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历史九上世界市场的形成与矛盾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冀教历史九上世界市场的形成与矛盾学案

第20课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矛盾 导学学案 一、课程标准 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组成国及相关条约的主要史实,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二、学习目标 ‎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法、俄、德、意、奥)之间关系的变化。‎ ‎2、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3、理解科技革命与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之间的关系,培养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4、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对外侵略扩张。‎ 三、温故知新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有哪些影响?‎ 四、自学指导(阅读课文,整理归纳以下内容)‎ ‎1、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两大军事集团所签订合约的内容。‎ ‎3、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性质及相互关系如何?‎ ‎4、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对欧洲和世界局势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五、合作探究 第二次科技革命与世界局势的变化之间有什么联系?‎ 六、拓展阅读 ‎1、帝国主义国家的扩军备战 英、德、法、俄等国为了在未来的大战中取得优势,从19世纪90年代起就开始了疯狂的扩军备战。‎ 在扩充陆军方面,1893年德国国会通过一项军事法案,使德国军队平时的编制增加到58.9万人。1899年德国陆军再增加3万人。从1911年起,德国每年都要通过新的军事法案,增加军事预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陆军增加到87万人。英、法、俄也不甘示弱。到1913年英国现役军人(包括印度兵在内)已增加到41万人,其中大部分随时可以开赴法国协同作战。法国也于1913年夏天通过了新的军事法案,延长军人的服役期,服役年龄从原来的21~45岁放宽到20~48岁,使法国陆军的人数增加了23万人。1913年底,法国的常备军已达80万人。1913年,俄国的现役军人已经达到130万,但它仍通过扩军法案,准备将常备军扩充到230万人。‎ 在扩充海军方面,1898年和1900年,德国国会通过了两个扩充海军的法案,力图从英国手里夺取海上霸权。英国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加速扩建海军,同德国展开了激烈的海军军备竞赛。1906年,英国第一艘“无畏舰”下水,舰上装有12门12英寸口径的大炮(1英寸等于2.54厘米),比旧式战舰多8门,性能也较优越。德国也造出了“无畏舰”。1906年德国通过第三次海军法案。1908年又通过了第四次海军法案,规定1908~1911年,每年建造4艘“无畏舰”;1912~1917年,每年建造2艘,并把军舰的服役期限由25年缩短到20年,规定替换的新舰必须是“无畏舰”型。英国决心保持双强标准(即英国海军的总吨位不少于两个大国海军总吨位之和),决定德国每造1艘大军舰,英国就造2艘。在英德的造舰竞赛中,德国大大缩短了同英国的差距。1908年,英国造好的“无畏舰”是12艘,德国是9艘。到1914年,德国拥有包括无畏舰在内的各种新战舰共232艘,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海上强国。‎ ‎2、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879年,德俄关系日趋紧张,德国担心俄国和德国的宿敌法国结盟对付自己,加紧拉拢奥匈帝国。‎1879年8月27日,德国宰相俾斯麦与奥匈帝国的外交大臣安德拉西秘密会谈,谋求缔结反俄同盟。经过多方交涉,‎10月7日,《德奥同盟条约》在维也纳签订。主要内容是如果两国其中一国遭到俄国的进攻,两国应以全部的军事力量实行互助;如果其中一国遭到另一国家进攻,缔约国的另一方应对其盟国采取善意的中立,但是,如果进攻的国家得到俄国的支持,缔约国双方应共同作战直到共同议和为止。德国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孤立法国,在同奥匈结盟以后,又开始拉拢意大利。德国先是怂恿意大利同法国北非竞争,1881年,法国从阿尔尼利亚入侵突尼斯,意大利虽然对突尼斯觊觎已久,但在与法国的争斗中无力反击,决定投靠德、奥。经过多方讨价还价,1882年5月,德、奥、意三国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条约规定如果意大利遭到法国的进攻,德国和奥匈帝国应以全力援助,如果德国遭到法国的进攻,意大利也要担负同样的义务;如果缔约国的一国或两国遭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大国(指法、俄)进攻,缔约三国应协同作战。但是,意大利对此有一个保留条件,即如果是英国进攻德国或奥匈,意大利则不予援助,同时,还规定,如果一个大国(指俄国)攻击缔约一国时,另外两国应该保持善意的中立,也就是一旦发生俄、奥战争,意大利将保持中立。这个条约的有效期虽 然只有5年,但后来三国4次续订。这样,三国同盟最终形成。但是,意大利始终是三心二意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意大利以中立和参战为手段,向交战双方讨价还价,后来由于协约国方面满足了它的要求,它便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1815年5月向奥匈宣战。三国同盟破裂。‎ ‎19世纪80年代后期,德俄矛盾又趋加深,俄国同法国的关系开始密切起来。1892年8月,法俄两军的总参谋长签订了秘密军事协定,规定:如果德国或意大利在德国支持下进攻法国,俄国应用它的所有军队进攻德国;如果德国或奥地利在德国的支持下进攻俄国,法国应用它的所有军队与德国作战。‎1893年12月15日和‎1894年1月4日,法俄两国政府以来往信函的方式正式通知对方军事协定已经获得批准,法俄正式结成同盟。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德国实力的急剧膨胀,英国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越来越大的威胁,它决定放弃传统的光荣孤立政策,开始同法俄靠拢。1904年4月,英国和法国签订了瓜分殖民地的协约。这个协约的主要内容是:法国不干涉英国在埃及的行动,英国承认法国在摩洛哥有维护安宁和协助改革的权力;划定两国在暹罗(即今天的泰国)的势力范围:以湄公河为界,西半部是英国的势力范围,东半部是法国的势力范围;法国放弃在纽芬兰独占的捕鱼权,英国则让给法国西非一些殖民地。同时,秘密条款还规定,双方政府之一如为“情势所迫”,也可变更埃及或摩洛哥的现状。但是自由贸易、自由通行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南岸禁止设防等原则仍继续维持。一旦摩洛哥的苏丹政权终止,摩洛哥的一部分领土即直布罗陀海峡南岸就要让给西班牙。通过协约,英法两国的矛盾解决,双方利益趋向一致。此后,英俄为了对付共同的对手德国也开始调整相互之间的关系,1907年8月,英国和俄国在彼得堡签订了分割殖民地的协定。这个协定的主要内容是:划定波斯(即今天的伊朗)东南部为英国的势力范围,北部为俄国的势力范围,两者之间是一个中立地带,对英俄两国平等开放;俄国承认阿富汗在自己势力范围之外,并承允英国代替阿富汗的外交。英国则声明不变更这个国家的政治地位;尊重西藏的领土完整,不得干涉它的内政,只可经过中国政府中介与它进行交涉。因为西藏是中国的领土,这项内容很明显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这样,所谓的“三国协约”最终形成。但是,与三国同盟不同的是三国协约没有签订一项共同条约,只有法国和俄国是负有军事义务的同盟国,英国却没有承诺承担军事义务。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以后,相互竞争,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3、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1882年5月20日)‎ 第一条缔约国互相承允彼此和平友好,并不得参加目的在于反对它们之中任何一国的同盟或协定。它们约定,对可能发生的一般性的政治和经济问题进行交换意见,它们并彼此承允,在它们各自利益的范围内,给予互相支持。‎ 第二条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它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如果德国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侵略,意大利也担负同样的义务。‎ 第三条如果缔约国一方或两方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进攻致与两个或两个以上非本条约签订国的大国发生战争,对所有缔约国而言,应立即同时产生履行盟约的理由。‎ 第四条如果一个非本条约签字国的大国威胁缔约国之一的国家安全,而受威胁的一方因此被迫与其作战,缔约国另外两方必须对它们的盟国采取善意中立。在此情形下,它们都各自保留权利,在它们认为适当时参加战争并与它们的盟国共同作战。‎ 第五条如果在以上各款所预见的情况下缔约国任何一方的安宁受到威胁,缔约国应 就为了实行最后合作而应采取的军事措施及时进行会商。它们约定,今后如果共同参加战争,在任何情况下,非经它们之间共同商定,不得订立停战协定、和约及条约。‎ 第六条缔约国相约对本条约的内容及其存在保守秘密。‎ ‎7、法、俄“军事协定”(1894年1月最后批准)‎ ‎1.如果德国或意大利在德国支持下进攻法国,俄国应使用它的所有的军队进攻德国。如果德国或奥地利在德国支持下进攻俄国,法国应用它的所有的军队和德国作战。‎ ‎2.如果三国同盟或组成三国同盟的国家之一动员了它的军队,法国和俄国一经接到这件事情的消息,不需要任何事先的协议,应同时动员它们的全部军队,并将这些军队调到尽可能靠近边界的地方。‎ ‎3.法国用于对付德国的军队应为130万人,俄国用于对付德国的军队应为70万或80万人。这些军队应尽速全部参加战斗,使德国不得不在东线和西线同时作战。‎ ‎4.两国陆军参谋本部应经常彼此合作,以准备和便利上述措施的执行。在和平的时候,它们应将它们所获知的有关三国同盟的军队的情报互相知照。战时的通讯的办法应事先加以研究和准备。‎ ‎5.法国和俄国都不得单独媾和。‎ ‎6.本协定的有效期应与三国同盟相同。‎ ‎8、英、法协约 这个协约于1904年4月8日由两国政府商订,包括三个有关殖民地问题的协定。由于两国在对待纽芬兰、西非、东非、埃及、摩洛哥以及马达加斯加等殖民地问题达成了妥协,英、法之间实际上成立了非正式的同盟关系。‎ ‎9、英、俄协约 这个协约于1907年8月31日签订。英、俄以瓜分波斯来调和两国之间的矛盾,并协调了两国在阿富汗、中国西藏的关系。英、俄协约的签订,标志着三国协约的完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