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0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福建省三明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2019-2020 学年福建省三明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30 分) 1.(3 分)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不锈钢 B.金刚石 C.水银 D.乙醇 2.(3 分)载人航天器工作舱中常用氢氧化锂(LiOH)吸收过多的二氧化碳。氢氧化锂中 锂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1 C.+2 D.﹣2 3.(3 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规范的是( ) A. 滴加液体药品 B. 过滤 C.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给液体加热 4.(3 分)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 A.使反应能发生 B.产生更多的氧气 C.加快产生氧气的速率 D.作为反应物参加反应 5.(3 分)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正极产生的是氢气 B.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 C.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 2:1 6.(3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紫色石蕊试液能使 CO2 变红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 CO2 的物理性质 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物理性质相同 D.CO 和 CO2 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7.(3 分)某物质 R 完全燃烧,化学方程式为 2R+3O2 2CO2+4H2O,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R 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B.一个 R 分子中含有 2 个碳原子 C.物质 R 中氢元素的质量和水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 D.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 1:2 8.(3 分)某学习小组对“燃烧条件”进行如下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② 对比,证明可燃物在有水的条件下不能燃烧 B. ②③ 对比,证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更高 C.缺少“水中红磷不燃烧”的对比实验 D.实验过程中试管塞可能会被冲开 9.(3 分)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 CO2 中混有的 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 除去水中的病菌 用活性炭吸附 C 鉴别酒精和水 闻气味 D 鉴别甲烷和一氧化碳 点燃,分别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烧 杯 A.A B.B C.C D.D 10.(3 分)向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过滤后 所得固体(已洗涤、干燥)的质量等于加入锌粉的质量,则过滤所得的固体物质是( ) A.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 B.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锌 C.一定含有铜、银,可能含有锌 D.一定含有锌、钢、银 二、解答题(共 8 小题,满分 70 分) 11.(10 分)认识和爱护水资源 (1)水的净化 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 和蒸馏等方法净化。 (2)水的软化 硬水给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常用 降低水的硬度。 (3)水的蒸馏 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如图所示。 ① 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的作用是 。 ② 冷水应从冷凝管的 (填 A 或 B)端进入。 ③ 从微观角度分析,冷凝管中的水蒸气与锥形瓶中的水不同之处为 (写一条)。 (4)水的饮用 某品牌矿泉水,其外包装上部分文字说明如图所示。 ① 主要成分中的“钙”“钠”是指 (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② 偏硅酸中硅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列式即可)。 ③ 每瓶矿泉水中含钙的质量最多为 mg。 12.(8 分)镓是一种奇妙的金属,放在手心马上熔化,犹如荷叶上的水珠。如图是镓元素 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和一些原子结构示意图。 (1)写出金属镓的一条物理性质 。 (2)镓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为 ; 镓离子的符号是 。 (3)B、C、D 三种原子结构示意图相对应的元素中,与镓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 。 (4)CaCl3 与 NH3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制取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镓(GaN),同时得 到另一种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3.(7 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能源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1)三大化石燃料为煤、 、天然气。 (2)石油分馏出汽油、柴油的变化属于 变化 (填“物理”或“化学”) (3)工业上,可以利用甲烷获得氢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① 图 1 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 图 2 横线处画出该微粒的示意图。 ③ 图 2 微观示意图所对应的物质中。具有还原性的气体化合物是 (用化学式表 示)。 14.(6 分)A、B、C、D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 A 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D 为氧化物且 D 为气体。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和生 成物已略去。“一”表示能反应,“→”表示能转化)。 (1)A 转化为 D 的化学方程式 。 (2)A 转化为 B 的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3)利用物质 B 转化为 C 的反应过程中会 ,常用于自热食品的发热。 (4)既能与 B 反应,又能与 D 反应的氧化物是 。 15.(9 分)金属是重要的资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银的导电性最好,但导线一般用铜而不用银的原因是 (回答一条)。 (2)生活中纯铁使用较少,铁合金却应用广泛,原因是 (回答一条)。 (3)金属活动性探究实验 将镍、铁、钯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钯的表面无气泡产生;把镍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 无现象出现。 ① 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 镍、铁、钯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 (4)探究铁钉锈蚀的条件。 ① 蒸馏水需经煮沸并迅速冷却的目的是 。 ② A、B 对比,证明铁钉锈蚀的条件是 。 ③ 提出一条合理的金属资源保护措施: 。 16.(10 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 ① 的名称 。 (2)确定 A 或 B 作为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是 和 ,写出一个适用 B 装置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3)用 C 或 D 装置收集气体时,导管都要伸入并接近集气瓶底的原因是 。 (4)用 E 装置收集氧气时,当观察到 时才能开始收集,其原因是 ,观察 到 时,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17.(14 分)某兴趣小组开展“关于二氧化碳制取方法”的探究实验。 资料收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相似,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但 Ca(OH)2 微溶于水,NaOH 易溶于水。 [实验 1]用图 1 中的装置制取 CO2 气体。 (1)图 A 中,注射器代替长颈漏斗的优点是 (写一条)。 (2)检查装置 A 的气密性:用弹簧夹夹紧右侧橡皮管,往外抽拉注射器活塞,过一会后, 若观察到 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3)实验制取二氧化碳,图 A 锥形瓶中所装的药品是 。 (4)先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此时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填序号); 再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试分析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合理原 因: 。 [实验 2]利用数字化仪器探究上述两种方法收集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 用图 2 装置,将注射器中等量,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注入用排水法和排空气法收 集的 CO2 气体的锥形瓶内(氢氧化钠溶液均过量),得到压强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 3 所示。 (5)注射器中的药品不选用 Ca(OH)2 溶液的理由是 。 (6)100s 内,锥形瓶内压强迅速降低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00s 后, 压强不再变化的原因是 。 (7)通过该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含量更高的收集方法是 。 18.(6 分)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规定室内空气中甲醛(HCHO) 含 量 不 得 超 过 1.00x10 ﹣ 4mg/L . 甲 醛 的 含 量 可 根 据 下 列 反 应 测 定 : 4KMnO4+6H2SO4+5HCHO═2K2SO4+4MnSO4+5CO2+11H2O.现将某装修后居室内空气 样本 1 L 通入高锰酸钾和硫酸的混合溶液。样本中的甲醛完全反应消耗 KMnO4 的质量为 6.32×10﹣4 mg。 (1)1L 该空气中甲醛的质量。 (2)通过计算说明,该居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2019-2020 学年福建省三明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30 分) 1.(3 分)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不锈钢 B.金刚石 C.水银 D.乙醇 【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 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否则属于混合物。 【解答】解:A、不锈钢中含有铁和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 A 正确; B、金刚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 B 错; C、水银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 C 错; D、乙醇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 D 错。 故选:A。 【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 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 2.(3 分)载人航天器工作舱中常用氢氧化锂(LiOH)吸收过多的二氧化碳。氢氧化锂中 锂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1 C.+2 D.﹣2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氢氧化锂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氧元素显﹣2,氢元素显+1,设锂 元素的化合价为 x,可知氢氧化锂中锂元素(Li)的化合价为 x+(﹣2)+(+1)=0,则 x=+1。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 3.(3 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规范的是( ) A. 滴加液体药品 B. 过滤 C.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给液体加热 【分析】A、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C、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 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 错误。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 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 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 管容积的 ,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 ,没有用外焰加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3 分)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 A.使反应能发生 B.产生更多的氧气 C.加快产生氧气的速率 D.作为反应物参加反应 【分析】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在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剂 只会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不会改变生成氧气的量。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 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3 分)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正极产生的是氢气 B.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 C.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 2:1 【分析】根据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和实验的现象、结论分析判断有关的说 法。 【解答】解:A.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正极产生的是氧气,故错误; B、电解水时,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原子的种类不变,故错误;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故错误; D.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 2:1,故正确; 故选:D。 【点评】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可以证明水由 H、O 元素组成,根据电解生成氢气、氧气 体积比 2:1,可推导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2:1。 6.(3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紫色石蕊试液能使 CO2 变红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 CO2 的物理性质 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物理性质相同 D.CO 和 CO2 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分析】A、根据指示剂变色情况分析; B、根据干冰性质分析; C、根据碳单质的结构分析; D、根据物质的构成分析; 【解答】解:A、二氧化碳通到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是二氧化碳变红, A 错误; B、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利用的是物理性质,B 正确; 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其物理性质不同,C 错 误; D、CO 和 CO2 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D 错误; 故选:B。 【点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7.(3 分)某物质 R 完全燃烧,化学方程式为 2R+3O2 2CO2+4H2O,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R 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B.一个 R 分子中含有 2 个碳原子 C.物质 R 中氢元素的质量和水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 D.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 1:2 【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推断反应物 R 的化学式。 【解答】解: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中氧原子个数分别为 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 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 2、8、8,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 2R 中含有 2 个 碳原子、8 个氢原子和 2 个氧原子,则每个 R 分子由 1 个碳原子、4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 子构成,则物质 R 的化学式为 CH4O。 A、R 的化学式为 CH4O,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 B、1 个 R 分子由 1 个碳原子、4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物质 R 中氢元素的质量和和水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故正 确; 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 1:2,故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守恒、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是 正确解题的关键。 8.(3 分)某学习小组对“燃烧条件”进行如下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② 对比,证明可燃物在有水的条件下不能燃烧 B. ②③ 对比,证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更高 C.缺少“水中红磷不燃烧”的对比实验 D.实验过程中试管塞可能会被冲开 【分析】(1)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2)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3)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4)根据白磷燃烧放热,使试管内气体膨胀分析。 【解答】A.对比现象 ① 和 ② ,证明:可燃物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错误; B.对比现象 ② 和 ③ ,证明:可燃物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着火点,红磷的着火 点比白磷更高,错误; C、不需“水中红磷不燃烧”的对比实验,便能得出燃烧条件,错误; D、实验过程中白磷燃烧放热,使试管内气体膨胀,试管塞可能会被冲开,正确。 故选:D。 【点评】熟练掌握物质燃烧的条件,即是: ① 物质本身具有可燃性, ② 可燃物与助燃物 充分地接触, ③ 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只要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 件,物质就可以燃烧。 9.(3 分)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 CO2 中混有的 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 除去水中的病菌 用活性炭吸附 C 鉴别酒精和水 闻气味 D 鉴别甲烷和一氧化碳 点燃,分别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烧 杯 A.A B.B C.C D.D 【分析】A、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 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 物质反应; ② 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B、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分析判断。 C、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 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D、要根据两种气体性质的不同,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达到 一次鉴别出两种气体的目的。 【解答】解:A、CO 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 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异味和色素,但不能除去水中的病菌,故选项不能达到实 验目的。 C、酒精具有酒的气味,水没有气味,用闻气味的方法可以鉴别,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D、甲烷和一氧化碳燃烧分别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点燃,分别在火焰上方罩一 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生成的是甲烷,可以鉴别,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 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 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0.(3 分)向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过滤后 所得固体(已洗涤、干燥)的质量等于加入锌粉的质量,则过滤所得的固体物质是( ) A.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 B.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锌 C.一定含有铜、银,可能含有锌 D.一定含有锌、钢、银 【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 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答】解:向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 成硝酸锌和银,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大,后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反应后固体质 量减小,过滤后所得固体(已洗涤、干燥)的质量等于加入锌粉的质量,说明锌完全和 硝酸银反应后又和硝酸铜发生了反应,则过滤所得的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银、铜,可能 含有锌。 故选:C。 【点评】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 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 出来。 二、解答题(共 8 小题,满分 70 分) 11.(10 分)认识和爱护水资源 (1)水的净化 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 过滤 和蒸馏等方法净化。 (2)水的软化 硬水给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常用 煮沸 降低水的硬度。 (3)水的蒸馏 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如图所示。 ① 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的作用是 防止暴沸 。 ② 冷水应从冷凝管的 B (填 A 或 B)端进入。 ③ 从微观角度分析,冷凝管中的水蒸气与锥形瓶中的水不同之处为 分子间间隔不同 (写一条)。 (4)水的饮用 某品牌矿泉水,其外包装上部分文字说明如图所示。 ① 主要成分中的“钙”“钠”是指 元素 (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② 偏硅酸中硅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00% (列式即可)。 ③ 每瓶矿泉水中含钙的质量最多为 42 mg。 【分析】(1)从净化水的常用方法回答; (2)根据鉴别硬水和软水的方法回答; (3) ① 蒸馏时,加入碎瓷片可防止液体暴沸; ② 根据冷凝的效果分析判断; ③ 根据分 子的特点分析; ( 4 ) ① 根 据 物 质 的 组 成 分 析 ; ② 偏 硅 酸 中 硅 元 素 的 质 量 分 数 = ×100%. ③ 根据题意,每升含钙元素≤28mg, 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可利用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等方法来除去自然水中的杂质;其中 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蒸馏; (2)生活中常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取等量的两种水,然后加入肥皂水振荡;泡沫 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为硬水;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 ① 实验中加入的沸石(或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液体暴沸; ② 为了冷凝的效果更好,冷凝管中冷水应从下端进入; ③ 冷凝管中的水蒸气与锥形瓶中的水不同之处为分子间间隔不同、分子运动速率不同; (4) ① 说明书中的“钙”“钠”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② 偏硅酸中硅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 ③ 每升含钙元素≤28mg,此矿泉水每瓶 1.5L,则每瓶矿泉水中含钙元素最多是 28mg/L ×1.5L=42mg。 故答案为:(1)过滤;(2)煮沸;(3) ① 防止暴沸(局部沸腾); ② B; ③ 分子间间隔 不同(或分子运动速率不同);(4) ① 元素; ② ×100%; ③ 42。 【点评】本题考查了水的基本知识,从水资源到净化以及区分软水和硬水等,是中考的 热点,常以选择,填空,实验的形式出现。 12.(8 分)镓是一种奇妙的金属,放在手心马上熔化,犹如荷叶上的水珠。如图是镓元素 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和一些原子结构示意图。 (1)写出金属镓的一条物理性质 熔点低(或固体) 。 (2)镓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69.72 ,A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为 18 ; 镓离子的符号是 Ga3+ 。 (3)B、C、D 三种原子结构示意图相对应的元素中,与镓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 C 。 (4)CaCl3 与 NH3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制取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镓(GaN),同时得 到另一种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GaCl3+NH3 GaN+3HCl 。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元素周期表的信息来分析; 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 4 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 4 的反应中容易得到 电子,等于 4 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 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解答】解:(1)镓是一种奇妙的金属,放在手心马上熔化,说明金属镓的熔点低,不 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2)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镓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69.72;镓原子结构示意图中 X 的数 值为:31﹣2﹣8﹣3=18;镓最外层电子数是 3,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 3 个电子形成带 3 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可以表示为 Ga3+; (3)A、B、C 三种微粒所属元素中与镓元素化学性相似的是 C,这是因为它们的最外层 电子数相等。 (4)GaCl3 与 NH3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氮化镓和氯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GaCl3+NH3 GaN+3HCl。 故填: (1)熔点低(或固体) (2)69.72;18;Ga3+ (3)C; (4)GaCl3+NH3 GaN+3HCl。 【点评】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 13.(7 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能源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1)三大化石燃料为煤、 石油 、天然气。 (2)石油分馏出汽油、柴油的变化属于 物理 变化 (填“物理”或“化学”) (3)工业上,可以利用甲烷获得氢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① 图 1 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H2O CO+3H2 。 ② 图 2 横线处画出该微粒的示意图。 ③ 图 2 微观示意图所对应的物质中。具有还原性的气体化合物是 CO (用化学式表 示)。 【分析】三大化石燃料为煤、石油、天然气;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甲烷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解答】解:(1)三大化石燃料为煤、石油、天然气。 故填:石油。 (2)石油分馏出汽油、柴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故填:物理。 (3) ① 图 1 所示反应是甲烷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CH4+H2O CO+3H2。 故填:CH4+H2O CO+3H2。 ② 图 2 横线处微粒是 1 个氢分子,示意图可以表示为 。 故填: 。 ③ 图 2 微观示意图所对应的物质中。具有还原性的气体化合物是 CO。 故填:C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 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4.(6 分)A、B、C、D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 A 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D 为氧化物且 D 为气体。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和生 成物已略去。“一”表示能反应,“→”表示能转化)。 (1)A 转化为 D 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或 CaCO3 高温) 。 (2)A 转化为 B 的反应属于 分解反应 (填基本反应类型)。 (3)利用物质 B 转化为 C 的反应过程中会 放出热量 ,常用于自热食品的发热。 (4)既能与 B 反应,又能与 D 反应的氧化物是 放出热量 。 【分析】根据 A 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 A 是碳酸钙,B、D 为氧化物且 D 为气体, 且 A 和 D 互相转换,则 D 是二氧化碳,B 是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 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则 C 是氢氧化改;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 即可。 【解答】解:A 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 A 是碳酸钙,B、D 为氧化物且 D 为气体, 且 A 和 D 互相转换,则 D 是二氧化碳,B 是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 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则 C 是氢氧化钙; (1)A 是碳酸钙,D 是二氧化碳,碳酸钙转化为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 =CaCl2+H2O+CO2↑(或 CaCO3 高温) (2)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3)物质 B 是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出热量; (4)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既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又能与氧化钙反应的氧化物是 H2O (或水); 故答案为:(1)CaCO3+2HCl=CaCl2+H2O+CO2↑(或 CaCO3 高温) (2)分解反应。 (3)放出热量; (4)H2O (或水)。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 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5.(9 分)金属是重要的资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银的导电性最好,但导线一般用铜而不用银的原因是 铜比银更便宜 (回答一条)。 (2)生活中纯铁使用较少,铁合金却应用广泛,原因是 铁合金更耐腐蚀 (回答一条)。 (3)金属活动性探究实验 将镍、铁、钯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钯的表面无气泡产生;把镍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 无现象出现。 ① 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H2SO4=FeSO4+H2↑ 。 ② 镍、铁、钯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铁>镍>钯 。 (4)探究铁钉锈蚀的条件。 ① 蒸馏水需经煮沸并迅速冷却的目的是 除去水中的氧气 。 ② A、B 对比,证明铁钉锈蚀的条件是 需要氧气 。 ③ 提出一条合理的金属资源保护措施: 防止金属锈蚀 。 【分析】(1)根据金属的价格来分析; (2)根据合金的性质来分析; (3)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方法来分析; (4)根据金属锈蚀条件及其探究方法、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来分析。 【解答】解:(1)因为铜比银更便宜,所以导线一般用铜而不用银;故填:铜比银更便 宜; (2)因为铁合金更耐腐蚀、铁合金强度、硬度、韧性等更大或铁合金性能更好等,所以 生活中纯铁使用较少,铁合金却应用广泛;故填:铁合金更耐腐蚀; (3) ① 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故填:Fe+H2SO4=FeSO4+H2↑; ② 将镍、铁、钯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钯的表面无气泡产生;把镍放入硫酸亚铁溶液 中,无现象出现,由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活动性顺序:铁>镍>钯;故填:铁>镍> 钯; (4) ① 蒸馏水需经煮沸并迅速冷却的目的是除去水中的氧气;故填:除去水中的氧气; ② B 中的铁钉只与水接触,没有发生锈蚀,而 A 中的铁钉与氧气、水同时接触发生了锈 蚀,所以对比可知,铁的锈蚀需要氧气或空气;故填:需要氧气: ③ 防止金属锈蚀、金属回收和利用、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寻找金属代用品等都可以 合理的金属资源保护;故填:防止金属锈蚀。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的有关知识,解题时根据合金的性质、金属的防护以及金属活 动性来分析即可。 16.(10 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 ① 的名称 试管 。 (2)确定 A 或 B 作为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是 反应物的状态 和 反应条件 , 写出一个适用 B 装置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2KMnO4 K2MnO4+MnO2+O2↑ 。 (3)用 C 或 D 装置收集气体时,导管都要伸入并接近集气瓶底的原因是 更容易排尽 瓶内的空气 。 (4)用 E 装置收集氧气时,当观察到 有连续均匀的气泡放出 时才能开始收集,其原 因是 刚开始放出的气泡中主要含空气 ,观察到 集气瓶口有气泡逸出 时,说明氧 气已收集满。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分析; (2)根据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进行分析;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 式; (3)根据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4)根据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解答】解:(1)仪器 ① 的名称是试管; (2)确定 A 或 B 作为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装置 B 属于固、固加热型,试管口有棉花,适合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K2MnO4+MnO2+O2↑; (3)用 C 或 D 装置收集气体时,导管都要伸入并接近集气瓶底的原因是:更容易排尽 瓶内的空气(便于收集到更纯的气体); (4)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观察到有连续均匀的气泡放出时才能开始收集,其原因是: 刚开始放出的气泡中主要含空气(防止收集的氧气混有空气而不纯);当观察到集气瓶口 有气泡逸出时,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故答案为: (1)试管 (2)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2KMnO4 K2MnO4+MnO2+O2↑; (3)更容易排尽瓶内的空气(便于收集到更纯的气体); (4)有连续均匀的气泡放出;刚开始放出的气泡中主要含空气(防止收集的氧气混有空 气而不纯);集气瓶口有气泡逸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室气体的制取,熟练掌握气体的制取原理,了解确定发生 装置、收集装置的因素和注意事项等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14 分)某兴趣小组开展“关于二氧化碳制取方法”的探究实验。 资料收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相似,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但 Ca(OH)2 微溶于水,NaOH 易溶于水。 [实验 1]用图 1 中的装置制取 CO2 气体。 (1)图 A 中,注射器代替长颈漏斗的优点是 控制反应速率(或节约药品) (写一条)。 (2)检查装置 A 的气密性:用弹簧夹夹紧右侧橡皮管,往外抽拉注射器活塞,过一会后, 若观察到 活塞回到原刻度 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3)实验制取二氧化碳,图 A 锥形瓶中所装的药品是 大理石或石灰石 。 (4)先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此时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B (填序号); 再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试分析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合理原因: 二氧化碳的产生速率大于溶解速率(或从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或从生成碳酸的稳定性 等) 。 [实验 2]利用数字化仪器探究上述两种方法收集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 用图 2 装置,将注射器中等量,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注入用排水法和排空气法收 集的 CO2 气体的锥形瓶内(氢氧化钠溶液均过量),得到压强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 3 所示。 (5)注射器中的药品不选用 Ca(OH)2 溶液的理由是 Ca(OH)2 微溶于水,不能将 CO2 完全反应(或 NaOH 易溶于水等) 。 (6)100s 内,锥形瓶内压强迅速降低的原因是 CO2+2NaOH=Na2CO3+H2O (用化学 方程式表示);300s 后,压强不再变化的原因是 剩余的气体不是二氧化碳(或锥形瓶内 二氧化碳已反应完等) 。 (7)通过该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含量更高的收集方法是 排水法 。 【分析】由题目的信息可知,(1)注射器可以控制反应速率、节约药品;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实验室制取 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 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 (4)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是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再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二氧 化碳气体,分析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合理原因:二氧化碳的产生速率大于溶 解速率或从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或从生成碳酸的稳定性等; (5)注射器中的药品不选用 Ca(OH)2 溶液的理由是:Ca(OH)2 微溶于水,不能将 CO2 完全反应或 NaOH 易溶于水等; (6)100s 内,锥形瓶内压强迅速降低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300s 后,压强不再变化的原因是:剩余的气体不是二氧化碳(或锥形瓶内二氧化碳已反应完 等); (7)通过该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含量更高的收集方法是排水法。 【解答】解:(1)图 A 中,注射器代替长颈漏斗的优点是:控制反应速率、节约药品等; 故答案为:控制反应速率(或节约药品); (2)检查装置 A 的气密性:用弹簧夹夹紧右侧橡皮管,往外抽拉注射器活塞,过一会后, 若观察到活塞回到原刻度,则装置气密性良好;故答案为:活塞回到原刻度; (3)实验室制取 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 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故答案为:大理石或石灰石; (4)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是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再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二氧 化碳气体,分析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合理原因:二氧化碳的产生速率大于溶 解速率或从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或从生成碳酸的稳定性等;故答案为:B;二氧化碳的 产生速率大于溶解速率(或从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或从生成碳酸的稳定性等); (5)注射器中的药品不选用 Ca(OH)2 溶液的理由是:Ca(OH)2 微溶于水,不能将 CO2 完全反应或 NaOH 易溶于水等;故答案为:Ca(OH)2 微溶于水,不能将 CO2 完全 反应(或 NaOH 易溶于水等) (答对一点即可); (6)100s 内,锥形瓶内压强迅速降低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300s 后,压强不再变化的原因是:剩余的气体不是二氧化碳(或锥形瓶内二氧化碳已反应完 等);故答案为:CO2+2NaOH=Na2CO3+H2O;剩余的气体不是二氧化碳(或锥形瓶内二 氧化碳已反应完等); (7)通过该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含量更高的收集方法是排水法;故答案为:排水法。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 式的书写、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探究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 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18.(6 分)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规定室内空气中甲醛(HCHO) 含 量 不 得 超 过 1.00x10 ﹣ 4mg/L . 甲 醛 的 含 量 可 根 据 下 列 反 应 测 定 : 4KMnO4+6H2SO4+5HCHO═2K2SO4+4MnSO4+5CO2+11H2O.现将某装修后居室内空气 样本 1 L 通入高锰酸钾和硫酸的混合溶液。样本中的甲醛完全反应消耗 KMnO4 的质量为 6.32×10﹣4 mg。 (1)1L 该空气中甲醛的质量。 (2)通过计算说明,该居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分析】(1)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可计算参加反应的 甲醛的质量; (2)根据 1L 空气中所含甲醛的质量,与规定室内空气中甲醛(HCHO)含量不得超过 1.00x10﹣4mg/L 进行对比,判断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是否超标。 【解答】解:(1)设甲醛的质量为 x 4KMnO4+6H2SO4+5HCHO═2K2SO4+4MnSO4+5CO2+11H2O 632 150 6.32×10﹣4 mg x 解得:x=1.5×10﹣4mg (2)1L 该空气中甲醛的含量=1.5×10﹣4mg/L>1.00x10﹣4mg/L; 所以该居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答:(1)500mL 该空气中甲醛的质量为 1.125×10﹣6g; (2)该居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点评】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并与标准进行对照,判断 室内甲醛是否超过标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