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次月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次月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次月考测试题 ‎(适用:第三单元、第四单元)‎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是(  )‎ A.木炭 B.硫 C.石蜡 D.磷 ‎【考点】氧气的性质.‎ ‎【难度】易 ‎【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根据常见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分析判断.‎ ‎【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燃生成二氧化碳.故A不符合题意;‎ B、硫在氧气中燃烧燃生成二氧化硫.故B不符合题意;‎ C、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C符合题意;‎ D、磷在氧气中燃烧燃生成五氧化二磷.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分析各种物质的生成物,然后结合题中的要求进行分析解答.也可以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来分析.‎ ‎2.下列溶液中溶质是气体的是(  )‎ A.生理盐水 ‎ B.盐酸 C.75%的消毒酒精 ‎ D.澄清的石灰水 ‎【专题】选择题 ‎【难度】易 ‎【分析】根据对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再考虑溶质的状态回答本题 ‎【解答】解:A、生理盐水是氯化钠溶于水形成的,溶质是氯化钠属于固体,故A错.‎ B、盐酸是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溶质是氯化氢属于气体,故B正确;‎ C、75%的消毒酒精中溶质是酒精,溶剂是水,溶质属于液体,故C错;‎ D、石灰水是氢氧化钙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溶质是氢氧化钙属于固体,故D错.‎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方法,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和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3.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 B.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甲晶体 C.升温,甲、乙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都不变 D.甲为固体,乙为气体 ‎【专题】选择题 ‎【难度】易 ‎【分析】A、据图示可知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 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所以要得到甲晶体应采取蒸发结晶的方法;‎ C、据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及题意分析解答;‎ D、大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乙可能是熟石灰、也可能是气体.‎ ‎【解答】解:A、据图示可知乙的溶解度由0℃~100℃其溶解度变化还不足0.15g,受温度影响较小,故错误;‎ 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所以要得到甲晶体应采取蒸发结晶的方法,故错误;‎ 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略有升高,故升温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若乙为不饱和溶液,溶解的溶质很少,升温可能依然不饱和,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若为饱和溶液,升温则析出晶体,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故题目描述正确;‎ D、大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乙可能是熟石灰、也可能是气体,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得到其晶体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得到其晶体采取蒸发结晶的方法;并明确固体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4.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B.少量有害气体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空气仍能保持洁净 C.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1%‎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 ‎【考点】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 ‎【难度】中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空气是人类及动植物赖以生存的重要天然资源;空气有自净能力,但排放到空气中有害气体过多会严重污染空气;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是体积分数.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曾被称“惰性气体”.‎ ‎【解答】解:A、空气是人类及动植物赖以生存的重要天然资源,故A正确;‎ B、空气有自净能力,能净化空气中的少量有害气体,故B正确;‎ C、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多少是按体积计算的,不是按质量计算的,故C不正确;‎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曾被称“惰性气体”,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考查空气对人类的重要性,严重污染空气会给人类带来危害,空气的各成分是按体积计算的.考查一些基本知识,基本原理.‎ ‎5.氧气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密度比空气大 B.不易溶于水 C.能支持燃烧 D.无色无味 ‎【考点】氧气的性质.‎ ‎【难度】易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 ‎【解答】解:A、密度比空气大属于氧气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不易溶于水属于氧气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能支持燃烧是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D、无色无味属于氧气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氧气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6.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不是后者溶质的是(  )‎ A.氯化钠、食盐水 ‎ B.碘、碘酒 C.氯化氢、盐酸 ‎ D.氧化钙、石灰水 ‎【专题】选择题 ‎【难度】易 ‎【分析】根据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方法(即气体、固体溶于液体中,液体是溶剂,气体、固体为溶质;液体和液体相溶时,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有水时,不管量多量少,一般把水看作溶剂;没有指明溶剂时,常把水看作溶剂),逐一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食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溶质是氯化钠,故正确;‎ B、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故正确;‎ C、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溶质是氯化氢,溶剂是水,故正确;‎ D、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溶质是氢氧化钙,溶剂是水,故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掌握常见溶液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7.实验室现有足量的2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欲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需要20%的氢氧化钠溶液(  )‎ A.95g B.10g ‎ C.50g D.100g ‎【专题】选择题 ‎【难度】易 ‎【分析】稀释溶液时,要使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半,加入水的质量为稀溶液质量的一半,则浓溶液的质量也是稀溶液质量的一半.‎ ‎【解答】解:根据稀释溶液时,要使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半,加入水的质量为稀溶液质量的一半,则加入浓溶液的质量也是稀溶液质量的一半可知:需要2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是50g;‎ 故选C.‎ ‎【点评】了解溶液稀释规律:要使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半,加入水的质量为稀溶液质量的一半,并会应用.‎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自然界中的天然水和氢气燃烧生成的水都是纯净物 D.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一样,所以化学性质也一样 ‎【考点】水的电解实验.‎ ‎【难度】易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A、根据水电解的结论分析;‎ B、根据水的组成分析;‎ C、根据自然界中的水属于混合物分析;‎ D、根据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也不同分析.‎ ‎【解答】解:A、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正确;‎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故错误;‎ C、自然界中的水中溶有杂质,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D、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也不同,故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关水的知识,难度不大.‎ ‎9.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中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B.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剂 C.空气中敞口放置的饼干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D.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不会影响地球环境 ‎【考点】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 ‎【难度】易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A、根据氧气的性质分析;‎ B、根据氮气的性质分析;‎ C、根据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解答】解:A、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故说法正确.‎ 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无毒,可以用作食品防腐剂,故说法正确;‎ C、由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所以饼干在空气中受潮变软,故说法正确;‎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其含量上升会造成气温上升,从而影响地球环境,故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性质、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基础.‎ ‎10.使80℃时的Ca(OH)2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A.升高温度 ‎ B.降低温度 ‎ C.蒸发溶剂 ‎ D.加入Ca(OH)2‎ ‎【专题】选择题 ‎【难度】易 ‎【分析】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再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将饱和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①减少溶剂(可用蒸发法,最好为恒温蒸发)②升高温度[少部分溶液则相反,它们温度越高溶解度越低(例如氢氧化钙也就是熟石灰)].‎ ‎【解答】解:A、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升高温度不能使氢氧化钙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故错误;‎ B、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降低温度能使氢氧化钙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故正确;‎ C、蒸发溶剂不能使氢氧化钙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故错误;‎ D、加入氢氧化钙不能使氢氧化钙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故错误.‎ 故选B.‎ ‎【点评】在选择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方法时,要考虑这种物质的溶解度爱温度的影响因素.如将氢氧化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时,就可以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 ‎11.把100mL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50倍,稀释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  )‎ A.减少50倍 ‎ B.增加50倍 ‎ C.不变 ‎ D.减少5倍 ‎【专题】选择题 ‎【难度】易 ‎【分析】对于溶液来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利用此知识进行解题即可.‎ ‎【解答】解:稀释前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但溶质的总质量不会改变,改变的是溶剂的质量.‎ 故选C ‎【点评】此题是对溶液稀释的考查,解决的关键是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会改变.‎ ‎12.如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 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 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 ‎【考点】水的电解实验.‎ ‎【难度】中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从图示看出:水分解过程中,一个水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水分子发生了改变,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 ‎【解答】解:A、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说法正确;‎ 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说法正确;‎ 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说法错误;‎ 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图中提供的信息方面的知识,能根据图示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3.对大气都有严重污染的一组有害气体是(  )‎ 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 B.二氧化碳、甲烷、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 D.氢气、一氧化碳、硫化氢 ‎【考点】保护空气.‎ ‎【难度】易 ‎【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 ‎【分析】根据空气的污染途径和状况来考虑本题,需记住结论,为了尽量减少空气污染,应从哪几个方面去考虑.‎ ‎【解答】解:空气污染主要是粉尘和有害气体,粉尘能造成沙尘暴天气,属于可吸入颗粒物,有害气体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故选C.‎ ‎【点评】通过做本题知道了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了解如何才能防止空气污染,做到防止空气污染人人有责的思想.‎ ‎14.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最简便可靠的方法是(  )‎ A.升高温度 ‎ B.降低温度 ‎ C.减少溶剂 ‎ D.加溶质 ‎【专题】选择题 ‎【难度】易 ‎【分析】大多数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常用的方法有: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温后溶解度增大,所得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 B、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降温后溶解度增大,所得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降温不一定能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 C、减少溶剂,需要蒸发水分,能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但与加溶质相比,不是最简便且可靠的方法,故选项错误.‎ D、加溶质,能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是最简便且可靠的方法,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大多数物质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一般采取三种方法:增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改变温度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水中能较多地溶解二氧化碳气体的条件是(  )‎ A.高压、低温 ‎ B.高压、高温 ‎ C.低压、低温 ‎ D.低压、高温 ‎【专题】选择题 ‎【难度】易 ‎【分析】利用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使水中能较多地溶解二氧化碳气体,需要增大二氧化碳气体的溶解度,可采用增大压强、降低温度的方法.‎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气体的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掌握气体溶解度的两个影响因素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4分)‎ ‎16.(9分)根据①木炭、②红磷、③铁、④硫四种物质都能在氧气中燃烧,请填空:‎ ‎(1)能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是   ;(填物质名称,下同)‎ ‎(2)产生浓厚白烟的是   ;‎ ‎(3)能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 ‎【考点】氧气的性质.‎ ‎【难度】中 ‎【专题】元素与化合物;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根据木炭、红磷、铁、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3)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故答案为:(1)硫;(2)红磷;(3)铁;‎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17.(15分)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1)硝酸银溶液 溶质    溶剂   ‎ ‎2)澄清的石灰水 溶质    溶剂   ‎ ‎3)食盐水 溶质    溶剂   ‎ ‎4)盐酸 溶质   溶剂   .‎ ‎【专题】填空题 ‎【难度】易 ‎【分析】根据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方法(即气体、固体溶于液体中,液体是溶剂,气体、固体为溶质;液体和液体相溶时,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有水时,不管量多量少,一般把水看作溶剂;没有指明溶剂时,常把水看作溶剂),逐一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1)硝酸银溶液溶质是硝酸银,溶剂是水;故填:硝酸银;水;‎ ‎(2)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钙,溶剂是水;故填:氢氧化钙;水;‎ ‎(3)食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溶质是氯化钠,溶剂是水,故填:氯化钠;水;‎ ‎(4)盐酸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氢,溶剂是水;故填:氯化氢;水.‎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掌握常见溶液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三、实验题(共16分)‎ ‎18.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玻璃管中装的是细铜丝.‎ ‎(1)若加热前,两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有30mL空气,停止加热冷却到室温后,理论上密闭容器中剩余的气体的体积为   mL,由此证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2)不同的同学在做上述实验时结果差别较大,甲同学最后剩余气体26mL,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考点】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难度】难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1)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2)如果操作不当,会影响实验结果,甚至会导致实验失败.‎ ‎【解答】解:(1)停止加热冷却到室温后,理论上密闭容器中剩余的气体的体积为:30mL﹣30mL×=24mL,由此证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故填:24;五分之一.‎ 四.计算题(15分)‎ ‎19.某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该同学将50g过氧化氢溶液和1g二氧化锰混合,完全反应后,称量剩余的混合质量为49.4g.‎ 求:1) 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是   g.‎ ‎2) 该同学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列式计算)?‎ ‎【专题】计算题 ‎【难度】中 ‎【分析】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由于气体放出而使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减小,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差即为放出氧气的质量;根据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放出氧气的质量计算出分解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利用×100%,即可完成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解答】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50g+1g﹣49.4g=1.6g 故答案为:1.6;‎ ‎(2)设产生1.6g氧气需要H2O2的质量为x ‎ ‎ ‎ x=3.4g 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6.8%‎ 答: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6.8%.‎ ‎【点评】解答本题时需要首先使用质量守恒定律,找出题中隐含条件,然后再由化学方程式及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进行计算,有较强的综合性,需要有清晰的解题思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