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习题:1 诗两首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习题:1 诗两首

第一单元 ‎1 诗两首 ‎01 积累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sī(嘶)哑的hóu(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yǒng)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guā)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fǔ)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邮票 缥缈 骠骑 飘洋过海 ‎“飘洋过海”应写为“漂洋过海”‎ ‎(2)坟墓 屏募 羡慕 朝三暮四 ‎ ‎“屏募”应写为“屏幕”‎ ‎(3)海峡 狭隘 挟持 汗流夹背 ‎ ‎“汗流夹背”应写为“汗流浃背”‎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迤逦行来,已到水边。水已成冰,①冰中透出枝枝荷梗,枯梗上漾着绮辉。远山凹处,红日正沉,只照得天边山顶一片通红。岸边几株枯树,恰为夕阳做了画框。框外娇红的西山,这时却全是黛青色,鲜嫩润泽,一派雨后初晴的模样,似与这黄昏全不相干,但也有浅淡的光,照在框外的冰上,使人想起月色的清冷。仿佛听得说要修复圆明桥了,我想,②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最好是远瀛观一带,或只是一座桥,也可以的。 ‎ ‎4.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运用比喻,把“他们”比作“高粱”,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他们”的朴实,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B.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运用设问,先提出疑问,再回答“我”是因喜悦而“常含泪水”,强烈地表达了“我”的激动之情。)‎ C.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运用拟人,将薄雪人格化,形象地写出了阳光斜射下薄雪呈现出淡粉色的美丽情态。)‎ D.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运用反复,使用两个“好一个”,强烈地表达了对黄土高原和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 ‎ (解析:B项“我”是因对土地爱得深沉而“常含泪水”,表达了“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5.余光中曾用对联的形式给一家报纸题词,请你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海峡无阻 下联:陆岛有情 上联:一湾浅浅的海峡 下联:两岸深深的乡心 ‎6.综合性学习。‎ ‎2017年是人民诗人艾青诞辰107周年,为缅怀艾青,纪念艾青的杰出成就,歌唱艾青伟大的诗魂,激发我们爱祖国、爱家乡的真切情感,让我们一同走进主题为“艾青,我为你骄傲”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活动一:我推荐】赵春华在《忆诗人艾青》中写道:“那个讴歌土地/讴歌太阳的诗人/走了走了/那个大堰河的儿子/那个土地的儿子/走了走了/他的诗没有走/还留在我们的心头/赶也赶不走。”是啊,他的诗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为了举办这次活动,主办者设计了“推荐诗歌”的宣传形式,请你为《我爱这土地》写几句推荐语。‎ 示例:为何他的眼里常含泪水?为何他喉咙嘶哑,仍要尽情地歌唱?为何他执着地爱恋着这片土地?《我爱这土地》为你诠释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什么是至死不渝,什么是赤子之心。‎ ‎(2)【活动二:我宣传】博客(网页)是信息时代的麦哲伦,为宣传艾青的杰出成就,弘扬艾青精神,班委准备建立一个博客,请你仿照例子再设计两个介绍艾青的栏目。‎ 栏目一:风雨历程 栏目二:诗海漫步 栏目三:仰望星空 ‎(3)【活动三:我致辞】1984年,诗坛泰斗——艾青被提名为诺贝尔奖候选人,当时西班牙的戈麦斯、巴西的亚马多等一些有识之士一致呼吁:艾青是世界性人物,他使最古老的文化能与全世界亲切地汇合,诺贝尔文学奖应当颁给艾青!但结果未能如愿。假如艾青荣获201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请你拟写一则颁奖词,概述其主要事迹,点出其精神品质。(80字左右)‎ 示例:20世纪中国诗坛泰斗,他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伤痕累累的祖国母亲,他用朴素的语言倾诉对世界的深爱与理性的思考,他用生命、用爱诅咒黑暗,讴歌光明,礼赞人生,他是中华儿女永远的骄傲。‎ ‎02  课内精读 ‎(一)阅读《我爱这土地》,回答问题。‎ ‎7.“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中“嘶哑的”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 不可以去掉。因为“嘶哑的”一词表明这是一只饱受磨难的鸟,它的歌声是用整个生命发出的,这样更能表现出“我”对“土地”深爱的程度,去掉后会影响表达效果。‎ ‎8.这首诗中,鸟儿所歌唱的四个对象是什么?分别有什么象征意义?‎ 四个对象分别是:土地、河流、风、黎明。“土地”象征遭受日寇践踏的国土,“河流”象征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风”象征人民对侵略者的愤怒,“黎明”象征独立自由的曙光。‎ ‎9.品析下面诗句所包含的意义。‎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目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现实,对祖国爱得越深,心中的痛苦就越强烈。‎ ‎10.从全诗看,作者在诗中流露了一种怎样的感情?‎ 诗中的土地突破了土地本身的意义,上升到了对于祖国的象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的深沉的爱,抒发了那个时代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献身的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 ‎ ‎ (二)阅读《乡愁》,回答问题。‎ ‎11.诗歌运用了哪些形象巧妙的比喻?有什么表达效果?‎ 把乡愁比作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形象生动,把抽象的情感具体化,给人多方面联想与想象的空间。‎ ‎12.这首诗是按什么的顺序来写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时间顺序。从“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可以看出来。‎ ‎13.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①具有结构美;②具有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 ‎03  拓展阅读 ‎(原创)‎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14. 诗人选取了哪些具体意象分别表现了乡愁的什么特点?【分析意象特点】‎ 示例:乡音——乡愁的时刻相伴。‎ 乡容——乡愁的怅惘 ‎ 古树——乡愁的永恒 ‎15.“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作者将“故乡的面貌”说成是“一种模糊的怅惘”,将具体的事物比喻成抽象的概念,这样合适吗?谈谈你的理解。【理解诗歌内容】‎ 合适。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故乡的面貌”比作“模糊的怅惘”,这里故乡的面貌不仅仅指故乡的面貌,也指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模糊”一词说明作者已离开故乡太久,不知故乡有什么变化;“怅惘”则说出了作者想家而不能回的无奈。‎ ‎16.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情感】‎ 家始终是每个人一生的守候,身在异乡,家始终是心中唯一的牵挂,思乡之情永远不会随时间而变淡,只会日益增加,永不相忘。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17.余光中把乡愁比作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而席慕蓉把乡愁比作“一棵没有年轮的树”,你认为这两种比喻哪种更好?说说你的理由。【比较探究】‎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余光中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把乡愁比作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随着对应物的改变,自己思乡的愁绪越来越浓,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至家国之思。“一棵没有年轮的树”,表明思乡之情永远不会随时间而变淡,只会日益增加,永不相忘。‎ ‎04  写作创新 ‎18.《我爱这土地》这首诗运用象征手法,表达出诗人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赤子深情。请运用象征手法写一段话,表达情感。(200字左右)‎ ‎【课文片段在线】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写法分析】这首诗意象内涵丰富(运用象征手法)。在诗中的每一个事物都被赋予丰富的内涵,“鸟”是诗人的虚拟,嘶哑着喉咙歌唱的既是“鸟”,也是“我”(作者自己)。接着,诗中接连出现了所歌唱的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等都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象征手法的使用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抓住象征体和象征本体之间的相似点;(2)注意围绕相似点,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3)注意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例文】你看那在风雪中傲然挺立、怒放着的梅花,难道你就丝毫没有感受到她的美吗?难道在漫无边际的白雪中,你突然看到前方有一株挺立着的梅花,你就不被她那种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精神所感染吗?难道你不曾想到,她与红军战士们坚强不屈的精神多少有些相似吗?难道你就没有想到,这傲雪凌霜的梅花,真真切切地象征了我们的革命战士们,象征了他们那种顽强不屈,勇于拼搏,渴望着暴风雪来临的那种精神,那种意志品质吗?‎ ‎ 从比喻角度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 ‎【典型例题】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这一句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乡愁比作海峡,生动形象地将诗人的乡愁从对母亲、妻子的思念上升至家国之思,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深切的怀念和热爱之情以及对两岸早日统一的强烈盼望。‎ ‎【技法点睛】赏析比喻句的表达效果,先找出两种事物的相似点。若回答形似的东西,则回答使表达更生动形象;若回答神似的东西,则回答突出事物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对中心有什么作用。再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明是怎样更形象,更生动。‎ 答题模式: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习题链接】见“拓展阅读”T15。‎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