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0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和灭火单元基础卷(附解析新人教版)
2020-2021 学年初三化学上册单元基础练习:燃烧和灭火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第Ⅰ卷(选择题 共 38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9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单选题 1.“低碳”是全世界的主题。以下流程是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实现“低 碳”,从而更好地通过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水生成氢气的过程中所用的催化剂一定是二氧化锰 B.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的反应产物是混合物 C.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D.燃烧时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光能等 【答案】A 【解析】 A. 二氧化锰不是专门作催化剂的,水生成氢气的过程中所用的催化剂不一定是二氧化锰,此选项错 误; B. 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的反应产物是液化石油气、汽油、甲醇等,所以属于混合 物,此选项正确; C. 二氧化碳可灭火、作气体肥料、干冰可作制冷剂,所以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此选项正 确; D. 燃烧时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光能等,此选项正确。故选 A。 2.以下均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图,其中能控制反应速率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C 装置中分液漏斗可以通过控制液体的加入量来控制反应速率。 3.根据化学方程式 ,推断 x 的化学式为: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可以知道:各种原子的种类 个数 质量都不会发生改变,根据 这个守恒的原因可以断定:x 的化学式: 。故选 B 4.为避免矿井中发生瓦斯(含甲烷和一氧化碳)爆炸,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 A.降低瓦斯气体的着火点 B.严禁烟火 C.检查电路是否损坏 D.提高通风能力 【答案】A 【解析】 着火点为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降低,A 错误;瓦斯易爆炸,故应严禁烟火,B 正确;若电路损坏 则很有可能引发瓦斯爆炸,故应定时检查电路是否损坏,C 正确;提高通风能力能降低矿井中瓦斯 的浓度,降低其爆炸的可能,D 正确。故选 A。 5.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大气中氢气含量高达 90%.科幻片《流浪地球》中为了防止地球被木星吸 引而导致解体,小伙伴们利用点燃木星上的气体混合物后发生爆炸产生的冲击力,反推地球脱离木 星引力。下列关于“木星爆炸”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木星上的混合气体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B.被木星吸引的地球大气层中的氧气为燃烧提供了可燃物 C.木星上的混合气体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量 D.木星上的混合气体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水 【答案】B 【解析】 A、木星上的混合气体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A 正确; B、氧气不是可燃物。B 错误; C、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热。正确; D、氢气燃烧生成水,D 正确。 故选:B。 6.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 酸钾固体 B 电解一定量的水 C 石灰石与足量稀盐酸 反应 D 完全分解两份完全 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 【答案】A 【解析】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固体质量减少,但锰元素质量不变;故选项正确; B、电解一定量的水产生氢气和氧气,反应完全后,氧气质量不再增加;故选项错误; C、石灰石与足量稀盐酸接触就立即反应,固体质量立刻减少,石灰石中含有杂质,反应结束后,固 体质量不为零;故选项错误; D、完全分解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产生的氧气质量相等;故选项错误; 故选:A。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钾肥不但能促进农作物枝叶茂盛、叶色浓绿,还能提高产量 B.CO2 的排放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 C.合金、塑料、橡胶等都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 D.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答案】D 试题分析:氮肥不但能促进农作物枝叶茂盛、叶色浓绿,还能提高产量;CO2 的排放是导致温室效 应的主要原因,不能引起酸雨;塑料、橡胶等都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防止 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故选 D. 8.建构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的建构正确的是( ) A. 燃烧条件模型 B. 原子结构模型 C. 反应类型模型 D. 空气组成模型 【答案】D 【解析】 A、燃烧需要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并与空气接触,模型中可燃物专指固体是片面的,对气体未予 具体说明,选项 A 错误; B、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该模型把质子独立于原子核之外是错 误的。选项 B 错误; C、有些化合反应是氧化反应,例如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有些化合反应不是氧化反应,例如氧化钙 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有些氧化反应不是化合反应,如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些氧化反 应是化合反应,两者是部分重叠的关系,选项 C 错误; D、按体积计算空气由 78%N2 和 21%O2 还有 1%其他成分组成,模型描述与事实相符,选项 D 正确。 故选 D。 9.近日,专家否认了“味精致癌”的说法.实验表明,味精在 100℃时加热半个小时,只有 0.3%的味 精生成焦谷氨酸钠,其对人体的影响很小.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味精受热不分解 B.味精在加热下生成焦谷氨酸钠属于物理变化 C.大量食用味精有利于健康 D.实验研究问题是一种有效方法 【答案】D 【解析】 A. “味精在 100℃时加热半个小时,只有 0.3%的味精生成焦谷氨酸钠”,可知味精受热分解,选项错 误; B. 味精在加热下生成焦谷氨酸钠,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 C. 实验表明,味精在 100℃时加热半个小时,只有 0.3%的味精生成焦谷氨酸钠,其对人体的影响很 小,说明焦谷氨酸钠对人体有害,不能大量食用味精,选项错误; D. 实验研究问题是一种有效方法,另外还有查阅资料等其他方法,选项正确。 故选 D。 10.属于新能源的是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 【答案】D 【解析】 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空气污染物或温室气体而氢气燃烧后仅生成 水、属于新能源,故选 D。 11.森林火灾现场救援的方法有:飞机投水、砍出隔离带、人工扑打等,其中“砍出隔离带”采用的 灭火原理是 A.隔绝氧气 B.降低着火点 C.隔离可燃物 D.降低至着火点以下 【答案】C 【解析】 森林发生灭火时,砍出隔离带是常用灭火方法,其操作方法是距火势蔓延方向一段距离提前将一部 分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阻止火势继续蔓延,其灭火原理是隔离可燃物,故选 C。 12.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分析或做法正确的是 A.吹灭蜡烛:降低着火点 B.“釜底抽薪”:利用了清除可燃物的灭火原理 C.电器起火:用水浇灭 D.煽风点火: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答案】B 【解析】 A、吹灭蜡烛,蜡烛熄灭的原理是降低温度至蜡烛的着火点以下,着火点属于固有性质,不会改变, A 选项分析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釜底抽薪”,利用了清除可燃物的灭火原理,B 选项分析正确,符合题意; C、电器起火不能用水浇灭,C 选项做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煽风点火,增加了空气的流通,保证了足量的氧气,不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D 选项 分析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B。 13.从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判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室内着火时不急于打开门窗 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C.用明火检验燃气是否泄漏 D.发生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答案】C 【解析】 不能用明火检验燃气是否泄漏,因为会发生爆炸事故。故选 C. 14.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油锅着火,泼水灭火 B.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C.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D.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时可能发生爆炸 【答案】D 【解析】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不能用水灭火,因为油的密度比水小,故错误; B、物质的着火点一般不会发生变化,故错误; C、氢气燃烧只生成水,故错误; D、空气中有氧气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达到着火点可能发生爆炸,正确。 故选 D。 15.如图,向盛满纯净氢气的集气瓶中插入一支点燃的蜡烛,拿出来,再插入,这样反复操作数次, 每次现象均为:燃着的蜡烛在瓶中熄灭,在瓶口又复燃。以下由该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石蜡蒸气的密度比氢气的小 B.隔绝氧气可以灭火 C.氢气没有可燃性 D.瓶内外石蜡蒸气着火点各不相同 【答案】B 【解析】 A、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故 A 错误; B、盛满纯净氢气的集气瓶中没有氧气,说明隔绝氧气可以灭火,故 B 正确; C、由于氢气在氧气中能燃烧,所以氢气有可燃性,故 C 错误; D、着火点是物质的属性,一般不会发生改变,故 D 错误。 故选:B。 16.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天然气作燃料的国家.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A.H2 B.CO C.CH4 D.CO2 【答案】C 【解析】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它的化学式为 CH4。 17.2018 年春节起,江西实行了“禁燃令”。图中表示“禁止燃放爆竹”的标志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A、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不符合题意; 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符合题意; C、图中所示标志是循环使用标志,不符合题意; 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不符合题意。故选 B。 18.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活性炭除去房间中的异味 B.用煤、石油、天然气作燃料 C.干冰用于冷藏食品 D.用铜或铝制作导线 【答案】B 【解析】 A、活性炭能够吸附异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B、可以用作燃料,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 C、干冰升华吸热,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D、铜具有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故选:B。 19.“迎民族盛会,庆七十华诞”。下列做法不利于减少环境污染的是( ) A.进行垃圾分类 B.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C.工业废水任意排放 D.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答案】C 【解析】 A、进行垃圾分类,利于减少环境污染,故 A 正确; B、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利于减少环境污染,故 B 正确; C、工业废水任意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不利于减少环境污染,故 C 不正确; D、积极植树、造林、种草,会净化空气,利于减少环境污染,故 D 正确。故选 C。 二、简答题 20.( 5 分)学好化学能使我们更科学地认识、分析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事物。 (1)中考期间,小明的妈妈准备了一份易消化的午餐,其中有:凉拌黄瓜、辣椒炒茄子、蒸芋头、冬瓜 汤、米饭。从营养全面的角度考虑,还需要补充的食品是____(写一种)。烹饪过程中使用了加碘盐,其 目的是为了防止缺碘引起_____疾病。 (2)古人在野外生火时常“钻木取火”。“钻木取火”满足的燃烧的条件是____(填序号)。 A 提供可燃物 B 与氧气接触 C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3)家庭里常常使用活性炭净水器来净化水,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性。 (4)面料为“冰蚕丝”的运动服,其主要成分为合成纤维。用化学方法鉴别“冰蚕丝”和羊毛的方法是 _________(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 【答案】(1)肉类(或蛋类等) 甲状腺 (2)C (3)吸附 (4)取样品灼烧闻气味, 有烧焦羽毛气味的为羊毛,产生特殊气味的则为“冰蚕丝” 【解析】 (1)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结合题意,凉拌黄瓜、 辣椒炒茄子、蒸芋头、冬瓜汤中富含维生素、无机盐等;米饭属于糖类,可知食物中蛋白质、油脂 含量较少;故为使营养搭配更加合理,需要富含蛋白质、油脂的食物; 碘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故填:肉类;甲状腺。 (2)“钻木取火”满足的燃烧的条件是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故填:C。 (3)家庭里常常使用活性炭净水器来净化水,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故填:吸附。 (4)面料为“冰蚕丝”的运动服,其主要成分为合成纤维。用化学方法鉴别“冰蚕丝”和羊毛的方法是取 样品灼烧闻气味,有烧焦羽毛气味的为羊毛,产生特殊气味的则为“冰蚕丝”。 故填:取样品灼烧闻气味,有烧焦羽毛气味的为羊毛,产生特殊气味的则为“冰蚕丝”。 21.( 6 分)化石能源不可再生,发展新能源汽车势在必行。下图是一款以氢氧燃料电池为动力的新 能源汽车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1)常见的三种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__。 (2)图中标示的物件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有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填一种即可)。 (3)氢气是理想的“绿色能源”,它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氢能源目前还很难普及,请写出不能 普及的一点原因__________。 (4)新能源汽车将逐步替代燃油汽车,由此你对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有何感想_________? (5)在新能源汽车未普及时,在汽油中添加适量乙醇成为一种“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以下对乙醇作 汽车燃料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____) A 原料来源丰富 B 是可再生能源 C 乙醇汽油燃烧完全没有污染 【答案】(1)天然气 (2)Cu 或 Al (3)热值高,产物是水无污染等 制备成本高、运输 和贮存困难等 (4)化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让生活更美好 (5)C 【解析】 (1)常见的三种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故填:天然气。 (2)图中标示的物件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有 Cu 或 Al,因为车的门是铜制,轮毂是铝合金的,故填: Cu 或 Al。 (3)氢气是理想的“绿色能源”,它具有的优点是燃烧时的热值高,产物是水无污染等,氢能源目前 还很难普及,是因为制备成本高、运输和贮存困难等,故填:热值高,产物是水无污染等 制备成 本高、运输和贮存困难等。 (4)新能源汽车将逐步替代燃油汽车,说明化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让生活 更美好,故填:化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让生活更美好。 (5)在新能源汽车未普及时,在汽油中添加适量乙醇成为一种“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但说乙醇汽油 燃烧完全没有污染是错误的,因为乙醇汽油中只有 10%左右的乙醇,主要成分仍是汽油,燃烧时仍 有污染空气的杂质。故选 C。 三、填空题 22.( 7 分)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请回答: (1)原始人使用木柴燃烧释放的____能烘烤食物,告别了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现在,人们仍然利 用燃料燃烧蒸煮食物,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丙烯(C3H6),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按图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该实验装置存在明显不足, 改进措施是_________。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的现象,分析室内起火时, 如果打开门窗,火会烧得更旺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燃烧产生的高温可用于冶炼金属。木炭、一氧化碳均可用于冶炼金属,利用了它们的______ 性。 【答案】(1)热 362222C H +9O6CO +6H O 点燃 (2)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 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在集气瓶底加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 打开门窗,为可燃物的燃烧提供了 充足的氧气 (3)还原 【解析】 (1)原始人使用木柴燃烧释放的热能烘烤食物,告别了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 之一丙烯(C3H6),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热; 。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反应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该实验装置存在明显不足平底没有放水或细沙,高温生成物容易使集气瓶炸裂,改进措施是在集气 瓶底加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的现象,分析室内 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会烧得更旺的原因: 打开门窗,为可燃物的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故 填: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在集气瓶底加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 打开门窗,为可燃物的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3)木炭、一氧化碳均可用于冶炼金属,利用了它们的还原性,故填:还原。 23.( 4 分)公交车上常悬挂一块警示牌“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和危险化学品上车!”。上面列举了各种 禁带物品,易燃物:烟花、爆竹等。遇水易爆品:金属钠、镁等。易燃液体:汽油、酒精等。腐蚀 性物品:硫酸、氢氧化钠等。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镁元素:____。 (2)乙醇的化学式:____。 (3)氢氧根离子:____。 (4)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____。 【答案】Mg C2H5OH OH- +6 24H SO 【解析】 (1)元素符号可以表示元素,即镁元素可用 Mg 表示,故填 Mg。 (2)乙醇是由乙醇分子构成的,1 个乙醇分子中含有 2 个碳原子、6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所以 乙醇的化学式为 C2H5OH,故填 C2H5OH。 (3)书写离子符号时,先在相应的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写出离子所带电荷的数目,再写出电荷的电性, 如果离子所带电荷的数目为 1,则省略不写,1 个氢氧根离子带 1 个单位的负电荷,所以氢氧根离子 的符号写为 OH-,故填 OH-。 (4)标化合物中的元素化合价时,先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在相应的元素符号上方先写出化合价的 正或负,再写出化合价的数值,硫酸中,氢元素显+1 价,氧元素显-2 价,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 价, 故标为 。 24.( 4 分)能源和环境问题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___、天然气。 (2)可燃冰是一种新能源,其主要成分为甲烷的水合物,据资料介绍,“1 体积的可燃冰可释放出约 164 体积的天然气”,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 属于_____(填“混合物”或“化合物”)。 (3)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家用热水器需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场所,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石油 (2)气体分子间的间隔比固体分子间的间隔大 化合物 (3)防止天 然气不完全燃烧时生成一氧化碳,导致中毒 【解析】 (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 (2)据资料介绍,“1 体积的可燃冰可释放出约 164 体积的天然气”,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是气体分 子间的间隔比固体分子间的间隔大,所以气体所占的体积大;其主要成分为甲烷,是由碳和氢元素 组成的纯净物,甲烷属于化合物; (3)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家用热水器需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场所,主要目的是防止天然气不完全燃烧时 生成一氧化碳,导致中毒。 25.( 6 分)下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根据实验图示和资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 40 ℃和 240 ℃。 (1)图Ⅰ中,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老师在倾倒烧杯中的热水时,发现水中的白磷刚露出水面时开始冒烟燃烧,由此得出燃烧 所需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 (3)烧杯中水的作用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是_________。 (4)小颖同学进行图Ⅱ所示实验时,用烧杯罩住两支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 (“高”或“低”)的蜡烛先熄灭。当蜡烛火焰即将熄灭时,小颖将烧杯口一侧慢慢抬起,发现蜡烛“死 而复生”,蜡烛“死而复生”给我们的安全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2)可燃物需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使热水 中的白磷隔绝了氧气(或空气) 给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提供了热量 (4)高 室内发生火灾时, 不要打开门窗 【解析】 (1)图Ⅰ中,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2)化学老师在倾倒烧杯中的热水时,发现水中的白磷刚露出水面时开始冒烟燃烧,由此得出燃烧 所需的条件是可燃物需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烧杯中水的作用一方面隔绝氧气(或空气),另一方面给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提供了热量,使温度 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4)小颖同学进行图Ⅱ所示实验时,用烧杯罩住两支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观察到的现象是高的 蜡烛先熄灭,是因为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密度减小;当蜡烛火焰即将熄灭时, 小颖将烧杯口一侧慢慢抬起,发现蜡烛“死而复生”,蜡烛“死而复生”给我们的安全启示是室内发生 火灾时,不要打开门窗,否则会提供更多的氧气,使燃烧更剧烈。 四、流程题 26.( 4 分)超细碳酸钙可用作高档化妆品、香皂、洗面奶、儿童牙膏等的填料。在工业中超细碳酸 钙是培养基中的重要成分和钙源添加剂,作为微生物发酵的缓冲剂而应用于抗生素的生产,在止痛 和胃药中也起一定的药理作用。利用碳化法生产超细碳酸钙的主要流程如图。 (1)石灰石加入石灰窑之前要粉碎处理,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乳化池中,生石灰与水发生反应会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3)过筛的目的是拦截___(填“大于”或“小于”)筛孔直径的颗粒。 (4)碳化塔中是 CO2 与 Ca(OH)2 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答案】(1)加快反应速率 (2)放出 (3)大于 (4)Ca(OH)2+CO2=CaCO3↓+H2O 【解析】 (1)石灰石加入石灰窑之前经过粉碎处理,能够增大石灰石的表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故填加快反 应速率。 (2)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故填放出。 (3)过筛的作用是过滤,能够使小于筛孔直径的颗粒通过,拦截大于筛孔直径的颗粒,故填大于。 (4)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a(OH)2+ CO2=CaCO3↓+H2O。 五、推断题 27.( 5 分)A~G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七种物质,相互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能转化,“—” 表示能发生反应,部分产物已略去)。其中 A 和 B 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无色液体,F 和 G 是组成元素 相同的无色气体,D 和 E 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图中涉及的反应都是本学期的知识内容) (1)物质 C 是___,G 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 E→F 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 B→D 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反应。 【答案】氧气 作气体燃料(合理即可) 32CaCOCaO+CO 高温 化合 【解析】 (1)由分析可知,物质 C 是氧气; G 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2)碳酸钙可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 反应,故 E→F 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B 是水,D 为氢氧化钙,氧化钙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 化合反应。 六、实验题 28.( 7 分)化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有助于更好地达成实验目的。请据图完成有关问题: (1)图一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实验改进后的白磷由热水加热而引燃,由此可知红磷 的着火点_____(“低于”或“高于”)白磷。对改进后的实验分析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 装置不需检查气密性 B 能减小五氧化二磷对空气的影响 C 实验结果误差更小 D 实验中会观察到活塞始终向左移动最后停在刻度 4 处 (2)图二中改进前该实验能证明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若达到相同的实验目的,现有图中两低 改进实验方案,你赞同方案_____(选填“1”或“2”),不赞同另一套方案的理由是_____。 【答案】(1) 225 4P + 5O 2 PO 点燃 高于 B、C (2)密度比空气大,不可燃也不 助燃 1 下层蜡烛先接触气流,火焰先熄灭与气体密度无关 【解析】 (1)图一中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五氧化二磷的化学方程式为: 2254P + 5O2 PO 点燃 ;实验改 进后的白磷由热水加热而引燃,由此可知红磷(着火点 240℃)的着火点高于白磷(着火点 40℃)。 对改进后的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A 有气体参与的反应,装置需要检查气密性;故选项错误; B 实验过程中药品始终处于密闭状态,能减小五氧化二磷对空气的影响;故选项正确; C 实验装置气密性好,实验结果误差更小;故选项错误; D 实验中白磷燃烧放出热量,温度升高,压强变大,活塞先向右移动,然后慢慢向左移动,最后停 在刻度 4 处;故选项错误; 故选:BC。 (2)图二中改进前该实验,燃着的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能证明二氧化碳的性质是:密度比空气 大,不可燃也不助燃。若达到相同的实验目的,现有图中两种改进实验方案,赞同方案 1,不赞同 方案 2 的理由是:下层蜡烛先接触气流,火焰先熄灭与气体密度无关; 七、科学探究题 29.( 6 分)小刚同学在学习化学知识后,知道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可能造成死亡。于是他和小强一 起对自家久未开启的菜窖内的气体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菜窖内气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蔬菜在一定条件下发酵生成气体,其成分可能含有 CO2、CH4 等: ②NaOH 溶液会与 CO2 反应,可用于吸收 CO2; ③浓硫酸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气体。 (猜想与假设)小刚认为菜窖内的气体含有 CO2 和 CH4。 (实验探究)他们对菜窖内的气体进行取样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若装置 A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样品中含有___________。 (2)E 处观察到干燥冷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待火焰熄灭后,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立刻向烧杯内 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样品中含有_____________。E 处气体燃烧的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实验结论)气体样品中含有 CO2 和 CH4,小刚的猜想正确。 (反思与评价) (3)小强观察上述实验装置发现;装置 A 和装置 C 完全相同,你认为装置 C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探究结果,气体样品中含有 CO2,由于二氧化碳___________(填 2 点性质),所 以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应向菜窖内通入大量的空气。 【答案】CO2 CH4 4222CH+2OCO+2H O 点燃 检验 CO2 是否被完全除尽 密度比空 气大且不能供给呼吸 【解析】 (1)若装置 A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样品中含有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 生成碳酸钙和水; (2)E 处观察到干燥冷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有水生成,立刻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并 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故气体样品中含有甲烷,E 处气体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为: 4 2 2 2CH +2O CO +2H O 点燃 ; (3)装置 C 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完全除尽; (4)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且密度比空气大,故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应向菜窖内通入大量的 空气。 八、计算题 30.( 8 分)钙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因缺钙而导致骨质疏松、佝偻病等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 用钙片。某补钙药剂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如图Ⅰ所示。现将 100 g 稀盐酸分成五等份,逐次加入用 40 片 该药剂制成的粉末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也不含钙元素),得到部分数据与关系图如图Ⅱ,请 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35 a 20 (1)a 的数值为 。 (2)完全反应后生成氯化钙的质量是多少?(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 (3)第五次反应后溶液中钙元素的质量是 。 【答案】(1)25 (2)22.2g (3)8g 【解析】 由表格中第一次的数据可知加入 20g 稀盐酸可消耗 5g 碳酸钙;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 计算出氯化钙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式的计算分析作答。 (1)由第一次的据可知 20g 稀盐酸可消耗 5g 碳酸钙,则第四次加入 20g 稀盐酸后,剩余固体为 20g, 第二次加入 20g 稀盐酸后,剩余固体为 30g,第三次加入 20g 稀盐酸后,剩余固体为 25g; (2)由图可知第四次加入盐酸后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8.8g 设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 x。 3 2 2 2CaCO +2HCl= CaCl +CO +H O 111 44 8.8gx 111 =44 8. 8g x 解得 x=22.2 g (3)第 4 次时,碳酸钙已经完全反应,则第五次反应后溶液中钙元素的质量是就是生成的氯化钙中 钙元素的质量: 4022.2g100%=8g111 ; 答:完全反应后生成氯化钙的质量是 22.2 g。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