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01 发布 |
- 37.5 KB |
- 4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教学课件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许多同学往往只重视基础知识, 而忽视实践能力。一旦需要自己动手、自己拿主意时, 就会手足无措。这是什么原因呢?怎样才能克服这个缺 点呢?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著名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丁肇中先生的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或许,我们 能从中找到答案。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八年级语文下册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识记并理解本文的重点词语,把握文章的思想内 容,理清篇章结构。(重点) 2.归纳课文的中心论点,学习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相结合的论证方法。(难点) 3.培养动手操作的实验意识,树立真正的格物致知 精神。(素养)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本文是一篇说理演讲词。说理演讲词属于演讲 词的一种类型,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正 确、深刻的论点,使用确凿、充足、具有说服力的 论据,进行富有逻辑性的论证。 知识备查 文体知识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背景资料 知识备查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作者介绍 丁肇中,1936年生,祖籍山东日 照,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76年获诺 贝尔物理学奖。1994年起领导AMS(阿 尔法磁谱仪)实验在空间寻找反物质 和暗物质,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 籍院士。 知识备查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瞭望 缅怀 探察 探讨 检讨 彷 徨 激变 格物致知 袖手旁观 不知所措 pánɡ huánɡ liào miǎn 读 一 读 预习检查 jī tàn chá tǎo jiǎn gé wù xiù cuò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 )埋没 ( ) 应付 没 应 ( )没有 ( ) 应该 mò méi yìng yīng 多 音 字 预习检查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濡( ) 懦( ) 彷( ) 仿( ) 儒( ) 孺( ) 鸿儒 相濡以沫 懦弱 孺子 rú rú nuò rú 仿佛 彷徨páng fǎng 形 近 字 预习检查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词语解释 登高远望;特指从高处或远处监视敌情。 怀念;追想(已往的人或事,含崇敬意)。 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本指魏晋间一些士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 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瞭望 缅怀 彷徨 修身 清谈 预习检查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即心要端正。 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 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正心 齐家 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格物致知 不知所措 预习检查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朗读课文,回答:本文主要探讨了什么问题? 作者的论点是什么? 探讨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论点:学习自然科学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整体感知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 证结构,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理清论证思路。 (第1段) (第2—12段) (第13段) 整体感知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 解自然科学?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精读细研 “格物致知”一词出自《大学》,其含义是什么? 《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 物体而得到知识。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教授认为《大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含 义是什么?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第二,探索应该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不能消 极地袖手旁观。 精读细研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 决定的; 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 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 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 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 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精读细研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章运用的论 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精读细研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第2段引用《大学》,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 意思;第3段引用《大学》中对“格物致知”目的 的介绍,解释“格物致知”真正意义被埋没的原因。 引用论证 精读细研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借王阳明“格”竹苦思,结果因头痛而失败的事例,论述传统 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2.借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论述实验过程不是消极的观 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3.借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而面临研究工作时却束手无策的事例, 论述了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 动手的现状。 4.借作者的亲身体验论述以埋头苦读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 毫无帮助,以证明真正的“格物致知”的重要性。 精读细研 举例论证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第13段从理论上分析“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揭示了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将王阳明“格”竹子的失败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竹子 性质的例子进行对比,突出新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地实验。 精读细研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这篇演讲词简短精要,朴实通俗,深入浅出,读 来亲切有味,没有说教气息。这种风格的形成除了语 言的明白通俗外,与行文的灵活和说理方法的多种多 样也是分不开的。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品味本文的 语言,分析多样的论证方法。 第二课时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这篇演讲词简短精要,朴实通俗。 再读课文,品味语言。 合作探究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中“眼 光”“勇气”“毅力”这三个词语的位置可以互换吗?为什 么? 不可以。因为一个成功的实验首先要有眼光,选择正确 的目标,当选好目标后,要想使实验取得成功,勇气和毅力 是必不可少的。这三个词语之间存着逻辑上的先后关系,因 此它们的位置不能互换。 合作探究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中 “唯一”一词为什么不能删去? “唯一”一词指出要想寻求真理,除了对事物进 行客观地探索,别无他路,强调了实践和探索的重要 意义。 合作探究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举自己的亲身经验为证,有什么好处? 我们一般写议论文时,不太可能举自己的经验为证, 但这里的情况不太一样。一来这并不是一篇严格意义上 的议论文,而是一篇演讲,演讲注重沟通、交流,用自 己的经历“现身说法”,真实而亲切,有助于拉近与听 众的距离,取得更好的演讲效果。二来演讲者作为一位 德高望重的科学家,自己求学时代的经历对于广大青年 学子来说,本身就具有很大的示范和参考意义。 合作探究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作者在“情系中华”征文颁奖活动中发表这样的演讲有 什么现实意义? 作者是科学家,而且深受中西方教育,深知二者差异, 所以他谈教育问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在曾经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 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作者作为接受过中西方教育并获得巨大成就的科学 家,非常敏锐、清醒地认识到这个缺点有久远的文化背景, 而且形成了较大的危害,会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 要,进而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所以他根据现代 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教训,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 的现状,精辟地阐明了中国学生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合作探究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本文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作 者的实例为论据,针对传统教育下的中国学生的弱 点,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号召中国学生要 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这样才能对世界有所贡献。 概括主题 课堂小结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本文促使我们思考今天的教育。在我们身边,“高 分低能”的现象普遍存在:考起试来得心应手,处理实 际问题却束手无策。我们在学习中应多动手实践,重视 实验精神,培养创新精神。 学后感悟 课堂小结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❶层层推进,思路清晰。 本文题目就是中心论点。开头紧扣题目,由“格 物致知”的出处引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 对“格物致知”并不重视的原因分析,接着作者从实 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 的亲身经验三个方面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 神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 个意义,并发出号召。 写作特色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❷多种论证方法有机结合。 (1)引用论证。如开头引用《大学》,指出“格物致知”的 基本含义。 (2)举例论证。如借王阳明“格”竹苦思,后因头痛而失败 的事例,论述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 讨自己。 (3)对比论证。如本文指出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 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验和自我检讨, 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 鲜明的对比。 写作特色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应 有 格 物 致 知 精 神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 举例说明在古代并未重视 “格物致知” 现代“格物致知”的重要性 培 养 实 验 精 神 贡 献 人 类 社 会 论证“格物致知”的真正 意义,提出希望 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板书设计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下列词语中加点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朱熹(xǐ) 肇(zhào) 彷徨(páng huáng) B.儒家(rú) 诚意(chéng) 袖手旁观(xìu) C.遵照(zhūn) 毅力(yì) 不知所措(cuò) D.华裔(yì) 接触(chù) 埋没(mái) 解析: A项,“熹”应读“xī”。B项,“袖”音调应标在“u” 上,拼音为“xiù”。C项,“遵”应读“zūn”。 D 课堂检测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少数人关键性的发明。 B.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歧视实验。 C.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D.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应于现在的世界的。 解析:A项,“发明”应改为“发现”,因为学术的进展靠“发现”。 B项,“歧视”应改为“轻视”,因为歧视含贬义。 D项,“适应”应改为“适用”,因为“适应”一般指人。 C 课堂检测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3.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钱能买到书籍,却买不到知识;能买到钟表,却买不到 时间。 B.“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 是“格物”和“致知”。 C.把报刊亭改造成志愿者服务站?还是生活服务便民亭?人 们对此意见不一。 D.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礼……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 承千年的美德。 解析:选择疑问句无论有几个分句,句末使用一个问号,其他中间的停 顿用逗号。C句是选择疑问句,所以前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 C 课堂检测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 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B.一个实验能否成功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C.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不可缺 少,而且研究学术也是不可少的。 D.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 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 解析:B项两面对一面,可改为“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C项递进关系错位,应将“不但”与“而且”后的内容互调。D项缺少宾语中心 语,应在“中国文化”后加上“的一部分”。 A 课堂检测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刘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 拓展延伸 拓展探究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 ——伽利略 除实验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识别错误。 ——狄德罗 拓展探究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伽利略——自由落体实验 关于落体运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仅仅凭借直 觉和观感,曾经作出过这样的结论:重的物体下落速度比 轻的物体下落速度快,落体速度与重量成正比。 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 地”的实验,得出了重量不同的两个铁球同时下落的结论, 从此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 学说,纠正了这个持续了1900多年之久的错误结论。关于 自由落体实验,伽利略做了大量的实验,他站在斜塔 拓展探究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上面让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从塔顶上落下来,并测定下 落时间有多少差别。结果发现,各种物体都是同时落地, 而不分先后。也就是说,下落运动与物体的具体特征并 无关系。无论木制球或铁制球,如果同时从塔上开始下 落,它们将同时到达地面。伽利略通过反复的实验,认 为如果不计空气阻力,轻重物体的自由下落速度是相同 的,即重力加速度的大小都是相同的。 拓展探究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一起做“读书种子” ①“读书种子”一词的“发明权”,当属宋代的黄庭坚。 他在《山谷别集》中说:“四民①皆当世业②,士大夫家子弟 能知忠信孝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 出,便名世矣。” ②做一粒“读书种子”,让阅读成为一种力量,推动文 化传统薪火相传,可以说正是读书人的自我期许。从“每有 会意,便欣然忘食”的陶渊明,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 神”的杜甫,再到“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朝餐”的 拓展探究 拓展阅读 (中考真题)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杨万里,无不是“读书种子”的精彩写照。读书滋养美好心 灵,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看到更美的世界。所谓“耕读传 家久,诗书继世长”,重视学习、重视诗书,千百年来融入 中国人的血脉里,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禀赋。 ③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不少人是“读书种子”。 彭德怀带兵打仗“横刀立马”,平时非常注重抓学习,而且 还经常督促身边工作人员养成读书习惯。他常用吕蒙“士别 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故事激励大家,乐于把自己收藏的 书拿出来共享。为了检查大家是否认真读过了,他用饭粒把 书中的页码粘起来,如果发现有人读书做样子,没有把粘饭 粒的书页打开,他就会提出严厉的批评。在彭德怀关心督促 下,在他身边工作的同志都养成了读书习惯,以至终身受益。 拓展探究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④“童心便有爱书癖,手指今馀把笔痕”。植物种子是 有形的,延续繁衍,生生不息;读书种子则是一种无形的东 西,不知不觉中变化气质、增长才干,承接弘扬中耳濡目染、 潜移默化。正因为这样,文明薪火不断发扬光大。黄庭坚所 处的北宋,上推文治、下重文教,造就了一片孕育“读书种 子”的沃土,于是就有了国学大师陈寅恪所说的,“华夏民 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做一粒 “读书种子”,静下心来读一点书、做一点学问,因为其中 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袭,对高雅生活的追求,对时代潮流的 引领。 ⑤“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研究植物种子的 钟扬不拘泥于书本知识,在科学上敢于“奇思妙想”,在被 拓展探究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认为无法种植红树林的上海滩涂中栽种成功。钟扬的故事向我们所 展示的,不只是知识的力量,更有实践的力量、创新的力量,赋予 “读书种子”以新内涵。世人常常说,“知识就是力量”,但知识 必须与实践结合,使之变成能力或本领之后,才能产生力量。“读 书种子”与实践“沃土”的紧密结合,必能孕育壮苗、结出硕果。 ⑥阅读是一种超越世俗的力量。今天我们提倡多读书、读好书, 并不是为了满足“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功利心,缓解“书到用时方 恨少”的紧张感。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少一点对物欲的追求, 多一点对知识的渴求;少一点无谓的应酬,多挤一点时间读书;少 一点人云亦云的跟风,多一点独立思考的精神,人生境界就能达到 崭新高度,活出不一样的精彩自我。 (作者 向贤彪 有删改) 注:①四民:士、农、工、商。②世业:世代相传的事业。 拓展探究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从全文看,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简要 概括。 2.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从第②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中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自己 的读书事例,谈谈你的体会。 读书滋养美好心灵,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看到更 美的世界。 拓展探究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拓展探究 1.做一粒“读书种子”,重视读书,带动身边的人读书,并与实践相 结合,推动文化传统薪火相传。 2.①交代“读书种子”一词的由来,引出议论的话题。②引用黄庭坚 的话,起到了论据的作用,很有说服力。③引用黄庭坚的话,激发读 者的阅读兴趣。 3.举例论证。举彭德怀用饭粒粘书页督促身边工作人员读书的例子, 具体论证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不少人是“读书种子”的观点, 增强了说服力。 4.示例:读书滋养了我的心灵。阅读《平凡的世界》孙少安对奋斗的 坚持让我感动,让我明白了奋斗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孙少安不安于 现状,立志改变乡村贫闲的面貌,虽经历重重困境,始终不改初衷, 最终走向成功。这本书充满正能量,让我更坚定了努力奋斗,赢得未 来的信心。 参考答案: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学完本课,你认为如何才能做到“格物 致知”?写一篇读后感。 课下作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