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1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2020年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共2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分)获取有效信息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符合“西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信息的古代政治制度是( ) A.郡县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2.(2分)2020年4月,澎湃新闻有载:从古到今,只要我们国家爆发瘟疫,必然会有医者挺身而出,为天下百姓逆行,古有张仲景、孙思邈,今有钟南山、李兰娟,面对疫情临危不惧,敢于发声。文中的张仲景( ) A.发明了“麻沸散” B.创编出“五禽戏” C.开创中医临床理论体系 D.编写出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 3.(2分)如图是中国古代某历史阶段的朝代更迭。图中①、②所代表的政权分别是( ) A.宋、北魏 B.西晋、宋 C.北魏、宋 D.宋、西晋 4.(2分)“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这是贴在中国送往意大利米兰的抗疫物资上面的唐诗名句。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的最高峰,被誉为“诗仙”、“诗圣”的唐代诗人分别是( ) A.李白、白居易 B.李白、杜甫 C.李商隐、杜牧 D.杜甫、白居易 5.(2分)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宋王室的一个历世相传的家训,厥为优待士大夫,永远让文人压在武人的头上。”这反映了宋朝的治国策略是( ) A.强干弱枝 B.分解相权 C.民贵君轻 D.重文轻武 6.(2分)印尼学者认为,郑和下西洋传播的是“以和为贵”的中国传统礼仪,以及“四海一家”、“天下为公”的中华文明。该学者肯定郑和下西洋( ) A.是世界航海史的空前壮举 B.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好往来 第22页(共22页) C.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 D.促进了中国及亚非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繁荣 7.(2分)下列条款能印证图所示内容的是( ) ①赔款2100万银元 ②开放沙市、重庆、杭州、苏州为商埠 ③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2分)“(甲午战败)后的中国没有就此沉沦,毫不犹豫转身向东,向打败自己的敌人学习。”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9.(2分)“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 A.维新思想开始传播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民主科学思想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D.洋务运动兴办新式学校 10.(2分)2020年2月12日晚,日本松山芭蕾舞团录制了一段3分28秒的视频,内容是用中文演唱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为武汉加油,为中国抗疫加油。该曲创作于1935年,当时中国正值( )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时期 11.(2分)“现在不是让敌人退至淮河以南或长江以南的问题,而是第一步歼敌于淮河以北,第二步歼敌于长江以北的问题。”据此判断,这一战役是( ) 第22页(共22页)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2.(2分)毛泽东曾有诗云:“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彭大将军(彭德怀)( ) ①发动了西安事变 ②指挥了百团大战 ③参加了抗美援朝 ④提出了一国两制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3.(2分)马克斯•韦伯在其著作中写道,低等种姓的教徒可以在来生变成刹帝利、婆罗门,甚至成为天人或一个神,但绝对的前提是在今生严格履行其种姓义务。文中提到的种姓制度出现在古代( ) A.埃及 B.印度 C.巴比伦 D.希腊 14.(2分)2020年4月15日,时代周报公众号上刊文说:万人伊斯兰宗教集会引爆印度疫情。伊斯兰教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创立于( ) A.印度半岛 B.巴尔干半岛 C.阿拉伯半岛 D.中南半岛 15.(2分)美国国父与印度国父都因反抗英国殖民统治而闻名于世,但两人的反抗方式却明显有别﹣﹣暴力与非暴力。这两国国父分别是( ) A.华盛顿、甘地 B.林肯、甘地 C.华盛顿、尼赫鲁 D.林肯、尼赫鲁 16.(2分)据外媒报道,美东时间(2020年)5月27日,美国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就中国即将出台“港区国安法”一事举行会议进行讨论,这项提议被中国否决。中国之所以能一票否决,是因为( ) A.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B.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C.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经济体 D.广大亚非拉国家对中国的支持 17.(2分)“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是湖南长沙岳麓书院大门联。湖南地区被楚国逐渐控制是在( ) A.春秋时期 B.秦汉时期 C.南北朝时期 D.两宋时期 18.(2分)《湘江夜话》中林则徐有言:“将来东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西定新疆,舍君莫属。”20年后,“君”完成了林的重托,实现了林的愿望。“君”应是( ) 第22页(共22页) A.魏源 B.曾国藩 C.黄兴 D.左宗棠 19.(2分)孙中山对蔡锷评价甚高,称其为“再造民国第一人”。蔡锷的主要贡献是( ) A.率先响应武昌起义 B.发动反袁护国战争 C.领导维新变法运动 D.成立共产主义小组 20.(2分)此战又称中南战役,是横跨开国大典的唯一大战,它解放了湘南和湘西大部分地区,为人民解放军进军广西、进军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此战指的是( ) A.雪峰山会战 B.衡宝战役 C.长沙会战 D.平型关大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四道小题,第21、22、23、24题分别为18、16、16、10分,共60分) 21.(18分)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阅读下面与“劳动”有关的图片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磨制石器为半坡人的劳动工具,按照史料的形式划分,它应属于哪一类(实物史料、文字史料或口传史料)?半坡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 第22页(共22页) (2)图二中对江南地区的开发起重要作用的是哪一支人口迁移?请你说出它为江南开发所提供的除先进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外的另一重要条件。 (3)图三反映的是哪一社会变革的结果?这一变革为什么能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4)图四劳动场景出现在60年前的大庆油田,图中被喻为“铁人”的人物是谁?其行动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5)以“劳动”为议题,说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22.(16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某校九年级的同学们以“历史大变局”为主题,展开研究性学习,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1)完成有关“历史大变局”表格的填空。 时间 标志性事件 历史大变局一 公元前221年 A (政权名)灭六国,统一全国 历史大变局二 公元 B 年 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步入近代 历史大变局三 公元1978年 中共 C 召开,改革开放开始 (2)世界“历史大变局”往往包括因国际力量对比变化而引发国际格局大洗牌、国际秩序大调整。根据下面年代尺中的信息指出②、③处的“国际格局”名称。 (3)研究“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国际格局时,某同学查找出如下材料: 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迅速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和平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摘自《强国之鉴》 指出材料中“宫廷政变”在历史上的称谓及所说“政治体制”的形式。 (4)有学者认为当今全球力量的天平正在从西方向东方转移。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抓住这“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机遇? 23.(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22页(共22页) 材料一:1839年英国各纺织部门男工与女工人数构成比例(%) ﹣﹣黄雪蓉《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妇女家庭观念在工业社会转型中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能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横线内填“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横线内填“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横线内填“未涉及”。 ①英国工业革命从棉纺织部门开始。 。 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妇女家庭观念发生了变化。 。 ③1839年英国各纺织部门男工人数均少于女工人数。 。 ④1839年英国纺织部门中棉纺织部门的女工人数最少。 。 材料二:当火车第一次出现在慈禧眼前时,慈禧颇为诧异,问道:“这么大的东西,得要多少匹马才能拉的动?”李莲英派人将一些电灯安装在慈禧经常去的颐和园,当晚上慈禧来到颐和园看到这些扎眼的灯光时,生气的问李莲英:“这是谁的主见,怎样挂那么多茄子在房顶上?”。 ﹣﹣摘编自《新浪网》 (2)材料二中慈禧所说的“茄子”的发明者是谁?火车、电灯等发明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材料三: (3)有人说:“科技是把双刃剑” 第22页(共22页) 。请你根据材料三说明工业革命带来的两大社会问题并为解决其中一个问题提出一点合理化建议。 24.(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列宁来到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7日晚,起义者包围了冬宫,以“阿芙乐尔”巡洋舰炮声为信号,突破防线,冲进东宫,推翻了临时政府。 材料二: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请依据两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个材料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第22页(共22页) 2020年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共2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分)获取有效信息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符合“西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信息的古代政治制度是( ) A.郡县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西周的分封制度,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统治,开发了边疆,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将土地分给诸侯,让他们建立邦国,管理人民,故C符合题意;秦朝实行郡县制,尧舜禹时期以禅让制传承部落首领,西周宗法制有利于维护统治,故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西周的分封制度,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2.(2分)2020年4月,澎湃新闻有载:从古到今,只要我们国家爆发瘟疫,必然会有医者挺身而出,为天下百姓逆行,古有张仲景、孙思邈,今有钟南山、李兰娟,面对疫情临危不惧,敢于发声。文中的张仲景( ) A.发明了“麻沸散” B.创编出“五禽戏” C.开创中医临床理论体系 D.编写出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医学成就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我国古代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及其医学成就。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在东汉,张仲景被称为医圣,他开创中医临床理论体系,对后世医学影响深远,故选项C符合题意;华佗发明了“麻沸散”、创编出“五禽戏”,李时珍编写出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故选项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医学成就的相关史实。 第22页(共22页) 3.(2分)如图是中国古代某历史阶段的朝代更迭。图中①、②所代表的政权分别是( ) A.宋、北魏 B.西晋、宋 C.北魏、宋 D.宋、西晋 【分析】本题考查两晋南北朝的更替的史实。掌握两晋南北朝的更替的朝代顺序。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西晋灭亡后,北方出现十六国,之后北魏统一北方;南方,东晋由宋所取代;故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时空观念。掌握两晋南北朝的更替的史实。 4.(2分)“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这是贴在中国送往意大利米兰的抗疫物资上面的唐诗名句。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的最高峰,被誉为“诗仙”、“诗圣”的唐代诗人分别是( ) A.李白、白居易 B.李白、杜甫 C.李商隐、杜牧 D.杜甫、白居易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被誉为“诗仙”、“诗圣”的唐代诗人的相关史实。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当时的文人士子,以唱和吟诵诗歌作为社会交往和抒发情怀的重要方式。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传世的诗歌有50000多首。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最为著名的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李白因此享有“诗仙”的美誉。杜甫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由于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的最高峰,被誉为“诗仙”、“诗圣”的唐代诗人分别是李白、杜甫。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被誉为“诗仙”、“诗圣”的唐代诗人的相关史实。 5.(2分)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宋王室的一个历世相传的家训,厥为优待士大夫,永远让文人压在武人的头上。”这反映了宋朝的治国策略是( ) A.强干弱枝 B.分解相权 C.民贵君轻 D.重文轻武 第22页(共22页) 【分析】本题考查宋代的重文轻武,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据题干“宋王室的一个历世相传的家训,厥为优待士大夫,永远让文人压在武人的头上”可知,这反映了宋朝的治国策略是重文轻武,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宋代的重文轻武,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6.(2分)印尼学者认为,郑和下西洋传播的是“以和为贵”的中国传统礼仪,以及“四海一家”、“天下为公”的中华文明。该学者肯定郑和下西洋( ) A.是世界航海史的空前壮举 B.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好往来 C.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 D.促进了中国及亚非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繁荣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郑和下西洋,重点掌握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解答】根据所学和材料“以和为贵……四海一家……天下为公……”可知,这体现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好往来,故B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和亚非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1405﹣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经历亚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故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7.(2分)下列条款能印证图所示内容的是( ) ①赔款2100万银元 ②开放沙市、重庆、杭州、苏州为商埠 ③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第22页(共22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分析】本题考查《马关条约》的内容,知道《马关条约》规定开放 沙市、重庆、杭州、苏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解答】材料体现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甲午战后中日双方签订《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开放 沙市、重庆、杭州、苏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②③正确,B选项符合题意。①是《南京条约》的内容,AD选项排除。④是《辛丑条约》的内容,C选项排除。 故选:B。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马关条约》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8.(2分)“(甲午战败)后的中国没有就此沉沦,毫不犹豫转身向东,向打败自己的敌人学习。”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兴起的背景,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B选项符合题意。 洋务运动发生在甲午战争之前,A选项排除。 辛亥革命的目标是推翻清政府,C选项排除。 新文化运动属于思想解放运动,D选项排除。 故选:B。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戊戌变法的准确把握。 9.(2分)“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 第22页(共22页) (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 A.维新思想开始传播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民主科学思想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D.洋务运动兴办新式学校 【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注意全面分析题干材料。 【解答】据“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故选:C。 【点评】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10.(2分)2020年2月12日晚,日本松山芭蕾舞团录制了一段3分28秒的视频,内容是用中文演唱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为武汉加油,为中国抗疫加油。该曲创作于1935年,当时中国正值( )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时期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时期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文艺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的相关史实。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抗日战争开始,1935年,日本策划华北事变,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义勇军进行曲》产生,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故选项B符合题意;北伐战争时期是1926年到1928年,解放战争时期是1946年到1949年,抗美援朝时期是1950年到1953年,故选项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时期的相关史实。 11.(2分)“现在不是让敌人退至淮河以南或长江以南的问题,而是第一步歼敌于淮河以北,第二步歼敌于长江以北的问题。”据此判断,这一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第22页(共22页) 【分析】本题考查三大战役。识记淮海战役的相关史实。 【解答】由材料中的“现在不是让敌人退至淮河以南或长江以南的问题,而是第一步歼敌于淮河以北,第二步歼敌于长江以北的问题”可知,这场战役的作战范围在淮海以南、长江以北。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战役是淮海战役,B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淮海战役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12.(2分)毛泽东曾有诗云:“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彭大将军(彭德怀)( ) ①发动了西安事变 ②指挥了百团大战 ③参加了抗美援朝 ④提出了一国两制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分析】本题考查彭德怀的相关事迹,掌握百团大战和抗美援朝的有关史实。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②1940年彭德怀指挥了百团大战;③1950年开始,彭德怀参加了抗美援朝;④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因此与彭德怀相关的是②③.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百团大战和抗美援朝的有关史实。 13.(2分)马克斯•韦伯在其著作中写道,低等种姓的教徒可以在来生变成刹帝利、婆罗门,甚至成为天人或一个神,但绝对的前提是在今生严格履行其种姓义务。文中提到的种姓制度出现在古代( ) A.埃及 B.印度 C.巴比伦 D.希腊 【分析】本题考查了古印度种姓制度。它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在古代印度,产生了种性制度,其中,刹帝利、婆罗门是统治者,这种制度贵贱分明,后来严重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故B符合题意;古埃及的文明代表是金字塔,古巴比伦文明代表是楔形文字,古希腊文明代表是奴隶制民主政治,故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第22页(共22页)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古印度种姓制度的等级划分与分工。 14.(2分)2020年4月15日,时代周报公众号上刊文说:万人伊斯兰宗教集会引爆印度疫情。伊斯兰教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创立于( ) A.印度半岛 B.巴尔干半岛 C.阿拉伯半岛 D.中南半岛 【分析】本题考查了世界三大宗教。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的宗教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公元七世纪,在阿拉伯半岛,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它广泛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故C符合题意;印度半岛产生佛教,巴尔干半岛盛行基督教,中南半岛盛行佛教,故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世界三大宗教的相关史实。 15.(2分)美国国父与印度国父都因反抗英国殖民统治而闻名于世,但两人的反抗方式却明显有别﹣﹣暴力与非暴力。这两国国父分别是( ) A.华盛顿、甘地 B.林肯、甘地 C.华盛顿、尼赫鲁 D.林肯、尼赫鲁 【分析】本题考查华盛顿、甘地的相关知识,注意掌握华盛顿、甘地的历史贡献。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1775年到1783年,在华盛顿领导下,美国通过战争获得独立,华盛顿被称为美国国父;二战后,甘地通过非暴力,使印度获得独立,他被称为印度国父;故A符合题意。林肯维护了美国统一,尼赫鲁和周恩来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注意将历史上同类知识和相似知识进行前后联系,概括归纳,分析比较。 16.(2分)据外媒报道,美东时间(2020年)5月27日,美国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就中国即将出台“港区国安法”一事举行会议进行讨论,这项提议被中国否决。中国之所以能一票否决,是因为( ) A.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B.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C.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经济体 D.广大亚非拉国家对中国的支持 第22页(共22页) 【分析】本题考查联合国安理会。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简称“安理会”,担负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安理会由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等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可知中国之所以能一票否决,是因为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选项B符合题意;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在题干内容中没有体现,A排除;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经济体,不符合史实,C排除;广大亚非拉国家对中国的支持与题干内容不符,D排除。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联合国安理会的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17.(2分)“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是湖南长沙岳麓书院大门联。湖南地区被楚国逐渐控制是在( ) A.春秋时期 B.秦汉时期 C.南北朝时期 D.两宋时期 【分析】本题考查春秋争霸,知道春秋时期,楚国逐渐控制湖南地区。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楚国逐渐控制湖南地区。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春秋争霸,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18.(2分)《湘江夜话》中林则徐有言:“将来东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西定新疆,舍君莫属。”20年后,“君”完成了林的重托,实现了林的愿望。“君”应是( ) A.魏源 B.曾国藩 C.黄兴 D.左宗棠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左宗棠收复新疆。 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率兵进军新疆,讨伐阿古柏,1876年,左宗棠率兵进入新疆,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配合下,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广大地区。 【解答】 第22页(共22页) 根据所学可知,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西部边疆危机重重,左宗棠从沙俄手中收复新疆,维护了国家主权,打击了沙俄的侵略,故D符合题意;魏源编写《海国图志》,曾国藩主张自强、求富,黄兴主张创立民国,故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的相关史实。 19.(2分)孙中山对蔡锷评价甚高,称其为“再造民国第一人”。蔡锷的主要贡献是( ) A.率先响应武昌起义 B.发动反袁护国战争 C.领导维新变法运动 D.成立共产主义小组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蔡锷的有关内容。注意准确识记蔡锷的有关内容。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1915年,袁世凯称帝,蔡锷在云南宣布独立,发动护国战争,最终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蔡锷再造民国,故B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再造民国,响应武昌起义、维新变法运动均是清朝统治期间发生的事,蔡锷死于1916年,不能成立共产主义小组,故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护国战争的相关史实。 20.(2分)此战又称中南战役,是横跨开国大典的唯一大战,它解放了湘南和湘西大部分地区,为人民解放军进军广西、进军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此战指的是( ) A.雪峰山会战 B.衡宝战役 C.长沙会战 D.平型关大捷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衡宝战役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衡宝战役的历史地位。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1949年10月前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了衡宝战役,此战又称中南战役,是横跨开国大典的唯一大战,它解放了湘南和湘西大部分地区,为人民解放军进军广西、进军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故B符合题意;雪峰山会战是全民族抗战阶段国民党进行的最后一次大规模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方面取得的第一次胜利,故选项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衡宝战役的相关史实。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四道小题,第21、22、23、24题分别为18、16、16、10分,共60分) 第22页(共22页) 21.(18分)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阅读下面与“劳动”有关的图片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磨制石器为半坡人的劳动工具,按照史料的形式划分,它应属于哪一类(实物史料、文字史料或口传史料)?半坡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 (2)图二中对江南地区的开发起重要作用的是哪一支人口迁移?请你说出它为江南开发所提供的除先进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外的另一重要条件。 (3)图三反映的是哪一社会变革的结果?这一变革为什么能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4)图四劳动场景出现在60年前的大庆油田,图中被喻为“铁人”的人物是谁?其行动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5)以“劳动”为议题,说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分析】本题考查半坡人的生活、江南地区的开发、土地改革、社会主义建设英模人物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根据所学和图一可知,这是石器,是实物史料;半坡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2)根据所学和图二可知,中原汉族迁往江南促进了江南的开发,中原汉族南迁为江南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劳动力。 (3)根据所学和图三可知,这体现了1950年到1952年的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农民获得了土地,翻身作了主人,成为土地的所有者。 第22页(共22页) (4)根据所学和图四可知,这是石油战线上的工人代表王进喜,他被称为铁人,体现了艰苦创业、吃苦耐劳、勇敢顽强、敢于拼搏、乐于奉献、热爱祖国的精神。 (5)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劳动的人是最美的人等。 故答案为: (1)实物史料;粟。 (2)中原汉族迁往江南;劳动力。 (3)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农民获得了土地,翻身作了主人,成为土地的所有者。 (4)王进喜;艰苦创业、吃苦耐劳、勇敢顽强、敢于拼搏、乐于奉献、热爱祖国的精神。 (5)劳动的人是最美的人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半坡人的生活、江南地区的开发、土地改革、社会主义建设英模人物等相关史实。 22.(16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某校九年级的同学们以“历史大变局”为主题,展开研究性学习,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1)完成有关“历史大变局”表格的填空。 时间 标志性事件 历史大变局一 公元前221年 A 秦 (政权名)灭六国,统一全国 历史大变局二 公元 B 1840 年 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步入近代 历史大变局三 公元1978年 中共 C 十一届三中全会 召开,改革开放开始 (2)世界“历史大变局”往往包括因国际力量对比变化而引发国际格局大洗牌、国际秩序大调整。根据下面年代尺中的信息指出②、③处的“国际格局”名称。 (3)研究“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国际格局时,某同学查找出如下材料: 第22页(共22页) 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迅速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和平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摘自《强国之鉴》 指出材料中“宫廷政变”在历史上的称谓及所说“政治体制”的形式。 (4)有学者认为当今全球力量的天平正在从西方向东方转移。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抓住这“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机遇? 【分析】本题以表格、图表和文字材料为背景上,考查秦灭六国、鸦片战争、十一届三中全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光荣革命、君主立宪制的有关知识。 【解答】(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朝灭六国,统一全国;公元1840年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步入近代;公元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2)根据年代尺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②1919年一战后通过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条约》,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九国公约》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它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的一次大调整。③1945年初,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举行的雅尔塔会议,建立雅尔塔体系。因此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③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 (3)根据材料“(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迅速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8年,英国议会作出决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史称“光荣革命”;可知“宫廷政变”在历史上的称谓“光荣革命”;革命后,1689年,为了限制王权,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标志君主立宪制确立。可知“政治体制”的形式是君主立宪制。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们应该抓住这“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机遇,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加强国际合作等。 故答案为: (1)A.秦;B.1840; C.十一届三中全会。 (2)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③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 (3)光荣革命;君主立宪制。 (4)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加强国际合作等。 第22页(共22页) 【点评】注意对材料的分析与解读,掌握秦灭六国、鸦片战争、十一届三中全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光荣革命、君主立宪制的有关知识。 23.(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39年英国各纺织部门男工与女工人数构成比例(%) ﹣﹣黄雪蓉《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妇女家庭观念在工业社会转型中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能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横线内填“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横线内填“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横线内填“未涉及”。 ①英国工业革命从棉纺织部门开始。 未涉及 。 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妇女家庭观念发生了变化。 正确 。 ③1839年英国各纺织部门男工人数均少于女工人数。 正确 。 ④1839年英国纺织部门中棉纺织部门的女工人数最少。 错误 。 材料二:当火车第一次出现在慈禧眼前时,慈禧颇为诧异,问道:“这么大的东西,得要多少匹马才能拉的动?”李莲英派人将一些电灯安装在慈禧经常去的颐和园,当晚上慈禧来到颐和园看到这些扎眼的灯光时,生气的问李莲英:“这是谁的主见,怎样挂那么多茄子在房顶上?”。 ﹣﹣摘编自《新浪网》 (2)材料二中慈禧所说的“茄子”的发明者是谁?火车、电灯等发明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材料三: 第22页(共22页) (3)有人说:“科技是把双刃剑”。请你根据材料三说明工业革命带来的两大社会问题并为解决其中一个问题提出一点合理化建议。 【分析】本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史实。掌握两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影响。 【解答】(1)①由“1839年英国各纺织部门男工与女工人数构成比例(%)”,可知“英国工业革命从棉纺织部门开始”,在材料中没有涉及。因此填写“未涉及”。 ②由“1839年英国各纺织部门男工与女工人数构成比例(%)”,可知女工人数比男工多;说明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妇女家庭观念发生了变化。是正确的。 ③由“1839年英国各纺织部门男工与女工人数构成比例(%)”,可知,1839年英国各纺织部门男工人数均少于女工人数。符合材料内容,是正确的。 ④由“1839年英国各纺织部门男工与女工人数构成比例(%)”,可知女工人数比男工多;因此“1839年英国纺织部门中棉纺织部门的女工人数最少。”是“错误”的。 (2)根据材料二,可知,慈禧所说的“茄子”是电灯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电灯泡的发明者是美国的大发明家爱迪生。火车、电灯等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3)根据材料三,可知“科技是把双刃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带来的两大社会问题是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严重等,如针对环境问题,注意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退耕还林种草,加大科技投入,保护生态环境等。 故答案为: (1)①未涉及;②正确;③正确;④错误。 (2)爱迪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3)贫富分化加剧(贫富差距拉大)和环境污染严重;注意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退耕还林种草,加大科技投入,保护生态环境等。 【点评】 第22页(共22页)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两次次工业革命等相关史实。 24.(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列宁来到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7日晚,起义者包围了冬宫,以“阿芙乐尔”巡洋舰炮声为信号,突破防线,冲进东宫,推翻了临时政府。 材料二: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请依据两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个材料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分析】本题为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总结归纳的能力。 【解答】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根据材料一“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列宁来到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可知1917年11月,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起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可知,新中国成立,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阐释围绕“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和壮大”进行分析即可。例文如下,题目: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和壮大(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中俄革命的联系等),论述:1917年11月,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起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并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 故答案为: 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和壮大 1917年11月,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起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并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 【点评】本题围绕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考查学生对俄国十月革命、新中国成立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考查学生分析归纳、语言表达的能力。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9/30 7:00:54;用户:张海燕;邮箱:lishi0014@xyh.com;学号:30475252 第22页(共22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