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1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9年级上册教案 21陈涉世家
学 科 语文 课 题 21、陈涉世家 课 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能力 1、了解陈涉起义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 2、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熟悉课文,疏通文意。 过程 方法 1、认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 2、把握本文运用对话及对话时的语气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情感 态度 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 认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导入新课: 秦始皇统治时期,大规模地兴建宫殿和陵墓,以及筑长城、修驰道,对匈奴和南越的用兵,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负担。同时,还制订严刑酷法,使人民动辄触犯刑律。秦二世继位后,赋敛益重,致使天下困疲不堪,人民陷于深重的苦难之中。“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在这样的残暴统治下,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这就是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司马迁对这次农民起义给予高度的评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检查预习 1、《史记》是一部什么书? 2、陈胜、吴广起义发生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 3、检查生字词。 4、对封建社会第一次大规模的家民起义你了解多少呢? 三、合作交流,疏通文意 1、师生讨论解决疑难字词 2、扫除疑难语句,把握文意 3、学生结合文本,逐段翻译 4、两人一组,互译全文 学生背诗: 始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墓万人动。 徭役兵役极繁重,死刑车裂十多种。 陈胜吴广揭竿起,推翻秦朝立大功。 项羽巨鹿战强秦,刘邦入咸秦始终。 谈自己对《史记》的认识,明确起义发生的历史背景 自由朗读课文 翻译全文 激趣,引起思考。唤醒学生已有的情感积累,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了解陈胜起义的历史背景 初读、翻译,理解课文内容大意 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陈涉是什么出身? 明确:“佣耕”之民,却入世家——反秦大业“由涉首事”,“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故入“世家”。正如项羽反秦首功,列入“本纪”一般。 2、他与一般的农民有何不同? 明确:这一段从籍贯、身世、志向等方面来介绍陈胜。 (1)“与人佣耕”,表明陈胜是个被剥削受压迫的穷苦农民; (2)“怅恨久之”,说明他对所处的贫困地位的不满; (3)“苟富贵,毋相忘”,表现出他不满现状,渴望改变命运以及与穷朋友同甘共苦的心愿; (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用形象的比喻显示了他那非凡的个性和远大的抱负。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九百谪戍之徒,因雨误期,按秦律当斩。此时到了性命攸关之际,正是英雄人物涌出之时。正是这一场大雨,引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大泽乡暴动。 二、精读课文、把握文意 师范读第2段,要求学生引用课文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起义的导火线和根本原因是什么? 2、陈涉的“谋”和对形式的分析是什么? 3、陈涉是如何以舆论来号召、发动群众的? 明确: 1.导火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己失期.失期,法皆斩。” 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2.决定举大计—分析形式(天下苦秦久矣一番话)--分析秦内部矛盾和与六国的矛盾--提出发动群众的策略 3.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 用心品读课文 了解陈胜的出身及志向 听老师读课文,思考问题,引用原文回答 思考分析起义的原因以及起义前的准备工作 初通文意后,进一步理清文章脉络,使下一步的学习建立在整体阅读之上。 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认识陈胜这个人 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起义的原因和起义前的准备工作 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阅读并分析第3段 1、思考陈涉“公等遇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一番话对当时起义的作用,以及所反映的陈涉的性格特点。 2、找出课文中描写陈涉、吴广“并杀两尉”所用的一连串动词和叙写起义军胜利进军所用的一连串动词,想一想,这些动词好在哪里? 明确: 1、这一段起义前的动员,说明了走投无路的处境,指出了死里求生的前途。“死即举大名耳”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两句,表现了陈胜的远大抱负、反抗决心和叛逆性格。 2、并杀两尉时,运用“笞”“挺”“夺”“杀”这一连串动词,准确、生动地表现了激烈的格斗场面。最后写起义军胜利进军时,用“攻”收“下”“徇”“入”“据”等一连串动词,表现了起义军势如破竹的强大威力。 三、质疑讨论,把握形象 1、文中对人物的刻画主要采用什么描写方法? 明确:刻画人物以对话为主,运用语言、动作、外貌描写刻 2、陈涉与吴广的合作中,可以看出陈涉拥有怎样的能力? 讨论明确:在陈涉与吴广准备、组织起义的过程中,可以看出陈涉具有领导者的才干。 3、作为史官,司马迁在写陈涉传记时,并未把爱憎直接流露在文字间,但他对陈涉自有自己的看法。是怎样的怎法,你看出来了吗? 讨论明确:标题暗示了作者在高度评价陈涉的义举,把一个出生卑微,后又被当权者杀戮的农民,编入了世家,足见司马迁很肯定陈涉在强秦统治下首先发难的义举。更看出司马迁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先进的历史观。 四、课外延伸总结 课文仅仅选了《史记·陈涉世家》前半部分,陈涉其人在历史上究竟如何?请同学结合书后练习,全面了解陈涉。 仔细研读课文 分析陈涉的性格特点 说说课文采用的描写方法 分析陈涉的领导才能 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 学习人物描写方法,重点体会动作描写的作用 进一步学习人物描写的作用 理解作者的思想倾向 辩证的看待历史人物 作 业 设 计 1、熟读课文,掌握词语。 2、完成课后规定的背诵等作业。 3、结合学习的内容并查阅有关资料,谈谈你眼中的“陈涉其人” 板 书 设 计 直接:失期,法皆斩 原因: 根本:天下苦秦久矣 谋划起义 策略—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置书鱼腹 舆论: 篝火狐鸣 开始的情形 发动起义 迅猛发展 各地响应 教 学 反 思 相 关 链 接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一、史家之绝唱 1、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事年限最长。《史记》记事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约3000年的兴衰沿革。这在二十五史中,叙事年限最长,为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首创纪传体记史体例。以本纪、书、表、世家、列传统览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活动,显示出司马迁驾驭历史材料的高超能力,和对历史作整体把握的会通精神。本纪记载历代帝王的政绩,以帝王在位为系年大纲;表是各个时期的大事记;书是关于天文、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史;世家是写历代王侯和辅汉功臣的事迹;列传是历代有影响人物的传记。 3、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最为鲜明、大胆(分批判与赞颂)。 如对陈涉、项羽等秦末农民起义领袖的历史功绩的赞颂,对吕后等宫廷秽行揭示。 二、无韵之《离骚》 (一)《史记》的叙事艺术 1、沟连天人、贯通古今的结构框架 。司马迁为达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修史目的,首创纪传体记史体例,以本纪、书、表、世家、列传统览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全书形成纵横交错的叙事网络和沟连天人、贯通古今的结构框架。 2、司马迁在编排人物传记时,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叙事脉络 。具体表现在:本纪与世家传主的入编,既参照历史事实又考虑实际作用;人物传记的排列,既以时间先后为序,又兼顾各传记之间内在联系,以类相从;人物合传的排列。 相 关 链 接 3、侧重对事物因果关系及规律的揭示。司马迁在叙事过程中,并不停留在对事物表象的描述,而是侧重在对事物的因果关系的探索揭示,并以此取舍材料和决定行文的详略。 4、 多种叙事方法的运用。司马迁在叙事过程中,善于运用顺叙、倒叙、正叙、侧叙等多种叙述方式记载复杂的历史事件,采用白描、铺陈、渲染筀等多种笔法描绘各种宏大的场面,显示出高超的驾驭历史材料的能力。 (二)《史记》的人物刻画 1、塑造了数量众多、类型丰富、个性鲜明的、来自不同阶层的人物形象 。《史记》所记人物,共有4000多个,重要人物有数百个,上自帝王将相,下至游侠医卜,来自不同阶层。中下层优秀人物的入传,最具史学眼光与新人耳目,悲剧英雄人物形象,则占比例最大与最具感染力。全书悲剧英雄人物约120余名,大致可分五种类型:其一,站在时代前列,代表着历史前进方向,为了变革社会而被反动势力杀害。如商鞅、陈涉等。其二有崇高理想、高尚气节,忠于国家而英勇献身 ,如屈原等。其三,在历史上起过一定作用,最终由于自身的某些错误行为而结局悲惨。如赵武灵王、齐桓公、项羽。其四,曾立过大功,后因最高统治者犯忌而被杀害的文臣武将。如白起、韩信、李广。其五,为维护道义或遵循某种原则而献身的中下层优秀人物。如荆轲、公孙杵臼、豫让等。 2、《史记》人物形象,既有鲜明个性,又有普遍的共性,是共性与个性完美的结合 。表现个性方面,司马迁渲染和突出对象的基本特征,同时注意人物的家庭背景、文化教养、社会经历等多方面因素。人物共性方面,主要有三:其一知恩图报,以德报德。其二,以牙还牙,以怨报怨。其三,士为知己者死。 3、 丰富多彩的人物刻划方法。 (1)精心选取历史人物一生中最重要的、最有代表性的大事突出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如《项羽本纪》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围。《李广将军列传》上郡遭遇战、雁门出击战、右北平之战、随卫青出击匈奴。《廉颇蔺相如列传》: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交欢。 (2)选择富有表现力的细节表现人物性格或暗示人物的未来。前者如《魏公子列传》写信陵君迎侯生。后者如《项羽本纪》、《陈涉世家》开头。 (3)复杂人格的多维透视和旁见侧出笔法。司马迁刻画人物时,一方面,把握对象的基本特征,同时其性格的次要方面也能给予充分重视,多侧面地展现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复杂性。表现在具体篇章中,则有时在一篇之中写出人物性格的多个侧面,有时则在几篇传记中完成对人物性格的整体塑造,即旁见侧出法或互见法。 (4)善于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 (三)《史记》的风格特征 1、宏伟壮阔而意蕴深邃。《史记》叙事紧紧围绕“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写史宗旨,将绝大多数人物传记放在重大的历史进程中展开,从而具有宏伟壮阔的画面;同时,对历史进程和人物事迹并不停于一般的、表面的叙述,而是对历史规律和人物命运进行深刻的思考,从而显得意蕴深邃。 2、浓郁的悲情色彩。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提出古人“发愤著书”的学说,这不完全合乎历史实情,但完全合乎司马迁的实情。《史记》中占比例最大、最具感染力的人物为悲剧英雄人物。司马迁在叙述历史人物事迹的同时,处处渗透着作者自身的人生感受、内心苦痛和郁闷,于叙事、论赞之中,楔入自己的主观论断,因而全书具有浓郁的悲情色彩。 3、强烈的传奇色彩。司马迁喜欢猎奇,把许多传说故事写入传记中,造成一种神秘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