙”是一种修炼》,完成21~24题。(盐城中考)(11分)‎ ‎①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干事创业,往往需要一番“咬咬牙”的坚持。‎ ‎②党史上,有位干部因“咬牙”而闻名。1943年,冀南抗日根据地斗争异常艰苦与残酷:战斗频繁,严重旱灾,庄稼颗粒无收,痢疾、霍乱盛行。时任冀南区党委书记、行署主任兼冀南军区政治委员的宋任穷,一边坚持对敌作战,一边组织生产自救,还深入敌后做群众工作,累得多次吐血。凭着顽强的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他率领冀南军民咬紧牙关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因此得名“咬牙干部”。‎ ‎③“咬牙”体现的是坚韧。人生之路难以一帆风顺,惟有不畏艰险、直面挑战,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采撷成功的果实。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插队时,什么活儿都干,开荒、种地、铡草、放羊、拉煤、挑粪……从不惜力,磨砺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意志品格。成功往往只奖赏那些坚韧的人。一件工作、一项事业干到最艰难的时候,往往最需要咬紧牙关。而一旦坚持下来,就容易突出重围、打开局面。‎ ‎④“咬牙”彰显的是智慧。京剧《沙家浜》中,18名新四军伤病员被困芦苇荡,因连续多日面临日伪军的“扫荡”,体力和毅力几近于极限。指导员郭建光激励大家: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最终,他们以“再坚持一下”的顽强精神,迎来了大部队的反“扫荡”。咬紧牙关的坚持精神,不仅需要不畏艰难的勇敢,也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智慧。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就能变被动为主动。‎ ‎⑤“咬牙”蕴含的是担当。在重压和困难面前“咬牙”坚持,强健的是人的内心。“拼命黄郎”黄大年,平均每年出差130多天,一回来就一头扎进办公室。他的研究首次推动我国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研发,攻克了技术瓶颈。正是“咬牙”背后的担当精神,成就了黄大年无悔的人生。‎ ‎⑥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接近成功就越艰难,越艰难就越要坚持,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半途而废。从某种意义上说,“咬牙”是成功的序曲。没有松骨峰战斗中志愿军的“咬牙”,就没有以“气”胜“钢”的功绩;没有谷文昌一次次面对失败后的“咬牙”,就没有沙海变绿洲的奇迹;__________。拿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着,砥砺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意志,‎ 知难而进、久久为功,多经历几次“咬牙”,一个人必能闯关夺隘、化险为夷,用奋斗之犁开辟前行之路。‎ ‎⑦惟其艰难,更显勇毅。“咬牙”是一种修炼,在一次次“咬牙”中,软弱将变得坚强,稚嫩将变得成熟,徘徊将变得坚定。‎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5月15日,有删改)‎ ‎21.文章③~⑤段是从哪三个方面论述“咬牙”精神的?(3分)‎ ‎①“咬牙”体现的是坚韧;②“咬牙”彰显的是智慧;③“咬牙”蕴含的是担当。‎ ‎22.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3分)‎ 举例论证,文章第③段举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插队时艰苦努力的例子,论证了“‘咬牙’体现的是坚韧”这一观点,使论证更具体、更具说服力。‎ ‎23.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3分)‎ 首先提出“‘咬牙’体现的是坚韧”这一分论点;然后通过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例子,论证了这一观点;最后得出“只有坚持才能突出重围、打开局面”的结论。‎ ‎24.模仿第⑥段画线句的句式,给本段补充一个论据。(2分)‎ 示例:没有王进喜用身体堵住井喷的“咬牙”,就没有大庆油田的传奇。__没有女排队员在落后时不抛弃、不放弃的“咬牙”,就没有三次登上奥运会最高领奖台的辉煌。‎ 六、语言综合运用(10分)‎ ‎25.为了学生阅读的方便,有人提议在教室里增设“图书角”。面对这一提议,你的同桌小明却说:“现在的学习任务重,根本没有时间阅读;教室本身就比较狭小,设置‘图书角’影响了活动的空间;另外,图书也容易遗失和损坏。根本没有必要增设‘图书角’”。如果你不同意小明的观点,你会怎样和他辩论?请把你想说的话写在下面。(3分)‎ 小明,我认为增设“图书角”很有必要。首先,阅读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的一部分,设置“图书角”便于我们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其次,合理有序地摆放完全可以让“图书角”有一席之地,而且增设“图书角”更能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对于图书可能遗失和损坏的问题,只要我们制定相应的图书管理制度,加强管理,这点是不用担心的,你说是吗?‎ ‎2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7分)‎ 材料一:立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即太阳到达黄经315˚时。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风和日暖,鸟语花香;春也意味着万物生长,农家播种。古籍《群芳谱》对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自古以来立春就是一个传统节日。中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上行下效,‎ 各郡县人民报春、游春、赶春牛、互相赠贺礼、贴门窗、佩装饰等,迎春活动丰富,场面热闹。‎ 材料二:‎ 节气名:立春 年份 公历 农历 ‎1932年 ‎2月5日 辛未(羊)年十二月(小)廿九 ‎1962年 ‎2月4日 辛丑(牛)年十二月(大)三十 ‎1981年 ‎2月4日 庚申(猴)年十二月(大)三十 ‎2000年 ‎2月4日 己卯(免)年十二月(小)廿九 ‎2019年 ‎2月4日 戊戌(狗)年十二月(大)三十 ‎2057年 ‎2月3日 丙子(鼠)年十二月(大)三十 ‎2076年 ‎2月4日 乙未(羊)年十二月(大)三十 ‎2133年 ‎2月4日 辰(龙)年十二月(大)三十 ‎2152年 ‎2月4日 辛亥(猪)年十二月(小)廿九 ‎2171年 ‎2月4日 庚午(马)年十二月(大)三十 ‎(1)材料一介绍了和“立春”相关的哪些内容?(2分)‎ 立春的节气介绍、历史发展、民俗活动。‎ ‎(2)农历2019年的立春是公历2019年2月4日,这一天又是农历2018年的除夕,请仔细观看材料二的表格,说说你的发现。(3分)‎ 农历戊戌年(2018年、狗年)除夕和农历己亥年(2019年、猪年)立春巧合在同一天,这种情况并不常见,百年当中约有3年出现这种情况。‎ ‎(3)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对联”,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请你任选一题,补写下联。(2分)‎ ‎①上联:春雨丝丝润万物  桃花点点绣千山 ‎②上联:东风送暖杨柳绿  春雨润物百花香 第Ⅲ卷 (交流·表达 共40分)‎ 七、作文(40分)‎ ‎27.按要求作文。‎ 请以“幸福就在身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表达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③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