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06 发布 |
- 37.5 KB |
- 26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全册复习+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九年级下册历史总复习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时间: 事件: 人物: 1917 年 —1936 年(一战中 — 经济危机中) 列 宁 斯大林 十月革命 新经济政策 苏联成立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斯大林模式 第一课 俄国十月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 背景 前奏 十月革命(彼得格勒大起义) 意义 巩固 二月革命 领导 结果 性质 时间 时间 性质 结果 特征 指挥部 ① 1861 年改革 后的俄国 — 帝国主义链条中的薄弱环节 ② 一战 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给俄国人民带来了灾难 1917 年 3 月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出现了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资 - 苏) 1917 年 11 月 社会主义革命 列 宁 中心 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斯莫尔尼宫 推翻了 …… ;建立了 …… ;当选 …… 苏维埃 国内:俄国十月革命 是人类历史上 第一次 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 第一个 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国际: 沉重 打击了 帝国主义的统治, 推动了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鼓舞了 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第一课 俄国十月革命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指导的各国革命斗争 1 、马克思主义的 诞生 的标志性事件 —— 2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后的 第一次伟大实践 ----- 3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后指导的 第一次取得胜利 的社会主义革命 —— 4 、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指导的 中国革命 —— 新民主主义革命 《 共产党宣言 》 的发表 巴黎公社 十月革命 苏维埃政府及时采取了一系列巩固政权的措施 1 、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 2 、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 3 、颁布 《 土地法令 》 ,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4 、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5 、 1918 年 3 月,苏维埃俄国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列宁 斯大林 新经济政策 苏联成立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斯大林模式 第二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时间: 内容: 作用: 特点: 全称: 成员 解体时间: 成立时间: 背景: 背景 : 时间: 内容: 作用: 特点:(新:) 1 、列宁 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 新经济政策 1921 年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恢复和发展经济。重工业是苏联经济发展的重点。 第二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背景: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 启 示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基本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 第二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成立时间: 全称: 最初 个成员: 扩大到 个加盟共和国 解体时间: 苏 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联 盟 俄罗斯、白俄罗斯、 乌克兰、外高加索联邦 1922 年 15 2 、列宁 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 苏联成立 4 1991 年 沙俄( 1547 年 — 1917 年)十月革命前 苏俄( 1917 年 — 1922 年)十月革命后 苏联( 1922 年 — 1991 年) “ 沙俄”、“苏俄”、“苏联” ? 第二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标志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即 “ 斯大林模式” 1936 年通过新宪法 。 1936 年,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3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928 年 —1937 年,第一、第二个 五年计划完成,重点发展重工业。 1 、经济建设: ① 工业: 措施: 结果: 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② 农业: 加快了农业集体化的步伐。 2 、政治建设: 背景: 内容: 影响: 第二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二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评价 积极: 斯大林模式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它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 消极 (弊端) 第一,优先发展 重工业 ,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 强调产值和产量 ,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 生产积极性 ,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第四, 经济发展粗放 ,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从长远看: 斯大林模式 严重阻碍了 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启示:国民经济应协调发展 ,维护农民利益。 第二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与后面内容的联系 新 经济政策 —— 新 政 —— 新 经济时代 苏联 成立 —— 苏联 解体 斯大林模式 —— 赫鲁晓夫改革 —— 匈牙利改革 —— 戈尔巴乔夫改革 —— 东欧剧变 —— 苏联 解体 4 、当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形势越来越严峻时,有人曾向列宁提出建议,必须发展商品经济。 1921 年 3 月,俄共 ( 布 )“ 十大”通过了列宁的提议,决定 A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实施新经济政策 C .实行“产业复兴法” D .推行“玉米运动” 5 、奥运会火炬境外传递第三站选择在有“革命的城市”之称的圣彼得堡(彼得格勒)举行,我们之所以称它为“革命的城市”,因为它是 A .十月革命的发生地 B .俄罗斯的政治中心 C .俄罗斯的经济中心 D .抗击德国法西斯的前沿阵地 √ √ 6 、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C、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推动了革命的发生 D、俄国要爆发革命,必须具备“有战争”这个条件 7 、 20 世纪 30 年代,正值西方经济大危机,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这名记者看到了 A 苏联刚刚成立 B 苏联两个五年计划成就突出,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C 斯大林模式必将导致苏联解体 D 苏联采取新经济政策成功度过了经济大危机 √ √ 8. 有学者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 20 世纪 20 年代之前 的发展特点简要地归纳为“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 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下列符合 该时期“由理想到现实”特点的史实是 A《 共产党宣言 》 的发表 B 巴黎公社的建立 C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 十月革命的胜利 9. 下列事件与列宁无关的是 A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B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 苏联一五计划的实施 D 苏联的建立 √ √ 材料一:“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 邓小平 材料二: 1 、为什么说列宁的思路比较好? 2 、图片分别反映了苏联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3 、指出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中,与图二类似的历史事件 毛泽东在 《 论十大关系 》 中说: “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 A 、 “ 苏联的办法 ” 指什么? B 、这些办法在客观上产生了哪些弊端?给你有什么启示? A. 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的强迫性措施 B. 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导致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 国民经济要协调发展;大大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要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时间: 1919 年 —1937 年(一战后 — 二战前) 希特勒 人物: 罗斯福 会议: 事件: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一战后格局 —— 凡尔赛 - 华盛顿体系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大危机 / 大萧条) 两条道路:美国罗斯福新政; 德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1919 年 —1937 年(一战后 — 二战前) 会议: 1919 年 —1937 年(一战后 — 二战前) 华盛顿会议 会议: 1919 年 —1937 年(一战后 — 二战前) 事件: 华盛顿会议 会议: 时间: 1919 年 —1937 年(一战后 — 二战前) 第三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战后的世界国际格局:凡尔赛 — 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体系 华盛顿体系 国际联盟 巴黎和会 背景: 时间 地点: 参与国: 操纵国: 目的: 实质: 构成: 作用: 《 凡尔赛和约 》 奥保匈土和约 时间: 中心议题: 内容: 与中国关系: 华盛顿会议 时间: 地点: 参与国: 操纵国: 目的: 构成: 作用: 《 九国公约 》 《 四国条约 》 《 五国条约 》 时间: 中心议题: 与中国关系: 内容: 目的 / 影响: 实质 / 后果: 实质 评价 第三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背景: 时间: 地点: 操纵国: 目的: 实质 : 内容: 作用: 1919. — 1920 巴黎凡尔赛宫 巴黎和会 —— 凡尔赛体系 英国首相劳合 · 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美国总统威尔逊 按实力重新瓜分世界 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1919 年 6 月,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 《 凡尔赛和约 》 ,对德国的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问题做出了规定; 1919 ~ 1920 年,协约国还分别同德国的奥、保、匈、土签订了一系列和约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 欧洲、西亚 和 非洲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 1919 年 1 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在巴黎召开了会议。 启示:弱国无外交,必须提高综合国力,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 第三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中心议题: 内容: 与中国关系: 时间: 《 凡尔赛和约 》 1919 年 6 月 28 日 对德国问题 引发反帝爱国的 五四运动 领土 军事 政治 赔款 殖民地 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 10 万;莱茵河东岸 50 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 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和独立 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第三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背景: 时间: 地点: 操纵国: 目的: 实质 : 构成: 作用: 1921 — 1922 华盛顿 华盛顿会议 —— 华盛顿体系 英、日、美 协调美日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1922 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 《 九国条约 》 ,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 四国条约 》 、 《 五国条约 》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 东亚 和 太平洋地区 的统治秩序 巴黎和会虽然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关系,但它们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日、美之间的矛盾尤为激烈。 (内容) 第三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中心议题: 内容: 与中国有关系 时间: 《 九国公约 》 1922 年 对中国问题 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目的 / 影响: 实质 / 后果: 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第三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国际联盟 1 、成立: 1920 年 2 、宗旨 : 英法控制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4 、结果 : 英法操纵 , 美国没有参加 3 、实质 : 促进国际合作 , 维护和平与安全 第三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与前面内容的联系 第一次 世界大战 —— 战后格局 —— 凡尔赛 - 华盛顿体系 与后面内容的联系 格局 ——WarⅠ 后凡尔赛 - 华盛顿体系 WarⅡ 后两极格局 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 比较 如何认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可能持久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结果。 由于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加剧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由于分赃不均,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也进一步加剧; 此外,战胜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掠夺,也激化了被殖民人民与殖民者之间的矛盾。 因此,这一体系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它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1 毛泽东为什么说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 华盛顿会议签订的 《 九国公约 》 ,表面上声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的完整,实际上是肯定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因为它宣称要中国“门户开放”、让列强在中国的“机会均等”。这就打破了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独霸中国的局面,便利了美国在中国扩大侵略势力,也便利了其它几个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是华盛顿会议“安排”的最大受害国。 2 、怎样理解和评价“凡尔赛 —— 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 — 华盛顿体系建立了战后帝国主义的世界和平秩序,但这个秩序是极不巩固的。因为它不仅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首先,凡尔赛体系并未能牢牢控制住德国,反而激起了德国对战胜国的巨大仇恨。尽管德国存在着领土丧失、军事上受限制、赔款等不利因素,但从潜力上讲,德国仍然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其次,华盛顿体系也未能有效地抑制日本,日本继续加强对中国的侵略,并准备有朝一日与美国再决高低。 7 、在“你最崇拜的美国总统”的民间调查中,华盛顿、林肯和罗斯福三人得票最多,其中罗斯福的主要事迹是 A 、推行新政并领导了反法西斯战争 B 、领导北美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 C 、解放黑人奴隶并维护了国家统一 D 、结束了中美长达二十余年的隔绝状态 8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要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参与国家经济,用国家的力量推动经济的运转, 20 世纪 30 年代这一思想的成功实践是: A. 新经济政策 B. 德国法西斯专政 C. 罗斯福新政 D. 匈牙利改革 9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侵犯了中国主权的条约有 ① 《 凡尔赛和约 》 ②《 四国条约 》 ③《 五国海军条约 》 ④《 九国公约 》 A .①②④ B .①② C .③④ D.①④ √ √ √ 10 、日本发动九一八违背了帝国主义维持亚洲和太平洋秩序的 A 《 凡尔赛和约 》 B 《 四国公约 》 C 《 限制海军军备公约 》 D《 九国公约 》 11 、戈林于 1942 年在祝贺希特勒生日的午餐会上曾说:“唯一熟悉国会的人,就是我;是我放火把它点着了!”可见“国会纵火案”是纳粹党蓄意谋划的,它是为了 A 使纳粹党夺取国家政权 B 驱散国会 C 让希特勒成为国家元首 D 打击德国共产党和进步势力 √ √ 读下列材料: 第一条:除中国外,缔约各国规定: 1 尊重中国主权之独立 …… 2 给予中国以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政府; 3 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等之原则; 4 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允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请回答: 1 以上条款出自什么条约?该条约是在什么会议上签订的? 2 第三款内容中所谓“机会均等”原则是指美国的什么政策? 3 第四款的内容主要针对的是哪个国家?为什么?该国在哪一年哪一事件打破了该条款? 4 你怎样看待这个条约? 4 该条约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协调他们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而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揽指中国的条约,该条约表面上说尊重中国的主权,但实际上,根据所谓的“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等原则,使中国重新回到一战前由帝国主义列强共同宰割的局面;该条约的签订再一次证明了“弱国无外交”的事实。 第四课 经济大危机 经济大危机 时间: 地域: 原因: 特点: 影响: 罗斯福新政 背景 时间 中心措施 目的 特点 实质 效果 意义 评价 德日建立法西斯政权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各国应对方法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 首发地: 美国 特点 1 、波及范围特别广 2 、持续时间特别长 3 、破坏性特别大 罗斯福新政 内容: 恢复银行信用,调整农业, 工业复兴法 ,举办公共工程 目的: 摆脱危机 特点: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影响: 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资本主义统治得到稳定。 经济大危机 原因: 表现: 地域: 时间 : 特点: 影响: 从 美国 开始,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1929——1933 年 范围广;时间长;破坏大 ( 1 )生产力遭到巨大破坏: ① 垄断资本家大量销毁商品,生产破坏;② 工人大量失业,劳动人民生活恶化,社会矛盾加深 ( 2 )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 ① 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② 各国资本家纷纷寻找出路,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美国:罗斯福新政; 意、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 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繁荣”一时 . 但是这一“繁荣”的背后却孕育着严重的危机。 垄断资产阶级盲目扩大生产,导致产品积压,生产过剩,引发了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背景: 时间: 措施(内容): 方式: 目的: 实质: 效果: 意义: 评价: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 1933 年 直接目的 — 根本目的 — 消除经济危机 巩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中心措施是 对工业的调整,颁布 《 国家工业复兴法 》 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成功调整。 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但它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评价 = 效果 + 意义 + 特点 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 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性质,但改变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新模式 效果 意义 特点 “ 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也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 --------- 罗斯福的就职演说 ( 1 )罗斯福上台时,美国面临什么样的局面? ( 2 )罗斯福上台后,采取了什么样的对策? ( 3 )罗斯福推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 4 )这一政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评价罗斯福新政 ,判断对和错 ( 1 )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 ( 2 )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 ( ) ( 3 )彻底改变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 ) ( 4 )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可以完全消除。 ( ) 经济危机 新政 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对工业的调整 《 工业复兴法 》 √ √ ×× 教材经典 材料解读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 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 提高就业率的措施是 根本目的: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局限性: 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对工业的调整。 兴建公共工程 美国罗斯福新政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 共同点和启示 (1) 共同点: ①两国当时在经济上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困境。 ②都是根据本国国情,探讨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③都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④都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⑤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政权。 (2) 启示: ①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不同社会制度可以相互借鉴优势和长处,取长补短,自我完善。 ②结合国情进行改革,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之路。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美国三位著名总统: 华盛顿 领导美国独立战争,使得美国获得独立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林肯 领导美国南北战争,解放黑奴,维护国家统一; 罗斯福 在经济大危机中拯救了美国。罗斯福新政取得了显著效果。 4 、富兰克林 · 罗斯福在第一次就任总统演说中鼓励美国人民说:“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你认为当时美国人感到恐惧的是 A 、经济危机 B 、法西斯的侵略扩张 C 、日本轰炸珍珠港 D 、美国宣布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5 、罗斯福新政“新”在 A 、兴建公共工程 B 、采用国家干预经济办法消除危机 C 、采取国有化的形式 D 、用改良办法 6 、美国国会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 B、改变经济制度,实行计划经济 C、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D、改变政治制度,扩大统治基础 √ √ √ 第四课 经济大危机 与前面内容的联系 美国 三位总统 的功绩比较 苏俄 新经济政策 与罗斯福新政比较 与后面内容的联系 面对经济危机走上 两种不同道路 的比较 与时事的联系 奥巴马 第五课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背景: 表现: 结果: 1929-1933 年的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资本主义国家 德国 —— 纳粹主义 标志 : 1933 年希特勒上台 暴行 :(对内)一党专政;解散 …; 思想控制;迫害犹太人 , 焚毁进步书籍;(对外) 影响 :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意大利 —— 法西斯主义 1922 年 【 不是经济危机诱发 】 日本 —— 军国主义 标志 : 1936 年广田弘毅组阁 影响 :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特点 :以军部为核心 柏林 - 罗马 - 东京轴心集团 —— 威胁世界和平 第五课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与前面内容的联系 与后面内容的联系 面对经济危机走上 两种不同道路 的比较 二战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事件: 德国闪击波兰 时间: 1939 年 9 月 1 日 —1945 年 9 月 2 日 慕尼黑阴谋 苏德战争 太平洋战争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 斯大林格勒战役 诺曼底登陆 攻占柏林战役 雅尔塔会议 日本投降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原因 时间 性质 绥靖政策 进程 启示 爆发原因 胜利原因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的不平衡 直接原因: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团结战斗和世界人民的支持 1939.9.1——1945.9.2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概念 实质 原因 危害 表现 珍爱生命,反对战争,维护和平 纵容法西斯的侵略 爆发: 扩大: 结束: 慕尼黑阴谋 时间:地点:制造者: 内容: 实质:影响 : 结果: 1938 年 9 月 德国慕尼黑 德(希特勒)、意(墨索里尼)、英(张伯伦)、法(达拉第)四国 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 10 天内把苏台德区等地割让给德国 “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英法盟国波兰首先遭遇德国的进攻,英法也被卷入二战 慕尼黑阴谋含义: 1938 年 9 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协定,规定捷克 斯洛伐克必须在 10 天内把苏台德区等地割让给德国。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 慕尼黑阴谋。 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 。 使法西斯国家侵略野心膨胀,同时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绥靖政策 概念: 实质: 原因: 危害: 表现: 西方大国对法西斯侵略不加以严厉制裁,而是希望以牺牲小国的利益安抚侵略者 大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牺牲小国家利益,来安抚侵略者,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西方大国对法西斯侵略不满,但是又害怕法西斯国家的战争讹诈,想将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绥靖政策的影响极其恶劣,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① 希特勒上台后,德军大肆扩军备战, 吞并奥地利 ,没有受到制裁 ② 慕尼黑阴谋 —— 绥靖政策的顶峰 ③德 进攻波兰 ,英法宣战但没有对德国发动进攻 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形成 一、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 、国家: 德国; 政党: 纳粹党 2 、标志: 1933 年希特勒 以 欺骗手段 上台,世界大战的 欧洲 战争策源地形成。 3 、表现 : 内政 :德国纳粹党的恐怖统治:①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逮捕和迫害大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②解散一切工会,取缔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③强化专政机器,镇压迫害革命者和反法西斯战士。④加强思想控制,焚毁大量进步书籍。⑤掀起迫害犹太人的狂潮,疯狂迫害犹太人。 外交: 撕毁《凡尔赛和约》,疯狂扩军备战,并与意大利、日本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 二 、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 、形成国家: 日本; 政党: 军部 2 、形成标志: 1936 年军部法西斯建立,世界大战的 亚洲 战争策源地形成。 3 、表现: 1931 年“九一八”事变; 1937 年“七七”事变。 全面侵华。 三、 “三国轴心”的形成 德、意、日三个国家对内实行 恐怖独裁 ,对外疯狂 侵略扩张 ,形成了欧亚 两个 战争策源地,相互勾结形成 轴心国集团 ,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⑶影响: 对世界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 法西斯势力对外侵略扩张的具体事件: 1 、 1931 年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三省; 2 、 1937 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3 、 1935 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太; 4 、 1936 年意大利和德国武装干涉西班牙; 5 、 1938 年德国吞并了奥地利; 6 、 1939 年德国又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 原因: 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②具体原因:德意日轴心国集团的疯狂侵略扩张。英法美等国的 绥靖政策 。 2. 进程 (1) 战争的 爆发 :① 1939 年 9 月 1 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 。② 1940 年四、五月,德军占领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和北欧许多国家。 ③ 英国也遭到了德军飞机的猛烈轰炸。④意大利加入德国一方参战。 (2) 战火的 扩大 : ① 1941 年 6 月,德国突然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火扩大 ) 。 重大战役: 莫斯科保卫战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是德军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 ③ 1941 年 12 月 7 日,日本偷袭珍珠港, 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 , 美国对日宣战, 太平洋战争爆发 ( 二战战火进一步扩大并达到最大规模 ) 。 20 世纪 30 年代英法美等国的绥靖政策 目的: 把法西斯国家侵略矛头引向社会主义苏联。出卖弱小国家利益,维持自己既得利益。 表现: ① 1931 年,纵容日本发动九 . 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 ② 1938 年 9 月,召开慕尼黑会议,签订 《 慕尼黑协定 》 ,牺牲捷克斯洛伐克利益。 ( 顶峰 ) 后果: ①客观上助长法西斯国家侵略气焰,加快大战爆发的进程。 ②严重侵害弱小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英法美自食其果:二战中,法国被占领;英国遭到德国沉重打击;美国在珍珠港事件中饱尝纵容侵略苦果。 教训: 人类命运休戚相关,必须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危机。对法西斯等邪恶势力决不能纵然姑息。 正义的胜利 一、《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1 、 目的: 彻底打败法西斯 2 、 原因 : 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愤怒,各国逐渐走向联合。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终于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3 、 时间: 1942 年 1 月 4 、 参加国: 美中苏英等 26 国 5 、 地点 : 华盛顿 6 、 内容: 保证用自己的全部人力、物力联合打垮法西斯国家。 7 、 意义 : (1) 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 (2) 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不断壮大,改变了力量的对比,成为战胜法西斯的有力保证。 (4) 反法西斯国家互相支援,协调作战,战斗力大大增强,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局势。 二、重大战役和事件 1 、 斯大林格勒会战 : 1942 年 7 月- 1943 年 2 月 苏德战场和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 战争的转折:① 1942 年 7 月 — 1943 年 2 月,斯大林格勒战役 ( 苏德战场和二战的转折点 ) 。② 1942 年 6 月,中途岛战役 ( 太平洋战场的转折 ) 。③ 1942 年 10 月,阿拉曼战役 ( 北非战场的转折 ) 。 】 2 、 诺曼底登陆 : 1944 年 6 月 6 日 美英联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使法西斯德国陷入了两面被夹击的境地,加速了法西斯德国的崩溃。 3 、 柏林战役 ( 结束的标志) 1945 年 5 月 8 日 苏军攻克德国首都柏林,德国战败投降。欧洲战事结束。 4 、 日本投降 1945 年 8 月 15 日 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 年 9 月 2 日正式签字。二战结束 。 【 9 月 9 日,向中国递交无条件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结束。 10 月 25 日,台湾光复,回归祖国。 】 雅尔塔会议 1 、 目的: 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 ,解决战后问题。 2 、 时间: 1945 年 2 月 参加国 :苏、美、英 地点 :苏联的雅尔塔 3 、 内容: (1) 德国战败后由美英苏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 (2) 决定成立联合国; (3) 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4 、 影响: 进一步协调了反法西斯国家的行动,为彻底打败法西斯国家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对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战胜利 1 、影响: 消极影响: 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失去生命,无数财产被毁。 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积极影响: 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①二战结束后,一些战时的军用技术迅速转为民用,促进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生与发展。②受苏联影响,二战后世界上诞生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国家,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③沉重打击了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④影响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战后形成两级对峙的冷战格局。 2 、二战性质: 这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3 、胜利的原因: ①、这场战争的世界人民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正义战争; ②、反法西斯国家建立了同盟; ③、反法西斯同盟的力量大大超过了法西斯国家的力量。 4 、启示: ①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绝对不能重演; ②国与国之间应和平共处; ③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对邪恶势力不能纵容;④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沉重灾难,我们要热爱和平,反对战争;⑤ 加强 国际 友好合作, 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 ⑥ 遏制霸权主义、新殖民主义、恐怖主义; ⑦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⑧ 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慕尼黑阴谋 :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二战进程 全面爆发 : 1939 德国闪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 扩 大 : 1941 年德国突袭苏联 进一步扩大 : 1941 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 时间: 1942 年 1 月 1 日 标志: 《 联合国家宣言的 》 的签署 意义: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转折 : 1942—1943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雅尔塔会议: 1945 年 内容: 走向胜利 :诺曼底登陆( 1944.6 ) 柏林战役( 1945.5 ) 胜利标志 : 1945.9.2 日本签署投降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中国带来哪些影响?中国在第二次大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① 日本由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②国共由对立走向合作抗日,建立抗日期民族统一战线;③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④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① 中国是亚洲太平洋战区的主要战场,牵制、抗击并歼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大量兵力战略上有力地支援了亚洲太平洋战场及其他战场上的反法西斯战争; ②中国的抗战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称霸亚洲的野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历史的贡献。 1 、影响: 2 、地位和作用: 背 景 一 战 二 战 时 间 交战双方 导火线 重大战役 结 果 性 质 影 响: 启示 避免战争 想说一句话 帝国主义 掠夺 战争 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 正义 战争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1914 ~ 1918 年 1939 年全面爆发~ 1945 年 协约国与同盟国 轴心国与同盟国 萨拉热窝事件 凡尔登战役 莫斯科、斯大林百团大战台儿庄战役 德投降同盟国失败协约国胜利 法西斯败,世界人民反法战争胜利 1. 牢记战争伤痛,以史为鉴;反思大战的历史,远离战争拥抱和平;警惕军国主义复活;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才对付侵略; 争取独立与平等,提高综合实力,积极反对霸权,反对世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各国人民加强友好合作,团结互助,才能遏制霸权,新殖民主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 1. 两次战争都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但二战更残酷。 2. 两次战争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消弱了帝国主义国家的霸权地位; 3. 两次战争都促进了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 4. 两次战争后都是出现了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要和平不要战争,远离战争;人类和平共处 两次世界大战比较 教材经典材料解读 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 联合国家宣言 》 1 、 《 联合国家宣言 》 签署的意义 ?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2 、材料中的每政府指哪些政府? 美英苏中等 26 个国家 3 、三国同盟指哪些国家? 德意日法西斯同盟国家。 阶段 事件 时间 双方 作用 爆发 德国闪击波兰 1939.9.1 德 vs 波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扩大 苏德战争爆发 1941.6 德 vs 苏 warⅡ 规模扩大 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1.12.7 日 vs 美 warⅡ 规模进一步扩大 协同作战 国际法法西斯联盟成立 1942.1.1 标志:签署 《 联合国家宣言 》 转折 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7-1943.2 苏 vs 德 即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最后的胜利 诺曼底登陆 1944.6.6 美英等反法西斯盟军对德国 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快了德国灭亡的进程 雅尔塔会议 1945.2 攻克柏林战役 1945.5.2 1945.5.8 苏 vs 德 warⅡ 欧洲战场结束,法西斯德国灭亡 日本投降 1945.8.15 1945.9.2 warⅡ 结束 最大规模 1 、观察图一二,欧洲政治版图在一战的变化与哪一条约有关? 2 、图三反映了德国法西斯的暴行,这一幕开始于德国希特勒上台后。你了解纳粹还有哪些暴行?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时间: 主要国家: 标志: 意义: 1942 年 1 月 1 日 美、英、苏、中等 26 国 签署 《 联合国家宣言 》 内容: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是打败法西斯的最重要的保证(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最重要保证);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后,使得二战的性质变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反法西斯国家相互援助,协同作战,战斗力加强,逐渐扭转了战争形势 雅尔塔会议 时间: 地点: 参加国首脑 目的: 内容: 作用: 1945 年 2 月 美(罗斯福)、英(丘吉尔)、苏(斯大林) ① 决定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 ② 同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 ③ 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 苏联的雅尔塔 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 ① 积极:协调反法西斯盟国行动,加速战胜法西斯 ② 体现大国强权政治,侵害中国主权,雅尔塔会议对二战后苏美两极格局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 二战之后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经济全球化趋势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世界格局的演变 冷战中的对峙 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 美国) (苏联)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与前面内容的联系 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比较” 两次世界大战中大国扮演的角色 —— 国家利益 两次世界大战中同盟的构成 经济危机与战争的关系 一战后的格局 与后面内容的联系 战后各国经济的发展; 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形成的两极格局 第四单元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时间: 国家: 20 世纪 50 年代 ——20 世纪 90 年代(二战后 —90 年代) 美国 西欧(欧共体 - 欧盟) 原因: 日本 根本原因 主要原因 政府适时调整经济政策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美国 ( 20 世纪 ) 五六十年代 特点: 原因: 七八十年代 70 年代 特点: 原因: 70 年代后期到 80 年代初 特点:(表现) 80 年代中后期 特点: 90 年代 特点: 新经济特征: 原因: 美国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发展尤为迅速。 ( 1 )占据广阔国际市场( 2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3 )改进传统工业,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 4 )政府注意改善人民生活 , 创造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 美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经济地位下降。 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 1974 —— 1975 年世界性经济危机。 经济缓慢回升,但受到通货膨胀的困扰 。 经济形势逐步好转,但债务负担加重。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 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进入 新经济 时代( 知识 经济时代) 信息化和全球化 ( 1 )进行社会经济 改革 ;( 2 )大力发展 教育、科技 ,促进以 信息 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 ( 3 )完成了 传统 产业的技术改造。 主要动力: 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 支柱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 时期 特点 原因 20 世纪 50-60 年代 20 世纪 70 年代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到 80 年代初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 20 世纪 90 年代 持续发展,全面繁荣 ① 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②大力发展科技教育③改进传统工业④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⑤政府注意改善人民生活 经济受到严重打击,经济地位下降 ① 经济发展弊端显露②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 1974-1975 年世界性经济危机 经济缓慢回升,但受到通货膨胀的困扰 通货膨胀 经济形势好转,但债务负担加重。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 政府调整经济政策,债务沉重 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发展速度名列西方发达国家前列,进入了新经济时代。 ① 进行社会社会经济改革②大力发展 教育 、 科技 事业的力度,促进以 信息 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③完成 传统 产业的技术改造 与前面内容的联系 美国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 与后面内容的联系 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形成的两极格局 与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关系 与“美苏争霸”形势变化的关系 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关系 第八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第九课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西欧 日本 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欧共体的成立 欧洲联盟的成立 时间 特点 原因 时间 成员 作用 时间 基础 / 前身 总部 目的 概况 作用 概况 比较两国经济发展的异同 对中国发展的启示 西欧 战后恢复 原因 表现 欧洲的联合 “ 欧洲共同体 ” 原因 过程和表现 影响 欧洲联盟(欧盟) 二战后,西欧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美国的援助;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政府恰当的经济政策;采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20 世纪 50 年代初,恢复到战前水平; 20 世纪 50 ~ 70 年代,持续繁荣。 对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20 世纪 60 年代,法国、联邦德国等成立 “ 欧洲共同体 ” 。 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为保证自己的安全和国际地位,促进经济的发展,加强相互的合作。 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1993 年成立欧盟。使用欧元;人员、资本和货物自由流通;可在任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居住;力图在外交和国家安全方面一致。 进一步加强欧洲国家的联系和合作 西欧经济恢复和发展 20 世纪 50-70 年代 时间: 特点: 原因: 西欧经济持续繁荣 ① 美国为对付苏联,对西欧大量援助 ②西欧国家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采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大力发展教育 ③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时间: 成员: 作用: 欧洲共同体 20 世纪 60 年代 对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法国和联邦德国等 12 个国家 欧洲联盟(欧盟) 时间: 基础前身: 总部: 目的: 发展: 性质: 概况: 作用: 1993 年 比利时布鲁塞尔 在 欧洲共同体 的基础上成立 为保证自己的安全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促进经济的发展,应对美苏两个大国 货币: 将逐步使用单一的货币 —— 欧元; 人民生活: 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不同国家的人可以自由地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 外交 :欧盟还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一致 1 、欧盟成立后,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2 、 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它的政治、军事的联合也对美国的霸权主义起到了一定的牵制作用。 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为保证自己的安全和国际地位,促进经济的发展,加强相互的合作。 背景: 2007 年发展到 27 个成员国 欧盟是一个区域性的经济政治组织(欧洲经济政治联盟) 欧盟地位 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 这说明了“欧共体”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建立的? A 、二战结束后,各国都需要医治战争创伤, 恢复发展经济,提高国际地位 B 、当时形成了 美苏争霸 的格局,西欧各国需要密切互相之间的联系, 维护自身安全和利益 欧盟的成立对欧洲和世界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给我们的启示? 有利于欧洲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欧洲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有利于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国家之间的合作将促进和平与发展,实现双赢和多赢。加强国际合作。 日 本 经 济 时期 主要原因 主要表现(特点) 二战后 20 世纪 50 至 70 年代 20 世纪 70 年代 20 世纪 80 年代后 政 治 20 世纪 70 ~ 80 年代后,日本谋求世界政治大国的欲望不断膨胀 , 引起其他亚洲国家的关注和警惕。 美国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美国的扶植;日本政府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科学技术,发展科技教育。 经济迅速发展;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1968 年) 经济发展速度减缓。 1974 ~ 1975 年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 日本实行 “ 科技立国 ” 政策。 经济迅速发展。 经济逐步恢复。 时期 特点 原因 20 世纪 50-70 年代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后 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 第二号 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 1968 年) ① 进行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② 20c50s ,美国出于战略的需要,开始扶持日本③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用物资,刺激了日本经济的繁荣 ④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⑤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 发展速度一度缓慢 1974-1975 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打击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日本实行 “科技立国” 政策 ① 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②大力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③得到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或扶植 1. 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有哪些相同点? 战后西欧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比较。 同 异 社会改革 美国援助和扶植 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 政府的宏观指导) 重视教育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社会的相对稳定 日本消除生产关系中 的封建因素 , 大力 发展外向型经济 ; 西欧加强与周边 国家的经济合作 你觉得其中哪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善于抓住机遇,注意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 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 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1 、 1947 年 3 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宣称美国有领导 “ 自由世界 ” 的使命,以 “ 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 ” 。这表明( ) A. 美国欲推行霸权主义 B. 美国要无私地援助欧洲 C. 美国要改善与苏联的关系 D. 美国努力维护世界和平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采取了一项重要的措施,即帮助了处于困境中的欧洲,又刺激了本国经济的发展。这项措施是( ) A .罗斯福新政的推行 B .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C .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D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3 、它 “ 利用 ‘ 冷战 ’ 的阴影,把 ‘ 遏制 ’ 共产主义的计划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 ” 这里的 “ 它 ” 是( ) A .杜鲁门主义 B .马歇尔计划 C .华沙条约组织 D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4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开始。这里的 “ 战时同盟 ” 指 ( ) A .三国协约 B .三国同盟 C .轴心国集团 D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A D B D 5 、这是一场特殊的战争,它存在于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既威胁了世界和平又维持了世界相对的和平。这场特殊战争开始于( ) A .杜鲁门主义出台 B .马歇尔计划实施 C .北约组织成立 D .华约组织成立 6 、方明同学在学完 “ 冷战 ” 内容后,整理笔记如下,其中有一项错误,请你找出来( ) A. 目的:遏制共产主义 B. 范围:资本上义与社会义国家之间 C. 方式:采取一切手段 D. 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出台 7 、小亮准备找 “ 冷战 ” 的有关知识,可以用下列哪组关键词在网上进行搜索?( ) A .杜鲁门主义、 《 北大西洋公约 》 、苏联解体 B . 《 北大西洋公约 》 、马歇尔计划、科索沃战争 C .雅尔塔会议、杜鲁门主义、 《 北大西洋公约 》 D .珍珠港事件、马歇尔计划、欧共体 A C A 8 、下列有关冷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丘吉尔的 “ 铁幕 ” 演说发出了冷战的信号 ②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③敌对双方是根据国家社会性质来划分的 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 、漫画中的历史: 请你为教材中这组历史漫画(右图),归纳一个相同的主题( ) A. 英国衰落 B. 两极对峙 C. 世界大战 D. 大国争霸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主导的世界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 A .丘吉尔的 “ 铁幕演说 ” B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 . “ 北约 ” 和 “ 华约 ” 的建立 D D D 12 、 1991 年底,克里姆林宫上空的镰刀锤子红旗降下,代之而起的是白蓝红三色旗。与这一现象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 A .欧盟建立 B .东欧剧变 C .苏联解体 D .赫鲁晓夫下台 13 、 “ 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反法西斯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 ” 。它描述的是下列哪个国家?( ) A .英国 B .苏联 C .美国 D .中国 14 、 1999 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维护人权的旗号轰炸南联盟; 2011 年 3 月 19 日以来,美国同英、法等西方国家连续数周对利比亚实施空袭。这充分说明( ) A .美国是国际人权卫士 B .美国取代了联合国的主导地位 C .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 D .美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 11 、 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遏制共产主义,在军事上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 A. 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B.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 提出杜鲁门主义 D. 实施马歇尔计划 B C B C 15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 20 世纪至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演变,按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 .多极化趋势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两极格局 B .两极格局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多极化趋势 C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两极格局 —— 多极化趋势 D .两极格局 —— 多极化趋势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6 、邓小平说: “ 现在旧的(国际)格局在改变中,但实际并没有结束,新的国际格局还没有形成。 ” 那么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世界政治格局是( ) A .凡尔赛 — 华盛顿体系 B .美苏两极格局 C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D . “ 一超多强 ” 与多极化趋势 17 、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处于新旧格局的交替时期。这里 “ 新旧格局交替 ” 的准确含义是( ) A .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B .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格局发展 C .由世界大战向局部战争过渡 D .由单一经济向多样化经济发展 C D B 19 、 2011 年 3 月 19 日,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法英美等西方国家对利比亚实施空袭,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和财产损失。对此,中国多次呼吁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危机。材料说明 ①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乱 ②战争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们反对任何战争 ③联合国在缓解国际紧张局势方面已不能发挥积极作用 ④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8 、 20 世纪以来,国际格局经历了凡尔赛 —— 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演进。前两次格局与多极化趋势相比,不同点在于( ) A .带有大国强权色彩 B .合作与对抗并存 C .大国作用举足轻重 D .在世界大战后形成 20 、对当前世界格局新变化认识不正确的是 A .暂时形成 “ 一超多强 ” 的局面 B .多极化不断加速发展 C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安全 D .两极格局结束,多极格局形成 D D D 21 、 当今国际社会中,在美国领先世界的同时,欧盟努力地用同一个声音说话, “ 金砖国家 ” (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正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一现象表明 ( ) A .当今世界的发展问题基本解决 B .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 C .经济发展趋向全球化 D .国际经济新秩序已基本建立 B 与前面内容的联系 与美国经济发展的比较(三足鼎立) 与后面内容的联系 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关系 与“马歇尔计划的联系” 与“一超多强”局面的联系 第九课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第十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改革 解体 赫鲁晓夫 戈尔巴乔夫 时间: 目的: 内容: 效果 / 特点 / 失败原因: 首次冲击斯大林模式 目的: 时间: 内容: 结果( 2 ) / 影响 / 具体表现: 时间: 原因: 导火线: 实质: 第五单元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时间: 国家: 20 世纪 50 年代 ——20 世纪 90 年代(二战后 —90 年代) 苏 联 匈牙利 事件: 人物: 赫鲁晓夫 卡达尔 戈尔巴乔夫 叶利钦 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解体 匈牙利改革、东欧巨变 第十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赫鲁晓夫改革 时间: 目的: 内容: 效果 / 特点 / 失败原因: 首次冲击斯大林模式 1953 年上台; 1964 年下台 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 在经济、政治方面改革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第十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戈尔巴乔夫改革 导致苏联解体 目的: 时间: 内容: 结果( 2 ) / 影响 / 具体表现: 1985 年上台; 针对苏联经济发展面临的停滞局面 先 经济 改革,但没有取得成果 80 年代后期转到 政治 方面 经济 苏联的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 政治 政治体制急剧变化: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民族分离主义加强,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第十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苏联解体 时间: 原因: 导火线: 实质: 1991 年底 根本: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阻碍了苏联的发展 直接: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外部: 西欧“和平演变”战略 1991 年 8 月 19 日 “八 • 一九事变” 戈尔巴乔夫实际上失去了领导国家的威望和能力,俄罗斯领导人 叶利钦 控制了全局 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与前面内容的联系 与“列宁”、“斯大林”的联系 与“苏联成立”的联系 与“斯大林模式‘的联系 与后面内容的联系 与“美苏争霸”的关系 与“冷战”联系 与“一超多强”局面的联系 第十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第十一课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匈牙利改革 东欧剧变 目的: 内容: 特点: 背景: 结果: 时间: 原因: 实质: 实质: 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按照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建设,走了不少弯路,先后进行了改革。 推动经济的发展 见书 p65 东欧最早,效果较好 使匈牙利的政治经济形势逐步稳定 对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道路的探索 20C80S (在苏联解体前) 教训: 启示: 根本(内部): 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东欧各国经济发展缓慢引起了政治危机; 外部: 苏联戈尔巴乔夫“新思维”改革的影响;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 从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一次严重挫折 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经济建设首先应符合本国国情,然后积极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不能照搬别国模式 ① 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②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③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实行依法治国④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 表现: ① 南斯拉夫一分为五②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③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合并,实现统一 与前面内容的联系 与“苏联改革、解体”的联系 与“斯大林模式‘的联系 第十一课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与后面内容的联系 与“美苏争霸”的联系 时间: 国家: 20C50S——20C90S (二战后 —90S ) 印度 埃及 事件: 古巴;巴拿马 第六单元 亚非拉的奋起 以色列、阿拉伯 印度独立 埃及独立;收回苏伊士运河;非洲独立年;纳米比亚 中东冲突 古巴独立;巴拿马运河 1947 年 尼赫鲁 1947 年,英国实行印巴分治,后来印巴独立 印度独立,后来印巴分别成立了共和国 印度独立 时间: 领导人: 方式: 结果: 第十二课 原因: 二战后,印度民族独立运动高涨 意义: 影响: 印度独立,后来印巴冲突不断 印度独立后,工农业有了巨大变化,科技领域成就卓著。 最先:北非 1952 年, 埃及爆发了反帝反封建革命,以纳赛尔为首的革命力量发动武装起义,赢得埃及的真正独立 1956 年, 埃及宣布将 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第二次中东战争) 非洲独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1960—— 非洲独立年: (时间) 1990 年 3 月 21 日 纳米比亚 宣告独立, (标志 / 意义) 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 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第十二课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取得独立。其中,仅 1960 年一年就出现 17 个独立国家,因此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1990 年纳米比亚独立: 1952 年,埃及独立: 1 、 1959 年 ,古巴通过武装斗争,推翻 美国 扶植的傀儡政权,建立革命政府,走上 社会主义 道路 拉丁美洲 古巴独立 巴拿马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 开始,到 1999 年底 从 美国 手中收回 巴拿马 运河的主权 第十二课 2 、新政府努力发展经济,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大庄园制;没收美国垄断资本在古巴的工矿企业。 与前面内容的联系 与上册“印度的殖民史” 与上册“三角贸易” 第十二课 亚非拉的奋起 巴以冲突 中东地区 背景 国家 原因 阿拉伯 VS 以色列 1948 年, 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国建立;英国宣布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权”。以色列国成立后至 1973 年,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国之间就发生了四次战争,史称“中东战争” 第十三课 表现 关键 后果 ① 一战后,英国获得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权”,支持犹太人迁入; ②二战后,联合国通过巴以分治决议; ③ 1948 年,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国建立。 ① 中东重要的 地理位置 和 战略地位 (两洋五海三洲之地) ② 资源之争: 领土之争争夺的实质问题、丰富的石油资源和水资源的争夺③ 宗教冲突: 对耶路撒冷的争夺, 犹太教 、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信徒把它看作自己的”圣城“④ 种族矛盾: 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巴勒斯坦和以色列)⑤ 大国的争霸介入 巴以双方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影响双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对中东地区进程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 和平进程艰难: 巴勒斯坦的阿拉法特,以色列的拉宾和佩雷斯 90 年代,中东地区出现转机, 1994 年巴解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与以色列领袖拉宾和佩雷斯会面,达成巴勒斯坦自治协议,获诺贝尔和平奖, 21 世纪初,巴以冲突升级、加剧。 中东和平之路: 中东矛盾只能通过和平谈判方式解决; 切实履行联合国关于中东问题的有关决议; 划干戈为玉帛; 与前面内容的联系 与 《 凡尔赛和约 》 与“世界三大宗教”的区分 第十三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 二战后国家的发展变化 时间: 国家: 20C50S——20C90S (二战后 —90S ) 美国、西欧(欧共体 - 欧盟)、日本 (资本主义) 苏联、匈牙利 (社会主义) 印度、埃及、古巴、以色列、阿拉伯 (第三世界) 第七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时间: 关键词: 1947 年 — 至今(二战后 — 至今) 冷战 两极格局 多极化趋势 一超多强 经济全球化 第十四课 冷战中的对峙 定义: 冷 战 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 除武装进攻外的一切手段 的敌对行动。 原因: 美苏 国家利益 的冲突 (根本原因)意识形态 的不同造成的矛盾 表现: 政治上: 经济上: 军事上: 杜鲁门主义 开始标志: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1947 年 3 月) 马歇尔计划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 1949 年美国建立北大西洋公约; 1955 年 苏联 建立华沙条约 组织 影 响: 两强相争,造成世界长期动荡不安,地区冲突不断;两大军事集团彼此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两极格局结束标志: 1991 年苏联解体 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居世界第一位,推行霸权主义。但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冷战中的对峙 杜鲁门主义 时间: 提出者 内容 “ 遏制共产主义 ” 、 、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 标志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 美苏冷战局面 开始的标志 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 美国建立了 ( 1949 年) 苏联建立了 ( 1955 年) 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 ( 1 )美苏国家利益的冲突 ( 2 )美苏意识形态不同造成的矛盾 美苏冷战局面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 1 )造成世界长期动荡不安,地区冲突不断; ( 2 ) 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 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1947 年 3 月 杜鲁门 干涉别国内政 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华沙条约组织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根本原因) 1991 年苏联解体 美苏相对均势,两强对峙, 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冷 战 杜鲁门主义 时 间:提出者:标志: 内 容: 作 用: 1947 年 3 月 杜鲁门 遏制共产主义, 干预别国内政, 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 1947 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冷战开始。 阶段 美苏领导人 典型事例 争霸态势 变化原因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时间 50 年代中期~ 60 年代初期 60 年代中期~ 70 年代末 80 年代 肯尼迪 VS 赫鲁晓夫 尼克松 VS 勃列日涅夫 里根 VS 戈尔巴乔夫 既有缓和又有紧张,优势在美国 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 (苏攻美守) 美国采取强硬态度,苏联全面收缩,美国同意有限缓和(美攻苏守) 古巴导弹危机 美发动对越南的战争 苏联对阿富汗的战争 苏: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要求与美国平起平坐 美:陷入越战泥潭; 苏:经济、军事实力增强 苏:经济落后于美国争霸造成极大伤害,加剧经济困难,激化社会矛盾 美苏对峙 第十四课 冷战中的对峙 与前面内容的联系 与后面内容的联系 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战后苏联的发展变化 一战后的格局 当今世界的格局 第十五课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什么是世界格局? 表现: 决定因素: 典型冲突: 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体系。 随着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 “一超多强” 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 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迄今 还没有定型 经济实力 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科索沃战争 背景 时间 影响 结论 任务 对中国启示 一 超 多 强 什么是“一超多强”? 一超:指美国;美国为称霸世界,重新制定全球计划; 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的实力增强,是促进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第十五课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特点: 表现: 决定因素: 典型冲突: 科索沃战争 时间 影响 结论 任务 对中国启示 1999 年 3-6 月 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 ①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维护世界和平; ③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① 搞好稳定,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②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③反对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 背景 冷战后,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霸权主义介于这些纷争,威胁世界和平。 与前面内容的联系 与后面内容的联系 战后美国,西欧,日本经济的发展 一战后的格局 —— 凡尔赛 - 华盛顿体系 二战后 —— 两极格局 当今 —— 多极化趋势 第三次科技革命 经济全球化 第十五课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十六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定义: 进程: 表现: 影响: 实质: 与中国关系: 经济全球化是指 世界各国、各地区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在经济上相互依存、相互竞争和制约,达到很高的程度,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现状 。 原因: 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关系: 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应对: 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 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 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 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 1 、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2 、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后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3 、科技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① 国际投资、国际贸易迅速增长;②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③ 1995 年,世贸组织成立 。 经济全球化 的 发展进程 新航路的开辟 殖民扩张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商品 输出 二战后 资本输出 全球化时代 20 世纪 90 年代 资本新一 轮扩张 经济 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 的 原因 科技革命 跨国公司 国际组织 物质基础 主要力量 国际金融 发展 催化剂 市场经济 体制 冷战的 结束 和平环境 国际协调机制 条件 三、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 1 、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2 、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3 、 1995 年 1 月 1 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这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表现: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双 刃 剑 ① 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步减少,促进了 世界 经济发展。 ②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竞争, 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竞争 积极影响(利) 消极影响(弊) ① 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境地, 拉大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 ②有些 跨国公司的 不公平行为 ,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③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1997 年,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引起了亚洲金融危机)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双 刃 剑 积极影响(利) ①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步减少,企业可以越来越多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经济活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②各国经济本互依存、互相竞争。 与前面内容的联系 与后面内容的联系 新航路的开辟 第一次、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十六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第八单元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时间: 关键词: 20C4050S— 至今(二战后 — 至今) 科技革命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时间: 领域: 核心: 时代: 理论: 特点: 影响: 启示: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 原子能、计算机(国际互联网)、航天技术、生物工程(基因工程) 电子计算机 信息时代 爱因斯坦相对论 科学技术史第一生产力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识记 开始时间 主要标志 进入时代 主要发明 理论基础 领先国家 分析 工业革命影响 专题复习:三次科技革命 知识结构.复习导航 项 目 第一次科技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领 先 国 家 时 间 开 始 标志性成就 理 论 指 导 时 代 特 征 交 通 成 就 动 力 能 源 特 点 影 响 对中国的影响 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命 领先国家 时间 从 _____ _____ 至 ____ ______ 开始 __________ 发明 _______ 标志性成就 交通 成就 _________ 发明 _____ , ______ 年 ______ 试车成功。 18 世纪 60 年代 19 世纪 40 年代 珍妮机 史蒂芬孙 旅行者号 蒸汽 1825 瓦特 改良 蒸汽机 火车 哈格里夫斯 使人类进入 _______ 时代; 英国 知识结构.复习导航 时代特征 理论指导 力学 动力 能源工业 特点 影响 对中国的影响 人力 — 水力 — 蒸汽 煤炭工业 1 、许多发明都来源于工匠或技师的实践经验; 2 、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3 、首先也主要发生在英国,其他国家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 ; 1 、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 、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 3 、造成西方先进和东方落后的世界格局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地主阶级开展洋务运动,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领先国家 时间 从 ______________ 至 ___________ 时代特征 主要成就 19 世纪 70 年代 20 世纪初 电灯 卡尔 · 本茨 莱特兄弟 电气 电力和内燃机广泛应用 使人类迈入 _____ 时代 美国、德国 爱迪生 发明 ____ ; _____ ___ 发明内燃机, 1885 年 汽车 制造成功; 1903 年 ________ “ 飞行者 1 号 ” 试飞成功。 知识结构.复习导航 标志性成就 理论指导 电磁学 动力 能源工业 特点 影响 对中国的影响 发电机和电动机;内燃机 电力 石油 1 、科学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 、同时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 3 、有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 。 1 、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 、产生垄断组织, 3 、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主涨,民族资产阶级发动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农民阶级发动义和团运动。 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领先国家 时间 从 _________________ 开始 主要领域 ________ 、 ______ _ 、 __ _____ 、 _______ 等领域 标志性 成就 核心是 ___ ______, 时代特点 人类进入 ________ 时代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 计算机 生物工程 原子能 航天技术 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信息 美国 知识结构.复习导航 动力 能源工业 特点 影响 对中国的影响 原子能 太阳能 核能 1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速度快) 2 、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范围广) 3 、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影响大) 推动生产力空前发展,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 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国际经济格局变化, 导致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格局朝多极化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技有了长足的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引进外国先进科学技术, 加强自主创新,科技领域硕果累累,有些领域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 1. 科技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 都引起社会关系的巨变; 3. 都对世界格局产生巨大影响; 4.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经济走向全球化。 (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 (2) 我国要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生产力。 (3) 青少年要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要学习科学家 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和品质为实现民族振兴而奋发学习,发扬艰苦奋斗和创新精神,立志知识报国,科技强国。 (4) 科技进步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共同影响 启示 第三次科技革命 举例说明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为什么?怎样兴利除弊 ? 它既对社会生活有着 积极影响 :科技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同时它又产生 消极影响 :战争问题:一战中的飞艇、飞机、毒气弹、坦克、远程大炮;二战中的原子弹;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废气、汽车尾气、太空废料、核废料等;高科技犯罪:网络“黑客”、冰毒等;其他问题:克隆人、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等。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保护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将科技造福于人类等。 在近代历史中涌现出哪些杰出人物? 科技人物 成就 1 、哈格里夫斯 2 、瓦特 3 、史蒂芬孙 6 、牛顿 8 、爱因斯坦 4 、爱迪生 5 、本茨 7 、达尔文 1 、珍妮机 2 、改良蒸汽机 3 、火车机车 4 、耐用碳丝灯泡 7 、 《 物种起源 》 6 、万有引力定律 5 、内燃机、汽车 8 、相对论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1 、这次革命不仅涌现大量的科学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2 、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互相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 3 、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引起世界经济格构和国际经济结构的变化。 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影响: P105 大大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与前面内容的联系 与第一次、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与二战的关系 与战后各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与多极化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第十七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1 、右图所示军事行动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 .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B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C .美国宣布对日本作战 D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2 、世界上最早的反法西斯战争是 A 西班牙内战 B 埃塞俄比亚的抗意大斗争 C 中国的抗日战争 D 苏俄反对外来武装干涉的斗争 从世界范围看,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的国家是 √ √ 3 、 20 世纪 30 年代,世界面临的最严重的威胁是 A 、法西斯的进攻 B 、地区冲突 C 、美苏争霸 D 、民族矛盾 4 、“ 9·11” 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有人称之为美国自建国以来本土所遭到的第二次大规模袭击,第一次是指 A 、莱克星顿枪声 B 、美国内战 C 、珍珠港事件 D 、中途岛战役 5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发表了“国耻日”演说,这里所说的国耻日应该是指 A 、 1929 年 10 月 24 日 B 、 1865 年 4 月 14 日 C 、 1775 年 4 月 19 日 D 、 1941 年 12 月 7 日 √ √ √ 6 、 1919 年巴黎和会与 1945 年雅尔塔会议的相似之处有 ①包含有损中国主权的内容②确定了对德国的处理方案③参加 会议的都是帝国主义国家④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7 、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打击德国法西斯的第二战场,那么打击德国法西斯的第一战场是 A 法德战场 B 北非战场 C 苏德战场 D 英德战场 8 、 1945 年的某天,在日本东京湾美国重型战舰“密苏里号”甲板上,日本代表正式签署投降书。至此,二战结束。这天是 A 5 月 8 日 B 8 月 15 日 C 9 月 2 日 D 9 月 9 日 √ √ √ 9 、在 20 世纪 30 年代初期的一个美国人的自传里,记述了下列事情,你认为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 二战的阴影长期覆盖在我们的脑海里 B 听说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建立 C 面对经济的大萧条,我失去了我唯一的工作 D 罗斯福总统上台了,我们期望着他给我们找到新的工作 10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苏军攻克柏林②德国突袭波兰③斯大林格勒战役④日本偷袭 珍珠港⑤诺曼底登陆 A ④②③①⑤ B ②③④⑤① C ②③④①⑤ D ②④③⑤① 11 、在关于雅尔塔会议内容的新闻报道中,不应出现的是 A 决定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 B 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C 苏联承诺对日本作战 D 决定成立联合国 √ √ √ 12 、 1938 年,捷克斯洛伐克外长说:“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 否会从 …… 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 后一个受害者 ……” 这里的“决定”出自 A《 九国公约 》 B 慕尼黑会议 C《 凡尔赛和约 》 D 雅尔塔会议 13. 下列有关两次世界大战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 B 日本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是战败国 C 德国都是祸首之一 D 两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格局,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 √ √ 14. 下列不属于贯彻 《 联合国家宣言 》 精神的战役是 A 莫斯科保卫战 B 斯大林格勒战役 C 诺曼底登陆 D 雅尔塔会议 15. 这是欧洲大陆上的两个重要国家,它们在一战中分属两大军事对抗集团,一战后都参加了巴黎和会,二战中它们再次交战,请你判断,这两个国家是 A 英国、德国 B 英国、俄国 C 法国、德国 D 法国、俄国 √ √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各国联合起来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战争。据此 回答以下问题: 1 、 20 世纪 30 年代的哪一个历史事件导致德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当时的西方大国为什么对德国法西斯实行妥协退让的绥靖政策?由此产生的严重后果是什么? 2 、面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逐渐联合起来斗争。请举出两例联合斗争的事实,并说说这对二战产生了什么影响。 1 、事件: 1929—1933 年经济大危机;原因:保护本国利益,祸水东引;后果: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最终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2 、史实: 26 国签署 《 联合国家宣言 》 建立反法西斯联盟、美英苏的雅尔塔会议、苏联参加对日作战。 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为什么说帝国主义是一切战争的根源?我国参加两次世界大战有什么不同结果? (1)“ 一战”是帝国主义掠夺性战争; “二战”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2) 因为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3)“ 一战”后,在巴黎和会上,通过“委任统治”原德国在中国山东权利“委任”给日本,中国作为战胜国却任人宰割,在华盛顿会议上,中国重新回到帝国主义共同宰割的局面。“二战”,中国成为反法西斯的重要成员,中国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洗涮了民族耻辱;迫使日本归还了占领中国 50 年的台湾等领土。 1. 目前,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讲话”的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A .三国同盟 B .联合国 C .欧洲联盟 D .国际联盟 2.“ 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这句话中的“经济共同体”已经发展成为现在的 A .世界贸易组织 B .欧洲联盟 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3. 导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B .各国的共产党完全失去了人心 C .各国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 D .各国党和政府过分重视轻工业 √ √ √ 4. 右图是一幅反映苏联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漫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实行新经济政策 C .斯大林模式 D .赫鲁晓夫改革 5. 关于苏联改革,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死了”。这句话中“改死了”即指苏联解体。从实质上分析,苏联解体是 A .国家已经四分五裂 B .国家名称发生变化 C .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D .执政党失去了政权 6. 曾一度被誉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的匈牙利也发生了社会剧变,我们从东欧剧变中得到的启示是: A. 根据本国国情建设社会主义 B. 优先发展重工业 C. 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D. 坚持计划经济体制 √ √ √ 7.2002 年欧洲有 3 亿多人民正式告别了他们祖辈多年使用的本国货币,开始共同使用唯一合法货币 — 欧元,这体现了 A 、国际联盟的成立 B 、联合国的成立 C 、欧洲的联合 D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 8.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 A 、戈尔巴乔夫推行错误路线和政策 B 、西方和平演变政策 C 、民族矛盾长就加深 D 、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 √ 有一位当代西方史学家说:“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这说明欧共体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建立的 ①二战结束后,各国都需要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发展经济,提高国际地位②当时形成了美苏争霸的格局,西欧各国需要密切互相之间的联系,维护自身安全和利益③欧洲联盟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为欧共体成立奠定基础④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A 、 ① ② ③ ④ B 、 ① ② ③ C 、 ① ② ④ D 、 ② ③ ④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 —80 年代后期,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除了自身的因素外,其经济的发展还得益于 A 美国的大力扶持 B 正确的经济政策 C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D 重视对教育的投入 √ √ 9. 现在,很多欧洲人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能够反映这一观念转变的标志是 10. 下列关于欧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1993 年欧盟成立 B 、欧盟的成立有利于欧洲经济的发展 C 、欧盟是美国主导下的经济政治集团 D 、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 √ 11.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 —80 年代后期,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除了自身的因素外,其经济的发展还得益于 A 美国的大力扶持 B 正确的经济政策 C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D 重视教育 12. 以研发电脑芯片而得名的美国“硅谷”今后可能因大力开发太阳能而成为“太阳谷”。这表明二战后美国重视 A 改善人民生活 B 发展跨国公司 C 发展高新产业 D 降低生产成本 √ √ 13. 分析下面的 《20 世纪 50—70 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简表 》 ,我们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 日本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 B 联邦德国在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经济增长最快 C 英国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经济增长最慢 D 美国丧失了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的地位 √ 14.“ 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二次大战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这几个片段组合在一起描述的是下列哪个国家的历史 A 俄国 B 苏联 C 美国 D 中国 15. 苏联走过了近七十年的历程,然而有一天它庞大疲惫的身躯突然倒下了。下列发生在苏联的有关历史事件不包括 A 攻占德国首都柏林 B 十月革命 C 斯大林格勒 D 赫鲁晓夫改革 √ √ 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围绕宗教和领土问题纷争不 断,造成了南亚地区长期的动荡和不安。造成这一 局面的历史根源是 A 英国长期的殖民统治 B 联合国的“分治”决议 C 宗教信仰不同 D 蒙巴顿方案 √ 1 、写出图中人物的主要事迹 2 、中国近代史上哪些人物和他们一样,为了民族解放运动事业敢于同外来殖民者斗争? 赫鲁晓夫先生,您计划进行巨大的改革。这很好!我只想劝告您不要太匆忙。想两步跨过大深渊可不容易,会掉下去。 ——1956 年赫鲁晓夫访英期间与丘吉尔的谈话 1 、大深渊指什么? 2 、赫鲁晓夫的改革成效如何?为什么? 1 、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 、取得了一定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最终失败了。因为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赫鲁晓夫本人急躁冒进,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欧洲和亚洲国家相继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按照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建设。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东欧各国的经济每况愈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东欧国家普遍外债负担沉重,通货膨胀。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从 1989 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风云突变。在一年内,执政四十多年的各国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 2 )从东欧剧变,谈谈斯大林模式对东欧国家的影响。 ( 3 )东欧剧变的性质怎样? ( 4 )东欧剧变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2) 斯大林模式在二战后初期恢复和发展东欧各国的国民经济中发挥了作用,但以后这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导致东欧国家出现经济困难,社会矛盾日益加深,成为东欧剧变最深刻的社会根源。 (3) 性质:是从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一次严重挫折。 (4) 启示:①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②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③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实行依法治国。④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⑤防止西方和平演变政策 尼赫鲁说:“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A.“ 厄运”指什么? B. 为什么说是“再次发现了自己”? C.“ 厄运”怎么结束? 1947 年英国在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中以“分而治之”的政策,同意印度独立。结束了遭受英国殖民统治的屈辱历史。 欧盟的成立对欧洲和世界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给我们的启示? 有利于欧洲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欧洲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有利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国家之间的合作将促进和平与发展,实现双赢和多赢。 西欧和日本战后的崛起,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经济上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经济发展呈现全球化趋势;政治上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1984 年日本文部大臣在北京大学演讲时说道: “ 日本是缺 乏资源的国家,是用教育的作用开采人的脑力、心中的智 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 文化上获得发展的动力。 ” 请你把他这段话与 《 日本国民 生产总值的增长示意图 》 结合起来探究:战后日本经济迅 速发展的基本概况怎样?主要原因有哪些?战后日本经济 迅速发展的原因与西欧相比有哪些共同点?你觉得其中哪 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基本概况: 20 世纪 50 年代到 70 年代初持续高速发展,发展速度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经济水平仅次于美国,成为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20 世纪 70 年代遭受世界经济危机重大打击,发展速度减缓。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后, “ 科技立国 ” 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际地位得到加强。但是,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开始膨胀,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 主要原因:① 战后美国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日本政府利用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国防开支小的有利条件,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为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②战后美国对日本的扶植,使日本没有承担多少战争赔款,反而得到美国许多贷款。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美国向日本订购大批军事物资,日本经济受到强烈刺激,迅速繁荣起来。③日本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发展教育和科技。正是大胆引进与创新相结合的精神,带来了日本经济的腾飞和现代化。 战后西欧与日本都乐于也善于引进和吸收外国先进科学技术,注重发展教育,培养人才。这一点是促使两国经济腾飞的关键,也是我们今天必须至始不移地坚持和贯彻的一项基本国策──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在改革中必须坚持求实与创新。 从大危机到经济全球化 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 相对稳定时期(繁荣时期) 1929 年大危机(大萧条) 二战期间(经济凋敝) 五六十年代(黄金时代) 七八十年代(滞胀阶段) 九十年代以来(经济全 球化及新经济时代) 苏俄: 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 、新经济政策 东欧:改革 中国:改革开放 1 、基本上没有受到大 危机的冲击 2 、完成两个五年计划 3 、形成斯大林模式 4 、二战后的改革 苏联 战 后 世 界 格 局 的 演 变 政治格局 两极格局的形成 冷战政策 美苏争霸 一超多强 多极化格局: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经济格局:经济全球化 表现: 1995 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影响: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互相竞争 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 美国 核心: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特点: 文学:德莱塞 《 美国的悲剧 》 法国作家罗曼 · 罗兰 《 约翰 · 克里斯多夫 》 美术:毕加索 《 格尔尼卡 》 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对抗苏联 B、扶持资本主义国家 C、称霸世界 D、阻止社会主义发展 “对于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家全体之攻击”这话出自 A 、 《 华沙条约 》 B 、 《 北大西洋公约 》 C 、 《 联合国家宣言 》 D 、 《 三国同盟条约 》 √ √ 二战后,为稳定资本主义和遏制共产主义,美国积极推行冷战政策。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 .“马歇尔计划”实施 C . 《 北大西洋公约 》 签订 D . 《 友好互助条约签订 》 1945 年 5 月 8 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 …… 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此处刚刚开始的“战争”是指 A .一战 B .二战 C .“冷战” D .科索沃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将“冷战”推向了高潮的重要事件是 A .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 .美国推出“杜鲁门主义” C .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 D .“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建立 √ √ √ 美国波音公司的飞机,发动机在英国制造,尾翼在中国制造; 2002 年,中国海尔集团在美国纽约设立北美总部。这些说明 A. 世界格局现多极化趋势 B.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不平等 C. 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 D. 新经济推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 1914 - 1938 年的 25 年中,资本主义生产平均年增长率不到 1.7% ; 战后 1946 - 1970 年的 25 年中,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平均增长率高 达 6% 左右,这最能说明 A.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B. 第三次科技革命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 C. 第三次科技革命比第二次科技革命进步 D. 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第二次科技革命发展的时间一样长 科技进步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其中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成果是 A .乘飞机旅游不再是梦想 B .铁路运输日益繁忙 C .电脑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 D .电灯照亮千家万户 √ √ √ 二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 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 垒”的标准是 A 、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B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 、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D 、是否推行霸权政策 二战后,为了加强控制西欧,从经济上稳定欧洲资本主义制 度,美国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A 、提出杜鲁门主义 B 、实施马歇尔计划 C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 、建立华沙条约组织 当今世界面临的两大主题是 ①争取和平②保护生态环境③解决民族冲突④发展经济 A 、 ① ② B 、② ③ C 、③ ④ D 、① ④ √ √ √ 帮助人类社会摆脱工业化弊端,走向新文明的一个有效途径是 A 、确立可持续发展思想 B 、成立跨国公司 C 、建立多极世界 D 、发展空间技术 下列关于冷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 B 、多极化格局形成 C 、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尚未定型 D 、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成为促进世界格局多极 化的重要力量 下面关于科索沃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科索沃战争发生在 1991 年 B 、科索沃战争以南联盟的胜利而结束 C 、美国首次打出“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干涉并侵略一个 主权国家 D 、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 √ √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趋势是经济全球化。以下事件中最能证明这一点的是 A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B 、两极格局的形成 C 、杜鲁门主义的盛行 D 、苏联的解体 二战后,推动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的主导因素是 A 、高新科学技术 B 、高额的经济利益 C 、反恐怖主义的需要 D 、非集团化组织 下列有关经济全球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有不利的一面 B 、存在着许多不公正,不合理的方面 C 、给世界各国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D 、只对发达国家有利 √ √ √ 美国的全球战略是什么?有可能实现吗?为什么? A. 美国的全球战略:冷战年代是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防止共产主义的扩张。冷战后的主旨是保持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建立美国主导的国际新秩序。 B. 对美国全球战略发展趋势的分析:世界的主流趋势是和平与发展。但美国的霸权野心不断膨胀,试图凭借强大的国力称霸全世界而为所欲为。它不经联合国同意就动用武力,以贯彻自己的战略意志。这些做法遭到了包括西方主要国家在内的几乎所有国家的反对。所以,尽管美国的霸权野心有可能局部得逞,却不可能最终实现。 材料一: 1991 年美国总统布什说:“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能够聚集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正是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使美国在一个寻求自由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 材料二: ( 1 )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 2 )以上的两幅漫画深刻揭示了美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 3 )结合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南联盟以及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的史实,简要谈谈你对美国及北约国家的本质认识。 美国妄图凭借自己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称霸世界 美国经常打着“和平”、“人权”的幌子,干涉别国内政以及侵略其他国家。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是一个帝国主义的政治军事侵略集团,以称霸世界为目的,是现代战争的主要根源。 读材料答题: 1992 年 3 月 21 日召开的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国务院总 理李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去年国际形势发生了剧烈变 化,世界旧的格局已经终结,新的格局尚未形成,天下依然很 不安宁。” 回答: ⑴“去年国际形势发生了剧烈变化”指的是什么? ⑵“世界旧的格局”指的是什么?“世界新的格局”指的是什么? ⑶请你举出 90 年代以来天下很不安宁的三个史实。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 科索沃战争 巴以冲突 伊拉克战争等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蓬勃发展。面对这种趋势,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出现了赞成和反对的不同声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 )对于赞成或反对全球化的不同声音,你的观点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 2 )我们青少年为经济全球化应做出哪些准备? ( 1 )第一种观点:赞成。理由是:有利于世界经济的交流;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了世界经济新的增长;丰富了各国人民的生活;开阔了人民的眼界;有利于世界各国不同文化的融合;中国通过加入世贸组织和融入全球化,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第二种观点反对。理由:通过全球化,发达国家实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的猛烈扩张;造成霸权主义的横行和世界的西化;使一些发展中国家逐渐被边缘化,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导致东西方之间政治冲突和文化冲突加剧;导致恐怖主义泛滥,威胁世界可持续发展。 第三种观点:辩证的看法。既看到经济全球化有利的一面又看到它不利的一面。 ( 2 )准备:知识储备:了解世界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学好外语,会上网; 能力培养:交际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 心态开放: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竞争又合作,对外来文化善于辨别和学习利用。 材料一 : 1984 年,位于印度博帕尔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的一家大型化工厂发生严重的毒气泄漏事件,造成当地居民 2500 多人死亡。 材料二 :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各种联系也日益紧密,人们关心的共同问题越来越多。例如合理利用能源、资源,保护环境 …… 等问题,已被提上议事日程。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国家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领域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认为这一思想的确立是帮助人类社会从工业化弊端中摆脱出来,走向新文明的一个有效途径。 ( 1 )材料一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一种什么现象? 发达国家将易产生环境污染的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生产,把污染和危害转移国外。 ( 2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何影响? ( 3 )材料二中提到“工业化弊端”,请举出你身边体现工业化弊端的两个典型事例。 如大量汽车的使用造成汽车尾气污染空气等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何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有利一面: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的联系加强,市场空前广阔,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机遇,但同时也是挑战。 不利一面:由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过快,市场的破坏作用迅速膨胀;又由于不合理的国际经济 旧秩序的存在和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等实力不足,在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竞争能力不 足,处于不利的地位。经济全球化也在世界范围内扩大了贫富差距。发达国家把容易污染的 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对发展中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课程标准: 1.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简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2. 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3. 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认识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4. 简述“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高考大纲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人民政协、开国大典 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文化大革命: 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民主与法制建设方面的贡献、 依法治国战略的确定 5、“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一国两制”的理论、 港澳的回归、 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与发展 复习要求 1、全面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区域自治制度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依法治国成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通过把新中国的政治体制与古代中国、近代西方政治体制做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加深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认识。 3、构建知识体系 新中国成立 以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第一个阶段-- 1949-1956 年 民主政治的 形成 。 第二个阶段-- 1956-1976 年 民主政治的 曲折发展 。 第三个阶段-- 1976 年至今 民主政治的 健全完善 。 ●考点探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 . 诞生条件: ( 1 ):南京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 人民解放战争 在全国的基本胜利。(军事上) ( 2 ) 七届二中全会 ,毛泽东的 《 论人民民主专政 》 ,为新中国成立作了政治、思想、理论的准备。 ( 3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的召开,为新中国成立作了组织和路线方针的准备。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时间: 1949.10.1 ; 标志: 开国大典 历史意义: ( 1 )、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标志着 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胜利。 ( 2 )、建立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人民民主政权 ; ( 3 )、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 牢固的基石 。 ( 4 )、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 新纪元 ; ( 5 )、使国际 社会主义力量 空前壮大。 1. 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中可以获悉 A.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B.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急换上正装 C.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 D.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D 2.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 A. 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 B. 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 C. 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C 下表为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的政党状况: 姓名 毛泽东 朱德 刘少奇 宋庆龄 李济深 张澜 高岗 政党 中共 中共 中共 民革 民革 民盟 中共 上表说明 (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无产阶级和资产 阶级的联合政权 B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民 主联合政府 C .中国在政体上实行多党制 D .中国共产党在政府中不居于领导地位 B 新中国的成立等于社会主义的开始吗?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中国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但并不能说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开始. 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确立的标志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 根本政治制度 基本制度 重要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政体 政党制度 民族制度 二、新中国政治体制基本框架 二、建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 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 1 ). 初步确立 : ( 2 ). 正式确立: 1954 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但政协 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 它的 主要职能 是 政治协商 和 民主监督 。 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 3 ). 发展:(时间、方针、意义) 1956 年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与各民主党派实行“ 长期共存 , 互相监督 ” 的方针。这一方针收到各民主党派的拥护。这一方针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 4 ) 、进一步完善 : 1982 年 中共确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该制度进一步完善。 ( 3 ). 发展: 1956 年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与各民主党派实行“ 长期共存 , 互相监督 ” 的方针。根据这一方针,广泛吸收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组成了最广泛的 爱国统一战线 。这一方针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 4 ) 、进一步完善 : 1982 年 中共确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该制度进一步完善。 ?中共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原因 1 、 历史证明 在民主革命时期, 民主党派的议会斗争失败,救国方案未能实现。 2 、 民主党派最后选择了与中共并肩战斗,在中共领导下,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务,共同创建了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3 、中共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有着强大的领导与组织力量。 2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 1 ). 条件: ①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规定 , 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普选方法产生。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② 政权巩固,经济恢复 ,社会主义 建设大规模展开 ,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时机日益成熟 ( 2 ). 创立标志: 1954 年 9 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召开,制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 ( 3 ) 主要内容: ( 1 )通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① 内容: 规定新中国的 国家性质 及其根本政治制度;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等。 ② 原则: 体现了 人民民主 和 社会主义 两大原则,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志。 ③ 意义: 新中国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法律保障。它以国家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 . 意义: ( 1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基本形成 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 根本 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 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符合中国实际 的,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 (直接选举选出代表产生) 选民 县、镇、乡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的产生方式 省、市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 (选出代表产生) (选出代表产生) 间接选举 代表由全国人民普选产生,由各党派和社会各阶层人士组成。 【 合作探究 】3 : 为什么我国不采用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历史抉择: ( 1 )从 历史 上看:西方民主共和制在中国行不通(辛亥革命的教训)。 ( 2 )从 国家性质 看:人民民主专政决定了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3 )从代表 阶级利益 看: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4 )从 经济基础 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公有制经济基础相适应。 【 合作探究 】4 : 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 ① 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 ②为加强人民民主制度、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初步奠定了基础。 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 材料一 法新社 13 日报道,联邦选举委员会最新数据显示,民主党对手贝拉克 · 奥巴马筹款近两倍于共和党的麦凯恩,达到 4.54 亿美元,花费 3.77 亿美元。 材料二 十一届人大会议代表的组成:中共代表占 65% 以上,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共有 411 名,占代表总数的 13.76% ;归国华侨代表 35 名;妇女代表 637 名,占代表总数 21.33% 来自一线的工人和农民代表人数高于上一届,其中有3名农民工代表。 ( 1 )根据材料一、二,两国政党在政权组织中的活动方式有什么不同? 根据材料一、二,两党所代表的 阶级本质有何不同? 材料三 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 1 、修改宪法 2 、制定法律 3 、监督宪法的实施 4 、选举国家主席副主席 ······· 材料四 美国国会有下列各权 1 、赋课并征收直接税、间接税、输入税与国产税,偿付 ····· 。但所征各种税收 ···· 应全国划一; 4 、制定全国一律之归化法规及破产法; 监督权 立法权 任免权 征税权 立法权 根据材料三回答,人大有哪些职权? 根据材料四回答,美国国会有哪些职权? 【 思维拓展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资产阶级议会制的区别。 类别 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西方资产阶级国家的议会制 经济基础 阶级本质 权力主体 选举产生的议员。议员,不受选民监督,选民无权撤换议员。 组织原则 政党活动 社会主义公有制 资本主义私有制 人民民主专政 资产阶级专政 人民。人民代表代表人民利益,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 民主集中制和议行合一的原则 三权分立制原则 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 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 阅读下列材料 , 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户口不下四万万 , 果能设立议院 , 联络众情 , 如身使臂 , 如臂使指 , 合四万万之众如一人 … … 故议院者 , 大用则大效 , 小用之小效也 . 郑观应 < 盛世危言 . 议院上 > ( 1 )材料一体现了中国近代 早期维新派 的 什么政治主张 ? 有什么积极影响 ? 议会政治。 为维新变法运动起思想先导作用 。 政党 发起人 所占席数 国民党 宋教仁 392 共和党 黎元洪 176 统一党 程德全 24 民主党 汤化龙 24 材料二 1913 年国会主要党派构成统计表 ( 2 )根据上表指出 , 民国初年中国政治出现了什么新局面 ? 分析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 ? 局面: 民国初年出现政党政治活跃的局面 . 原因 :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 袁世凯控制内阁 ; 民族资产阶级希望通过议会方式来限制袁世凯 , 维护民主制度 ( 3 )结合以上材料 , 概括指出 19 世纪 60 年代到 20 世纪初中国政治发展趋势 , 并分析当时没有实现民主政治的主要原因 趋势 : 由专制走向民主 . 原因 : 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 ;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材料三 1949 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政务院领导构成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政务院 主席 副主席 委员 总理 副总理 政务委员 共产党 1 3 29 1 2 6 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 0 3 27 0 2 9 (3) 上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民主制度建设中的什么创新 ? 根据上表概括中央人民政府的构成特点 , 并指出新中国政权的实质 创新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 特点 : 以共产党领导为核心 ; 多党合作 ; 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 体现人民民主原则 ; 实质 : 人民民主专政 3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 1 ).建立 原因:国情(重点掌握) ①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历史传统 ) ②长期以来各民族事实上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局面,经济文化联系密切。( 分布特点 ) ③由于历史条件、地理环境的原因和旧中国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使各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极不平衡。( 现实状况 ) ④近代以来,各民族在为民族解放、社会进步等斗争中结成荣辱与共的关系,这种政治认同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和社会基础。 ⑤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在民族问题上贯彻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和 共同发展繁荣 的原则。 ( 2 ). 法律依据: ① 《 共同纲领 》 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 ② 1954 年宪法 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 3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 含义 ( 请认真理解掌握) 民族区域自治, 就是 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 宁夏回族 自治区 195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 内蒙古自治区 1947 西藏自治区 1965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 我国的五个 省级自治区 ( 4 ). 概况: ①三级机构;②五个自治区。 5 . 意义 (重点): ( 1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 2 ) 实现 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 ( 3 ) 保证 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 4 ) 促进 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 思维拓展 】 民族区域自治与特别行政区间的区别。 类别 民族区域自治 特别行政区 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实施群体 少数民族聚居区 港澳台同胞 主要作用 各民族共同繁荣 祖国和平统一 享有权力 无高度自治权 享有高度自治权 [ 答案 ] A 二、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1 、中共“八大”对建设 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的探索( 1956.9 ) ---- 良好开端 ; ( 1 )背景: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 建立, 中国 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②到1956年下半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个崭新的 社会主义制度 从此在中国建立起来; ③ 第一个五年计划 的许多重要指标已有确实把握提前完成 。 ( 2 )、目的: 为了加强 执政党 的建设; 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政策。 ( 3 )、主要内容: ①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 ②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国内各民族的团结 ③重申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③健全国家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④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 ( 4 )、意义 : 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开端; 2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政治的践踏 ---- 重大挫折 (1) 文革的发动: 导火线: 1965 年 《 评新编历史剧 < 海瑞罢官 > 》 的发表 标志: 1966 年“五一六通知”及 《 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 原因: A 、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的严重恶化; B 、党内“左倾”错误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 C 、 毛泽东错误地估计了形势 , 把社会主义社会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进一步扩大化,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己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 D 党内 个人专断, 个人崇拜现象严重 ,民主集中制遭到破坏和削弱。 E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利用; 过程: 1966 中央文革小组 —— 领导机构; 1967 红卫兵运动 —— 发展; 1967 造反夺权并建立起革命委员会 ( 1968)—— 高潮; 迫害老同志。 文革性质: 是一场由领导者发动,被林彪、江青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 ( 2 )、文革对中国 民主政治的践踏的 表现 ① 各地 革命委员会 的建立,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高度集权,党政、政企合一,一元化领导体制) 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破坏( 8 年没有召开过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 ③ 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大批各级领导、各届人士及学者惨遭批斗、抄家和迫害,全国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之中。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失去了保障。 ( 3 ).“文革”的 教训: ①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坚持 依法治国 。 ②必须坚持 民主集中制 和 集体领导 原则,禁止和克服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③ 坚持以 经济建设 为中心,正确处理阶级斗争问题 党在历史上的主要“左”倾错误有哪些? “文革”的政治方面的教训 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艰巨性。 1.从“文革”发生的原因看 民主法制不健全是其发生的重要原因---在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党内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逐步发展,党的民主集中制以及集体领导也被削弱和破坏。 从历史看,我国长期存在的封建专制传统,缺乏民主意识,长期的经济落后造成人民群众民主法制意识淡薄。 2.从“文革”对民主法制践踏的后果来看 在“文革”期间,民主与法制遭到空前践踏,人民权利丧失殆尽,生命财产安全毫无保障,社会秩序极端混乱,国家法律形同虚设,国家及党的政治生活极不正常。 中国要避免十年“文革”那样的悲剧重演,主要在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并落实依法治国方略,而不单是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四、 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日益完善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12 ) ---- 重大转折 1、 背 景 ①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1976.10 ) ②党和国家工作处在徘徊中前进局面("两个凡是") ③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全会召开奠定了基础。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讨论通过,并且加强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 中国治国方针发生了什么变化? 从以领导人的看法当作法发展到依法治国。 2、内 容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 、 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思想路线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政治路线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 组织 路线 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改革开放 拨乱反正 3、意义 ( 1 )伟大转折 ( 2 )新道路 ( 3 )新时期 ( 4 )新时代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成就 --- 发展完善 1 、确立了 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1) 1980 年 ,邓小平 《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 -- 民主建设的 初步 构想 国务院领导成员变动,中央的考虑是权力不宜过分集中,兼职、副职不宜过多,着手解决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问题,从长远考虑,解决好交接班问题。 揭示我国现行政治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端。主要有: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等,强调要着重从制度方面来解决问题 . 指明改革应采取的根本性措施是,实行民主集中制、党政分工制、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地方分权的管理制度;健全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各项制度;实现干部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等。正确方法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2) 1982 年 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 全面修改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 总章程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由于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由此材料可知,我国基本确立了怎样的治国方略? 确立了 依法治国 的基本方略。 (3) 1997 年, 中共十五大正式 提出了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4) 1999 年,全国 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正式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国家 根本大法 的形式确定下来 形成了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 《 义务教育法 》 《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 《 环境保护法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 等一系列法律文件 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在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了“危险驾驶罪”,将醉酒驾车、飙车等严重危害群众利益行为定为刑事犯罪,醉驾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点评: “醉驾入刑”法律法规的出台是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必然要求,是一种法律完善、社会进步的表现,意义深远。这一规定为从根本上解决酒后驾驶、醉酒驾驶提供了法律依据,从而维护公民切身利益。 2 、 民主制度重建与完善 ( 完善人大制度、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完善民族区域制度、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 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 背景 : 1989 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 目的: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 史实 :从 1988 年到 2003 年初,全国大多数省份完成了三到四轮村委会、居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 在城市里,明确了基层的民主程序:居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居民直接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三年。 在农村,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核心内容的村民自治正不断发展。 意义: 是中国政府贯彻“依法治国”精神、保障群众的民主权所进行的卓有成效的努力,极大地激发广大民众的政治热情,保障了基层公民的权利。 《 共同纲领 》 是一部临时宪法。 新中国的成立,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性质: 1954 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特点: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 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结束标志: 1954 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标志: 1954 年宪法颁布。 意义: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 .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一方略被写进宪法是在: A 、 1954 年 B 、 1982 年 C 、 1999 年 D 、 2002 年 2 .1982 年我国颁布了新宪法,还对它进行了多次修订改,并相继出台了 《 刑法 》《 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 》 等各种法律法规,这表明 A. 我国人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 B. 我国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多 C. 我国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D. 我国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 3.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写进宪法的会议是 A. 九届人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五大 D .中共十六大 C C A 2007 年 3 月温家宝总理在 “ 两会 ” 记者招待会上说: “ 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这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这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 …… 我们愿意实行开放政策,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走中国民主的道路。 ” 请回答: ( 1 )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建立民主制度作出了哪些努力? 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成立中华民国; 颁布 《 临时约法 》 ,确立三权分立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 ( 2 )新中国成立后到 50 年代中期,中共是如何 “ 走中国民主的道路 ” 的?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民主协商政治制度; 制定 《 共同纲领 》 作为临时宪法,规定人当家作主; 制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确立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3 )试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析中国近代、现代民主政治进程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 近代: 政治上,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外反动势力勾结镇压中国人民革命; 经济上,中国贫困落后,民主政治建设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 现代: 政治上,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经济上,中国经济建设成就巨大,推动其发展。 祖国统一大业 一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 . 背景: ① 1949 年以后,国民党败退台湾,台湾与大陆处于隔绝的敌对状态。 ②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中美关系 缓和。 ③ 改革开放 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2 . 过程: ①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 1979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 《 告台湾同胞书 》 ,宣布采用 和平统一祖国 的方针。 ② 1981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 《 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 的谈话,主张进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 ③ 20 世纪 80 年代初,邓小平提出并进行了全面阐述。 ④ 1984 年 六届人大二次会议 获得通过。 3 . 内涵: 所谓 “一国两制”: “一个国家” 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 “两种制度” 是在统一的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 社会主义 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留原有的 资本主义 制度。 4 、“一国两制”构想的 意义: ①“一国两制”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方针。 ②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结构新形式,为一个国家内政问题的处理提供了新方法。 ③为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处理国与国之间历史遗留问题和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我国政府处理台湾问题和港澳问题的政策有何异同? 相同点: ①设立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 ②保护私人财产和外国在当地的经济利益。 不同点: 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港澳则派驻中国人民解放军。 港澳地区的“驻军”问题属于 国家主权问题 ( 因为历史上港澳被外国侵占) ,所以外国军队必须撤离。 台湾地区的“驻军”问题属于 中国内政问题 ( 人民解放战争遗留问题,大陆与台湾的领土主权没有分离) ,所以在保证对大陆不构成威胁的情况下,台湾可以驻军。 民族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不 同 点 解决问题 我国的民族问题 港、澳、台问题 , 实现祖国统一问题 权限 民族自治权 高度自治权 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实行地区 少数民族聚居区 港、澳、台地区 历史作用 加强了民族团结 , 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 , 促进了国家的全面发展 有利于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自治程度 无高度自治权 享有高度自治权 比较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 相 同 点 (1)都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2)都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与中央的关系都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受中央人民政府的管辖,享有一定的自治权, 但不具有任何独立主权实体的性质 1 1982 年 中英首次谈判 英:主权换治权 中:主权没商量 3 、 “ 一国两制 ” 的成功实践 ---- 港澳的回归 3 1997 年 7 月 1 日 香港顺利回归 2 1984 年签署 《 中英联合声明 》 香港回归 1842 年 签订的中英 《 南京条约 》 中规定:割让 香港岛 给英国。 1860 年的 《 北京条约 》 规定:割 九龙司地方一区 给英国。 1898 年,英国强迫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区和附近岛屿(今统称 新界 ),租期为 99 年。 实质: 中英国家之间的问题 (历史遗留问题) 香港地区 香港问题的形成 澳门是我国被外国殖民者占据最早、时间最长的地区。 1553 年 ,葡萄牙人借晾晒被水浸湿的货物为由,进入澳门,后贿赂官员开始在澳门长期居留。 1887 年,强迫清政府签订 《 中葡北京条约 》 ,之后葡萄牙一直占领澳门并把澳门作为其领土。 1951 年葡方仍宣布,澳门是它的一个“海外省”。 实质: 中葡国家之间的问题 ( 历史遗留问题) 八七声明 九九回归 澳门回归 ( 4 ) 群众基础 —— 大陆人民和港澳同胞渴望祖国统一 ( 1 ) 前提 —— 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 ( 2 ) 方案 ——“ 一国两制 ” ( 3 ) 法律依据和保障 —— 中英、中葡的两个联合声明以及 《 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 为什么香港、澳门能够顺利回归呢? (1) 标志: 1979 年 《 告台湾同胞书 》 的发表。 (2) 原因:① 20 世纪 70 年代末开始,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②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港澳同胞以及海外侨胞、华人,都殷切期望两岸携手合作,共同振兴中华。③中国政府出于对整个国家民族利益与台海两岸关系的实际状况考虑 (1) 前提条件: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2) 关键因素:“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 法律依据:联合声明以及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4) 群众基础:港澳人民渴望回归。 (1) 为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提供了政策保证。 (2) 有利于保持港澳台地区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有利于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3) 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二者都是历史遗留问题,但有本质区别。 (1) 港澳问题是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结果,其本质涉及国家领土和主权问题。 (2) 台湾问题是国共内战的结果,台湾和祖国大陆领土主权没有分离,本质上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台湾问题应在“一个中国”的框架内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 (1) 台湾问题的由来:台湾问题的出现,是国共两党内战的结果。 1949 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外国反华势力插手台湾问题,是台湾问题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 1 .台湾问题的由来及其解决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2) 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 ①两岸关系的缓和,为相互间的人员往来和交流创造了良好条件。②两岸经济合作交流是促进两岸结束敌对状态,逐步实现和平统一的重要基础。 ③中国政府方面坚持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积极促进和平统一,为两岸的和平、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影响不断扩大,拥有巨大的感召力。 ⑤两岸人民希望实现和平统一等。 (3) 解决台湾问题的不利因素 ①“台独”势力的活动。 ②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 1、“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和平统一的制度创新。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一个中国是“一国两制”的前提 B.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中国行使主权 C.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 D.特别行政区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变 C 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最主要的国际意义在于 A .“一国两制”成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基本原则 B .用和平方式成功解决了国与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 C .中国在完成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建设性的一步 D .向世界宣告中国有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政治能力 B 3、“一国两制”构想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主要在于它 A.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B.遵循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C.始终奉行和平共处原则 D.贯彻了民族平等的原则 解析:B. “一国两制”符合我国国情,遵循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4、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会谈之余两人均唱了一段自己喜爱的国粹艺术——京剧。这一段佳话说明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具有 A.相同的心理素质 B.共同的文化传统 C.相同的经济基础 D.共同的生活习俗 解析:B .提取信息: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有着共同的文化传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统一是大势所趋。 全面认识台湾问题 一、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历史依据: 1 、 元朝时曾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和澎湖岛,从此台湾正式归属于中央政权的管辖. 2、 1661 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 1662 年,收复 台湾. 3、 1683 年,清政府统一台湾, 1684 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4、 1885 年,清政府正式将台湾设为行省,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 二、历史上台湾的三次分离 1 、 1624 年荷兰殖民者侵占,直到 1662 年郑成功收复 2 、 1895 年 《 马关条约 》 日本割占, 1945 年抗争胜利中国收回 3 、 1949 年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海峡两岸至今分离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20 世纪 80 年代: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 。 ① 1979 年元旦,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 _____ 。 ②中央人民政府倡议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 通商。 ③ 1987 年开始,台湾当局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2)20 世纪 90 年代:两岸关系的新突破。 ① 1990 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次年,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四、阻止祖国统一的的势力 1 、国际反华势力 --- 台湾问题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 2 、台独势力。 ② 1992 年,两会达成 “ 海峡两岸均坚持 _________ 原则 ” 的重要共识,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3)2000 年以来: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 ① 2005 年胡锦涛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的 “ 和平之旅 ” 访问团,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② 2008 年,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终于实现。 祖 国 统 一 大 业 和平统一台湾的有利因素: 1 、 文化同源: 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 2 、 人心所向: 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和人民的愿望 3 、 国际法则: 《 开罗宣言 》 、 《 联合国宪章 》 4 、 一国两制: 政策保障及港澳成功范例 5 、 综合国力: 中国国力及国际地位提升 6 、 人民往来: 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宋楚瑜祭拜黄帝陵 台湾人民反台独 共同的文化和信仰是维系海峡两岸血浓于水亲情的纽带。 “妈祖信俗”是以崇奉和颂扬妈祖的立德、行善、大爱精神为核心,以妈祖宫庙为主要文化活动场所,以习俗和庙会等为表现形式的民俗文化,目前已从湄洲岛妈祖庙传播到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2300万台湾同胞中,有1700万信仰妈祖。 “妈祖信俗”已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和全球信众联系、文化认同的纽带,也是全球华人文化认同的标志,在维护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和弘扬大爱精神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 申遗过程中,“妈祖信俗”得到了广大台湾同胞的支持。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 点评: “妈祖信俗”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和全球华人文化认同的标志;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在祖国统一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探究一 “文化同源,祖裔同根”与“一个中国”的原则 【情景材料】 中新网苏州2011年11月3日电: 由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昆山市台办、昆山市文广新局共同主办的2011年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年会3日在江苏昆山举行。 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发来贺函。马英九在贺函中表示,在两岸互动日趋繁盛的今日,昆山慧聚天后宫的妈祖信仰不仅庇佑在地台商,也抚慰了许多游子的心灵。通过“2011年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年会”的举办,亦为两岸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开启了扩大合作,共创双赢的契机。 【知识解读】 妈祖文化传承千年,已成为两岸同胞的共同精神财富,它是 连结两岸情感的重要纽带。2011年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年会旨在通过此次活动共同朝拜妈祖、祈求天下平安,进一步推动妈祖文化事业发展,并促进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实现海峡两岸的互惠互利。以上事实也反映了海峡两岸交流进一步密切,“一个中国”的原则已经被海峡两岸同胞所共同遵守。 探究二 台湾重申南海主权与一个中国的原则 【情景材料】 环球网2011年6月17日消息,据台湾《联合报》报道,目前南沙问题不断升温,台湾军方宣布将派导弹快艇进驻南海,并在南沙太平岛、东沙岛等岛屿上派驻坦克。大陆网友为此纷纷叫好,叹“关键时候,台湾给力啊!” 据《联合晚报》报道,台湾在多次重申对南海“主权”后,于2011年6月13日发布消息称,台湾海军与海巡署将于6月底将编组成功级舰、中和级舰与海巡大型舰艇,共同赴南海执行碧海操演。 【知识解读】 当前两岸关系的大框架是“一个中国”原则,长期以来,两 岸在维护南海主权及其资源方面的立场和态度基本一致。随着近来越南和菲律宾陆续高调挑战南海主权,南海问题正面临走向国际化、复杂化的趋势,在这种情势下,两岸应共同思考南海的权益。外国对南海诸岛的侵占及对南海资源的非法掠夺,不仅是大陆的损失,也是台湾的损失,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巨大损失。 两岸同属于一个中国,加上民族感情、历史渊源等因素,在南海问题上,两岸并无重大分歧,而且拥有诸多共同利益。当前两岸应尽快联手协防和开发南海,唯有如此,才能维护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和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2009年6月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授权澳门特别行政区对设在珠海市南部横琴岛的澳门大学新校区实施管辖,横琴岛澳门大学新校区与横琴岛其他区域实行隔离式管理。这意味着横琴岛的一部分将成为实行“一国两制”的新区域。这表明 A.“一国两制”的实践日益丰富 B.“一国两制”保证了澳门的繁荣稳定 C.“一国两制”适合中国任何地区 D.“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唯一途径 [解析] 从材料中“授权”“新区域”等信息可知,澳门的管辖范围进一步扩大,“一国两制”构想得到进一步丰富, 故选A 项。C、D两项不符合史实,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由中国太平洋学会召集举办,《浮生六记(卷五)册封琉球国记略<海国记>》原件专家认证会2010年9月11日在此间召开。经海峡两岸学者研讨,认为《海国记》一文为古典名著《浮生六记》缺失之佚文。因文中内容明确表示古钓鱼岛归属中国,为中国确认钓鱼岛主权又添铁证。——中国新闻网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海峡两岸学者认证《海国记》一文为古典名著《浮生六记》缺失之佚文的主要用意,分析其主要影响。 主要用意:确认钓鱼岛自古就是我国的固有领土。 主要影响:影响着中日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海峡两岸“一个中国”共识的形成,有利于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材料二 1993年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贸易额达到了144亿美元,2万家台湾企业在大陆的投资约在150~300亿美元之间。台湾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于大陆,一位台湾官员于1993年说:“1980年以前,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但到了90年代,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 ——(美)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峡两岸关系得以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 两岸有着相同的文化根基; 两岸有血浓于水的亲情; 两岸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发展优势可以互补; 台湾与美国经济联系的逐渐减弱。 1 、 1979 年,全国人大宣布的以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推动了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表现在 ①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等岛屿 ②美国断绝与台湾外交关系,遏制了台独势力 ③两岸相互投资设厂 ④台湾当局对“三通”的限制逐渐放宽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 答案 】D 2 .对于台湾问题,我们的认识是 ①二战结束后,台湾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经归还中国 ②台湾问题的出现,是国民党发动反人民内战的结果 ③台湾问题的本质是中国的内政 ④国际反华势力以及“台独”势力是目前妨碍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的两个重要因素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 答案 】D 3、2008年12月15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大陆与台湾基本实现直接“三通”。它表明 A.两岸关系进入新的和平发展时期 B.海峡两岸统一市场形成 C.台湾当局接受“一国两制”方针 D.祖国统一障碍彻底扫除 解析:A 大陆与台湾基本实现直接“三通”的实现,只能说明两岸关系进入新的和平发展时期,其余三项无法体现。 4、据新华社报道:“2008年11月7日,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签署了包括空运、海运、邮政与食品安全4项协议,实现了两岸民众期盼已久的三通。”提出大陆与台湾“三通”问题的历史根据是 A.20世纪40年代的内战遗留问题 B.1979年的《告台湾同胞书》 C.美国第七舰队开到台湾海峡 D.台独势力造成 解析:B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第一次提出要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5 .1979 年元旦 《 告台湾同胞书 》 中说:“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的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 ……” 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 A. 中国政府不干涉台湾外交事务 B. 宣布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C. 台湾可以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D. 欢迎台湾各界为统一献计献策 6、正式宣布 1997 年 7 月 1 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中英联合声明签署于: A 、 1982 年 B 、 1984 年 C 、 1987 年 D 、 1992 年 7、当前,阻碍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A 、美国向台湾出售大量先进武器 B 、台湾当局新领导人拒绝承认一个中国原则 C 、日本对台湾的暗中支持 D 、台湾人民害怕影响到自己的利益 A B B 8 、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三者之间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一系列差异。因此“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在三个地区实施的内容不完全一样。其共同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回归后都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B 、我国要对三地恢复行使主权 C 、都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D 、都不能单独享有国家主权 B 9、 台湾新编历史教科书将过去惯用的“我国”、“本国”、“大陆”等用词,全改为“中国”冠在孙中山之前的“国父”一词,以及提到国父孙中山先生时,前面空一格以示尊敬,也全消失。将武昌起义、广州起义等,一律改为中性用语“起事”。台独这样做的目的是 A 、幻想突破台湾地方政府的特点 B 、以陈水扁为首的民进党图谋台湾独立 C 、陈水扁想改善两岸关系 D 、陈水扁趋同“一国两制” B 时间: 1949.3 ; 地点: 河北平山县西柏坡; 内容: 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工作中心:恢复和发展生产 基本政策: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 总任务: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 意义: 为中国革命 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 指明了道路,为新中国的成立在 政治、思想和理论上做了准备 。 2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 1 ) 背景: ①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 南京国民政府已经垮台。 ②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开始筹建新中国的工作。 ( 2 ) 召开: 1949 年 9 月 21 ~ 30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共六百多人,代表着 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界民主人士、各民族以及国外华侨 。 ( 3 ) 内容: ①通过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临时宪法); ②通过了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 ,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③决定了首都、国歌、国旗、纪年法。 ( 4 ) 意义: 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 初步建立 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 和 政治协商 制度。 ② 建国初期,政协在团结各阶级、各阶层力量,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实现社会主义改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③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 ④ 《 共同纲领 》 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