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同步训练(含详细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九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同步训练(含详细答案)

九年级(上)‎ 第一单元 自然歌咏 1 沁园春 雪 ‎ ‎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字词。‎ ‎(1)江山如此多jiāo(  ),引无数英雄jìng(  )折腰。 ‎ ‎(2)惜秦皇汉武,略输wén cǎi(    )。‎ ‎(3)一代天jiāo(  ),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diāo(  )。‎ ‎2.品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1)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C.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D.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4.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C.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D.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 ‎1.这首词概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中描写作者想象雪后晴日当空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点明全词主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这首词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题目是“雪”,词中描写了北方的大雪。‎ B.开头的“千里”、“万里”写降雪地区之广,“冰封”、“雪飘”写严冬寒威之烈。‎ C.“望长城内外”中的“望”字可换成“看”字,因为“望”字也有“看”的意思。‎ D.词中最后两句热情歌颂了新时代,歌颂了新时代的风流人物。‎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这首词的上下片分别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沁园春·雪》中可以回答《沁园春·长沙》中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浮沉”的词句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笔下的秋景大多肃杀悲凉,清冷惨淡,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而毛泽东笔下的秋景为何如此绚烂多彩,充满生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运用。‎ ‎1.“雪”是会意字,非常形象。请参照示例,在比较鉴赏的基础上揣测古人造“雪”字时的设想,即对该字的构思进行简要的说明。‎ 示例:“采”是会意字。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为“爪”,表示“手”的意思;下半部分为“木”,表示 “树木”的意思;合起来表示“手在树上采摘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诗词中有许多咏雪的名句,请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句,并说明喜欢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雨 说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当tián pǔ(   )冷冻了一冬jìn gù(   )着种子。‎ ‎(2)我来了,雷电不xuān rǎng(   ),风也不拥挤。‎ ‎(3)我是在白云的qiǎng bǎo(   )中笑着长大的。‎ ‎2.品析下列句子中比喻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1)我是在白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诗句中,朗读重音和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雨说: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 B.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 C.第一样事,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 ‎ D.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4.从下面备选词语中至少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写一段描写雪景的话。(80字之内)‎ 备选词语:温柔 覆盖 寂静 麻木 刺骨 清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 ‎1.诗中“雨”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借用“春雨”的真情诉说,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句中“织”字换成“融”字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中的“春雨”象征为大地带来春天的爱的使者。‎ B.全诗四次以“雨说”为提示语,是“雨”的诉说的内容变化和情感递进的线索。‎ C.诗歌副标题点明这首诗特意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概括了诗的内容,表明诗人对中国儿童的期待和祝愿。‎ D.《雨说》这首诗采用了拟人手法,让“雨”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喃喃细语,使人感受到“雨”这位爱的使者亲切温柔的形象。‎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 我是苹果 傅天琳 我是苹果 我是一只小小的、红艳艳的苹果 我的微笑,挂在孩子脸上 我的甜蜜,流进老人心窝 我给远航的海员充饥 我给沙漠的行者解渴 我使失去信念的病人恢复健康 我使健康的人更愉快地生活 我是苹果 我是一只小小的、红艳艳的苹果 我是太阳和大地的女儿 我是叶子和花儿合唱的歌 我是可以摘来的月亮和星星 我是可以拾得的珍珠和贝壳 我是凝固的汗水和结晶的露珠 我是跳跃的希望和热情的火 我是苹果 我是一只小小的、红艳艳的苹果 ‎1.诗中的“苹果”象征着什么人?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第4节运用一系列比喻把苹果的形象写得非常可爱,表现了诗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请选择你最欣赏的一个比喻略作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是苹果/我是一只小小的、红艳艳的苹果”在诗中反复出现,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写雨的优美诗文可谓数不胜数,“雨”作为一个抒情意象,浸润着文人墨客们多情多意的心。他们赋予了各种各样的雨丰富的暗示性和广博的代表性。下面请你参加“说雨”的综合实践活动。‎ ‎1.你作为这次活动的参与者,理应为搞好活动出谋划策,说说你设想的活动内容。(至少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本次活动写一句以对偶句构成的主题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星星变奏曲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谁不愿意,有一个róu ruǎn(   )的晚上。‎ ‎(2)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像冰雪fù gài(   )在心头。‎ ‎2.试仿照这首诗的“如果……如果……”或“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写几句诗,表达一种企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品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寻找遥远的安慰(“遥远的安慰”指星星,人们把星星当做遥远的安慰,这是因为黑暗笼罩了大地)‎ B.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朦朦胧胧”描写出白丁香的朦胧美,将人们带进一种朦胧迷离的美好意境)‎ C.谁还会/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周围都是黑暗和寒冷,只能燃烧起一堆篝火,温暖自己寂寞的心)‎ D.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睡莲”在这里象征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表现了诗人对光明的向往)‎ ‎4.下列是在诗中出现过的意象,哪些是象征光明美好的世界?哪些是象征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 星星 诗 蜜蜂 柔软的晚上 湖 萤火虫 睡莲 春天 鸟 白丁香 冻僵的夜晚 寒冷 僵硬的土地 冰雪 飘动的旗子 瘦小的星 火 ‎(1)象征光明美好的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象征冰冷的现实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 我们在草地上数星星 夜色中,我们溜出村子 躺在草地上面 我们数星星 她数是一万 我数是九千 不行。再数一遍 她却说是九千 我却说是一万 晚风拂过草地 飞来莹莹的光点 我们又数起来可总是数乱 我说萤火虫是月亮下的蛋 她说萤火虫是星星流的汗 我们争着、吵着 笑着、闹着抱成一团 啊,两小无猜的时代 天真无邪的童年 ‎1.第1节诗中具有儿童特点的一处细节描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节诗中有一处描写既运用了新颖别致的比喻,又体现了丰富自然的想象。这些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写“我们争着、吵着”表现了“我们”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运用。‎ 学习了《星星变奏曲》后,“星星”在同学们的心中闪亮起来。为此,班里文学小组组织了一个“星星,在我心中闪光”的活动。假如你是文学小组的一员,请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诗人在静谧的深夜遥望星空,闪烁的星星勾起了他“柔软”的温情和朦胧的憧憬。如果是你,你会产生怎样的想象和联想呢?请用语言表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学小组要举办一次以“星星的诗歌”为题的诗歌朗诵会,请你为这次朗诵会确定一个主题,要求简洁而富有感染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外国诗两首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地qī xī(   )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2)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huān rǎng(   )。‎ ‎2.品析下列诗句中加点动词的表达作用。‎ ‎(1)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也闪着银色光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诗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B.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C.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D.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4.下列对《蝈蝈与蛐蛐》和《夜》中相关句子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隐藏在阴凉的林中,就有一种声音,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飘荡”这些景物描写展现了盛夏烈日炎炎的景象,烘托了夏日白天“蝈蝈的乐音”的单调、无力。‎ B.“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这是诗的主旨句,把蝈蝈和蛐蛐的叫声说成是“大地的诗歌”,赞美大自然的美好和勃勃生机。‎ C.“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这是诗人从听觉角度写夜的静谧,这些景物描写,虽不言静而静自现。‎ D.“夜来临,四下一片静,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在夜的寂静之中,潺潺的溪水在轻轻地歌唱,以动写静,以动衬静,有“鸟鸣山更幽”的意境。‎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 嫉妒的山丘 ‎[法国]雨 果 嫉妒的山丘有一天对阿特拉斯山说:‎ ‎“你看我们的芳草地,你看我们绿油油的牧场,‎ 少女前来自由散步,‎ 唱歌,欢笑,唱过以后遐想;‎ 你看我们的脚,海浪吻着几乎不带吼声,‎ 野蛮的海洋!你看我们额头的明净,‎ 炎热的夏天和眼珠似的露水,‎ 使它戴上花冠,光彩照人!‎ ‎“但是你,巨人——究竟怎么回事,在你秃顶上,‎ 长着褐色眼睛的鹰不断翱翔?‎ 究竟是谁,像是鸟在上面筑巢的树枝,‎ 使你的宽肩和铁背弯成这样?‎ 为什么在你黑黝黝的肋部有如许黑黢黢的深渊?‎ 究竟是什么永恒的暴风打击你,以阴沉的电光?‎ 究竟是谁在你头额上放下如许的皱纹、如许的雪?‎ 从没有露出春天微笑的脸,‎ 究竟是谁把它完成这样?‎ 而且把它泡在什么汗水里边?……”‎ 阿特拉斯①回答说:“那是因为我背负着一个世界。”‎ ‎【注释】①阿特拉斯:希腊神话中顶住天的巨神。‎ ‎1.你认为诗人把怎样的人比做阿特拉斯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讽刺诗借嫉妒的山丘之口,通过__________手法来反映两者的不同,阿特拉斯山虽然只有一句答话,但是这一句话便让嫉妒的山丘无地自容。‎ ‎4.在你的周围有没有像嫉妒的山丘或阿特拉斯山的人?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冬去春来,乍暖还寒,人们在起床时发现窗外的世界陷入了茫茫雾海。这样的天气,广东人称为“回南天”。回南天是一种天气返潮现象,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容易产生水珠。“回南天”出现时,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墙壁甚至地面都会“冒水”‎ ‎,到处湿漉漉的,空气似乎都能拧出水来。浓雾是“回南天”最具特色的表象。据统计,回南天现象严重时可使能见度降至‎50米。‎ ‎1.“回南天”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50字)‎ ‎2.“回南天”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字)‎ ‎5 敬业与乐业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páng wù(   ),便是敬。‎ ‎(2)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xiè dú(   )职业之神圣。‎ ‎(3)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qiǎng guō bù shě(      )。‎ ‎2.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表达方式。‎ ‎(1)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 ‎(2)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    )‎ ‎(3)做工好苦啊!(    )‎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许多人对新疆的周围环境有着十分深厚的兴趣,到了周末都想出去走走。‎ B.日本停止滨冈核电站4号机组运转,目的是防止地震和海啸不再引发重大核安全事故。‎ C.在热烈的掌声中,胡锦涛发表题为“推动共同发展,共建和谐亚洲”的主旨演讲。‎ D.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包括食品用加工助剂、胶母糖基础剂和食品用香料等2314个品种。‎ ‎4.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写一段连贯的话。(80字之内)‎ 备选词语:坚忍 倔强 教诲 断章取义 不二法门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第6~7段,完成下面的题。‎ ‎1.这两段中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这两段文字来看,作者所说的“业”应该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作者看来,敬业的理由有哪些?不敬业的害处又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事业篇 柳斌杰 ‎ 自然造物,最美好的莫过于人的生命。然而它来去匆匆,唯其珍贵而短暂,所以在人类进步的历程中,每一代青年,在人生之舟起锚开航之际,总要探索人生永存的秘密。‎ 把它裹进花前月下的男女柔情之中?把它交给吃喝玩乐的享受?把它关在金钱筑起的象牙塔里?把它置于戒备森严的高楼深院?古往今来,有多少风华少年,在酒色财气的迷惘中浪费了最宝贵的一生。在前人用生命所写的启示录中,有一个个惊叹号在警告后人:要谨防灵魂的蛀虫、人生的蟊贼。金钱、财产、享乐,都只能是人们生活中的奴仆,一旦让它们变成人生的主宰,那将是最大的不幸。人们不停地探索,终于找到了人生永存的保险柜,这就是伟大的事业。‎ 事业是人生的长青之树。它植根于人民幸福的土壤中,汇合千千万万的人生,永远生气勃勃,枝繁叶茂。谁的人生与事业不分离,谁就找到了最好的归宿。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进步的事业是永存的。把人生溶进伟大事业的人,它就同事业一样永远年轻,不会消失。‎ ‎ 事业是人生的不朽丰碑。人类的史册告诉我们:凡是留下英名的人,总是创造了永存的事业。孔子、司马迁、鲁迅之所以为千秋万代传诵,是因为他们为民族文化宝库增添了财富;屈原、岳飞、郑成功之所以载入史册,是因为他们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伟大的爱国精神;李自成、洪秀全、孙中山之所以名垂千古,是因为他们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蔡伦、祖冲之、毕昇之所以永远为人们纪念,是因为他们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科学技术领域留下的发明创造,使后人享用不尽。谁做了对人类有益的事业,谁就树了一座人生的不朽丰碑。‎ 和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事业相比,共产主义事业是最宏伟的,它将给人类创造彻底的、全面的、永恒的幸福。献身于共产主义事业的人们,英名和业绩将永远留在人民心中。我们为能赶上这样辉煌的时代而自豪。新一代青年,只要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共产主义,那无疑就是在建造人生永存的金字塔。‎ ‎ 时代的发展总是把我们青年置于新的起跑线上,注目那无垠的空间和广袤的大地,也许你会感到自己的渺小。是的,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伟大的事业需要汇集平凡的劳动。只要胸怀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脚踏实地为之奋斗,把人生献给你的岗位、你的工作、你的祖国,你的人生就将洋溢着永久的光彩。‎ ‎1.全文论述的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支撑文章中心论点的两个分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主要的论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4段中事例的分类及排列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运用。‎ 学习了《敬业与乐业》一文后,同学们一致认为,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必须“爱学乐学”,将来才能为社会多作贡献。为此,他们决定以“无悔的青春”为题,召开一次主题班会。‎ ‎1.请你为班会的主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70字之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下列画线的句子续写两句话。‎ 敬业即是责任心。人不能没有责任心,就像小鸟不能没有翅膀,地球不能没有太阳。人不能没有责任心,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说,当今社会,休闲已是提升人们生活质量、刺激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梁启超老先生说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应该过时了。请你反驳这种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你为人类的sù sòng(    )案辩护,驳斥暴君和凶神,你胜诉了。‎ ‎(2)让我们在这令人sù rán qǐ jìng(      )的墓前jū gōng(    )。‎ ‎2.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    )‎ ‎(2)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讥讽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坚毅战胜顽固,以真理战胜愚昧。(    )‎ ‎(3)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    )‎ ‎3.分析下列句子的含义。‎ ‎(1)野蛮还在,好吧,让哲学抗议。刀剑猖狂,让文明愤然而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不符合课文内容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演讲稿,是雨果为纪念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和杰出的讽刺作家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在伏尔泰墓前发表的演讲。‎ B.路易十四时代之后,法国进入了伏尔泰时代。‎ C.“一个新的纪元以伏尔泰开始”是极言伏尔泰在历史上的地位和深远影响,而不是一个客观史实的陈述。‎ D.作为一个公民既要行使权力又要履行义务,在这两方面都必须取得进步,这也是伏尔泰对每个人提出的要求。‎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 左 拉 ‎①请允许我以法兰西文学的名义讲话,作为战友、兄长、朋友,而不是作为同行向吉·德·莫泊桑致以崇高的敬意。‎ ‎②我是在居士塔夫·福楼拜家中认识莫泊桑的,他那时已在18岁到20岁之间。此刻他又重现在我眼前,血气方刚,眼睛明亮而含笑,沉默不语,在老师面前像儿子对待父亲一样谦恭。他往往一个下午洗耳恭听我们的谈话,老半天才斗胆插上片言只语:但这个表情开朗、坦率的棒小伙子焕发出欢快的朝气,我们大家都喜欢他,因为他给我们带来健康的气息。他喜爱剧烈运动,那时流传着关于他如何强悍的种种佳话。我们却不曾想到他有朝一日会有才气。‎ ‎③《羊脂球》这杰作,这满含柔情、讥嘲和勇气的完美无缺的作品,爆响了。他伊始就拿出一部具有决定意义的作品,使自己跻身于大师的行列。我们为此感到莫大的愉快,因为他成了我们所有看着他长大而未料想到他的天才的人的兄弟。而从这一天起,他就不断地有作品问世,他高产、稳产,显示出炉火纯青的功力,令我惊叹。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源源而出,无限地丰富多彩,无不精湛绝妙,令人叹为观止;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一出小小的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豁的生活的窗口。读他的作品的时候,可以笑或是哭,但永远是发人深省的。‎ ‎④啊!明晰,多么清澈的美的源泉,我愿看到每一代人都在这清泉中开怀畅饮!我爱莫泊桑,因为他真正具有我们拉丁的血统,他属于正派的文学伟人的家族。诚然,绝不应该限制艺术的天地:应该承认复杂派、玄妙派和晦涩派存在的权利;但在我看来,这一切离经叛道,总还是必须回到淳朴派和明晰派中来的,正如人们终归还是吃他那营养而又永不会使他厌腻的日常必吃的面包。‎ ‎⑤莫泊桑在15年中发表了将近20卷作品,如果他活着,毫无疑问,他还可以把这个数字扩大3倍,他一个人的作品就可以摆满一个书架。可是让我说什么呢?面对我们时代卷帙浩繁的产品,我有时真有点忧虑不安。诚然,这些都是长期认真写作的成果。……‎ 不过,对于荣誉来说这也是十分沉重的包袱,人们的记忆是不喜欢承受这样的重荷的。那些规模庞大的系列作品,能够流传后世的从来都不过是寥寥几页。谁敢说获得不朽的不更可能是一篇三百行的小说,是未来世纪的小学生们当做无懈可击的完美的典范交口相传的寓言或者故事呢?‎ ‎⑥先生们,这就是莫泊桑光荣之所在,而且是更牢靠、最坚实的光荣。那么,既然他以昂贵的代价换来了香甜的安息,就让他怀着对自己留下的作品永远富有征服人心的活力这一信念,香甜地安息吧。他的作品将永生,并将使他获得永生。‎ ‎1.这篇悼词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评价莫泊桑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最后一句“正如人们终归还是吃他那营养而又永不会使他厌腻的日常必吃的面包”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如何理解其含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章,概括出莫泊桑在左拉心目中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即抒发对死者炽烈的痛惜之情和深切的缅怀之情,奠定了演讲的感情基调。‎ B.文章第③段总结了莫泊桑小说的主要特点:内容丰富、手法精湛和思想深刻。‎ C.文章第⑤段最后一句话高度评价了莫泊桑的小说,视其为“无懈可击的完美的典范”。‎ D.文章第⑤段加点词,说明作者为莫泊桑作品数量不多而忧虑。‎ 为配合班级拟开展的“走近科学”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班刊“科学成就”专栏要介绍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请在《辞海》“爱因斯坦”的释义中选择适用的信息。(填写序号)‎ 爱因斯坦 ‎①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物理学家。生于德国,1933年因受纳粹政权迫害,迁居美国。②在物理学的许多部门中都有重大贡献。③其中最重要的是在二十世纪初的一些新发现的推动下,建立了狭义相对论(1905年);并在这基础上推广为广义相对论(1916年)。④还提出了光的量子概念,并用量子理论解释了光电效应、辐射过程和固体的比热。⑤在阐明布朗运动,发展量子统计法方面都有成就。⑥后期致力于相对论“统一场论”的建立,企图把电磁场和引力场统一起来,惜无成效。⑦爱因斯坦的理论,特别是相对论,揭示了空间-时间的辩证关系,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无论在科学上,还是在哲学上,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⑧相对论的观念和方法对二十世纪理论物理学的发展,有极为深刻的影响。⑨因理论物理学方面的贡献,特别是发现光电效应定律,于19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摘自《辞海》)‎ 适用的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众科学素养事关国家的竞争力。下面是某部门对“我国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渠道”的调查情况统计表,请写出你的结论。‎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小组要组织一次主题为“科学技术的两面性”‎ 的交流讨论,请撰写一段不少于50字的发言稿(要求有观点、材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傅雷家书两则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1~2题。‎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yōng lù(   )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tuí fèi(   ),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 ‎1.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 yōng lù(   )    tuí fèi(   )‎ ‎2.从下面的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写一段连贯的话。‎ 备选词语:浮沉 解脱 平衡 廓然无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一进教室,看到的第一眼是一幅很大的地图。(把“一幅”和“很大的”颠倒过来)‎ B.当我走到农贸市场时,看到一片热热闹闹的景象。(删掉“当”和“时”) ‎ C.展览室的桌子上厚厚的放着一叠植物标本。(把“厚厚的”调到“放着”后)‎ D.小明变化了早晨睡懒觉的习惯。(把“变化”改为“改变”)‎ ‎4.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你说常在矛盾与快乐之中,但我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不会进步,不会演变,不会深入。(    )‎ ‎(2)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    )‎ ‎(一)阅读第一封信,完成下面的题。‎ ‎1.傅雷告诫儿子如何面对情绪上的起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举克利斯朵夫的事例的主要意图是(  )‎ A.鼓励儿子更勤奋地从事艺术事业。‎ B.鼓励儿子像克利斯朵夫那样栽了筋斗也要爬起来。‎ C.教育儿子向克利斯朵夫学习,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D.鼓励儿子创造更多的克利斯朵夫式的人物形象。‎ ‎(二)阅读第二封信,完成下面的题。‎ ‎4.读了本文,你能说说傅雷这位父亲的特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傅雷这样写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对文中“赤子”和“赤子之心”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赤子”的意思是“初生的婴儿”,既然是“初生的婴儿”‎ ‎,那么他当然不知道孤独,他会自己想象出一个美好的世界,想象出许多只存在于他心里的朋友。‎ B.赤子之心是最纯洁的,它不含私心杂念,没有欲望纷争,只容纳人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感情。‎ C.赤子的现实生活也许境遇不佳、缺少知音,但普天下的赤子都将成为他的知音和朋友。‎ D.心灵的朋友,精神的世界,足以让赤子无惧身边的孤独,永远不感到精神的孤独。‎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傅雷家书》(选段)‎ ‎1956年2月29日夜 亲爱的孩子: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才能使原作者的悲欢喜怒化为你自己的悲欢喜怒,使原作者每一根神经的震颤都在你的神经上引起反响。否则即使道理说了一大堆,仍然是隔了一层。一般艺术家的偏于intellectual[理智],偏于cold[冷静],就因为他们停留在理性认识的阶段上。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感之不深,自然爱之不切了;爱之不切,弹出来当然也不够味儿;而越是不够味儿,越是引不起你兴趣。如此循环下去,你对一个作家当然无从深入。‎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你的心跳和他的同一节奏了;你活在他的身上,他也活在你身上;你自己与他的共同点被你找出来了,抓住了,所以你才会这样欣赏他,理解他。‎ ‎ 由此得到一个结论:艺术不但不能限于感性认识,还不能限于理性认识,必须要进行第三步的感情深入。换言之,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还有一个“爱”字!所谓赤子之心,不但指纯洁无邪,指清新,而且还指爱!法文里有句话叫做“伟大的心”,意思就是“爱”。这“伟大的心”几个字,真有意义。而且这个爱绝不是庸俗的,婆婆妈妈的感情,而是热烈的、真诚的、洁白的、高尚的、如火如荼的、忘我的爱。‎ ‎ 从这个理论出发,许多人弹不好东西的原因都可以明白了。光有理性而没有感情,固然不能表达音乐;有了一般的感情而不是那种火热的同时又是高尚、精练的感情,还是要流于庸俗;所谓sentimental[滥情,伤感],我觉得就是指这种庸俗的感情。‎ 一切伟大的艺术家(不论是作曲家,是文学家,是画家……)必然兼有独特的个性与普遍的人间性。我们只要能发掘自己心中的人间性,就找到了与艺术家沟通的桥梁。若再能细心揣摩,把他独特的个性也体味出来,那就能把一件艺术品整个儿了解了。——当然不可能和原作者的理解与感受完全一样,了解的多少、深浅、广狭,还是大有出入;而我们自己的个性也在中间发生不小的作用。‎ ‎1.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为了表扬儿子在音乐上的进步。‎ B.这封信中对艺术家的讨论,不仅仅适用于音乐,同时也适用于文学、绘画等。‎ C.作者认为“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还有一个‘爱’字”,意味着我们欣赏一个艺术家时,首先得喜欢上他。‎ D.由这封信可以看出,要完全了解一个艺术家的作品中蕴涵的感情,必须要结合自己的情感与经验,才能找出两者的共性。‎ ‎2.作者在分析了孩子过去和现在弹奏的差别后,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认为一切伟大的艺术家除了具有普遍的人间性,还要兼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是洋溢着父子深情的家书,耐人寻味,深切感人。和一般的讲道理的文章比较,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性学习。‎ 学校开展以“父母和我”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与这项活动,完成下面两个任务。‎ 第一板块 关注和思考 调查表明,中国父母对子女讲得最多的三句话是:听话,好好学习,没出息。三句话完全可以涵盖中国父母望子成龙的急切心理。这种期待自然无可厚非,但三句话不断重复达到的教育效果却是极其片面的,是停留在落后于时代精神的低层面上的。‎ ‎1.请就上述材料中画线的三句话中的某一句在教育中的负面影响,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板块 和父母面对面 ‎2.根据“妈妈反对女儿与同学通信,这让女儿很不开心”这一对话情境,在下列回答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1)妈妈:还生气呢?妈妈爱你才不让你与同学通信的。‎ 女儿:(  )‎ A.你不就是希望我一心学习吗?你咋知道我们不是谈学习呢?‎ B.我承认妈妈是爱我的,可你的爱令人窒息。妈妈爱我,就是约束我的行动。‎ C.妈妈如果真的爱我,就应该相信我。‎ ‎(2)女儿:我是公民,有享受通信自由的权利。妈妈不让我与同学通信是违法的。‎ 妈妈:(  )‎ A.不用和我讲法律,哪个公民都得听他妈妈的话。‎ B.可你是未成年的公民,得接受父母的监护和教育呀!‎ C.你真没白读书,竟然和妈妈讲起法律来了。‎ ‎8 致女儿的信 ‎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字。‎ ‎(1)我的宿(  )愿是把生活的智慧传授给你。‎ ‎(2)教会他们传宗接代繁衍(  )自己的子孙。‎ ‎(3)怀着一颗tǎn(  )忑的心在思考。‎ ‎(4)我们每个人都不免变成一póu(  )黄土。‎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面对西方文化的全面冲击,自觉传承华夏文明就成了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B.2010年,在我国南方抗旱救灾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感人至深、令人敬仰的英雄事迹。‎ C.一个卫生城市的标志不仅在于环境的洁净,更是在于广大市民卫生素养、文明意识。‎ D.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3.在下面句子空缺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做一个幸福的人,(  )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 ‎②从人本身来说,(  )能以人的方式去爱的人,才成为真正的人。‎ ‎③(  )不善待爱情,便不能提高到人类美这一高度。‎ A.只有  只能  如果 B.只能  只有  如果 C.只要  只有  如果 D.只有  只要  如果 ‎4.从下面A组中选用两个词语,B组中至少选用一组关联词语,写一段描述某人心情的话。(80字以内)‎ A组:忐忑 忧郁 激动 无可奈何 怒不可遏 ‎ 按捺不住 B组:尽管……但是…… 不但……而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儿子的旋律 徐 平 儿子下班了,父亲紧张地数着儿子的脚步声。果然儿子“啪”地开了门。父亲默默地看着他。儿子没有看父亲,似乎点了头,往自己卧室边走边脱外套。‎ 收录机又响了。儿子!‎ 两人面对面准备吃饭。儿子在撬午餐肉,父亲从儿子脸上看不出什么异常。‎ 父亲一字一句:‎ ‎“我被免职了。明天宣布。”‎ 儿子猛地扬起脸。父亲没有在这稍纵即逝的惊讶里看到别的什么。没有怜悯没有安慰也没有懊恼。‎ 儿子手不停:“你也需要休息了。”‎ 父亲感到胸闷气短。他盯着儿子。儿子的手健美粗大,血管里青春在跃动。‎ 儿子一声不吭。父亲没有说话也不再盯着儿子。他感到儿子匆匆搁筷,找衣服,又跨进卫生间。马上,水声“哗啦哗啦”,跟着儿子的歌声高高扬起。声音温存自信,旋律跳荡。‎ 儿子!儿子!儿子!‎ 儿子你在想什么?你大了不再崇拜父亲,你越来越沉默,你不再抱怨父亲呆板僵化,不再为各种政治问题与父亲争论不休,也不再说父亲刚愎自用。儿子,你甚至看不起父亲。可父亲这样你还是无动于衷吗?‎ 这就是这一代的冷漠理智?你匆匆吃饭洗澡是因为那打字员在等你去看歌剧?可是儿子,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需要你啊。我的官龄比你年龄还大一圈……‎ 电视在播相声。父亲茫然四顾时才发现儿子并未出门,而是坐在他身后看书。父亲不由纳闷:打字员前天就订了票,还兴冲冲问他是否同去。‎ 父亲彻夜来回踱步,儿子也辗转反侧。父亲老了,他的一切都老了。曾和父亲这一辈很协调的背景已走向薄暮黄昏。这是变幻莫测的时代,不是仅仅需要热血赤诚的岁月。‎ 早上儿子起得很早,父亲晨练回来,儿子已准备好早餐。收录机照样开着,而且旋律明亮欢跃。‎ 父子俩依然沉默着洗漱用餐。儿子几次似乎要开口,父亲沉下心微颤地期待着,儿子却什么也没说。‎ 父亲佝偻着进卧室更衣。儿子不知什么时候站在身后捧着一套西装。‎ ‎“穿这精神。——是去开宣布会吗?”儿子又拿过领带走到父亲跟前。父亲迟疑着。‎ ‎“我给你打。”儿子看着父亲。温柔的手像父亲过世的妻子,父亲的心紧成一团。‎ ‎“行吗?”父亲侧侧身。‎ 父亲和儿子一起看着穿衣镜。沉默着,父亲凝视着儿子的眼睛,儿子也凝视着父亲。儿子对着镜子:‎ ‎“一夜之间你衰老了许多,”儿子声音低沉、温柔,“可我一直为你感到骄傲,为你一辈子正直无私,一辈子对信仰的忠诚。你尽力了。”‎ 父亲心潮翻涌。肩头上儿子的手十分有力。他感到心中自信像空气注入瘪气球一样迅速饱满地回归。‎ 最后接送父亲的小汽车在笛笛呼唤,父亲走到门口又折回头:“昨晚干吗不去找她?”‎ 儿子沉默了一会:“分手了。”‎ ‎“因为……我下台?”‎ ‎“大概——但这没关系。”‎ 儿子!儿子!儿子!‎ 父亲老泪闪烁。儿子把双手搭在父亲肩上,笑道:“结束,意味着新的开始。我很高兴不再有你的耀目光环笼罩我的光彩——你说呢?”‎ 儿子!儿子!你可以把收录机再开大点。‎ ‎1.这篇小小说中,父亲失去了________,继而儿子又失去了________。‎ ‎2.(1)第11段中父亲为什么“彻夜来回踱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儿子为什么“辗转反侧”?(两题答案是开放性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26段里,儿子说的“结束,意味着新的开始”这句话一语双关,你认为包含哪两种意思?(提示:这句话既是对自己说的,也是对父亲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中父子两人面对着生活挫折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和人生态度一样吗?最终谁影响了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下列消息中,提取四个关键词语并填写在横线上。‎ ‎3月11日下午2时46分(东京时间),日本东北部的太平洋发生了一场里氏9.0级的强烈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20公里。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造成众多人员伤亡。受11日大地震影响,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 关键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故 乡 8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xiāo suǒ(   )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2)海边有rú xǔ(    )五色的贝壳。‎ ‎(3)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bǐ yí(   )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 ‎2.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描写方法。‎ ‎(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    )‎ ‎(2)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    )‎ ‎(3)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    )‎ ‎3.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 ‎(2)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    )‎ ‎(3)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 ‎(4)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 ‎4.填空。‎ ‎《故乡》一文选自《____________》,它的体裁是________,小说应具备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最后三段,完成下面的题。‎ ‎1.这三段文字在内容上主要是写“我”离开故乡时的(  )‎ A.所见所闻      B.心情感受 C.留恋之情 D.离愁别绪 ‎2.“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句中的“路”有哪两层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一句如果去掉“竟”,句子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这个排比句用到三个含有“辛苦”的词组,其中“辛苦”含义有所不同,请结合语境,分别作出解释。‎ 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中的“新的生活”是指什么样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如何理解这两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榜 样 秦 俑 峰子最后还是选择了回家乡教书。当同学们都去火车站送他时,峰子不知怎的就想起了一句悲壮的古诗: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先到县教育局报到,签了字后,办公室的同志瞪着一对金鱼眼问:“你是师大毕业的?”峰子什么话也没说,背起两大袋子书和行李,头也不回地搭车回了家。‎ 父亲见峰子回来了,远远地迎了上去,说:“工作好了吧?”‎ 峰子没吱声,把行李往父亲手上一放,回到家“咕嘟咕嘟”喝了一大杯水,然后才说:“省晚报让我去做记者,没去。”‎ ‎“怎么?”‎ ‎“我想回村里学校教书。”‎ 父亲颤着声问:“是不是在学校里犯了事?”‎ ‎“年年都评三好学生呢,怎会犯事?”峰子坐了下来。‎ ‎“那怎么回咱这破村?”‎ ‎“学校不是少了老师么。”‎ ‎【A】父亲愣了好一阵,叹了口气,便去张罗着煮面条。‎ 峰子早没了娘。他看着驼了背的父亲,心中不由惴惴不安:父亲要是骂他一顿,或者打他一记耳光,他的心里也许会好受一点。‎ 吃过面,峰子便去村小学找校长。‎ ‎【B】说是学校,其实不过一层四间的茅草土坯屋,屋旁竖着一根四五米高的木杆,上头飘着一面早已发白的旗。学校长年驻校的,也就校长一人。‎ 峰子在学校的自留地上找到了校长,校长正戴着那副掉了一条腿的老花眼镜,在地里侍弄自己种的蔬菜。‎ 峰子轻轻地唤了一声:“校长。”‎ 校长回过头,眼镜差点儿就掉到了地上。他见了峰子,脸上的笑便浮了上来,说:“峰子回来了。”‎ ‎“我是来向您报到的,我也来学校教书,以后我就是您的部下了。”‎ ‎“你……”【C】校长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是汪了泪,顾不上擦掉泥巴,就紧紧地握住峰子的手。‎ 校长破例炒了一盘鸡蛋,邀峰子喝一盅。校长一边喝酒一边说:“想你考上大学那年,学校里的娃儿就加了一倍,大家都把你当榜样呢。”‎ 峰子就想起往年的寒暑假,他一回家,总有东家西家的请他到家里吃饭教课,说是要自家的娃子学学他的样。‎ 可是,这一年暑假过去,也没见哪家有人来请他。和乡里的乡亲见了,还有人不相信地问:“峰子,你真回咱村里教书?”‎ 峰子就爽快地回答:“是!”‎ 到秋天开学了,报到的学生竟暴减到了往常的三分之一。校长和峰子都不明白:老师多了,学生怎么反倒少了?‎ 于是峰子拿了一份花名册挨家挨户去问,问来问去,都回答说,我家娃儿不念书了,过两年让他到外面打工去。‎ 峰子说:“孩子还小,怎就不让念了?”‎ ‎“念了书没用。”‎ ‎“怎没用?念了书可以考大学啊。”‎ 对方就不吭声了,任峰子怎么劝说也没用。等峰子一脚跨出大门,【D】后边就传来轻轻的嘀咕:“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话刺得峰子的心一阵阵地疼。‎ 一年后,县教育局捎了信过来,说是让峰子去领“扶贫助学志愿者”奖章,他成了全县教师的榜样呢……‎ ‎(选文略有改动)‎ ‎1.认真阅读小说,将峰子的主要活动补充完整。‎ 告别同学→________________→回到家里→________________→答乡亲疑问→________________→获得嘉奖 ‎2.得知峰子决定回乡教书后,【A】处父亲“愣了好一阵,叹了口气”表现了他________和________的复杂心理;【C】处校长“……只是汪了泪,……紧紧地握住峰子的手”则反映了他________的心理。‎ ‎3.【B】处画线句子属于环境描写,这里既反映了乡村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又衬托了峰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4.联系上下文,试写出【D】处“嘀咕”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峰子是一位有着“悲壮”色彩的主人公,文中用了大量笔墨来表现他的“悲”和“壮”,请各举一例并作简要点评。‎ ‎(1)“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简要概括下面三则名言的中心意思。‎ ‎①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高尔基 ‎②读过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位益友。——臧克家 ‎③任何一个有学问的人,在他的一生中都阅读过大量的书。——列宁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校开展“关注我们的睡眠”‎ 主题活动,请从下面所收集的资料中提取主要信息,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0年的调查显示,在学习日,中小学生平均睡眠时间为7小时37分钟,比国家规定低了1小时24分钟,比2005年减少1小时22分钟,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低于国家规定时间的比例达78.1%;即使在周末,也只比平常多了12分钟。‎ 材料二:参与调查的中国青少年中心研究人员邓希泉指出,学业负担过重、不良的学习习惯、择校导致的上学路远、过度沉迷影视和网络是造成中小学生睡眠不足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为此忧心忡忡:“没有充足的睡眠,就难以保证健康成长。长期睡眠不足,将会造成免疫力低下,影响身心和智力发展,给孩子的未来幸福埋下隐患。”‎ ‎(1)中小学生睡眠时间的现状及成因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小学生睡眠状况的前景如何?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孤独之旅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前行是chún cuì(   )的。‎ ‎(2)杜雍和现在只是要求它们向前游去,不停顿地游去,不肯给它们一点觅食或xī nào (   )的可能。‎ ‎(3)这一切无论如何也不能完全qū chú(   )杜小康的恐慌。‎ ‎(4)芦苇丛中还有一种不知名的香草,一缕缕地chān zá(   )在芦叶的清香里。‎ ‎2.分析下列句子的含义。‎ ‎(1)他甚至向儿子保证,“我要让你读书,无忧无虑地读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雍和从儿子手中接过还有点温热的蛋,嘴里不住地说:“下蛋了,下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当锅中的饭已经煮熟时,河水因晒了一天太阳而开始飘起炊烟一样的热气。‎ B.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 C.它们把嘴插在翅膀里,一副睡觉绝不让主人操心的样子。‎ D.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B.由于革命潮流的冲击和进步思想的影响,使他形成了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 C.只要我们领会了书中的精华,才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D.杜小康找到了那十几只鸭,但在芦荡里迷路了。‎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父亲进城送梨 ‎①父亲来了几次电话催我回家,说院子里的梨熟了,让我摘些带回城里吃,说要不是他的腿跌伤了,早送梨进城了。每次接到父亲这样的电话,我总是支吾着应付他,说等休息时会抽空回家。可心里却想,特意回家摘些梨带回城里,好像城里没有梨似的。回家一趟,时间浪费了不算,那车票钱足够买几十斤梨。再说今年的雨水多,梨不甜。因而,我未把回家摘梨的事放在心上。 ‎ ‎②谁知,中秋节前的一天,父亲瘸着腿突然出现在家门口,身后背着一只蛇皮袋,像一个行乞的老人。我连忙接过父亲的蛇皮袋,挺沉!父亲紧跟在我身后提醒着,袋里放的是梨,轻点放下,别把梨碰伤了。一听父亲是送梨来的,我有点没好气地埋怨起来:“爸,你腿还伤着呢,大老远送梨来干吗?要来也不打个电话,我好去车站接你呀!”父亲愣住了,好一会儿才说:“你……你们忙,没时间回家摘梨,我总不能看着梨长在树上烂掉呀!就过节了,中秋节也可以用它敬月啊!”父亲涨红了脸表白着自己进城送梨的理由。 ‎ ‎③妻回来了,一听说父亲特意送梨进城,也埋怨起来:“爸,你以后别这样,知道吗,城里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卖梨的,才几毛钱一斤!”父亲被妻的话呛得没一声言语,一副局促不安的样子,仿佛自己走错了家门。 ‎ ‎④我和妻的话对父亲有着一种无意的伤害。中饭时他很少说话,吃得也很少。饭后,他把那蛇皮袋里的梨一只只取出来,小心翼翼地平放在餐桌上。收拾好蛇皮袋,父亲执意要回乡下。我再三挽留,父亲却执拗得像个孩子。在去车站的路上,父亲耷拉着脑袋,一瘸一拐地走在我的前面。我劝他别把我和妻的话放在心上,父亲只是默默地走路。望着父亲花白的头发,一种不可名状的愧疚感像一块石头重重地压在我心上。 ‎ ‎⑤回到家中,看到餐桌上一只只青翠的梨,我的眼睛湿润了,眼前出现了十几年前父亲带我们忙着栽梨树苗的情景……‎ ‎⑥妻走过来,对我说:“把梨送给邻居吧!”我木然地拒绝,默默地拿起一只梨,皮也未削,一口咬下去,一股甘泉直入心田。妻见我如此神情,抢下我的梨,去厨房清洗、削皮。等她把去了皮的雪白的梨递给我时,我轻声说:“你也该尝一口,家里的梨真甜!”妻或许听出我的话外之音,也削了一只吃起来。她刚吃一口,便惊讶地叫道:“这梨,怎么这么甜!” ‎ ‎⑦父亲送来的梨,美美地喂足了我们今年因多雨而厌吃水果的胃。我奇怪,父亲是用什么方法种出如此甜津津的梨的。 ‎ ‎⑧过了几日,我和妻回乡下看望父母。回到家,父亲没在,去了屋后的田里。我和母亲说起父亲送梨的事。母亲说:“对梨树呀,你爸可费神了。他早就从天气预报中听到今年雨水多,一开春,就请人在梨树周围竖起了四根竹篙。梨树挂果后,每逢雨天,他总是扯上塑料布替树遮雨,说这样长熟的梨可以原汁原味。他呀,早把这棵梨树当做自己的命根子了,有虫也不喷农药,宁愿自己站在凳子上,踮着脚捉虫,施的肥也是农家肥,说这样的梨才算是绿色食品。”母亲还说:“你爸看着梨一天天长大成熟,常在嘴边念叨着一句话‘人老了,不能为孩子们做些什么了,只有这树上的梨,能让他们甜甜心’。”‎ ‎⑨听着母亲的话,我的眼里含满了泪水,透过窗户,望着院子里依然静立在梨树旁的竹篙,感觉那是一束束爱的光柱。 ‎ ‎(选自《时文选粹》,有改动)‎ ‎1.父亲来了几次电话催“我”回家摘梨,“我” 为什么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③段写“我”和妻子对父亲的“埋怨”,在行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下文,分析下列语句的含义。‎ ‎(1)饭后,他把那蛇皮袋里的梨一只只取出来,小心翼翼地平放在餐桌上。‎ ‎(2)我木然地拒绝,默默地拿起一只梨,皮也未削,一口咬下去,一股甘泉直入心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写“父亲进城送梨”这件事,引发了读者对什么问题的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年江苏无锡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 随着慈善活动在我国的不断开展,慈善家、慈善行为愈来愈赢得社会足够的敬意,也成为引导社会向善的重要力量。但最近由于个别行善人靠慈善活动捞取名声,为公司盈利服务,这样的“灰色慈善”引起大家的热议。有人认为应给“灰色慈善”多一点宽容,民营企业家行善的不纯动机抹杀不了他们的慈善行为;也有人认为社会不应该接受“灰色慈善”者的捐款,因为他们的行善动机有问题,有悖于行善的高尚。‎ 请你就此发表看法,并作简要分析,不少于1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我的叔叔于勒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母亲对我们的jié jū(   )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2)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zhàn qiáo(   )上去散步。‎ ‎(3)我父亲脸色早已shà bái (   ),两眼呆直。‎ ‎(4)对于叔叔回国这桩shí ná jiǔ wěn(     )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 ‎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眼界。‎ B.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独立思考、互相合作、积极探究。‎ C.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 D.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政教处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3.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将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 A.拟人   B.比喻   C.夸张   D.反复 ‎(1)京京像个小狗似的蜷在他旁边。(  )‎ ‎(2)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 ‎(3)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 ‎4.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描写方法。‎ ‎(1)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    )‎ ‎(2)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    )‎ ‎(3)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 阅读课文从“哲尔赛的旅行成了我们的心事”到结尾,完成下面的题。‎ ‎1.“我心里默念道:‘这就是我的叔叔……’”中,“心里默念”为什么不能改成“叫出声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给于勒10个铜子小费这件事上,“我”和“母亲”有不同的表现,试作简要评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小说结构上安排了旅行这一转笔,下列对其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情节发展舒缓下来。‎ B.使情节发展有所起伏。‎ C.为后面遇见于勒的情景作铺垫。‎ D.为便于插入景物描写以丰富表达方式。‎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假 币 ‎①人有时一犹豫就错过了良机。辰这样想,此时老教授正在滔滔不绝地和新生们沟通感情,辰就没办法把那两千元钱交上,而早上趁乱交这笔钱再好没有,可那时,辰就是犹豫了一下,错过了,辰为此如坐针毡。‎ ‎②终于熬到下课,辰把钱递上。这时,辰脑子嗡的一声,大片空白,他感到一种灭顶之灾的降临,还好还好,老教授点了点,装在上衣兜里。‎ ‎③辰这一夜没合眼,那钱是单独交的,万一老教授发现了呢?为了进京到这家文学院深造,他卖光了全部药材,没想到该死的药贩子在交款时夹了三张假币!他曾想到市场上买点零碎花出去,可小贩们不收这假钱。他已没有更多的钱了,逼急了才出此下策,但他又怕被识破。假币的事抖搂出来,他如何混得下去?‎ ‎④辰决定主动坦白,就说不小心夹带了,求老教授容他宽限些日子借来补上,这样总比当众揭穿好。第二天,辰就恭候在老教授上班的必经路上,见到他说:“老师,我昨天交的钱……”老教授的脸立刻板起来:“别提你那钱!”辰魂飞魄散,却听老教授说:“早不交晚不交,偏我揣了你的钱,在市场上走,被小偷割了兜。”啊呀,谢天谢地!辰一边赔礼,一边回到教室,这贼其实是帮了我的忙呢。辰想。‎ ‎⑤兴奋之后,辰又陷入了苦恼。毕竟老教授损失了那么多钱,想到老教授总穿一件皱巴衣服的寒酸样,他心里就凉了。辰想,好好努力吧,有朝一日我加倍报偿这位善良无辜的老人。辰勤学苦作,不断写出好文章,连《人民文学》这样的刊物也有他的一席之地。老教授时常当众夸赞他。每当这时,辰就暗自道:等着,老师。‎ ‎⑥学习期满,辰直接成了市文联干部。又一年,他又成为省作协聘任的专业作家。辰阔步文坛,名声大得吓人,从此再也不愁没钱。‎ ‎⑦辰依然惦记着老教授,该彻底了结这块心病了。他准备了一万元现金,专程来京。‎ ‎⑧老教授很高兴:“学生出了大名,不忘师恩,这就好。”坚持设家宴款待高徒。酒前,辰鼓足全部勇气,向教授认错:“老师,我交给您那两千元学费中,混着三张该死的假币……”他的眼圈红了,并哽咽起来。老教授哈哈大笑:“三张假币你还没忘哪?在,我留着呢,如今集什么的都有,我集几张假币玩玩有何不可?”说着,从一本影集内拿出那几张玩意儿。“老师,那您说让贼偷了……”辰目瞪口呆。“假话,兴你假币就不兴我假话?”老教授说。辰急着问:“为什么?您当时完全可以揭穿。”老教授的脸色立刻无比严肃起来:“揭穿容易,但我更知道一个山里的孩子该有多么难,那样做对他产生的后果不堪设想,为区区300元钱扼杀一个人才,吾不屑为之也。”‎ ‎⑨“老师,”辰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泪流满面,“我不回去了,我还要跟您学几年,您一定要收留我!”‎ ‎1.理清故事情节。‎ 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当这时,辰就暗自道:等着,老师。”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章内容,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人有时一犹豫就错过了良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辰脑子嗡的一声,大片空白,他感到一种灭顶之灾的降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的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都很传神。结合上下文,说说你从文中画直线的句子分别读出了什么。‎ ‎(1)老教授的脸立刻板起来:“别提你那钱。”辰魂飞魄散,却听老教授说:“早不交晚不交,偏我揣了你的钱,在市场上走,被小偷割了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教授的脸色立刻无比严肃起来:“揭穿容易,但我更知道一个山里的孩子该有多么难,那样做对他产生的后果不堪设想,为区区300元钱扼杀一个人才,吾不屑为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年贵州安顺卷)综合性学习能力考查。‎ 一手漂亮的钢笔字能让人赏心悦目。写好钢笔字既是语文课的教学要求,也是同学们学习和生活的需要。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写钢笔字的知识,提高写钢笔字的水平,班上准备开展“走进硬笔(钢笔)书法”的主题活动。‎ ‎1.如果同学们推荐你为本次活动的策划人,你打算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写出两项,并说明活动目的。‎ ‎【示例】项目:硬笔(钢笔)书法比赛 目的:激发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促进同学们认真练字。‎ 项目一:________________‎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二:________________‎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帮助同学们明确练习硬笔(钢笔)书法的意义,营造人人参与活动的氛围,请你拟写两句内容相关、形式对称的话,作为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班上的小刚同学是你的朋友,他平时不用心写钢笔字,字也写得不太好,看到你在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祝贺你说:“你的字写得太漂亮了,要是我也能写得这么漂亮,那多好啊!”你听后可以这样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心 声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京京红着脸, gù zhí(   )地嘟囔着:“不对。不对。”‎ ‎(2)他虽然心里挺难受,可是一点儿也没想到dù jì(   )别人。‎ ‎(3)他又站起来了, shā yǎ(   )着嗓子,一字一句地、充满感情地念着这个动人的故事。‎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一阵____________的声音,每个人都拿出讲义,____________摆在面前。‎ ‎(2)京京站起来,____________地说:“老师,我能……念一段吗?”‎ ‎(3)“不行,”程老师____________地回答,“不行。你的嗓子沙哑得厉害,念不好。”‎ ‎(4)京京有点儿发窘。也许,是他自己理解错了呢?他____________地说:“读得不对。”‎ ‎(5)不是要出风头,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____________念出来,吐出来。‎ ‎3.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描写方法。‎ ‎(1)京京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他真想站起来。可是,如果举了手,程老师会喊他吗?课后赵小桢会不会嘲笑他?(        )‎ ‎(2)“什么呀!”赵小桢撇撇嘴,“你又不是老师,怎么知道我们读得不对?”(    )‎ ‎(3)妮儿有一双特别黑特别黑的眼睛,一笑,那双眼睛就眯缝起来,带着点狡猾的神气。(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坐在最后一排 上小学时,我一直是个非常自卑的女孩子。因为丑,因为笨,因为脾气倔强、性格孤僻,每次调座位,老师都把我安排到最后两排。坐在最后一排的几乎都是调皮的男同学,我和他们无话可说。想要听课却又看不清黑板上的板书。所以每次上课,只是用眼睛呆滞地盯着黑板,做一些毫无意义的遐想——我从小就是个脑袋里充满怪念头的人。比如说:梅花为什么叫梅花?梅花为什么开在冬天?我能不能变成一朵梅花?我若是梅花,会是白梅还是红梅?‎ 这样滥竽充数地混了半个学期。班主任调走了。接任的是个年轻的女教师。她红衬衣白裙子,齐耳短发,模样甜甜的。‎ ‎“我叫白明,倒着读就是‘明白’,也就是说对每个同学的情况我都能知道得明明白白。”她微笑着自我介绍。‎ 我不屑地瞧着她。她真有那么大神通?她会知道我是近视眼吗?她会知道我不想坐在最后一排却又倔着性子坐最后一排吗?她会知道……‎ 没想到过了几天,她竟真的注意到了我。‎ 那天语文自习课上,同学们都在做练习册,我也打开练习册假装做起来。其实我除了做些造句、看图作文之类适合我胡乱发挥的题目外,其他的根本懒得做。正咬着笔头胡思乱想,一只手伸过来抽走了我的练习册,我一惊,这才发现白老师已经站在我身后。‎ ‎“小脑瓜想什么呢?”她亲切地弹了弹我的脑壳。从未享受过如此“礼遇”的我禁不住心头一暖,但还是老老实实地趴在桌上,胆怯地听着她翻阅练习册的声音。‎ 过了世界上最漫长也最短暂的几分钟。我畏惧地等待着习惯的雷霆暴怒,却惊奇地听见她轻柔的笑声。‎ ‎“这些句子都是你自己写的吗?”‎ ‎“嗯。”‎ ‎“非常好,很有想象力。‘花骨朵儿们在树枝上聚精会神地倾听春天’,多有灵性啊。可你为什么不说‘倾听春天的脚步’呢?”‎ ‎“有时候春天来是没有脚步的,是披着绿纱乘着风来的。”第一次受到如此嘉奖,我顿时大胆起来。‎ 她没有说话,轻轻地拍了拍我的头,走上了讲台,以我的练习册为范本讲起了造句。那半个小时的时光是我上学以来第一次感觉快乐和幸福的时刻。我想我当时肯定有些眩晕和迷醉了。直到下课后同学们纷纷向我借练习册时,我才如梦初醒,惊慌失措地把练习册塞进书包里——要是让同学们看见那上面大片大片的空白区,我该多丢人哪。‎ 这天夜里,我把没做的题全部认认真真地补上了,通宵未眠。‎ 以后的日子里,白老师特别注意查问我的练习册和作业本,关切地询问我其他科目的成绩,还抽空给我讲一些浅显的文学知识。每当她带着清香的气息在我身后停下又带着那清香的气息悠然离去时,每当她弯下腰挨近我低低地和我说这说那时,我都感到从未有过的紧张、激动、惭愧和欢乐。我这才发现,我以往的愤愤不平和自暴自弃是多么无知和愚蠢。我的虚荣和脆弱让我受到的伤害是罪有应得。因为我从来就没有累积起受人尊重和宠爱的财富与可以引以为荣的值得骄傲的资本!——我这样的学生,其实只配坐最后一排。‎ 在我笨拙勤恳的努力下,我的各科成绩竟然很快进步起来。可由于眼睛近视看不清板书,便也给学习造成了一些不大不小的障碍。但我没有告诉白老师,我问自己:你有什么资格向老师提要求?‎ 一天,她来到班里旁听数学课,因为没有课本,便和我坐在一起合看。等到课堂练习时,她便看我做题。‎ ‎“这是7,不是1……这是8,不是3……”她轻声纠正着,“怎么抄错这么多?你近视?”‎ 我没有说话,眼泪竟大滴大滴落下来。‎ 第二天,她在班上宣布下周要进行语文测试,并郑重声明“前五名有奖”。有奖当然令人兴奋,同学们暗地里都紧张地忙碌起来。一向对考试毫不在意的我也禁不住跃跃欲试,积极地忙碌起来——应当是不能得奖,最起码也要考得比以前好点儿啊。‎ 公布成绩那天终于来了。白老师讲完试卷,最后才公布分数:“第一名:乔小叶……” ‎ 天哪,我是第一名!‎ 我怔住了。‎ ‎“这次考试,同学们的成绩普遍不错,有个别同学进步很大,比如乔小叶,她坐在最后一排,眼睛还近视,可她不怕困难努力进取,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不但要奖给她前五名应得的奖品,同时还要再给她一份特别奖励。张亚娟、姜春霞、陈庆龙、李明玉……你们几个站起来换一下座位,乔小叶!”‎ 我站起来。‎ ‎“这是你的位置。”她指着第一排中间的座位:“你今后就坐在这里。”‎ 我懵懵懂懂地在那里坐下来。‎ ‎“希望同学们向小叶学习。要知道,这世界上有最后一排的座位,但不会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 我的热泪汹涌而出。‎ 这件事已经过去多年了,这许多年里我淡忘了很多人和事,但那最后一排的位置和白老师的笑容至今仍历历在目,刻骨铭心。我知道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她,不会忘记这样一个把我的生命与灵魂引向另一种暖度、亮度与高度的亲爱的人。‎ ‎1.两位班主任老师对“我”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法,造成的后果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子中的“最漫长也最短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世界上有最后一排的座位,但不会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这句话的含义非常深刻,请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这篇文章中,“我”的内心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揭示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年黑龙江鸡西卷)根据所给情境按要求表达。‎ ‎1.你和王红一起参加鸡西市团委举办的一次大型演讲比赛,你获得了一等奖,而王红只获得了优秀奖,她很伤心。这时,你会如何安慰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获奖后,你想立即把这个喜讯告诉妈妈,在电话中你会怎么说?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单元 求知随笔 ‎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qīnɡ ér yì jǔ(     )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 ‎(2)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chí zhī yǐ hénɡ(       )地进行各种尝试。‎ ‎2.选词填空。‎ ‎(1)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__________(学识 学问 才学)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__________(创造 创意 创造性)。‎ ‎(2)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__________(材料 素材 原始材料)。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__________(创造性 创造力 创新)。‎ ‎3.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写一段连贯的话。‎ 备选词语:孜孜不倦 不言而喻 轻而易举 汲取 尝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最后两段,完成下面的题。‎ ‎1.这两段文字论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选段中可知,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人应具备什么样的心理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为选文第1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观点不属于作者的观点的一项是(  )‎ A.要有创造力,关键是要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B.要有创造力,就不能满足于一个答案,而要去探索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 C.一旦产生小的灵感,就应该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D.并非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 ‎5.你是否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呢?为什么?联系自己的经历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科学家的另一只翅膀 游宇明 ‎①与西方科学家在公共事务和社会热点中勇于亮出自己相比,某些中国科学家显得过于冷静。在第12届中国科协年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特别提到:以自然科学家的言论作为消息来源的报道,在政治性媒体上只占3.5%,在公共网络论坛上只有3.2%,在新闻媒体上只有13.3%。全社会为之轰动的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发生时,在公共网络论坛上,自然科学家的言论作为消息来源的竟然为零!韩启德呼吁:我们科技工作者在社会热点、焦点面前,不能选择沉默或逃避,要有不惧流俗的勇气!科学家代表着一个社会的理性精神,如果因为讲真话而挨骂,那恰恰是一个科学工作者的光荣。‎ ‎②我一向非常佩服中国科学家的智慧。【A】我们国家当年想制造原子弹和氢弹,只花了短短一段时间,罗布泊的上空就升起了蘑菇云;后来希望拥有人造卫星,科学家憋着劲狠干几年,卫星一颗颗冲上了天空;最近一些年,神舟飞船进入太空,嫦娥卫星绕月飞行。这一切充分展示了中国科学家光彩照人的专业才华。‎ ‎③然而,近年来,一些中国科学家似乎只对科研项目有热情,却少有兴趣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原因很简单,科研项目都是有经费支撑的,有了科研成果,还可以获得各种奖励。而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什么利益都没有。‎ ‎④‎ 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与做科研项目风险程度也大不一样。做科研项目,取得了成果,利益丰厚;没有取得成果,也不会损失什么。而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呢,在事情真相未明之前,可能会挨网民的板砖;在真相大白之后,不挨网民骂了,却会遭到某些受损利益团体的打击报复。换句话说,一个科学家没有公共精神,他的生活也许风平浪静;一旦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他的日子就可能不再安定。然而,我们一些科学家恰恰忽视了一点:社会需要理性精神,一个科学家为了公众利益站出来说话,会对其他人群产生示范作用,一步步促进公民社会的成长。‎ ‎⑤科学家以自己在某个专业领域的杰出才华作为谋生的手段,没有这种才华,他就没有资格享有科学家可以享受的一切;但科学家也是社会的一分子,有义务有责任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使我们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理性、更加善良、更加正义、更加温暖。【B】如果说,专业技能是科学家的一只翅膀的话,公共精神则是他们的另一只翅膀,缺少其中一只,就无法在岁月的深处翱翔。‎ ‎(选自‎2010年11月30日《联谊报》,有删改)‎ ‎1.为什么近年来一些中国科学家少有兴趣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请从两方面概括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①段中加点词“竟然”蕴涵着科协主席韩启德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处画线句运用了举例论证,B处画线句运用了比喻论证,简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本文内容,对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的言行作出评价。‎ 材料一:当“非典”肆虐之时,记者问病情的控制情况。有人说已经控制得很好,钟南山说了实话:根本没有得到控制。在一次会议上,钟南山对两例“非典”死亡病例的公认结论大胆质疑。会后,有朋友问他:“你就不怕判断失误吗?有一点点不妥,都会影响院士的声誉。”钟南山平静地说:“科学只能实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否则受害的将是患者。”‎ 材料二:2003年4月中国社会调查所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在1 200位受访民众当中,有89%认为钟南山是一位英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班里准备在这天下午3点在本班教室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小演说家”明明准备在活动中作“我是如何读书的”的主题演讲。他为撰写演讲稿搜集到以下三则材料,但有一则不符合他演讲的主题要求,请你帮他找出来,并说明不符合要求的理由。‎ 材料一:现在常听人说:“多读杰作,学取技巧。”这话是不错的,但倘使他读杰作的时候,心里总惦记着“快学技巧呀!”他在杰作的字里行间时时都发生“这是不是技巧”的问号,那他决学不到什么技巧。(节选自茅盾《论“入迷”》)‎ 材料二:那些有学问对我有用处的书,我用吃橄榄的办法阅读,反复咀嚼,徐徐品味;那些有学问然而对我用处不大的书,我用吃甘蔗的办法阅读,啜其甜汁,吐其渣滓。(节选自李国文《我的阅读主张》) ‎ 材料三:最近,东方图书市场内各类包装精美的高价图书特别畅销,不少人买了是作为礼品送给亲戚朋友的。对此现象,有关学者认为,将包装精美的图书作为礼品送给别人,虽然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人们对文化的重视,但如果仅限于此,就会流于形式,导致读书浮华风气的蔓延。(摘自《今日早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chéng yì(   )、zhèng xīn(   )、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 ‎(2)我觉得真正的gé wù zhì zhī(      )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1)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学》里所说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  )‎ A.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最终平天下。‎ B.拥有知识,能灵活运用。‎ C.运用知识,对外界事物进行探索。‎ D.对自己进行内心或精神上的研讨。‎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小议传统教育 周远斌 ‎①传统读书教育是成功的。童年之时饱学于身者,数不胜数。从近、现代之交的学者身上,还能看到这一点。‎ ‎②陈寅恪先生,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童年饱学者。陈家重视对子孙的教育,不但开设家塾,而且还办学堂。倡导新文化运动的鲁迅和胡适,亦受惠于传统的读书教育,孩童之年在学识上也已有了很好的积累。鲁迅七岁入私塾读书,《百家姓》、《神童诗》等书即此时期读的。胡适四岁入私塾,期间读完了四书五经、《孝经》和《资治通鉴》。‎ ‎③一个人读书怎么样,关键在读书习惯、读书能力和读书情趣的培养。孩童时期是一个人开发心智、引导情趣、培养习惯和技能的最佳年龄段,若能在这一年龄阶段培养出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嗜好,锻炼出一定的读书技能,这将会影响其终生。传统读书教育的成功,就在于此。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先生,一生“暇则读书,虽寝食不辍,怠以枕,餐以饴”,钱基博先生读书之勤奋,与其童年之时所受的传统读书教育有直接关系。‎ ‎④古代读书,重记诵。孩童时期读书,以记诵为主,待成人后,读书也特别强调记诵。只有记诵精熟,才能融会贯通,章学诚深知记诵之重要,把记诵比做“学问之舟车”。‎ ‎⑤古代读书,还重朗读。朱光潜先生曾说,朗读“是学文言文的长久传统,过去是行之有效的”。“五四”以后,朗读渐不为读书者所重。‎ ‎⑥古代读书,更重学养。诵诗读书以养心缮性,为古代读书人之共识。钱基博先生继承了古代的读书精神。陈寅恪先生也特别重视学养,曾言:“学德不如人,此实吾之大耻。”‎ ‎⑦记诵乃积累之功,朗读乃反复之功,学养乃学识修为之功。取传统阅读之长,我们的读书会有更大的进步。‎ ‎1.阅读全文,将表明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运用的论证方法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第③段中加点的“这”指代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②段提到的“四书五经”是我国传统读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你所学的相关知识,请分别写出其中任意两部书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性学习。‎ 农民工——这是一个令人关注的群体。在工厂车间,在建筑工地,在校门口警卫亭里,在垃圾处理场内,在鲜花盛开的花圃中……到处都有农民工的身影。‎ 为迎接“五一”劳动节,学校举行了“关注农民工”系列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这一活动。‎ ‎1.语文老师要求同学们用几句话表达对农民工的赞美之情。请仿照下面的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 农民工,你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城市高楼的森林;你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一”前夕,学校将举办一台“关注农民工”的文艺晚会,校领导和全体师生一起参加。假如由你担任主持人,你将准备怎样的开场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2011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上,“旭日阳刚”组合以农民工的形象,用淳朴真情的演唱,打动了亿万观众。对于农民工的音乐梦想,人们有褒有贬。班级举行了一场有关“旭日阳刚”的辩论会,请简述你对“旭日阳刚”现象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短文两篇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读书费时过多易惰,wén cǎi zǎo shì(      )太盛则矫。‎ ‎(2)jiǎo xiá(   )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 ‎(3)读书时不可存心jié nàn(   )作者。‎ ‎(4)人之才智但有zhì ài(   ),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shùn chàng(   )。‎ ‎2.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读者通过《时间简史》这本书了解了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 B.通过“告别网吧”主题班会,同学们有了很大的触动。‎ C.食品安全是人们身体健康的保证。‎ D.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作用。‎ ‎3.仿写。‎ 原句: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仿句:天生才干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书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 ‎(1)弗朗西斯·培根,____国哲学家、____家,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马南邨,原名________,当代作家。《不求甚解》一文选自杂文集《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由北大“卖肉才子”再出江湖而慨 潮 白 ‎①曾经轰动一时的北大“卖肉才子”‎ 陆步轩又有了新的消息:本月下旬,他将带着自己花了4个月时间编写的《猪肉营销学》讲义,走进广州的“屠夫学校”——虽号称“中国第一所”,却未得其名——当老师。报道说,教材11万字,内容涉及市场营销学、营养学、礼仪学、烹饪学等学科,另外还要求学员必须到饲养场去了解生猪的科学饲养,希望学校“培养出来的都将是通晓整个产业流程的高素质屠夫”。看起来,陆步轩先前卖肉或出于心血来潮,成名之后干脆将计就计了。不错,大学是培养素质的地方,专业是什么将来就干什么,是一种传统的就业观;但如陆步轩的这种“转行”,从其成为新闻时起,我还是觉得不是滋味。‎ ‎②我不是说,屠夫职业的地位如何,虽然在从前——至少古代——比较低贱是不争的事实,民间不是蔑称之“屠儿”吗?东汉时的文化人祢衡一度怀揣着刺(名片)到处想找事做,因为“尚气刚傲,好矫时慢物”,导致“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有人劝他,何不去找找陈群、司马朗呢。祢衡就说了:“吾焉能从屠沽儿耶?”其实陈群、司马朗俱一时名士,查《三国志·魏书》两人传记,并未哪怕临时干过屠夫,他硬要那样说,正是为了以示轻蔑。在我们这个劳动一概平等的时代,具体工作实际上还是有高下之分的,所以“北大才子”开了“眼镜肉店”才能够成为新闻,能够成为吸引世人眼球的新闻。当然了,从前的太子、皇帝也有喜欢当屠夫的,但非现实所迫,怪癖而已。《太平御览》转引王隐编撰的《晋书》载:“愍怀太子令人屠肉,已自分齐,手揣轻重,斤两不差,云其母本屠家之女也。”《南史》所言的南齐第六代皇帝萧宝卷(谥东昏侯)也是这样,“在宫尝夜捕鼠达旦”、“日夜于后堂戏马,鼓噪为乐”之余,“又于苑中立店肆,模大市,日游市中,杂所货物,与宫人阉竖共为稗贩”;这且不够,还要“开渠立埭,躬自引船,埭上设店,坐而屠肉”,至于百姓歌云:“阅武堂,种杨柳,至尊屠肉,潘妃沽酒。”这是说,那家伙没一点儿正事可言。‎ ‎③虽然贵为“北大才子”,陆步轩自然也可以、也应该放下身段,从事与他的中文专业风马牛不相及的行业。“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陆步轩也因此在屠夫界成了成功人士,他现在拥有两个店铺、两套100余平方米的房子,只是因为有“天天必须喝上一口”的嗜好而没有买车。但陆步轩在当屠夫方面颇有心得,不等于他的长项正在于此,或仅在于此。我们得分清这是他的志趣所在,还是无奈选择。就像前几年广州一家猪肉连锁店招聘30个卖猪肉的职位,结果吸引了1 300名研究生前来应聘。当时的“盛况”未知后事如何,有心的记者当追踪调查,给读者来个“下回分解”。陆步轩的经历无疑属于后者,苟如是,我们对这种实则“人不能尽其才”的结果就不能盲目乐观;苟非是,陆步轩的成功也仅仅当作个案来看,倘若这成为一种现象,还不如就此深刻检讨高校扩招,去发展年年嚷着有多少万人缺口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④《汉书·陈平传》载,刘邦的谋士陈平还没有发迹的时候,“为宰”,在他居住的那个“社区”负责分猪肉。因为他分得“甚均”,引来父老赞叹:好啊,让陈孺子干这件事情。但陈平马上说:“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此肉矣!”意思是如果让他治理社会,同样能做到公平。陈平是把当屠夫视为暂时的谋生手段,志向仍存高远。这对今天的高等院校毕业生,还是值得借鉴的吧。‎ ‎(选自《南方日报》‎2011年12月20日)‎ ‎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作者表明写作缘由,由北大才子陆步轩“再出江湖”成为“屠夫学校”的老师所感。‎ B.第②段,作者先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屠夫职业的低贱和无聊,反衬出陆步轩的窘迫和无奈。‎ C.第③段,作者从陆步轩和研究生应聘卖猪肉职位的盛况中意在表明当前社会的进步和包容。‎ D.第④段,作者要求高等院校毕业生以陈平把当屠夫视为暂时的谋生手段为榜样,志存高远。‎ ‎2.作者在第②段中论证屠夫职业的地位时,用了祢衡的事例已经能够论证屠夫职业的低贱,为什么还要用上愍怀太子和萧宝卷的事例,请你说说作者这样选择事例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由北大“卖肉才子”再出江湖而慨其实是在慨叹中国当前的什么社会问题?文中涉及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年湖北孝感卷)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根据“关注食品安全”主题活动中调查搜集到的相关数据和材料,完成下面各题。‎ ‎1.研究下表数据,写出研究结论。‎ 孝感市食品安全满意度问卷调查统计表 ‎(调查人数:500人)‎ 满意度 非常满意 满 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人数比例 ‎25%‎ ‎28.5%‎ ‎39.7%‎ ‎6.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下面三则材料,分别提炼观点,在成果展示会上交流。‎ 材料一:那瘦肉多得动你心的猪肉,有可能含有瘦肉精;那颜色白得馋你嘴的馒头,有可能就用过漂白剂;那色彩艳得逼你眼的饮料,有可能就加了塑化剂……‎ 材料二:公众之所以引起“愁吃”的恐慌,与少数媒体夸大其辞的宣传不无关系。例如,某个地方西瓜使用了膨大剂,专家证实如剂量适当并不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但由于媒体的片面宣传,导致很多人不敢吃西瓜。他们把个别问题当成普遍现象,动辄以“致癌”、“致死”定论,把食品安全的问题放大了。‎ 材料三: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行政主管、职能检测部门,已经开始行动,采取措施对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实行全程监控和检测,对黑心者,频出重拳。‎ 主要观点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渺茫(miǎo)  搽(chá)  诓骗(kuāng)‎ B.玄虚(xuán) 脂粉(zǐ) 拜佛(fó)‎ C.宰相(zhǎi) 麻醉(zuì) 慨叹(kǎi)‎ D.省悟(xǐng) 脊梁(jí) 倘若(tǎng)‎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鼎湖山占有保持干净水体的大面积天然无菌的山林环境。‎ B.课余时间,学校为同学们准备了跳绳、羽毛球、卡拉OK等体育活动。‎ C.‎2011年6月4日,李娜勇夺法网单打冠军,成为第一个手捧单打大满贯的亚洲人。‎ D.自“虚拟时代”网站开办以来,平均每天接待顾客约有6 000人次左右。‎ ‎3.下列句子中“中国人”的含义相同的两项是(  )(  )‎ A.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B.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C.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 D.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4.“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句中“他信力”加上引号,所起的作用是(  )‎ A.表示引用     B.表示强调 C.表示特殊称谓 D.表示讽刺否定 阅读课文第1~2段,完成下面的题。‎ ‎1.用最简明扼要的话归纳第1段的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1段的两个分号可否改成句号?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第三句为什么加一个“却”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两段的关系是(  )‎ A.第1段是作者概写敌论论据,为第2段归纳敌论点提供依据。‎ B.第1段写御用文人的行为,第2段写他人的言论,揭露他们可耻的言行。‎ C.第1段分别从三个方面揭露,第2段从一个方面揭露,作者从四个方面揭露御用文人的丑恶嘴脸。‎ D.第1段是敌论论据,第2段是敌论点,作者准备从驳论据入手进而驳倒敌论点,所以将其论据和论点一起端出。‎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维护食品安全,应向美日学习“连坐制”‎ 郑风田 ‎“中国制造”的一个怪现象是,出口到国外的食品,安全度要比国内高出一截,虽然美国、日本等国对来自中国的食品设置的标准,比国内标准更高,但中国的农民与企业还是都达标了。为什么离产地更近的中国消费者却难以享受到更安全的食品呢?‎ 双汇瘦肉精事件曝光后,大批记者赶赴双汇总部漯河,但当地政府却要求酒店报告记者行踪。地方政府为保本地税收,往往会成为问题企业的保护伞,这恐怕是我国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屡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不妨学习一下美日的“连坐制”。‎ 山东青岛,当地有不少将水产品出口到美国的企业,这些企业都按美国要求,采用HACCP(被认为是控制食品安全和风味品质的最好、最有效的一种管理体系)认证。如果有企业作假怎么办?政府部门讲“没人敢”,原因是美国人实行“连坐制” ——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简称)会不定期突然派人抽检,一旦发现作假,则当地被判为不可信任地区,所有同行业企业都被列入不信任名单,生产的产品美国都不要了。‎ 山东菜区有不少出口日本的蔬菜生产基地,当年一个农民偷用剧毒农药,结果在日本海关被抽检出来,导致涉事公司所有出口日本的蔬菜都被拒,当地所有农民的菜都卖不出去了。‎ 在如此严厉的连坐制度下,没有企业敢轻易作假,也没有渔户敢轻易使用违禁药品。平时大家相互监督——熟人相互监督效果比单纯依靠政府监管效果好很多,交流经验——不是交流作假的经验,而是学习怎么做才能达到标准要求。当地监管部门也特别尽力,不但平时认真抽检,还会对农民进行提高生产质量的培训。‎ ‎ 每次食品安全出问题,总有监管部门以我国有2亿多小农户、几十万个小作坊、抽检率太低等借口来搪塞。但困局并非无解,我国也完全可以试试美国、日本的连坐式监管制度。这种连坐式的监管虽然“残忍”,但针对目前我国食品供应乱局,只能采取阵痛式的监督方式。只有痛了,才能让地方政府真正尽力尽责,才能彻底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 ‎(选自《东方早报》‎2011年4月1日,有删改)‎ ‎1.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所写的事例看,实行“食品安全连坐制”有哪些好处?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同学认为山东的事例写了两个内容(一个关于水产品,一个关于蔬菜),这样没有必要,建议删去一个。你认为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食品安全连坐制”下,蒙牛的三聚氰胺事件对企业自身及该区域乳品行业将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和后果?请结合以下资料回答。‎ 资料链接:2008年,我国内地爆出了“毒奶粉事件”,涉及的企业众多,其中包括知名品牌蒙牛。国家质检总局在蒙牛几个批次的奶粉和液态奶中验出三聚氰胺(一种为提高蛋白含量而添加的化工原料,对人体有害)。事发后,内蒙古蒙牛乳业有限公司公布处理方案:“对含有‘三聚氰胺’的这几个批次产品,坚决进行下架、封存和销毁。在原奶采集、生产环节进行最严格的检测与食品安全管理。”(根据有关材料编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某地区公布的学生体质状况最新调查结果。(箭头多少代表升降幅度)‎ 调查项目 升降幅度 检测项目 升降幅度 身高 ‎↑‎ 肺活量 ‎↓↓↓‎ 体重 ‎↑‎ 视力 ‎↓↓↓‎ 胸围 ‎↑‎ 男1 ‎000米跑、‎ 女子‎800米跑 ‎↓‎ 材料二:据媒体报道,某中学新生入学军训,有53%的新生怕跑步,跑不动,跑不远,一累就虚脱。某班进行站姿训练,不到15分钟,全班50人竟有5人晕倒。‎ 材料三:某地区为了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成长为祖国需要的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建设者,“阳光体育运动”在全地区全面启动。‎ ‎1.从材料一、二中,你发现某区青少年体质状况有什么特点?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阳光体育运动”中的“阳光”有哪两层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为“阳光体育运动”拟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智取生辰纲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你们两个好不晓事!这ɡān xì(    )须是俺的!‎ ‎(2)如今正是ɡān ɡà(    )去处,若不日里赶过去,谁敢五更半夜走?‎ ‎(3)便是留守相公自来监押时,也容我们说一句。你好不知疼痒!只顾chěnɡ biàn(    )。‎ ‎(4)你理会得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ɡòu dànɡ(    )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 ‎2.下面几处对天气的描写,对其作用判断最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 ‎②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 ‎③看看日色当午,那石头上热了脚疼,走不得。‎ ‎④十一个厢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 A.突出杨志性格蛮横不近情理。‎ B.引出杨志与厢禁军、虞候、都管等的矛盾,推动情节的发展。‎ C.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为后文吃酒埋下伏笔。‎ D.突出杨志谨小慎微的性格特征。‎ ‎3.分析下列句中“笑”的不同意味。‎ ‎(1)杨志道:“不必相闹;俺只要没事便好。你们且歇了,等凉些走。”众军汉都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众军陪着笑,说道:“大哥,值得便还言语?”‎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浒传》里“一百单八将”各有自己的绰号,指出下面的绰号分别指谁。‎ ‎(1)赤发鬼:____________‎ ‎(2)托塔天王:____________‎ ‎(3)鼓上蚤:____________‎ ‎(4)及时雨:____________‎ ‎(5)黑旋风:____________‎ ‎(6)智多星:____________‎ ‎(7)神行太保:____________‎ ‎(8)青面兽: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正在松树边闹动争说……戴头识脸的,也这般罗唣!”选段,完成下面的题。‎ ‎1.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众好汉互相配合、共同行动的过程。‎ 劝解-________-喝酒-________-争执-__________-夺瓢-________‎ ‎2.“你这汉子也不晓事!我们须不曾说你”中的“也”字是针对什么而言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瓢在情节发展中作用很大,但卖酒人却无碗瓢之类,似乎不合常理,上文哪句话对此有必要的交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在结尾才点明“智取生辰纲”的计策,对这样的结构安排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采用补叙手法,突出吴用等人的智谋,对全文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B.采用补叙手法,既收束全文,又点明题意,公开谜底,揭示主题,使行文错综复杂,纵横捭阖,取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C.采用补叙手法,可以使文章集中凝练,生动有趣,造成悬念,比直陈其事,更具有吸引读者的艺术力量。‎ D.补叙不是事件本身的一部分,删去它,虽然会影响主题的深刻性,但不影响事件的完整性。‎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董超,薛霸道:“俺两个正要睡一睡,这里又无关锁,只怕你走了;我们放心不下,以此睡不稳。”林冲答道:“小人是好汉,官司既已吃了,一世也不走!”薛霸道:“那里信得你说!要我们心稳,须得缚一缚。”林冲道:“上下要缚便缚,小人敢道怎的。”‎ 薛霸腰里解下索子来,把林冲连手带脚和枷紧紧的缚在树上,同董超两个跳将起来,转过身来,拿起水火棍,看着林冲,说道:“不是俺要结果你;自是前日来时,有那陆虞候传着高太尉钧旨,教我两个到这里结果你,立等金印回去回话。便多走的几日,也是死数!只今日就这里倒作成我两个回去快些。休得要怨我弟兄两个;只是上司差遣。不由自己。你须精细着。明年今日是你周年。我等已限定日期,亦要早回话。”‎ 林冲见说,泪如雨下,便道:“上下!我与你二位,往日无仇,近日无冤。你二位如何救得小人,生死不忘!”董超道:“说甚么闲话!救你不得!”薛霸便提起水火棍来望着林冲脑袋上劈将来。‎ ‎…… ……‎ 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 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挎一口戒刀,提着禅杖,轮起来打两个公人。林冲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鲁智深。林冲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智深听得,收住禅杖。两个公人呆了半晌,动弹不得。林冲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候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 鲁智深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打听得你发配沧州,洒家在开封府前又寻不见,却听得人说监在使臣房内;又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道,‘店里一位官寻说话’,以此,洒家疑心,放你不下。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将来。见这两个撮鸟带你入店里去,洒家也在那店里歇。夜间,听得那厮两个做神做鬼,把滚汤赚了你脚,那时俺便要杀这两个撮鸟;却被客店里人多,恐防救了。洒家见这厮们不怀好心,越放你不下。你五更里出门时,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等杀这厮两个撮鸟。他倒来这里害你,正好杀这两个!”林冲劝道:“既然师兄救了我,你休害他两个性命。”鲁智深喝道:“你这两个撮鸟!洒家不看兄弟面时,把你这两个都剁做肉酱!且看兄弟面皮,饶你两个性命!”就那里插了戒刀,喝道:“你们这两个撮鸟,快搀兄弟,都跟洒家来!”提了禅杖先走。两个公人那里敢回话,只叫:“林教头救俺两个!”依前背上包裹,拾了水火棍,扶着林冲,又替他拿了包裹,一同跟出林子来。‎ 行得三四里路程,见一座小酒店在村口。深,冲,超,霸,四人入来坐下,唤酒保买五七斤肉,打两斤酒来吃,回些面来打饼。酒保一面整治把酒来筛。两个公人道:“不敢拜问师父在那个寺里住持?”智深笑道:“你两个撮鸟,问俺住处做甚么?莫不去教高俅做甚么奈何洒家?别人怕他,俺不怕他!洒家若撞着那厮,教他吃三百禅杖!”两个公人那里敢再开口。吃了些酒肉,收拾了行李,还了酒钱,出离了村口。林冲问道:“师兄今投那里去?”鲁智深道:“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洒家放你不下,直送兄弟到沧州。”‎ ‎1.选文叙述的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水浒故事,请简要概括故事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待两个公差,鲁智深要一禅杖打死,林冲却叫:“师兄!不可下手!”两种不同的做法反映了两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却被客店里人多,恐防救了”,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鲁智深的粗中有细。像这样的描写文中还有几处,请找出一处并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有人用成语“逼上梁山”来概括,结合选文中人物的遭遇或对《水浒传》中其他英雄人物的了解,谈谈你对“逼上梁山”这一成语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年广东梅州卷)语文实践活动。 ‎ ‎1.请你写出“诸子百家”中熟悉的人名或学派。‎ ‎ 他们是儒家的孔子、________;________家的老子、庄子;墨家的墨子,法家的韩非子,兵家的孙武等。‎ ‎2.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一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人需要祝福,需要快乐,需要思念。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送你一个海洋;如果一颗星代表一份快乐,我送你一条银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杨修之死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正chén yín(   )间,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 ‎(2)操因疑修zèn hài(   )曹丕,愈恶之。‎ ‎(3)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植duì dá rú liú(     )。‎ ‎(4)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yóu yù bù jué(     )。‎ ‎2.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人皆不晓其意  晓:知晓,明白 B.植然其言 然: 认为……是对的 C.数犯曹操之忌 数:计算 D.但曹有问 但: 只要 ‎3.翻译下列句子。‎ ‎(1)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本文人物形象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修身为行军主簿,在战事失利的局势下,公开散布消极言论,而且不顾客观影响,吩咐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这是他不识时务、恃才放旷、目无纪律的典型表现。‎ B.杨修利用曹操写字不合规范的机会把曹操“一合酥”给分吃了,玩笑开到了主帅头上,这是他目中无主、肆无忌惮的表现。‎ C.曹操为了选择既有聪明才智,又有杀伐决断能力的继承人,不惜以门吏的性命对亲骨肉作试探,这是他奸猾狡诈、阴险残忍的表现。‎ D.曹操败北之际,“方忆杨修之言”,并厚葬其尸,这是他追悔的表现,因杨修的预言是正确的。‎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 ‎1.这是《世说新语》中关于杨修的一则故事,文中表现了杨修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魏武”指谁?表现了他什么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你的认识,谈谈应如何对待人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11年福建漳州卷)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答。(60字左右)‎ ‎(1)《西游记》中有诗云:“只因路阻鹰愁涧,龙子归真化马形。”请概述与此相关的情节。‎ ‎(2)《三国演义》中马谡失守街亭,让人嗟叹。请简述相关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1年福建三明卷)根据提示填空。‎ ‎ 《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里有一种很奇特的风俗,即国王用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选拔官吏;《水浒传》中,浮浪破落子弟高俅因会__________而被皇帝看中提升为殿帅府太尉。这两个情节都极具讽刺意味,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范进中举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ɡuǎn dài(    )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shānɡ zhuó(    )。‎ ‎(2)我听见人说,就是中相公,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shě yǔ(    )你的。‎ ‎(3)一顿jiā qī jiā bā(      ),骂的范进mō mén bù zháo(      )。‎ ‎2.恰当地使用动词,可以准确生动地表现人物性格,突出作品的主题,试说说下列加点的动词有什么作用。‎ ‎(1)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下列句子描写人物的手法。‎ ‎(1)“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      )‎ ‎(2)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      )‎ ‎(3)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 ‎(4)辞了丈人回来,自心里想:“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      )‎ ‎4.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选自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尖锐的讽刺”是本文的显著特点。‎ B.课文讽刺滑稽,其特点表现为在现实基础上加以夸张变形,前后进行鲜明的对比。‎ C.范进20岁就屡试不第,苦苦挣扎至垂老,一旦中举,竟喜极而疯。可见封建等级制度对他的毒害。‎ D.课文具体而深入地描写了范进生活的社会环境,充分显示了范进是这么一个畸形社会的必然产物。‎ 阅读课文第5段,完成下面的题。‎ ‎1.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范进疯态的动作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析“噫!好了!我中了!”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中写范进喜极发疯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写范进见报帖以后“看了一遍,又念一遍”的原因是(  )‎ A.喜讯来得太突然,不敢轻易相信。‎ B.范进已沉浸在喜悦之中。‎ C.范进已处于疯癫状态。‎ D.范进对中举无动于衷。‎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以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著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著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能知道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这段文字选自《儒林外史》,刻画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他是一个__________的形象。‎ ‎2.严监生临死前为什么努力地伸着两个指头?从这个细节中可以看出他什么样的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赵氏之前有好几个人猜测严监生“伸著两个指头”的原因,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而没有一下子就让赵氏来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一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刻画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段采用的主要描写方法及表现的中心是(  )‎ A.心理描写,表现了严监生的朴素、节俭。‎ B.动作描写,表现严监生临死不忘节俭,可钦可佩。‎ C.动作描写,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严监生的吝啬,委婉曲折地表露了作者对严监生的讽刺。‎ D.语言描写,突出赵氏的机敏。‎ ‎(2011年福建宁德卷)名著阅读。‎ ‎1.读名著,赏人物。根据提供的名著信息,在下列空白处填上相关的内容。‎ ‎ 读《__________________》(填名著),我们认识了觉醒的爱国知识分子范爱农;读《童年》,我们从外祖母身上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性格)的美好品质;读《骆驼祥子》,我们认清了自私自利、残忍霸道的车厂老板________(填人物)的丑陋本质。‎ ‎2.读名著,写故事。请从下列名著的精彩片段中任选一个,简述故事情节的主要内容。(60字左右)‎ ‎(1)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出自《水浒传》)‎ ‎(2)孙大圣大闹蟠桃会(出自《西游记》)‎ ‎(3)狐狸和山羊的故事(出自《伊索寓言》)‎ ‎(4)鲁滨逊搭救“星期五”(出自《鲁滨逊漂流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香菱学诗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chuǎi mó(   )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 ‎(2)因见他姊妹们说笑,便自己走至阶前竹下闲步,wā xīn sōu dǎn(      ),耳不旁听,目不别视。‎ ‎(3)原来香菱苦志学诗,jīng xuè chéng jù(      ),日间做不出,忽于梦中得了八句。‎ ‎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 (1)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 造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宝玉笑道:“既是这样,也不用看诗。会心处不在多,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 ‎ 三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宝玉笑道:“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 ‎ 地灵人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一首过于穿凿了,还得另作。‎ 穿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楼梦》里塑造了一大批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读后令人久久不能忘怀。请指出下面的句子分别概括了小说中哪一位人物的性格特征。‎ ‎(1)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 ‎(2)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 ‎(3)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 ‎(4)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 ‎4.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香菱学诗”表现了香菱虚心请教、不怕挫折和失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B.黛玉教香菱作诗时严谨认真的态度,可看出她为人笃实、热情大度的一面。她虽然性格孤僻,喜散不喜聚,但指导香菱还是不厌其烦的,她的这种表现是她性格的另一个侧面的反映。‎ C.课文主要写香菱学诗及黛玉的指导,因而其他人物都与此无关,可删去有关描写的内容。‎ D.香菱学诗可谓如痴如醉。课文主要是通过有关她的神态描写和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的。‎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A 武松道:“那厮必然去报蒋门神来。我就接将去。大路上打倒他好看,教众人笑一笑。”武松大踏步赶将出来。‎ ‎ 那个捣子迳奔去报了蒋门神。武松却好迎着,正在大阔路上撞见。武松打得蒋门神在地下叫饶。武松喝道:“若要我饶你性命,只要依我三件事!”蒋门神在地下,叫道:“好汉饶我!休说三件,便是三百件,我也依得!”‎ ‎ 武松道:“第一件,要你便离了快活林,将一应家火什物随即交还原主金眼彪施恩。谁教你强夺他的?”蒋门神慌忙应道:“依得!依得!”武松道:“第二件,我如今饶了你起来,你便去央请快活林为头为脑的英雄豪杰都来与施恩陪话。”蒋门神道:“小人也依得!”武松道:“第三件,你从今日交割还了,便要你离了这快活林,连夜回乡去,不许你在孟州住;在这里不回去时,我见一遍打你一遍,我见十遍打十遍!轻则打你半死,重则结果了你命!你依得么?”武松指着蒋门神,说道:“休言你这厮鸟蠢汉!景阳冈上那只大虫,也只三拳两脚,我兀自打死了!量你这个直得甚的!快交割还他!但迟了些个,更是一顿,便一发结果了你这厮!”‎ B ‎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郑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 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儿、铙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弹不得。‎ ‎ 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1.分别用本名著回目的语句概括A、B两则材料的主要情节。‎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位主人公打抱不平都是“义”的表现,但两者的目的和“义”是有所不同的,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下面描写人物的语句中任选一句,具体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1)武松道:“那厮必然去报蒋门神来。我就接将去。大路上打倒他好看,教众人笑一笑。”武松大踏步赶将出来。‎ ‎(2)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11年湖南岳阳卷)“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 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引以为座右铭的文字,就出自原苏联小说《__________________》,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_。‎ ‎2.(2011年湖南湘潭卷)下面这首小诗的作者是谁?请你简要说说阅读这首小诗后的感悟。‎ ‎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节选自《繁星·春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陈涉世家 ‎1.字音 辍耕(  )   鸿鹄(  )   谏(  )‎ 適戍(  ) 当行(  ) 陈胜王(  )‎ 罾(  ) 忿恚(  ) 笞(  )‎ 徇(  ) 社稷(  ) 被坚执锐(  )‎ ‎2.作家作品 司马迁(约前145—?),字子长,夏阳(现在陕西韩城南)人。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书,完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 000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帝王传记)12篇、世家(记诸侯本系)30篇、列传(序列人臣事迹)70篇、表10篇、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方面的情况)8篇。鲁迅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文意感知 本文是一篇传记,记载了陈胜、吴广发动和组织这次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影响。通过辍耕垄上、大泽乡起义、据陈称王等几方面的典型情节,展示了陈胜、吴广的思想性格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充分肯定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 ‎1.词汇理解 ‎(1)辍耕之垄上(            )‎ ‎(2)尝与人佣耕(            )‎ ‎(3)苟富贵(            )‎ ‎(4)吴广素爱人(            )‎ ‎(5)广故数言欲亡(            )‎ ‎(6)度已失期(            )‎ ‎(7)陈胜佐之(            )‎ ‎(8)死国可乎(            )‎ ‎(9)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10)上使外将兵(            )‎ ‎(1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 ‎2.一词多义 ‎(1)会 ‎(2)等 ‎(3)指 ‎(4)书 ‎(5)令 ‎3.古今异义 ‎(1)等死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等候,等待。‎ ‎(2)卒中往往语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表示某种情况在一定条件下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 ‎(3)楚人怜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怜惜,怜悯。‎ ‎(4)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十六或十七,表整数的约数。‎ ‎(5)今亡亦死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死亡。‎ ‎(6)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间隙,隔开。‎ ‎4.句子翻译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理解型默写 ‎(1)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导火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陈胜青年时代的远大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现出陈胜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达了陈胜想改变现状,改变贫困的命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内容理解 ‎(1)陈胜分析当时形势和起义前途时,得出了“宜多应者”的结论。他的根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陈胜为什么要在杀尉后才“召令徒属”?“召令徒属”的目的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士卒为什么能跟陈胜、吴广一起举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全文来看,陈胜具有怎样的性格和才能?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对起义的陈胜持赞赏和肯定的态度。‎ B.陈胜、吴广起义的导火线是公子扶苏被杀。‎ C.课文充分显示了陈胜敏锐的政治预感力和卓越的组织领导能力。‎ D.“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首次对不平等的阶级地位提出质疑,加以否定。‎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苏秦①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②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③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④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⑤,寡人闻命⑥矣。”‎ ‎(选自《 战国策》 )‎ ‎【注释】①苏秦:战国时著名策士。②曾:竟然。③谒者:古代掌管进见的人(国君的近臣)。④因:依靠。⑤就舍:回到馆舍。⑥闻命:敬辞,指明白对方的意思。‎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愿闻其说:     闻:________________‎ ‎(2)今令臣食玉炊桂   食:________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说说文中苏秦和楚王的言行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如何评价文中的苏秦和楚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古代文化名人灿若群星,英雄人物各领风骚。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陈胜仰天“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范仲淹登楼“先天下之忧而忧”;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小明就此拟写了一副对联,但下联不符合对联要求,请你根据上述文化名人修改或新对出下联。‎ 上联:陶渊明安贫乐道东篱采菊 下联:狱中书心留取丹心文天祥 新创或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胜是阳城人,字涉。吴广是阳夏人,字叔。陈涉年轻时,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有一次)他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说:“如果谁富贵了,不要互相忘记了。”被雇佣的人笑着回答:“你是被雇佣耕地的人,哪儿来的富贵呢?”陈胜长叹说:“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九百人停驻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并担任驻守队伍的队长。适逢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耽误守边期限。误期,按照法律都要被杀头。陈胜、吴广于是商量说:“现在逃跑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陈胜说:“天下百姓苦于秦(的统治)很久了。我听说秦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应该被立为国君,该立的人是长子扶苏。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现在有的人听说他无罪,二世却把他杀了。百姓们大多听说他很贤明,却不知他已经死了。项燕是楚国大将,多次立下战功,爱怜士兵,楚国人很爱戴他。有的人认为他死了,有的人认为他逃走了。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冒充公子扶苏和大将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吴广认为他说的正确。就去占卜。占卜的人知道他们的意图,说:“你们要做的事都能成功,可以建功立业。但你们把事情向鬼神卜问过吗?”陈胜、吴广很高兴,考虑卜鬼的事情,说:“这是教我们先威服众人罢了。”就(用)丹砂(在)绸子上写“陈胜王”(三个字),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士兵们买鱼回来烹食,发现鱼肚子里绸子上写的字,本来就已经认为诡异了。陈胜又暗使吴广到驻地旁的丛林里的神庙中,天黑以后用篝火装作鬼火,作狐狸嗥叫的凄厉声音叫道:“‎ 大楚兴,陈胜王。”士兵们夜里都很惊慌恐惧。第二天,士兵们到处谈论,都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陈胜。‎ 吴广一向爱护士卒,士兵们多愿听吴广的差遣。(一天)押送戍卒的军官喝醉了,吴广故意多次说想要逃跑,使军官恼怒,使(军官)责辱他,用来激怒那些士兵。军官果真鞭打吴广。军官拔剑出鞘(要杀吴广),吴广跳起来,夺过剑杀死军官。陈胜帮助他,一同杀死了两个军官。陈胜、吴广召集并号令所属的人说:“你们诸位碰到了大雨,都已经耽误了守边的期限,误期就要被杀头。即使仅能免于斩刑,然而守卫边关而死去的本来也有十分之六七。况且壮士不死倒也罢了,死就要干出大事业,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所属的人都说:“听从(你的)号令。”于是就冒充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依从人民的愿望。露出右臂(作为起义的标志),号称大楚。(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尉的头祭天。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起义军首先攻下大泽乡,收集大泽乡的军队,攻打蕲县。蕲县攻下之后,就派符离人葛婴率领军队攻取蕲县以东的地方。攻打铚、酂、苦、柘、谯等地,都攻下了。行军中沿路收纳兵员,等到到达陈县时,(起义军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人,步兵几万人。攻打陈县时,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城中),只有守城的官员在城门洞里与起义军作战。起义军(一时)不能战胜,(不久)守丞被人杀死了,起义军就进城占领了陈县。过了几天,下令召集乡官与当地有声望的人一起来集会议事。乡官与有声望的人都说:“将军您亲身披着坚固的铁甲,拿着锐利的武器,讨伐暴君的恶行,诛灭暴虐的秦朝,重新建立楚国,论功劳应当称王。”陈胜于是立为王,国号“张楚”(意为张大楚国)。在这个时候,各郡县苦于秦朝官吏压迫的人,都惩罚那些当地各郡县的长官,杀死他们来响应陈胜。‎ ‎22 唐雎不辱使命 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 ‎1.词汇理解 ‎(1)唐雎不辱使命(       )‎ ‎(2)以大易小,甚善(       )‎ ‎(3)而君逆寡人者(       )‎ ‎(4)长跪而谢之(       )‎ ‎(5)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 ‎(6)轻寡人与(       )‎ ‎(7)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 ‎(8)秦王色挠(       )‎ ‎2.一词多义 ‎(1)使 ‎(2)徒 ‎(3)以 ‎(4)而 ‎(5)之 ‎3.古今异义 ‎(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增加。‎ ‎(2)虽然,受地于先王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 ‎(3)虽千里不敢易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连词,虽然。‎ ‎(4)长跪而谢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感谢;(花或叶子)脱落。‎ ‎4.翻译句子 ‎(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理解型默写 ‎(1)文中秦王所说的“天子之怒”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有两处秦王神态的描写,其一处是“__________________”,其二处是“__________________”。这充分说明唐雎斗争的结果。‎ ‎6.内容理解 ‎(1)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第3段中唐雎是怎样让秦王屈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章内容,简析作者主要通过什么手法来刻画人物的,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这两句是秦王的质问,也透露出威胁之意。‎ B.“否,非若是也。”唐雎的这个回答,既缓和了秦王倚强凌弱的歧视,使会谈能够继续下去,又强调了不肯易地的原因。‎ C.唐雎强调安陵君不肯易地的原因是“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这一句言之有理,言之有节。一个“守”字,说明安陵君宁“守”不“易”是崇仰先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反映,又表明安陵国并无扩张之意,倒有御敌之心。‎ D.唐雎复述安陵君的答辩,但把安陵君的“弗敢易”换成反问句,是为了缓和双方的矛盾,是一种外交技巧。‎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汝有田舍翁,家资殷盛,而累世不识“之”、“乎”。一岁,聘楚士训其子。楚士始训之搦管①临朱②。书一画,训曰:“一字。”书二画,训曰:“二字。”书三画,训曰:“三字。”其子辄欣欣然掷笔,归告其父曰:“儿得矣,儿得矣!可无烦先生,重费馆谷③也,请谢去。”其父喜从之,具币谢遣楚士。‎ 逾时,其父拟征召姻友④万氏姓者饮,令子晨起治状。久之不成。父趣之。其子恚曰:“天下姓字夥⑤矣,奈何姓万?自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画也。”‎ ‎(选自《贤弈篇·应谐录》)‎ ‎【注释】①搦管:握笔。 ②临朱:描红,教师写好红色楷字再叫初学儿童用墨笔填写。③馆谷:教学报酬,古代多用谷物作薪水。 ④姻友:亲戚、朋友。 ⑤夥:多。‎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其父喜从之    从:________________‎ ‎(2)具币谢遣楚士   遣:________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逾时,其父拟征召姻友万氏姓者饮,令子晨起治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子“晨起治状”,为何“久之不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寓言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依照画线句再续写一句,要求语意连贯。‎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骨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 有人上公交车不排队,往前挤。别人批评他:“不要挤嘛,讲一点儿社会公德。”他嬉皮笑脸地回答:“我这是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一要有钻劲,二要有挤劲。” ‎ 如果你是公交车上的乘客,请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反驳其错误言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说:“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我)恩惠,用大的土地交换小的土地,真是太好了,即使这样,但是这是我从先王那里继承的封地,我希望一生守护它,不敢交换!”秦王(听后)不高兴。安陵君于是就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这是为什么?况且秦国灭了韩国和魏国,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我把安陵君看做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十倍于安陵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自己的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他看不起我吗?”唐雎回答说:“不,并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封地,只想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只是五百里的土地呢?”‎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先生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的时候),会有百万人尸体倒下,鲜血流淌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他们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如果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就会有两个人的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天下百姓因此穿丧服,今天的情形就是这样了。”说完(唐雎)拔出剑站起来。‎ 秦王(立刻)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 先生请坐,何至于这样!我明白了:韩国、魏国会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 ‎23 隆中对 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 ‎1.词汇理解 ‎(1)时人莫之许也(      )‎ ‎(2)先主器之(      )‎ ‎(3)此人可就见(      )‎ ‎(4)宜枉驾顾之(      )‎ ‎(5)凡三往(      )‎ ‎(6)欲信大义于天下(      )‎ ‎(7)不可胜数(      )‎ ‎(8)将军身率益州之众(      )‎ ‎2.一词多义 ‎(1)信 ‎(2)遂 ‎(3)诚 ‎(4)已 ‎(5)谓 ‎(6)然 ‎(7)用 ‎3.古今异义 ‎(1)将军宜枉驾顾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照管;看。‎ ‎(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危险;几乎。‎ ‎4.句子翻译 ‎(1)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理解型默写 ‎(1)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战略方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隆中对》中,有一个比喻句恰当地写出了刘备得到诸葛亮相助的欣喜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6.内容理解 ‎(1)文章前三段从哪些侧面烘托了诸葛亮的才能?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的回答直接从曹操谈起行不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为什么要分析曹操?摆了哪些事实?得出了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课文第4段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段隆中对策,层次清晰。先论“可争”与“可图”,次论“不可争”与“不可图”,最后写“争”与“图”的步骤和规划,层层阐述自己的见解。‎ B.诸葛亮认为只要占据了荆、益二州,“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C.作为人物传记,选文是对主人公的侧面描写,与隆中对前、隆中对后的侧面烘托相得益彰,人物形象丰满突出。‎ D.选段语言“言简而意丰,文省而深刻”,具有鲜明的史书特点。‎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于令仪不责盗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①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富裕。一夕,盗入其家,诸子擒之,乃邻舍人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②,何苦而为盗耶?”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于令仪如其所言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③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惭,卒为良民。‎ ‎(摘自《渑水燕谈录》)‎ ‎【注释】①市井:指做生意。②寡悔:很少做对不起自己的事。③十千:指十贯铜钱。‎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汝素寡悔    素:________________‎ ‎(2)卒为良民    卒:________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概括于令仪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盗“卒为良民”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 这是大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堂实验课。教授拿出一个容器,注入一半清水,容器中的水呈现出常态。然后,他把容器放入冰柜,‎‎0℃‎ 以下后,常态水结成了冰。最后,他又把成冰的容器放到点燃的酒精炉上,温度上升,冰慢慢融化,沸腾,变成了水蒸气。实验结束了。教授问:“水去了哪里?”教室里鸦雀无声。‎ ‎ “水升华到了辽阔的天空!”教授意味深长地说,“水的状态是由温度决定的,人生莫不如此!常态的人生就像容器里的清水,倒入小溪,流入江河湖海,可以拥有大地;炽热的人生就像水蒸气,不仅拥有大地,还会拥有蓝天;人生的温度如果在‎0℃‎以下,他的世界就只有巴掌那么大。”‎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面材料的观点。(不超过15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授的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亲自耕种田地,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与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这一点。只有博陵崔州平、颍川的徐庶徐元直跟他交情很好,说是确实这样。 ‎ 当时刘备驻军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卧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吗?”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您应该亲自去拜访他。” ‎ 于是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共去了三次,才见到。刘备于是叫旁边的人避开,说:“汉朝(的统治)崩溃,奸臣窃取了政权,皇上逃难出奔。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想要在天下伸张大义,可是(我)智短谋浅,就因此失败,造成今天(这个局面)。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说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 ‎ 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篡权以来,各地豪杰纷纷起兵,占据几个州郡的数不胜数。曹操与袁绍相比,名声小,兵力少,但是曹操最终能够战胜袁绍,从弱小变为强大,不仅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筹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制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的确不能与他较量。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了三代,地势险要,民众归附,有才能的人被他重用,(孙权)这(方面)可把(他)结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荆州的北面控制汉、沔二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连接吴郡和会稽郡,西边连通巴、蜀二郡,这是兵家必争的地方,但是他的主人刘表不能守住,这大概是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将军难道没有这个意思吗?益州有险要的关隘,有广阔肥沃的土地,是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方,汉高祖凭着这个地方而成就帝王业绩。益州牧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人民兴旺富裕、国家强盛,但他不知道爱惜人民。有智谋才能的人都想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您既然是汉朝皇帝的后代,威信和义气闻名于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想得到贤能的人如同口渴一般,如果占据了荆州、益州,凭借两州险要的地势,西面和各族和好,南面安抚各族,对外跟孙权结成联盟,对内改善国家政治;天下形势如果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名上等的将军率领荆州的军队向南阳、洛阳进军,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出击秦川,百姓谁敢不用箪盛饭,用壶装酒来迎接您呢?如果真的做到这样,那么汉朝的政权就可以复兴了。” ‎ 刘备说:“好!”从此同诸葛亮的情谊一天天地深厚了。 ‎ 关羽、张飞等人不高兴了,刘备劝解他们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一样。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什么了。”关羽、张飞才平静下来。‎ ‎24 出师表 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 ‎1.词汇理解 ‎(1)以光先帝遗德(      )‎ ‎(2)引喻失义(      )‎ ‎(3)以遗陛下(      )‎ ‎(4)悉以咨之(      )‎ ‎(5)猥自枉屈(      )‎ ‎(6)斟酌损益(      )‎ ‎(7)咨诹善道(      )‎ ‎(8)以彰其咎(      )‎ ‎(9)先帝不以臣卑鄙(      )‎ ‎(10)遂许先帝以驱驰(      )‎ ‎2.一词多义 ‎(1)道 ‎(2)分 ‎(3)遗 ‎(4)论 ‎(5)效 ‎(6)秋 ‎(7)益 ‎3.古今异义 ‎(1)诚宜开张圣听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商店等设立后开始营业。‎ ‎(2)陟罚臧否 古义:恶,坏。 今义:不是。‎ ‎(3)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4)先帝不以臣卑鄙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言语、行为恶劣;不道德。‎ ‎(5)由是感激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 ‎(6)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深为憎恨;极端憎恨。‎ ‎4.翻译句子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理解型默写 ‎(1)《出师表》中说明蜀国当时所处的政治形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师表》中诸葛亮分析形势,指出不利的客观因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有利的主观条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师表》中表现诸葛亮无意于功名利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出师表》中诸葛亮在追述先帝知遇之恩时,写下的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出师表》中与这句话语意相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总结两汉历史经验教训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内容理解 ‎(1)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用一个成语概括诸葛亮选拔人才的标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先主,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全文,说说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出师之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诸葛亮在文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和决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执法方面,诸葛亮主张惩罚“作奸犯科者”,奖赏“为忠善者”。‎ B.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诚,希望后主广开言路。‎ C.文章提及先帝“痛恨于桓、灵”,意在劝勉后主亲贤远佞,使汉室兴隆。‎ D.作者在文中叙写个人经历,是为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表明自己的忠心。‎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任 贤 魏征,钜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临黄。武德末,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隐太子①阴相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 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②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征雅③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④之曰:“卿⑤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 贞观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⑥。太宗尝谓曰:“卿罪重于中钩⑦,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于卿者乎?”‎ ‎【注释】①隐太子:唐高祖李渊长子李建成,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追封他为息王,谥“隐”,史称“隐太子”。②擢:提拔,提升。③雅:一向,向来。④劳:抚慰。⑤卿:对人表示亲热的称呼。⑥多所弘益:意思是对治理国家有很多重大的帮助。⑦中钩:春秋时,齐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管仲辅佐公子纠。一次,管仲用箭射中公子小白的衣带钩。后公子小白获胜,即位,这就是齐桓公,他以管仲为相。‎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太宗既诛隐太子   既:________________‎ ‎(2)数引之卧内     数:________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本文,从太宗对魏征的态度来看,你认为太宗具有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魏征是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虽然这些风流人物的生命早已消逝,但他们感人的故事、不朽的业绩、博大的情怀、高尚的品质,却留在我们心中。假如你班要开展以“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主题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参与此次综合性学习过程中,老师设计了两项活动,请你再补充两项。‎ ‎①排风流人物座次。‎ ‎②讲风流人物故事。‎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排风流人物座次”时,假如你把诸葛亮排在第一,请说说你对诸葛亮重要精神品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帝创办基业还不到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已分成魏、蜀、吴三国,我们蜀汉贫困衰弱,这实在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啊。然而,侍卫大臣们在宫廷内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边疆奋不顾身,都是为追念先帝在世时对他们的特殊待遇,想在陛下身上报答啊。(陛下)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弘扬志士们的气概;不应该随随便便地看轻自己,言谈中称引、譬喻不合大义(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臣进谏劝告的道路。 ‎ 皇宫中和朝廷中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如果有做奸邪之事,犯科条法令以及尽忠做好事的人,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受赏,用来表明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方针。不应偏袒徇私,使得宫内和朝廷刑赏之法不同。‎ 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他们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使用。我认为宫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陛下都拿来问问他们,然后再去实施,这样一定能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获得更好的效果。‎ 向宠将军,性情品德善良平正,精通军事,从前经过试用,先帝称赞他有才能,因此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营中的事务,都应与他商量,这样一定能使军队团结协作,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兴隆昌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所以倾覆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时,每次与我谈论这事,对桓、灵二帝没有不叹息、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 ‎ 我本来是一介平民,在南阳亲自种田,只求在乱世之中苟且保全性命,不想在诸侯中求得显达。先帝不因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而委屈降低自己的身份,亲自三次到草庐里来看望我,向我征询对当今天下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感动奋激,于是答应先帝愿为他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失败,我在战败的时候接到委任,在危难的时候接受使命,从那时到现在已经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因此在临终前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自从接受遗命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唯恐先帝所托不能实现,以至有损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在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长草的地方(作战)。现在南方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准备充足,应当鼓舞并率领三军,向北方平定中原。希望全部贡献出自己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曹魏,复兴汉室,回到原来的都城洛阳。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于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 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复兴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没有取得成效,就请惩治我失职的罪过,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如果没有劝勉陛下宣扬圣德的忠言,就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自己也应该认真考虑国家大事,征询治理国家的好办法,听取正确的意见,深切追念先帝遗留下的诏令。(如果能够这样,)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 现在我就要辞别陛下远行了,面对奏表热泪纵横,不知说了些什么。‎ ‎25 词五首 ‎1.直接型默写。‎ ‎(1)梳洗罢,______________。‎ ‎(2)人不寐,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左牵黄,右擎苍。‎ ‎(4)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晚倦梳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八百里分麾下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型默写。‎ ‎(1)《渔家傲 秋思》这首词中抒发征夫戍卒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 秋思》中用相关的景物却描写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江城子 密州出猎》这首词中作者以古人自比,表述自己希望得到朝廷信任、企盼为国效力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江城子 密州出猎》这首词中抒发主人公杀敌卫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武陵春》这首词中抒写人去楼空,万事皆休,还未开口,泪已先流的悲苦之情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煜的《虞美人》中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词句。《武陵春》中把“愁”写得更有分量,想象新奇而生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7)《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从视觉和听觉着笔,描写激烈的操练演习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中表现词人欲助君王实现统一大业,为自己树立千载功名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11年四川达州卷)阅读《江城子 密州出猎》一词,完成后面的题。‎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词的上阕、下阕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对该词的理解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 A.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境界。‎ B.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C.用典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词中下阕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 D.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2.(2011年四川内江卷)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题。‎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上片中,“____________”交代的是季节特征,“________________”是通过描绘日常起居生活来表达内心的哀伤。‎ ‎(2)全词是如何表现作者对故人的思念这份“浓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1年广西桂林卷)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题。‎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对这首词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上阕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一句描绘了将士们饱餐烤牛肉的热闹场面。‎ B.下阕中“马作的卢飞快”一句表现了将士们勇往直前、势不可当的锐气。‎ C.全词刻画了一个虽人近暮年,仍雄姿英发,亲自领兵上阵杀敌的英雄形象。‎ D.全词反映了作者渴望完成抗金大业却壮志难酬的现实。‎ ‎(2)对这首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沙场秋点兵”一句写阅兵场景,“秋”字为阅兵场景增添了悲凉之气。‎ B.“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句呼应题目,是作者与陈同甫的共勉之词。‎ C.词的上下阕一般会“换意”,但这首词却突破传统,词意上下贯通,展现了一幅战争场景,甚为独特。‎ D.“可怜”两字凸显词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从前九句的壮怀激烈陡然变为末句的黯然神伤,波澜起伏,言近意远,实为大家手笔。‎ ‎4.(2011年江苏徐州卷)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词的上片描写边塞秋色,以一“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突出了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B.“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一方面描写迥异内地的独特景色,表现边塞的悲凉,同时也反映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正面揭示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 ‎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将士们苦中作乐,夜深霜重之时仍在军营中奏乐欢闹的场面。‎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访城西友人别墅 雍 陶 澧水①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②。‎ ‎【注释】①澧(lǐ)水: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 ②枳(zhǐ)壳花:枳树的花。‎ ‎1.诗中“犹未”二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只写村野风光,没有具体写友人和别墅,这样写符合题意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阅读下面的语段,按编号填写诗文。‎ 昔魏武吟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志宏阔如宇;武侯临表:“受任于败军之际,②__________________”,其情沛然如注;孙权劝学,蒙曰:“③__________,即更刮目相待”,其事芳流千古。太守出猎,狂书“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射虎,看孙郎”,托古以言志;英雄梦回,忽作“马作的卢飞快,⑤________________”,用典以抒怀;书生论史,偏说“⑥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借题以讽今。诗仙饯别,且吟“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间小谢又清发”,激赏建安文风;稼轩登临,笑谈“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⑧__________________”,总论三国人物。滚滚长江东逝水,三国多少事,都在诗文中!‎ ‎2.仿写句子。‎ 读古诗,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 ‎ 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隽秀,有的巍峨挺拔。‎ ‎ 你能聆听水的旋律:有的婉转低回,________________。‎ ‎ 你能欣赏花的姿容:________________,有的灿烂盛开。‎ ‎        ‎ 参考答案 九年级(上)‎ 第一单元 自然歌咏 ‎1 沁园春 雪 ‎【优化提能】‎ 基础达标 ‎1.(1)娇 竞 (2)文采 (3)骄 雕 ‎2.(1)“惟”和“顿”都是副词,起修饰限制作用。“惟”字有力地强调了白茫茫的一片是唯一的景色,其余什么都看不见;“顿”字在句中强调黄河上下滚滚气势一下子失去,突出天寒地冻、河水结冰的速度。‎ ‎(2)“舞”指飞舞,形容群山披雪似“银蛇” 逶迤曲折;用“驰”字形容白雪覆盖的丘陵如飞象奔驰。以动写静。‎ ‎3.D ‎4.D 课内精读 ‎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3.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4.C 解析:“望”字不可换成“看”字,这里“望”字不仅有“看”的意思,还有“登高远眺”的意思。‎ 延伸阅读 ‎1.上片写眼前景物和心中所思;下片追忆往事,表现青年时代的精神和理想。‎ ‎2.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作者对景物的选取,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制于立意的,古代文人墨客的“悲秋”、“伤秋”等诗文就是由他们特定的“意”所决定的。毛泽东的立意积极向上,昂扬奋进,在对大自然万物的激情关注中融入了自己对人生的积极追求,对国家命运的由衷关怀。所以他选取的景物就是那些竞相向上、生机勃勃的景物,如万山、层林、雄鹰等。‎ 课改前沿 ‎1.示例:“雪”字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为雨,一横代表天,点和竖代表从天上下的雨点和大雨;下半部分为扫帚,表示虽然都是从天上下来的,但雨扫不起来,雪却可以。‎ ‎2.示例: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理由:略。(意思对即可)‎ ‎2 雨 说 ‎【优化提能】‎ 基础达标 ‎1.(1)田圃 禁锢 (2)喧嚷 (3)襁褓 ‎2.(1)将“白云”比做“襁褓”,形象地表现了“雨”的“幸运”,渲染“雨”的生活环境温馨而美好。‎ ‎(2)诗中将“祝福的心意”比做吃着苹果的“那份甜”,突出“雨”的祝福真挚殷切、美好动人。‎ ‎3.B ‎4.示例:一夜之间,白雪覆盖大地,一切都寂静无声,早上的空气仿佛被洗过一样,格外清新。‎ 课内精读 ‎1.“雨”是一位爱的使者,她要给大地带来春天,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让孩子们勇敢地欢笑,有美好幸福的生活。她具有奉献自己、为人类创造美好与幸福生活的优秀品质。 ‎ ‎2.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孩子们的温柔亲切的爱意,‎ 以及孩子们自由快乐地成长的愿望和诚挚祝福。 ‎ ‎3.不好。“织”字表现了诗人超凡的想象力。雨丝条条,天地变成白茫茫的一片,这不正是“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吗?而“融”字与“丝缕”不相符。‎ ‎4.B 解析:全诗出现“雨说”五次。‎ 延伸阅读 ‎1.一切为人们带来幸福的无私奉献的人。‎ ‎2.示例:“我是可以摘来的月亮和星星”将苹果表现得尤为可爱。月亮和星星是可爱的,人们想把它们摘下来,但这只能是幻想,而那像月亮和星星的苹果却是可以摘来的,这多么令人惬意啊!‎ ‎3.这两句在诗中出现三次,一次又一次地拨动着读者的心弦,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也愿意化为给人们带来甜蜜和幸福的苹果。‎ 课改前沿 ‎1.①说说雨的功过。②背诵含雨字的古诗。③举办雨景摄影、绘画展。‎ ‎2.走进雨的世界,领略雨的韵味。‎ ‎3 星星变奏曲 ‎【优化提能】‎ 基础达标 ‎1.(1)柔软 (2)覆盖 ‎2.示例一:如果我是一张白纸/我会让人们在我身上记事、算题/如果我是一根蜡烛/我会默默给人们带来光亮 示例二:谁不愿意呼吸新鲜的空气/谁不愿意沐浴温暖的阳光/谁不愿意吮吸甘甜的雨露/谁不愿意拥有美好的生活/可是,人类肆意的破坏/使这一切都变成了虚幻 ‎3.C 解析:“寂寞地燃烧”是指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在周围都是黑暗的时候,只能燃烧自己去寻找光明。“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了牺牲。‎ ‎4.(1)星星  诗 蜜蜂 柔软的晚上 湖 萤火虫 睡莲 春天 鸟 白丁香 飘动的旗子 火 ‎(2)冻僵的夜晚 寒冷 僵硬的土地 冰雪 瘦小的星 ‎ 延伸阅读 ‎1.我们溜出村子/躺在草地上面/我们数星星 ‎ ‎2.我说萤火虫是月亮下的蛋/她说萤火虫是星星流的汗 ‎3.都认为自己数得很清楚,都认为自己有理。‎ 课改前沿 ‎1.仰望满天闪烁的星星,我想到了一幅照片:站在月球上望地球,地球也是一颗星。那么满天闪烁的星星是不是由若干个地球似的星体组成的呢?‎ ‎2.遥望星空,诗意无穷。‎ ‎4 外国诗两首 ‎【优化提能】‎ 基础达标 ‎1.(1)栖息 (2)欢嚷 ‎2.(1)巧用拟人,写出了明月的温情。‎ ‎(2)精选动词,写出了明月的皎洁。‎ ‎3.C ‎4.A 解析:应是烘托出夏日白天里“蝈蝈的乐音”浓郁喜悦的感情色彩。‎ 延伸阅读 ‎1.诗人把顶天立地的人比做阿特拉斯山。‎ ‎2.诗人辛辣地嘲讽了像山丘一样自以为是和无知的人,赞美了像阿特拉斯山一样顶天立地的人。‎ ‎3.对比 ‎4.示例:有这样的人,尤其是像阿特拉斯山一样的人很多很多。譬如,‎ 孔繁森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要把西藏人民的困难都背负在自己的身上,有一分光,发一分热,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和幸福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不求去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求不浪费生命,不碌碌无为,珍惜现在,把握青春,勤奋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课改前沿 ‎1.二三月份,暖湿气流迅速反攻,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冰冷的物体表面遇暖湿气流,产生水珠 ‎2.空气湿度接近饱和(或:到处湿漉漉),能见度低(或:浓雾弥漫)‎ 第二单元 闪光思想 ‎5 敬业与乐业 ‎【优化提能】‎ 基础达标 ‎1.(1)旁骛 (2)亵渎 (3)强聒不舍 ‎2.(1)议论 (2)记叙 (3)抒情 ‎ ‎3.C 解析:A项搭配不当,“深厚”应为“浓厚”;B项否定不当,“不再” 应改为“再次”;D项搭配不当,可以去掉“的使用标准”。‎ ‎4.示例:报纸对母校断章取义的诬蔑,令他们义愤填膺。但他们没有失去理智,而是牢记母校的教诲,冷静地与该报社对话。最终,该报社承认错误并向公众道歉。‎ 课内精读 ‎1.我们要敬业。‎ ‎2.这里的“业”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3.敬业的理由有:①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②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不敬业的害处有:①学理方面,亵渎职业之神圣;②事实方面,把事情做糟。‎ 延伸阅读 ‎1.伟大的事业使人永存(或:生命的意义在于事业)‎ ‎2.事业是人生的长青之树 事业是人生的不朽丰碑 ‎3.比喻论证和举例论证 ‎4.先按不同的事业贡献分类,有文化类、精神类、革命类、科技类;每一类中再按人物所处时代的先后排列次序。‎ 课改前沿 ‎1.年轻真好!因为年轻,可以幻想,可以憧憬;也因为年轻,我们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今天我们的班会就是要通过大家的讨论,明确如何才能拥有一个无悔的青春。‎ ‎2.鱼儿不能没有水 人类不能没有食物 ‎3.①劳动是人的精神生活需要。②劳动不仅仅包括简单的体力劳动,还包括脑力劳动。③劳动是体现人生价值的途径之一。‎ ‎6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优化提能】‎ 基础达标 ‎1.(1)诉讼 (2)肃然起敬 鞠躬 ‎2.(1)暗喻 (2)排比 (3)借喻 ‎3.(1)本文发表时伏尔泰已经逝世100年了,但是19世纪末的法国依旧黑暗腐朽,雨果在这里是呼唤着一次新的革命思想的到来。‎ ‎(2)这句富有激情又生动的呼告,表现出雨果与黑暗专制势不两立、斗争到底的决心和信念;同时也暗示了伏尔泰虽已长眠于坟墓中,但他催生出的“黎明的曙光”,不论曾经怎样被黑暗湮没,最终都将在人类历史上大放光彩。‎ ‎4.D 解析:“行使权力”有误,应是“行使权利”。‎ 延伸阅读 ‎1.从两方面来评价的:谦恭的为人和完美无缺的作品。‎ ‎2.比喻。作者的意思是说莫泊桑的作品是正派的、淳朴的、明晰的文学作品,是我们主要的精神食粮。‎ ‎3.莫泊桑在左拉心目中是一位谦恭、睿智、开朗、坦率、朝气蓬勃的“棒小伙子”。‎ ‎4.D 解析:加点词说明的是“我们时代”的文学现状让“我”忧虑。‎ 课改前沿 ‎1.③④⑤‎ ‎2.电视是我国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主要渠道。(或:我国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或:绝大部分人依靠电视和报刊获得科学技术信息)‎ ‎3.略。(有观点、材料,语句通顺即可)‎ ‎7 傅雷家书两则 ‎【优化提能】‎ 基础达标 ‎1.庸碌 颓废 ‎2.示例:做人心态要平衡,大喜大悲的生活固然充满戏剧性,但只有保持廓然无累的心态,才能做到从世俗烦恼中解脱出来。‎ ‎3.A 解析:“看到的第一眼”应为“第一眼看到的”。‎ ‎4.(1)排比 (2)反问 课内精读 ‎1.首先,对一切泰然处之;其次,冷静、客观地分析前因后果,吸取教训,引为借鉴。‎ ‎2.用以说明“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只求心理相对平衡,不至于受伤害而已。‎ ‎3.B ‎4.关爱孩子,民主、平等,循循善诱等。‎ ‎5.意在鼓励儿子不惧矛盾,勇敢面对,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趋向完美。‎ ‎6.A 解析:“他会自己想象出一个美好的世界”是在“赤子孤独了”这个前提下。‎ 延伸阅读 ‎1.B 解析:A项“是为了表扬儿子在音乐上的进步”有误;C项“意味着我们欣赏一个艺术家时,首先得喜欢上他”有误;D项“要完全了解一个艺术家的作品”有误,文中指出“当然不可能和原作者的理解与感受完全一样了”。‎ ‎2.艺术不但不能限于感性认识,还不能限于理性认识,必须要进行第三步的感情深入。(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或摘引文中的原话均可)‎ ‎3.独特的个性 ‎4.亲切自然,娓娓道来,循循善诱, 语重心长。‎ 课改前沿 ‎1.示例一:“听话”,扼杀了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其丧失个性和创造力。‎ 示例二:“好好学习”,使孩子只注重学习成绩,忽略其他素质,发展不健全。‎ 示例三:“没出息”,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自暴自弃。‎ ‎2.(1)C (2)B ‎8 致女儿的信 ‎【优化提能】‎ 基础达标 ‎1.(1)sù (2)yǎn (3)忐 (4)抔 ‎2.A 解析:B项搭配不当,应去掉“感人至深、”和“事迹”;C项成分残缺,在“文明意识”后加上“的提高”;D项两面对一面,去掉“是否”。‎ ‎3.B ‎4.示例:尽管决赛还没举行,但是看到自己总分暂居第一位,她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 延伸阅读 ‎1.职务 爱情 ‎2.(1)父亲在想着怎样面对被免职的事实,儿子究竟怎样看待自己被免职这件事。‎ ‎(2)儿子在想着怎样理解和安慰爸爸、怎样面对失去女友的现实。‎ ‎3.我结束了一种生活(指爱情),但我还会有新的生活;您结束了一种生活(指干部工作),您也应该有新的生活。‎ ‎4.不一样。父亲面对挫折表现出不安、心理失衡、渴望援助,而儿子则坦然、坚强。最终儿子的坦然感染并影响了父亲。‎ 课改前沿 日本 地震(或:强烈地震) 海啸(或:大规模海啸)‎ 核泄漏(或:核泄漏事故)‎ 第三单元 小说天地(一)‎ ‎9 故 乡 ‎【优化提能】‎ 基础达标 ‎1.(1)萧索 (2)如许 (3)鄙夷 ‎2.(1)景物描写 (2)外貌描写 (3)神态描写 ‎3.(1)比喻 (2)反问 (3)比喻 (4)借代 ‎4.呐喊 小说 人物 情节 环境 课内精读 ‎1.B 解析:这三段文字是“我”在船上的心理描写,表达了“我”对此次回乡所见所闻的心情和感受。‎ ‎2.①人、车行走的路;②人生之路、社会发展之路。‎ ‎3.“竟”字表现了“我”与闰土的隔膜之深,令人惊愕。如果去掉“竟”字,表现不出“惊愕”的意思,同时也削弱了文章谴责旧社会的意义。‎ ‎4.“辛苦展转”中的“辛苦”含有“奔波、劳碌”的意思,“辛苦麻木”中的“辛苦”指身心劳苦,“辛苦恣睢”中的“辛苦”指处心积虑,挖空心思。‎ ‎5.“新的生活”指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 ‎6.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只有希望,不去努力奋斗,等于没有希望;希望虽然遥远,而且实现起来困难重重,但只要努力去奋斗、去实践,希望就能实现。‎ 延伸阅读 ‎1.回县报到 面见校长 动员流生 ‎2.惊愕(或:出乎意料) 失望(或:无奈) 激动 ‎3.贫穷落后 立志乡村教育的高尚 ‎4.示例:上了大学又怎样啦,还不照样回家教书种地……‎ ‎5.“悲”示例:①往年寒暑假,峰子一回家,总有人请他吃饭教课,而决定回乡教书的这年暑假却没有人请他,乡亲对他态度的前后反差之大,令人心酸。②“到秋天开学了,报到的学生竟暴减到了往常的三分之一。”一个“暴”字,形象地写出了到校学生人数急剧下降的情况,这种情况让他始料不及,间接写出了此时的峰子已成为家长心中的“坏榜样”,令人痛心。③家长的嘀咕刺得峰子的心一阵阵地疼。这里写出了峰子动员流生时,家长们的冷漠无知深深地戳伤了峰子的心。(写出一点即可)‎ ‎“壮”示例:①“头也不回”写出了峰子放弃到省晚报做记者的机会,回乡教书的毅然、决然。②面对乡亲对峰子回乡教书的疑问,他“爽快”地回答“是”。“是!”独词成句,掷地有声,写出了峰子回乡执教的坚定与自豪。③“……以后我就是您的部下了”,看似轻松俏皮的话语表现了峰子扎根农村教育的庄重选择。(写出一点即可)‎ 课改前沿 ‎1.读书很重要,我们要常读书,读好书。‎ ‎2.(1)由于学业负担过重、不良的学习习惯、择校导致的上学路远、过度沉迷影视和网络等因素,中小学生平均睡眠时间低于国家规定近1个半小时,难以保证健康成长。‎ ‎(2)长期睡眠不足,将会造成免疫力低下,影响身心和智力发展,给孩子的未来幸福埋下隐患。‎ ‎10 孤独之旅 ‎【优化提能】‎ 基础达标 ‎1.(1)纯粹 (2)嬉闹 (3)驱除 (4)掺杂 ‎2.(1)父亲感觉自己很残酷,儿子那么小就让他接受这样的事实,有点委屈他,所以保证让他以后可以上学。‎ ‎(2)表现父亲非常激动,辛苦的等待终于换回了收获。‎ ‎3.A 解析:A项把热气比喻成炊烟;B项没有使用修辞手法;C项和D项均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4.D 解析:A项“突然”和“渐渐”语意矛盾,删去其一;B项成分残缺,应删掉“使”;C项关联词使用不当,应把“只要”改为“只有”。‎ 延伸阅读 ‎1.浪费时间,车票钱足够买几十斤梨,雨水多,梨不甜。‎ ‎2.为后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同时与下文“我”和妻子对父亲态度的转变形成鲜明的对比,充分地表现了“我”因忽视父爱而产生的愧疚之情。‎ ‎3.(1)“一只只”、“小心翼翼”、“平放”等词语写出了父亲对梨的珍视,充分表现了父亲对子女深切的关爱。‎ ‎(2)“木然地拒绝”、“默默”写出了“我”的醒悟、自责,表现了“我”对父亲的愧疚之情。“一股甘泉直入心田”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梨的甘甜,也表现出“我”感受到了深沉的父爱。‎ ‎4.引发读者思考“子女如何对待父母”的问题。‎ 示例: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而子女往往容易忽视对父母的爱。生活中我们的父母不厌其烦关心子女,嘘寒问暖,而子女有时却不领情。这样很不应该,我们要珍视父母的爱,懂得感恩回报。‎ 课改前沿 示例:部分民众和媒体似乎有“宽以待己,苛以责人”的洁癖,在他们看来,高调的慈善家必须保持各种细节上的完美。这种苛责衍生出一个可悲的结论,即假若慈善家所挣得的钱是合法收入,则必须在行善的同时保持经营行为的无可挑剔,以便随时面对和承受苛责。而假若慈善家的收入原本就是灰色甚至黑色的,那么他更加不应行善,因为部分媒体不会放过他,行善的结果最终不过是惹火烧身。‎ ‎11 我的叔叔于勒 ‎【优化提能】‎ 基础达标 ‎1.(1)拮据 (2)栈桥 (3)煞白 (4)十拿九稳 ‎2.B 解析:A项成分残缺,应删去“通过”或“使”;C项一面对两面,可将“成败”改为“成功”;D项否定不当,可将“不再”改为“再次”。‎ ‎3.(1)B (2)B (3)D ‎4.(1)语言描写 (2)心理描写 (3)外貌描写 课内精读 ‎1.“心里默念”能准确地表现出若瑟夫既想相认,但又迫于父母态度而不敢相认的矛盾心理,而“叫出声来”在当时的环境和心理状态下则是不可能的。‎ ‎2.这一细节描写,表现出“我”的单纯、善良和富于同情心,表现出“母亲”的势利和尖锐。‎ ‎3.反映了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和冷酷,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4.D 解析:安排旅行没有便于插入景物描写以丰富表达方式的作用。‎ 延伸阅读 ‎1.起因:辰万般无奈之下,把三张假币夹在学费里交给老教授。经过:辰准备坦白,却得知钱被偷;他暗下决心发奋学习,终于成才。结果:辰带了一万元钱拜访老教授并认错,却得知真相;辰跪求再次拜师。‎ ‎2.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或:作铺垫)。‎ ‎3.(1)乘乱将夹着三张假币的学费交上。 ‎ ‎(2)假币被老教授发现并当众揭穿。‎ ‎4.(1)读出了老教授善良、宽容的性格特征。 (2)读出了老教授善良、正直的品格。(或:读出了老教授对人才的爱惜之情、育人有方)‎ 课改前沿 ‎1.示例:(项目一:)硬笔(钢笔)书法知识讲座 (目的:)明确硬笔(钢笔)书法的意义,了解硬笔 (钢笔)书法的知识。‎ ‎(项目二:)名家硬笔(钢笔)书法作品鉴赏 (目的:)欣赏和借鉴硬笔(钢笔)书法作品,激发练字兴趣。‎ ‎2.示例:①练好钢笔书法,传承汉字文化。 ②写漂亮字,做优秀人。‎ ‎3.示例:谢谢你的赞扬。其实只要你用心写字,坚持练习,也能把字写好,到时候肯定比我的字更漂亮。‎ ‎12 心 声 ‎【优化提能】‎ 基础达标 ‎1.(1)固执 (2)妒忌 (3)沙哑 ‎2.(1)窸窸窣窣 端端正正 (2)结结巴巴 (3)干干脆脆 (4)嘟嘟囔囔 (5)痛痛快快 ‎3.(1)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2)语言描写 (3)肖像描写 延伸阅读 ‎1.第一个班主任无视“我”的内心感受,这种不尊重人的做法让“我”过分注意自己的不足,开始自我封闭,自暴自弃;白老师给“我”营造了一个和谐自由的环境,让“我”走出了自我的狭小天地,找到了一个真实自信的自我。‎ ‎2.“漫长”是因为“我”等待着白老师的反应,内心非常紧张,所以感觉时间过得很慢;“短暂”是因为白老师翻阅之后很快就有了“轻柔”的笑声,“我”的心里放松了,所以又感觉到时间过得很快。‎ ‎3.示例:座位是固定不变的,但人是可以进行选择的。只要你对自己有信心,即使起点再低,你也不会永远坐在最后一排。(说理通顺明了即可)‎ ‎4.变化:自我封闭、消沉、自暴自弃—自我反省—自信、欣喜、感动。说明每个人,哪怕是一个小孩子,都是需要重视和尊重的。‎ 课改前沿 ‎1.示例:王红,不要气馁,下次成功的一定是你。 (不可缺少称呼,表意清晰得体)‎ ‎2.示例:妈妈,演讲比赛结束了,我得了一等奖。(不可缺少称呼,表意清晰得体)‎ 第四单元 求知随笔 ‎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优化提能】‎ 基础达标 ‎1.(1)轻而易举 (2)持之以恒 ‎2.(1)学识 创意 (2)素材 创造性 ‎3.示例:不言而喻,只有那些见解独到,思想深刻,富有文采的作文,才能轻而易举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课内精读 ‎1.任何人都有创造力,关键是要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2.自信力。‎ ‎3.示例:牛顿看到苹果落地产生灵感,创立“万有引力”学说;瓦特看到壶水滚沸产生灵感而改良蒸汽机。‎ ‎4.D 解析:在课文的最后一段,作者明确地指出“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 ‎5.示例:有。因为我喜欢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检验知识,并有新体会。联系实际略。‎ 延伸阅读 ‎1.①没有利益;②风险很大。‎ ‎2.蕴涵着科协主席韩启德对自然科学家在社会热点、焦点面前冷漠态度的不满(痛心、‎ 失望)之情。‎ ‎3.A处:具体论证了“中国科学家具有光彩照人的专业才华”(或:中国科学家是有智慧的),更有说服力。‎ B处:生动形象地论证了“科学家既需要专业技能又需要公共精神,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 ‎4.①钟南山在社会热点、焦点面前,不选择沉默或逃避,有不惧流俗的勇气;②他坚持真理,凭着科学家的良心,为了公众利益站出来说话;③他的言行会对其他人群产生示范作用,一步步促进公民社会的成长;④像他这样的科学家必然得到人们的尊敬。(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课改前沿 第三则不符合要求。因为第三则是对社会上读书浮华风气的批评,与演讲的主题无关。‎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优化提能】‎ 基础达标 ‎1.(1)诚意 正心 (2)格物致知 ‎2.(1)不能去掉。“往往”、“常常”表示一般规律、通常情况,不排除特殊情况。“近”是接近,但不到一百分,去掉后与事实不符。‎ ‎(2)不能删掉。“大都”表示范围,指多数学生而并非全部学生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也有个别的除外,表现出语言的严密性。‎ ‎3.A 延伸阅读 ‎1.传统读书教育是成功的。‎ ‎2.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 ‎3.在孩童时期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嗜好,并锻炼出一定的读书技能。‎ ‎4.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课改前沿 ‎1.示例:警惕的目光 守护学校里祖国的花朵 粗糙的大手 装点城市这个大花园 ‎2.示例: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晚上好!在“五一”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特别关注农民工。是农民工,用双手和汗水,为祖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让我们用美好的歌声,歌颂农民。‎ ‎3.示例一:赞赏“旭日阳刚”,因为他们以不懈的努力,实现了自己的音乐梦想,树立起普通人也可以取得很大的成功的榜样。‎ 示例二:“旭日阳刚”的成功是可喜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农民工都有可能、有必要成为歌手,因为农民工还是必须扎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不是去追求音乐梦想。‎ ‎15 短文两篇 ‎【优化提能】‎ 基础达标 ‎1.(1)文采藻饰 (2)狡黠 (3)诘难 (4)滞碍 顺畅 ‎2.D 解析:语序不当,应将“充分”放在“发挥”前。‎ ‎3.示例:未琢之璞 成稀世之珍 ‎4.(1)英 作 随笔 新工具 (2)邓拓 燕山夜话 延伸阅读 ‎1.C 解析:作者从陆步轩和研究生应聘卖猪肉职位的盛况中反思“人不能尽其才”的弊端。‎ ‎2.作者用祢衡的事例已经能够论证屠夫职业的低贱,但用上愍怀太子和萧宝卷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从前也有太子、皇帝喜欢当屠夫的个例,但这只是一种变态的人生怪癖而已,因而受到了人民的反对和嘲讽。这样用例,既丰富了例证,‎ 又从另外的角度论证了屠夫职业历来低贱的事实,使得论证更为有力。 ‎ ‎3.作者由北大“卖肉才子”再出江湖而慨其实是在慨叹中国的大学教育问题。文中涉及了大学对人才的素质培养、专业培养和社会就业的对口以及高校扩招、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课改前沿 ‎1.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群众对孝感食品安全基本满意,少数群众不满意。‎ ‎2.①食品安全确实存在问题;②少数媒体片面宣传和夸大食品安全问题;③行政部门已经对食品领域黑心者实施监测打击。‎ ‎1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优化提能】‎ 基础达标 ‎1.A 解析:B项中“脂粉”的“脂”读zhī;C项中“宰相”的“宰”读zǎi;D项中“脊梁”的“脊”读jǐ。‎ ‎2.C 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该把“大面积”放到“保持”的前面;B项“卡拉OK”不属于体育活动;D项“约”和“左右”重复,可删去其一。‎ ‎3.BC 解析:A项指所有的中国人。B、C项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D项指极少数顽固分子以外的中国人民。‎ ‎4.D 解析:这里作者是用“他信力”来讽刺国民党反动派先前只依靠迷信或国联,却不能自己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的软弱行径。‎ 课内精读 ‎1.①信地信物;②信国联;③信神信佛。‎ ‎2.不能。开头有冒号提挈,改成句号,意思相对独立了,语气连贯性差了。‎ ‎3.不仅改变了语气,而且表达了微妙的讽刺意味。‎ ‎4.D 延伸阅读 ‎1.维护食品安全,应向美日学习“连坐制”。(或:采取连坐制才能彻底解决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 ‎2.好处:①企业和个人不敢轻易违规、作假;②有利于相互监督和交流经验;③有利于当地监管部门尽力尽责。‎ ‎3.不能删去。两个事例,一个是与美国有关,一个是与日本有关;一个是从正面阐述,一个是从反面阐述,角度不同,这样更有说服力。‎ ‎4.①蒙牛自身的所有产品可能将全部下架;②该区域奶牛养殖户、养殖基地的原奶会卖不出去(不准卖);③该区域乳品加工企业将受到“连坐”而被列入不可信任名单;④该地区整个乳品行业陷入危机。‎ 课改前沿 ‎1.体质下降。‎ ‎2.①阳光下(或:操场上、大自然中、户外);②充满活力(或:体魄强健、意志坚强)。‎ ‎3.示例:参加体育运动,争做阳光少年。‎ 第五单元 名著之旅 ‎17 智取生辰纲 ‎【优化提能】‎ 基础达标 ‎1.(1)干系 (2)尴尬 (3)逞辩 (4)勾当 ‎2.C ‎3.(1)嘲弄之笑,笑杨志谨慎过度,虚惊一场。‎ ‎(2)讨好之笑,希望卖酒的能把酒卖给自己。‎ ‎4.(1)刘唐 (2)晁盖 (3)时迁 (4)宋江 (5)李逵 (6)吴用 (7)戴宗 (8)杨志 课内精读 ‎1.买酒 付钱 抢酒 下药 ‎2.针对杨志怀疑贩枣人为歹人而言的。‎ ‎3.我自挑这酒过冈子村里卖。‎ ‎4.D 解析:“补叙”是布局谋篇上的需要;是为了结构的严谨而把一些影响情节的细节放在篇末交代,这样,既可以使结构紧凑,又可以使内容完整、深刻。‎ 延伸阅读 ‎1.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救出林冲。‎ ‎2.鲁智深爱憎分明,除暴安良;林冲逆来顺受,息事宁人。‎ ‎3.例:“你五更里出门时,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等杀这厮两个撮鸟。他倒来这里害你,正好杀这两个!”此处可看出他颇有心计,细心考虑各种情况,提前估计到要发生的事情。‎ ‎4.示例:“逼上梁山”指英雄们被逼起义。如鲁智深伸张正义,为救金家父女,打死镇关西,而被缉拿,流浪江湖,被逼上梁山;林冲被高衙内陷害,一味逆来顺受,蒙冤发配后,还想息事宁人,安分生活,却被一再追杀,终于被逼起义。‎ 课改前沿 ‎1.孟子 道 ‎2.示例一:如果一棵草代表一种思念 我送你一片草原 示例二:如果一朵花代表一种思念 我送你一座花园 ‎18 杨修之死 ‎【优化提能】‎ 基础达标 ‎1.(1)沉吟 (2)谮害 (3)对答如流 (4)犹豫不决 ‎2.C 解析:“数”是“屡次”的意思。‎ ‎3.(1)杨修依仗自己的才能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屡次冒犯了曹操的禁忌。‎ ‎(2)(曹操)假装吃惊地问道:“什么人杀了我的贴身侍卫?”‎ ‎(3)只要曹操有问到,曹植就按照条文的内容回答他。‎ ‎4.D 解析:曹操并未后悔杀杨修。‎ 延伸阅读 ‎1.表现了杨修见多识广,聪颖过人。‎ ‎2.指曹操;表现了他既能够承认自己才能不及别人,同时又非常嫉妒别人的才干。‎ ‎3.对于人才,应该让他们人尽其能,人尽其才,给他们施展才能的空间,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 ‎[参考译文]‎ ‎ 魏武帝曾经从曹娥碑下经过,杨修跟随着,碑的背面题写了“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魏武帝对杨修说:“你懂不懂得它的含义?”杨修回答说:“懂得。”魏武帝说:“你不要讲出来,让我想想看。”走了三十里路,魏武帝才说:“我也已经懂得了。”于是让杨修另外记下他所理解的意思。杨修记道:“黄绢,是有色之丝,在字当中是一个‘绝’字;幼妇,是年少女子,在字当中是一个‘妙’字;外孙,是女儿之子,在字当中是一个‘好’字;齑臼,是受辛之器,在字当中是一个‘辞’字:合起来就是‘绝妙好辞’的意思。”魏武帝也记下了这八个字的含义,与杨修所记相同,于是他感叹说:“我的才思比不上你,竟然相差了三十里。”‎ 课改前沿 ‎1.示例一:唐僧师徒行至鹰愁涧时,唐僧的马被龙太子吃了。孙悟空前往讨要,与龙太子搏斗,龙太子抵挡不住逃回海底。后经菩萨点化,龙太子化作白龙马,随同取经。 ‎ 示例二:司马懿领兵破蜀国时,马谡立下军令状镇守街亭。他骄傲轻敌,不听王平的劝谏,自作主张把大军部署在远离水源的街亭山上。最终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2.跳绳(绳上跳舞) 踢球 当时社会在选拔、作用人才上的荒谬,从而揭示了官场的黑暗与腐败(意对即可)‎ ‎19 范进中举 ‎【优化提能】‎ 基础达标 ‎1.(1)管待 商酌 (2)舍与 (3)夹七夹八 摸门不着 ‎2.(1)写出了范进中举前,胡屠户对他的极度瞧不起。‎ ‎(2)充分表现了范进中举后,胡屠户对他极尽谄媚之能事。‎ ‎(3)痛快淋漓地揭示了胡屠户贪婪而又虚伪的心态。‎ ‎3.(1)语言描写 (2)动作描写 (3)外貌描写 (4)心理描写 ‎4.C 解析:“封建等级制度”应为“封建科举制度”。‎ 课内精读 ‎1.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 ‎2.拍、笑、拍着手大笑、拍着笑着。‎ ‎3.语句短小,语气强烈,写出了范进惊喜过望的心情。‎ ‎4.抨击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腐蚀和毒害。‎ ‎5.A 延伸阅读 ‎1.严监生 吝啬鬼 ‎2.因为油灯的灯草是两茎,他极担心费油,又因死神逼近已无气力说话,只得用两根指头表明内心想法。 表现他惜财如命、极度吝啬的性格。(意近即可)‎ ‎3.引出这些人猜错时严监生的动作神态描写,使严监生的形象更丰满;为赵氏的话作铺垫,使情节发展更曲折生动。‎ ‎4.这段文字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来刻画严监生。采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具讽刺意味,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严监生这个嗜财胜命、极度吝啬的人物形象。‎ ‎5.C 解析:结合《儒林外史》的讽刺性,A、B、D三项都有夸赞的意味,显然错误。‎ 课改前沿 ‎1.朝花夕拾 善良、聪明、能干、慈爱、乐观而刚强 刘四爷 ‎2.示例一: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仗义执言的提辖鲁智深出家在大相国寺管菜园,和泼皮饮酒时,竟把吵闹不停的乌鸦所在的大树连根拔了起来。 ‎ 示例二:孙大圣大闹蟠桃会:王母娘娘开蟠桃盛会没有请齐天大圣,孙悟空索性放开肚子吃了蟠桃,大闹瑶池蟠桃盛会,王母娘娘和众神仙好不气恼。 ‎ 示例三:狐狸和山羊的故事:一只掉进井里的狐狸,骗一只找水喝的山羊跳下去,又骗山羊当梯子跳出了井独自逃离。 ‎ 示例四:鲁滨逊搭救“星期五”:在岛上生活了26年的鲁滨逊,用火枪和《圣经》慑服土人,从一群野人手里救出了一个人。鲁滨逊救下那个野人的日子是星期五,所以把被救的人取名为“星期五”。‎ ‎20 香菱学诗 ‎【优化提能】‎ 基础达标 ‎1.(1)揣摩 (2)挖心搜胆 (3)精血诚聚 ‎2.(1)福气,运气。  (2)指事物的关键。 (3)意为山川灵秀,人物杰出。  (4)非常牵强地解释,把没有某种意思的说成有某种意思。‎ ‎3.(1)贾探春 (2)王熙凤 (3)薛宝钗 (4)林黛玉 ‎4.C 延伸阅读 ‎1.武松醉打蒋门神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2.鲁达义救萍水相逢的金氏父女,救的是真正需要帮助的弱者,是一种真正的大义。武松打蒋门神是为了报答施恩父子的恩惠,是一种狭隘的江湖义气。‎ ‎3.示例一:武松口中说“那厮必然去报蒋门神来”,说明他已经心中有数,不是胡乱而来,做事比较细心。“大路上打倒他好看,教众人笑一笑”是武松有意让蒋门神丢脸面,表现出武松豪气干云又机智风趣的一面。 ‎ 示例二:鲁达此时已经打死了郑屠,“拔步走”以及回头指着已经死掉的郑屠故意大声说“你诈死”,装模作样地“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等语言动作表现鲁达粗中有细(有勇有谋),机警灵活的性格。‎ 课改前沿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或:保尔·柯察金)‎ ‎2.这首小诗的作者是冰心。在诗中运用类比、比喻的方法抒情,从中可以感受到母亲的伟大,母爱的崇高。‎ 第六单元 古文诗韵(一)‎ ‎21 陈涉世家 ‎【优化提能】‎ 课内精读 ‎1.(1)停止 (2)曾经 (3)如果 (4)向来 (5)故意 (6)估计 (7)协助 (8)为……而死 (9)难道 (10)派 (11)如果 ‎2.(1)副词,适逢、恰巧 动词,聚集、会合 (2)形容词,相同,同样 代词,用在名词或人称代词后,表示多数或列举未尽 ‎(3)动词,率领,统率 名词,将领 (4)动词,写 名词,字条 (5)动词,派遣,使 动词,号令 名词,县令 ‎3.(1)相同,同样 (2)处处,到处 (3)爱戴 (4)十分之六七,表分数的约数 (5)逃跑,逃走 (6)私自,偷着 ‎4.(1)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2)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冒充公子扶苏和大将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 ‎(3)即使仅能免于斩刑,然而守卫边关而死去的本来也有十分之六七。‎ ‎(4)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5.(1)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天下苦秦久矣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4)苟富贵 无相忘 ‎6.(1)秦二世杀太子扶苏,引起人民群众对秦王朝更大的不满;楚人怀念楚将项燕,有强烈的复国愿望。‎ ‎(2)在杀尉之后才“召令徒属”,表现谋划之周密,以防不测。“召令徒属”的目的是晓以利害,坚定起义信念。‎ ‎(3)①感激拥戴陈胜、吴广,愿为其用;②形势所迫(失期当斩),不得不反。‎ ‎(4)勇敢,洞察时局,富有谋略,卓越的组织领导能力。‎ ‎(5)B 解析:陈胜、吴广起义的导火线是“失期,法皆斩”。‎ 延伸阅读 ‎1.(1)听。 (2)吃。‎ ‎2.楚国的粮食比宝玉还贵,楚国的柴禾比桂树还贵。‎ ‎3.做事要有耐心,说话要有技巧;要懂得尊重别人,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 ‎4.苏秦政治眼光敏锐,能言善辩。楚王虽然傲慢,但能够采纳正确意见。‎ ‎[参考译文]‎ 苏秦来到楚国,过了三天才见到楚王。交谈完毕,就要向楚王辞行。楚王说:“我听到先生的大名,就像听到古代贤人一样,现在先生不远千里来到这里见我,为什么不肯多待一些日子呢?我希望听到您的意见。”苏秦回答说:“楚国的粮食比宝玉还贵,楚国的柴禾比桂树还贵,见掌管进见的大臣就像见到小鬼一样难,见大王就像见天帝一样难。现在要我拿宝玉当粮食吃,拿桂树当柴禾烧,通过小鬼见(高高在上的)天帝。”楚王打断苏秦的话,说:“请先生到客馆住下吧,我接受教诲了。”‎ 课改前沿 示例一:(修改)文天祥留取丹心狱中书志 示例二:(新创)范仲淹忧乐天下登楼抒怀 ‎22 唐雎不辱使命 ‎【优化提能】‎ 课内精读 ‎1.(1)辱没,辜负 (2)交换 (3)违背,不顺从 (4)道歉 ‎(5)听从,接受 (6)轻视,看不起 (7)曾经 (8)屈服 ‎2.(1)动词,派遣 (2)动词,光着脚 副词,只,仅仅 (3)介词,凭借 连词,因为 (4)连词,表转折,但是 (5)代词,代安陵国土 代词,代唐雎 ‎3.(1)给予 (2)即使这样,然而…… (3)即使 (4)道歉 ‎ ‎4.(1)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只是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呢?‎ ‎(2)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3)把安陵君看做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4)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 ‎(5)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 ‎(6)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 ‎5.(1)伏尸百万 流血千里 (2)秦王怫然怒 秦王色挠 ‎6.(1)是因为秦王提出以大易小,妄图吞并安陵君的土地。安陵君不答应,秦王不高兴,所以安陵君派他出使秦国。‎ ‎(2)唐雎用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并列举了三个布衣之怒的例子来反驳秦王,表示要效法;后“挺剑而起”,以死相拼,挫败秦王。(意近即可)‎ ‎(3)通过语言(或:对话)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了人物的思想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4)D 解析:唐雎没有把安陵君的“弗敢易”换成反问句。‎ 延伸阅读 ‎1.(1)听从,依从。 (2)送,送走。‎ ‎2.过了一段时间,他父亲打算请姓万的亲友来喝酒,叫儿子清早起来写请帖。‎ ‎3.因为他并没有掌握识字治状的本领,又未直言相告。‎ ‎4.浅尝辄止,不求甚解,是什么也学不到的。‎ ‎[参考译文]‎ 汝州有一个土财主,家里很有钱,但是他家几代人都不识字。有一年,聘请一个楚国的老师教自己的儿子。这个老师于是就开始教财主的小儿子拿笔描红。写了一画,教他说:“这个字念‘一’。”写了两画,教他说:“这个字念‘二’。”写了三画,教他说:“这个字念‘三’。”财主家的儿子于是就感到很高兴(觉得写字很简单),扔下笔,告诉他父亲说:“我学会了!我学会了!可以不用劳烦先生,再多花学费了。可以辞退先生了!” 他的父亲听了很高兴,依从了他的主张,准备了一些报酬把先生打发走了。‎ 过了一段时间,他父亲打算请姓万的亲友来喝酒,叫儿子清早起来写请帖。写了很长时间也没写好。这个财主就去催促他。于是他儿子就抱怨说:“天下有那么多的姓氏,为什么偏偏要姓万!我从早上起床就开始写,写到现在,才写完五百画! ”‎ 课改前沿 ‎1.示例:长江东流奔腾不息,那是在启示我们为理想奋斗。‎ ‎2.示例一:雷锋挤的是时间,钻的是技术;而你挤的是车子,钻的是空子!‎ 示例二:请你把挤劲、钻劲用在学习和工作上,不要用它来损人利己!(反驳要有针对性)‎ ‎23 隆中对 ‎【优化提能】‎ 课内精读 ‎1.(1)承认、同意 (2)器重、重视 (3)接近、趋向 (4)拜访 (5)总共 (6)通“伸”,伸张 (7)尽 (8)亲自 ‎2.(1)形容词,确实 名词,诚信 (2)副词,于是,就 副词,终于,最终 (3)副词,的确,实在 (4)副词,已经 (5)动词,说 (6)代词,这样 (7)介词,因此 动词,任用 ‎3.(1)拜访 (2)大概 ‎4.(1)这大概是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将军难道没有这个意思吗?‎ ‎(2)不仅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筹划(得当)。‎ ‎(3)(孙权)这(方面)可把(他)结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 ‎(4)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说该采取怎样的办法?‎ ‎(5)可是(我)智短谋浅,就因此失败,造成今天(这个局面)。‎ ‎5.(1)则霸业可成 汉室可兴矣 ‎(2)西和诸戎 南抚夷越 外结好孙权 内修政理 ‎(3)孤之有孔明 犹鱼之有水也 ‎6.(1)崔州平、徐庶与诸葛亮交好,认可其才能;徐庶的赞语,“将军宜枉驾顾之”的建议;刘备总共去了三次。(意思对即可)‎ ‎(2)不行。因为先分析形势,是针对刘备谈话时对形势的说明而发,同时分析形势是为下文确定策略提供根据。‎ ‎(3)因为曹操使“主上蒙尘”,“汉室倾颓”,是刘备“欲信大义于天下”的头号敌人。曹袁并论,用事实有力地肯定了曹操谋略出众,兵力雄厚,政治地位优越。得出强弱悬殊、难与为敌的结论。‎ ‎(4)D 解析:A项,应是先论“不可争”与“不可图”,次论“可争”与“可图”;B项,占据荆、益二州只是“霸业”的根基;C项,选文是对主人公的正面描写。‎ 延伸阅读 ‎1.(1)向,平时。 (2)最终。‎ ‎2.你太穷了,晚上背着十贯铜钱回家,恐怕会被人责难的。‎ ‎3.宽厚大方,处处为别人着想。‎ ‎4.因为于令仪的宽容和周到,盗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盗本身也不是穷凶极恶,是因为生活贫困才去偷盗的。‎ ‎[参考译文]‎ 于令仪是曹州(今山东菏泽)人,是个做生意的人。他为人宽厚,不损人利己,晚年时的家道颇为富足。有天晚上,一个小偷到他家中行窃,结果被他的几个儿子逮住了,(发现)原来是邻居的儿子。 于令仪问他说:“你平时很少做对不起自己的事,何苦做贼呢?”小偷回答说:“因受贫困所迫的缘故。”于令仪问他想要什么,小偷说:“能得到十贯铜钱,便足以买食物及衣服了。”于令仪听后就如数给了他。小偷刚一走,于令仪又叫住他,小偷很恐惧。于令仪对他说:“你太穷了,晚上背着十贯铜钱回家,恐怕会被人责难的。”于是将小偷留下,天亮后才让他离去。那小偷深感惭愧,后来终于成了良民。 ‎ 课改前沿 ‎1.人生应当保持对生活的热情。‎ ‎2.对生活有热情的人,他能创造更大的成功。‎ ‎24 出师表 ‎【优化提能】‎ 课内精读 ‎1.(1)发扬光大 (2)适宜、恰当 (3)给予 (4)询问 (5)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6)除去 (7)询问 (8)表明、显扬 (9)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10)奔走效劳 ‎2.(1)名词,道理 (3)动词,给予 (5)名词,任务 ‎3.(1)扩大 (3)……的原因 (4)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5)感动奋激 (6)痛心遗憾 ‎4.(1)(陛下)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 ‎(2)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 ‎(3)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受赏。‎ ‎(4)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获得更好的效果。‎ ‎(5)先帝不因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而委屈降低自己的身份。‎ ‎(6)只求在乱世之中苟且保全性命,不想在诸侯中求得显达。‎ ‎5.(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2)今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3)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4)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 ‎(5)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6)亲贤臣 远小人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 远贤臣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6.(1)德才兼备 ‎(2)勉励后主刘禅继承先帝的遗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 ‎(3)①为了解除后顾之忧;②为了汉室之隆。‎ ‎(4)主要表达了他报答先帝知遇之恩(或:效忠刘氏父子;感恩和感激);“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或:成霸业、兴汉室;统一全国)。‎ ‎(5)B 解析: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是为了劝勉后主赏罚严明。‎ 延伸阅读 ‎1.(1)已经。 (2)屡次、多次。‎ ‎2.皇太子如果听从我的话,肯定不会有今天的杀身之祸。‎ ‎3.任人唯贤,胸襟宽广。‎ ‎4.敢于直谏、不畏强权、一心为国(以天下事为己任)。‎ ‎[参考译文]‎ 魏征是河北钜鹿人氏,后来全家迁徙到相州的临黄。武德末年,官至太子洗马。他看见太宗与隐太子明争暗斗,便多次劝太子提早谋划。‎ 太宗杀了隐太子后,召见魏征并责备道:“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大家都替魏征担惊受怕。但魏征神情自若,答道:“皇太子如果听从我的话,肯定不会有今天的杀身之祸!”太宗听后严肃起来,更加厚重地对待魏征,提升他为谏议大夫。多次把魏征叫到寝室询问政务。魏征素有治国之道,性情耿直,敢于进谏。太宗每次与他交谈,从来没有不高兴的。魏征也因为碰上了明君而非常高兴,竭尽全力为太宗效劳。太宗抚慰他说:“你前前后后提的200多条建议,都合乎我的心意。如果不是你如此尽职尽责,天下怎会如此安定!”‎ 贞观三年,连续升官到秘书监,参与政事,有着深远的谋略,对治理国家有着很多重大的帮助。太宗曾经对他说:“你犯下的罪甚至比管仲射中公子小白的衣带钩还要重,但我信任你却比齐桓公信任管仲还要多。近代君臣之间,有像我和你这样的吗?”‎ 课改前沿 ‎1.示例一:说风流人物,传丰功伟绩。 示例二:学风流人物,做国家栋梁。(语言简洁,突出主题,意对即可)‎ ‎2.示例一:诵风流人物诗文。 示例二:评风流人物功过。 示例三:写风流人物英姿。‎ ‎3.示例:勤勤恳恳,竭尽心力,为事业奋斗终生。(意对即可)‎ ‎25 词五首 ‎【优化提能】‎ 基础达标 ‎1.(1)独倚望江楼 (2)将军白发征夫泪 (3)老夫聊发少年狂 (4)风住尘香花已尽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5)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2.(1)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2)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3)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4)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5)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 ‎(6)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 ‎(7)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 ‎(8)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课内精读 ‎1.(1)上阕写出猎盛况(场面)。下阕写报国情。‎ ‎(2)C 解析:应为表达了作者希望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 ‎2.(1)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2)作者先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用形象的比喻(“载不动”的愁),抒发愁之重,重得无法承载。‎ ‎3.(1)C 解析:“虽人近暮年”错,“可怜白发生”是以沉痛的慨叹,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 ‎(2)A 解析:“秋”字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4.D 解析:写夜深霜重之时传来的悲凉哀怨的羌笛之声,更加重了征人的愁思。‎ 延伸阅读 ‎1.写出了诗人会友急切的心情。‎ ‎2.符合题意。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烘托手法,通过对自然优美的村野风光的描写, 让读者想象到友人别墅的幽雅和友人的风采。‎ 课改前沿 ‎1.①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②奉命于危难之间 ③士别三日 ‎④为报倾城随太守 ⑤弓如霹雳弦惊 ⑥东风不与周郎便 ‎⑦蓬莱文章建安骨 ⑧生子当如孙仲谋 ‎2.示例:有的澎湃激昂 有的含苞待放(语意连贯,突出景物特征即可)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