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阳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辽阳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1 辽 宁省辽阳市 2013 年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2 道小题,共 16 分.其中 1~8 小题每小题 1 分,9~12 小题每 小题 1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下表内) 1.(1 分)(2013•辽阳)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B.矿石粉碎 C.面包发霉 D.海水晒盐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 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矿石粉碎过程中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面包发霉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海水晒盐只是溶解在水中食盐析出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 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1 分)(2013•辽阳)2013 年 6 月 12 日,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太空中度过了中国传统节日 ﹣﹣端午节,并且吃到了粽子.粽子采用真空包装是为了隔绝( ) A.氮气 B.水蒸气 C.氧气 D.稀有气体 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食物中的有机物能够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缓慢氧化,生成水、二氧化碳等物质,从而 变质. 解答:解:粽子采用真空包装是为了隔绝氧气,这样可以防止粽子发生缓慢氧化,从而延长 粽子的保质期. 故选:C. 点评: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通常情况下能和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食物 的缓慢氧化就是其中的一种. 3.(1 分)(2013•辽阳)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A.K2SO4 B.KNO3 C.NH4HCO3 D.Ca3(PO4)2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专题: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 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A、K2SO4 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B、KNO3 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 C、NH4HCO3 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D、Ca3(PO4)2 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 2 故选 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些营养元素,然后 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 4.(1 分)(2013•辽阳)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液氧 B.酱油 C.自米水 D.加碘食盐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根据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分类依据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 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 解答:解:A、液氧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B、酱油中含有水、盐分、色素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C、自来水中含有水和矿物质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D、加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和含有碘元素的物质碘酸钾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故选 A.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 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 5.(1 分)(2013•辽阳)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读取液体的体积 B. 滴加液体 C.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称量固体的质量 考点: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液体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判断. D、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 正确.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 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利用的是装置内气体的压强改变,有气泡冒出时,说明 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气密性不好,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物质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会污染托盘,并且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图中所 示操作错误. 故选 D. 3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注意事项及常见化学实验操作的注 意事项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6.(1 分)(2013•辽阳)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雾 C.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监色沉淀 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大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电解水实验;碱的化学性质. 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硫酸铜溶液中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向硫酸铜溶 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监色沉淀,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电解水时,可观察到: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 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碱的化学性质、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即可正 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 7.(1 分)(2013•辽阳)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A.泥浆 B.白醋 C.白酒 D.糖水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据此 结合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泥浆是泥沙分散到水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 B、白醋是醋酸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C、白酒是酒精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D、糖水是蔗糖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1 分)(2013•辽阳)以下是几种食物的近似 pH,其中呈碱性的是( ) A.苹果汁(2.9~3.3)B.葡萄汁(3.5~4.5)C.牛 奶(6.3~6.6)D.鸡蛋清(7.6~8.0)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值的关系.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4 分析:根据当溶液的 pH 等于 7 时,呈中性;当溶液的 pH 小于 7 时,呈酸性;当溶液的 pH 大于 7 时,呈碱性;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苹果汁的 pH 小于 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B、葡萄汁的 pH 小于 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C、牛奶的 pH 小于 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D、鸡蛋清的 pH 大于 7,显碱性,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 pH 大小之间的关系是顺利解题的关键. 9.(2 分)(2013•辽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由水分子构成 B.构成物体的粒子间没有间隔 C.分子运动,原子不运动 D.氧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物质,微粒间有一定的间隔,微粒在 不断的运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为原子. 解答:解: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物质,故 A 正确; B、构成物体的微粒间有一定的间隔,故 B 错误; C、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的运动,故 C 错误; D、氧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为原子,故 D 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的基本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分子性质进行. 10.(2 分)(2013•辽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空气中,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B.白菜上喷洒甲醛溶液用来保鲜 C.青少年体内缺乏钙元素易患佝偻病 D.硝酸铵、硫酸铵等铵态氮肥不能和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铵态氮肥的检验;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化学与生活. 分析:A、铝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B、甲醛溶液有毒,可使蛋白质变性; C、青少年缺钙易患佝偻病; D、铵态氮肥可与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氨气,使氮肥丧失肥效. 解答:解:A、铝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氧化,所以 在空气中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正确; B、甲醛溶液有毒,若食用会使人体蛋白质变性,造成中毒,故不能在白菜上喷洒甲 醛溶液用来保鲜,错误; C、青少年缺钙易患佝偻病,正确; D、铵态氮肥可与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氨气,使氮肥丧失肥效,所硝酸铵、硫酸铵等铵 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正确; 5 故选 B. 点评:本题很好的体现了化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可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解答时可结 合生活经验及相关化学知识进行分析. 11.(2 分)(2013•辽阳)下面关于某反应微观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和“”分别表 示两种不同原子)( ) A.该反应中有两种化合物 B.反应前后各种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 4:1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反应类型 的判定.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压轴实验题. 分析:A、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 B、根据物质的变化分析元素的变化; C、根据反应的特点判断反应的类型;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 解答:解:由反应微观示意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出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 A、由反应的微粒构成可知,只有丙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化合物.故 A 说法不正确; B、由反应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两种单质,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元素的化合 价一定发生了变化.故 B 说法不正确; C、由反应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故 C 说法正确; D、由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 3:1.故 D 说法不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 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 题的关键. 6 12.(2 分)(2013•辽阳)下列事实与解释相符的是( ) A.氧气可用于焊接金属﹣﹣氧气具有可燃性 B.制糖业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C.房屋失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空气中 CO2 体积分数达到 4%~5%时,会使人感到头痛、眩晕﹣﹣CO2 有毒 考点:氧气的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压轴实验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化学与 生活. 分析:A、氧气能够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B、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够吸附色素、异味、毒素等; C、灭火的方法有:与空气(或氧气)隔绝;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撤走可燃 物; D、二氧化碳无毒. 解答:解:A、氧气可用于焊接金属,是因为氧气能够支持燃烧.事实与解释不相符. B、制糖业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事实与 解释相符. C、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是因为水蒸发时吸收热量,能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 着火点以下.事实与解释不相符. D、空气中 CO2 体积分数达到 4%~5%时,会使人感到头痛、眩晕,但是二氧化碳无 毒.事实与解释不相符. 故选:B. 点评:有同学常因氧气燃烧需要氧气而错误地把氧气认为是燃料,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能 用作燃料; 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 4 道小题,每空 1 分,共 16 分) 13.(4 分)(2013•辽阳)请选择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干冰 ②小苏打 ③石墨 ④氯化钠 (1)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 ③ . (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① . (3)医疗上用来配制生理盐水的是 ④ . (4)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 ② . 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常用盐的用途. 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石墨质软,可用于制铅笔芯;干冰是固体的二氧化碳, 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氯化钠在医疗上可用来配制生理盐水;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 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石墨是天然存在的最软的物质之一,在纸张上划过时容易留下痕迹,可用来 制作铅笔芯. (2)干冰是固体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3)氯化钠在医疗上可用来配制生理盐水. (4)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7 故答案为:(1)③;(2)①;(3)④;(4)②.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 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4.(4 分)(2013•辽阳)如图甲、乙所示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镁原子的结构 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 (1)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4.31 . (2)镁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 失去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成为离子,镁离子的 符号是 Mg2+ . (3)镁元素与氧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MgO .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的书写及意 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则可知镁元素的相对原 子质量、得失电子情况;根据化合价和化学式的书写原则写出正确的化学式. 解答:解:(1)由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可知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4.31; (2)由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为 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 层的 2 个电子,带 2 个单位的正电荷,离子符号为 Mg2+; (3)镁元素的化合价是+2 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 价,两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为 MgO; 故答案为: (1)24.31; (2)失去;Mg2+; (3)MgO. 点评: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以及化学式的书写方法等即可 解答本题,难度不大. 15.(4 分)(2013•辽阳)“五•一”节到了,小冬和爸爸登山游玩,他亲身体验到化学就在我 们身边. 面料成份 棉 65% 涤纶 30% 氨纶 5% (1)妈妈为他准备了鸡蛋、黄瓜、面包和矿泉水等食物,其中富含糖类的是 面包 . 8 (2)为了方便出行,小冬穿的是运动装.右图是上衣标签的部分内容,其中属于天然纤维 的是 棉 . (3)旅途中,小冬没有随意丢弃用过的塑料袋,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减少“ 白色 污染”. (4)小冬看到山脚下有一条小溪,他想知道溪水是硬水还是软水,于是,他取样后带回家, 进行了检验,方法是向其中加入 肥皂水,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的泡沫 很少或不产生泡沫,是硬水 . 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硬水与软水;白色污染与防治;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 别. 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1)米、面中含有丰富的糖类物质; (2)材料包括天然材料和合成材料; (3)白色污染通常是指塑料污染; (4)用肥皂水可以检验水的软硬. 解答:解:(1)鸡蛋、黄瓜、面包和矿泉水等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面包. 故填:面包. (2)棉属于天然材料,涤纶、氨纶属于合成材料. 故填:棉. (3)小冬没有随意丢弃用过的塑料袋,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减少白色污染. 故填:白色. (4)想知道溪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用肥皂水检验,方法是:向溪水中加入肥皂 水,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的泡沫很少或不产生泡沫,是硬水. 故填:肥皂水,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的泡沫很少或不产生泡沫, 是硬水. 点评:硬水和软水从外观上看没有区别,因为硬水和软水是根据水中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的 多少划分的,因此检验软水和硬水只能通过化学方法进行. 16.(4 分)(2013•辽阳)甲、乙、丙三种同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 题: (1)t1℃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乙 . (2)使 t3℃时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降低温度(或增加 溶质或蒸发溶剂) . (3)t1℃时,将 50g 水放入盛有 30g 丙物质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70 g. (4)将 t3℃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2℃,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为 D (填字 母).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确定. 9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晶体和结晶的概 念与现象. 专题:压轴实验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1)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同一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2)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一般方法是: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温,并结合 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分析解答; (3)据 t1℃时丙的溶解度分析解答; (4)不知饱和溶液的质量,无法确定析出晶体的质量. 解答:解:(1)由图可知:t1℃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乙; (2)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要使 t3℃时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 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增加甲、蒸发溶剂、降温; (3)t1℃时,丙的溶解度是 40g,所以将 50g 水放入盛有 30g 丙物质的烧杯中,充分 搅拌,最多溶解 20g,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70g; (4)由于不知饱和溶液的质量,所以将 t3℃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2℃, 无法确定析出晶体的质量; 故答案为:(1)乙;(2)降低温度(或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3)70;(4)D. 点评:了解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并能结合题意灵活分析解答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三、简答题(本大题包括 4 道小题,共 20 分) 17.(6 分)(2013•辽阳)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 (填字母).A.金刚石 B.不锈钢 C.生 铁 (2)铜可制成导线,主要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 导电性 . (3)黄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原因是 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 (4)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 氧气 和水蒸气等发生了化学反应.为 防止铁制栏杆生锈,通常采取的措施是 刷油漆 . (5)某溶液中含有硫酸铜和硫酸锌,向其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一 定含有 铁和铜 . 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 防护.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1)合金是指由一种金属与其它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等; 10 (3)化学性质越稳定的单质,在自然界中越不容易形成化合物; (4)铁与水和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 (5)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前面的金属,能够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 出来. 解答:解:(1)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属于合金;不锈钢、生铁都 属于铁的合金. 故填:A. (2)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用作导线. 故填:导电性. (3)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通常情况下不容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自然界 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 故填: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4)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等发生了化学反应, 刷油漆可以使铁制栏杆与水和氧气隔绝,从而防止生锈. 故填:氧气;刷油漆. (5)锌比铁活泼,铁比铜活泼,铁粉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不能和硫 酸锌反应,因为铁粉是过量的,所以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一定含有铁和铜. 故填:铁和铜.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金属的性质和用途方面的知识,金属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 中考热点之一. 18.(5 分)(2013•辽阳)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1)目前,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汽油或柴油,它们来自三大化石燃料中的化石燃料的大 量使用,产生 二氧化硫 和二氧化氮等气体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 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2)近年来,许多城市用天然气代替汽油做汽车燃料,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燃烧的化 学方程式为 CH4+2O2 CO2+2H2O . (3)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岬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是威胁人类 身体健康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请写出一种降低 PM2.5 浓度,改善空气质量的有效措施 减少 化石燃料使用 . 考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 离方程式;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1)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2)甲烷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3)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要保护环境,减缓环境污染. 解答:解:(1)化石燃料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物质,是形 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故填:二氧化硫. (2)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CO2+2H2O. 11 故填:CH4+2O2 CO2+2H2O. (3)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可以降低 PM2.5 的浓度,从而改善空气质量. 故填: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 考热点之一. 19.(3 分)(2013•辽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回答下列有关一氧化氮的问题: (1)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能生成一氧化氮.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2+O2 2NO . (2)目前,有一种治理废气中一氧化氮的方法,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NH3+6NO 5N2+6X.则 X 的化学式为 H2O .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只有熟悉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原则、书写化 学方程式的书写的方法和步骤,就可以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和种类不变进行解答; 解答:解:(1)根据题意,反应物为氮气和氧气,反应条件为放电,生成物为一氧化氮,故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O2 2NO;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和种类不变, 反应前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为:N:10,H:12,O:6; 反应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为:N:10,H:0,O:0;故 6X 中应该含有 12 个 H,6 个 O,故 X 的化学式为:H2O; 故答案为:(1)N2+O2 2NO; (2)H2O;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书写化学方程式时一定要注意:结合题意找准反应物、 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正确写出化学式,观察分析左右两边原子个数,配平化学方程式, 比较反应物、生成物状态,确定是否需要标注“↑”、“↓”. 20.(6 分)(2013•辽阳)A~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一”表 示两物质间能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A、 B、C 三种物质中都含有碳元素,A 为黑色固体;D、E、F 三种物质中都含有钙元素,F 可 作干燥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的化学式为 C . (2)反应③能 放出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写出反应①和②的化学方程式:① Fe2O3+3CO 2Fe+3CO2 .② CO2+Ca (OH)2=CaCO3↓+H2O . 12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书写化 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压轴实验题. 分析:本题属于推断题,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A、B、C 三种物质中都含有碳元 素,A 为黑色固体,因此 A 是碳,碳和氧气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 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因此 B 是一氧化 碳,C 是二氧化碳;D、E、F 三种物质中都含有钙元素,F 可作干燥剂,因此 F 是氧 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 和水;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 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因此 D 是氢氧化钙,E 是碳酸钙. 解答:解:(1)A、B、C 三种物质中都含有碳元素,A 为黑色固体,因此 A 是碳,碳和氧 气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 二氧化碳,因此 B 是一氧化碳,C 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C (2)F 可作干燥剂,因此 F 是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大量 的热,故答案为:放出 (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 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配平即可,故答案为: ①Fe2O3+3CO 2Fe+3CO2;②CO2+Ca(OH)2=CaCO3↓+H2O 点评:本考点属于物质的推断题,是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 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图框 式推断题;二是文字描述型推断题;本题属于第一种类型.不论哪一种类型,都是通 过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物质的组成.此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四、实验题(本大题包括 3 道小题,共 20 分) 21.(4 分)(2013•辽阳)玻璃棒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在许多化学实验中都用到它. (1)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 (2)在蒸发操作中,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是 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滴飞溅 . (3)在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可以 加速氯化钠溶解 . (4)在稀释浓硫酸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是为了 使热量散失 . 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玻璃棒在很多操作中被用到,不同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也不相同,如引流、搅拌加速 溶解、防止液体飞溅、转移固体等作用. 解答:解:(1)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在蒸发操作中,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是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滴飞溅. 13 (3)在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可以加速氯化钠溶解. (4)在稀释浓硫酸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是为了使热量散失,防止液体沸腾溅出伤 人; 故答案为:(1)引流;(2)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滴飞溅;(3)加速氯化钠溶解; (4)使热量散失.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玻璃棒的作用,应了解玻璃棒的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 22.(8 分)(2013•辽阳)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1)实验室用 A 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K2MnO4+MnO2+O2↑ .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C .(填字母,下同).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药品是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写名称), 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B . (3)F 装置有多种用途.若在 F 中盛放 浓硫酸(或浓 H2SO4) ,可以干燥二氧化碳; 若用 F 收集 O2,证明氧气已经集满的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b 处,若木条复燃,则 氧气收集满了 .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气体的干燥(除水);实验室制取氧气 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压轴实验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A 装置适用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且试管口有棉花,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 在试管口放棉花;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用排水法收集; (2)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及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 (3)干燥二氧化碳 的常用液体干燥剂是浓硫酸,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检验氧气是 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在集气瓶口放带火星的木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进行判断. 解答:解:(1)A 装置适用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且试管口有棉花,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方程式是:2KMnO4 K2MnO4+MnO2+O2↑;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收集较纯 净的氧气,应用排水法收集;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常温反应制取, 不需加热,故选发生装置 B; (3)干燥二氧化碳 的常用液体干燥剂是浓硫酸,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应从 a 端进气,b 端排空气,因此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在 b 口放带火星的木条,观 察是否复燃进行判断; 14 故答案为:(1)2KMnO4 K2MnO4+MnO2+O2↑; C; (2)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B; (3)浓硫酸(或浓 H2SO4);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b 处,若木条复燃,则氧气收集满 了. 点评: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发生和收集装置的选取方法,干燥、检验气体的方法等知 识才能结合题意灵活分析解答问题. 23.(8 分)(2013•辽阳)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将一定量的稀硫酸加入到盛有氢氧化钠 溶液的烧杯中,未看到明显的现象.部分同学产生疑问:酸和碱到底能否发生反应? (1)该小组同学又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反应方程式 向滴有酚酞溶液的稀氢氧化钠溶 液的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并振荡 观察到溶液由 红 色变为无色. 氢氧化钠和硫酸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H2SO4+2NaOH═Na2SO4+2H2O . (2)同学们对(1)实验后溶液中的溶质组成展开探究,做出如下猜想: 小明的猜想是:只有 Na2SO4; 小亮的猜想是:有 Na2SO4 和 NaOH; 小丽的猜想是:有 Na2SO4 和 H2SO4; 你认为 小亮 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 如果有 NaOH 存在,含有酚酞的溶液不能为无 色 . 若要验证余下两种猜想中的一种是正确的,请完成下面的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预期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1)实验后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 锌 粒 有气泡产生 (或没有气泡产生) 小丽 (或小明) 的猜想正确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压轴实验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分析:(1)氢氧化钠溶液能够使酚酞变红,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钠和水,可 以据此完成该题的解答; (2)溶液变为了无色,说明不含有氢氧化钠,故可以判断小亮的猜想是错误的,而 要验证小明和小丽的猜想只需验证是否含有硫酸即可,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1)氢氧化钠溶液能够使酚酞变红,所以在加入稀硫酸之前溶液呈红色,当加入 稀硫酸,由于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钠和水,而硫酸为中性的溶液,所以 可以观察到溶液的红色消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SO4+2NaOH═Na2SO4+2H2O; (2)溶液变为了无色,说明不含有氢氧化钠,故可以判断小亮的猜想是错误的,而 要验证小明和小丽的猜想只需验证是否含有硫酸即可,根据硫酸的性质,可以选择活 泼的金属来进行验证,例如锌,如果观察到有气泡冒出,则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反 之则没有硫酸; 故答案为:(1)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反应方程式 向滴有酚酞溶液的稀氢氧化钠 观察到溶液 氢氧化钠和硫酸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 15 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硫酸, 并振荡 由 红 色变为无色. 方程式为 H2SO4+2NaOH═Na2SO4+2H2O. (2)小亮;如果有 NaOH 存在,含有酚酞的溶液不能为无色; 实验步骤 预期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锌粒 有气泡产生 (或没有气泡产生) 小丽 (或小明) 点评:在做中和反应的实验时,由于酸和碱的溶液一般是无色,二者反应时的现象不明显, 所以往往借助于一些试剂或仪器等(如酸碱指示剂、pH 试纸、温度计等),来帮助我 们判断反应是否进行或恰好完全. 五、计算题(本大题包括 2 道小题,共 8 分) 24.(2 分)(2013•辽阳)翡翠可以制成精美的饰品,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NaAlSi2O6,请 计算: (1)NaAlSi2O6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02 (2)NaAlSi2O6 中硅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7:12 (填最简整数比). 考点: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 解答. 解答:解:(1)NaAlSi2O6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3+27+28×2+16×6=202. (2)NaAlSi2O6 中硅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8×2):(16×6)=7:12. 故答案为:(1)202;(2)7:1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5.(6 分)(2013•辽阳)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 氧气.若要制取 1.6g 氧气,理论上需要该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压轴实验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生成氧气的质量结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消耗的过氧化氢的质量,然后 结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 解答:解:设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 x. 2H2O2 2H2O+O2↑ 68 32 x 1.6g 解得:x=3.4g 所以理论上需要该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是:3.4g÷5%=68g 16 答:理论上需要该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是 68g. 点评:利用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00%,由溶质的质量及溶液的质量分数可计算 溶液的质量.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