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0 发布 |
- 37.5 KB |
- 4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杭州专版2020中考生物复习第08课时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
第 8 课时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 | 第一部分 考点过关 知识体系 神经组织 脑 细胞体 树突 轴突 小脑 脑干 传导和反射 脑神经 脊神经 应答性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内脏 骨骼肌 汗液蒸发 背光侧 内分泌腺 生长激素 1. 比较感应性和反射 重点梳理 项目 感应性 反射 分类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区别 运动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无关 运动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有关 获得性反射 神经中枢在 神经中枢在 反射弧是永久不变的 反射弧是暂时的、易变的 联系:条件反射要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才能建立 感性运动 向性运动 先天性反射 大脑皮层以下 大脑皮层中 (续表) 举例 含羞草叶子的运动 向光性、向地性等 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等 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 比较 都是生物体对刺激作出反应,但反射依赖神经系统,植物和草履虫等无反射活动 激素名称 病因 相应的疾病 典型病症 生长激素 幼年 时分泌不足 身体 异常矮小,智力正常 幼年 时分泌过多 身体异常高大 成年 时分泌过多 肢端肥大症 手 、脚异常大,手指粗 甲状腺激素 幼年 时分泌不足 智力低下、身材矮小 分泌 过分旺盛 甲状腺功能亢进 情绪 易激动、心跳过快 胰岛素 分泌 不足 血糖含量高于正常值出现尿糖症状 2. 激素分泌不正常所引起的常见疾病 侏儒症 巨人症 呆小症 糖尿病 腺体类别 导管 分泌物输送方式 分泌物 举例 无 经血液送出 垂体、甲状腺、胰岛、性腺、肾上腺等 有 经 送出 汗液等 肝脏、唾液腺、汗腺、胃腺、肠腺、胰腺等 3. 区别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 胰腺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两部分 . 外分泌腺分泌内含多种消化酶的 ,由导管排入小肠内,有消化蛋白质、脂肪和淀粉的作用 . 内分泌腺由大小不同的细胞团 —— 所组成,分泌胰岛素,调节糖类代谢 . 内分泌腺 激素 外分泌腺 导管 胰液 胰岛 4. 通过神经和激素调节使体温保持相对恒定 当外界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人体通过 和 的调节,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 天气炎热时: 神经 激素 温度感受器 传入神经 体温调节中枢 传出神经 皮肤血管舒张 汗腺分泌增加 骨骼肌紧张性收缩减弱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减少 产热减少散热增加 体温相对恒定 天气寒冷时,皮肤血管 ,汗腺分泌 ,骨骼肌紧张性收缩增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 ,促进代谢的进行,从而使 增加, 减少,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 收缩 减少 增加 产热 散热 1. [2017 · 杭州 ] 研究植物的向性时,小金设计了如图 8-1 所示的实验:在一个广口玻璃瓶里放一些湿棉花,将浸泡过的蚕豆种子摆放在瓶壁和湿棉花之间 . 将玻璃瓶放在温暖的地方,并保持湿润,放置几天,待种子长出芽和根后,将玻璃瓶横着放置 1~2 天 . 观察种子芽和根的生长变化情况 .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 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蚕豆种子的向光性 B. 用浸泡过的蚕豆种子做实验,有利于蚕豆种子的萌发 C. 该实验主要通过比较芽与根生长的长度得出结论 D. 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能促进芽与根的生长 对点练习 图 8-1 [ 答案 ] B [ 解析 ] 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植物的向性运动,包括向地性,故 A 错;用浸泡过的蚕豆种子做实验,满足种子萌发所需的充足的水分,故 B 正确;该实验主要通过比较芽与根生长的方向得出结论,故 C 错;该实验证明芽具有向光性,根具有向地性,但不能证明生长素能促进芽与根的生长,故 D 错。 2. [2016 · 杭州 ] 下列属于植物向性运动的是 ( ) A. 菊花在秋天开花 B. 某植物叶表面的气孔在白天打开,晚上关闭 C. 含羞草的小叶受到振动后合拢 D. 横倒在地上的番茄茎背地生长 D 3. 如图 8-2 所示,小明路经某处时,看到“提防恶犬”的警告牌就绕道而行,但还是听见犬吠,心跳加快,并快速逃离 .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听见犬吠快速逃离的感受器是眼睛的视网膜 B. 发出指令使小明奔跑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C. 看见“提防恶犬”的告示就绕道而行属于条件反射 D. 促使小明心跳加快的激素主要是性激素 图 8-2 C 4. [2017 · 杭州 ] 呼吸道感染、皮肤烧伤等都容易引起发热,发热是人体抵抗疾病的一种生理性防御反应 . 发热时,体内白细胞数量增多,代谢速度加快,有利于身体战胜疾病 . 但持续高烧是有危险的,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 (1) 正常人体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时,体温一般维持在 ℃ 左右 . 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脑干中的 控制 . (2) 皮肤烧伤易感染主要是因为人体免疫系统中的 ( 填“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或“人工免疫” ) 功能大幅降低,病原体大量入侵体内 . (3) 根据有关酶的知识,简述持续高烧带来的危害: . 37 体温调节中枢 非特异性免疫 酶的催化活性受温度影响。当人体体温过高时,酶的活性会降低,影响人体正常代谢 ( 合理即可 ) 重点一 胰岛素对人体内血糖含量的调节机理 例 1 [2018 · 杭州 ] 如图 8-3 表示甲、乙二人进食前后血糖含量变化曲线,据图回答: (1) 乙曲线 BC 段血糖含量明显上升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该时间段进行剧烈活动,容易影响胃肠器官的功能, 理由是 . 食物中的淀粉被消化成葡萄糖,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图 8-3 剧烈运动会使胃肠道供血不足,影响消化 例 1 [2018 · 杭州 ] 如图 8-3 表示甲、乙二人进食前后血糖含量变化曲线,据图回答: (2) 某同学分析乙曲线,认为 CD 段人体内胰岛素分泌量是持续增加的,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 ? . 图 8-3 不同意 例 1 [2018 · 杭州 ] 如图 8-3 表示甲、乙二人进食前后血糖含量变化曲线,据图回答: (3) 甲曲线中 MN 段血糖含量下降非常缓慢,原因是 . 图 8-3 [ 答案 ] (3) 胰岛素分泌不足 [ 解析 ] 饭后食物被消化,淀粉被消化为葡萄糖,经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血糖浓度明显上升。若在此时进行剧烈运动,则此时血液会更多地分配给运动系统,因而会使得胃肠道供血不足从而影响消化。随血糖含量降低,胰岛素分泌会减少。血糖浓度下降缓慢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 【 变式 1 】 如图 8-4 中图甲为正常人体进食后血糖浓度变化和血糖调节过程 ( 部分 ) 示意图,图乙是在同一坐标图上绘制出的血糖浓度和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 . 请回答: (1) 当 AB 段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最终作用于胰岛,使其分泌胰岛素,此过程属于神经调节 . 胰岛属于该反射弧中的 . 图 8-4 效应器 【 变式 1 】 如图 8-4 中图甲为正常人体进食后血糖浓度变化和血糖调节过程 ( 部分 ) 示意图,图乙是在同一坐标图上绘制出的血糖浓度和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 . 请回答: (2) 饭后 1 小时 ( AB 段 ) ,血糖含量出现大幅度上升,其原因是 ;糖尿病患者 B 点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人,原因往往是 . 图 8-4 消化道吸收了葡萄糖 胰岛素分泌不足 【 变式 1 】 如图 8-4 中图甲为正常人体进食后血糖浓度变化和血糖调节过程 ( 部分 ) 示意图,图乙是在同一坐标图上绘制出的血糖浓度和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 . 请回答: (3) 在人体血糖平衡调节中,随着血糖浓度的升高,胰岛素浓度随之升高 . 图乙中,代表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填“ C ”或“ D ” ). 图 8-4 D 重点二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例 2 [2018 · 济宁 ] 人体是一个协调配合、和谐统一的整体 . 图 8-5 为子怡同学精心绘制的消化、呼吸、泌尿、内分泌和循环系统间关联的概念图解,其中 ①② 代表某类气体, ③④ 代表生理过程 . 请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作答: (1) 子怡同学吃的早餐被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消化终产物随血液送达组织细胞后,在图中气体 [ ] 的参与下被分解利用,提供学习所需能量 . 图 8-5 [ 答案 ] (1) 小肠 ① 氧气 [ 解析 ] (1)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消化终产物随血液送达组织细胞后在氧的作用下分解释放能量。 例 2 [2018 · 济宁 ] 人体是一个协调配合、和谐统一的整体 . 图 8-5 为子怡同学精心绘制的消化、呼吸、泌尿、内分泌和循环系统间关联的概念图解,其中 ①② 代表某类气体, ③④ 代表生理过程 . 请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作答: (2) 阳光大课间时子怡去操场跑步,下列能模拟她深吸气时肺和膈肌状态的是 . 图 8-5 图 8-6 [ 答案 ] (2)B [ 解析 ] (2) 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廓容积增大→肺随着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力→气体入肺。 例 2 [2018 · 济宁 ] 人体是一个协调配合、和谐统一的整体 . 图 8-5 为子怡同学精心绘制的消化、呼吸、泌尿、内分泌和循环系统间关联的概念图解,其中 ①② 代表某类气体, ③④ 代表生理过程 . 请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作答: (3) 尿液是健康的“晴雨表” . 丁大爷体检时发现尿中含有葡萄糖,可能是图中 ( 填代号 ) 所示的生理过程异常所致,也可能与内分泌腺 的功能障碍有关 . 图 8-5 [ 答案 ] (3)④ 胰岛 [ 解析 ] (3) 正常情况下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把全部的葡萄糖重新吸收回血液,因此正常人体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如果肾小管发生病变,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发生障碍,导致葡萄糖没有被完全吸收,使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因此丁大爷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可能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即 ④ 表示的生理过程异常所致,也可能是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 例 2 [2018 · 济宁 ] 人体是一个协调配合、和谐统一的整体 . 图 8-5 为子怡同学精心绘制的消化、呼吸、泌尿、内分泌和循环系统间关联的概念图解,其中 ①② 代表某类气体, ③④ 代表生理过程 . 请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作答: (4) 子怡同学的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途径,图中共呈现出 条 . 图 8-5 [ 答案 ] (4)2 [ 解析 ] (4) 排泄是细胞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排泄的途径有三条: ① 二氧化碳和水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 ② 水分、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 ③ 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内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题图中展示了呼吸和排尿 2 条排泄途径。 例 2 [2018 · 济宁 ] 人体是一个协调配合、和谐统一的整体 . 图 8-5 为子怡同学精心绘制的消化、呼吸、泌尿、内分泌和循环系统间关联的概念图解,其中 ①② 代表某类气体, ③④ 代表生理过程 . 请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作答: (5) 小肠绒毛壁、肺泡壁、毛细血管壁、肾小球壁、肾小囊内壁等结构的共同特点都是由一层细胞构成,利于物质交换,这充分体现出 的生物学观点 . 图 8-5 [ 答案 ] (5) 结构和功能相适应 [ 解析 ] (5) 肺泡壁及其外面包绕的毛细血管壁、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及肾小囊壁的共同特点是都很薄,有利于物质的透过。这体现了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1. 医生给小明做膝跳反射实验:小明坐在凳子上,一条腿自然地搭在另一条腿上,医生用小橡皮锤快速地叩击小明上面那条腿膝盖下方的韧带 . 则在实验过程中 ( ) A. 小明的脊髓产生被敲击的感觉 B. 医生在检查小明大脑皮层的功能 C. 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是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D. 用锤叩击 ① 处,小明有感觉、无膝跳反射, 可知是 ② 处受损 C 图 8-7 2. 某科学家在南极科学考察站工作,当其自温暖的室内来到寒冷的户外时,下列各项生理变化中,与图 8-8 变化趋势相符的是 ( ) A. 皮肤血管血流量的变化 B. 甲状腺激素分泌量 C. 生长激素分泌量 D. 汗腺的分泌量 图 8-8 [ 答案 ] B [ 解析 ] 天气寒冷时,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汗液减少,骨骼肌紧张性收缩增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进代谢的进行,从而使产热增加,散热减少,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3. [2019 · 杭州 ] 关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图 8-9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 8-9 A. 甲为近视眼,可配戴凹透镜矫正 B. 乙为近视眼,可配戴凸透镜矫正 C. 甲为远视眼,可配戴凸透镜矫正 D. 乙为远视眼,可配戴凹透镜矫正 A 4. [2018 · 潍坊 ] “重阳登高”是我国的传统习俗 . 在登山过程中机体进行着一系列调节活动,请结合图 8-10 回答 ([ ] 中填标号,横线上填文字 ) : 图 8-10 (1) 登山者能够在崎岖的山路上“平稳”前行,主要是由于 [ ] 的调节作用 . [ 答案 ] (1)G 小脑 [ 解析 ] (1) 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4. [2018 · 潍坊 ] “重阳登高”是我国的传统习俗 . 在登山过程中机体进行着一系列调节活动,请结合图 8-10 回答 ([ ] 中填标号,横线上填文字 ) : 图 8-10 (2) 登山者攀登时呼吸加深、加快,这是位于 [ ] 内的呼吸中枢调节的结果;出现“面红耳赤、汗流浃背”现象,说明皮肤具有 等功能 . [ 答案 ] (2)H 脑干 排泄和调节体温 [ 解析 ] (2) 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 ( 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 ) 。当人剧烈运动后,体内产热量增多,需要通过扩张血管和增加汗液分泌来调节体温,同时随汗液排出体内产生的一部分废物。登山后,人往往会大汗淋漓,满面通红,这种现象说明皮肤具有排泄和调节体温的功能。 4. [2018 · 潍坊 ] “重阳登高”是我国的传统习俗 . 在登山过程中机体进行着一系列调节活动,请结合图 8-10 回答 ([ ] 中填标号,横线上填文字 ) : 图 8-10 (3) 登山时手臂刮伤,缓慢流血并感到疼痛 . 请用图中标号和箭头写出痛觉产生的过程: . 一段时间后血流停止,这主要是血液中 作用的结果 . [ 答案 ] (3)5 → 4 → 3 → 2 → E 血小板 [ 解析 ] (3) 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再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形成痛觉。可见痛觉形成的途径是 5 → 4 → 3 → 2 → E 。血液中的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伤口流血很快就止住了,就是血液中血小板的凝血作用。 4. [2018 · 潍坊 ] “重阳登高”是我国的传统习俗 . 在登山过程中机体进行着一系列调节活动,请结合图 8-10 回答 ([ ] 中填标号,横线上填文字 ) : 图 8-10 (4) 登高望远,远处美景反射来的光线,主要通过 [ ] 的折射,在 [ ] 形成视觉 . [ 答案 ] (4)B 晶状体 F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 解析 ] (4) 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刺激,将物像信息转变成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5. [2019 · 杭州 ] 为研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小金将同种同时孵化的、体长约为 20 mm 的蝌蚪各 15 只分别放入 1~4 号玻璃缸中进行实验,其实验过程与结果如下表所示: 玻璃缸编号 放入的试剂及 用量 ( 连续投放 7 天 ) 第 3 天观察结果 第 7 周观察结果 存活数 平均体长 / mm 四肢生 长情况 存活 数 平均体长 / mm 四肢 生长 情况 1 甲状腺激素 6 mg/ 天 15 26 均 出现后肢 0 2 甲状腺激素 2 mg/ 天 15 26.5 均 出现后肢 15 1 只发育成 10 mm 的青蛙, 14 只均出现前、后肢 ( 续表 ) 玻璃缸编号 放入的试剂及 用量 ( 连续投放 7 天 ) 第 3 天观察结果 第 7 周观察结果 存活数 平均体长 / mm 四肢生 长情况 存活 数 平均体长 / mm 四肢 生长 情况 3 甲状腺抑制剂 30 mg/ 天 15 20 未出现 前、后肢 15 21 均出现后肢 4 不加任何药剂 15 20 未出现 前、后肢 15 30 均出现后肢 第 8 周时, 2 号玻璃缸内的蝌蚪全部发育成青蛙 . 第 12 周时, 4 号玻璃缸内的蝌蚪全部发育成青蛙,但 3 号玻璃缸内未出现青蛙而出现了体长达 39 mm 的巨型蝌蚪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本实验中测量蝌蚪的平均体长、观察前后肢的生长情况等指标,其目的是 . [ 答案 ] (1) 据此判断蝌蚪的生长和发育状况 [ 解析 ] (1) 本实验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而蝌蚪的平均体长、前后肢的生长情况等指标能够反映蝌蚪生长发育的状况,从而比较各组蝌蚪的生长发育状况; 5. [2019 · 杭州 ] 为研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小金将同种同时孵化的、体长约为 20 mm 的蝌蚪各 15 只分别放入 1~4 号玻璃缸中进行实验,其实验过程与结果如下表所示: 玻璃缸编号 放入的试剂及 用量 ( 连续投放 7 天 ) 第 3 天观察结果 第 7 周观察结果 存活数 平均体长 / mm 四肢生 长情况 存活 数 平均体长 / mm 四肢 生长 情况 1 甲状腺激素 6 mg/ 天 15 26 均 出现后肢 0 2 甲状腺激素 2 mg/ 天 15 26.5 均 出现后肢 15 1 只发育成 10 mm 的青蛙, 14 只均出现前、后肢 ( 续表 ) 玻璃缸编号 放入的试剂及 用量 ( 连续投放 7 天 ) 第 3 天观察结果 第 7 周观察结果 存活数 平均体长 / mm 四肢生 长情况 存活 数 平均体长 / mm 四肢 生长 情况 3 甲状腺抑制剂 30 mg/ 天 15 20 未出现 前、后肢 15 21 均出现后肢 4 不加任何药剂 15 20 未出现 前、后肢 15 30 均出现后肢 第 8 周时, 2 号玻璃缸内的蝌蚪全部发育成青蛙 . 第 12 周时, 4 号玻璃缸内的蝌蚪全部发育成青蛙,但 3 号玻璃缸内未出现青蛙而出现了体长达 39 mm 的巨型蝌蚪 . (2) 根据 1 、 2 、 4 号玻璃缸对照实验结果可得出的 2 条结论是 ; . [ 答案 ] (2) 高剂量的甲状腺激素对蝌蚪有致死作用 低剂量的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 [ 解析 ] (2)4 号是空白对照组, 1 号投喂甲状腺激素 6 mg/ 天,第 7 周 1 号玻璃缸中的蝌蚪全部死亡,说明过高浓度的甲状腺激素会导致蝌蚪死亡; 2 号投喂甲状腺激素 2 mg/ 天,第 3 天时平均体长比第 4 组明显增加,且出现后肢;第 7 周时全部存活且均出现前、后肢,相比于 4 号的蝌蚪发育速度明显加快,说明一定浓度的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 ( 合理即可 ) 。 5. [2019 · 杭州 ] 为研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小金将同种同时孵化的、体长约为 20 mm 的蝌蚪各 15 只分别放入 1~4 号玻璃缸中进行实验,其实验过程与结果如下表所示: 玻璃缸编号 放入的试剂及 用量 ( 连续投放 7 天 ) 第 3 天观察结果 第 7 周观察结果 存活数 平均体长 / mm 四肢生 长情况 存活 数 平均体长 / mm 四肢 生长 情况 1 甲状腺激素 6 mg/ 天 15 26 均 出现后肢 0 2 甲状腺激素 2 mg/ 天 15 26.5 均 出现后肢 15 1 只发育成 10 mm 的青蛙, 14 只均出现前、后肢 ( 续表 ) 玻璃缸编号 放入的试剂及 用量 ( 连续投放 7 天 ) 第 3 天观察结果 第 7 周观察结果 存活数 平均体长 / mm 四肢生 长情况 存活 数 平均体长 / mm 四肢 生长 情况 3 甲状腺抑制剂 30 mg/ 天 15 20 未出现 前、后肢 15 21 均出现后肢 4 不加任何药剂 15 20 未出现 前、后肢 15 30 均出现后肢 第 8 周时, 2 号玻璃缸内的蝌蚪全部发育成青蛙 . 第 12 周时, 4 号玻璃缸内的蝌蚪全部发育成青蛙,但 3 号玻璃缸内未出现青蛙而出现了体长达 39 mm 的巨型蝌蚪 . (3)3 号玻璃缸内出现巨型蝌蚪的原因是 . [ 答案 ] (3) 甲状腺抑制剂能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从而阻止蝌蚪发育成青蛙 [ 解析 ] (3) 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 3 组蝌蚪投喂甲状腺抑制剂,甲状腺激素不足导致无法正常发育但不会死亡,故蝌蚪无法正常发育成青蛙,而是继续生长成为巨型蝌蚪。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