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化学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4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化学试题

四川省广安市2014年中考化学试卷一、我会选择(每小题1分,共18分)1.(1分)(2014•广安)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B.食物腐烂C.火柴折断D.固体粉碎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食物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火柴折断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固体粉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1分)(2014•广安)下列属于纯净物是() A.空气B.石油C.碘酒D.蒸馏水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27 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解答:解:A、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B、石油中含有煤油、汽油、柴油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错;C、碘酒是碘与酒精的混合物,故C错;D、蒸馏水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D正确.故选D.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3.(1分)(2014•广安)下列化学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A.两个水分子﹣2H2OB.氯化铝﹣AlCl C.两个氯原﹣Cl2D.正二价的铜元素﹣Cu2+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A、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水分子可表示为:2H2O;故A正确;B、氯化铝是由显+3价的铝元素和显﹣1价的氯元素组成的,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可表示为:AlCl3;故B错误;C27 、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两个氯原子,就可表示为:2Cl;故C错误D、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正二价的铜元素,故可表示为:;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4.(1分)(2014•广安)“生活中离不开化学”,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食用加碘盐可预防大脖子病,所以应尽量多吃 B.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的能源 C.用甲醛溶液浸泡鱿鱼,以保质保鲜 D.有人称自己有特异功能,能“化水为油”考点: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专题:化学与能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人体缺碘元素会导致大脖子病进行解答;B、根据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进行解答;C、根据甲醛有毒进行解答;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进行解答.解答:解:A27 、人体缺碘元素会导致大脖子病,所以食用加碘盐可预防大脖子病,但并不是越多越好,故A错误;B、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故B正确;C、甲醛会使蛋白质变性,不能浸泡食品,故C错误;D、水由氢、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不会生成含有碳元素的油,故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物质与食品和再生能源等内容,此类题也经常出现在中招试题中,需仔细分析.5.(1分)(2014•广安)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发生化学反应使质量增加的是() A.浓硫酸B.氯化钠C.烧碱D.浓盐酸考点: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发生化学反应质量增加,也就是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导致质量增加,据此根据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其质量增加,但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氯化钠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质量不变,故选项错误.C、烧碱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导致质量增加,故选项正确.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使其质量减少,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的酸、碱、盐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在空气中的质量变化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1分)(2014•广安)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27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吹胀气球﹣﹣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电解水生成H2和O2﹣﹣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成分子 D.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B、吹胀气球,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压强增大,分子间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错误.C、电解水生成H2和O2,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正确.D、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是因为它们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7.(1分)(2014•广安)阿莫西林是一种常见的抗生素,其化学式为C16H19N3O5S,关于阿莫西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27  A.阿莫西林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B.阿莫西林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5 C.阿莫西林由碳、氢、氮、氧、硫五种元素组成 D.阿莫西林中含有44个原子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B.根据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考虑;C.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D.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解答:解:A.由阿莫西林的化学式C16H19N3O5S可知,这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正确;B.由阿莫西林的化学式C16H19N3O5S可知,其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16):(16×5)=12:5,故正确;C.由阿莫西林的化学式C16H19N3O5S可知,阿莫西林由碳、氢、氮、氧、硫五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D.阿莫西林是由分子构成的,一个阿莫西林分子中共含有原子数为:16+19+3+5+1=44,故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化学式的意义和有关计算,难度稍大.8.(1分)(2014•广安)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B.C.D.27 检查气密性放回滴瓶加热液体振荡试管考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基本操作分析.B、据滴瓶中滴管专瓶专用,不需用水清洗分析;C、给液体加热时,注意试管内液体的量,试管的倾斜度等.D、根据振荡试管的方法分析解答:解:A、应该先用水把漏斗口封住,图中操作错误,故A错误;B、滴瓶中滴管专瓶专用,不需用水清洗分析,图中操作错误,故B错误;C、给液体加热时,①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体积,防止沸腾溅出;②试管与桌面成约45°角,③加热时,先预热再集中加热,故C正确.D、清洗振荡试管时,用腕力左右振荡试管,而不应该上下振荡,图中操作错误,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考查过滤液体和闻气体的气味的方法、酒精灯的使用及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的方法.9.(1分)(2014•广安)在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最终只存在无色液体的是() A.Na2CO3溶液、KCl溶液B.BaCl2溶液、KOH溶液 C.FeSO4溶液、NaNO3溶液D.CuO、Na2SO4溶液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27 根据题意,在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一些物质,最终只存在无色液体;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能结合成沉淀的则不能得到透明的溶液;本题还要注意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解答:解:在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一些物质,最终只存在无色液体,说明彼此之间不能生成沉淀,且不存在有色离子.A、稀硫酸和Na2CO3溶液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与KCl溶液不反应,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最终只存在无色液体,故选项正确.B、稀硫酸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溶液变浑浊,故选项错误.C、三者之间不反应,但FeSO4溶液呈浅绿色,故选项错误.D、稀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溶液呈浅绿色,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对于能否得到无色的溶液,要注意彼此之间不能生成沉淀,还要注意特定离子的颜色.10.(1分)(2014•广安)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碳、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B.锅里的油着火时可以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 C.用扇子扇煤炉火焰,越扇越旺,是因为提供了更充足的氧气 D.图书馆内图书着火,立即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几种常用的灭火器.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氧气的浓度越大,可燃物燃烧越剧烈判断;B、根据灭火的原理判断;C、根据燃烧的条件判断;D、根据泡沫对档案资料造成污染判断.27 解答:解:A、增大氧气的浓度,能促进可燃物的燃烧,氧气的浓度越大,可燃物燃烧越剧烈,故正确;B、盖上锅盖能隔绝氧气,隔绝氧气可以灭火,故正确;C、用扇子扇煤炉火焰,越扇越旺,是因为提供了更充足的氧气,氧气可以支持燃烧,故正确;D、图书馆内的图书着火,立即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会对图书造成污染,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掌握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1分)(2014•广安)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甲和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t1℃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90g水中,均能完全溶解 D.t2℃时,在100g水中放入60g甲,形成饱和溶液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进行解答;B、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和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进行解答;C、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都为30g进行解答;27 D、根据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进行解答.解答:解:A、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故A正确;B、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和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B正确;C、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都为30g,即在t1℃时,100g水中溶解30g甲、乙刚好达到饱和,所以t1℃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90g水中,还会有一部分固体不溶解,故C错误;D、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即t2℃时,在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甲物质,所以t2℃时,在100g水中放入60g甲,形成饱和溶液,故D正确.故选:C.点评: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可以比较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可以判断某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12.(1分)(2014•广安)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伊娃美丽广安,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做法中,与此倡导不相符的是() A.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 B.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C.发展快速公交、减少私家车出行 D.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考点:白色污染与防治;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富营养化污染与含磷洗衣粉的禁用;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A、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会加重白色污染;B、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可以保护环境;27 C、发展快速公交、减少私家车出行,可以保护环境;D、磷元素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解答:解:A、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会加重白色污染,故不利于环境的保护,故符合题意;B、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可以保护环境,故不符合题意;C、发展快速公交、减少私家车出行,可以保护环境,故不符合题意;D、由于磷元素是植物的营养元素,如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故应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从平时的点滴做起,如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等.13.(1分)(2014•广安)某同学在毕业体检时,检查出蛋白质摄入量不足,假如你是一名医生,你会建议他在平时的饮食中可适量增加的食物是() A.水果、蔬菜B.米饭、面条C.瘦肉、面条D.奶油、牛油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某同学在毕业体检时,检查出蛋白质摄入量不足,建议他平时的饮食中应该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A.水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B.米饭面条中富含糖类;C.瘦肉中富含蛋白质;D.奶油、牛油中富含油脂.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7 14.(1分)(2014•广安)下列叙述与对应的示意图表示正确的是() A.水的电解 B.向稀硫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气体 D.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27 考点:电解水实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金属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结合图示进行分析,A.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1:8;B.盐酸的pH小于7,氢氧化钠溶液的pH大于7;C.氯酸钾能分解生成氧气,氯酸钾的质量一定,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一定;D.等质量的锌和铁与足量的硫酸反应,锌反应的速率大,生成的氢气少.解答:解:A、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1:8,不是2:1,故A错误;B、盐酸的pH小于7,氢氧化钠溶液的pH大于7,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开始时溶液的pH应该是小于7,不是大于7,故B错误;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制氧气,当氯酸钾完全分解,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再改变,故C错误;D、等质量的锌和铁与足量的硫酸反应,锌反应的速率大,在坐标中斜线陡,铁的反应速率小,在坐标中的斜线缓,锌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小于铁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与图象的结合,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具体的图象进行解答,要熟记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和质量关系,对于提高此类选择题的速度有很大的帮助.15.(1分)(2014•广安)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生铁比纯铁硬,故黄铜比纯铜硬 B.烧碱属于碱,故纯碱也属于碱 C.金刚石很硬,故石墨也很硬 D氢氧化铝可治疗胃酸过多,故氢氧化钠也可治疗胃酸过多27 .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物质的分类;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生铁是铁碳合金,黄铜是由铜和锌的合金,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组分中任一金属的硬度大;根据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属于盐;石墨很软;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进行解答.解答:解:A、生铁是铁碳合金,黄铜是由铜和锌的合金;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组分中任一金属的硬度大,故A说法正确;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属于盐,故B错误;C、金刚石虽很硬,但石墨却很软,故C错误;D、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中的常用的思维方法﹣﹣推理,属于易错题型,推理法是重要的思维方法,根据已有的知识,推测未知的领域,要细心,符合事实、规律,不要盲目推理.16.(1分)(2014•广安)日常生活中,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方法,错误的是() A.氮气和氧气﹣﹣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内,观察火焰是否熄灭 B.氮肥和磷肥﹣﹣观察颜色 C.苏打和小苏打﹣﹣分别与足量的白醋反应,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D.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加热,观察外形变化考点:27 物质的鉴别、推断;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化肥的简易鉴别;塑料及其应用.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A、根据氮气和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B、根据氮肥是白色晶体,磷肥是灰白色粉末进行分析;C、根据碳酸盐和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D、根据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加热后的不同现象进行分析.解答:解:A、取样品,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内,木条熄灭的是氮气,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正确;B、取样品,观察颜色,白色晶体的是氮肥,灰白色粉末的是磷肥,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正确;C、苏打和小苏打分别与足量的白醋反应,都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C错误;D、通过加热观察外形来区别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由于热塑性塑料在受热时外形明显变化,而热固性塑料无明显变化,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D正确.故选:C.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17.(1分)(2014•广安)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A.ZnSO4溶液(CuSO4)﹣﹣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B.CaCl2固体(CaCO3)﹣﹣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NaCl溶液(MgCl2)﹣﹣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D.CO2(CO)﹣﹣点燃考点:27 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锌粉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物,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CaCl2固体易溶于水,CaCO3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MgCl2能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钠(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A.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8.(1分)(2014•广安)某一种或几种物质的水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几种离子:Na+、Cl﹣、Ca2+、Ba2+、SO42﹣、CO32﹣,现取两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2)第二份加足量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一定存在C1﹣B.一定存在CO32﹣,可能存在Ba2+ C.一定存在Na+D.一定存在SO42﹣,可能存在Ca2+27 考点: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专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1)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可能存在Cl﹣、CO32﹣、SO42﹣;(2)加足量BaCl2溶液后,有沉淀产生,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说明溶液中有CO32﹣和SO42﹣;Ba2+与SO42﹣不共存,Ca2+和CO32﹣不共存,所以没有Ba2+和Ca2+;又根据离子守恒,一定有Na+,综上可知溶液中一定有CO32﹣和SO42﹣;,可能有Cl﹣,一定没有Ca2+、Ba2+,解答:解:(1)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可能存在Cl﹣、CO32﹣、SO42﹣;(2)加足量BaCl2溶液后,有沉淀产生,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说明溶液中有CO32﹣和SO42﹣;Ba2+与SO42﹣不共存,Ca2+和CO32﹣不共存,所以没有Ba2+和Ca2+;又根据离子守恒,一定有Na+,综上可知溶液中一定有Na+、CO32﹣和SO42﹣,可能有Cl﹣,一定没有Ca2+、Ba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阴、阳离子的检验,涉及离子共存、离子反应等都是解题需注意的信息,做题时需要细致分析,题目难度适中.二、我会填写(每空1分,满分17分)19.(5分)(2014•广安)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依据下表回答问题:(1)表中12号元素属于金属(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失去(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Mg2+(填离子符号).(2)由11号元素与16号元素组成的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Na2S.(3)表中同一周期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是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大.27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结构示意图的信息进行分析回答;根据离子符号的书写分析;(2)根据钠元素与硫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硫化钠结合化学式的书写分析.(3)根据元素周期表同一周期核外电子数方面解答.解答:解:(1)由12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属于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它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故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形成带两个单位这个电荷的镁离子;(2)依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由11号元素为钠,化合价为+1价,16号元素为硫,化合价为﹣2,故硫化钠的化学式:Na2S;(3)根据元素周期表中规律的知识可知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横行元素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大;答案:(1)金属,失去,Mg2+;(2)Na2S;(3)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大.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总结元素周期律及对元素的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20.(3分)(2014•广安)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规律,我能运用此规律解答下列问题:(1)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2CO2+3H2O(反应条件已略去),则X的化学式为C2H4.(2)在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A与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所下所示: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填序号).a、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b、4种物质中只有D属于氧化物c、反应前后,氮元素化合价升高27 d、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2N2+6H2O.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化学反应的实质;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进行解答.(2)首先要对模型图进行观察,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类别,再找出物质之间的微粒数目关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再对题中各问加以分析解答.解答:解:(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X+3O2═2CO2+2H2O,可以知道反应后有2个C,4个H,6个O,而反应前只出现了6个O,故X中含有2个C,4个H,化学式为C2H4.(2)解:将图对应成微粒相等如图: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2N2+6H2Oa、根据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故a正确;b、根据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可知b正确;27 c、反应前,氮元素显﹣3价,反应后,氮元素显0价,故c正确;d、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正确;故选abcd故答案为:(1)C2H4(2)①abcd②4NH3+3O22N2+6H2O点评:本题综合性较强,但由于问题较多,容易被弄糊涂了,因此要从概念的科学定义出发,逐一解答.对于方程式书写的解答要注意配平,不能光看图示,否则容易出错.21.(5分)(2014•广安)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请你运用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人类所需要的下列物质,可以从海洋中获取的是D①石油②无机盐③可燃冰④海洋生物⑤淡水A、①③④⑤B、①④⑤C、②③④D、全部(2)从海水中获取粗盐的方法是蒸发结晶.(3)在粗盐提纯过程中,要得到纯净的氯化钠,需要调节溶液的酸碱性.为了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现测得溶液的pH为10,为了将pH调节到7,应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填物质名称).(4)淡化海水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海水中其他离子不能透过)进入左侧的池子,从而得到淡水.以下分析中正确的是BA、右侧池中海水的密度不变B、右侧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C、淡化膜可用滤纸代替D、用膜分离技术得到的淡水为硬水.考点:海洋中的资源;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度测定;硬水与软水;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1)从海洋中通过不同的方法可以获得多种物质;27 (2)根据海水的成分,结晶的方法分析;(3)根据酸碱度的测定方法及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分析;(4)根据淡化膜的作用原理分析.解答:解:(1)石油,金属矿物,无机盐,淡水,海洋生物,可燃冰等都可以从海洋中获取.故填:D.(2)蒸发结晶法可以从海水中获取粗盐;(3)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最简单的方法是用PH试纸测定;在粗盐纯化过程中,要调节溶液的酸碱性可以用中和法,可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4)A、溶质不能透过淡化膜,右侧溶液的密度增大,故A错误;B、水分子可以透过半透膜,溶剂质量减小,故B选项正确;C、水分子和溶液中的离子都能通过滤纸,故不能用滤纸代替淡化膜,故C错误;D、膜分离技术得到的淡水中不含钙、镁离子,属于软水,故D错误.故选B故答案为:(1)D;(2)蒸发结晶;(3)pH试纸;稀盐酸;(4)B.点评:解答本题要要充分理解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22.(4分)(2014•广安)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B是金属氧化物,如图所示是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Fe2O3;DCaO.(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NaOH═Fe(OH)3↓+3NaCl.(3)举出E在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改良酸性土壤.27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分析:根据A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高温分解会生成无色气体C和D,所以A是碳酸钙,C是二氧化碳,D就是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钙,所以E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F是氢氧化钠,B是金属氧化物,与盐酸反应会生成黄色溶液,黄色溶液中含有铁离子,所以B是氧化铁,G就是氯化铁,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所以H是氢氧化铁,然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验证即可.解答:解:(1)A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高温分解会生成无色气体C和D,所以A是碳酸钙,C是二氧化碳,D就是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钙,所以E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F是氢氧化钠,B是金属氧化物,与盐酸反应会生成黄色溶液,黄色溶液中含有铁离子,所以B是氧化铁,G就是氯化铁,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所以H是氢氧化铁,经过验证,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合理,所以B是:Fe2O3,D是:CaO;(2)反应①是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FeCl3+3NaOH═Fe(OH)3↓+3NaCl;(3)通过推导可知E是氢氧化钙,可以和酸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所以在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是:改良酸性土壤.故答案为:(1)Fe2O3,CaO;(2)FeCl3+3NaOH═Fe(OH)3↓+3NaCl;(3)改良酸性土壤.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三、我会算题(本大题共5分)27 23.(5分)(2014•广安)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由碳酸钠和氯化钠组成的混合溶液.为了测定该混合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该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该混合溶液50g,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当加入盐酸的质量为15g、30g、45g、60g时,生成气体的质量见下表(气体的溶解度忽略不计).第Ⅰ组第Ⅱ组第Ⅲ组第Ⅳ组稀盐酸的质量/g15304560生成气体的质量/g1.8n4.44.4(1)第Ⅱ组数据n为3.6g.(2)混合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0.1%)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分析:(1)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知15g稀盐酸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8g,所以30g盐酸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3.6g;(2)根据图表中数据可知最多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4.4g,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可算出碳酸钠的质量,再求出混合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即可.解答:解:(1)15g稀盐酸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8g,所以30g盐酸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3.6g;故填:3.6;(2)根据前两组实验数据分析可知每15克盐酸完全反应生成1.8克二氧化碳,则45克盐酸完全反应应生成5.4克二氧化碳,在第三组实验中加入45克盐酸只生成4.4克二氧化碳,说明第三组实验中盐酸有剩余,碳酸钠反应完,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为4.4克,设生成4.4g二氧化碳,需要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则:Na2CO3+2HCl=2NaCl+CO2↑+H2O10644x4.4gx=10.6g混合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100%=21.2%答:混合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21.2%.点评:27 解答本题可用数据分析法,即解题时正确分析数据,找出数据的变化特征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将综合复杂的问题分解为简单的计算,从而顺利解题.四、我会探究(每空1分,共10分)24.(5分)(2014•广安)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见的装置(其中G、I为干燥装置),根据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锥形瓶.(2)用A装置制取的某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请写出用A装置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3)现用G装置收集到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欲检验其是否为CO2的方法是向该装置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若改用F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应从a(填“a”或“b”)通入.(4)常温下,氨气(NH3)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溶液呈碱性.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原理是NH4C1(固)与Ca(OH)2(固)混合共热.现要制得干燥的氨气并处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所选择的装置连接顺序依次是B→I→F→H(填装置序号).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气体的干燥(除水);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2)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氧气能够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氨气能和浓硫酸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氨气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可以用氢氧化钠干燥氨气.解答:解:(1)仪器①的名称是锥形瓶,常用作反应容器.故填:锥形瓶.(2)用A27 装置制取的某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是氧气,用A装置制取氧气不需要加热,应该是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故填:2H2O22H2O+O2↑.(3)现用G装置收集到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欲检验其是否为CO2的方法是:向该装置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若改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则气体应从a通入.故填:向该装置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a.(4)要制得干燥的氨气,需要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氨气,所选择的装置连接顺序依次是B→I→F→H.故填:I.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涉及仪器的用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装置选择、实验基本操作等知识,只有综合理解化学知识才能够正确的解答.25.(5分)(2014•广安)化学课上老师为大家做了一个“燃纸成铁”的趣味实验,将一张滤纸(组成元素为C、H、O)用FeC13浓溶液润湿,在酒精灯上烘干后点燃,滤纸变黑、红热,最终生成黑褐色物质.老师告诉大家:黑褐色物质中含有铁单质.聪明的小明对此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黑褐色物质中真的含有铁单质吗?【探究过程】Ⅰ小明先从反应物元素组成分析,认为:因为反应物FeC13中含有铁元素,所以反应后可能有铁单质生成.Ⅱ(1)为获得实验证据,小明做了实验1.实验1:将黑褐色物质放入稀盐酸中,发现有连续微波气泡产生,若黑褐色物质中含有铁单质,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27 (2)小刚提出疑问是:由反应物的组成分析,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物质不一定是铁单质,还可能是FeCO3(填化学式).小明查阅资料得知,在高温条件下不可能生成此类物质.(3)为进一步证明黑褐色物质中有铁单质,小明又做了实验2.实验2:将黑褐色物质放入CuSO4溶液中,观察到有红色物质生成.【得出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探究,证明黑褐色物质中确实含有铁单质.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金属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探究过程】Ⅰ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生成物中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就要求反应物也有铁元素去分析解答;Ⅱ(1)从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气体)去分析解答;(2)从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物质除了活泼金属外,还有碳酸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由于反应前反应物中有:Fe、C、O三种元素,因此黑褐色物质中可能含有FeCO3,又由于FeCO3在高温下会分解,去分析解答;(3)从金属的化学性质有三条:①和氧气反应,②和酸反应,③和可溶性的盐反应去分析解答;解答:解:【探究过程】Ⅰ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生成物中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就要求反应物也有铁元素,由题意可知:反应物FeC13中含有铁元素;故答案为:反应物FeC13中含有铁元素;Ⅱ(1)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故答案为:Fe+2HCl═FeCl2+H2↑;(227 )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物质除了活泼金属外,还有碳酸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由于反应前反应物中有:Fe、C、O三种元素,因此黑褐色物质中可能含有FeCO3,又由于FeCO3在高温下会分解,故答案为:FeCO3;(3)金属的化学性质有三条:①和氧气反应,②和酸反应,③和可溶性的盐反应;题目中指出将黑褐色的物质放到一种溶液中,排除了是氧气的可能,又由于实验1中利用了铁的稀盐酸反应,故实验2中只能利用金属和盐溶液反应;铁能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红色的铜和硫酸亚铁;故答案为:CuSO4有红色物质生成.点评:本题变相考查了铁的化学性质,这就要求我们学会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27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