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0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中考语文,含答案,word可编辑,初中语文试卷】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试卷第 1页,总 7页 江苏省常州市 2020 年中考语文试题 一、字词书写 1. 把文中加粗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填在相应位置。 故乡不只是写在籍 guàn________里的一个熟悉地名,它还是老屋门前那条潺 潺 (________)的小河,磨坊里那盘永远嚼 (________)着五谷杂粮的大石磨。 多年后的今天,因为故乡,我 zhù________立在一旁,静 mù________,又潸然 泪下。 (摘自冯连伟《乡愁的那头是故乡》) 二、选择题 2. 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两项是( ) A.凡尔纳是法属圭亚那的科幻小说家,被公认为“现代科幻小说之父”,《海底两 万里》是他“海洋三部曲”之后的又一力作。 B.在印度洋,“鹦鹉螺”号被章鱼所困,“我”看到尼摩艇长独自用斧头与章鱼顽强 肉搏,最终击退了章鱼。 C.《儒林外史》将针砭时弊的锋芒隐藏在含而不露的叙述中,小说中无论是官 员、儒者、名士,还是市井小民,都跃然纸上。 D.匡超人本是一个淳朴的农村少年,做官后,不顾结发妻子,不念旧日友情、 吹嘘抬高自己,最终变成了薄情寡义的虚伪小人。 E.《西游记》:“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 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这是对孙悟空的精彩刻画。 3. 下列选项括号内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五一假期,万达广场终于迎来了春节后第一个客流高峰,商场里生意兴隆, 人满为患。(“万达广场”“生意兴隆”结构相同;“人满为患”表示人多,贬义词褒 用) B.她会爬树,一扯一扯的,跟猴子似的,爬得飞快。(“扯”“爬”是动词,准确生 动;“跟猴子似的”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贴切) C.开学前一天,市教育局有关领导一行三人莅临我校,视察开学工作准备情况。 (“莅临”是敬词,此处表达得体) D.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病毒”,公民个体应该具有一定的安全防范。(这是一个 单句,缺宾语的中心语) 三、语言表达 4. 如图是漫画《发怒》和《恐吓》,请选择其中一幅,简要概括其主题。 我选择的漫画是《 》 主题: 四、综合性学习 5. “亲子教育”的概念源于国外,近来受到中国社会的广泛关注。请探究图文材 料并回答问题:“亲”只限于“父母”好吗?“亲子教育”的年龄范围从 0~6 岁扩展 到 0~18 岁是否更加合理? [材料一] 亲子教育一般是指 0~6 岁之间施行的一种早期教育,是以亲缘关系为主要基础, 以爱护婴幼儿身心健康和开发潜能、培养个性为目标,以不断提高新生人口的 素质为宗旨的一种特殊形态的教育。 试卷第 2页,总 7页 [材料二] 调研显示,如果一生的幸福是 100 分,那么有 50 分取决于他 0~6 岁所受到的 教育。后面的生涯决定他剩下 50%的幸福。 [材料三] 领导,不可能做一辈子;父母,却一定是终身制。父母不能下岗,不能请假, 不能退休,不能辞职。 (摘编自《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百度百科》等) 五、句子默写 6. 古诗文默写。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_______________,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3)人知从太守游而乐,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4)古代诗词中有许多传神的动作描写,反映了人物的特定心境。请写出连续 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对比阅读 7. 阅读文言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 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 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二则》) [乙]少时阅唐宋以来诸诗家,不终卷,而己之才思涌出。遂不能息心凝虑 ,究极本领。不过如世之选家,略得大概而已。晚年无事,取诸家全集, 再三展玩 ,始知其真才分、真境地。觉向之所见,犹仅十之二三也。 因窃自愧悔:使数十年前,早从此寻绎 ,得识各家独至之处,与之相 上下 ,其才高者,可以扩吾之才;其功深者,可以进吾之功;必将挫笼参 会 ,自成一家。惜乎老至耄 及,精力已衰,不复能与古人争胜。然犹 幸老而从事于此,虽不能力追,而尚能见到,差胜 于终身不窥堂奥者。 (选自清•赵翼 《<瓯北诗话>小引》) [注释]①息心凝虑:静心思考。②展玩:展读,赏玩。③寻绎:探求推理。 ④相上下:相比较。⑤挫笼参会:吸收、综合和比较。⑥耄:八九十岁。⑦ 差胜:略微超过。⑧赵翼:清代文学家,常州人,乾隆进士。《瓯北诗话》是 赵翼的诗论专著,选文是这本书的自序。 (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①教然后知困 ②学学半 ③究极本领 ④再三展玩 ⑤因窃自愧悔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②觉向之所见,犹仅十之二三也。 (3)请简要分析乙文的写作目的。 试卷第 3页,总 7页 (4)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中“嘉肴”“大概”“参会”“终身”四个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中的常用义相同。 B.《论语》中的“温故知新”与甲文中的“教学相长”提示我们:学习方法灵活多样, 选择恰当的方法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C.赵翼曾经评论说很多人读经典是“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从乙 文的“愧悔”来看,他自己也犯过相同的错误。 D.赵翼虽能“知不足”,但是不能“自反”,忘记了诸葛亮《诫子书》中的警告,晚 年落得个“意与日去”“悲守穷庐”的结局。 七、现代文阅读 8.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常州:名士部落的千年文脉 叶舟 阮清华 ①在中国广袤的版图上,常州是一颗耀眼的明珠。她地理位置优越,人民 富庶;她教育发达,人文荟萃,是季子故里,齐梁旧地;儒风蔚然,学派林立。 从泰伯奔吴、季札封邑起,在绵延近三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常州创造出了具有 丰富内涵和鲜明特征的地域文化。 ②殷商末年,泰伯从中原带来了先进文化,江南的土著文化受到了来自中 原文化的熏陶。位于吴国中心区城的常州,成为吴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③南北朝时期,随着大量文人南迁,常州作为萧氏故里,成为南朝齐梁文 化的发源地和中心,也是受齐梁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地方。齐梁时期广博的学 术风气及“颇采华词以饰经说”的研究风格在常州后世的学术传统中打下了深刻 的烙印。 ④京杭大运河苏南段的开通,不仅使南北联系更加紧密,而且刺激了南北 文化的交流。伴随着城市的繁荣,隋、唐时期的常州吸引了大量的南迁文人, 城市文化在吸收外来养分后迅速成长,日益昌盛。 ⑤宋代的杨时和苏轼使常州的文化快速趋向成熟。他们两人从不同道路出 发,奠定了常州学风相辅相成的两极。杨时退居常州十八年,聚徒讲学,阐述 理学,这既是传授理学的十八年,也是常州书院教育振兴的十八年。苏轼一生 出入常州多达十一次,最后病逝于常州。苏轼“出处穷达”,在朝为官不畏权贵, 以国事为重;贬官到地方,也能造福一方,为民请命。苏轼和杨时的文化精神 奠定了常州文化最重要的根基,在家家重诗书、户户重教育的基础上,使得常 州的学术在日后迎来了全盛期。 ⑥明代学者唐顺之的出现将常州文化精神固有的特点发扬光大。他与当时 的文人社团东林党产生紧密的学术联系,“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形成 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精神传统,绵延至清代的常州学派, 形成了经世致用的学术高潮。 ⑦常州学派兴起于清朝乾嘉盛世。在考证流行的时候,另辟蹊径,将经学 研究与现实政治相结合,为今文经学在清代学术界争得了重要的地位,使之成 为足以与古文经学相抗衡的常州学派,更成为清代学术界面对社会危机的应变 之学和变革之学,为日后的改良与革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著名学者陆宝 千说:“若从学术一面论,则后日常州学派震撼一时,近代倡变法、走革命者, 鲜不受熏。” ⑧常州学派的经世主张不只体现在对现实问题的关注,更强调社会责任感。 常州学者并非只是空泛地议论时政,而是更强调脚踏实地去改变现状。曾经有 人说常州人性格中最大的特点是“戆直”,大抵是迂愚而刚直之意,但常州人的 迂直中实有一股正气在。当这种戆直浸润了经世致用的意蕴时,更显得正气满 满。明代高攀龙说常州人“危时守所学,乱亡守孤城”,能在一片黑暗中闪耀出 人性的崇高和伟大。 ⑨回想常州千年文脉流动的历史,我们并不应该只是如“白头宫女说遗事” 般缅怀过往,“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 试卷第 4页,总 7页 数百年”,赵翼在三百年前的吟诵,在今天有着新的意义和内涵。 (摘自 2019 年 12 期《长三角观察》,有删改) (1)文章的标题好在哪里?请简述理由。 (2)阅读全文,仿照示例,概括常州文化发展所经历的不同时期。 殷商发祥期→________→隋唐成长期→宋朝成熟期→________ (3)第⑧段画线句至少有两个词语必须重读,你认为是哪两个?请简述理由。 (4)依据文章,再补充阅读文天祥的诗《常州》及小序,概括常州文化精神的 内涵。 序:常州,宋睢阳郡也。北兵愤其坚守,杀戮无遗种,死者皆忠义之鬼,哀哉! 山河千里在,烟火一家无。壮甚睢阳守,冤哉马邑屠。 苍天如可问,赤子果何辜?唇齿提封旧,抚膺三叹吁! [注释]《常州》选自《历代诗人咏常州》。此诗为文天祥战败被俘,押送北上, 路经常州时所作。作者以唐代睢阳之战和汉初马邑被屠暗喻常州军民守城抗击 元军之壮烈。 (5)下列选项中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第①段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包含描写、抒情、议论等。 B.第⑤段写苏轼与常州的紧密联系,主要是告诉读者苏轼对常州有深厚感情。 C.“经世致用”理解为:学问应用于治理国家、推动社会实践与变革。 D.末段提醒我们:不要只沉缅于常州文化辉煌的过去,而更应努力开创常州文 化的未来。 9. 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儿童文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儿童生命的本然状态 陈思和 ①儿童文学必须突出儿童性,但是儿童与儿童文学的写作是分离的。不像 青春文学,作者多半是在读的中学生和大学生,或者是青年作家。儿童文学是 由成年人来写的,年龄上隔了一代,甚至隔了两代。年龄跨界的人来表达儿童 生命的感受,难度就比较大。所以,恰当的创作原则是:儿童文学要尽可能地 接近儿童生命的本然状态。 ②儿童阶段的生命特征是儿童文学的母题所在。在外力帮助下逐渐走向独 立是儿童阶段的重要特征,这就构成儿童文学的一大母题——爱和互相帮助。 还有两个主题与此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是善恶,一个是分享。 ③儿童阶段的另一个生命特征是环境视域的逐步扩大,这也是儿童文学的 重要母题。儿童文学最初关注的意象是床和房子,拓展开去,于是就出现了离 家外出旅行的主题,或者身体突然掉进另外一个空间,由此开始了历险记。西 方儿童文学名著《小红帽》《木偶奇遇记》都是这个主题延伸出来的。 ④从生命原始状态到开始接受文明规范的教育是儿童生命的又一重要特征。 孩子的生命是赤裸裸诞生的,是一种无拘无束的原始形态,也可以说这是一种 野蛮形态。这个特征既强调了教育在儿童文学中的地位——人自身从“小野蛮” 逐渐向着“小文明”的形态发展,同时,也肯定了儿童生命的某种野蛮特点。 ⑤这里说的“野蛮”是不带有贬义的,它揭示出生命形态中有很多非文明规 范的因素,它是自然产生的,是孩子生命形态的本然。电影《地雷战》有一个 细节,鬼子工兵挖地雷的时候,挖到了一个假地雷,里面放的竟然是大便,日 本工兵气得嗷嗷直叫。电影镜头马上切换到两个孩子在哈哈大笑,一个悄悄告 诉另一个:是臭粑粑!如果镜头里表现的是成年人这么做,就会让人感到恶心, 然而孩子的恶作剧却让人解颐一笑。为什么?因为在这个细节里突然爆发了一 种儿童生命的蛮性特征,用在战争环境下特别恰当。 ⑥创作儿童文学,尽可能地接近儿童生命的本然状态,途径还有很多,比 如“模仿”和“接近”,但是这属于外部行为。创作其实是一种内心行为,作者需 要从自身的生命感受出发,通过童年记忆来挖掘和激发自身具有的儿童生命因 素,也许这种因素早已被成年人的种种生命征象所遮蔽,但是仍然具有活力。 试卷第 5页,总 7页 通过记忆把自身生命的童年因素激发出来并且复活,通过创作活动把它转化为 文学形象,那是儿童文学中最上乘的意象。 ⑦儿童文学不可避免地含有非儿童性的部分。如果说,儿童性的部分更多 地是从文学审美的功能上来呈现儿童文学,那么,非儿童性的部分,则要从知 识传播、成长教育等功能上来发挥儿童文学的特点。儿童性与非儿童性的完美 结合,才是优秀的儿童文学的最高境界。 ⑧但要注意,教育的内容可能不是儿童自己需要,而是长辈觉得应该让儿 童知道的。我们讲“瓢虫是害虫”“蜜蜂是益虫”,其实这些都是成年人的标准。 哪个孩子不小心被蜜蜂刺了一下,他可能就会认为蜜蜂才是害虫。这提示我们 要有这个自觉,对于儿童文学中含有的非儿童功能,要有一个“度”,太多就超 过了儿童承受的能力,会使儿童文学发生异化;但完全没有非儿童功能也做不 到,那是乌托邦。这是儿童文学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摘自 2019 年 9 月 23 日《文汇•读书周报》,有删改) (1)下列选项中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首段写青春文学,目的是与儿童文学创作形成对照,突出年龄跨界表达儿童 生命感受的难度,从而引出本文中心论点。 B.本文论证思路清晰严谨:首先提出论点,接着重点分析儿童文学创作接近儿 童生命本然状态的途径,最后补充论述儿童文学的教育功能。 C.孩子的生命是赤裸裸诞生的,是一种野蛮形态。这里的“野蛮”表明了作者对 儿童文学中“蛮性特征”内容的坚决否定。 D.“异化”指变成不同的东西。“乌托邦”指难以实现的愿望。文章结尾这两个词语 的使用,表明了作者鲜明的创作态度。 (2)下面的材料能否证明第②段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深受中国儿童的喜爱。孙悟空的神通广大,降妖 灭魔,西天取经之路的奇幻历险经历,唐僧师徒四人一路互相扶持、互相帮助 的感人故事,都深深地吸引着小读者们的心灵。 (3)请分析文章第③段使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4)联系全文,说说你对第⑦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5)请依据文本并结合自身阅读体验,谈谈儿童文学创作怎样尽可能接近儿童 生命的本然状态。 八、作文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社区,是指特定的区域里,生活上相互关联的人构成的一个大集体,小区、村 庄、养老院……是社区的常见形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区,每个社区都流淌着 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都有很多难忘的时刻,值得我们用文字把它铭刻并与他 人分享。 请以“社区的傍晚”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考感悟,不得抄袭;②除诗歌、戏剧外, 文体自选;③不少于 600 字;④请勿透露考生个人信息,如地名、校名和人 名。 试卷第 6页,总 7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江苏省常州市 2020 年中考语文试题 一、字词书写 1.贯,chán,jiáo,伫,穆 二、选择题 2.C D 3.A 三、语言表达 4.示例: 《发怒》发怒对解决事情没有帮助。 《恐吓》不要带着虚假的面具虚张声势地恐吓众人。 四、综合性学习 5.亲子关系中的“亲“不只限于“父母”,它主要是以“亲缘关系”为基础,良好的亲 子关系还少不了学校、社会的参与。 “亲子教育”的年龄范围从 0~6 岁扩展到 0~18 岁更加合理。父母是终身制的, 而且在孩子的不同发展阶段担负着不同的角色任务 ;6 岁以后决定了人一生百分之五十的幸福,这个阶段同样重要。 五、句子默写 6.(1)随君直到夜郎西 (2)伤心奏汉经行处 (3)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4)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六、对比阅读 7.(1)①困惑;②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③穷尽,终极;④一次又一 次;③偷偷地,私自。 (2)○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是不知道它的好处的。②发觉之前所阅读收 获的东西,仅仅是这些书本中的十分之二三 罢了。 (3)少时读书要用功,读出真意,但其实是做不到的,因为很多书只有阅历深 了,才能读懂。且读书也是对话,同样的一 个问题,有不同的答案。 C 七、现代文阅读 8.(1)①表明写作对象;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③很好地吸引了读者的阅 读兴趣。 (2)南北朝传承期明清发扬期 (3)“并非”和“强调”。加强后半句的语气,突出要“脚踏实地去改变现状”。 (4)①开吴之地,名士之城;②兼收并蓄,宽厚包容;③经世致用,正气凛 然。 B 9.C (2)可以证明。第②段主要论述的是:构成儿童文学的一大母题——爱和互 相帮助,材料与观点一致。 试卷第 7页,总 7页 (3)举例论证。列举《小红帽》和《木偶奇遇记》两个真实、可靠的事例,具 体有力地证明了“儿童阶段的另一个生命特征是环境视域的逐步扩大”的论点, 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4)对于儿童文学中含有非儿童功能,要有一个“度”,太多就超出了儿童的承 受能力,会使儿童文学发生异化;但完全没有非儿童功能也做不到,那是乌托 邦。这是儿童文学自身的特点决定的。所以,儿童性与非儿童性的完美结合, 才是优秀的儿童文学的最高境界。 (5)成年人不可能绝对还原儿童的本然,我们应该通过观察生活、接近儿童等 途径,从自身的生命感受出发,通过童年记忆来再现儿童性的问题,把儿童生 命的本然状态通过儿童文学创作发扬出来。 八、作文 10.例文 社区的傍晚 秋天来了,天气一天比一天凉。整天待在门房里的我,也渐渐觉出了寒意。 我,千雪小区的门卫,每天看惯了人情冷暖,竟渐渐麻木起来。 一天傍晚,一个衣着寒酸、头发花白的拾荒人想趁我不注意溜进小区,我厉声 制止了他:“干什么?” 老头儿回过头来:“我只是想去捡些破烂,我不是小偷。 看着他单薄的身躯,我心里有一丝不忍,可理智还是让我选择了拒绝--上个月, 我一时心软放进来一个拾荒人,结果就有居民投诉说少了东西,害我挨了主管 好一顿骂。 ”这里是高档小区,你不能进去!”我的口气很强硬。老头儿像被刺激了似的, 脱口大吼:“捡破烂的不是人啊?我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你凭什么要管?” 这时,主管从不远处向我走来,我着急地朝老头儿喊:“走走走,快点走。这里 不是你随便进出的地方!” 出乎意料的,主管竟大手一挥,让老头儿进来了。 后来我才知道,这老头儿原来是某国企工人,后来退了休,老伴的身体一直不 好,他那点微薄的退休金刚够老伴的医药开 销,儿子远在外地,他不愿意老向儿子张口,就自己出来捡废品,贴补家用。 以后我再看到这个老人,心里就会升起一股敬佩之情。 老人每天傍晚时分来小区,半个小时左右就离开。小区住户们从没有投诉过他。 一次,我看见一号楼的陈老伯拿了一袋苹果让老人带回去,老人似乎很不高兴, 说道:“我又不是乞丐,不需要你的怜悯!”说完就气冲冲地离开了。 第二天下午,陈老伯将一捆旧书放到了垃圾筒旁的树底下。傍晚,老人来时把 旧书带走了--他自然以为那是别人不要的东西从此,每天下午,都有人把食品或 旧物放在树底下,老人每天傍晚准时来把那些东西取走。不过,我注意到,老 人总是先在小区各处看看有没有废品,最后才会拿走树底下的东西,老人的目 光,也渐渐友善了... 天气越来越冷了,老人在寒风中总是瑟瑟发抖。有时我会请他来门房坐坐,喝 杯热茶。他总是喝完茶就匆匆离去了--家里的老伴还等着他照顾呢。 又一次降温的第二天,我看见老人在树底下发现了一件半新的棉袄。 我看到,这个幸福的拾荒者,用他苍老的、颤抖的手,悄悄地抹了抹眼角...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