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0 发布 |
- 37.5 KB |
- 4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0年中考生物三模试卷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0年中考生物三模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选择题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历次人口普查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与下列哪一项相同( ) A.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 B.观察鱼鳍的作用 C.森林资源的清查 D.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2.莲藕“出淤泥而不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出淤泥”和“不染”都是受细胞核控制的 B.“出淤泥”是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C.“不染”是细胞膜将不需要的物质挡在细胞外 D.“不染”的莲藕细胞和淤泥不能进行物质交换 3.下列关于生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四种基本组织是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 B.人的唾液腺属于上皮组织,由具有分泌功能的上皮细胞构成 C.被子植物的叶片由叶肉、叶脉、表皮构成,属于器官 D.被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个体 4.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与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不相匹配的是( ) A.向蔬菜大棚中施气肥﹣﹣促进蔬菜的呼吸作用 B.遇阴雨连绵天气在农田边挖排水沟排涝﹣﹣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C.合力密植﹣﹣提高光能利用率 D.春季早播覆盖地膜﹣﹣提高地表温度,利于种子萌发 5.如图表示夏季晴朗的一天某植物进行的两种生理活动。曲线a、b分别表示( ) A.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B.蒸腾作用、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D.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6.多种多样的生物是我们在这颗美丽而孤独的星球上的伙伴。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藻类植物的结构比较简单,没有专门的吸收和运输养料以及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B.苔藓植物植株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茎和叶中导管相互连通 C.腔肠动物生物生活在水中,利用刺细胞帮助捕获猎物 D.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 7.下列有关动物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蚯蚓的体壁有发达的肌肉,靠肌肉就能在土壤中运动 B.鸟的前肢变成翼,长骨中空,这些特点都与飞行相适应 C.鱼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D.蝗虫有三对足、两对翅,善于跳跃、适于飞行 8.如图为探究植物呼吸作用时,某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和主要操作步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该装置可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②该装置可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③甲组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④乙组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9.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绿水青山”中的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B.“绿水青山”中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只能制造淀粉这一种有机物 C.光合作用实质就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D.“绿水青山”中的绿色植物在白天只进行光合作用,夜晚只进行呼吸作用 10.如图甲表示屈肘动作,图乙表示投篮动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①是肌腱,②是肌腹 B.图乙所示投篮动作中,肱三头肌的变化是先收缩后舒张 C.投篮动作至少需要两组肌肉相互配合 D.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 11.以下是对某些血管和血液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医生为病人抽血时,针头刺入的是动脉 B.静脉血管管壁的内面都有静脉瓣 C.伤口流血时,使其止血的是白细胞 D.血浆中含有大分子蛋白质、水等多种成分 12.在生长健壮的枝条上,剥去一圈树皮,露出木质部,过一段时间,出现瘤状物的部位是( ) A.伤口的上方 B.伤口的下方 C.伤口的上、下方 D.木质部 13.下列曲线表示人体的某项生理过程,分析错误的是( ) A.若甲表示血液中氧气含量变化,A处是肺循环的肺部毛细血管 B.乙表示在消化道内淀粉、蛋白质、脂肪被消化程度,B和C分别是胃和小肠 C.若丙中x表示健康人肾单位中葡萄糖含量,DE表示肾小管 D.若丁中y表示肺容积,ab段曲线表示吸气过程,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 14.下列病症与其病因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佝偻病﹣﹣缺少维生素A B.坏血病﹣﹣缺少维生素C C.地方性甲状腺肿﹣﹣缺少铁 D.夜盲症﹣﹣缺少维生素D 15.根据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下列关于人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心脏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防止血液倒流回心房 B.肾小管壁薄且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利于血液滤过形成原尿 C.小肠内有胰液、肠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利于消化营养物质 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16.如图为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内流动的血液中含有较多的氧气 B.与①内液体相比,②内液体中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都减少 C.③内液体中有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尿素、无机盐等 D.与④内液体相比,⑤内液体含有葡萄糖、尿素、无机盐等 17.关于植物细胞全能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大量的科学事实证明,植物体的任何一个活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分化并发育成完整植物体的能力 B.人们创造的组织培养技术依据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原理 C.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保持原植物体的优良特点,培养出病毒植株 D.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试管苗或人工种子,是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全能性的结果 18.某育龄妇女因患病被摘除了子宫,这将会对其造成怎样的影响?( ) A.能正常排卵,但不会形成月经 B.月经正常,但将不能孕育胎儿 C.不能正常排卵,但能形成月经 D.不能排卵,也不会形成月经 19.绿豆芽是我们常见的蔬菜.1斤绿豆能生出10斤绿豆芽,问:1斤绿豆与10斤绿豆芽相比较( ) A.有机物减少,水分增多 B.有机物没变,水分增多 C.有机物增多,水分增多 D.有机物增多,水分减少 20.下列选项中能够最恰当地解释图中兔子背部毛色变化的是( ) A.环境能够影响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B.兔子的身体内产生了局部可遗传的变异 C.极低温度导致兔子的基因发生改变 D.极低温度导致兔子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21.每种生物都具有恒定数目的染色体,人类体细胞中具有23对染色体。人的精子、造血干细胞、卵细胞、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依次为( ) A.23条、46条、46条、23条 B.46条、92条、46条、92条 C.23条、23条、23条、46条 D.23条、46条、23条、46条 22.下列证据中,不支持两种动物间存在亲缘关系的是( ) A.鹰的翅膀的骨酪与马的前肢骨酪相似 B.人类的胚胎和鲸的胚胎早期发育很相似 C.黑猩猩和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数目相同 D.海狮和海豹的形态很相似 23.长期使用化学杀虫剂,家蝇、蚊子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其原因是( ) A.化学杀虫剂对害虫抗药性变异个体长期的自然选择结果 B.害虫的抗药性对化学杀虫剂长期选择的结果 C.使用杀虫剂后,害虫才产生抗药性 D.使用杀虫剂后,改变了害虫的生理特性,使其抗药性增强 24.如图的3幅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数量(n)随时间(t)推移而发生的变化,那么甲、乙、丙表示的物种间关系依次是( ) A.互利共生、捕食、竞争 B.竞争、捕食、互利共生 C.竞争、互利共生、捕食 D.捕食、竞争、互利共生 25.上海医学院遗传研究所培育出第一头携带人体蛋白基因的转基因牛,使动物乳汁中白蛋白的含量较普通奶牛提高了30多倍,这标志着我国转基因研究向产业化的目标又迈出了一步.转基因动物是指( ) A.提供白蛋白基因的动物 B.基因中插入了外源基因的动物 C.能产生白蛋白的动物 D.能表达基因遗传信息的动物 二、非选择题部分共50分 26.(9分)显微镜能帮助我们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如图为显微镜的使用过程,请据图回答: (1)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显微镜处于光线较暗的环境中,应该选用 会使视野变亮。在观察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时,第一次看到的物像在视野的右下角,欲使物像位于视野正中央,应将玻片向 方移动。 (2)乙图中的镜头能使物像放大的最大倍数是 倍;能使视野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多的镜头组合是 (填序号)。 (3)丙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图象。图象A效果欠佳,为避免产生 ,盖盖玻片时,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 。 (4)图丙中的A细胞与B细胞相比,B细胞特有的细胞结构有 。 (5)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玻片时,同学闻到刺激性气味,含有该气味的物质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紧密排列,构成 组织。 27.(8分)大豆,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产品,富含多种营养,在食品和工业方面都有很大用途,据记载,我国大豆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2019年2月20日我国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在东北、环渤海地区引导农民扩大大豆种植。你能给农民们讲讲关于大豆的知识吗?请据图回答: (1)图A是大豆种子,其中②③④⑤构成了种子的 ,它将发育成大豆植株;与鸟卵结构中卵黄功能相似的是图A中的[ ] 。 (2)图A→图B→图C表示大豆种子的萌发,图A中最后突破种皮的结构发育成图C中的 ,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茎中 的运输到叶。 (3)图D是大豆的花,其中 ( 填序号)构成雄蕊;与松、杉等植物相比,该植物特有的生殖现象是 。 (4)图E是由图D中的[ ] 发育而来,要形成图中所示数量的豆粒至少需要 个精子参与受精过程。 28.(8分)在这个春天新冠肺炎正在席卷全球,作为学生的你们保护好自己就是最好的贡献。而加强体育锻炼是提高自身免疫力的最好途径,在运动过程中会有一系列调节作用,请据图回答: (1)骑车是非常好的运动方式,当你行至路口看到红灯停车属于 反射,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图1的[ ] 。 户外运动也能有效降低形成近视眼的概率,已知近视眼是由于[ ] 过度变凸和眼球前后径过长导致的。 (2)当后方汽车按喇叭时你会躲避,在声波振动刺激下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图2的[ ] ,听到的声音是在图3的[ ] 形成的;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开口,以防图2的[ ] 破裂。 (3)图3是神经调节的高级中枢,组成其结构A、B、C的基本单位是 。在我们进行体育锻炼时,[ ] 的功能也会加强,使我们的运动更协调、平衡性更好。 29.(8分)将纯种非甜(A)玉米种子和纯种甜(a)玉米种子间行种植,如图一,收获时发现甜玉米的果穗上有非甜玉米子粒,而非甜玉米果穗上没有甜玉米子粒。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玉米中,甜味对非甜味是 性性状。 (2)甜玉米果穗上甜玉米子粒和非甜玉米子粒中胚的基因型分别是 和 ,非甜玉米果穗上子粒中胚的基因型有 和 。 (3)甜玉米粒果皮的基因型为 。 (4)若人工控制传粉,让甜玉米接受的花粉全部来自非甜玉米,如图二,得到的玉米粒为F1,将F1种下后让其接受本株产生的花粉,则F1上所结子粒非甜与甜的比例为 。 (5)在一片玉米地里出现了几株白化苗,这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是由 改变引起的。 30.(9分)如图为人体新陈代谢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食物中的脂肪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最终产物是 ,参与化学性消化的消化液有 。 (2)如果③是尿液,则器官B为 ,经过a过程, 被吸收回血液。 (3)空气进入器官A是通过 来实现的,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后,主要由 来运输,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 。 (4)图中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代谢废物排出的途径有 (用数字表示)。 (5)由于 和激素的共同调节作用,人体内的各种器官、系统能够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31.(8分)如图是两个农业生态系统的模式图,图A农作物为人类提供的食物量、为家禽和家畜提供的饲料量都与图B相同,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两个生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流经两个农业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 (2)图A和图B中食物链的数目A B(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图B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 (3)如果一个人的体重每增加1kg,有50%直接来自于农作物,50%来自家禽和家畜,那么人的体重增加10kg,最多需要农作物 ,最少需要农作物 。 (4)图 所示生态系统的能量能够更多的被人类利用,原因是 。 2020年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中考生物三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选择题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历次人口普查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与下列哪一项相同( ) A.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 B.观察鱼鳍的作用 C.森林资源的清查 D.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分析】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解答】解:我国历次人口普查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调查法。 A、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运用的方法是实验法,故A错误; B、观察鱼鳍的作用运用的方法是实验法,故B错误; C、森林资源的清查运用的方法是调查法,故C正确; D、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运用的方法是实验法,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 2.莲藕“出淤泥而不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出淤泥”和“不染”都是受细胞核控制的 B.“出淤泥”是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C.“不染”是细胞膜将不需要的物质挡在细胞外 D.“不染”的莲藕细胞和淤泥不能进行物质交换 【分析】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细胞膜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对物质具有选择透过性,对细胞有用的物质可以进入,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则不能进入,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解答】解:A、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控制中心,“出淤泥”和“不染”都是受细胞核控制的,A正确; B、“出淤泥”是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的结果,B正确; C、细胞膜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不染”是细胞膜将不需要的物质挡在细胞外,C正确; D、“不染”的莲藕细胞和淤泥能进行物质交换,D错误。 故选:D。 【点评】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3.下列关于生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四种基本组织是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 B.人的唾液腺属于上皮组织,由具有分泌功能的上皮细胞构成 C.被子植物的叶片由叶肉、叶脉、表皮构成,属于器官 D.被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个体 【分析】(1)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各具有不同的功能; (2)根据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或植物体,系统构成动物体,动物和植物的结构层次不同,动物比植物多系统这个结构,解答即可。 【解答】解:A、人体四种基本组织是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A正确; B、人的唾液腺属于器官而非组织,只有唾液腺内的上皮属于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和分泌功能,B错误; C、被子植物的叶片由叶肉、叶脉、表皮构成,属于器官,C正确; D、被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个体,D正确。 故选:B。 【点评】生物的结构层次以及功能是考试的重点,要注意掌握。 4.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与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不相匹配的是( ) A.向蔬菜大棚中施气肥﹣﹣促进蔬菜的呼吸作用 B.遇阴雨连绵天气在农田边挖排水沟排涝﹣﹣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C.合力密植﹣﹣提高光能利用率 D.春季早播覆盖地膜﹣﹣提高地表温度,利于种子萌发 【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光合作用的强弱与光照时间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关。增加光照时间和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能够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解:A、为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有些菜农在大棚里增施“气肥”,“气肥”实质上二氧化碳气体,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A错误; B、植物根的呼吸作用需要的氧气,来自空气中,所以阴雨连绵天气及时排涝,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B正确。 C、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提高产量。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只有合理密植才是最经济的做,C正确。 D、早春播种往往因为温度低而影响出苗。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来提高地温,促进出苗早而齐。所以早春播种后,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能够促进早出苗的主要原因是提高土壤的温度,D正确。 故选:A。 【点评】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是考试的热点,要理解掌握。平时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是做好这类题的关键。 5.如图表示夏季晴朗的一天某植物进行的两种生理活动。曲线a、b分别表示( ) A.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B.蒸腾作用、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D.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分析】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与联系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区别 部位 含有叶绿体的细胞 所有的活细胞 条件 光 有光、无光均可 原料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产物 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 能量转变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联系 如果没有光合作用的有机物,呼吸作用就无法进行。这是因为呼吸作用所分解的有机物正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正是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如果没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也无法进行。这是因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原料的呼吸和产物的运输所需要的能量,正是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解答】解: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在一天的24小时中只有白天有光的时候进行,大约6时至18时之间进行,而呼吸作用不受光的限制,在24小时中都能进行,所以图中的a表示的是光合作用的曲线,b表示的是呼吸作用的曲线。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真正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它们相互依存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实验探究题综合性强,需多个知识点结合解答,认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解题切入点。 6.多种多样的生物是我们在这颗美丽而孤独的星球上的伙伴。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藻类植物的结构比较简单,没有专门的吸收和运输养料以及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B.苔藓植物植株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茎和叶中导管相互连通 C.腔肠动物生物生活在水中,利用刺细胞帮助捕获猎物 D.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 【分析】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 苔藓植物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 腔肠动物:结构简单,生活在水中,身体辐射对称,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及中间无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如海蜇、海葵、水螅。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哺乳;胎生。 【解答】 解:A、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有的单细胞,有的多细胞,但都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细胞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 B、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B错误; C、腔肠动物生物生活在水中,体壁的外胚层有刺细胞。利用刺细胞帮助捕获猎物,C正确; D、哺乳动物其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D正确。 故选:B。 【点评】明确各种植物和动物的结构特征即能正确答题。 7.下列有关动物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蚯蚓的体壁有发达的肌肉,靠肌肉就能在土壤中运动 B.鸟的前肢变成翼,长骨中空,这些特点都与飞行相适应 C.鱼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D.蝗虫有三对足、两对翅,善于跳跃、适于飞行 【分析】根据蚯蚓、鸟类、鱼类、蝗虫的特点分析解答。 【解答】解:A、蚯蚓没有疣足,依靠纵、横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运动,A错误; B、鸟的前肢变成翼,长骨中空,这些特点都与飞行相适应,B正确; C、鱼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C正确; D、蝗虫的胸部长有三对足和两对翅,善于跳跃和飞行,D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各动物类群的特征。 8.如图为探究植物呼吸作用时,某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和主要操作步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该装置可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②该装置可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③甲组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④乙组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分析】由图中装置可以看出,装置甲组中的萌发的种子可以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进入试管,使试管中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此装置能验证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是否产生二氧化碳。乙组中是煮熟后冷却至室温的种子,失去了生命力,没有呼吸作用,不能验证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时是否产生二氧化碳。 【解答】解:①甲装置中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甲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该装置可验证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①正确; ②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加盖并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一夜后,里面的氧气被萌发的种子吸收消耗了,因此瓶中的蜡烛立即熄灭,才能证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时消耗氧气,②错误; ③甲组试管中石灰水遇到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会变浑浊,③正确; ④乙组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因为煮熟后冷却至室温的种子,失去了生命力,没有呼吸作用,④错误。 故选:D。 【点评】要学会熟记一些实验装置的设计以及用处,搞清装置设计的原理,这样,对解答类似的试题会很有帮助。 9.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绿水青山”中的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B.“绿水青山”中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只能制造淀粉这一种有机物 C.光合作用实质就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D.“绿水青山”中的绿色植物在白天只进行光合作用,夜晚只进行呼吸作用 【分析】(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2)生物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供生物进行生理活动的需要。因此,光合作用能够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呼吸作用能够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解答】解:A、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内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促进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A正确; B、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如淀粉、蛋白质和脂肪,B错误; C、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C错误; D、光合作用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白天和晚上均要进行,D错误。 故选:A。 【点评】掌握植物的三大生理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0.如图甲表示屈肘动作,图乙表示投篮动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①是肌腱,②是肌腹 B.图乙所示投篮动作中,肱三头肌的变化是先收缩后舒张 C.投篮动作至少需要两组肌肉相互配合 D.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 【分析】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 【解答】解:A、图甲中①是肌腱,②是肌腹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于结缔组织),绕过关节分别附在不同的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A正确; B、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图乙所示投篮动作中,是由屈肘到伸肘的过程,所以肱三头肌的变化是先舒张后收缩,B错误; C、由于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改变位置,而不能将骨复位,所以,与骨相连的骨骼肌至少是由两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C正确; D、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D正确。 故选:B。 【点评】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11.以下是对某些血管和血液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医生为病人抽血时,针头刺入的是动脉 B.静脉血管管壁的内面都有静脉瓣 C.伤口流血时,使其止血的是白细胞 D.血浆中含有大分子蛋白质、水等多种成分 【分析】 (1)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 (2)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解答即可。 【解答】解:A、医生为病人抽血时,针头刺入的是静脉,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管壁较薄、血量缓慢,有些静脉位置较浅,在体表可以看到,如手背上的一条条青筋即是静脉,易于寻找,适于针刺输液;A错误; B、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其它静脉内无瓣膜,B错误; C、血小板的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伤口流血时,使其止血的是血小板,C错误; D、血浆中含有大分子蛋白质、水等多种成分,其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代谢废物;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三种血管的特点及血液的组成功能。 12.在生长健壮的枝条上,剥去一圈树皮,露出木质部,过一段时间,出现瘤状物的部位是( ) A.伤口的上方 B.伤口的下方 C.伤口的上、下方 D.木质部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筛管的位置、功能.解答时可以从筛管的位置和对有机物的运输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自上而下运输到其它器官如根。因此将树枝环剥一圈树皮后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切口处不能在向下运输,就在切口上方积聚起来形成节瘤。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筛管的位置和功能. 13.下列曲线表示人体的某项生理过程,分析错误的是( ) A.若甲表示血液中氧气含量变化,A处是肺循环的肺部毛细血管 B.乙表示在消化道内淀粉、蛋白质、脂肪被消化程度,B和C分别是胃和小肠 C.若丙中x表示健康人肾单位中葡萄糖含量,DE表示肾小管 D.若丁中y表示肺容积,ab段曲线表示吸气过程,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 【分析】1、血液经过体循环后,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流经肺循环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2、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最终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淀粉分解成葡萄糖,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3、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4、呼吸运动是依靠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完成的。 【解答】解:A、血液经过体循环后,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流经肺循环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若甲表示血液中氧气含量变化,A处应是组织处的毛细血管,A错误; B、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中开始化学消化的器官依次是口腔、胃、小肠。所以,乙表示在消化道内淀粉、蛋白质、脂肪被消化程度,B和C分别是胃和小肠,B正确; C、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所以若丙中x表示健康人肾单位中葡萄糖含量,DE表示肾小管,重新吸收了全部葡萄糖,C正确; D、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所以,若丁中y表示肺容积,ab段曲线表示吸气过程,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D正确。 故选:A。 【点评】理解掌握人体的呼吸、消化、消化及排泄等各种生理活动过程。 14.下列病症与其病因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佝偻病﹣﹣缺少维生素A B.坏血病﹣﹣缺少维生素C C.地方性甲状腺肿﹣﹣缺少铁 D.夜盲症﹣﹣缺少维生素D 【分析】无机盐和维生素对人体都很重要,人体一旦缺乏,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 【解答】解:A、缺碘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含铁的无机盐缺乏会得贫血,A错误; B、坏血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C形成的,B正确; C、夜盲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形成的,C错误; D、幼儿缺钙和维生素D会得佝偻病,D错误。 故选:B。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各类营养物质以及激素的作用。 15.根据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下列关于人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心脏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防止血液倒流回心房 B.肾小管壁薄且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利于血液滤过形成原尿 C.小肠内有胰液、肠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利于消化营养物质 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分析】 (1)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有瓣膜,称为房室瓣,朝向心室开,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在左心室和主动脉、右心室和肺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朝动脉开,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防止血液倒流。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 (3)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泡数目极多,增大了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弹性纤维,增加了肺泡的弹性;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且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和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之间气体交换。 (4)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与其相适应的特点是:小肠很长,约5﹣6米,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小肠的消化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小肠内有肠腺、有多种消化液送入小肠,含有许多消化酶,有利于消化营养物质。 【解答】解:A、心脏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防止血液倒流回心房,只能流向心室,正确; B、肾小管壁薄且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有利于原尿重吸收形成尿液而不是有利于血液滤过形成原尿,不正确; C、小肠内有胰液、肠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利于消化营养物质,正确; 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进行气体交换,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心脏的结构、尿液的形成过程、小肠和肺泡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16.如图为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内流动的血液中含有较多的氧气 B.与①内液体相比,②内液体中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都减少 C.③内液体中有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尿素、无机盐等 D.与④内液体相比,⑤内液体含有葡萄糖、尿素、无机盐等 【分析】1、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2、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图中,①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③肾小囊、④肾小球、⑤肾小管、⑥肾小静脉。 【解答】解:A、肾小球仅对血液进行过滤,没有发生气体交换,所以②内流动的血液与③比较气体含量无变化,A正确; BC、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④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②内液体中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都增多。BC错误; D、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因此⑤肾小管内液体不含有葡萄糖,D错误。 故选:A。 【点评】熟练掌握尿液的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17.关于植物细胞全能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大量的科学事实证明,植物体的任何一个活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分化并发育成完整植物体的能力 B.人们创造的组织培养技术依据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原理 C.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保持原植物体的优良特点,培养出病毒植株 D.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试管苗或人工种子,是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全能性的结果 【分析】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 【解答】解: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情况下,将植物体内的某一部分器官或组织,如茎尖、芽尖、形成层、根尖、胚芽和茎的髓组织等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放在适宜培养基上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分化最后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利用这种技术,只需要少量植物材料,就可以在短期内诱导出大量“试管苗”,所以成本不高。这种方法繁殖速度快,受季节影响小,而且诱导变异也比较容易,所以繁殖周期不长。由于植物的生长点细胞分裂速度快,很少感染病毒。所以不容易出现病虫害。还可实现优良品种的长期保存和长途运输。由于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18.某育龄妇女因患病被摘除了子宫,这将会对其造成怎样的影响?( ) A.能正常排卵,但不会形成月经 B.月经正常,但将不能孕育胎儿 C.不能正常排卵,但能形成月经 D.不能排卵,也不会形成月经 【分析】女性生殖系统主要由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组成,卵巢是女性的生殖腺和主要性器官,位于盆腔内子宫的两侧,它的作用是产生生殖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据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卵巢是女性的生殖腺和主要性器官,位于盆腔内子宫的两侧,它的作用是产生生殖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月经,又称作月经周期,是生理上的循环周期,育龄妇女每隔一个月左右,子宫内膜发生一自主增厚,血管增生、腺体生长分泌以及子宫内膜崩溃脱落并伴随出血的周期性变化。这种周期性阴道排血或子宫出血现象,称月经。女性月经周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调控卵巢功能的上级机构(下丘脑和垂体)与卵巢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子宫是胎儿发育的场所和形成月经的地方。此人子宫摘除,但卵巢是完好的,因此能正常排卵,但不会形成月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对其各组成部分的不同功能进行明确的区分是解题的关键. 19.绿豆芽是我们常见的蔬菜.1斤绿豆能生出10斤绿豆芽,问:1斤绿豆与10斤绿豆芽相比较( ) A.有机物减少,水分增多 B.有机物没变,水分增多 C.有机物增多,水分增多 D.有机物增多,水分减少 【分析】此题考查种子萌发的过程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据此答题. 【解答】解:生物呼吸作用的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为生物的基本特征,所以绿豆在萌发的过程中,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绿豆体内的有机物,由绿豆到豆芽的过程中吸收大量的水,所以会有1千克绿豆可长出4﹣5千克绿豆芽,而在此过程中由于不含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所以绿豆体内的有机物会逐渐减少。 故选:A。 【点评】绿豆到豆芽的过程中因缺乏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20.下列选项中能够最恰当地解释图中兔子背部毛色变化的是( ) A.环境能够影响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B.兔子的身体内产生了局部可遗传的变异 C.极低温度导致兔子的基因发生改变 D.极低温度导致兔子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分析】此题主要考察了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环境特点和生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白兔被载冰块,导致温度过低,为了减少光的反射,多吸收光能,发毛变为黑色。表明环境能够影响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活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21.每种生物都具有恒定数目的染色体,人类体细胞中具有23对染色体。人的精子、造血干细胞、卵细胞、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依次为( ) A.23条、46条、46条、23条 B.46条、92条、46条、92条 C.23条、23条、23条、46条 D.23条、46条、23条、46条 【分析】此题考查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假如人类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N,则其受精卵为2N;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为N。 【解答】 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因此,人的精子、造血干细胞、卵细胞、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依次为23条、46条、23条、46条。 故选:D。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2.下列证据中,不支持两种动物间存在亲缘关系的是( ) A.鹰的翅膀的骨酪与马的前肢骨酪相似 B.人类的胚胎和鲸的胚胎早期发育很相似 C.黑猩猩和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数目相同 D.海狮和海豹的形态很相似 【分析】同源器官指不同生物的某些器官在基本结构、各部分和生物体的相互关系以及胚胎发育的过程彼此相同,但在外形上有时并不相似,功能上也有差别。 【解答】解:脊椎动物的前肢:如马的前肢、蝙蝠的前肢、鹰的翅膀以及人的上肢,这些动物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化发展,产生了表面形态上的分歧,具有不同的外形,功能也并不尽同,但却有相同的基本结构,内部骨骼都是由肱骨、前臂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组成;各部分骨块和动物身体的相对位置相同,在胚胎发育上从相同的胚胎原基以相似的过程发育而来。因此,它们的一致性证明这些动物是从共同的祖先进化来的,黑猩猩和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数目相同,表明两种动物间存在亲缘关系,故选项D海狮和海豹的形态很相似不支持两种动物间存在亲缘关系。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同源器官的概念。 23.长期使用化学杀虫剂,家蝇、蚊子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其原因是( ) A.化学杀虫剂对害虫抗药性变异个体长期的自然选择结果 B.害虫的抗药性对化学杀虫剂长期选择的结果 C.使用杀虫剂后,害虫才产生抗药性 D.使用杀虫剂后,改变了害虫的生理特性,使其抗药性增强 【分析】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 【解答】解: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害虫的抗药性的产生机制是这样的:害虫在繁殖后代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变异,这些变异中包含具有抗药性的变异,药物对害虫的变异进行了选择,具有抗药性的变异个体生存下来并产生后代,不具有抗药性变异的个体则被淘汰,这样,一代代选择并积累下去,就产生了害虫抗药性。所以,害虫个体间存在着抗药性的差异,随着杀虫剂的不断使用,害虫的抗药性强这一性状逐渐得到了选择和加强,存活下来的个体由于具有了更强的抗药性,因而杀虫剂的效果就越来越差了。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24.如图的3幅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数量(n)随时间(t)推移而发生的变化,那么甲、乙、丙表示的物种间关系依次是( ) A.互利共生、捕食、竞争 B.竞争、捕食、互利共生 C.竞争、互利共生、捕食 D.捕食、竞争、互利共生 【分析】本题通过图解考查学生对生物与生物间的关系﹣﹣共生、捕食、竞争的理解和掌握.生物之间常见的关系有:①捕食关系、②共生关系、③寄生关系、④合作关系、⑤竞争关系等. 【解答】 解:细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二者都要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这种现象叫共生,体现在图解上表现为二者同步,即甲图; 捕食关系表现为捕食者数量随被捕食者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捕食者数量增加到一定数量,由于种内斗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又会减少,二者表现为“你增我减”的不同步关系,即乙图; 竞争关系在图解上表现为开始比较平缓,随时间推移,数量上出现“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两极分化,即丙图。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25.上海医学院遗传研究所培育出第一头携带人体蛋白基因的转基因牛,使动物乳汁中白蛋白的含量较普通奶牛提高了30多倍,这标志着我国转基因研究向产业化的目标又迈出了一步.转基因动物是指( ) A.提供白蛋白基因的动物 B.基因中插入了外源基因的动物 C.能产生白蛋白的动物 D.能表达基因遗传信息的动物 【分析】此题考查了转基因动物,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由于基因控制着生物性状的表达,因此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得到生物新品种. 【解答】解: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均为转基因的同义词。经转基因技术修饰的生物体在媒体上常被称为“遗传修饰过的生物体”。利用转基因技术,将控制人分泌人体蛋白的基因转移到牛的DNA的基因序列中,使这一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后代牛的乳腺细胞得到表达,产生的乳汁中有人的白蛋白,这样牛就称为转基因牛。 故选:B。 【点评】转基因技术被广泛的应用,是一个热点话题,同学们应熟练掌握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二、非选择题部分共50分 26.(9分)显微镜能帮助我们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如图为显微镜的使用过程,请据图回答: (1)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显微镜处于光线较暗的环境中,应该选用 凹面镜和大光圈 会使视野变亮。在观察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时,第一次看到的物像在视野的右下角,欲使物像位于视野正中央,应将玻片向 右下角 方移动。 (2)乙图中的镜头能使物像放大的最大倍数是 400 倍;能使视野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多的镜头组合是 ①④ (填序号)。 (3)丙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图象。图象A效果欠佳,为避免产生 气泡 ,盖盖玻片时,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 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 (4)图丙中的A细胞与B细胞相比,B细胞特有的细胞结构有 细胞壁和液泡 。 (5)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玻片时,同学闻到刺激性气味,含有该气味的物质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 液泡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紧密排列,构成 保护 组织。 【分析】图中a目镜,b物镜,c反光镜,d粗准焦螺旋,e细准焦螺旋。 图中不带螺纹的①②是目镜,带螺纹的③④是物镜。 【解答】 解:(1)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因此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所以欲使右下角的物像位于视野正中央,应将玻片向右下角方移动; (2)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目镜和物镜的乘积;所以乙图中的镜头能使物像放大的最大倍数是②和③的乘积,即10×40=400倍。能使视野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多的镜头是物像放大的最小倍数,其组合是①④即5×10=50倍; (3)图象A效果欠佳,为避免产生图中现象,盖盖玻片时,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4)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相同点:有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不同点:洋葱叶表皮细胞有细胞壁、液泡,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没有; (5)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玻片时,同学闻到刺激性气味,含有该气味的物质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液泡。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紧密排列,构成保护组织。 故答案为: (1)凹面镜和大光圈;右下角; (2)400;①④; (3)气泡;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4)细胞壁和液泡; (5)液泡;保护。 【点评】关键掌握显微镜、动植物细胞的相关知识。 27.(8分)大豆,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产品,富含多种营养,在食品和工业方面都有很大用途,据记载,我国大豆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2019年2月20日我国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在东北、环渤海地区引导农民扩大大豆种植。你能给农民们讲讲关于大豆的知识吗?请据图回答: (1)图A是大豆种子,其中②③④⑤构成了种子的 胚 ,它将发育成大豆植株;与鸟卵结构中卵黄功能相似的是图A中的[ ⑤ ] 子叶 。 (2)图A→图B→图C表示大豆种子的萌发,图A中最后突破种皮的结构发育成图C中的 茎和叶 ,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茎中 导管 的运输到叶。 (3)图D是大豆的花,其中 ⑥⑦ ( 填序号)构成雄蕊;与松、杉等植物相比,该植物特有的生殖现象是 双受精 。 (4)图E是由图D中的[ ⑩ ] 子房 发育而来,要形成图中所示数量的豆粒至少需要 12 个精子参与受精过程。 【分析】观图可知:①是种皮、②是胚根、③是胚轴、④是胚芽、⑤是子叶、⑥是花丝、⑦是花药、⑧是柱头、⑨是花柱、10是子房,解答即可。 【解答】解:(1)大豆种子一般包括种皮和胚,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子叶,它将发育成大豆植株;大豆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 (2)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在一个完整种子中,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包括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子叶具有储存营养物质的作用;导管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所以图C中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茎中导管的运输到叶; (3)图D中⑧柱头、⑨花柱和⑩子房构成雌蕊,⑥花丝和⑦花药构成雄蕊。大豆植物属于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特有的生殖现象是双受精。 (4)图E是果实,由图D中的⑩子房发育而来;种子由胚珠发育形成,被子植物特有的生殖现象是双受精。图中E中有6粒种子,所以至少需要12个精子参与受精过程。 故答案为: (1)胚;⑤;子叶; (2)茎和叶;导管; (3)⑥⑦;双受精; (4)⑩;子房;12。 【点评】掌握种子的结构、萌发的过程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28.(8分)在这个春天新冠肺炎正在席卷全球,作为学生的你们保护好自己就是最好的贡献。而加强体育锻炼是提高自身免疫力的最好途径,在运动过程中会有一系列调节作用,请据图回答: (1)骑车是非常好的运动方式,当你行至路口看到红灯停车属于 条件 反射,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图1的[ ④ ] 视网膜 。 户外运动也能有效降低形成近视眼的概率,已知近视眼是由于[ ② ] 晶状体 过度变凸和眼球前后径过长导致的。 (2)当后方汽车按喇叭时你会躲避,在声波振动刺激下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图2的[ d ] 耳蜗 ,听到的声音是在图3的[ A ] 大脑 形成的;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开口,以防图2的[ a ] 鼓膜 破裂。 (3)图3是神经调节的高级中枢,组成其结构A、B、C的基本单位是 神经元 。在我们进行体育锻炼时,[ B ] 小脑 的功能也会加强,使我们的运动更协调、平衡性更好。 【分析】图1中①角膜,②晶状体,③玻璃体,④视网膜,⑤视神经;图2中a鼓膜,b听小骨,c半规管,d耳蜗;图3中A大脑,B小脑,C脑干。 【解答】解:(1)行驶到路口时,发现红灯则应停车等待,这是后天形成的,属于条件反射。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感受器),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若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就会导致图中②晶状体所示结构过度变凸,甚至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而形成近视眼。 (2)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鼓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 (3)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故答案为:(1)条件;④视网膜;②晶状体 (2)d耳蜗; A大脑;a鼓膜 (3)神经元;B小脑 【点评】正确识图是做好该题的关键。 29.(8分)将纯种非甜(A)玉米种子和纯种甜(a)玉米种子间行种植,如图一,收获时发现甜玉米的果穗上有非甜玉米子粒,而非甜玉米果穗上没有甜玉米子粒。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玉米中,甜味对非甜味是 隐 性性状。 (2)甜玉米果穗上甜玉米子粒和非甜玉米子粒中胚的基因型分别是 aa 和 Aa ,非甜玉米果穗上子粒中胚的基因型有 AA 和 Aa 。 (3)甜玉米粒果皮的基因型为 aa 。 (4)若人工控制传粉,让甜玉米接受的花粉全部来自非甜玉米,如图二,得到的玉米粒为F1,将F1种下后让其接受本株产生的花粉,则F1上所结子粒非甜与甜的比例为 3:1 。 (5)在一片玉米地里出现了几株白化苗,这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是由 遗传物质 改变引起的。 【分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解答】解:(1)玉米是单性花,且雌雄同株,纯种甜玉米和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既有同株间的异花传粉,也有不同种间的异花传粉,甜玉米上的非甜玉米,是非甜玉米授粉的结果,而非甜玉米上的没有甜玉米,说明甜是隐性性状,非甜是显性性状。 (2)间行种植时,花粉四处扩散,因此雄配子的基因既有可能是A也有可能是a,而雌配子(卵细胞)保留在母体上。所以,甜玉米果穗上甜玉米子粒和非甜玉米子粒中胚的基因型分别是aa和Aa,非甜玉米果穗上子粒中胚的基因型有AA和Aa。 (3)果皮种皮分别由母体的子房壁和珠被发育而来,带有母体的基因型。所以,甜玉米粒果皮的基因型为aa。 (4)若人工控制传粉,让甜玉米(aa)接受的花粉全部来自非甜玉米(AA),如图二,得到的玉米粒为F1,则F1全部是非甜玉米,基因组成为Aa,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因此子代F1所结的非甜玉米粒的基因组成为Aa。 将F1种下后让其接受本株产生的花粉,其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则F1上所结子粒非甜与甜的比例为3:1。 (5)在一片玉米地里出现了几株白化苗,玉米的白化苗体内不含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不易存活,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所以属于可遗传变异。 故答案为:(1)隐 (2)aa;Aa;AA;Aa (3)aa (4)3:1 (5)遗传物质 【点评】掌握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概念,能根据题中信息准确判断显隐性关系。 30.(9分)如图为人体新陈代谢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食物中的脂肪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最终产物是 甘油和脂肪酸 ,参与化学性消化的消化液有 肠液和胰液 。 (2)如果③是尿液,则器官B为 肾脏 ,经过a过程, 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 被吸收回血液。 (3)空气进入器官A是通过 呼吸运动 来实现的,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后,主要由 红细胞 来运输,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 组织细胞 。 (4)图中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代谢废物排出的途径有 ①②③ (用数字表示)。 (5)由于 神经 和激素的共同调节作用,人体内的各种器官、系统能够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分析】观图分析,器官A是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器官B是肾脏,是成形尿液的主要器官,a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①表示呼气过程,②表示排汗过程,③表示排尿过程,④表示排遗过程,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1)脂肪的消化从小肠开始,脂肪的消化过程是在胆汁的乳化作用下分解成脂肪微粒,增加脂肪与消化液的接触面积,再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将脂肪最终分解成小分子的甘油和脂肪酸,被消化道壁吸收进入血液。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如果③ 是尿液,则器官B为肾脏,经过a肾小管的重吸收过程,重吸收了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送回血液,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代谢废物以尿液的形成排出体外。 (3)空气进入肺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的,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后,主要由红细胞来运输,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组织细胞。 (4)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通过肺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由肾脏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图中①表示呼气,②表示排汗,③表示排尿。 (5)人体内的各种器官、系统能够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由于神经和激素的共同调节作用。 故答案为:(1)甘油和脂肪酸;肠液和胰液 (2)肾脏;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 (3)呼吸运动;红细胞;组织细胞 (4)①②③ (5)神经。 【点评】正确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及正确的识图可解答。 31.(8分)如图是两个农业生态系统的模式图,图A农作物为人类提供的食物量、为家禽和家畜提供的饲料量都与图B相同,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两个生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人 ,流经两个农业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 (2)图A和图B中食物链的数目A 等于 B(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图B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沼气池中的微生物 。 (3)如果一个人的体重每增加1kg,有50%直接来自于农作物,50%来自家禽和家畜,那么人的体重增加10kg,最多需要农作物 550kg ,最少需要农作物 125kg 。 (4)图 B 所示生态系统的能量能够更多的被人类利用,原因是 图B实现了物质循环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 【分析】(1)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2)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如无废弃物农业)、物种多样性原理(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协调与平衡原理(处理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考虑环境容纳量)、整体性原理(考虑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统一)、系统性和工程学原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考虑系统内部不同组分之间的结构,通过改变和优化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系统整体性原理: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 【解答】解:(1)在生态农业生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人,流经农村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2)图A中含有两条食物链,即农作物→家禽、家畜→人、农作物→人,图B中也含有两条食物链,即农作物→家禽、家畜→人、农作物→人。图B中的沼气池中的微生物能分解粪便中的有机物,促进物质循环,属于分解者。 (3)能量传递的效率是10%~20%.如果一个人的体重每增加1kg,有50%直接来自于农作物,50%来自家禽和家畜,那么人的体重增加10kg,其中5kg来自农作物,5kg来自家禽和家畜。最多需要农作物:5÷10%═50kg、5÷10%÷10%═500kg,即最多需要农作物50kg+500kg═550kg。最少需要农作物:5÷20%═25kg、5÷20%÷20%═125kg,即最少需要农作物 25kg+125kg═150kg。 (4)图B实现了物质循环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故答案为: (1)人;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2)等于;沼气池中的微生物 (3)550kg;125kg (4)次生演替 (5)B;图B实现了物质循环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态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营养结构,掌握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及特点,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