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01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初二历史上册期中考强化巩固测试卷04
2020-2021学年初二历史上册期中考强化巩固测试卷04 一、选择题 1.(2020年中考模拟) “绝望的旻宁被迫派耆英和伊里布与英军签订清朝第一个屈辱条约,……中国从此由古代步入近代,旻宁也就成为惟一的跨古代和近代的皇帝。”材料中的“条约”规定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 B.割香港岛给英国 C.赔款白银4.5亿两 D.禁止参加反帝活动 2.(2019·山东·中考模拟) 历史学界把鸦片战争看作是我国历史的分水岭,是古代史的终结,近代史的开端。这主要是因为这场战争 A.是封建落后的中国同西方资本主义的第一次较量 B.是这场战争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C.是因为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受鸦片战争的刺激,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 D.是因为这场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3.(2020·内蒙古·中考模拟)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主权。《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这一规定使列强从中国攫取了( ) A.协定关税权 B.领事裁判权 C.租地建房权 D.内河航运权 4.(2020·江苏·中考模拟) 香港地区九龙半岛南端尖沙咀一带曾长期被英国人侵占,这与清政府签订的哪一不平等条约有关?(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5.(2020·云南·中考模拟) 2019年11月13日,何鸿将于2007年购得、并在澳门公开展示多年的铜马首正式捐赠给国家文物局。1860年10月6日,圆明园惨遭劫掠焚毁,铜马首与其它十一尊兽首铜像一同流失海外。导致中国的珍贵文物流失海外的罪魁祸首是( ) A.英法联军 B.德法联军 C.英日联军 D.美法联军 6.(2020·北京·中考模拟) 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即 A.内部变乱导致分裂 B.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C.中央与地方武装的联合围剿 D.满汉地主阶级联合镇压 7.(2020·山东·中考模拟) 太平天国规定:农户生产的农副产量,留足各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 归国库”;农户中婚丧嫁娶等事所需费用,由国库开支;鳏寡孤独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由国库供养。该项政策 A.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体现农民平均主义的理想 C.满足了农民最迫切的愿望 D.成功实施并取得巨大成果 8.(2020·云南·中考模拟) 洋务运动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创办了一系列近代民用企业。以下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是( ) A.汉阳铁厂 B.福州船政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大生纱厂 9.(2020·广东·中考模拟) 梁启超在《李鸿章》一书中提到:“综其大纲,不出二端:一曰军事,如购船、购械、造船、造械、筑炮台、缮船坞等是也;二曰商务,如铁路、招商局、织布局、电报局、开平煤矿、漠河金矿等是也。”据此梁启超认为李鸿章( ) A.加强了清政府的军事力量 B.建立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C.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D.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改革 10.(2020·四川·中考模拟) 邓世昌对部下说:“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该历史场景出现在 A.丰岛战役 B.黄海战役 C.旅顺战役 D.威海卫战役 11.(2019·山东·中考模拟) 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是列强套在中华民族脖子上的沉重枷锁。下列各项内容,按签订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割让乌苏里江以东领土(包括库页岛) ④清政府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12.(2018-2019·江苏·中考模拟) 在资本主义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使中国开始沦为和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分别是 A.《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 《辛丑条约》 C.《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D.《南京条约》 《望厦条约》 13.(2020·云南·中考模拟)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已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于是,谋求制度的变革被提到议程上来。戊戌变法就是制度变革的一次尝试。拉开这次尝试序幕的是( ) A.开办新式学堂 B.公车上书 C.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D.训练新式军队 14.(2020·山东·中考模拟) 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他主张( ) A.学习西方、发展科技 B.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 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 15.(2020·安徽·中考模拟) 战前,英、法、德等西方列强曾积极准备瓜分中国,但战后却基本上放弃了瓜分的计划,决定继续维持中国半独立的地位,与材料内容相关的条约规定是( ) A.外国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清政府拆毁大洁炮台 16.(2020·广东·中考模拟) 1901年“建设新中国”一词在报刊上频繁出现,有人还倡言“推翻旧政府”“立党救国”。这反映了( ) A.维新变法影响深远 B.中国同盟会力量壮大 C.革命思想迅速传播 D.国民党政权风雨飘摇 17.(2020·山东·中考模拟) 2020年3月12日,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逝世95周年纪念日。孙中山先生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孙中山先生的贡献有 ①建立革命团体兴中会 ②成立中国同盟会 ③领导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制度 ④创建中华民国 ⑤创办黄埔军校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④⑤ 18.(2019·山东·中考模拟) 如下图为1912年2月发表的时政漫画《但闻人语响》,该漫画描绘的是有人听见从遥远的紫禁城传出了“逊位”的声音。据此可知 A.辛亥革命使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革命党人期盼结束封建帝制 C.民众要求建立中华民国 D.舆论对政局发展起决定作用 19.(2019·山东·中考模拟) 1912年是中华民国元年,中华民国十四年按公元纪年应该是( ) A.1924年 B.1925年 C.1926年 D.1927年 20.(2020·广西·中考模拟)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戮此民贼,以拯吾民。”为此孙中山进行的斗争是( ) A.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 C.护法运动 D.北伐战争 21.(2020·广东·中考模拟) 陈独秀曾说:“列位看看,前几天督军团(指北洋系督军为干政和镇压民主革命力量而组织的团体)在北京何等威风!只因为外交团(指由外国派驻中国的外交使节按照外交惯例组成的团体)小小的一个劝告,都吓得各鸟兽散。”材料反映了( ) A.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B.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 C.列强势力在中国横行 D.北洋政府的外交失利 22.(2020·山东·中考模拟) 有学者指出,在中西文化经历了70多年的撞击和交汇之后,出现于20世纪第二个十年里的这一阵波潮,其潮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这个过程从探索辛亥革命失败的一面开始,最终成为近代第二次民族反思。“这一阵波潮”开始的标志是 A.公车上书 B.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C.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D.中共一大的召开 二、材料分析题 23.(2020·山东·中考模拟) 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中国的苦难岁月,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9年6月的这场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 ——摘编自《安德鲁•翰德森致拉本特函》 材料二:一场绅士的洗劫,一把文明的大火,早夺去你的美丽,也在我的脸上,烙下耻辱的印记。我,没有到过圆明园。但,我感到灼伤的痛楚,我听见你在低泣。 ——张晋松《我没有到过圆明园》 材料三:“甲午一役,威海水陆之防,既毁于日本……”“东三省海防,奉天尤重。自日占旅、大,辽东半岛 蕃篱尽撤。” ——《清史稿》 材料四:1900年,西方列强悍然发动了共同侵略中国的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空前屈辱的《辛丑条约》。1901年初,掌握清政府实权的慈禧太后借光绪帝之名下诏,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1)材料一中的“这场禁烟运动”引发了哪一场战争?中国被迫接受的“条件”写在哪一文件里?这些条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在事件发生的战争前后攫取好处最多的是哪个国家? (3)根据材料三,在“甲午一役”中,威海卫水师“毁于日本”具体指什么事情?“藩篱尽撤”说明近代中国怎样的海防现状?“甲午一役”后,中日双方签订了什么条约? (4)材料四中“共同侵略中国的战争”是指什么战争?慈禧太后的言论说明了什么问题? (5)通过阅读以上材料和解决问题,你有什么感想? 24.(2020·山东·中考模拟) 近代以来,西方文明在于中国的直接对抗时,表现出破坏性大于建设性,给中国人留下了构建新秩序的艰巨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这个时期中较进步的中国人也确信,除了坚船利器以外,中国从西方没有多少东西可学。 ——摘编自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中的“运动”是指近代中国哪一重要事件?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这一事件的主要历史功绩。 材料二 中国在……战争中的败绩,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官员意识到了这场运动的局限性,必须扩大现代化的纲领,把政治改革也包括进去。康有为等鼓动皇帝遵循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的方式,建立一种融中西诸因素于一体的混合政体。 ——摘编自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 (2)材料二的“战争”是指哪次战争?皇帝是指清朝哪位皇帝?他们要建立的“混合政体”是什么? 材料三一个西方式的共和国建立了,在四千年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废除了由帝王统治的王朝。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社会。 ——摘编自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 (3)材料三中废除了 “帝王统治的王朝”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当时知识分子为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 革”,采取了什么重要行动?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代中国人构建新秩序的认识。 25.(2020·吉林·中考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年的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繁、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不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材料二: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在形式和内容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标志是海军的出场和角逐,决战是在黄海海面上进行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1)材料一中的“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涉及的是哪场战争?请写出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造成的重大影响。 (3)材料三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什么条约的内容? (5) 通过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 26.(2020·河北·中考模拟) 阅读下列有关辛亥革命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材料二: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提前起义。他们冲出营房,奔向楚望台军械库,守卫军械库的新军打开库门响应……第二天,起义军占领武昌。接着,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 材料三:第十九条十一、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材料四: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洲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为止,其缔结于革命起事以后则否。——《临时大总统告各友邦书》(1912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这里的“起义”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3)材料三出自哪部法律文件?该文件的性质是什么? (4) 材料四反映出辛亥革命有何局限性? 【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第一个屈辱条约,……中国从此由古代步入近代”可知,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屈辱条约,《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2.【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性的鸦片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和关税主权,中国的社会性质和经济结构都发生了变化,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D符合题意;ABC项内容不是把鸦片战争看作是我国历史的分水岭,是古代史的终结,近代史的开端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3.【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规定使列强从中国攫取了内河航运权。选项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关税,A排除;领事裁判权与条约内容不符,B排除;租地建房权在条约中没有体现,C排除。 4.【答案】C 【解析】由“香港地区九龙半岛南端尖沙咀一带曾长期被英国人侵占”依据所学,1860年签订的《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可知,C符合题意。 5.【答案】A 【解析】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英国伙同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 闯进圆明园,疯狂抢掠园中珍宝,十二生肖丢失,英法联军又放火焚毁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故A符合题意。 6.【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遭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这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7.【答案】B 【解析】据“太平天国规定:农户生产的农副产量,留足各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农户中婚丧嫁娶等事所需费用,由国库开支;鳏寡孤独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由国库供养。”可知,该项政策体现农民平均主义的理想。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明确提出了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比较完整的反封建革命纲领。 8.【答案】A 【解析】洋务运动中创办了一系列企业,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军事企业,后期在发展军事企业的同时,以“求富”口号,创办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民用企业。大生纱厂是张謇创办的民营企业,不是洋务派创办的。 9.【答案】C 【解析】“综其大纲,不出二端:一曰军事,如购船、购械、造船、造械、筑炮台、缮船坞等是也;二曰商务,如铁路、招商局、织布局、电报局、开平煤矿、漠河金矿等是也。”反映的是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因此C符合题意。 10.【答案】B 【解析】材料里的关键词是“邓世昌”“牺牲”“壮国家的声威”。结合所学知,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中,邓世昌英勇抗敌,壮烈牺牲,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B符合题意;ACD项战役邓世昌没有参与,排除。故此题选择B。 11.【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割香港岛给英国出自1842年的《南京条约》;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出自1901年的《辛丑条约》;③割让乌苏里江以东领土(包括库页岛)出自1860年的中俄《北京 条约》;④清政府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出自1895年《马关条约》,因此按签订时间排序应该是①③④②。所以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12.【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北京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望厦条约》是1844年鸦片战争后继《南京条约》后中美之间签订的条约。所以B项符合题意,故选B。 13.【答案】B 【解析】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义愤填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人议和,请求变法。即“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14.【答案】B 【解析】根据分析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后的维新派的主张,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主张变法维新。 故选B。 15.【答案】B 【解析】由材料“战前,英、法、德等西方列强曾积极准备瓜分中国,但战后却基本上放弃了瓜分的计划,决定继续维持中国半独立的地位”可知,这反映的情况与《辛丑条约》有关。1901年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其中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这充分表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沦为了“洋人的朝廷”,列强放弃了瓜分的计划,而是扶植清王朝这个代理人的方式控制中国,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6.【答案】C 【解析】从题干中的“建设新中国”“推翻旧政府”“立党救国”等言论看,这反映了近代国人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的热切心情,希望通过“推翻旧政府”即革命的手段来“建设新中国”达到救亡图存的目的,故C项符合题意。A项,维新变法不提倡“推翻旧政府”,排除。B项,中国同盟会1905年建立,排除。D项,国民党政权此时也尚未建立,排除。故选C。 17.【答案】D 【解析】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而不是封建制度,因此③表述错误。排除带③ 选项,①②④⑤符合题意。 18.【答案】B 【解析】1912年2月发表的时政漫画《但闻人语响》,该漫画描绘的是有人听见从遥远的紫禁城传出了“逊位”的声音,依据所学,可知,漫画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期盼结束封建帝制的心声。B符合题意,ACD在题干漫画中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19.【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即民国元年,中华民国十四年按公元纪年应该是1925年,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20.【答案】B 【解析】孙中山发文“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为此发起的战争是护国战争。1912年1月1日,孙中山从上海赴南京参加临时大总统就职典礼,成千上万的群众列队欢呼,共和万岁之声震动天地。袁世凯称帝后,孙中山领导发动了护国战争。 21.【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的“只因为外交团(指由外国派驻中国的外交使节按照外交惯例组成的团体)小小的一个劝告,都吓得各鸟兽散。”可知,题干材料反映了列强势力在中国横行,故C符合题意;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和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AB;北洋政府的外交失利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D。 22.【答案】C 【解析】有学者指出,在中西文化经历了70多年的撞击和交汇之后,出现于20世纪第二个十年里的这一阵波潮,其潮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这个过程从探索辛亥革命失败的一面开始,最终成为近代第二次民族反思。“这一阵波潮”开始的标志是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中华民国建立后,从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受到知识阶层,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欢迎。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尊孔复古,新旧思潮发生了激烈冲突。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开始,新文化运动向尊孔复古的封建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把斗争锋芒直指维护封建统治的孔教,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C符合题意。 23.【答案】 (1)战争:鸦片战争;文件: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事件: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国家:俄国。 (3)事情: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灭;现状:近代中国“有海无防”(或海防废弛);条约:《马关条约》。 (4)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问题: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5)感想: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落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要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等。(任答一点,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材料一中的“这场禁烟运动”指的是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虎门销烟引发鸦片战争,中国被迫接受的“条件”写在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里。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据材料二内容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一事件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56年10月到1860年10月,以英法联军为主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占了北京,火烧圆明园。在这场战争前后攫取好处最多的是俄国。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是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3)由材料三“甲午一役,威海水陆之防,既毁于日本……”“东三省海防,奉天尤重。自日占旅、大,辽东半岛蕃篱尽撤”并结合所学知,在“甲午一役”中,威海卫水师“毁于日本”是指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灭。“藩篱尽撤”说明近代中国“有海无防”(或海防废弛);“甲午一役”后,中日双方签订了《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4)由材料四“1900年,西方列强悍然发动了共同侵略中国的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空前屈辱的《辛丑条约》。1901年初,掌握清政府实权的慈禧太后借光绪帝之名下诏,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可知,“共同侵略中国的战争”是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说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5)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落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要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等。 23.【答案】(1)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步(或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甲午战争:光绪帝:君主立宪制。 (3)辛亥革命:发动新文化运动。 (4)认识:中国的近代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由工业化开始,逐步深入到政治、思想文化领域:中国的近代化与民族危机密切相关。(言之有理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1)依据材料一“这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这个时期中较进步的中国人也确信,除了坚船利器以外,中国从西方没有多少东西可学”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依据材料二“中国在……战争中的败绩,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官员意识到了这场运动的局限性,必须扩大现代化的纲领,把政治改革也包括进去。康有为等鼓动皇帝遵循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的方式,建立一种融中西诸因素于一体的混合政体”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康有为和梁启超主张进行变法,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整体,得到光绪皇帝的支持。 (3)依据材料三“一个西方式的共和国建立了,在四千年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废除了由帝王统治的王朝”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废除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当时知识分子为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采取了新文化行动。 (4)综合上述材料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近代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由工业化开始,逐步深入到政治、思想文化领域:中国的近代化与民族危机密切相关。 25.【答案】 (1)鸦片战争;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甲午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4)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努力振兴中华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根据所学和材料“1840年的战争后”可知材料一中的“战争”指的是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根据材料二“其主要标志是海军的出场和角逐,决战是在黄海海面上进行的”可知材料二涉及的是甲午战争。甲午战争后中国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3)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三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 俄、日、法、德、意、奥等国,签订了《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 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禁止人民参加反帝运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努力振兴中华等。 26.【答案】(1)三民主义 (2)武昌起义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4)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解析】(1)根据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 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2)根据材料二“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提前起义。他们冲出营房,奔向楚望台军械库,守卫军械库的新军打开库门响应……第二天,起义军占领武昌”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3)依据材料三“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材料内容出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4)依据材料四“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洲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为止,其缔结于革命起事以后则否”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所以最后结果是失败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