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1 发布 |
- 37.5 KB |
- 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教案新人教版
水调歌头 苏轼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诵,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采取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引导学生鉴赏课文,培养良好的语感。 3.师生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感悟诗词的意境美。 4.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悟,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精神、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体会诗意,领会诗境,并积累咏月的名句。 教学难点 借助想象,感悟意境美,深刻体味作品所蕴涵的哲理,理解诗人的豁达乐观情怀。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点拨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人说,在中国随便拿起一本古诗词集,抖一抖,就会掉下许多的“月”字来。是的,你看,千里婵娟是月,云破弄影是月,芦花深处是月,千里江水千里的月。可见,月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万千情思,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宋代大词人苏东坡的内心去感受他内心的那一轮明月吧! 板书课题,作者 回顾有关词牌名的一些知识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的大声的朗读课文,要求:大声,字正腔圆地读。 (学生读,教师巡视) 2、教师配乐朗读,要求:正音,注意节奏。 3、要求学生与同桌之间互听互读,相互纠错。 三、读懂词意 1、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下面请同学们分小组,根据注释读懂词意, 不懂处相互交流,还不能明白的就一会提出来,大家解决。 (学生相互交流,释义) 2、学生质疑不懂处,余生帮助解决。 3、学生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齐读课文。 思考:这首词由几个部分组成? 学生明确:三个部分:小序、上阕、下阕。 4、男生齐读上阕,女生齐读下阕 5、思考: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词的上、下阕的内容。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上阕,望月;下阕,怀人。 6、齐读小序,看小序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学生明确:写作的时间,写作时的状态,抒情的对象。 理解:怀:想念 兼:同时 2 四、读懂词情 1、文学作品在字里行间里总是书写着作者的思想情感,那么在这首词中作者又抒写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词情,出示屏显,展示写作背景。 要求学生根据写作背景再来揣摩苏轼当时的心情,要求学生进入文本,有理有据地阐述。 (学生参与讨论展示) 2、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假设自己就是苏轼,在万家团圆的中秋佳节,面对一轮皓月,“你想对明月说 ”或“你想对弟弟说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来表述当时作者的思想情感。 梳理作者的思想情感变化:苦闷—矛盾—豁达—乐观 五、读出词美 作者在词中有情有理,做到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那么你觉得这首词美吗?是的,后人这样评价苏轼的这首词,说:“中秋词,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你懂这句话的意思吗?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来读出这首词的美吧。 要求学生选择你认为最美的、最动情的词句读一读然后进行赏析。可以讨论,先做旁批,然后展示。 (学生展示,相互补充) 六、积累有“月”诗句 其实,“明月”并非苏轼一人笔下情有独钟的意象,古代很多的文人墨客都写下了咏月的诗句,下面我们就来看一部分。 屏显: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万丈生白毫。”《和子由中秋见月》 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 ,要求学生读一读,品一品,想一想,这些诗句中有那些与苏轼词中的情感有雷同之处。 (学生读诗句,然后阐明自己的观点) 七、读出感悟 今天我们学习了苏轼的这首词,从中,你有什么收获呢?如果此刻东坡大师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最想对他说什么。学生先写然后学生以“东坡大师,我想对您说 ”展示,来表达你对他的崇敬和感激之情。 八、结束语 东坡的这首词,从千年前的宋代向我们飘来。洒下了一路芳香,还将向遥远的未来飘去。我们相信:只要明月不老,经典永远不朽;只要明月不老,我们的精神永远年轻。当我们在面对人生风雨坎坷时,读一读苏轼的词吧,让我们向他一样,学会从容豁达的面对人生。 教学反思 2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