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0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锦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辽宁省锦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25分) 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立德守正 践行致远 2.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旷野(guǎng) 滋润 (zī) 婉惜(wǎn) 前仆后继 (pū) B.闷热(mēn) 洗涤(dí) 明朗(lǎng) 彬彬有礼 (bīn) C.矫健(jiǎo) 严俊(jùn) 苍劲(jìn) 一气呵成(hē) D.拘泥(nì) 矗立(zhù) 着落(zhuó) 奈人寻味 (nài) 3.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我们青少年应该从小树立目空一切的远大理想,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B.重读了小学时的日记,童年往事历历在目,我好像回到了从前。 C.冒着四月的细雨,我们小心翼翼地走进苗圃,去亲近雨中的花朵。 D.雄伟的泰山、奇绝的黄山、秀丽的庐山……这些大自然的杰作让人叹为观止。 4.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B.中国航天开启空间站时代,空间站无疑会加快人类利用、探索、开发宇宙的步伐。 C.在不断的尝试和突破中,使他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D.运动有三忌,一忌餐后立刻运动,二忌过度运动,三忌盲目运动。 5.选出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 ) ①阅读过程中,即便不同意作者的观点,如果整理出反对的原因,这个过程也是有益的。 ②一本书值得阅读,那么拿到书的第一件事,是做“快速通读”。 ③过多纠缠细节,反而会错过一些大原则。 ④如果觉得这本书确实有价值,那就要做“分析阅读”,这一步重点是分析。 ⑤这个过程主要是把书从头到尾快速翻阅一遍,遇到不懂的地方,不要过多停留。 A.①⑤②③④ B.①②⑤③④ C.②⑤③④① D.②③⑤④① 6.选出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 ) 19 A.《简•爱》中简•爱在舅父家里过了十年倍受歧视和虐待的生活,她不敢与经常欺负她的表哥对抗,也不敢公开指责袒护表哥的舅母。 B.《骆驼样子》中祥子用积攒了三年的钱买了一辆新车后,车却被溃败的逃兵抢走了,人也被抓走了。 C.《朝花夕拾》一书中,《父亲的病》里的衍太太让“我”在父亲临终之际大声呼唤父亲;《琐记》里的衍太太怂恿“我”私拿母亲的钱。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身上凝聚着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7.古诗文填空。 (1)树木丛生, 。(曹操《观沧海》) (2) ,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周敦颐《爱莲说》) (4 ) ,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中,“ ,”两句表达了词人李清照晚年孤苦无依,空有才华却遭遇不幸的苦闷。 8.选出对范仲淹《渔家傲》赏析有误的一项( )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起句“塞下秋来风景异”点明了地点、季节,一个“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B.上阕后三句里,边声、号角声、千峰、长烟、落日、孤城,从视觉角度展现出一种悲凉肃杀之气。 C.下阕前两句写出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自己与征人们还未建立军功,还乡之计无从谈起的矛盾心理。 D.这首词表面上写出作者的英雄气概和战士们生活的艰苦,其实是对宋王朝消极防御政策所造成严重后果的反映。 9.综合性学习。 (1)电视台策划一个以“爱我锦州,助力家乡”为主题的宣传栏目。请你仿照示例,再设计一个宣传版块,介绍自己的家乡。 版块一:虎居龙盘的山海重镇 版块二: 版块三: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 版块四:别具风味的美食特产 (2)假如电视台邀请你担任小主持人,请你任选其中一个版块,写段推荐词,为你的家乡代言。(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不少于40字) 二、阅读(满分12分) 19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个语段,完成10-14题(12分) 【甲】臣本布农,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斋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越石父①贤,在缧绁②中。晏子出,遭之途,解左骖③赎之,载归。弗谢③,入闺④,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懼然⑥,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⑦,何子求绝之速也?”越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⑧于不知己而信⑨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⑩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选自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 【注释】①越石父:齐人。②缧绁(léi xiè):拘系犯人的绳索,指囚禁。③骖:指一车三马或四马中两旁的马匹。④谢:告辞(这是文中晏子的表现)。⑤闺:内室。⑥懼(jué)然:惊异的样子。⑦厄:困苦,灾难。⑧诎速(qū):通“屈”,委屈。⑨信:通“伸”,伸展。⑩感寤:有所感而觉悟。 1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躬耕于南阳: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 ③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 ④彼不知我也: 11.选出下列句中加粗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A.由是感激/是知己 B.解左骖赎之/前人之述备矣 C.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兵甲已足 D.何子求绝之速也/绝巘多生怪柏 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②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13.【甲】文中诸葛亮“遂许先帝以驱驰”,【乙】文中越石父“请绝”,请根据两文内容分别说说原因。 14.从【乙】文中晏子的身上,你获得了哪些有益的人生启示?(答出两点即可)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20分) 19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5-20题。 那一束光 李朝德 ①我坐火车去一个叫宣威的小城参加会议,这趟火车要穿过家乡的村庄。我家离铁路并不远,一上车我就打电话告诉母亲。母亲很高兴:“大概几点钟到?”我不免遗憾:“可惜村里没有站,不然可以回家看看。”母亲说:“你忙你的,我身体好好的,不用管。”说完,电话里一阵沉默。 ②我理解这时的沉默。我与母亲都不太善于表达感情,诸如爱与想念这类的话语,我们一句也说不出来。 ③父亲在世时,我们都习惯这种沉默,此时却让我内心紧缩。近些年,我隔三岔五总要打个电话问问,就为听听母亲的声音。如果不是假期或者有特殊事情,我一般很少回家。因为每次母亲都会责怪我:“我身体好好的不用挂念,打个电话就行了,那么远,跑来跑去浪费车费!”我理解母亲的本意,儿子好不容易在城里立足,她不愿意耽搁儿子的时间。在母亲眼里,总是把孩子看得重于泰山,却把自己看得轻于鸿毛。 ④但是,车过村庄,母子相距几百米却不能相见,对我来说终究是一个大大的遗憾。于是,我打破沉默,脱口而出:“妈,要不火车快到的时候,我打电话给你,你去村里的铁路口等我,我在7号车厢的门口,会向你招手,你就可以看见我,我也可以看见你了。”母亲很高兴,竟一口答应下来。 ⑤想想这个提议,我自己也觉得有点意外和为难。 ⑥我们都知道,那个叫小米田的路口是连接村庄与田地的一个主要路口。近些年火车多次提速,铁路沿线早在十多年前就全线封闭了。火车通过那个道口估计就是一闪而过吧,我与母亲相互能看见吗?夜色中让母亲在路口等着见我,这算是怎么回事? ⑦火车一过沾益县城,我就给母亲打电话,沾益县城离老家松林村估计不到二十公里,估计不到十分钟我就可以看见母亲。此时一阴一暗,车里车外仿佛两个世界。窗外模糊一片,夜色包裹着车厢,我计算着时间与路程,却总不能看见熟悉的村庄,焦躁中,却看见远远的路上放着光芒的“施家屯收费站”白色大字突然出现了。“施家屯”已是隔壁村庄,火车刚在1分钟前驶过松林村。 ⑧我颓然地打电话告诉母亲:“妈,天太黑了,我还没等看见你,火车就已经到了施家屯。”母亲也说:“刚才有趟火车经过,太快了,没有看见你。我想应该就是这趟火车,知道你坐在上面,就行了。” ⑨年迈的母亲在黑夜的冷风中站着,我在明亮、温暖的车厢里坐着,本想让她看见我,我也看见她,却害得她在路边白白等待和空欢喜一场。 ⑩我不甘心,对母亲说:“妈,要不明晚我返回时,在最近的曲靖站下?站上有到村里的汽车,半个小时就到家了,住一晚再回昆明,方便得很。”电话里,母亲慌忙阻止,仿佛我如果这样做,都是因为她引起的。我只好告诉母亲,那明晚还是在这个路口。到时候我会站在最后一个车厢的车门旁招手,我们一定可以看见对方。 ⑪翌日返程,我早早地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车门旁。黑夜的火车如一条光带在铁轨上漂移,伏在玻璃上,我把眼睛使劲睁大,可还是很难看清车窗外的任何景物。 ⑫这时候,我又看见了“施家屯”这几个字。 ⑬车内外温差大,窗户上起了一层薄薄的雾。我慌忙用手掌擦拭玻璃,用双手罩住眼眶,以遮挡车内的亮光,在微弱的光线下仔细搜寻外面的一景一物。我终于能看见车灯照出几米远模糊的路面轮廓,还看 19 见了如萤火样的村庄里的昏黄灯光。 ⑭就在一个路口,我突然看见有束手电筒光在黑暗中照着火车!我刚要摇手呼喊,火车又过去了! ⑮我忙掏出电话,颤抖着告诉母亲:“妈,我看见你在路口了。” ⑯母亲在电话里说:“我也看见你了。” ⑰两句话说完,车外再没有了村庄,母亲越来越远了。 ⑱我在夜色的火车中,不过是一晃而过的黑点,那个叫作小米田的道口,不过只有三四米宽,而站在道口等我的母亲,她还没有一米六高啊…… (摘自《人民日报》2019年11月18日,有删改) 15.围绕“见面”,请简要概括选文情节。 火车经过家乡,“我”与母亲约定招手见面。→ (1) 。→“我”不甘心,与母亲约定返程再次“见面”。→ (2) 16.品析第③段运用插叙的作用。 17.第⑤段中,面对“这个提议”,为什么“我自己也觉得有点意外和为难”? 18.结合语境,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品析第⑬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我慌忙用手掌擦拭玻璃,用双手罩住眼眶,以遮挡车内的亮光,在微弱的光线下仔细搜寻外面的一景一物。 19.文题“那一束光”有什么含义? 20.简要分析第⑱段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21-24题。(13分) 12.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题。 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王飞 ①湖北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好转后,完成教援任务的各地医疗队分批离开武汉,各地纷纷以最高礼遇迎接。“除却君身三重雪,天下谁人配白衣。”援鄂白衣战士曾经逆行出征,舍生忘死,如今回家,致敬横幅、夹道欢迎、铁骑护送,获得高规格欢迎,实至名归。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抗疫功臣,是中华民族在新时代闪亮的英雄坐标。我们在以最高礼遇、最深敬意迎接武汉抗疫英雄归来的同时,更要学习英雄,争做英雄,守护好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②学习英雄,崇尚英雄,争当英雄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抗疫期间,广大白衣天使始终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冲锋在前,坚守一线,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崇高的使命担当、优秀的道德情操。我们要充分发挥英雄的引领作用,推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 ③守护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就要守护好英雄精神。我们的英雄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例如,“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这些都体现了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不懈追求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当前,我们要 19 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深挖英雄文化,不断拓宽英雄内涵,丰富英雄精神,让英雄精神和红色基因永不褪色、代代相传。 ④守护民族最闪亮的坐标,需要赋予英雄时代内涵。从某种意义上说,“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以天下为己任”的振奋精神,“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献身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拼搏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奋斗精神等都是英雄精神的集中体现。这些英雄精神浓缩了一个时代的正向价值追求和历史记忆,成为超越时代的精神坐标、时代信仰,是鼓舞我们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⑤守护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就需要我们继续奋斗。和平年代,远了硝烟战火,少了牺牲流血,但英雄从未缺席。正如顾炎武所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在学习白衣战士的英雄事迹的同时,更要把其体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风里来雨里去的快递小哥,坚守岗位的公安干警、基层干部,起早贪黑的环卫工人……他们撸起袖子加油干,为汇聚磅礴之力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征程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⑥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就是将每一项平凡工作做好。今天,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我们在学习抗疫英雄的同时,更要兢兢业业、坚守岗位,做一名“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的新时代的守护者、创造者。 (摘自《中国教育报》2020年3月24日,有删改) 2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2.选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3.请简要概括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首先,提出“守护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就需要我们继续奋斗”的观点; 然后, ; 最后, 。 24.为第④段提到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振奋精神”选择一个恰当的事实论据,并说明理由。 A.文天祥抗元失败后,面对元军诱降,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明志。 B.林则徐虽遭贬谪,却一直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自勉。 我选择 ,理由是 。 三、作文(满分50分)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25.题目一:一朵鲜花可以擦亮春天的眼睛,一本好书可以启迪沉睡的思想,一段旋律可以拨动思念的心弦,一句鼓励可以点燃奋斗的激情……当你用心凝想,生活中很多的人、事、景、物都会成为一种美好的存在,它们以独特的方式唤醒了我们的灵魂,让我们以更好的姿态面对未来。 请以“唤醒”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自拟题目; (2)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 (3)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等。 19 题目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开学延期,“线上教学”应运而生。全新的学习方式给同学们带来了很多独特的体验,或快乐,或烦恼,或感动……那么你有哪些难忘的经历和感受呢? 请以“网课带来的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2)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 (3)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等。 辽宁省锦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25分) 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立德守正 践行致远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汉字的抄写,注意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做到美观、规范、正确。 【解答】立德守正 践行致远 【点评】做本题时,注意正楷书法要笔划平正,结体整齐,工妙于点画,神韵于结体。标点符号各占一格。 2.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旷野(guǎng) 滋润 (zī) 婉惜(wǎn) 前仆后继 (pū) B.闷热(mēn) 洗涤(dí) 明朗(lǎng) 彬彬有礼 (bīn) C.矫健(jiǎo) 严俊(jùn) 苍劲(jìn) 一气呵成(hē) D.拘泥(nì) 矗立(zhù) 着落(zhuó) 奈人寻味 (nài)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词语固定搭配的应用。 【解答】A.有误,“旷野”的“旷”应读“kuàng”,“婉惜”应为“惋惜”; B.正确; C.有误,“严俊峻”应为“严峻”;“苍劲”的“劲”应读“jìng”; D.有误,“矗立”的“矗”应读“chù”,“奈人寻味”应为“耐人寻味”; 故选:B。 【点评】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 3.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我们青少年应该从小树立目空一切的远大理想,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19 B.重读了小学时的日记,童年往事历历在目,我好像回到了从前。 C.冒着四月的细雨,我们小心翼翼地走进苗圃,去亲近雨中的花朵。 D.雄伟的泰山、奇绝的黄山、秀丽的庐山……这些大自然的杰作让人叹为观止。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解答】A.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极端骄傲自大。贬义词不和语境; BCD.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 4.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B.中国航天开启空间站时代,空间站无疑会加快人类利用、探索、开发宇宙的步伐。 C.在不断的尝试和突破中,使他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D.运动有三忌,一忌餐后立刻运动,二忌过度运动,三忌盲目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两面对一面,应该在“青少年时期”后添加“是否”; B.语序不当,应该改为“探索、开发、利用”; C.成分残缺,应该去掉“使”。 D.正确。 故选:D。 【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是否有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5.选出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 ) ①阅读过程中,即便不同意作者的观点,如果整理出反对的原因,这个过程也是有益的。 ②一本书值得阅读,那么拿到书的第一件事,是做“快速通读”。 ③过多纠缠细节,反而会错过一些大原则。 ④如果觉得这本书确实有价值,那就要做“分析阅读”,这一步重点是分析。 ⑤这个过程主要是把书从头到尾快速翻阅一遍,遇到不懂的地方,不要过多停留。 A.①⑤②③④ B.①②⑤③④ C.②⑤③④① D.②③⑤④① 【分析】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解答此题,要认真阅读每一个语句,把握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解答】 19 阅读文段可知,此题有关“读书”的文段。②句首先指出“快速通读”,引出下文,故置于首位。⑤句论述了什么是“快速通读”。③句从反面的角度解析过多纠缠细节的危害,紧跟上句。④句从正面角度展开论述,强调要“分析阅读”。①句具体阐述“快速通读”的作用和意义。所以正确顺序应为:②⑤③④①。 故选:C。 【点评】解答语句排序型试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每一个语句,把握语句特点,明确体裁。其次,要注意句子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6.选出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 ) A.《简•爱》中简•爱在舅父家里过了十年倍受歧视和虐待的生活,她不敢与经常欺负她的表哥对抗,也不敢公开指责袒护表哥的舅母。 B.《骆驼样子》中祥子用积攒了三年的钱买了一辆新车后,车却被溃败的逃兵抢走了,人也被抓走了。 C.《朝花夕拾》一书中,《父亲的病》里的衍太太让“我”在父亲临终之际大声呼唤父亲;《琐记》里的衍太太怂恿“我”私拿母亲的钱。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身上凝聚着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分析】本题考查名著情节内容正误的辨析能力。平时课外阅读要扎实,要善于做笔记,对名著中的人物、情节、细节、主旨等进行分类归纳,强加记忆。 【解答】A.有误,《简•爱》中舅父里德先生去世后,简•爱过了十年倍受尽歧视和虐待的生活。舅母把她视作眼中钉,并把她和自己的孩子隔离开来,从此,她与舅母的对抗更加公开和坚决了,简•爱被送进了罗沃德孤儿院。由此可见选项中说她不敢反抗的内容是错误的。 BCD.正确。 故选:A。 【点评】阅读名著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又要知道一些细节,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7.古诗文填空。 (1)树木丛生, 。(曹操《观沧海》) (2) ,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周敦颐《爱莲说》) (4 ) ,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中,“ ,”两句表达了词人李清照晚年孤苦无依,空有才华却遭遇不幸的苦闷。 【分析】本题考查诗文名句默写。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字。 【解答】(1)百草丰茂 (2)安得广厦千万间(重点字:厦) (3)濯清涟而不妖(重点字:濯) (4)忽如一夜春风来 (5)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重点字:嗟) 【点评】诗文积累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重点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并注意重点字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与书写。 8.选出对范仲淹《渔家傲》赏析有误的一项( )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19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起句“塞下秋来风景异”点明了地点、季节,一个“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B.上阕后三句里,边声、号角声、千峰、长烟、落日、孤城,从视觉角度展现出一种悲凉肃杀之气。 C.下阕前两句写出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自己与征人们还未建立军功,还乡之计无从谈起的矛盾心理。 D.这首词表面上写出作者的英雄气概和战士们生活的艰苦,其实是对宋王朝消极防御政策所造成严重后果的反映。 【分析】《渔家傲•秋思》是北宋词人范仲淹创作的一首词。词人用近乎白描的手法,在上片描摹出了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词的下片则抒发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整首词表现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及艰苦生活,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 译文: 眼看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风光自然大不相同。头顶的大雁又飞回南方衡阳去了,一点也没有停留意思。此情此景,不禁又勾起戍边人思乡的情绪。黄昏时分,军中号角催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我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可是,眼下外患未平,功不成名不就,又怎能半途而废。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军营里早已结满寒霜。夜深了,我还不能安睡,为操持军计,我的须发都变白了。戍边人思念亲人,也久久难以成眠,多少次梦里流下眼泪。 【解答】本题考查诗歌赏析正误的判断能力。 ACD.正确; B.有误,“边声、号角声”写的是声音,所以上阕后三句是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展现出一种悲凉的肃杀之气。 故选:B。 【点评】诗歌鉴赏做到五必看: ①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 ②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 ③必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 ④必看名句(中心句、诗眼常常在此。诗歌鉴赏也常常是名句的鉴赏); ⑤必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必须结合原诗内容、题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 9.综合性学习。 (1)电视台策划一个以“爱我锦州,助力家乡”为主题的宣传栏目。请你仿照示例,再设计一个宣传版块,介绍自己的家乡。 版块一:虎居龙盘的山海重镇 版块二: 版块三: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 版块四:别具风味的美食特产 (2)假如电视台邀请你担任小主持人,请你任选其中一个版块,写段推荐词,为你的家乡代言。(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不少于40字) 19 【分析】(1)本题考查版块的设计能力。根据题意,所设计的宣传版块要紧扣主题,与宣传锦州内容相关,并且拟写的版块名称与示例结构相同。所给的版块分别介绍了锦州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美食特产,由此我们可想到还能介绍锦州的风景名胜,历史名人,等等,据此拟写相对应的版块名称。 (2)本题考查推荐词的拟写能力。推荐词要与所选择的版块内容一致,并体现家乡的特色。表述时注意语言连贯准确,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并注意题干中对字数的要求。 【解答】答案: (1)示例:优美怡人的风景名胜 (2)示例:奇秀的医巫闾山,历史悠久的义县大佛寺,美丽的笔架山海滨……锦州的风光美不胜收,锦州就是辽西走廊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点评】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多积累,多练习。 二、阅读(满分12分)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个语段,完成10-14题(12分) 【甲】臣本布农,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斋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越石父①贤,在缧绁②中。晏子出,遭之途,解左骖③赎之,载归。弗谢③,入闺④,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懼然⑥,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⑦,何子求绝之速也?”越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⑧于不知己而信⑨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⑩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选自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 【注释】①越石父:齐人。②缧绁(léi xiè):拘系犯人的绳索,指囚禁。③骖:指一车三马或四马中两旁的马匹。④谢:告辞(这是文中晏子的表现)。⑤闺:内室。⑥懼(jué)然:惊异的样子。⑦厄:困苦,灾难。⑧诎速(qū):通“屈”,委屈。⑨信:通“伸”,伸展。⑩感寤:有所感而觉悟。 1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躬耕于南阳: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 ③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 ④彼不知我也: 11.选出下列句中加粗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A.由是感激/是知己 B.解左骖赎之/前人之述备矣 C.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兵甲已足 D.何子求绝之速也/绝巘多生怪柏 19 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②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13.【甲】文中诸葛亮“遂许先帝以驱驰”,【乙】文中越石父“请绝”,请根据两文内容分别说说原因。 14.从【乙】文中晏子的身上,你获得了哪些有益的人生启示?(答出两点即可) 【分析】【参考译文】 【甲】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务农亲耕,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扬名显身。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而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由此使我感动奋发,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乙】越石父很贤能,却被拘捕了。晏子外出时,在路上遇到他,就解下马车两边的马把他赎了出来,载他一同回到家中。到家后晏子没有向越石父告辞,就进了内室,很久都不出来。越石父请求与他绝交。晏子听了非常惊异,便整理好衣冠出来对越石父道歉说:“我晏婴虽然没有仁德,但是我帮您脱离了困境,为什么您这么快就要求和我绝交呢?”越石父说:“话不能这么说。我听说君子会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那里受到委屈,而会在了解自己的人那里受到礼待。我被拘捕的时候,他们并不了解我。夫子您既然已经清楚我的为人把我赎了出来,那就是知己了:既是知己却对我无礼,实在不如仍被拘捕。”晏子于是邀请他进门待为贵宾。 【解答】(1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①句意:在南阳务农亲耕。躬:亲自。 ②句意: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驰:奔走效劳。 ③句意:我听说君子会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那里受到委屈。闻:听说。 ④句意:他们并不了解我。知:了解。 (11)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A.是:此,这/是:是判断动词; B.之:代词/之:的; C.已:已经/已:已经; D.绝:断绝/绝:极。 故选:C。 (1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顾,拜访。于,到。咨,咨询,征询。之,的。句意:(先帝)接连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 ②重点词:延,邀请。入,进门。晏子于是邀请他进门待为贵宾。 (13)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从【甲】文中“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可以知道,诸葛亮因为感激刘备对自己的知遇之恩,才出山辅佐刘备的。从【乙】文中越石父所说“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 19 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可以知道,越石父因为晏子对越石父“知而无礼”。 (1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把握能力。晏子贵为国相,却以石父为知己,即使他在囚禁中,也要迫不及待地解放他,尊重他。一个地位卑贱的车夫,只要知过自改,便予以提拔,荐为大夫。因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向晏婴学习:爱惜人才;遇到问题,善于沟通、解决;知错就改。 答案: (10)①亲自;②奔走效劳;③听说;④了解。 (11)C (12)①(先帝)接连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 ②晏子于是邀请他进门待为贵宾。 (13)【甲】文中因为刘备三顾茅庐,对诸葛亮有知遇之恩。【乙】文中因为晏子对越石父“知而无礼”。 (14)爱惜人才;遇到问题,善于沟通、解决;知错就改。 【点评】“之”的用法: ①旁人皆为之感怆(之:代词) ②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 ③与民同游观之乐(之:的) 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⑤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补充音节) ⑥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⑦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5-20题。 那一束光 李朝德 ①我坐火车去一个叫宣威的小城参加会议,这趟火车要穿过家乡的村庄。我家离铁路并不远,一上车我就打电话告诉母亲。母亲很高兴:“大概几点钟到?”我不免遗憾:“可惜村里没有站,不然可以回家看看。”母亲说:“你忙你的,我身体好好的,不用管。”说完,电话里一阵沉默。 ②我理解这时的沉默。我与母亲都不太善于表达感情,诸如爱与想念这类的话语,我们一句也说不出来。 ③父亲在世时,我们都习惯这种沉默,此时却让我内心紧缩。近些年,我隔三岔五总要打个电话问问,就为听听母亲的声音。如果不是假期或者有特殊事情,我一般很少回家。因为每次母亲都会责怪我:“我身体好好的不用挂念,打个电话就行了,那么远,跑来跑去浪费车费!”我理解母亲的本意,儿子好不容易在城里立足,她不愿意耽搁儿子的时间。在母亲眼里,总是把孩子看得重于泰山,却把自己看得轻于鸿毛。 ④但是,车过村庄,母子相距几百米却不能相见,对我来说终究是一个大大的遗憾。于是,我打破沉默,脱口而出:“妈,要不火车快到的时候,我打电话给你,你去村里的铁路口等我,我在7号车厢的门口,会向你招手,你就可以看见我,我也可以看见你了。”母亲很高兴,竟一口答应下来。 ⑤想想这个提议,我自己也觉得有点意外和为难。 ⑥我们都知道,那个叫小米田的路口是连接村庄与田地的一个主要路口。近些年火车多次提速,铁路沿线早在十多年前就全线封闭了。火车通过那个道口估计就是一闪而过吧,我与母亲相互能看见吗?夜色中让母亲在路口等着见我,这算是怎么回事? 19 ⑦火车一过沾益县城,我就给母亲打电话,沾益县城离老家松林村估计不到二十公里,估计不到十分钟我就可以看见母亲。此时一阴一暗,车里车外仿佛两个世界。窗外模糊一片,夜色包裹着车厢,我计算着时间与路程,却总不能看见熟悉的村庄,焦躁中,却看见远远的路上放着光芒的“施家屯收费站”白色大字突然出现了。“施家屯”已是隔壁村庄,火车刚在1分钟前驶过松林村。 ⑧我颓然地打电话告诉母亲:“妈,天太黑了,我还没等看见你,火车就已经到了施家屯。”母亲也说:“刚才有趟火车经过,太快了,没有看见你。我想应该就是这趟火车,知道你坐在上面,就行了。” ⑨年迈的母亲在黑夜的冷风中站着,我在明亮、温暖的车厢里坐着,本想让她看见我,我也看见她,却害得她在路边白白等待和空欢喜一场。 ⑩我不甘心,对母亲说:“妈,要不明晚我返回时,在最近的曲靖站下?站上有到村里的汽车,半个小时就到家了,住一晚再回昆明,方便得很。”电话里,母亲慌忙阻止,仿佛我如果这样做,都是因为她引起的。我只好告诉母亲,那明晚还是在这个路口。到时候我会站在最后一个车厢的车门旁招手,我们一定可以看见对方。 ⑪翌日返程,我早早地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车门旁。黑夜的火车如一条光带在铁轨上漂移,伏在玻璃上,我把眼睛使劲睁大,可还是很难看清车窗外的任何景物。 ⑫这时候,我又看见了“施家屯”这几个字。 ⑬车内外温差大,窗户上起了一层薄薄的雾。我慌忙用手掌擦拭玻璃,用双手罩住眼眶,以遮挡车内的亮光,在微弱的光线下仔细搜寻外面的一景一物。我终于能看见车灯照出几米远模糊的路面轮廓,还看见了如萤火样的村庄里的昏黄灯光。 ⑭就在一个路口,我突然看见有束手电筒光在黑暗中照着火车!我刚要摇手呼喊,火车又过去了! ⑮我忙掏出电话,颤抖着告诉母亲:“妈,我看见你在路口了。” ⑯母亲在电话里说:“我也看见你了。” ⑰两句话说完,车外再没有了村庄,母亲越来越远了。 ⑱我在夜色的火车中,不过是一晃而过的黑点,那个叫作小米田的道口,不过只有三四米宽,而站在道口等我的母亲,她还没有一米六高啊…… (摘自《人民日报》2019年11月18日,有删改) 15.围绕“见面”,请简要概括选文情节。 火车经过家乡,“我”与母亲约定招手见面。→ (1) 。→“我”不甘心,与母亲约定返程再次“见面”。→ (2) 16.品析第③段运用插叙的作用。 17.第⑤段中,面对“这个提议”,为什么“我自己也觉得有点意外和为难”? 18.结合语境,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品析第⑬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我慌忙用手掌擦拭玻璃,用双手罩住眼眶,以遮挡车内的亮光,在微弱的光线下仔细搜寻外面的一景一物。 19.文题“那一束光”有什么含义? 20.简要分析第⑱段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 19 【分析】本文写“我”坐火车出差经过家乡,“夜色中叫母亲在路口等着见我”。首次经过时,没有看见已经错过了;返程时,“我”再次与母亲约好,母亲用手电筒的光照着火车,虽然一闪而过,“我”依然激动万分。文章以此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牵挂和深深的爱,也表达了“我”对母亲和家乡的思念。 【解答】(15)本题考查情节的梳理与概括能力。解答此题先根据所给的情节找出对应的段落,然后用简洁的语句概括作答。文章第四段写的是火车经过家乡,“我”与母亲约定招手见面;“我”不甘心,与母亲约定返程再次“见面”是第十段的内容,所以根据六至九段,可概括出第一次“见面”的情景,即:天黑、车快,“我”和母亲没有“见面”;再根据第十一至十六段,概括出返程时“见面”的情景,即:返程时,母亲手电筒的那一束光让我们“相见”。 (16)本题考查插叙作用的分析能力。插叙一般是补充交代了什么内容,丰富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中心,为下文作铺垫等作用。细读第三段可知,这段的插叙补充交代了“我”不经常回家的原因,可以看出母亲处处为“我”着想。正因为如此,所以“我”突然想到与母亲相约“见面”,为下文的情节作铺垫。 (17)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能力。结合前后文,即可知“我”感觉“意外”的原因是“母亲很高兴,竟一口答应下来”。再根据第六段的内容,“火车通过那个道口估计就是一闪而过吧,我与母亲相互能看见吗?夜色中让母亲在路口等着见我,这算是怎么回事?”可知“我”感到“为难”是因为这样见面的难度很大,而且母亲还很辛苦。 (18)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能力。题干明确要求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所以正确判断人物描写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阅读句子写“我”“擦”“罩”“搜寻”,可见是对“我”的动作描写,形象地表现出“我”心情的急切,生怕错过与母亲的这一次相见。 (19)本题考查标题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不仅要答出标题的字面义,还要结合文章主旨分析其深层含义。从文中记述的与母亲不同寻常的“见面”的事件,可知“那一束光”指的就是返程时,路边母亲手电筒所发出的光;从文章表现的主旨来看,母亲不怕辛苦地两次与儿子相见,表现了她对儿子的理解与关爱,“那一束光”还暗指母亲对儿子的爱。 (20)本题考查作者情感的理解与阅读感悟的表达能力。第一问,尾段内容交代火车上的“我”小,道口窄,母亲的身高矮小,以此来突出母亲见到“我”是多么不容易,可是“我”却两次让母亲这么做,可见作者内心的愧疚与难受。第二问,可抓住本文的中心,围绕“理解母亲”“感恩”展开表述。 答案: (15)天黑、车快,“我”和母亲没有“见面”程时,母亲手电筒的那一束光让我们“相见” (16)这段交代了“我”不经常回家的原因,为下文“我”和母亲约好“见面”作铺垫,也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体贴。 (17)感觉“意外”是因为“我”的建议有些突然,可母亲答应得很爽快。感到“为难”是因为体谅到母亲深夜见面的辛苦,却没办法再改变(不知道能不能见面,怕让母亲白跑一趟)。 (18)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努力想要看清窗外景物的样子,表现出“我”渴望看到母亲的急切心情。 (19)一指手电筒发出的光;一指母亲对儿子的爱。 (20)表达了“我”想与母亲“见面”而让母亲两次深夜在路口等待的心疼和愧疚。读了这篇文章,我发现在母亲的心中,孩子永远是第一位的。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因为母亲的一句唠叨、一次疏忽而发脾气,这是多么不应该呀。我们要理解母亲,用自己的行为回报母亲。 【点评】赏析句子要依据句子本身的特点去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分析。首先,要看句子是否使用修辞手法,如果使用了修辞手法就要依据各个修辞手法的作用进行具体的分析;第二,如果没有使用修辞方法,就要看看是否使用了特殊的表现手法,比如对比,象征等,有就依据各个表现手法的作用进行分析;第三,如果都没有,我们就要从句子里面有特色的词语去分析,比如一系列动词的使用,一系列四字短语的使用等方面去分析。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21-24题。(13分) 19 12.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题。 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王飞 ①湖北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好转后,完成教援任务的各地医疗队分批离开武汉,各地纷纷以最高礼遇迎接。“除却君身三重雪,天下谁人配白衣。”援鄂白衣战士曾经逆行出征,舍生忘死,如今回家,致敬横幅、夹道欢迎、铁骑护送,获得高规格欢迎,实至名归。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抗疫功臣,是中华民族在新时代闪亮的英雄坐标。我们在以最高礼遇、最深敬意迎接武汉抗疫英雄归来的同时,更要学习英雄,争做英雄,守护好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②学习英雄,崇尚英雄,争当英雄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抗疫期间,广大白衣天使始终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冲锋在前,坚守一线,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崇高的使命担当、优秀的道德情操。我们要充分发挥英雄的引领作用,推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 ③守护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就要守护好英雄精神。我们的英雄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例如,“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这些都体现了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不懈追求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当前,我们要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深挖英雄文化,不断拓宽英雄内涵,丰富英雄精神,让英雄精神和红色基因永不褪色、代代相传。 ④守护民族最闪亮的坐标,需要赋予英雄时代内涵。从某种意义上说,“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以天下为己任”的振奋精神,“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献身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拼搏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奋斗精神等都是英雄精神的集中体现。这些英雄精神浓缩了一个时代的正向价值追求和历史记忆,成为超越时代的精神坐标、时代信仰,是鼓舞我们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⑤守护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就需要我们继续奋斗。和平年代,远了硝烟战火,少了牺牲流血,但英雄从未缺席。正如顾炎武所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在学习白衣战士的英雄事迹的同时,更要把其体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风里来雨里去的快递小哥,坚守岗位的公安干警、基层干部,起早贪黑的环卫工人……他们撸起袖子加油干,为汇聚磅礴之力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征程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⑥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就是将每一项平凡工作做好。今天,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我们在学习抗疫英雄的同时,更要兢兢业业、坚守岗位,做一名“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的新时代的守护者、创造者。 (摘自《中国教育报》2020年3月24日,有删改) 2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2.选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3.请简要概括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首先,提出“守护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就需要我们继续奋斗”的观点; 然后, ; 最后, 。 19 24.为第④段提到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振奋精神”选择一个恰当的事实论据,并说明理由。 A.文天祥抗元失败后,面对元军诱降,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明志。 B.林则徐虽遭贬谪,却一直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自勉。 我选择 ,理由是 。 【分析】这篇文章开篇点明中心论点:要学习英雄,争做英雄,守护好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接着从“守护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就要守护好英雄精神”“守护民族最闪亮的坐标,需要赋予英雄时代内涵”“守护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就需要我们继续奋斗”三方面展开论证;最后发出号召,希望我们学习抗疫英雄,兢兢业业,做一名新时代的守护者、创造者。 【解答】(21)本题考查中心论点的提炼与概括能力。这篇文章的标题“民族最闪亮的坐标”给出本文的论题,围绕这一论题,作者开篇指出“我们在以最高礼遇、最深敬意迎接武汉抗疫英雄归来的同时,更要学习英雄,争做英雄,守护好民族最闪亮的坐标”;然后分析如何才能守护好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最后发出号召:希望我们向英雄学习,做一名新时代的守护者、创造者。据此可见,本文的中心论点为:我们要学习英雄,争做英雄,守护好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22)本题考查论证方法的判断与作用分析能力。阅读句子,句首的“例如”即可知其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以多个具体的实例,来具体准确、有力地论证了“我们的英雄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这一观点,从而为论证中心论点服务。 (23)本题考查论证思路的梳理与概括能力。细读第五段,首先以“守护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就需要我们继续奋斗”一句摆到分论点;接着后面的内容,先运用道理论证,指出和平年代我们依旧要争做英雄,再以举例论证的方式,指出这些平凡的普通人“撸起袖子加油干,为汇聚磅礴之力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征程而贡献自己的力量”,以此来号召读者学习这些人。 (24)本题考查论据的选择能力。根据题意,选择的事例一定要能体现“以天下为己任”这一观点才可以。A中文天祥表现出的是宁死不屈的爱国精神,B中“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意思是说: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表现出林则徐愿为国献身,不计个人得失的崇高精神。据此可见应选择B。 答案: (21)我们要学习英雄,争做英雄,守护好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22)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我们的英雄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这一观点,进而论证中心论点。 (23)运用道理论据,阐述和平年代人人都要争做英雄; 举例论证的同时,号召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为开启新时代征程贡献力量。 (24)选择B,理由:文天祥事例体现了他宁死不屈的爱国忠心,而林则徐的言行体现他为国家不惧生死、不避趋祸福的决心,这正是“以天下为己任”的振奋精神。 【点评】议论文常用论证方法及作用: 举例论证:举了……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证明了……的观点,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道理论证:引用了……的名言、格言、俗语等,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具有权威性,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比喻论证: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通俗易懂; 对比论证: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使论证更加深刻,观点更加鲜明。 三、作文(满分50分)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25.题目一:一朵鲜花可以擦亮春天的眼睛,一本好书可以启迪沉睡的思想,一段旋律可以拨动思念的心弦,一句鼓励可以点燃奋斗的激情……当你用心凝想,生活中很多的人、事、景、物都会成为一种美好的 19 存在,它们以独特的方式唤醒了我们的灵魂,让我们以更好的姿态面对未来。 请以“唤醒”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自拟题目; (2)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 (3)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等。 【分析】本题是话题作文。“唤醒”,其深层含义是指对人们的精神迷失的点拨,“醒”字是“唤”字的补充说明,说明呼唤的程度。该话题作文属于独词类题目,这类题目的写作可以在该词语的前后加上适当的内容加以修饰、限制或补充说明,比如说什么样的人或事物需要唤醒,为什么要唤醒,唤醒这些人或事物去做什么。就写作的内容与角度看,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精神文明也需要被更大地关注,即使站在学生自身成长的角度,写作的内容也有很多,比如唤醒失落者的自信,唤醒前进道路上的恒心与毅力,唤醒对长辈的感恩等。就写作的体裁看,可以以感人的故事唤醒人们的某种情愫,可以以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议论,亦可以直抒胸中的块垒…… 【解答】张开诗意的眼睛 天地自然中,本不乏诗意;纷繁世界里,亦有奇异的美丽。可你是否仍有暗香浮动的记忆?是否仍有悠然见南山的惬意?是否聆听过石上清泉的叮咚?是否感受过绵绵细雨的清凉?你是否想过用一滴露珠洗亮蔚蓝的苍穹,用一口气呵出一个清晨,用一缕青丝随风托起温暖的太阳,用一抹晨光安抚疲惫的浪花? 海德格尔曾经说过,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是的,在我们那被层层纤尘覆盖的心灵的一隅,总会存在着诗的梦幻。因了它,我们的生命才多了一分宁静,三分超然。 我们不会忘记,那栖居于山野的陶潜,那“带月荷锄归”的田园生活,因了他的诗意而闪耀出月光般的淡然恬静,令无数文人向往不已。他的诗意,化穷困于无形,化艰苦为乐趣,使他吟出“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温馨诗句。 我们不会忘记,那浪迹于市井之中,而自称“奉旨填词”的柳七。他用诗书写人生,用人生诠释诗意。即使穷困潦倒,即使怀才不遇,他仍执著地写着眼中的诗意,虽然不被缙绅名士所欣赏,但他拥有社会最底层的人们的爱怜。这样的人生本身就是一首诗,谁又能将他的诗歌、他的灵魂中的诗意从史册中抹去呢? 我们更不会忘记,那用生命、用心灵舞蹈于聚光灯下的邰丽华,她于无声之处,绽放出摄人心魄的美丽。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她那如诗般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段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无声的世界无法将她灵魂中的诗意埋葬。而诗意,也本不需要语言。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用诗意的心灵舞蹈着,舞蹈着,整个世界为之震撼。 我们不曾忘记的种种,古代的抑或当代的,汇集着、凝聚着,终将拂去我们心灵上的尘埃,赋予我们一双诗意的眼睛。不要让你的心灵仍在这充满诗意的世界中沉睡,不要让你的世界仍交织着模糊的倒影与黯淡的光景。让我们张开诗意的眼睛,感受花的欢乐,鸟的自在,冰的温暖;让我们张开诗意的眼睛,唤醒沉睡的心灵,唤醒那久违的如诗的记忆。人生,又将有个新的开始。生命,也将谱写出更加优美动人的乐章。 【点评】该文属于典型的议论性散文。从内容上看,作者在古代与现代大范围地寻找“唤醒”的着力点,从点到面,点面结合,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内容非常丰富,使用的材料典型新鲜,给人较为充实的感觉;语言优美,文采飞扬,排比句、对偶句的大量使用,给人一种诗意的感觉。 题目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开学延期,“线上教学”应运而生。全新的学习方式给同学们带来了很多独特的体验,或快乐,或烦恼,或感动……那么你有哪些难忘的经历和感受呢? 请以“网课带来的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2)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 19 (3)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等。 【分析】本篇作文考查半命题作文的写作。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众多的学生只能在家中上网课。在上网课期间,同学们一定有很多独特地体会,或快乐、或忙碌、或紧张,写出让自己难忘的经历和感受。题目中所要填写的内容,就是网课给你带来的感受,如:快乐、烦恼、紧张、忙碌、思考等,文体选择记叙文或是议论文都可,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受,完成这篇作文的写作。 【解答】网课带来的思考 因为疫情的缘故,全国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都开始上起了网课。为此很多家长对学生上网课是否能学到知识产生了担忧,而且通过这次在疫情下上网课,看到了学生的两级分化。对于学习好的学生学习依旧好,而对于学习差的学生学习会倒退很多。于是在家里上网课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就突现出来了。 平时在学校上课有校规校纪和老师们严格地管理和监督,回到家里由家长接着监督,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就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再者说,在学校里同学们可以一起学习,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同学们之间在学习上也可以建立竞争关系,互相超越,这样会促进学习效率的增长。在家里上网课学习会相对松弛很多,有的学生开始对网课学习不上心,甚至对老师布置的作业一拖再拖。 学习的环境是相当重要的,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家长想把孩子送到师资雄厚、学习氛围浓的学校的原因了。在家学习的诱惑太大,电视机、手机、电脑等的干扰太大了。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注意力很难集中,学习的效率也会降低。而在这场疫情下的学习比的不仅仅是耐心和毅力,还有自律,这是一场持久战,谁能坚持到低,谁就会成为赢家。 如何在这次疫情下更好地学习,这是很多学生都头疼的事。特别是即将毕业的初三、高三的同学们。要想更好地学习,首先要清除诱惑的干扰,找一个安静没有干扰的地方学习;然后制定一张学习时间表,安排学习和休息的时间,做到劳逸结合,同时找一个人朋友或家长监督提醒自己学习;最后如果学习厌倦了,可以想一下自己还有多久可以休息了,这样可以有坚持下去的动力。 最后祝愿同在家学习的同学们学业进步,心想事成,开学时的成绩是很令人刮目相看的哟。 【点评】本篇议论文,主要论述了“疫情下的网课怎么学”的问题,作者以对比的方式,突出强调了学习环境的重要性,文章最后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法,很有操作性,同时也很好地回答了“网课怎么学”这一问题,充分表现出作者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与醒悟。 19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