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故乡》拓展阅读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故乡》拓展阅读新人教版

第14课《故乡》拓展阅读 ‎ 家 徽 ‎◎余 华 ‎ ①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的图案画得很笨拙、粗糙,但它却有不寻常的来历。‎ ‎ ②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牛高马大的男子汉。民国初年,战乱频繁,家里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温饱。‎ ‎ ③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个人影蹿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的几个弟兄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着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在大家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走了之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出来吧。”只见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 ④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残废不可。”‎ ‎ ⑤贼傻望着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就这样轻易地让他走,但祖父分明是平静地挥了挥手。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它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日子。”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钱去做点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 ‎ ⑥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 ‎ ⑦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他马上就猜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 ‎ ⑧自此以后,我家门环上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父亲他们感到奇怪,祖父便舒缓地向父亲弟兄们讲起鱼的来历。‎ ‎ ⑨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守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得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了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这条刻下的鱼替代好了。祖父并叮嘱父亲弟兄们要保管好这条“鱼”,牢记这件事。于是,我家按照祖父的意思,一直都在门上保留着鱼的图案。‎ 5‎ ‎ ⑩它,自然而然地成了我家的家徽。‎ ‎ 【读后一思】‎ ‎ 1.细读文本,分析祖父的形象特点。‎ ‎   ‎ ‎ ‎ ‎ 2.试探究“家徽”在本文中的丰富意蕴。‎ 参考答案 ‎ 1.①祖父是一个经验老到、细心睿智的当家人:父亲兄弟四人搜遍了厨房都没有发现贼,而祖父很容易就发现了贼;②祖父是一个宽容的人:祖父没有为难贼,反而放走了贼;③祖父是一个善良、慈悲、有生活智慧的人:祖父不仅放走了贼,还给了贼一袋米和铜钱;④祖父是一个纯朴、厚道的人:祖父知道送鱼是贼的报恩方式,但担心吃垮了人家,所以用在门板上刻鱼代替送鱼;⑤祖父是一个体谅别人又善于教育子孙的人:家门始终保留着鱼的图案。‎ ‎ 2.①家徽折射出困难时期人性的善良和宽容;②家徽象征着对别人遭遇困难的体谅;③家徽表达了美德传家的教育理念;④家徽彰显了知恩图报的美德。‎ 太阳是村庄的牲口 ‎ 谁都说不清楚一个村庄是人的,还是那些牲畜的。谁也说不清楚在一个村庄里,究竟牲畜是人的影子,还是人是村庄牲畜的影子。但如果从数量上来比较,人肯定是村庄生命的少数民族,所以人们常常形容村庄说“鸡犬之声相闻”,而不说“人声相闻”。村庄的喧闹常常是牲畜的喧闹,清晨时,鸡鸣了,狗狺狺叫了,于是羊们咩咩叫着从栏里出来了,牛和骡子、马匹的蹄声嗵嗵捣着村庄巷道的沉寂,鸭子和鹅们嘎嘎叫着涌出村庄,村庄的生气一下子被牲畜们升腾起来了。村庄人不能从山坡上捡拾的青草,牛羊们用嘴替村庄捡拾回来了,村庄人不能从河流里捡拾的浪花,鹅鸭一一替村庄捡拾回来了,村庄人不能从泥土里找出的虫子,鸡们替村庄一条条叼出来了,村庄里人们不能承受的拉犁、拽车等体力之重,牛、骡子、驴和马匹替人承受了。许多时候,你甚至不能说是人领着牲畜在生活,还是那些牲畜们领着村庄的人们在生活。‎ ‎ 过大年时,村庄的人扫刷房屋、筹备年货,准备喜喜庆庆过大年,当然,除了自己的房屋和食物,那些牛圈、羊圈也是一定要修缮和清扫的,贮备了一年的好草好料也要拿出来,让自己的那些牲畜们享受。许多的人们扯春联,一定要扯几个“六畜兴旺”“槽头兴旺”之类的条幅,贴在庭院的树干上、牛羊栏上和猪圈上,给牲畜们也披上那种大年的喜庆。在年节的日子,村庄人是从不吆骡子喝马的,骡马这些牲口跟着自己忙忙碌碌一年了,它们也是该歇歇的。‎ 5‎ ‎ 村庄里的女人们这个时候最忙碌,里里外外的活计拾掇完了,窗子和家具擦洗净了,过年的肉、馍、饺子、大米、青菜备好了,男人们可以悠闲地坐在院子里喝茶抽烟,或者走门串户聊去了,各种牲畜的栏圈清扫干净、上好的草料装满牲畜们的食槽了,她们就搬出大木盆蹲在干净、清爽的院子里洗衣服。洗衣服多在腊月二十九,这个腊月是大月,就二十九洗,今年腊月是小月,没三十的话,就放在二十八的下午洗。一筐筐的衣服洗好后谁也不忙着晾晒,就湿湿地堆放在屋檐下的盆子里。年三十的太阳再暖再亮,村庄里的人也是不会晾晒衣服的,村庄里的人们说,太阳也一年照到头了,要让太阳歇一天。虽然年三十的太阳还暖暖地照,它照着村庄,照着田野,照着落了雪或没落雪的山冈,照着结了冰或没结冰的河流,但村庄的女人认为,只要太阳没晒到她们的衣物和被褥,太阳就是在休息和歇脚了。有一年,庄西头的四大婶年三十在谷场上晒衣服,不知晾衣服的绳让谁给齐截截割断了,刚洗净的衣服落了一地,沾满了谷场上的泥土。四大婶站在稻场上骂,反倒招惹来了一片指责声:“日头都照了一年了,还不让太阳歇一天!”“骡马都得喘口气,日头也忙一年啦,咋说也得让日头歇一天!”四大婶听罢脸就红了,忙捡衣服忙分辩说:“看我忙忘了,把三十当二十九了,三十咋能晒衣裳呢?得让太阳歇一天。”说着就抱了衣服慌慌地回去了。‎ ‎ 我不知道年三十这天不晒衣服,太阳是不是真的就像村庄里的牲畜是在卸了套歇着;我不知道村庄里的湿衣服会不会真的累着了天上通红的太阳;我不知道村庄的人们是否知道在许多国家和民族里,太阳一直是至高无上的神灵……但在我的豫西南村庄里,太阳可能是村庄里的一匹马、一头牛,它只是村民心灵里的一头或一只牲畜,在村庄的年节里,它被允许歇一天。‎ ‎ 我敬慕那滋养生命和万物的太阳,但我更敬慕那些让太阳歇歇的村庄和村民的心灵,这是一种让人望尘莫及的博大,这是诗魂不能想象的浪漫……‎ ‎ 太阳是村庄的牲畜。‎ ‎ 我喜爱拥有太阳这匹或这头牲畜的村庄,不管它有名或无名,不管它庄大或庄小,不管它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或是在一个深山的角落里。‎ ‎ 思考练习:‎ ‎ 1.选文中画横线的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 ‎ ‎ 2.选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 ‎ ‎ 3.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对标题“太阳是村庄的牲口”的理解。‎ 参考答案 ‎ 1.排比。增强语势,既形象地刻画出动物的特点,又写出了动物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5‎ ‎ 2.运用了神态、语言和动作描写。细致、传神地表现了四大婶因为忘记了年三十不能晒衣服而晒衣服的愧疚之情。‎ ‎ 3.示例:太阳就像牲口一样辛苦、勤劳,从年初到年底,一直陪伴着人们,照耀着万物,给人们带来温暖;太阳就像牲口一样是庄稼人不可缺少的,人们也像爱惜牲口一样爱惜太阳。‎ 五岁那年的一次出走 ‎ 这件事是妈妈讲给我听的。‎ ‎ 五岁那年,有一次,亲戚给外婆家送来许多螃蟹。贪嘴的我从螃蟹一下锅就坐在饭桌旁,一直吃到所有人都离开饭桌了还意犹未尽。舅舅开玩笑地说:“行呀,你这陪客的功夫挺到家的嘛!”客人们一下子哄笑起来。没有人注意到我小小的自尊心已膨胀成一个大气球,在他们的笑声中濒临爆裂。爆裂的结果是,我下定决心从外婆家出走,生平第一次只身踏上了回家的路。‎ ‎ 从外婆家到我家大约有十四五里路,一半的路程要走在一条名叫龙河的小河堤上,另一半则要走在棋盘一样整齐排列的对虾塘的堤坝上。总之,沿途处处都是水,充满了诱惑,又布满了危险。 ‎ ‎ 我在水里尽情地疯了一两个小时才上岸赶路。经过对虾塘的时候,免不了又和钓鱼摸虾的孩子们玩上一会儿,和路边的蝴蝶蜜蜂逗上一阵子。直到天快黑了,我才进了家。‎ ‎ 这是我第一次一个人成功地回家,妈妈有点惊讶,赶紧问我外婆知不知道我回家的事,我含含糊糊地说声知道,就猛地扑向了饭桌。‎ ‎ 外婆把镇上的几条街喊遍了,仍不见我的踪影,一家人立即陷入了恐慌。‎ ‎ 那时候没有电话,就是自行车全镇也才有两三辆。‎ ‎ 舅舅和一帮小伙子到了龙河边,也不知怎么那么巧,头一网下去真的就捞上来一个小孩。十七岁的舅舅吓得一头栽到水里,怎么也爬不上来。外婆在家一听说河里捞上来个孩子,一下子昏了过去。苏醒后听说不是我,又昏了过去。‎ ‎ 爸爸骑着好不容易借来的自行车回来。看到河堤上围满了人,便重重摔倒在路上,血“刷”地从头上流下来。得知并不是我,他立刻跳起来,飞一般往家里骑去。‎ ‎ 一进家门,看到我正和哥哥、弟弟没心没肺地打闹,尾随爸爸的三姨哇的一声哭起来。她完全忘记自己从来没有骑过车,抢过爸爸手里的自行车,摇摇晃晃骑上就跑。‎ ‎ 我猜出是怎么回事,躲到了门口不敢吱声。爸爸脸上带着一种我从没有见过的很奇怪的笑容,慢慢地走到我的身边,伸出手摩挲着我的短发,反复地说着同一句话:“你回来了呀,你回来了呀……”‎ ‎ 那以后,我好像突然懂事了。哪怕离开十分钟,也要告诉大人自己到哪里去,什么时候回来。‎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1.从“五岁那年的一次出走”这件事上,“我”明白了什么道理?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5‎ ‎ ‎ ‎2.在亲情这一主题上,本文与《我的叔叔于勒》截然不同,请你用自己的语言阐释这种不同。‎ 参考答案 ‎1.哪怕离开十分钟,也要告诉大人自己到哪里去,什么时候回来。‎ ‎2.本文充分显示了亲情的伟大,而《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则在于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那里的人们毫无亲情可言。‎ 5‎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