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甘肃省张掖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甘肃省张掖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将选项填入上面的表格内)1.(2分)(2013•张掖)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野火燃烧的过程中发生了燃料的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过程中发生了生石灰与水、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形成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2分)(2013•张掖)2月29日,新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主要来源之一是化石燃料的燃烧.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  ) A.鼓励开私家车出行B.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C.鼓励用煤火力发电D.鼓励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私家车越多,燃烧的化石燃料越多;B、太阳能热水器不需燃烧化石燃料;C、煤属于化石燃料;D、液化石油气也属于化石燃料.解答:解:A、私家车越多,燃烧的化石燃料越多,生成的微小颗粒物越多,会增加PM2.5污染,故不符合题意;B、太阳能热水器不需燃烧化石燃料,是洁净的能源,不会增加PM2.5污染,故符合题意;16 C、煤属于化石燃料,燃烧生成微小颗粒物,会增加PM2.5污染,故不符合题意;D、液化石油气也属于化石燃料,燃烧生成微小颗粒物,会增加PM2.5污染,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环境的污染与保护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之相关的考题就成为中考的热点之一. 3.(2分)(2013•张掖)下列实验操作正确是(  ) A.熄灭酒精灯B.过滤 C.稀释浓硫酸D.将固体药品装入试管中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固体药品的取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B、过滤实验要用玻璃棒引流;C、稀释浓硫酸要把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D、取用固体药品要一横、二放、三竖.解答:解:A、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故A错误;B、过滤实验要用玻璃棒引流,图中无玻璃棒引流,故B错误;C、稀释浓硫酸要把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故C错误;D、取用固体药品要先横放试管,再把药品放入试管底部,最后慢慢竖起试管,故D正确.故选D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掌握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是同学们必须具备的能力. 4.(2分)(2013•张掖)下列事故处理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16  D.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考点: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A、根据防触电的原则判断.B、根据灭火的原理判断.C、根据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判断.D、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判断解答:解:A、为了防止触电,应先关闭用电器的电源,再用水灭火,所以错误.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可以隔绝氧气或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所以正确.C、立即打开所有门窗,会使室内空气对流,为燃烧提供了更多的氧气,所以错误.D、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打开排气扇会产生电火花,引燃混合气体,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所以错误.故选B.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关乎我们的生存、健康和社会的发展,是中考热点之一. 5.(2分)(2013•张掖)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在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在t2℃时,N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D.在t1℃时,100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5g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固体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而通过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知道:①某固体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②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等.解答:16 解:A、从甲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受温度的影响很大,故A正确;B、在t1℃时,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B正确;C、由于在t2℃时,N点在甲的溶解度曲线的下方,因此代表的是甲的不饱和溶液,故C正确;D、由于在t1℃时,乙的溶解度是25克,即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25克乙,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对固体的溶解度的概念的应用和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 6.(2分)(2013•张掖)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或者结论错误的是(  )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B.在钢铁制品表面涂油漆﹣﹣可防止钢铁锈蚀 C.水通电分解﹣﹣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熄灭﹣﹣瓶中气体一定是CO2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可以闻到花香;B、铁制品容易生锈,根据防止生锈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D、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解答:解:A、花香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鼻孔,便闻到了气味.故选项说法正确;B、铁制品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而生锈,人们常用涂油漆的方法防锈.故选项说法正确;C、水通电分解,是因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故选项说法正确;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瓶中气体不一定是CO2,氮气也不支持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综合性比较强,涉及了多个知识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顺利解题的关键. 7.(2分)(2013•张掖)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C和H C.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D.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16 分析:A.对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从这个角度分析本题;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反应前后元素的情况;C.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来分析灭火的条件;D.从碱溶液与溶液的酸碱性的关系来分析.解答:解:A.对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的分子不同,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故A的说法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反应后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反应前也应有三种元素,又因为反应物质中有氧气,故只能判断蜡烛中一定有碳氢元素,可能有氧元素.故B的说法正确;C.物质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灭火只要控制其中的一个条件就可以.故C的说法错误;D.碱溶液中有氢氧根离子,呈碱性,但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都是碱溶液,例如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但它是盐溶液.故D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化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的化学思维方法,难度不大. 8.(2分)(2013•张掖)丽丽同学设计了以下四个实验,其中不合理的是(  )选项ABCD实验要求区分羊毛绒和棉线区分食盐水和稀盐酸区分硝酸铵粉末和氧化钙粉末区分聚乙烯和聚氯乙烯方案灼烧闻气味滴加酚酞试液加水灼烧闻气味 A.AB.BC.C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酸、碱、盐的鉴别;塑料及其应用;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根据羊毛绒和棉线燃烧气味不同判断;B、根据食盐水稀盐酸使指示剂变色情况判断;C、根据硝酸铵与氧化钙溶于水温度变化判断;D、根据聚氯乙烯与聚乙烯灼烧情况判断.解答:解:A、羊毛是蛋白质,燃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线灼烧时迅速,灰烬易碎,故可鉴别;B、食盐水呈中性,稀盐酸呈酸性,都不能使酚酞变色,故不能鉴别;C、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氧化钙溶于水温度升高,故可鉴别;D、聚氯乙烯灼烧有臭味,而聚乙烯没有,故燃烧闻气味可以鉴别;故选B点评:物质的鉴别是初中化学的难重点,也是中考的热点之一,熟练掌握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 9.(2分)(2013•张掖)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16 A.水资源B.化学与健康废水﹣﹣生活污水直接排放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来检验人体缺乏维生素B﹣﹣引起坏血病铁、锌、钙元素﹣﹣都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C.微观粒子D.食品安全春天处处闻花香﹣﹣分子在不停运动硫离子结构示意图为:工业酒精﹣﹣含有甲醇等有毒物质,不能饮用黄曲霉素(C17H12O6)﹣﹣属于有机物,食用霉变后含有黄曲霉素的食物可能诱发癌变 A.AB.BC.CD.D考点: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硬水与软水;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矿物质与微量元素;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A、根据水污染的途径和硬水、软水的特点分析解答;B、根据人体的微量元素和引起坏血病的原因分析解答;C、了解离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D、根据甲醇和黄曲霉有毒分析解答.解答:解:A、生活污水要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故A错误;B、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钙不属于微量元素,故B错误;C、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C错误;D、工业酒精﹣﹣含有甲醇等有毒物质,不能饮用;黄曲霉素(C17H12O6)﹣﹣属于有机物,食用霉变后含有黄曲霉素的食物可能诱发癌变,是正确的,故D正确.故选D.点评:将零散的化学知识整理归纳,是学好化学的可取方法之一.我们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养成归纳整理的习惯,从而帮助自己学好化学. 10.(2分)(2013•张掖)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试剂操作方法AHCl(CO2)适量NaOH溶液洗气BNaCl(NaOH)过量稀盐酸蒸发结晶CCO2(CO)足量O2点燃D稀盐酸(稀硫酸)适量硝酸钡溶液过滤16  A.AB.BC.CD.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气体的净化(除杂).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A、根据酸性气体会与碱反应进行分析;B、根据盐酸会与氢氧化钠生成氯化钠进行分析;C、根据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进行分析;D、根据硫酸和硝酸钡生成硝酸进行分析.解答:解:A、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都会与氢氧化钠反应,在除去杂质的同时也会除去主要物质,故A错误;B、过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会生成氯化钠,氯化氢具有挥发性,剩余的盐酸在蒸发结晶挥发出去,后就只剩氯化钠固体,故B正确;C、一氧化碳是少量的,和二氧化碳均匀的混合在一起的,不能被点燃,故C错误;D、硫酸和硝酸钡会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生成的硝酸对于盐酸也是杂质,故D错误.故选B.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杂质和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主要物质反应,不会生成新的杂质. 二、填空题(共26分)11.(4分)(2013•张掖)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现有氮气、干冰、盐酸、氢氧化钠、硝酸钾等五种物质,用化学式填空:(1)人体胃液中含有的成分是 HCl .(2)农田施用的复合肥料是 KNO3 .(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CO2 .(4)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的是 N2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解答:解:(1)人体胃液中含有的成分是盐酸,其化学式为:HCl.(2)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是农田施用的复合肥料,其化学式为:KNO3.(3)干冰(固体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其化学式为:CO2.(4)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其化学式为:N2.故答案为:(1)HCl;(2)KNO3;(3)CO2;(4)N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12.(5分)(2013•张掖)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金属.16 (1)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是我国为解决 贫血 (填“甲状腺肿大”,“贫血”或“骨质疏松”)而实施的项目.(2)铁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FeO或Fe2O3 (写出一种即可).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净水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6 .(3)常见的食品脱氧剂多为无机铁系脱氧剂,其主要成分为活性炭粉.请将下列脱氧中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Fe(OH)2+O2+2 H2O ═4Fe(OH)3,此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化合反应 .考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铁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2)根据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解答;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高铁酸钠(Na2FeO4)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3)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反应物的化学式;由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解答:解:(1)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2)铁元素常见的化合价有+2或+3价,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氧元素显﹣2价,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FeO或Fe2O3等.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4=0,则x=+6.(3)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设未知反应物的化学式为X,应物中铁、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4、10、8,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铁、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4、12、1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含有2个氧原子和4个氢原子,则每个X子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答案为:(1)贫血;(2)FeO或Fe2O3(3)H2O;化合反应.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3.(5分)(2013•张掖)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1)在空气中 铝 制品(填“铝”或“铁”)更耐腐蚀.(2)人们大量使用的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性能,例如钢比纯铁硬度 大 (填“大”或“小”).(3)用下列试剂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能达到目的是 B (填序号).A.硫酸铝溶液B.硫酸亚铁溶液C.硫酸铜溶液(4)硫酸和盐酸都能除铁锈,写出盐酸与铁锈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2O3+6HCl═2FeCl3+3H2O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6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铝在空气中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能起到保护的作用;合金的硬度比成分金属的硬度大;要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依据金属的性质进行;盐酸能与铁锈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解答:解:(1)铝在空气中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能起到保护的作用,而铁在空气中易生锈,故铝更耐腐蚀,故填:铝;(2)钢是铁的合金,硬度比纯铁大,故填:大;(3)A、铁和铜都不与硫酸铝溶液反应,说明铁和铜都排在铝的后面,但是不能说明铁和铜的顺序,故A错误;B、铝能与硫酸亚铁反应,说明铝在铁的前面,铜不与硫酸亚铁反应,说明铁在铜的前面,能证明铝、铁、铜的顺序,故B正确;C、铝和铁都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说明铝和铁在铜的前面,但是不能说明铝和铁的顺序,故C错误;故填:B;(4)盐酸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填:Fe2O3+6HCl═2FeCl3+3H2O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要注意配平. 14.(6分)(2013•张掖)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厨房里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1)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 A (填字母序号);(2)加钙牛奶中的“钙”是指 元素 (填“元素”或“分子”),身体中一旦缺钙,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骨质疏松 (填“骨质疏松”或“贫血”);(3)厨房中的下列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C (填字母序号);(4)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乳化 的功能;(5)厨房中能用来除去水壶中水垢的物质是 食醋 (填“食醋”或“食盐水”).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酸的化学性质;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生活情景型.分析:(1)根据维生素的食物来源判断.(2)根据加钙牛奶中钙的存在形式和钙的生理作用回答.(3)根据材料的分类及各种材料间的区别判断.(4)根据洗涤油污的原理,即溶解和乳化作用原理回答.(5)根据水垢和食醋的成分,碳酸钙能和醋酸反应的化学性质回答.解答:解:(1)蔬菜富含维生素,牛奶富含蛋白质,大米富含糖类;(2)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是元素,加钙牛奶中的“钙”是指元素,缺钙会骨质疏松;16 (3)塑料保鲜膜是一种塑料,不是纤维,橡胶手套用的是合成橡胶,不是纤维制的,棉布围裙是用棉花纤维制的,棉花纤维是天然纤维.(4)洗涤剂中有乳化剂,能把大的油滴变成无数小汤滴,即乳化作用,所以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乳化功能;(5)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碳酸钙能和醋酸反应生成可溶的醋酸钙、水、二氧化碳,氢氧化镁能和醋酸反应生成可溶的醋酸镁和水,所以可用食醋除去水垢.故答案为:(1)A;(2)元素、骨质疏松;(3)C;(4)乳化;(5)食醋.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是历年中考的热点,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15.(6分)(2013•张掖)A~H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B为黑色固体,D为红色固体单质,F为红色固体,H溶液中的溶质是一种盐.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1)物质B和E的化学式为B CuO 、E CO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2CuO+C2Cu+CO2↑ ;(3)写一个能实现反应④的化学方程: Fe+CuSO4=FeSO4+Cu(合理即可)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碳的化学性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分析:根据红色固体单质为铜,红色固体F为Fe2O3,氧化铁在加热时能被一氧化碳还原成铁进行推断解答.解答:解:(1)根据D为红色固体单质,可推断D为铜;D是黑色固体B高温反应后的产物,则B为CuO;F为红色固体,可推断F为Fe2O3;E与F生成G,氧化铁在加热时能被一氧化碳还原成铁,可推断E为CO,G为Fe,Fe可以置换H溶液中铜;物质C与A生成CO,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生成一氧化碳,可推断C为CO2,A为碳,故选CuO;CO;(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C2Cu+CO2↑(3)一个能实现反应④的化学方程:Fe+CuSO4=FeSO4+Cu(合理即可)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红色固体单质为铜,红色固体F为Fe2O3,氧化铁在加热时能被一氧化碳还原成铁进行解题的能力. 16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16分)16.(8分)(2013•张掖)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② 长颈漏斗 .(2)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KMnO4K2MnO4+MnO2+O2↑ .(3)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 B、E (从A﹣﹣E中选择),使用该套装置制取气体的突出优点是 可以随时使反应进行,也可以随时使反应停止 ,该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改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 b 端进入.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与水蒸气,欲使个G、H装置将以上杂质气体除去,则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混合气体→ e→f→c→d (用端口字母表示).(4)将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盛有蒸馏水的洗气瓶一段时间后,测得该装置中溶液的pH、 < (填“>”、“<”或“=”)7.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气体的净化(除杂);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规范性;制取二氧化碳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如果需要除去氯化氢和水时,一般应该先除去氯化氢,后除去水;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解答:解:(1)②是长颈漏斗.故填:长颈漏斗.(2)实验室可以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受热时分解能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故填:2KMnO4K2MnO4+MnO2+O2↑.(3)制取二氧化碳可以用B装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用E装置.16 故填:B、E.使用该套装置制取气体的突出优点是:可以随时使反应进行,也可以随时使反应停止.故填:可以随时使反应进行,也可以随时使反应停止.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能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气体应从b端进入.故填:b.要除去氯化氢气体与水蒸气,应该先除去氯化氢,再除去水,连接顺序为:混合气体→e→f→c→d.故填:e→f→c→d.(4)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pH小于7.故填:<.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实验设计、杂质去除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方面的知识,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三是写上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有“↑”或“↓”. 17.(8分)(2013•张掖)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SO4+2NaOH═Na2SO4+2H2O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猜想一:只有Na2SO4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 猜想四 .【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NaOH或氢氧化钠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1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实验方案测溶液pH滴加Na2CO3溶液滴加BaCl2溶液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有气泡产生产生白色沉淀实验结论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16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pH试纸浸入溶液中 .(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 BaC12与Na2SO4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H2SO4存在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溶液的酸碱度测定;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科学探究.分析:【学生板演】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注意化学式的写法和配平;【假设猜想】根据酸碱不能共存判断不合理的猜想;【实验探究】根据碳酸钠和硫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解答;【评价反思】(1)根据图示操作判断,检测溶液的pH时,pH试纸不能伸入溶液中;(2)检验一种物质时要排除其他物质的干扰,硫酸钠也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解答:解:【学生板演】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2H2O;【假设猜想】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酸或碱可能过量,但不能同时过量,因为酸碱不能共存,会继续反应,故猜想四不合理;【实验探究】碳酸钠和硫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看到溶液中有气泡冒出;【评价反思】(1)根据图示操作判断,检测溶液的pH时,pH试纸不能伸入溶液中,应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涂到pH试纸上;(2)检验一种物质时要排除其他物质的干扰,硫酸钠也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存在硫酸;故答案为:H2SO4+2NaOH═Na2SO4+2H2O;猜想四或四;NaOH或氢氧化钠;有气泡产生;pH试纸浸入溶液中;BaC12与Na2SO4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H2SO4存在(其他合理答案均可)点评:此题通过中和反应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以及实验方案的评价,解答时要全面审题,认真解答. 四.计算题:(8分)(所需的原子量:C-12H-1O-16Ca-40Mg-24Cl-35.5)18.(3分)(2013•张掖)碘元素对青少年智力发育影响很大,加碘盐通常在食盐中加碘酸钾(KIO3).如图所示:超市销售的一种加碘盐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1)碘酸钾中钾、碘、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 39:127:48 .(2)每袋该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 10 mg.(3)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一个18岁的青年每天摄入碘元素的质量为0.15mg.假设碘的来源仅靠这种加碘食盐,该青年每天摄入这种食盐应为 7.5 g.16 考点: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1)根据碘酸钾的化学式(KIO3)可知,碘酸钾中钾、碘、氧三种元素质量比=(钾的相对原子质量×钾原子个数)):(碘的相对原子质量×碘原子个数):(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氧原子个数);(2)根据“每袋该食盐的质量×含碘量”计算即可;(3)根据“碘元素的质量÷加碘食盐的含碘量”计算即可.解答:解:(1)碘酸钾中钾、碘、氧三种元素质量比=(39):(127):(16×3)=39:127:48;故答案为:39:127:48;(2)每袋该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0.5kg×20mg∕kg=10mg,故答案为:10;(3)0.15mg÷20mg∕kg=0.0075kg=7.5g.故答案为:7.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式进行计算的能力. 19.(5分)(2013•张掖)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为测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该样品11g,加入到盛有50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最后称得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56.6g.计算:(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分析:(1)由题意求出二氧化碳的质量,然后根据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2)反应后所得溶液为氯化钠溶液,而样品中的氯化钠不与盐酸反应;至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为氯化钠溶液,其溶质氯化钠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原混合物质中的氯化钠,另一部分则是反应生成的氯化钠;解答:解:(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1g+50g﹣56.6g=4.4g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钠是y.Na2CO3+2HCl=2NaCl+H2O+CO2↑10611744xy4.4g16 解得,x=10.6gy=11.7g碳酸钠的质量分数=×100%≈96.4%(2)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为原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之和.氯化钠的质量=11.7g+(11g﹣10.6g)=12.1g溶液的质量=56.6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21.4%答(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96.4%(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1.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和溶质质量分数公式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6 16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