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高效课堂教案(表格式共19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高效课堂教案(表格式共198页)

一单元 新闻聚焦 ‎1 消息二则 ‎ 课题 ‎ 消息二则 ‎ 课时安排 ‎ ‎2 课时 ‎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熟悉作品和作者, 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 2. 了解课文内容, 理解渡江战役的规模与意义, 感受作者表现在消息中的情感和立场。 3. 掌握消息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 了解其写法特点。‎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阅读课文, 圈点勾画主要信息, 把握课文的新闻要素, 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 通过厘清写作思路、 品味语言, 欣赏新闻写作的艺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 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 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难点 ‎ ‎ 重点 ‎ ‎1. 把握新闻的特点, 重点把握新闻的结构, 了解导语的作用。 2. 厘清新闻主体部分各层次间的关系, 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难点 把握消息的写法特点, 感受作者表现在消息中的情感和立场。‎ 教学准备 ‎ 课文朗读音频、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 诵读法、 点拨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 第1 课时 教学步骤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如果让时空倒流, 把历史的镜头定格在解放战争中的渡江战役, 人类战争史上的空前奇观便又在我们眼前重现。‎ 用有感染力 的语言再现 194‎ ‎ 浩浩长江的江面上, 万船齐发, 人民解放军的百万雄师在枪林弹雨中奋勇挺进, 冲破敌阵, 横渡长江。 那冲杀的场面, 那搏击的气势, 恢宏如诗, 壮美如歌。 只要一想到它, 无论是革命先辈, 还是我们这些后来人, 无不感到壮怀激烈, 豪情万丈。 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当年渡江战役的最高统帅毛泽东亲笔撰写的两则新闻, 一起重温那段难忘的历史吧。‎ ‎ 渡江战役的 场 景, 激 发 学生的学习 兴趣。‎ 基础梳理 作者介绍 1. 学生叙述自己了解的关于毛泽东的资料。 2. 老师用 PPT 展示毛泽东的简介。 毛泽东(1893—1976) , 字润之, 湖南湘潭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军事家、 思想家、 诗人、 书法家。 他的讲话稿收在《 毛泽东选集》里,诗词收在《 毛泽东诗词集》里, 撰写的新闻消息收在《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里。‎ 简要了解毛泽 东及其作品。‎ 背景探寻 本文选自《 毛泽东新闻作品集》(新华出版社2014 年版) 。 两则消息分别刊载于1949 年4 月22 日、24 日《 人民日报》。 1949 年初, 辽沈、 淮海、 平津三大战役结束,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 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仍然负隅顽抗, 一方面构建长江防线, 一方面大搞“和平”阴谋, 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半月的苦心经营后, 于4 月20 日悍然拒绝签订《 国内和平协定》。 4 月21 日, 毛泽东主席与朱德总司令发布《 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人民解放军于该日清晨发起了渡江战役。 4 月22 日2 时,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撰写的消息《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报道了中路军万船齐发, 突破敌阵, 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激烈战况。 22 日夜, 毛泽东又撰写了《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全面报道了前线最新战况。‎ 介绍背景,帮 助学生理解 课文内容。‎ 194‎ 字词归纳 展示 PPT, 检查学生的字词预习情况, 帮助学生再次梳理字词。 摧枯拉朽(xiǔ) 芜湖(Wú) 荻港(Dí) 督战(dū)溃退(kuì) 歼灭(jiān) 锐不可当(dāng) ①溃退: (军队) 被打垮而后退。 ②抵抗: 用力量制止对方的进攻。 ③歼灭: 消灭(敌人) 。 ④击溃: 打垮; 打散。 ⑤要塞: 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 有巩固的防御设备的据点。 ⑥业已: 已经。 ⑦督战: 监督作战。 ⑧泄气: 泄劲。 ⑨摧枯拉朽: 文中指枯草朽木受到摧折, 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 ⑩风平浪静: 没有风浪, 水面很平静, 形容平静无事。 ‎ 引 导 学 生 认 识、 理 解 课 文 中 的 生字、生词。‎ 整体感知 ‎1. 教师播放录音, 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体会文章的情感。 2. 教师指定两名学生尝试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 读出气势。 其他学生认真听读,并进行点评。 3. 学生从两则新闻中任选一篇, 自由朗读, 在文中圈点批注新闻的六要素, 从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学生圈点勾画, 教师巡回查看指导, 教师指定学生回答, 其他学生补充, 教师明确) 【教师指导】新闻的六要素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相当于记叙文的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 《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老 师 引 导 学 生 通 过 阅 读 课 文, 圈 点 勾 画 新 闻 六 要 素, 从 整 体 把 握 新 闻 的内容。‎ 194‎ ‎ 时间:1949 年4 月20 日午夜到21 日 地点: 芜湖、 安庆之间 人物: 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 事件发生的原因: 人民解放军渡江解放全中国 经过与结果: 二十日午夜, 我军万船齐发, 直取对岸, 突破安庆、 芜湖线, 二十一日三十万人全部渡过, 占领长江南岸广大地区。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时间:1949 年4 月20 日夜起至4 月22 日22 时 地点: 西起九江(不含) , 东至江阴的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人物: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事件发生的原因: 人民解放军渡江解放全中国 经过与结果: 二十日夜起, 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 芜湖线, 二十四小时内已渡过三十万人, 占领了长江南岸广大地区。 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至发电时止, 西路军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 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的东路军, 至发电时止, 已渡过大部, 经过整天激战, 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占领扬中、 镇江、 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 控制江阴要塞。 我军前锋, 业已切断镇江、 无锡段铁 路线。 4. 渡江战役已经过去许多年了, 今天再来读毛泽东当年写的这两篇消息, 你们有何感受? (学生踊跃发言, 教师总结) 【示例】①从这两则关于渡江战役的消息, 我读出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 读出了一代伟人的万丈豪情与必胜信念, 读出了共产党改天换地的斗志与决心。 历史告诉我们: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②学习了这两则新闻, 我们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也看到了正义的战争的力量。 我深刻地认识到:‎ 194‎ ‎ 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创造祖国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努力学习, 艰苦奋斗! ③那段战火纷飞的激情岁月, 已经成为历史, 但我们通过这两则消息依然能够感受到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怕流血、 不怕牺牲的革命豪情。 他们为人民而战, 为正义而战, 没有他们, 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 【教师小结】大家都说得非常好。 这两则消息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情形, 表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 写得大气磅礴, 充满胜利的豪情。 虽然这两则消息涉及的事件已成为历史, 但当我们今天重读这两则消息时, 依旧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人民解放军的那种威武气势。‎ 板书设计 ‎ 课后作业 ‎ ‎1. 观看今晚的《 新闻联播》, 选择感兴趣的新闻, 概括出六要素。 2. 再读课文, 试厘清文章的结构。‎ 第2 课时 教学步骤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温故知新 上节课我们通过阅读这两则新闻概括了新闻六要素, 了解了两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厘清、 品析这两则新闻的结构层次和语言, 学习并体会新闻的结构特点和语言特色。‎ 概括上节课 内容,引出本 节课内容。‎ 研读赏析 ‎( 一) 新闻的结构 过渡语: 同学们, 在分析这两篇新闻之前, 我们先了解一下新闻的结构。 (PPT展示) 新闻在结构上, 一般包括标题、 导语、 主体、 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前三者是主要部分, 后两者是辅助部分。 标题, 一般包括引题、 正题、 副题; 导语, 一般指“电头”后 教 师 讲 解 新 闻 的 结 构, 然 后 在 此 基 础 上 以 教 师 提 问 的 形 式, 引 导 学 生 194‎ ‎ 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 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 使读者对消息的主要内容一目了然; 主体, 随在导语之后, 是消息的主干, 是集中叙述事件、 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 是新闻的关键所在; 结语, 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最后一段话, 是消息的结尾, 根据内容的需要, 可有可无; 背景, 是事件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 条件,是消息的从属部分, 常插在主体部分, 或插在“导语”或“结语”之中。 请学生结合《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右侧边栏的批注, 仔细体会标题、 电头、 导语、 主体的特点及作用。 ( 二)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PPT 出示如下问题, 学生思考作答, 教师明确。 1. 说说电头有什么作用。 写明通讯社的名称和发电时间, 说明材料真实可信, 消息及时。 2. 这则消息的导语有什么作用? 交代了这则消息发生的时间、 地点及它的主要事实。 3. 主体部分报道人民解放军“英雄式”战斗, 是怎么报道的? 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 正面描写: 我军万船齐发, 直取对岸, 不到二十四小时, 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 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侧面烘托: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 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 军无斗志, 纷纷溃退。 ( 三)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学生再读课文,PPT 出示如下问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 教师巡回指导; 小组选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 1. 标题中的“百万” 是实数, 还是虚数? 从中我们可以总 结 出 消 息 具 有 什 么特点? ‎ ‎ 合 作 探 究, 深 入 厘 清 两 则 新 闻 的 结 构 及 内 在 的 逻 辑联系。‎ 194‎ ‎“百万”是实数, 其中中路军30 万, 西路军、 东路军各35 万。 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消息具有“真实性”的特点。 2. 这则消息的导语是什么? 它是从哪几方面总领全文的? 导语是开头两句: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 冲破敌阵, 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不含) , 东至江阴, 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它从渡江作战的兵力、 战线(即渡江区域) 、 战况三个方面总领全文。 3. 这则消息的主体部分是什么? 可分为哪几个层次? 这几个层次之间是怎样紧密地衔接在一起的? 主体部分: 从“二十日夜起”到文章结尾。 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 从“二十日夜起”至“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写中路军的渡江情况; 第二层(从“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至“不起丝毫作用”) 写西路军渡江情况; 第三层(从“汤恩伯认为南京、 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 到文章结尾) 写东路军渡江情况。‎ 衔接方式: ①时间上的衔接: 二十日夜———二十一日下午五时———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二十二时。 ②渡江部队的衔接: 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 ③内容上的衔接: 第二层“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 … ”与第一层衔接; 第三层“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与第二层衔接; 第三层“汤恩伯认为南京、 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 弱点只存在于南京、 九江一线”与“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 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衔接。 4. 这则消息的主体部分为什么按照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的顺序叙述? 西路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 为什么先说西路军, 再说东路军?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 所以先说。 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 都是敌军抵抗“甚为微弱”, 所以西路军接着中路军说。 而东路军所遇抵抗较为顽强,‎ 194‎ ‎ 因此最后说东路激战, 文势也进入高潮。‎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 ‎1. 找出文中能体现新闻语言准确、 精练特点的语句, 并作简要赏析。 2. 根据所学知识写一则发生在身边的新闻。‎ 这两则消息铿锵有力、 短小精悍。 它们带领我们重回那场惊心动魄的战役, 使我们深刻感受到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同仇敌忾、 所向披靡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这两则消息既有共同点, 又各具特色。 所以我讲授时, 第一则新闻侧重于让学生学习并体会新闻的结构特点, 第二则新闻侧重于让学生们体会新闻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作者构思行文之妙。 这样的处理, 避免了讲授的重复。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注重对学生学习方式与方法的建构, 重视师生间的平等交流, 让学生在自主、 合作、 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各抒己见、 取长补短。 1. 【电子教案】【同步课件】【备课资源】【同步试卷】详见光盘内容。 2. 【拓展延伸】 毛泽东的诗文名句 *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 忆秦娥· 娄山关》 *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 清平乐· 六盘山》 *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 牢骚太盛防肠断, 风物长宜放眼量。 ———《 七律· 和柳亚子先生》 *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 七律· 长征》 * 我欲因之梦寥廓, 芙蓉国里尽朝晖。 ———《 七律· 答友人》‎ 194‎ ‎ * 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 菩萨蛮· 黄鹤楼》 * 云横九派浮黄鹤, 浪下三吴起白烟。 ———《 七律· 登庐山》 ‎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 课题 ‎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 课时安排 ‎ ‎2 课时 ‎ 授课人 教学目标 ‎ ‎ 知识与技能 ‎ ‎1. 了解课文内容, 明确作者通过新闻事实传达出的观点。 2. 了解消息在写作方式和语言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阅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通过对文章结构和语言的品析, 了解消息的写作方式和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人类中的精英对人类历史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感受诺贝尔宽广的胸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 ‎ 把握这则新闻的内容、 结构, 了解导语的作用。‎ 难点 ‎ 厘清这则新闻主体部分各层次之间的关系, 体会其语言的准确性、 简洁性。‎ 教学准备 ‎ 课文朗读音频、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 诵读法、 点拨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第1 课时 教学步骤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2012 年, 中国文学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5 年, 中国医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诺贝尔奖是什么呢? 哪些人可以获得诺贝尔奖呢? 诺贝尔奖又有什么特殊之处呢? 这节课, 让我们一起学习《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 列举中国诺贝 尔奖的获得 者,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194‎ 基础梳理 作者介绍 1. 学生叙述自己了解的关于诺贝尔的资料。 2. 老师用 PPT 展示诺贝尔的简介。 诺贝尔(1833—1896) , 瑞典化学家、 工程师、 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 诺贝尔一生拥有355 项专利发明, 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 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 积累了巨额财富。 1895 年, 诺贝尔立遗嘱将遗产的大部分( 共920万美元) 作为基金, 将每年所得利息作为年度奖金, 授予世界各国在物理学、 化学、 生理学或医学、 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 简 要 了 解 诺 贝 尔 及 诺贝尔奖。‎ 背景探寻 本文选自《 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闻佳作》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 有改动。 诺贝尔奖最初分设物理学、 化学、 生理学或医学、 文学、 和平五个奖项,1968 年增设“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学奖”, 人们习惯上称其为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奖每年发给在过去的一年里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并且不限国籍。 首届诺贝尔奖于1901 年12 月10 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同时颁发。 路透社对这一新闻事件进行了报道。 本文就是由路透社的报道改编而成。‎ 介绍写作背 景, 帮 助 学 生理解课文 内容。‎ 字词归纳 展示 PPT, 检查学生的字词预习情况, 帮助学生再次梳理字词。 颁发(bān) 仲裁(cái) 遗嘱(zhǔ) 巨额(é) ①颁发: 授予(勋章、 奖状、 证书等) 。 ②遗嘱: 人在生前或临死时对自己身后事如何处理用口头或书面形式所做的嘱咐。 ③建树: 建立(功绩) ; 建立的功绩。 ④仲裁:争执双方同意的第三者对争执事项做出决定,‎ 引导学生认 识、理解课文 中 的 生 字、 生词。‎ 194‎ 如国际仲裁、海事仲裁、劳动仲裁等。‎ 整体感知 ‎1.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 学生认真听读并给生难字注音。 2. 教师指定学生朗读课文。 其他学生认真听读, 纠正读错字音并进行点评。 3.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并在文中标注出新闻的时间、 地点、 人物, 概括新闻事件。教师指定学生回答, 其他学生补充、 纠正, 教师明确。 时间:1901 年12 月10 日 地点: 瑞典的斯德哥尔摩 人物: 瑞典国王、 挪威诺贝尔基金会成员、 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事件: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4. 根据消息的文体特点, 找出其导语和主体部分, 并说说导语和主体各讲了哪些内容。 (学生勾画导语和主体部分, 思考作答, 教师明确) 导语部分: 文章第1 段。 讲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和诺贝尔的遗嘱。 主体部分: 文章第2、3 段。 讲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其贡献, 诺贝尔奖的颁发机构、 时间及地点。 5. 文章第4 段属于新闻结构的哪部分? 有什么作用? (学生思考作答,教师明确) 背景部分。 作用是让学生了解诺贝尔奖资金的来源, 诺贝尔奖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分离的情况。‎ 老师引导学 生通过阅读 课 文, 圈 点 勾画新闻要 素, 从 整 体 把握新闻的 内容。‎ 板书设计 ‎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导语———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主体———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及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 时间和地点 背景———补充说明诺贝尔奖奖金来源、 资金管理权和评议权的归属情况 194‎ 课后作业 ‎ 阅读当日报纸上的一则消息, 批注出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等。‎ 第2 课时 教学步骤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温故知新 ‎ 上节课我们通过阅读, 分析了这则新闻的结构, 了解了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研读课文, 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概括上节课 内容,引出本节课内容。‎ 研读赏析 ‎( 一) 精读课文, 深入探究。 PPT 出示如下问题, 学生细读课文, 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 教师巡回指导, 小组选代表发言, 教师指点、 明确。 1. 课文主体部分为什么要一一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呢? 一方面是表现新闻事实的准确性; 另一方面是表现新闻事实的真实性; 还因为“列举获奖者的国籍、 姓名、 奖项和所做贡献”是新闻的重点, 所以要一一列举。 2. 课文的主体部分详写了什么内容, 略写了什么内容, 为什么这样安排? 主体部分详写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情况, 略写了颁奖机构, 时间和地点, 还略写了资金来源和两权分离。 因为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国籍、 姓名、 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这些情况是整篇新闻要报道的重点, 能更好地突出中心, 所以要一一列举,进行详写; 而其他方面, 如颁奖机构、 时间、 地点和资金来源不是新闻的重点, 只需交代清楚, 无须详写。 这样安排详略能更好地突出中心。 3. 最后一段特别说明诺贝尔奖的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是分离的, 有何用意? 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能够有效地保证诺贝尔奖评奖的公正性,‎ 学生以小组 为单位对课 文的内容和 写法进行深 入探究。‎ 194‎ ‎ 能有效防范“谁有钱谁就有权,谁有权谁就有理”的不公平现象发生。 公正性是权威性的基础, 诺贝尔奖(特别是它的科技类奖项和文学奖)一百多年以来形成的权威性, 与这一制度提供的保障关系密切。 就当时而言,诺贝尔奖只是首次颁发,特别需要强调其权威性, 但如果明确写出,需要大量文字(比如介绍评奖者的专业水准和道德操守), 信息量并非消息能承载得起。 因此,作者巧妙地用新闻背景来表现诺贝尔奖的公正与权威,既客观,又简洁。‎ ‎( 二) 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PPT 出示如下句子, 学生仔细揣摩、 品味, 体会新闻语言准确、 精练、 生动的特点。 学生举手回答, 教师指导、 明确。 1. 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 , 他发现了 X 射线。 “发现”是已有的事物或现象从隐藏、 不为人知的状态到为众人所知的状态的过程。 而 X 射线是波长介于紫外线和 Y 射线之间的一种电磁辐射, 它本来就存在。所以, 此处用“发现”, 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2. 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 , 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颇有建树的“颇”在这里是“很, 相当”的意思, 在文中指普吕多姆在诗歌创作方面造诣很深, 成果丰硕,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理所应当的。‎ 引 导 学 生 通 过 对 典 型 语 句 的 分 析, 体 会新 闻 的 语言特点。‎ 板书设计 ‎ 课后作业 ‎ 运用学到的新闻结构的知识, 写一篇新闻, 报道本校或本班的某人、 某事或者某项活动。‎ ‎ 本文主要介绍了诺贝尔奖设立的宗旨, 首届获奖者的获奖成就和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 时间、 地点及奖金来源。 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 阅读消息已经没有障碍, 但是分析消息,‎ 194‎ ‎ 掌握消息的结构, 概括主要内容, 以及品析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表达效果仍有不小的难度。 所以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 我主要抓住这几个要点, 按照从浅到深, 从易到难的顺序设置、 讲解题目, 让学生在掌握本文内容和结构的同时, 也对消息这一体裁的结构和特点有所了解。 本节课授课思路清晰, 内容重点突出, 方法灵活多样,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 【电子教案】【同步课件】【备课资源】【同步试卷】详见光盘内容。 2. 【拓展延伸】 有关“奉献”的诗文名句 *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 己亥杂诗》 *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 石灰吟》 *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 蜂》 *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无题》 * 丈夫贵兼济, 岂独善一身。 ———白居易《 新制布裘》 火 药 火药是一种可由火花、 火焰或点火器材引燃, 能在没有外界助燃剂的参与下进行迅速而有规律的燃烧并放出大量气体和热的药剂, 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唐中期的书籍里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 唐朝末年,火药已被用于军事。 宋元时期, 火药广泛用于战争, 主要有突火枪、 火箭、 火炮等。 十三、 十四世纪, 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火药的发明和传播, 改变了中世纪的战争模式, 推动了历史发展的进程。 ‎ ‎3 “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课题 ‎ ‎“飞天”凌空———跳 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 课时安排 ‎ ‎2 课时 ‎ 授课人 教学目标 ‎ ‎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课文内容, 欣赏作者描绘的画面, 感受文中体现的运动之美。‎ 194‎ ‎ ‎ ‎ 2. 找出课文的新闻要素, 理解新闻特写的新闻价值。 3. 掌握新闻特写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 了解其写法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课文重点句子、 段落的分析, 学习本文妙用修辞、 动静结合、 正面与侧面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我国跳水运动员的风采, 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 ‎1. 把握新闻特写的特点, 尤其是新闻特写的内容和主旨。 2. 欣赏描写的画面, 感受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祖国争光的信念。‎ 难点 ‎ 感受中国运动员的拼搏精神。‎ 教学准备 ‎ 课文朗读音频、 吕伟跳水视频、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 诵读法、 点拨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 第1 课时 教学步骤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1982 年11 月24 日, 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上, 中国运动员吕伟获得了女子十米跳台跳水比赛的冠军。 ( 播放吕伟跳水的视频) 她跳水的这一过程, 被记者夏浩然、 樊云芳用生动的语言报道了出来。 今天, 我们就来欣赏这篇精彩报道。‎ 播放吕伟跳 水 视 频, 引 出课题。‎ 基础梳理 作者介绍 老师用 PPT 展示夏浩然、 樊云芳的简介。 夏浩然, 《 光明日报》记者。 代表作品有《 南粤“猛虎”———吴育华》《 论科学技术与工艺美术相结合》等。 樊云芳, 光明日报社湖北记者站原站长、 主任记者,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三八红旗手, 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 首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 中共十三大代表。 其作品文笔流畅、 细腻、 形象、 生动。 代表作品有《 ‎ 简要了解夏 浩 然、 樊 云 芳及作品。‎ 194‎ 一个工程师出走的反思》( 与丁炳昌、 张祖璜合作) 。‎ 背景探寻 本文选自1982 年11 月25 日《 光明日报》。 有删改。 1982 年11 月24 日, 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中, 中国运动员吕伟获得女子十米跳台跳水比赛冠军。 本文是对吕伟跳水比赛的报道。‎ 介绍写作背 景, 帮 助 学 生理解课文 内容。‎ 字词归纳 1. PPT 展示, 检查学生的字词预习情况, 帮助学生再次梳理字词。 凌空(líng) 翘首(qiáo) 轻盈(yíng) 由衷(zhōng) 悄然(qiǎo) 屏息敛声(bǐng) 眼花缭乱(liáo) 震耳欲聋(zhèn)‎ ‎①翘首: 抬起头来。 ②从容不迫: 非常镇静、 不慌不忙的样子。 ③眼花缭乱: 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④震耳欲聋: 耳朵都快震聋了, 形容声音很大。 ⑤如梦初醒: 好像刚从梦中醒过来。 形容刚刚从糊涂、 错误的境地中觉醒过来。 2. 针对重难字词, 进行适当讲解。 例: “翘”是多音字, 意为“抬起(头) ”“(木、 纸等) 平的东西因由湿变干而不平”时读“qiáo”, 如翘首、 翘盼、 翘望; 意为“(人体的一部分、 物体的一头儿) 向上仰起”时读“qiào”, 如翘辫子、 翘尾巴。‎ 引导学生认 识、 理 解 课 文 中 的 生 字、生词。‎ 整体感知 ‎1. 教师播放录音, 学生认真听读并注意体会文章的情感。 2. 教师点名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气势。 其他学生认真听读,并进行点评。 3.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如下问题(PPT 展示) : (1) 这则新闻特写报道了哪件事? 着重抓住什么来叙写这件事的? ( 学生思考作答, 教师明确) ‎ 教师引导学 生通过多种 朗读方式,了 解文章的主 要内容,并给 文章划分段 194‎ 这则新闻特写报道的是跳水姑娘吕伟在新德里亚运会上赢得金牌的事。 课文是抓住吕伟跳水的动作来叙写这件事的。 (2) 本文按照什么顺序记叙这件事? 可分为几部分? 每部分各写了什么? ( 学生默读课文, 同桌之间讨论, 教师指定学生回答, 其他学生补充, 教师归纳、 总结)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记叙这件事。 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 段) : 吕伟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 准备跳水。 第二部分(第2~4 段) : 细致刻画吕伟起跳、 腾空、 入水的跳水动作。 第三部分(第5~8 段) : 写了观众的反应和现场的气氛。‎ ‎ 落层次。‎ 板书设计 ‎ 课后作业 ‎ ‎1. 熟记本文的生字、 生词。 2. 细读课文, 品析文章生动优美的语言。‎ 第2 课时 教学步骤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温故知新 ‎ 上节课我们给文章划分了段落层次, 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研读课文, 探究文章的写作方法, 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概括上节课 内容,引出本 节课内容。‎ 研读赏析 精读课文, 探究写法 本文是一篇非常优秀的人物特写, 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 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请同学们细读课文, 说说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并举例说明。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 教师巡回指导, 小组选代表发言, 教师点评、总结) 动静结合, 对比烘托的写法。‎ 学生以小组 为单位对课 文的写法进 行深入探究。 引导学生通 过对典型语 句 的 分 析,‎ 194‎ ‎ 如文中写吕伟跳水前的准备, 先写吕伟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 风度优雅”, 这是“静”; 再用“飘浮的白云、 掠过的飞鸟、 翘首的观众”这些动感的环境加以烘托, 动静相宜, 充分展现了吕伟的沉着冷静, 坚定自信和观众的高度关注, 为吕伟的起跳做了一个巧妙的铺垫。‎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如文章对吕伟起跳前的沉静自若及起跳、腾空、 入水一系列动作的慢镜头回放采用了正面描写。 而对记者的赞叹, 观众的掌声、 欢呼声, 游泳场的气氛的描写则是侧面描写。 这样结合起来写, 更有力地展现了吕伟跳水动作的出色完美、 技艺精湛、 精彩绝伦, 同时也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 为国争光的主题突显了出来。 品味语言, 感受魅力 1. 文章第二部分, 作者用优美的语言, 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夺魁的精彩瞬间, 字里行间洋溢着动态美。 请同学们认真读第2~4 自然段, 勾画出动词运用精妙的句子, 并进行简要赏析。 (学生默读课文, 勾画相关语句, 思考作答, 教师点评、 总结)‎ ‎【示例】①轻舒双臂, 向上举起, 只见吕伟轻轻一蹬, 就向空中飞去。 (“轻舒双臂”“轻轻一蹬”“向空中飞去”对吕伟起跳、 飞天的动作进行了细致地刻画, 有力地突出了吕伟动作的轻柔、 优美、 舒展, 充满了动态美。 ) ②一瞬间, 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 ( 一个“托”字犹如定格在空中, 从而更加表现出吕伟身材修长、 美妙、 轻盈的特点。 ) 2. 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学生默读课文, 勾画相关语句, 思考作答, 教师点评、 总结) 文中运用了比喻、 拟人、 衬托等多种修辞手法。 比喻既有明喻也有暗喻,‎ ‎ 体会文章的 语言特点。‎ 194‎ ‎ 如“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 飞天’ ”“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像轻盈的、 笔直的箭”是明喻; “‘ 飞天’ 凌空”“轻轻一蹬, 就向空中飞去”是暗喻, 写出了跳水动作的优美绝伦。 拟人, 如“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 “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从侧面写出了吕伟跳水技艺的高超。 衬托, 如“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 屏息敛声”, 从侧面 写 出 了 跳 水 表 演 的精彩。使用这些修辞手法, 增强了作品的形象性、 生动性, 调动了读者丰富的想象力。 【教师小结】这篇新闻特写善于捕捉瞬间, 突出一点。 在一秒七的时间里, 记者层次分明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飞天”画卷。 文势有起有伏, 动静相宜, 侧面烘托, 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祖国争光的主题突显了出来, 不仅是一篇非常优秀的人物特 写, 更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 值得我们细细品鉴。‎ 板书设计 ‎ 课后作业 ‎ 熟读课文, 进一步体会本文的情感、 写法和语言特色。‎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是一篇新闻特写, 发表于1982 年11 月25 日《 光明日报》, 由夏浩然,樊云芳采写。 仅500 多字的特写, 记者别具匠心地选用了百余个动词, 堪称精当运用动词的新闻经典。 时隔30 多年, 今天再来读它, 依然会让读者觉得比赛像刚结束一样。 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新闻而且具有美学价值。 所以,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 我主要引导学生在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 对文章的写法、 语言进行深入探究, 让学生分析新闻特写的写作特点, 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上也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 我只做必要的引导和点拨。 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 学生的表现比较积极, 对本文的写法、‎ 194‎ ‎ 语言特色也有了较深的理解。 不过, 本文的教学也有不尽人意之处, 如学生对本文作者情感的理解、 对运动员拼搏精神的感受只停留在较浅的层面, 课后还需在这方面给学生进一步的指导和点拨。 1. 【电子教案】【同步课件】【备课资源】【同步试卷】详见光盘内容。 2. 【拓展延伸】 怎样写好现场短新闻 用“五官”采写是写作现场短新闻的基础。 作者深入现场后, 不能像个木偶, 必须充分发挥“五官”的作用去观察现场。 眼: 要像一部摄像机。 要把事件主要人物的肖像、 行动、 细节乃至现场的景物摄下来。 耳: 要像一部录音机。 要把主要人物的话原汁原味录下来, 其他人物有意义的话录下来。 鼻: 要成为“新闻鼻”。 要嗅一嗅现场空气的气味是否正常, 尽可能感受是什么气味。 口: 要成为“新闻嘴”。 要张开嘴伸出舌头舔一舔, 尝尝是什么味道。 身: 要勤莫偷懒。 要注意感受现场的冷暖, 对有关东西掂一掂, 感受轻重; 对有关路程, 迈开腿去量一量,看看有多远。五官感受的东西越多, 写出来的稿子就越生动, 否则就是一杯淡而无味的白开水。 ‎ ‎4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课题 一着惊海天———目击 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 首架次成功着舰 课时安排 ‎ ‎2 课时 ‎ 授课人 教学目标 ‎ ‎ 知识与技能 ‎ ‎1. 掌握通讯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 了解其写法特点。 2. 把握本则通讯的主要内容及写作特色。‎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 默读、 品味、 批注等多种方法和自主、 合作、 探究等多种方式来理 194‎ ‎ 解作品的内涵及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历史意义, 增强爱国情感和民 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 抓住通讯的特点, 理解成功着舰、 举国振奋的主题。‎ 难点 ‎ 品味准确精练、 形象生动的通讯语言, 体会其含义。‎ 教学准备 ‎ 课文朗读音频、 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视频短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 诵读法、 点拨法、 比较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第1 课时 教学步骤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播放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视频短片) “一旦选择了舰载战斗机飞行, 就意味着从零开始迎接未知的巨大风险。 ”“做出这个选择, 我不后悔!”这两句都是戴明盟说的话。 同学们听到这两句有血性、 有担当的话有什么感受呢? 戴明盟又是谁呢? 他就是“一着惊海天”的主角! 中国航母成功起降第一人! 我国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航母舰载战斗机就是他驾驶的歼-15 舰载机。 今天, 我们就来一睹歼-15 舰载机成功着舰的风采吧!‎ 播放我国航 母舰载战斗 机首架次成 功着舰视频, 引出课题。‎ 基础梳理 作者介绍 教师用 PPT 展示蔡年迟、 蒲海洋的简介。 蔡年迟、 蒲海洋, 《 人民海军报》记者。‎ 简要了解作 者。‎ 背景探寻 本文选自2012 年11 月25 日《 人民海军报》。 有改动。 获悉我国将首次组织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的消息后, 记者经多方协调, 随直升机飞降正在海上训练的辽宁舰, 在高空看到“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 现场采访中, 记者获取了进入最佳采访部位———辽宁舰舰岛塔台采访的机会, 充分利用这个最佳视角, ‎ 介绍写作背 景,帮助学生 理 解 课 文 内容。‎ 194‎ 见证了我国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的全过程。 综合现场所见所闻所感, 记者聚焦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历史时刻独家, 完成了现场特写, 并第一时间发回报社, 报社第一时间安排上版,并以文配图的形式, 进行了突出处理。 因保密需要, 文中以“× × ” 代替一些具体数据。‎ 字词归纳 1. PPT 展示, 检查学生的字词预习情况, 帮助学生再次梳理字词。 呼啸(xiào) 澎湃(pài) 桅杆(wéi) 凛冽(lǐn) ‎ 浩瀚(hàn)坠毁(zhuì) 娴熟(xián) 舰艉(wěi) ‎ 湛蓝(zhàn) 监视(jiān)默契(qì) 咆哮(xiào)‎ ‎ 刹那(chà) 瞬间(shùn) 紧绷(bēnɡ) ①着舰: 文中指舰载机降落在航空母舰上。 ②呼啸: 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③桅杆: 轮船上悬挂信号、 装设天线、 支撑观测台的高杆。 ④凛冽: 刺骨地寒冷。 ⑤浩瀚: 水势盛大。 ⑥娴熟: 熟练。 ⑦湛蓝: 深蓝色(多形容天空、 湖海等) 。 ⑧默契: 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 ⑨咆哮: 形容水流奔腾轰鸣, 也形容人暴怒喊叫。 文中形容发动机的轰鸣声。 ⑩镌刻: 雕刻。 ⑪惊心动魄: 形容使人感受很深, 震动很大。 ⑫一丝不苟: 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形容办事认真。 2. 针对重难字词, 进行适当讲解。 例: “刹”是多音字,意为“佛教的寺庙”“极短的时间, 瞬间”时读“chà”,‎ 引导学生认 识、理解课文 中 的 生 字、 生词。‎ 194‎ ‎ 如古刹、刹那;意为“止住(车、机器等) ”“比喻停止或制止”时读“shā”,如刹车、刹住不正之风。‎ 整体感知 ‎( 一) 文体知识简介 这则新闻是一则通讯, 那么什么是通讯? 它又有什么特点呢? (PPT 展示有关通讯的知识, 生齐读) 通讯的定义: 运用叙述、 描写、 抒情、 议论等多种手法, 具体、 生动、 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它是记叙文的一种, 是报纸、 广播电台、 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通讯的特点: 严格的真实性; 报道的客观性; 较弱的时间性; 描写的形象性; 议论色彩较浓。 通讯的分类: 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 特写也是通讯的一种。 ( 二) 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1.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 学生认真听读, 提醒学生注意体会通讯中饱含的情感。 2. 学生自由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 读出气势和感情。 3. 教师指定学生朗读, 其他学生认真听读, 质疑、 点评。 4. 学生默读课文, 思考如下问题(PPT 展示) , 举手回答, 教师明确。 (1) 这是一篇什么通讯? 事件通讯。 (2) 这篇通讯重点写了什么内容? 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及意义。 (3) 这篇通讯按照什么顺序来记叙的? 主要写了哪些环节?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记叙, 主要写了着舰前检查准备、 指挥调整战机的着舰姿态、成功着舰、 欢呼庆祝等环节, 生动地再现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全过程。 (4) 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有何意义? ‎ ‎1. 教师讲解 有关通讯的 知识。 2. 引导学生 通过多种朗 读形式,了解 文章的主要 内容。‎ 194‎ 承载着国人和海军官兵的强军梦想, 破解了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 标志着我国海军真正进入航母时代。‎ 板书设计 ‎ 课后作业 ‎ ‎1. 识记本文重点生字词。 2. 体会通讯语言的生动性。‎ 第2 课时 教学步骤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温故知新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通讯这一体裁的知识, 并且通过阅读课文, 大致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研读课文, 探究文章的写作方法, 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概括上节课 内容,引出本 节课内容。‎ 研读赏析 ‎( 一) 探究写法, 体会情感 1. 我们能清晰地了解航母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的全过程, 得益于作者对整个着舰过程的精彩描写。 请你从文本的“描写角度”入手分析, 说说本文是如何将整个舰载过程写得清楚生动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 教师巡回指导, 小组选代表发言, 教师指导、 总结) ①正面描写。 作者正面描写了舰载机起飞的准备工作, 舰载机下降过程中的姿态调整, 以及成功着舰的详细过程。 正因为这个完整的正面描写, 我们才能如此清晰、 如临现场般地了解到舰载机起飞并成功着舰的始末。 ②侧面描写。 全文有许多侧面描写. 如写环境, “海风呼啸, 海浪澎湃”, 环境描写不仅起着烘托紧张气氛的重要 1. 学生以小 组为单位对 课文的写法 进 行 深 入 探究。‎ 2. 引导学生 圈点勾画自 己喜欢的语 句并作简要 赏 析, 深 入 体会文章的 语言之美。‎ 194‎ 作用, 而且侧面突出了舰载机着舰的艰难; 又如背景介绍, “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 无疑将此次飞行的困难准确地描述了出来, 让读者更能感知到着舰过程中的紧张; 又如对人物神态、 语言的描写, “许多人落泪了”“太让人激动了”等, 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着舰成功的喜悦。 2. 请你说说, 为什么在舰载战斗机着舰后大家如此欢乐, 并且“许多人落泪了”。 请结合全文, 说说你的阅读感受。 (学生思考作答, 教师点评) 【示例】因为“舰载战斗机上舰, 中国白手起家, 一切从零开始”, 对于中国而言,这是富国强军路上迈出的重大一步。 它彰显着中华民族自力更生与不懈奋斗的精神, 它是国之骄傲。 这是大家如此激动并感动的原因。 读完全文, 我认识到祖国正在走向强大, 走向繁荣, 我为祖国军事上的重大突破感到自豪。 同时, 我也能感受到祖国发展的不易, 我们应该在看到国家富强的同时展望未来。 对我们而言, 努力学习才能更好地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贡献。 ( 二) 赏析语言, 体会美感 本文的语言非常的优美、 生动、 有感染力。 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 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 并做简要赏析。 (学生默读课文, 并进行圈点勾画, 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学生举手回答, 教师点评) 【示例】①从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 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 在海上起伏行进。 (用“树叶”比喻航母, 写出航母之小, 突出舰载战斗机飞行之高, 距离航母之远;“起伏行进”以一个细节动作,突出舰载战斗机着舰的条件十分严苛和复杂。)‎ ‎②绕舰一转弯, 二转弯, 放下起落架, 放下尾钩, 歼-15‎ 194‎ ‎ 舰载机像凌波海燕, 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 对准甲板跑道, 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转弯”“放下”“调整”“下滑”一连串动词的运用, 将舰载机降落的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 “像凌波海燕”比喻的运用, 描绘出歼-15 舰载机着舰时轻盈灵活的姿态, 表现出驾驶员高超的技术水平, 蕴含作者的赞美之情。 ) ③舰载战斗机上舰, 中国白手起家, 一切从零开始。 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 “我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 但是, 十年之内, 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舰!”为了这一着, 面对技术封锁, 多少人殚精竭虑, 青丝变白发; 多少人顽强攻关, 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 默默奉献… … 今天, 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 能不激动吗? ( 这段话属于议论性文字, 运用引用、 排比、 反问、 对比等修辞手法, 表明舰载机成功着舰 的成功靠的是中国人自己的实力。 引用某国大将的武断之言, 跟我军舰载机着舰成功形成对比, 既让这位大将的武断之言成了笑话, 又表现出我国真正的实力不容小觑, 使每个中国人都感到无比自豪。 )‎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 根据所学知识, 尝试着写一则通讯, 字数不限。‎ ‎ 学生首次接触通讯这种新闻体裁, 首先要让他们明白通讯是广义的新闻。 作者通过对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报道, 表明我国海军强军梦终于实现, 体现了海军将士不畏艰险、 勇攀高峰的崇高精神。 本文情节虽然简单, 可是要求学生真正地读懂并有所收获, 并不容易。 所以, 在教学内容上, 我主要选择了文体知识、写作手法、 语言特色、 思想感情四个方面。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 基本了解通讯的写法就可以了。‎ 194‎ ‎ 因此我的教学重点放在语言欣赏和情感体悟上。 教学方法上, 我主要采用朗读和批注的方法, 把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 但由于时间原因,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只进行了选择性的解答, 以后在这方面要多加注意, 尽可能多地解决学生的疑问。 1. 【电子教案】【同步课件】【备课资源】【同步试卷】详见光盘内容。 2. 【拓展延伸】 中国古代四大航海船 (一) 福船。 亦称“大福船”, 是一种尖底海船, 以行驶于南洋和远海著称, 也是明代一种巨型战船。 宋人说: “海舟以福建为上。 ”明代我国水师以福船为主要战船。 (二) 广船。 广船产于广东, 它的基本特点是头尖体长, 梁拱小, 甲板脊弧不高。 船体的横向结构用紧密的肋骨跟隔舱板构成, 结构坚固, 有较好的适航性能和续航能力。 (三) 沙船。 一种平底、 方头、 方艄的海船, 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船型。 在唐宋时期, 它已经成型, 成为我国北方海区航行的主要海船。 因其适于在水浅多沙滩的航道上航行, 所以被命名为沙船, 也叫作“防沙平底船”。 它在江河湖海皆可航行, 适航性强, 宽、 大、 扁、 浅是其最突出的特点。 (四) 鸟船。 船首形似鸟嘴, 因船头眼上方有条绿色眉而又得名“绿眉毛”, 它是我国的优秀船型, 并与沙船、 福船、 广船一起, 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船”。 ‎ ‎5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 课题 ‎ 国行公祭, 为 佑世界和平 课时安排 ‎ ‎1 课时 ‎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 ‎1. 引导学生掌握新闻评论这种文体。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爱憎分明的语言特色,学习正反论证的论证方法。‎ 过程与方法 ‎ ‎1. 朗读课文, 在朗读中体会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 结合课文内容, ‎ 194‎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 对和平人士表示赞赏, 对日本右翼分子的罪恶行径进行谴责。 2. 呼吁人们只有牢记历史, 不忘耻辱, 才能在未来更好地捍卫和平。‎ 教学重难点 重点 ‎ 掌握正反论证的论证方法, 并能在写作中运用这种方法。‎ 难点 通过品味文中爱憎分明的语言, 让学生牢记历史、 警钟长鸣, 激发学生捍卫世界和平的意识。‎ 教学准备 ‎ 课文朗读录音、PPT 课件。‎ 教学方法 ‎ 朗读法、 讨论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步骤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南京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 是我们的六朝古都, 自古繁华。 我沉醉在秦淮河的烟波里, 我流连在夫子庙的人潮里。 今天的南京, 与世界共进, 呈现出蓬勃向上的生机和力量。 然而我们不能忘记1937 年南京大屠杀的惨痛历史。 在那惨痛的岁月里, 我们的同胞惨遭杀戮, 我们的古老文明遭受蹂躏。 我们只有牢记历史,不忘耻辱, 才能在未来更好地捍卫和平。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国行公祭, 为佑世界和平》。‎ 看今天的南 京,回忆历史 中的南京,运 用对比的手 法,导入本课。‎ 基础梳理 背景探寻 本文发表于2017 年12 月13 日《 人民日报》。 2017 年12 月13 日是我国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全世界人民都爱好和平, 但在日本, 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态度仍然顽固, 他们不断寻找各种借口对当年的军国主义罪行百般抵赖, 扭曲历史, 美化战争, 颠倒黑白, 并企图通过修宪复活军国主义。 本文写于这个大的背景之下, 目的是让全世界的人们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热爱、 ‎ 介 绍 背 景, 帮 助 学 生 理解课文。‎ 194‎ 追求和平的悠久历史, 让 人们警钟长鸣, 牢记历史。‎ 语文知识 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 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就事论理, 就实论虚, 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 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 评论、 评论员文章、 短评、 编者按、 专栏评论和评述等的总称, 属于论说文的范畴。 简而言之, 新闻评论是就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 让 学 生 了 解 新 闻 评 论 这 种 新 闻体裁。‎ 基础梳理 字词归纳 1. 展示 PPT, 检查学生生字词的预习情况, 帮助学生掌握字词。 初衷(zhōng) 公祭(jì) 宝鼎(dǐng) ‎ 国殇(shāng)野蛮(mán) 杀戮(lù) ‎ 篡(cuàn) 改 抵赖(lài)颠(diān)倒 ‎ 辱(rǔ) 没 呓语(yì) 振聋发聩(kuì)‎ 无处遁(dùn) 形 惨绝人寰(huán) ①国殇: 为国牺牲的人。 文中泛指死难的军民。 ②杀戮: 指大量杀害, 大规模地屠杀。 ③篡改: 别有用心地改动或曲解。 ④右翼: 政党或阶级、 集团中在政治思想上倾向保守或反动的一部分。 ⑤呓语: 梦话。 ⑥遁形: 隐藏形体。 ⑦铭记: 深深地记在心里。 ⑧缅怀: 怀念; 追想(已往的人或事, 含崇敬意) 。 ⑨磅礴: (气势) 盛大。‎ 引导学生认 识、 理 解 课 文 中 的 生 字、生词。‎ 194‎ ‎ ⑩惨绝人寰: 人世上还没有过的悲惨, 形容悲惨到了极点。 人寰, 人间。 ⑪沧海桑田: 大海变成农田, 农田变成大海, 形容世事变化很大。 ⑫振聋发聩: 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聩, 聋。 ⑬丑态百出: 比喻各种丑恶的样子都表现出来了。 2. 针对重难字词, 进行适当讲解。 例如: 篡改—窜改 同: 这两个词都是动词, 都含有“改动”的意思。 异: “窜改”两语素之间是并列关系, 指改动文字。 “篡改”两语素之间是偏正关系, 意思是用作伪的手段, 别有用心地改动或曲解。 对象一般是历史、 理论、 方针、 政策、 精神、 思想等比较重大而抽象的事物。‎ 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 感知课文内容。 2. 学生带着问题朗读, 并思考问题。 (1)你了解南京大屠杀吗? 你知道是谁在南京大屠杀中犯下了滔天罪行吗? 仔细阅读这篇新闻评论,说说作者是针对什么事件展开评论的。 (学生思考作答,教师总结) 【示例】了解。 日本。 作者是针对2017 年12 月13 日我国举行的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 并联系相关历史背景和现实展开评论的。 (2) 仔细阅读这则新闻, 思考: 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初衷是什么? (学生思考作答,教师总结) “国行公祭, 法立典章。 铸兹宝鼎, 祀我国殇。 ” (3) 请说说本则新闻评论中作者所表达的观点。 (学生思考作答, 教师总结) 本则新闻评论作者想表达的观点: 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 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 通 过 朗 读,整 体 把 握课文内容。‎ 194‎ 研读赏析 PPT 出示如下问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 教师巡回指导, 小组选代表发言, 教师明确。 1. 文章第一段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有什么作用? 叙述和议论相结合。 先叙述相关新闻事实, 然后提出论点, 使评论更有针对性,观点更易于为读者接受。‎ ‎2. 本篇新闻评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作者是如何提出这一论点的? 本篇新闻评论的中心论点: 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 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 作者先是通过引用国家公祭鼎的铭文以表明我国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初衷, 然后再以极为简略的语言叙述了日本进行南京大屠杀的事实, 继而再过渡到我们国家进行的第四个国家公祭日仪式。 这样层层递进的方式使得中心论点的提出更具说服力。 3. 第二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第二段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举全世界的正义之士以不同方式纪念死难者的事例, 有力地论证了“历史不能被忘记”这一分论点。 4. 作者是如何对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态度进行谴责批判的? 作者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日本右翼分子的罪恶行径进行谴责的: ①将全世界正义之士以不同方式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行为与日本右翼分子极力否认历史的罪恶行径进行对比, 从而使日本右翼分子“丑态百出”的行为激起人们的愤怒; ②运用极具感情色彩的词语来进行评论。 如“野蛮”“惨绝人寰”“杀戮”等词语的运用, 就体现出了作者爱憎分明的立场。 ③通过世界正义之士和组织对日本的态度来体现,‎ 引 导 学 生 发 现 问 题,解 决 问 题,并 且 在 发现 问 题、 解决 问 题 的过 程 中, 加深 对 课 文的理解。‎ 194‎ ‎ 比如日内瓦裁军会议取消日本和平演讲资格,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狠批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 板书设计 ‎ 课后作业 ‎ 作为一名中学生, 想想怎么为世界和平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100 字左右)‎ 由于这是一篇新闻评论, 学生对这种文体比较陌生, 教师在教学中引导不深入, 故而学生掌握不到位。 在以后的复习中, 要带领学生多欣赏几篇新闻评论, 激起学生阅读新闻评论的兴趣。 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 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 学生先自己讨论, 然后老师再进行总结, 虽然时间不长, 但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看出自主学习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继续沿用这种方法。 1. 【电子教案】【同步课件】【备课资源】【同步试卷】详见光盘内容。 2. 【拓展延伸】 有关“和平”的诗文名句 * 务本含灵皆自化, 和平盛世纵遨游。 ———宋太宗《 缘识》 * 持养使清明, 和平毋暴之。 ———陈淳《 隆兴书堂自警三十五首(其一) 》 * 养民但积和平福, 莅事常持敬简心。 ———崔与之《 哭赵清之》 * 人心尽如此, 天下自和平。 ———齐己《 秋夜听业上人弹琴》 * 清碎如章草, 和平似国风。 ———潘牥《 琴》 ‎ 第二单元 人间大爱 ‎6 藤野先生 194‎ 课题 ‎ 藤野先生 ‎ 课时安排 ‎ ‎2 课时 ‎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 把握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 2. 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 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3. 揣摩文章冷峻、 犀利、 幽默的语言风格。‎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阅读课文, 为文章划分段落、 层次,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 通过概括鲁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事例, 把握藤野先生这一人物形象。 3. 通过对语句的赏析, 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体会鲁迅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以使祖国强盛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 ‎ 重点 ‎ ‎1. 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2. 厘清作者思路, 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 难点 ‎1. 学习通过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 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 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 课文朗读音频、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 诵读法、 点拨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 ‎ 第1 课时 教学步骤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伟大的文学家鲁迅, 在散文集《 朝花夕拾》中深情回忆了两位恩师, 一位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寿镜吾, 大家还记得寿镜吾先生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吗? (明确: 是城中极方正、 质朴、 博学的人, 是一位拿着戒尺, 看似严厉, 实则慈祥的老先生。 )‎ 以《 从 百 草 园 到 三 味 书屋》 引 出 文题。‎ 194‎ ‎ 除了寿镜吾老先生, 令鲁迅终生难忘的还有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老师, 他是谁? 鲁迅为什么会怀念一位日本老师呢? 鲁迅对他到底怀有怎样的感情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 藤野先生》。‎ 基础梳理 作者介绍 1. 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关于鲁迅的资料。 2. 老师用 PPT 展示鲁迅的简介。 鲁迅(1881—1936) , 原名周樟寿, 后改名周树人, 字豫才, 浙江绍兴人。 中国文学家、 思想家和革命家。 1902 年去日本学医, 后从事文艺工作, 致力于改变国民精神。 1918 年5 月, 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 鲁迅的作品凝练、 简洁、 顿挫而又令人回味无穷。 在思想上, 其作品既是深刻的理性思维的结晶, 又饱含着烈火燃烧般的炽热情感。 鲁迅作品的永恒价值,还表现在对伪君子及社会丑恶现象冷峻的批判上。 代表作品有小说集《 呐喊》 《 彷徨》《 故事新编》, 散文集《 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 野草》, 杂文集《 坟》《 热风》《 华盖集》,等等。‎ 简要了解鲁 迅及其作品。‎ 背景探寻 本文选自《 朝花夕拾》(《 鲁迅全集》第二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年版) 。 1902年, 鲁迅到日本留学, 先入东京弘文学院速成班学习日语。 1904 年入仙台医学专门 学校学医, 在此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 并与其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后弃医从文, 希望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 20 多年后, 鲁迅在反动军阀和其御用文人的迫害下, 离开北京, 去往厦门。 1926 年10 月12 日,‎ 介 绍 写 作 背 景, 帮 助 学 生 理 解 课文内容。 引 导 学 生 认 识、 理 解 课 文 中 的 生字、生词。‎ 194‎ ‎ 鲁迅在厦门大学写下这篇文章,作为对藤野先生永久的怀念。 字词归纳 PPT 展示, 检查学生的字词预习情况, 帮助学生再次梳理字词。 畸形(jī) 不逊(xùn) 绯红(fēi) 发髻(jì) 芦荟(huì)挟着(xié) 驿站(yì) 教诲(huì) 芋梗汤(yù gěng) 杳无消息(yǎo) 油光可鉴(jiàn) 抑扬顿挫(cuò) ①瞥见: 一眼看见。 ②掌故: 关于历史人物、 典章制度等的传说或故事。 文中指学校里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 ③畸形: 生物体某部分发育不正常。 ④落第: 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 文中指考试不及格。 ⑤凄然: 形容悲伤。 ⑥客死: 死在异国他乡。 ⑦托辞: 找借口。 ⑧教诲: 教训; 教导。 ⑨不逊: 傲慢无礼。 逊, 谦虚。 ⑩诘责: 责问。 ⑪油光可鉴: 文中是说头发上抹油, 梳得很光亮, 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鉴, 照。 ⑫抑扬顿挫: (声音) 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⑬深恶痛疾: 厌恶、 痛恨到了极点。 疾, 痛恨。‎ 整体感知 ‎( 一) 文章内容 1.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 学生认真听读, 给生字词注音, 并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 2. 学生再次默读课文, 思考如下问题(PPT 展示) : (1)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 作者所写的事情都发生在哪里? 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学生边读边勾画相关词句, 思考作答, 教师明确) ‎ 阅 读 课 文, 为 文 章 划 分 段 落 层 次, 了 解 文 章 的 主 要 内容。 通 过 对 194‎ 东京———仙台———离开仙台后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我离开仙台之后” (2)根据地点转换, 可以把全文分为哪几个部分?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学生思考作答, 教师明确) 根据地点转换, 可以把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 段) : 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和感受, 交代“我”去仙台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4~35 段) : 写“我”在仙台学医的生活, 回忆与藤野先生的相识、 相处、 离别。 第三部分(第36~38 段) : 写离开仙台以后, “我”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 (3) 本文构思巧妙, 采用了叙事线索与情感线索双线并行的结构。 那么本文的叙事线索和情感线索分别是什么呢? (学生思考作答, 教师明确) 叙事线索: “我”与藤野先生的相识、 相处、 离别。 情感线索: “我”的爱国主义情感。 ( 二) 人物形象 1. 跳读课文, 找出文中关于藤野先生的描写, 说说作者初到仙台时, 耳闻目睹的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作者在此处又是如何塑造藤野先生的形象的。 ( 学生跳读课文, 勾画相关语句, 同桌之间讨论, 举手回答, 教师明确) 耳闻藤野先生是位“穿衣服太模胡”“会忘记带领结” 的形象, 是个不太讲究的人。 “我”目睹的藤野先生是一位“黑瘦的先生, 八字须, 戴着眼镜, 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有“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的先生。 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 简单勾勒出藤野先生生活俭朴、‎ ‎ “ 我 ” 与 藤 野 先 生 交 往 的 典 型 事 件 的 分 析, 把 握 藤 野 先 生 的 人物形象。‎ 194‎ ‎ 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 2. 朗读第11~23 段, 说说这部分写了“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哪几件事, 他们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精神品质。 (学生自读课文, 思考作答, 教师明确) ①添改讲义———正直热忱、 对工作认真负责、 一丝不苟; ② 纠正 “ 我” 的 解 剖图———对学生严格要求; ③关心“我”的解剖实习———正直无私、 真挚诚恳; ④了解中 国女人裹脚———认真求实、 治学严谨。 3. 你认为藤野先生最让鲁迅感动的是什么? 说说你的理由。 ( 学生思考作答,教师点评) 【示例】我觉得藤野先生最让鲁迅感动的是他没有民族偏见。 理由: 当时的中国贫穷落后, 处处受辱挨打, 即使是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 也受到日本“爱国青年”的歧视和侮辱。 作者饱尝弱国子民的辛酸, 深刻地体会到国弱被欺的道理。 而藤野先生却这般真诚地帮助一位来自弱国的学生。 4. 作者为什么说藤野先生“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 学生思考作答, 教师点评、 指导) 藤野先生是一位生活俭朴、 治学严谨、 待人诚恳热情、 对学生严格要求、 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学者。 正是因为藤野先生有如此高贵的品质, 以公正之心对待“我”,关心“我”, 给“我”鼓励和真诚的帮助, 并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了“我”, 因而“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板书设计 ‎ 课后作业 ‎ ‎1. 识记本文重点生字词。‎ 194‎ ‎ 2. 完成课后“思考探究”第一、 二题。‎ 第2 课时 教学步骤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温故知新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我们了解了藤野先生, 也体会到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在这样一位老师的真诚帮助下, 鲁迅定然能够实现自己做医生的梦想,学成回国去济世救国。 可是鲁迅最终却做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 促使鲁迅改变想法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这节课我们将去揭开这个谜底。‎ 概 括 上 节 课 的 内 容, 引 出 本 节 课的内容。‎ 研读赏析 ‎( 一) 思考探究 PPT 出示如下问题, 学生思考作答, 教师明确。 1. 东京有许多“清国留学生”, 鲁迅为什么要离开东京, 独自一人去仙台学医呢? 因为鲁迅去日本是为了探索救国道路, 而东京那些“清国留学生”的表现令人失望, 所以他独自去仙台学医, 想通过医学改变中国。 2. 在仙台期间发生了什么事让作者决定离开仙台, 弃医从文? 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或匿名信事件) 和看电影事件。 3. 结合下面的材料, 说说你如何看待作者思想的转变。 材料链接: 这一学年没有完毕, 我已经到了东京了, 因为从那一回以后, 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 即使体格如何健全, 如何茁壮, 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 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摘自《 呐喊·‎ 引导学生通 过对情节的 梳 理, 探 究 作者思想的 变化。 引导学生以 小组为单位 合作探究,通 过对重点语 句的赏析和 理解,体会文 章的语言特 色,以及字里 行间蕴含的 情感。‎ 194‎ ‎ 自序》 【示例】看电影事件让鲁迅深刻地认识到: 医术再高, 只能医病, 不能医心。 而中华民族当时正是病在人心, 病在思想的愚昧与精神的消颓。 因此, 要救中华民族, 首先要救治国人的精神, 唤醒国人愚昧、 麻木的灵魂, 文学恰恰可以做到这一点。 ( 二) 语言品析 PPT 出示如下题目,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 小组选代表发言, 教师点评、指导。 1. 也有解散辫子, 盘得平的, 除下帽来, 油光可鉴, 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品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标致”运用反语的修辞手法, 对“清国留学生”的行为进行了强烈的讽刺, 表现了他们思想空虚、 庸俗麻木的本质, 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极端厌恶之情。 【教师指导】反语是指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 又称“倒反”“反说”“反辞”等, 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 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 却含有否定、 讽刺以及嘲 弄的意思, 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方法。 善用反语是鲁迅先生一贯的文风, 这既是因为当时受时代影响不方便直抒其志, 又是鲁迅先生对语言高度锤炼的结果。 2. 品析下面句子的深刻含义和作用。 (1) 中国是弱国, 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 分数在六十分以上, 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 也无怪他们疑惑。 帝国主义者把弱国人看作低能儿———日本“爱国青年”用这个可笑的观点看待中国留学生, 便认为考试及格的鲁迅一定不是靠自己的能力。 中国当时确实是弱国, 但这并不能说明创造了灿烂文化的中国人都是低能儿。 “弱国”与“低能”并无必然联系, 其逻辑是十分荒谬的。‎ 194‎ ‎ 作者这样写, 体现了他当时极端愤慨的情感。 (2) 每当夜间疲倦, 正想偷懒时, 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 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 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 而且增加勇气了, 于是点上一枝烟, 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藤野先生深深的怀念, 表明了藤野先生的精神鼓舞着作者,作者把怀念转化为斗争的力量, 决心以笔为刀枪, 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 为中国的光明未来继续奋斗。 这几句话深化了主题, 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 【教师指导】鲁迅先生十分重视对文字的修改和锤炼, 常常用一二词即可高度表 达其思想感情, 字里行间饱含深刻意蕴。 【教师小结】《 藤野先生》这篇回忆性散文, 记叙了作者留学日本时的生活片段。 文章赞扬了日本学者藤野先生的正直、 热情、 认真负责以及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抒发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 深沉的怀念之情, 并表述了作者当年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和要同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 全篇洋溢着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文章语言冷峻、 犀利、 深刻, 风味独特。 大家课后还要再仔细体会。‎ 板书设计 ‎ 课后作业 ‎ 学习本文抓住主要特征和事迹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 写一篇短文。 ( 要求: 选自己熟悉的人来写)‎ 194‎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和本课的特点, 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 理清思路和线索; 体会作者的感情; 品味文章的语言。 第一课时, 我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分析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为主; 第二课时, 我以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品味语言为主。 设计课程条理分明, 由易到难,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此外, 本课的教学不仅仅注重对课文的理解, 同时还强调学生对文本特征的把握, 有利于学生对回忆性散文这类文章的深度理解。 但因为本文篇幅较长, 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比较多, 而鲁迅的文章大多含蓄难懂, 主题又极为深刻, 因此很多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困难。 所以需要借助相关资料来帮助理解。 1. 【电子教案】【同步课件】【备课资源】【同步试卷】详见光盘内容。 2. 【拓展延伸】 有关“老师”的诗文名句 * 摇落深知宋玉悲, 风流儒雅亦吾师。 ———杜甫《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 * 令公桃李满天下, 何用堂前更种花。 ———白居易《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 新竹高于旧竹枝, 全凭老干为扶持。 ———郑燮《 新竹》 *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韩愈《 师说》 * 师道既尊, 学风自善。 ———康有为《 政论集· 在浙之演说》 * 师严然后道尊。 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 礼记· 学记》 桃李满天下 春秋时, 魏国有个叫子质的大臣, 他得势时曾保荐过很多人, 后丢官只身跑到都城, 见到一个叫简子的人。 子质向简子发牢骚, 埋怨自己过去培养的人在他危难时不肯帮助他。 简子听后笑着对子质说: “春天种了桃树和李树, 到夏天可在树下纳凉休息, 秋天还可吃到可口的果实。 可是, 如果你春天种的是蒺藜, 到夏天就不能利用它的叶子, 而秋天它长出来的刺反倒要扎伤人。 你过去培养、 提拔的人都是些不值得保荐的人。 所以君子培养人才, 就像种树一样, 应先选好对象, 然后再培植啊!”简子用比喻的方式含蓄地批评子质培养人才的不当。 故后人就把培养人才叫作“树人”, 把提拔培养的优秀人才叫作“桃李”, 并把学生多称作“桃李满天下”。 ‎ 194‎ ‎7 回忆我的母亲 课题 ‎ 回忆我的母亲 ‎ 课时安排 ‎ ‎2 课时 ‎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朱德母亲的人生经历, 感受其品格。 2. 理解作者反复提及的“感谢母亲”, 体会蕴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深情。 3. 找出议论和抒情的句子, 理解其含义, 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4. 细读文章, 体味作者质朴无华而又饱含深情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1. 抓住文章的主线, 即母亲勤劳的一生, 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 2. 抓住回忆性散文内容真实、 事件典型、 注重细节描写的特点, 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 3. 揣摩议论、 抒情的语句, 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俭朴、 宽厚仁慈、 坚忍顽强的美德, 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 敬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 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2. 学习回忆性散文内容真实、 事件典型、 注重细节的特点, 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 难点 ‎1. 了解朱德同志所具备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与他的母亲对他的教育、 影响和熏陶的关系。 2. 体会作者刻画人物、 表达深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 ‎ 课文朗读音频、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 诵读法、 点拨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第1 课时 194‎ 教学步骤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同学们, 我们先来欣赏唐代诗人孟郊的《 游子吟》, 然后谈谈你的感受。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师: 母亲是我们最爱的人, 也是最爱我们的人。 她不仅含辛茹苦地养育了我们,还教给我们许多人生的道理。 今天, 我们学习的课文是回忆性散文《 回忆我的母亲》, 让我们一起感受朱德元帅的母亲锺太夫人崇高的品质。 ( 板书课题《 回忆我的母亲》)‎ 以诗 歌 《 游 子吟》 引 出 文 题,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兴趣。‎ 基础梳理 作者介绍 1. 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朱德的资料。 2. 老师用 PPT 展示朱德的简介。 朱德(1886—1976) , 字玉阶, 四川仪陇人,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政治家、 军事家,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1911 年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 1922 年去德国留学, 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 年转赴苏联学习。 解放战争期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1955 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其作品主要收录于《 朱德选集》。‎ 简要了解朱 德的生平及 其作品。‎ 基础梳理 背景探寻 本文选自《 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 年版) 。 本文是朱德同志在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 原题是《 母亲的回忆》, 刊载在1944 年4 月5日延安《 解放军日报》上, 后题目改为《 回忆我的母亲》。‎ 介 绍 写 作 背 景, 帮 助 学 生 理 解 课文内容。‎ 194‎ ‎ 朱德的母亲锺太夫人为人忠厚仁慈、 坚忍顽强、 爱憎分明, 她始终如一地支持儿子朱德投身于革命事业。 朱德同志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的养成, 跟她的教育、 影响和熏陶是分不开的。 锺太夫人于1944 年逝世, 享年86 岁。 1944 年3 月25 日《 解放日报》上, 曾刊载过这位英雄母亲的传略。‎ 字词归纳 1. PPT 展示, 检查学生的字词预习情况, 帮助学生再次梳理字词。 佃农(diàn) 仪陇(lǒnɡ) 溺死(nì) ‎ 私塾(shú) 和蔼(ǎi) 妯娌(zhóuli) ‎ 庚子(ɡēnɡ) 哭泣(qì)豪绅(shēn) 衙门(yá) 横蛮(hènɡ) 慰勉(wèi miǎn)聊叙(liáo) ‎ 不辍劳作(chuò) ①佃农: 旧时农村中自己不占有土地, 以租种土地为生的农民。 ②劳碌: 事情多而辛苦。 ③宽厚: (待人) 宽容厚道。 ④私塾: 旧时家庭、 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 一般只有一个教师, 采用个别教学法, 没有一定的教材和学习年限。 ⑤勉强: 将就; 凑合。 ⑥周济: 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上的帮助。 ⑦聊叙: 姑且谈谈。 ⑧威胁: 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 ⑨豪绅: 旧时指地方上依仗封建势力欺压人民的绅士。 ⑩妯娌: 哥哥妻子和弟弟妻子的合称。 ⑪慰勉: 安慰勉励。 ⑫无可奈何: 没有办法; 没有办法可想。‎ 引 导 学 生 认 识、 理 解 课 文 中 的 生字、生词。‎ 194‎ ‎ ⑬任劳任怨: 做事不辞劳苦, 不怕别人埋怨。 ⑭为富不仁: 靠不正当手段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⑮东挪西借: 文中指到处向人家借钱。 ⑯节衣缩食: 省吃省穿, 泛指节俭。 2. 针对重难字词, 进行适当讲解。 例: “横”是多音字, 意为“粗暴、 凶暴”“不吉利的, 意外的”时读“hèng”, 如蛮横、 强横、横祸、横死等; 除此之外, 其他都读“héng”, 如横梁、 横剖面、 横贯、 横竖等。 注意: “横”意为“蛮横、凶恶”且读“héng”时, 只用于成语或文言词中, 如横行、横征暴敛。‎ 整体感知 1.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 并引导学生在听读时仔细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如下问题(PPT 展示) : (1)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 学生边读边勾画相关语句, 思考作答, 教师明确)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朱德的母亲勤劳俭朴、 任劳任怨、 坚强不屈、 宽厚仁慈的许多事件, 还写到她同情、 周济贫苦农民, 憎恨为富不仁者, 教给作者“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生产知识和革命的意志” , 支持作者投身革命, 体谅党的困难等事件。 (2) 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 学生勾画与母亲相关的议论、 抒情的语句, 体会情感, 举手回答, 老师点评、 总结) 本文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 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 宽厚仁慈、 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 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 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 表达了自己尽职于民族和人民、 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课文中的相关语句: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 我很悲痛。‎ 培养学生的 概括能力和 提取文章主 要信息的能 力。‎ 194‎ ‎ 我爱我母亲, 特别是她勤劳一生, 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我应该感谢母亲, 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 ”“我应该感谢母亲, 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 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 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 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 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 … (3) 请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给文章划分结构, 并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再次默读课文, 标注段落序号, 同桌之间进行讨论, 教师指定学生回答并进行点评、 指导) 文章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 段) : 痛悼母亲的逝世, 引出对母亲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2~13 段) : 叙述家庭情况, 是对“很多事情”的具体回忆。 [这部分又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2~7 段) , 概述家庭情况, 叙写母亲勤劳、 俭朴、 宽厚仁慈的高贵品质, 母亲承担着做母亲和农妇的双重负担。 ‎ 第二层(第8~13 段) , 突破家庭范围, 写母亲理解儿子, 鼓励与支持儿子投身革命, 表现出母亲的平凡与伟大。 ] 第三部分(第14~17 段) : 在前文叙述的基础上, 转而以抒情、 议论的笔触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怀念。‎ 引导学生划 分文章的结 构 层 次, 明 晰作者的写 作思路。‎ 板书设计 ‎ 回忆我的母亲 第一部分(第1 段) : 痛悼母亲的逝世, 引出对母亲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2~13 段) : 回忆母亲勤劳的一生。 第三部分(第14~17 段) : 以抒情、 议论的手法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怀念。‎ 课后作业 ‎ ‎1. 识记本课的重点字词。 2. 写一篇短文, 用一个小事例来表现母亲或父亲的一个特点。‎ 第2 课时 194‎ 教学步骤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温故知新 ‎ 上节课, 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了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分析母亲的形象, 探讨文章的主题, 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概括上节课 内容,引出本 节课内容。‎ 研读赏析 ‎( 一) 品读文章, 把握母亲的形象及高贵品质 同学们,1944 年4 月10 日, 延安各界隆重举行追悼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母亲锺太夫人的大会。 中共中央的挽联是“八路功勋大孝为国, 一生劳动吾党之光”。 毛泽东同志的挽联是“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 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 为什么这位母亲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 请同学们品读课文, 思考如下问题(PPT 展示) : 1. 这篇课文记叙了母亲的哪些事件? 这些事件表现了母亲怎样的个性品质? (教师引导学生以填表格的形式, 梳理母亲所做或经历的事情, 分析母亲的个性品质)‎ 时间 ‎ 母亲所做(或经历) 的事情 母亲的个性品质 作者小时候( 记忆时 起)‎ ‎“整日劳碌着”, 煮饭、 种田、 种菜、 喂猪 ‎ 聪明能干、 勤劳俭朴、 宽 厚仁慈 ‎1895-1900 年前后 被逼退佃、 搬家, 遭遇天灾 ‎ 坚强不屈、 爱憎分明 ‎1905 年 节衣缩食, 借债供作者读书 ‎ 识大体、 明事理 ‎1908 年 支持、 慰勉作者参加革命 深明大义 ‎1919 年 ‎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 回家继续劳动 勤劳朴实 大革 命 时 期 勤俭持家 ‎1. 以填表格 的形式帮助 学生梳理事 件, 清 晰 简明。 2. 通过分析 母亲对“我” 的 影 响, 把 握 文 章 的 主题。 3. 通过对句 子 的 品 析, 引导学生体 会文章的语 言特色。‎ 194‎ ‎ (1924 - 1927 年) ‎ 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 抗战以后 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 理解、 支持革命 ‎1943 年 ‎ 不辍劳作 热爱劳动 ‎ 2. 上面所归纳的事件看似零散, 却又有一定的规律性, 请你找到其中的规律, 说说作者是如何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成一个整体的。 (学生思考作答, 教师明确)‎ 上述事件虽然零散, 但它们都紧紧围绕着同一个主题, 即第一段中所说的“勤劳一生”。 此外, 这诸多事件之间有一根时间线, 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记叙母亲的一生的。 因此, 作者能将这些事件有条不紊地组成一个整体。 ( 二) 体味情感, 把握文章的主题 1. 请结合全文思考, “我”在写母亲勤劳一生的同时, 还抒写了母亲对“我”的哪些教育与影响。 (学生勾画相关段落, 思考作答, 教师明确) 母亲勤劳、 不怕吃苦, “我”从小耳濡目染, 帮她劳作, 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母亲任劳任怨, 直到生命的终结, 依然热爱劳动, 教“我”养成勤劳的习惯, 也教给“我”生产的知识; 母亲聪明能干, 教会“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 母亲对地主劣绅的抵抗,对“我”走上革命道路的坚定支持, 让我拥有了革命的意志。 2. 作者是怎样把对母亲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热爱、 对革命事业的忠诚结合起来的? 请结合课文第16 段, 谈谈你的理解。 (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 老师巡回指导, 小组选代表发言, 教师点评、 总结) 朱德是领袖, 是革命家, 他心里不仅装着人民, 还装着党和国家。 作者深知母亲逝世的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194‎ ‎ 因此竭力寻找补救之法, 以报答母亲深恩。 于是, 作者从母亲的平凡, 想到劳动人民的平凡, 想到“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再进一步想到“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再通过一个设问句,使报答母亲深恩的感情上升为更博大的感情即“ 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 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显示出作者宽广的胸怀、 崇高的精神。 作者把爱母亲的感情与爱民族、 爱人民、 爱党的感情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大大地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板书设计 ‎ 课后作业 ‎ 完成课后“思考探究”第一、 二、 三题。‎ ‎《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同志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 是一篇感情真挚、 文笔朴素的散文。 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 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 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 宽厚仁慈、 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 这篇文章的语言通俗易懂, 对八年级的学生来讲, 学习的难度不算太大, 所以本文在教学过程中, 主要采取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老师从旁指导、 点拨的形式。 本文在学习引导上, 主要从回忆性散文的文体特征着手, 既关注本文作为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征(即关注叙事事件与“我”的存在) , 也关注文本写作风格, 如此不仅有利于学生把握文本内容, 同时有利于深化学生对回忆性散文的认识。 由于作者母亲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其特殊性,当代学生在充裕的物质生活环境中, 对“勤劳一生”以及“苦难中的母子情深”难以有比较深刻的理解。 出于此客观因素, 本课的教学在深化学生对主题的理解上, 还有待改进。 ‎ 194‎ ‎1. 【电子教案】【同步课件】【备课资源】【同步试卷】详见光盘内容。 2. 【拓展延伸】 有关“母亲”的诗文名句 *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孟郊《 游子吟》 * 当时父母念, 今日尔应知。 ———白居易《 燕诗示刘叟》 * 慈母倚门情, 游子行路苦。 ———王冕《 墨萱图(其一) 》 * 搴帷拜母河梁去, 白发愁看泪眼枯。 ———黄景仁《 别老母》 * 霜殒芦花泪湿衣, 白头无复倚柴扉。 ———与恭《 思母》 * 见面怜清瘦, 呼儿问苦辛。 ———蒋士铨《 岁暮到家》 ‎ ‎8* 列夫· 托尔斯泰 课题 ‎ 列夫· 托尔斯泰 ‎ 课时安排 ‎ ‎1 课时 ‎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把握传主独特的外貌特征, 进而探索其精神世界, 理解作者的评价。 2. 整体把握作者的思路, 体会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 3. 感受课文典雅优美、 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 过程与方法 ‎1. 找出文中肖像描写的语句, 体会肖像描写的作用。 2. 为文章划分段落层次, 整体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 3. 揣摩精彩语句, 品味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知人物丰富而深厚的精神世界, 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重点 ‎ ‎1. 体会肖像描写的作用。 2. 学习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 难点 ‎ ‎1. 品析语言, 学习运用神奇的夸张和恰到好处的比喻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 2. 了解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及精神境界。‎ 194‎ 教学准备 ‎ 课文朗读音频、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 诵读法、 点拨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步骤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同学们, 俄国文坛有一位驰骋了近六十年的文学大师列夫· 托尔斯泰。 他的品因为真实深刻地再现了沙皇俄国的社会生活而被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 战争与和平》《 安娜· 卡列尼娜》《 复活》是代表他艺术高峰的三部长篇小说。 托尔斯泰是世界文豪, 他长相平平, 却有一双异常锐利, 能够洞察世事的眼睛。 现在, 就让我们跟随作者, 去凝视托尔斯泰的眼睛, 并由此进入他那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吧。‎ 简要介绍托 尔斯泰的作 品及成就,激 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基础梳理 作者介绍 1. 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关于茨威格的资料。 2. 老师用 PPT 展示茨威格的简介。 (学生齐读) 茨威格(1881—1942) , 奥地利作家, 被称为“打开弗洛伊德危险闸门的心灵猎手” 。 他擅长写小说、 人物传记, 以描摹人性化的内心冲动(骄傲、 虚荣、 妒忌、 仇恨等情感) 著称。 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 他的作 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 代表作品有传记《 三作家》《 罗曼· 罗兰》, 小说《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象棋的故事》《 心灵的焦灼》, 等等。‎ 简 要 了 解 茨 威 格 的 生 平 及 其 作品。‎ 背景探寻 本文节选自《 托尔斯泰》(《 三作家》, 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 年版) 。 王雪飞译。有改动。 题目是编者加的。 1928 年茨威格访问俄国, 正值列夫· 托尔斯泰100 周 年诞辰。 ‎ 介 绍 写 作 背 景, 帮 助 学 生 理 解 课文内容。‎ 194‎ 他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拜访了托尔斯泰的故居和坟墓后写成本文, 表达了对托尔斯泰无限的敬仰之情。‎ 字词归纳 PPT 展示, 检查学生的字词预习情况, 帮助学生再次梳理字词。 胡髭(zī) 长髯(rán) 蒙昧(mèi) 粗糙(cāo) ‎ 正襟危坐(jīn)胆怯(qiè) 粗劣(liè) 禁锢(gù) 尴尬(gān gà) 黝黑(yǒu)鬈发(quán) 侏儒(zhū) 黯然失色(àn) 滞留(zhì) 藏污纳垢(gòu) ①入木三分: 形容书法刚劲有力, 也用来形容议论、 见解深刻。 ②黯然失色: 指相比之下, 事物仿佛失去原有的色泽、 光彩。 ③麻木不仁: 肢体麻痹, 没有感觉, 形容对外界的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④神秘莫测: 形容使人难以捉摸或揣测。 ⑤名门望族: 指有名望的、 地位显贵的家族。 ⑥粗制滥造: 制作粗劣, 不讲究质量。 也指工作不负责任, 草率从事。 ⑦藏污纳垢: 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⑧郁郁寡欢: 苦闷而缺少欢趣。 ⑨鹤立鸡群: 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⑩正襟危坐: 整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 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引 导 学 生 认 识、 理 解 课 文 中 的 生字、生词。‎ 194‎ ‎ 诚惶诚恐: 形容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 整体感知 ‎1.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 学生认真听读, 体会作者的感情, 感受文章的风格。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如下问题(PPT 展示) : (1) 本文是一篇写列夫· 托尔斯泰的传记, 文中主要写到了列夫· 托尔斯泰的什么? 前后对他描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学生思考作答, 教师明确) 文中主要描写了列夫· 托尔斯泰的外貌。 前文(第1~5 段) 着重刻画托尔斯泰的整体肖像, 后文(第6~9 段) 侧重描写托尔斯泰那双非同寻常的眼睛。 (2)文章为什么要重点写托尔斯泰的眼睛? (同桌之间讨论, 举手回答, 教师明确)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托尔斯泰丰富的内心世界, 通过眼睛充分地展现出来。 作者在这里对托尔斯泰眼睛的描写, 含蓄地告诉读者托尔斯泰作为伟大的文学家, 对他所处的时代做出了准确、 深入、 全面的描绘, 使他成为时代的代言人。 (3)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思考作答, 教师明确) 托尔斯泰是一位文学巨匠, 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 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 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 文章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赞美之情。‎ 通 过 阅 读, 引导学生把 握文章的主 要 内 容, 明 了作者的写 作 意 图, 体 会作者的思 想感情。‎ 研读赏析 ‎( 一) 人物形象 1. 阅读第1~5 段, 了解人物外貌特征。 ‎ ‎1. 引 导 学 生 圈 点 勾 194‎ 说说作者在这一部分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的。 每个方面各有怎样的特点。 作者主要从须发、面部轮廓、面容表情、穿戴四个方面来写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须发特点: “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 植被多于空地。 ” 面部轮廓特点: “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 崎岖、 平庸, 甚至粗鄙。 ” 面容表情: “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的阴影, 滞留着愚钝和压抑”“没有一点儿光彩可言”“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 而是禁锢思想的囚牢”“蒙昧阴沉, 郁郁寡欢, 丑陋可憎”。 穿戴方面: “对他来说, 穿这件大衣, 还是那件大衣, 戴这顶帽子, 还是那顶帽子,都没什么不合适” 2. 阅读第6~9 段, 感受托尔斯泰丰富的精神世界和高尚的人格。 请找出直接描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句子, 并作简要赏析。 (学生默读课文, 边读边勾画相关句子, 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 教师巡回指导, 小组选代表发言, 教师点评) 【示例】①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突出作为作家的托尔斯泰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观察力。 他的作品也因此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 ②… … 这对珠宝有魔力, 有磁性, 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 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 画 相 关 语 句, 了 解 人 物 的 外 貌 特 征, 体 会 人 物 的 精 神品质。 2. 引导 学生体会欲 扬先抑的写 作手法。‎ 194‎ ‎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写出了作为思想家、 艺术家的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既来自于对社会生活、 人间世态的观察、 研究, 同时又通过他的作品把它们准确地表现出来, 展示了时代的本质和要求。 )‎ ‎③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 因为锋刃无情, 直戳要害, 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地写出作为 “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的托尔斯泰, 对现实的批判是极其深刻而准确的。 ) ( 二) 写法探究 作者在课文前半部分为什么费大量笔墨来描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貌?(同桌之间进行讨论, 举手回答, 老师指导、 明确) 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貌是为了反衬他灵魂的高贵, 反衬他的眼睛精美绝伦。 这里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教师指导】欲扬先抑的手法也叫先抑后扬, 指为肯定某人、 事、 景、 物, 先用曲解或嘲讽的态度尽力去贬低或否定它的一种构思方法。 作用: 造成鲜明对比, 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板书设计 ‎ 课后作业 ‎ 有计划地阅读代表托尔斯泰艺术高峰的三部小说《 战争与和平》《 安娜· 卡列尼娜》《 复活》, 进一步了解这位文学家的风采。‎ 194‎ ‎《列夫· 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 传记作家斯蒂芬· 茨威格为俄国大文豪列夫· 托尔斯泰描画的一幅“肖像画”。 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示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 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 本文在艺术手法上的独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全文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 二是大量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所以, 在教学中, 我不仅侧重于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还引导学生对写作方法也进行了探究。 但由于课时的限制, 学生对托尔斯泰的生平及时代背景缺乏详尽的认识, 因而可能对文章的理解只能点到为止, 不能深入。 1. 【电子教案】【同步课件】【备课资源】【同步试卷】详见光盘内容。 2. 【拓展延伸】 列夫· 托尔斯泰生平简介 列夫· 托尔斯泰(1828—1910)19 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他出身于贵族家庭, 深受卢梭、 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1863 年至1869 年, 他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 战争与和平》, 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 1873 年至1877 年, 托尔斯泰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的巨著《 安娜· 卡列尼娜》, 至此, 其小说艺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19 世纪70 年代末, 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了巨变, 写成《 忏悔录》。 1889 年至1899 年创作的长篇小说《 复活》, 是他长期对思想、 艺术探索的总结, 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 最深刻、最有力的一部著作, 是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作品之一。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 他耕地、制鞋、吃素、挑水浇菜,从事体力劳动,并希望放弃私有财产和贵族特权。 后来他秘密离家出走,途中患病,于1910 年11 月7 日病逝在阿斯塔波沃火车站。 遵照他的遗嘱,其遗体安葬在亚斯纳亚· 波利亚纳的森林中。 坟上没有竖立墓碑和十字架,茨威格称之为“世间最美的坟墓”。 ‎ ‎9* 美丽的颜色 课题 ‎ 美丽的颜色 ‎ 课时安排 ‎ ‎1 课时 ‎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文中记述的居里夫人提炼镭的过程, 感受科学家在艰苦条件下表现出的坚韧忘我、 淡泊的人格魅力。‎ 194‎ ‎ 2. 把握本文作为传记的主要特点。 3. 感受本文的语言风格, 品味语言中蕴含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 ‎1. 从具体事件的分析中, 了解居里夫人的精神和品格。 2. 通过品味语言, 体会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学习居里夫人刻苦钻研、 献身科学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崇高境界。‎ 教学重难点 重点 ‎ ‎1. 积累生字、 生词, 从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 体会作者对人物生动细致的描写方法, 分析概括人物形象。‎ 难点 ‎ ‎1. 认识并理解居里夫人的精神和品格。 2. 体会语言中蕴含的情感。‎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 诵读法、 点拨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步骤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一则消息, 题目是《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我们知道了诺贝尔奖是科学界的最高荣誉。 那么, 大家知不知道世界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是谁? (生: 居里夫人) 对, 她就是著名的居里夫人。 这节课, 我们来学习《 美丽的颜色》, 了解居里夫人提炼出镭的过程, 感受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人格魅力。‎ 以诺贝尔奖 引出居里夫 人,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基础梳理 作者及相关人物介绍 1. 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关于艾芙· 居里的资料。 2. 老师用 PPT 展示艾芙· 居里的简介。 艾芙· 居里(1904—2007) , 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传记作家, 法国人。 她是著名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的次女, 自幼在充满浓郁学术气氛的家庭中长大, 母亲给予她巨大的影响。 但她的兴趣却与姐姐伊雷娜· 居里不同, 没有跟随母亲学习物理, ‎ 简要了解艾 芙· 居里的 生平和作品, 及传记主人 公居里夫人 的生平。‎ 194‎ 而是在巴黎赛维尼埃中学毕业后, 潜心学习音乐。 1938 年, 她在母亲居里夫人去世3年后, 发表了《 居里夫人传》一书。 此书在法国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 3. 教师用 PPT 展示本课相关人物居里夫人的简介。 居里夫人(1867—1934) , 法国物理学家、 化学家。 原籍波兰, 巴黎大学理学博士。 1895 年与比埃尔· 居里结婚。 他们共同就贝克勒尔在当时首先发现的放射性现象进行研究, 先后发现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 1906 年, 其丈夫比埃尔· 居里逝世, 她继续研究放射性现象, 获得成就, 并提炼出金属态的纯粹的镭。 著有《 放射性通论》《 放射性物质的研究》等, 推动了原子核科学的发展。 因其对放射性现象的研究成果, 和比埃尔· 居里、 贝克勒尔共获1903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后又独获1911 年诺贝尔化学奖。 居里夫人长期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恶劣条件下进行研究, 致使有害物质严重伤害了她的身体, 最终得了白血病。 即使是这样, 她在生命垂危的时刻, 也没有对自己一生所经受的磨难有丝毫的抱怨, 没有向社会要求什么。 爱因斯坦谈到她时说: “她是唯一一个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 背景探寻 本文节选自《 居里夫人传》第二卷( 商务印书馆1984 年版) 。 左明彻译。 有删改。 本文是居里夫人的次女艾芙· 居里在母亲去世三年后写成的。 该传记详细地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 也介绍了其丈夫比埃尔· 居里的事迹, 并着重描写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精神和处事态度, 表现了居里夫人坚定、 刚毅、 顽强、 谦虚、 淡泊名利的可贵精神。 《 居里夫人传》一书中, 作者艾芙· 居里向读者详细介绍了她的母亲不仅在 科学领域取得了优异成绩, 还用自己一生为人处世的崇高行为给女儿树立榜样, 而且对女儿的教育也有许多独特的方式。 ‎ 介绍写作背 景,帮助学生 理 解 课 文 内容。‎ 194‎ 书中引用了居里夫妇的许多信札和日记, 书的最后还附录了居里夫人一生所得的奖金、 奖章的情况以及她所获得的名誉头衔、年表等, 内容翔实。‎ 字词归纳 PPT 展示, 检查学生的字词预习情况, 帮助学生再次梳理字词。 简陋(lòu) 燥热(zào) 炽热(chì) 炼制(liàn) ‎ 窒息(zhì)骤雨(zhòu) 吹嘘(xū) 咽喉(yān) ‎ 熔化(rónɡ) 残渣(zhā)沥青(lì) 荧光(yínɡ)‎ ‎ 轮廓(kuò) ①炽热: 温度高, 极热。 炽, (火) 旺。 ②窒息: 因缺氧或呼吸系统障碍, 导致呼吸困难, 甚至停止呼吸。 ③吹嘘: 夸张地宣扬。 ④景况: 情况。 ⑤筋疲力尽: 形容非常疲劳, 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 ⑥和颜悦色: 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⑦小心翼翼: 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引 导 学 生 认 识、 理 解 课 文 中 的 生字、生词。‎ 整体感知 ‎( 一) 内容解读 1. 请学生速读课文并思考: 本文主要记述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思考作答, 教师明确) 本文记述了居里夫人在棚屋里用四年的时间提取镭的事。 2. 文中哪几段描写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环境, 请概括他们工作环境的特点。 ( 学生默读并勾画相关语句, ‎ 培 养 学 生 的 概 括 能 力 和 整 体 把 握 文 章 内 容 的 能力。 ‎ 194‎ 思考作答, 教师明确) 第(1~6) 段记述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环境。 居里夫妇是在娄蒙路的棚屋工作, 这里夏天燥热, 冬天寒冷, 下雨漏水, 下霜可以把人冻僵, 他们大部分的工作都要在院子的露天地里进行。 由此可以看出, 居里夫妇工作环境的简陋、 艰苦。 3. 文章中详细记述居里夫妇工作状态的是哪几段? 请你说说他们提炼镭的过程。 (学生阅读课文, 思考作答, 教师明确) 第(8~19) 段; 第一年里, 他们共同从事镭和钋的化学离析工作, 当发现分工的效率更高之后, 居里夫人做“男子的职务” , 丈夫在棚屋里专心做细致的实验, 她“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 , 日复一日地做着提炼工作。 4. 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和劳累的工作, 居里夫人是怎么做的? ( 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并进行概括总结, 老师指导明确) 虽然每天很辛苦, 但她仍然兴致勃勃, 她认为这是她“生活中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的几年” , 总是以坚强的意志面对工作中的困难。 5. 读完本文, 你从中感受到居里夫人这位伟大科学家有哪些可贵的品质? ( 学生思考作答, 教师明确) 意志坚强, 不畏艰难, 百折不挠, 忘我工作, 对科学充满热爱, 对工作充满热情。 ( 二) 语言品析 过渡语: 本文中有许多意味深长的语句, 对于展现人物形象, 表现人物精神品格, 具有重要的作用。 如“‎ 从 内 容 解 读、 语 言 品 析、 写 法 探 究 三 个 层 面 分 析 文 章, 逐 层 深 入, 使 学 生 更 加 透 彻 地 理 解 传 记 文 学 的 特点。‎ 194‎ 玛丽· 居里现在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里, 尝到新的极大的快乐了”中“极大”一词指到了极点, 表明没有比这更快乐的了, 展现了居里夫人献 身科学的精神, 对工作的热忱和顽强的意志。 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这类句子, 并说说自己是如何理解的。 (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勾画相关语句并进行批注, 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举手回答,教师点评) 【示例】①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 这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无疑地在玛丽以前没有一个女人体验过) , 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 ( 这句话中“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是说居里夫人在科学研究之路上的收获, 艰苦的条件是客观存在的, 但主 观上感受到的却是快乐, “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 , “两次”一是指居里夫人求学时独自住在简陋的阁楼里, 一是指这次和丈夫在简陋的旧棚屋里进行试验。 括号里补充的“无疑地在玛丽以前没有一个女人体验过”是强调居里夫人因性别在当时受到阻力, 以及她的成功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 ②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 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 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 (这句话凸显的是此次科学研究的难度大, 持续时间长。 工作的难度超出了预期, 工作的时间也不断地延长, 但居里夫妇浑然不觉, 对科学的热爱使他们沉醉其中, 痴迷不已。 同时, 这句话也表现出两位科学家勇于应对挑战的精神。 )‎ ‎(三) 写法探究 194‎ ‎ PPT 出示如下问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 教师巡回指导, 小组选代表发言, 教师点评总结。 1. 文中引用了不少居里夫人自己的话。 找出来读一读, 并说说引用的这些资料有什么作用? 文中多次引用居里夫人的话, 一方面增强了文章叙事的可信性、 真实性, 另一方面更能直接地展现居里夫人的内心世界, 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2. 这篇文章只是客观地记述居里夫人发现镭的过程吗? 作者的情感是如何体现的? 这篇文章不仅仅是客观地记录居里夫人发现镭的过程。 作者艾芙· 居里是居里夫人的小女儿, 她写居里夫人, 既是写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也是写自己的母亲。 这就使得洋溢在文章字里行间的除了崇拜、 敬仰的感情, 也有一份浓浓的爱意和柔情。 比如, 她对居里夫人研究工作中的一些细节了解得非常清楚, 因此在运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进行描绘后, 显得极为真切动人。 在描述棚屋的简陋、 条件的恶劣时, 作者都是用一种富有幽默感的语言, 写下雨“令人厌烦的轻柔声音”, 写“极特殊的治疗结核症的方法”, 令人感动于夫妇俩在研究工作中的相互支持。 他们精神上的愉悦超越了客观条件的艰辛。 “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一句, 尽显敬仰、 爱戴之情, 也隐含着女儿对母亲的心疼和体贴。 在写对镭的期盼时, 作者描述居里夫人此时的神情, “像期盼别人已经答应给的玩具的小孩一样, 怀着热切的好奇心”。 写到居里夫妇的散步, 就像慢镜头般渐渐拉长… … 这些细节中流露出温柔的爱意, 也只有关系极为密切的人, 方能在笔端自然地呈现出来。‎ 194‎ 板书设计 ‎ 课后作业 ‎ 你觉得居里夫人成功的主要秘诀是什么? 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写一篇读后感。‎ 为了更好地开展本节课的教学, 我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 让学生搜集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 了解居里夫人的生平, 从而为整节课的顺利进行打好了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中, 我主要引导学生从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分析居里夫人的形象、 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以及探究文章的写作手法四个方面入手, 层层递进, 不仅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居里夫人的高尚品质, 还让学生了解到传记文学及本文的写作特点。 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 在人物形象分析上略显单薄, 以后还要在课堂的整体把控上多下功夫。 1. 【电子教案】【同步课件】【备课资源】【同步试卷】详见光盘内容。 2. 【拓展延伸】 爱因斯坦眼中的居里夫人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 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 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 她的律己之严, 她的客观, 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 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 她的极端的谦虚, 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 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 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 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 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脱的少见的严肃性。 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 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 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 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 这样的困难, 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 194‎ ‎ 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 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选自《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商务印书馆1976 年版) ‎ 第三单元 风景之味 ‎10 三 峡 ‎ 课题 ‎ 三 峡 ‎ 课时安排 ‎ ‎2 课时 ‎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识记、 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 虚词, 疏通文意, 感知课文内容。 2. 体会文章节奏鲜明、 音韵和谐的特点。 3. 感受长江三峡雄伟的气势和奇丽的景色。 4. 领会课文运用精炼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特征的写法特点。‎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阅读课文, 体会文章节奏鲜明、 音韵和谐的特点。 2. 结合课下注释, 疏通文意, 感知课文内容。 3. 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和联想感受三峡的气势和景致。 4. 通过赏析经典语句, 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和写景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 培养学生积累常用文言实词、 虚词的习惯。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 ‎1. 结合课下注释, 疏通文意, 理解文章内容。 2. 品味文章语言, 展开联想和想象, 体味作品意境。‎ 难点 ‎ 学习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 抓住景物特征, 动静结合, 情景交融。‎ 教学准备 ‎ 课文朗读音频、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 诵读法、 点拨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 第1 课时 教学步骤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著名学者余秋雨的一个外国朋友曾经问他:‎ 以一个故事 194‎ ‎ “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 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地方是哪里吗? 请只说一个。 ”同学们猜是哪个地方? (生: 各抒已见) 这个地方就是三峡。 那么, 三峡为何有那么大的魅力呢, 这节课就让我们追随着郦道元的足迹, 一起走进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三峡, 去领略三峡的无限风光吧。‎ ‎ 引 出 文 题, 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基础梳理 作者介绍 1. 学生叙述自己搜集的关于郦道元的资料。 2. 老师用 PPT 展示郦道元的简介。 郦道元(约470—527) , 字善长, 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 人, 北魏地理学家、 散文家。 其作品文笔深峭, 语言清丽, 所撰的《 水经注》为有较高文学价值的地理名著。‎ 简要了解郦 道 元 及 其 作品。‎ 背景探寻 本文节选自《 水经注校证》卷三十四( 中华书局2007 年版) 。 题目是编者加的。当时南北分裂, 郦道元身在北方, 实际并未踏足三峡地区。 《 三峡》一文是他在前人的记述(主要是袁山松的《 宜都记》和盛弘之的《 荆州记》) 的基础上整理加工而成的。‎ 介 绍 背 景, 帮 助 学 生 理 解 课 文 内容。‎ 字词归纳 1. PPT 展示生字词的注音, 帮助学生梳理字词。 溯(sù) 御(yù) 湍(tuān) 漱(shù) 2. PPT 展示文言现象。 (1) 通假字 略无阙处( “阙”同“缺” , 空隙、 缺口) (2) 古今异义 ①自非亭午夜分(古义: 如果。 今义: 从; 由。 ) ②至于夏水襄陵(古义:是两个词,动词“至”和介词“于”,到了。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③或王命急宣(古义: 有时。 今义: 或许; 也许。 ) (3) 一词多义 ①自 ‎ 引 导 学 生 认 识、 理 解 文 中 的 重 要字词。‎ 194‎ 自三峡七百里中(于, 文中是“在”的意思) 自非亭午夜分(连词, 如果) ②绝 绝多生怪柏(形容词, 极高的) 哀转久绝(动词, 消失) 沿溯阻绝(动词, 隔断) ③清 回清 ∙ 倒影(名词, 清波) 清荣俊茂(形容词, 清澈) (4) 词类活用 ①虽乘奔御风(动词作名词, 文中指飞奔的马) ②则素湍绿潭(形容词作名词, 急流) ③回清倒影(形容词作名词, 清波) ④每至晴初霜旦(名词作形容词, 下霜的)‎ 整体感知 ‎1. 教师播放录音。 学生认真听读, 体会文章节奏鲜明、 音韵和谐的特点。 2. 教师指定两名学生尝试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 注意文章的朗读节奏。 其他学生认真听读, 并进行质疑、 点评。‎ 易错预设: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 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③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绝 /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 3. 学生齐读课文, 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和情感。 4. 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结合课下注释, 疏通文意。 ( 六人小组进行讨论, 每两个小组讨论一个文段, 每两个小组选一个代表翻译文段, 教师指导明确) ‎ 教 师 引 导 学 生 通 过 多 种 形 式 朗 读 课 文, 体 会 文 章 节 奏 鲜 明、 音 韵 和 谐 的 特 点, 并 以 合 作 探 究 的 形 式, 结 合 课 下 注 释 疏 通 文 意, 把 握 文 章 的 主 要内容。‎ 194‎ 易错预设: ①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 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 ) ②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 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 不能通航。 ) ③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即使骑上飞奔的马, 驾着疾风, 也没有这么快。 ) ④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 山高草盛, 实在是有很多趣味。 ) ⑤每至晴初霜旦, 林寒涧肃, 常有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 (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 树林和山涧一片清凉、 凄寒, 常听到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啼叫, 声音接连不断, 凄惨悲凉, 空旷的山谷中传来猿啼的回声, 声音悲凉婉转, 很久才消失。 )‎ 课后作业 ‎ ‎1. 背诵课文。 2. 熟记重点实词、 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第2 课时 教学步骤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温故知新 上节课, 我们朗读了课文, 并通过课下注释和合作探究疏通了文意, 初步感知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节课我们将重点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 体味作品的写作意境,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概括上节课 内容,引出本 节课内容。‎ 研读赏析 1. 教师点名学生背诵课文, 其他学生对背错的地方进行更正。 2. 学生齐背课文。 3. PPT 出示如下问题, 学生思考作答, 教师明确。 (1) 作者写了三峡的哪些自然景物? 三峡的山和水。 (2) 作者分别写出了这些自然景物的什么特点? 写山,突出其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以问答形式 引导学生把 握文章内容 以及作者的 思想感情;‎ 赏 析 优 美 语 句, 学 做 194‎ ‎ 写水,则描绘了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3) 文章为什么先写山后写水? 三峡的特点在山和水, 考虑到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因山形山势而有三峡之水。故先写山, 写出山高岭连, 中间峡窄的特点, 为下文写水做铺垫。 (4) 写水为什么先写夏水? 夏水浩大, 所展现的奔放美最能突出三峡雄伟壮丽的特点, 所以先写。 (5) 文中末尾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 从结构上说, 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 从内容上说, 一方面可以突出三峡秋天的凄凉, 渲染萧瑟的气氛, 另一方面使人进一步体会到三峡山高、 岭连、 峡窄、 水急的特点, 照应前文。 (6) 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文章通过对三峡雄奇险峻、 清幽秀丽的景色的描绘, 显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 表达了作者深爱祖国河山之情, 同时抒发了对渔民艰险又贫苦的生活的悲悯。‎ 1. ‎4. 本文的语言凝练优美, 请同学在文中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 并做简要批注。(学生默读课文,勾画自己喜欢的语句,简要批注,教师点名学生分享并做相应点评)句子预设: ①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 赏析: 这句写出了江水的季节特点。 春冬水涸之季, 下滩之水雪浪飞溅, 此为“ 素湍”; 水清流缓可谓“ 绿潭”。 “ 素” “ 绿” 色彩相间,“湍”与“潭” 一动一静。 回旋的清波中岩崖、 云朵、 蓝天一一可见, 令人生起无限遐想。 ) ②绝 多生怪柏, 悬泉瀑布, 飞漱其间。 (赏析: “素湍绿潭”一句是俯视, 而此句是仰视。 “绝”字形容山, “怪”字修饰树, 紧扣三峡的地理特征: 柏树生长在悬崖峭壁之上, 毫无遮挡, 加之峡谷之中风力强劲, 天长日久, 自然形成“怪”状。 在“绝 ”“怪柏”这个背景上, 作者再添上一笔“悬泉瀑布, 飞漱其间”, 悬挂在绝壁高崖上的飞泉瀑布, 使整个画面顿生活力。 悬崖绝壁, 怪柏傲立, 飞泉喷洒, 瀑布冲荡, 似乎可以听到如鼓如瑟的泠泠水声, 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 ‎ ‎ 简 单 批 注, 体 会 本 文 语言特点。‎ 194‎ ‎③清荣峻茂。 (赏析: 四字状四物: 以“清”字状水, 以“荣”字状柏树, 以“峻”字状山, 以“茂”字状草, 水清、 山高、 树荣、 草茂互相映照, 三峡充满无限生机。 )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赏析: 作者并不明确点出“秋”字, 而是以“霜旦”示明季节,又以“寒”“肃”二字渲染,三峡秋景遂变成清寒之景,给人带来的也是凄凉的感受。)‎ 板书设计 ‎ 课后作业 ‎ 本文之所以只用寥寥150 余字, 就把七百里三峡的万千气象尽收笔底, 是因为作者抓住了景物的特点, 并采用大笔渲染的手法进行描写。 请你学习这种写法, 写一个描写景物的片段,200 字左右。‎ 本文短小精悍, 学生较容易把握山水的特点。 通过老师的引导, 学生热爱祖国河山之情也比较容易激发出来。 美中不足的是在课堂上朗读课文次数较少, 很少有同学能够当堂背诵课文。 以后文言文教学, 特别是这种短小精悍的美文, 要在课内引导学生多频率、 多方式朗读, 由读而悟, 体会作者的情感。 1. 【电子教案】【同步课件】【备课资源】【同步试卷】详见光盘内容。 2. 【拓展延伸】 《水经注》 《水经注》是郦道元为《 水经》所作的注文。 《 水经》全书一万余字, 郦道元的《 水经注》则有四十卷, 全文超过《 水经》二十余倍, 涉及的河流近于《 水经》的十倍。 《 水经注》以河川为纲, 记述的内容包括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各个方面, 也有较多沿革地理和地名的资料。 《 水经注》注文中指名引用的文献有四百三十七种,‎ 194‎ ‎ 金石碑刻有三百五十余种, 另有大量未指明来源的地图、 方志、 歌谣、 谚语等。《 水经注》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 人物掌故、 神话传说等, 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 该书资料丰富, 语言生动, 在历史学、 金石学、 语言学和文学等方面有很高的价值。 ‎ ‎11 短文二篇 ‎ 课题 ‎ 短文二篇 ‎ 课时安排 ‎ ‎2 课时 ‎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欣赏两篇短文不同的语言风格。 2. 把握文中不同景物的特点, 领略不同的写景手法。 3. 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 借助诵读, 从句式、 用字用词、 韵律节奏等方面, 体会文章的语言风格。 2. 引导学生认真品读有关景物描写的语句,把握景物特征,学习不同的写景技法。 3. 结合相关语句,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山水的情感、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 ‎1. 把握文中不同的景物特点, 领略不同的写景手法。 2. 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情感。‎ 难点 ‎ 品味文章意境的优美、 语言的精练及结构的匠心。‎ 教学准备 ‎ 课文朗读音频、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 诵读法、 点拨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 第1 课时 答谢中书书 教学步骤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古人云: “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山水景物, 曾经激起古今无 以名言引出文 ‎ 194‎ 数文人墨客的无限情思, 他们为我们奉献了大量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篇章。 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南朝齐梁时思想家陶弘景写的一篇山水小品———《答谢中书书》, 一起感受他眼中的山水之美。‎ 题,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基础梳理 作者及相关人物介绍 1. 学生叙述自己搜集的关于陶弘景的资料。 2. 老师用 PPT 展示陶弘景的简介。 陶弘景(456—536) , 字通明, 自号华阳隐居, 丹阳秣陵( 今江苏南京) 人, 南朝齐梁时思想家、 医学家。 跟从陆修静弟子孙游岳学道, 后隐居茅山, 搜集整理道经, 创立“茅山派” 。 入梁, 武帝礼聘而不出, 但朝廷大事辄就咨询, 时称“山中宰相” 。 其代表作品有《 本草经集注》《 真诰》《 真灵位业图》《 陶氏效验方》等。 有《 陶隐居集》。 3. 老师用 PPT 展示本课相关人物谢中书的简介。 谢中书,即谢征(500—536) ,字玄度, 南朝梁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 人, 曾任中书舍人,所以称之为“谢中书”。 谢征从小聪明异常。 其诗文甚美, 深得梁高祖喜爱。 谢征的父亲担心谢征才高折寿,后果然如此,谢征只活了三十多岁。‎ 简要了解陶 弘景及其作 品与相关人 物谢中书的 资料。‎ 背景探寻 南北朝时, 因政局动荡, 社会矛盾尖锐, 不少文人遁入山林, 从自然美景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画水, 表明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向,并以此安慰友人。 他们虽没有表现出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 却以高超的艺术笔力,创作了具有美学价值的作品。‎ 介 绍 背 景, 帮 助 学 生 理 解 课 文 内容。‎ 字词归纳 1. PPT 展示生字词的注音, 帮助学生梳理字词。‎ 夕日欲颓(tuí) 沉鳞竞跃(lín) 与其奇者(yù) 2. PPT 展示文言现象。 (1) 古今异义 晓雾将歇(古义: 消散。 今义: 休息; 停止。 ) ‎ 引 导 学 生 认 识、 理 解 文 中 的 重 要字词。‎ 194‎ ‎(2) 词类活用 ①五色交辉(名词作动词, 辉映) ②夕日欲颓(形容词作动词, 坠落)‎ 整体感知 ‎1. 学生自己朗读课文, 用笔画出不会读的字词。 2. 学生听课文朗读音频,特别注意自己标画的字词读音以及朗读节奏、语气等。 3. 学生自由练读, 老师提出朗读要求: ①读准字音; ②读准节奏; ③读出感情。 4. 学生自告奋勇朗读, 其他学生认真听完后依据朗读要求进行评价。 5. 教师再次强调朗读要求, 全班同学齐声朗读。 6.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不懂的地方用笔画出来, 并与同桌讨论解决疑难。 如果仍不能解决, 等班上同学讨论完之后, 在全班提出来共同讨论解决。问题预设: ①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 ②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 交相辉映。 ) ③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 传来猿、 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 ④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夕阳快要落山了, 水中潜游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 ⑤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谢灵运以来, 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 7. 学生口头翻译全文, 仔细体会文章写景之美。 8. 学生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齐读课文, 要求读出感情。‎ 引 导 学 生 熟 读 课 文, 并 结 合 课 下 注 释 疏 通 文 意, 从 整 体 把 握 文章内容。‎ 文本探究 ‎1. 本文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的? ( 学生默读课文, 勾画景物, 思考描写顺序, 教师点名学生回答并进行总结) 本文主要描写了高峰、清流、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晓雾、猿鸟、夕日、沉鳞等景物。 ‎ 引 导 学 生 体 会 文 章 写 景 之 美 和 文 中 所 ‎ 194‎ 顺序: 先仰视“高峰入云”, 再俯视“清流见底”, 又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夕”两层来写, 一句一景, 井然有序。 同时注意了色彩的配合、 晓夕的变化、 动静的结合等。 (能分析出一两点即予以表扬) 2. 本文中的山川, 美不胜收, 你能找出哪些美丽的画面呢? 请你任选一个角度,用下面的句式描绘一下: 这里有 之美, 你看 【示例】这里有山水相映之美, 你看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霄,似明镜一般的溪流清澈见底。 3. 学生思考后自由发言, 描绘自己想象的画面, 教师点评。 4.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哪些?(学生思考作答, 教师明确) 本文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情。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语句是“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蕴 含 的 作 者的情感。‎ 板书设计 ‎ ‎ ‎ 课后作业 ‎ ‎1. 背诵课文。 2. 熟记文章重点词语的含义。‎ 第2 课时 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步骤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194‎ 情景导入 古代有一个人, 他频遭贬谪, 一生历经八州, 身行万里。 他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 他说: 此心安处是吾乡。 他是宋代文化孕育出来的旷世奇才, 他的文章随物赋形, 于情无所不畅, 于景无所不取, 创作了无数名篇佳作。 他留下了“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的美好希冀, 也挥洒了“大江东去, 浪淘尽”的无限豪情, 也有 “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凄婉悲怆。 他是谁? ( 学生齐答: 苏轼) 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他在黄州写的游记小品《 记承天寺夜游》。‎ 以 充 满 感 染 力 的 语 言 引 出 文 题,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兴趣。‎ 基础梳理 作者及相关人物介绍 1. 学生叙述自己搜集的关于苏轼的资料。 2. 老师用 PPT 展示苏轼的简介。 苏轼(1037-1101) ,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眉山(今属四川) 人, 北宋文学家、 书画家。 苏洵的儿子。 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 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 任杭州通判, 知密州、 徐州、 湖州。 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而贬谪黄州。 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 颍州等, 官至礼部尚书。 后又贬谪惠州、 儋州。 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 南宋时追谥文忠。 其文汪洋恣肆, 明白畅达。 其诗清新豪健, 善用夸张、 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别具一格。 其词开豪放一派, 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有《 赤壁赋》 《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江城子· 密州出猎》《 定风波》等经典作 品传世。 3. 老师用 PPT 展示本课相关人物张怀民的简介。 张怀民, 名梦得, 一字偓佺, 北宋官员。 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 被贬黄州, 初时寓居承天寺(今湖北黄冈南) 。‎ 简要了解苏轼 及其作品与相 关人物张怀民 的资料。‎ 背景探寻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 , 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 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地方军事助理官) , 官衔上还加上了“本州安置”字样, 不得签署公事, 不得擅离安置所, 实际上跟流放差不多。‎ 介 绍 写 作 背 景, 帮 助 学 生 理 解 课文内容。‎ 194‎ ‎ 本文写于苏轼贬官黄州期间。 元丰六年是作者被贬谪到黄州的第四年。‎ 字词归纳 1. PPT 展示生字词的注音, 帮助学生梳理字词。 未寝(qǐn) 荇(xìng) 2. PPT 展示文言现象。 (1) 古今异义 ①念无与为乐者(古义: 考虑, 想到。 今义: 想念。 ) ②相与步于中庭(古义: 共同, 一起。 今义: 彼此往来, 相处; 相互。 ) ③盖竹柏影也(古义: 大概是。 今义: 器物上部有遮蔽作用的东西。 )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 清闲的人。 今义: 没有事情要做的人; 与事无关的人。 ) (2) 一词多义 ①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读yù, 动词, 参与。 这里有欣赏、 领悟的意思) 念无与为乐者(读yǔ, 连词, 和) ②者 念无与为乐者(代词, 相当于“ … … 的人”)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助词, 表示停顿)‎ 引 导 学 生 认 识、 理 解 文 中 的 重 要字词。‎ 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 注意停顿。 2. 教师播放课文朗读音频, 让学生注意给不会读的字注音, 并在课本上标出朗读节奏。 3. 教师点名学生朗读, 并针对朗读节奏不妥之处予以指导。 问题预设: ①念/无与为乐者。 ②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③水中/藻、 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引 导 学 生 熟 读 课 文, 并 结 合 课 下 注 释 疏 通 文 意, 从 整 体 把 握 文章内容。‎ 194‎ ‎4. 全班学生齐读课文, 要求: 读出节奏, 读出文言韵味。 5.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翻译课文, 教师点名翻译, 对于翻译错误之处给予更正。 6. 教师用 PPT 展示全文翻译, 学生参照译文做笔记、 朗读。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 我解开衣服, 正打算睡觉, 这时月光照进门里, ( 于是) 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 想到没有与我共同游乐的人, 于是来到承天寺找张怀民。 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 (于是) 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 仿佛有藻、 荇纵横交错, 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 哪个夜晚没有月光? 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 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7. 学生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文本探究 PPT 出示如下问题, 学生思考作答, 教师指导、 明确。 1. 作者笔下的月景有何特点? 空明澄澈, 似真似幻。 2. 你是如何理解“闲人”的含义的? 首先, “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 其次, “闲人” 包含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3.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 有赏月的欣喜、 漫步的悠闲, 也有对自己身处被贬境地的悲凉与不平。 (要结合课文进行具体分析) 4. 本文情景交融, 景中含情, 作者是怎样做到的? 作者见“月色入户”, 则“欣然起行”, 欢欣之情, 溢于言表。 “念无与为乐者”, 是心理活动, 含有知音稀少的憾意, 情绪因之荡起微澜。 从想起、 寻访张怀民到共同“步于中庭”与其在月夜美景下相携相知, 将恬适平和的心绪寄托在轻快自然的描写中, 作者的抑郁得以消释, 精神得以解脱。 5. 赏析“庭下如积水空明…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引 导 学 生 体 会 文 章 写 景 之 美 和 文 中 所 蕴 含 的 作 者的情感。‎ 194‎ ‎“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清澈透明, “藻、 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 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 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 疏影摇曳、 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最后又用两问一叹结束全文, 寥寥数语, 意味隽永。 贬谪的悲凉, 人生的感慨, 赏月的欣喜, 漫步的悠闲, 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 语言凝练, 含蓄深沉, 精美传神。‎ 板书设计 ‎ 课后作业 ‎ ‎1. 背诵课文。 2. 完成课后“思考探究”第三题。‎ ‎ 《 短文二篇》所选的两篇文章虽然文字不多, 却十分优美。 对于本课文言文的教学, 我有以下思考: 1. 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由于文言文离我们时代久远, 文字简约、 语言精深, 学生读起来觉得涩口、 难以理解, 因而很容易产生厌恶情绪。 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 要运用多种方法, 挖掘教材中新颖有趣的内容,补充学生感兴趣的资料, 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 2. 重视对课文的诵读。 “教学千法读为本”, 诵读是学好文言文的一把金钥匙。 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多种诵读形式交错进行。 在反复的诵读中, 学生能够感知文章的大意, 品味语言,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丰富知识。 3. 注意“文”“言”并重。 在教学中应以对“文”的领悟带动对“言”的理解。 因为文章中的词句只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载体, “文”才是“言”的最坚实的根基。 如果只着眼于词句的学习, 而忽视它所承载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必然是舍本逐末。 对于第二篇短文的教学, 我把重点放在对作者情感态度的理解上, 并联系实际,‎ 194‎ ‎ 希望能在处世态度方面教给学生有益的启示。 1. 【电子教案】【同步课件】【备课资源】【同步试卷】详见光盘内容。 2. 【拓展延伸】 苏轼轶闻 东坡肉 苏轼被贬黄州的时候, 写有著名的《 猪肉颂》, 其中有句为“净洗铛, 少著水, 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 火候足时他自美。 ”这里的“净洗铛, 少著水, 柴头罨烟焰不起”, 就是著名的东坡肉的烹调法了。 苏东坡后来任杭州太守, 修苏堤, 兴水利, 深受百姓爱戴。 而这“东坡肉”也跟着沾光, 名扬杭州, 成了当地的一道名菜。 出人头地 苏轼在京城会考时, 主审官是北宋大名鼎鼎的文学家欧阳修。 他审批卷子的时候为苏轼清新洒脱的文风所倾倒。 为防徇私, 那时的考卷均为无记名式。 欧阳修虽然很想点选这篇文章为第一, 但他觉得此文很像门生曾巩所写, 怕落人口实, 所以最后评了第二。 直到发榜的时候, 欧阳修才知道文章作者是苏轼。 知道真实情况后欧阳修后悔不已, 但是苏轼却一点计较的意思都没有。 苏轼的大方气度和出众才华让欧阳修赞叹不已: “读(苏) 轼书, 不觉汗出, 快哉快哉! 老夫当避路, 放他出一头地也。 ”并正式收苏轼为弟子。 ‎ ‎12* 与朱元思书 ‎ 课题 ‎ 与朱元思书 ‎ 课时安排 ‎ ‎1 课时 ‎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2. 把握作者笔下景物的突出特征, 学习作者描绘景物的手法。 3. 体会作者寄情山水的审美情趣。‎ 过程与方法 ‎1. 引导学生根据阅读提示和注释自读课文, ‎ 194‎ 把握整体文意。 2.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感受课文描绘的情境。 3. 引导学生从观察景物的角度、 感官的调动、 描绘景物的方法等方面了解作者的写景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 ‎1. 疏通文意, 并熟练地背诵课文。 2. 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难点 ‎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 课文朗读音频、 多媒体课件、 富春江的风景视频。‎ 教学方法 ‎ 诵读法、 点拨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步骤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 名山秀水, 数不胜数。 今天老师给大家播放一段拍摄于浙江富春江的风景片, 请同学们看完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学生谈感受) 富春江的景色真美啊。 南朝著名的文学家吴均在游览完富春江的风光后, 挥洒笔墨写了一篇描绘富春江风光的文章《 与朱元思书》。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题目中“与”是“给”的意思, “书”是“书信”, 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 《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 全文已散失不全。 本文是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 以 富 春 江 的 风 景 视 频 引 出 文 题,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兴趣。‎ ‎ ‎ ‎ 基础梳理 ‎ 基础梳理 作者介绍 1. 学生叙述自己搜集的关于吴均的资料。 2. 老师用 PPT 展示吴均的简介。 吴均(469-520) , 字叔庠, 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 人, 南朝梁文学家。 官奉朝请。 通史学。 其小品书札以写景见长, 诗亦清新流丽。 其文章风格峻拔清新而有古气, 时人纷纷效仿, 称为“吴均体” 。 其诗今存140 余首, 多为友人赠答、‎ 简 要 了 解 吴 均 及 其 作品。‎ 194‎ ‎ 赠别之作。原有集, 已散失不全, 明人辑有《 吴朝请集》。 另有小说《 续齐谐记》。‎ 背景探寻 吴均生活的南北朝时期, 政治黑暗, 社会动乱。 一些仕途失意或受佛教、 道教影响的士人遁迹山林, 避世隐居。 吴均的仕途也不如意。 梁武帝时, 吴均私撰《 齐春秋》, 武帝恶其实录, 焚稿免职。 于是过隐居生活, 寄情山水, 成了吴均的志趣。 《 与朱元思书》便于此时写成。‎ 介 绍 背 景, 帮 助 学 生 理 解 课 文 内容。‎ 字词归纳 1. PPT 展示生字词的注音, 帮助学生梳理字词。 轩(xuān) 邈(miǎo) 泠(líng) 嘤(yīng) 鸢(yuān) 柯(kē) 2. PPT 展示文言现象。 (1) 通假字 ①蝉则千转不穷(同“啭” , 鸟鸣, 文中指蝉鸣) ②窥谷忘反(同“返” , 返回) (2) 古今异义 ①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古义: 表示约数。 今义: 称赞; 承认优点。 ) ②猛浪若奔(古义: 飞奔的马。 今义: 奔走; 急跑。 ) ③蝉则千转不穷[古义: 穷尽。 今义: 生活贫困, 缺少钱财(跟“富”相对) ] ④鸢飞戾天者(古义: 至、 到达。 今义: 罪过; 乖张。 ) ⑤经纶世务者(古义:筹划、治理。 今义:整理过的蚕丝,比喻规划、管理国家大事的才能。) (3) 一词多义 ①绝 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独一无二的) 猿则百叫无绝(断绝) ‎ 引 导 学 生 认 识、 理 解 文 中 的 重 要字词。‎ 194‎ ‎②无 直视无碍(没有) 猿则百叫无绝(不) ③上 负势竞上(名词作动词, 向上生长) 横柯上蔽(名词作状语, 在上面) (4) 词类活用 ①风烟俱净(形容词作动词, 消净, 散净) ②任意东西(名词作动词, 向东或向西) ③猛浪若奔(动词作名词, 飞奔的马) ④互相轩邈(形容词作动词, 往高处远处伸展)‎ 整体感知 ‎1. 教师播放课文朗读音频, 要求学生听读时注意字词的读音, 听清句子的停顿。 听完后, 请学生们仿照朗读音频放声自由朗读。 【教师指导】本文是一篇美文, 朗读时速度宜慢, 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美的意境。 同学们一定要以“乐山水”之心去读, 吐字清晰, 音韵和谐。 要注意停顿, 节奏要随情随景而易。 每读完一小层都可以作稍长的停顿, 这样才有鲜明的层次感,不至于将两个不同的画面交错在一起。 还要注意确定重音, 例如“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中, 重音当落在“箭”“奔”上。 这样, 才能读其文, 感其美, 会其情。 2. 教师点名学生朗读, 读完后, 请同学们互评。 3. 请同学们借助手边的工具书和课下注释, 疏通文意。 并对不理解的词句进行圈点勾画, 稍后在班上提出来,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解决问题。 问题预设: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风停了,烟雾都消散了,天空和群山(显出)同样的颜色。] ②从流飘荡, 任意东西。 [(乘船) 随着江流飘荡, 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 ] ③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 引 导 学 生 熟 读 课 文, 并 结 合 课 下 注 释 疏 通 文 意, 从 整 体 把 握 文章内容。‎ 194‎ ‎ 汹涌的巨浪像飞奔的马。 ) ④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互相)争夺高处,笔直地向上,形成千百座山峰。] ⑤蝉则千转不穷, 猿则百叫无绝。 ( 蝉则长久不断地叫, 猿猴也不停地长啸, 声音不断绝。 ) ⑥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 [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 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名利之心; 那些治理国家大事的人, 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 也会流连忘返。 ]‎ 文本探究 ‎1. 文中哪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所写景色的特征? 为什么? (请1 ~2 个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能够自圆其说, 语言完整。 教师明确)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最能概括课文所写景色的特征,全文都围绕这两句在写文章。 2. 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展现这个“异”和“奇”字的? (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讨论, 讨论后老师点名请2~3 个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并点评、 明确) 第二段写“异水” 。 作者先抓住“缥碧”的特点, 写江水之色, “千丈”写江水之深,“见底”写江水之清, “游鱼”写江水之净。 然后以比喻夸张的手法, 写江水之急, 勾勒其急湍猛浪的激动之美。 这样描写, 静中有动, 显示出富春江水的秀丽之美和壮观之美, 突出地表现了一个“异”字。 第三段写“奇山”。 作者先从“形”的角度写山势本身之奇, 奇在“负势竞上”“争高直指”, 仿佛有无穷的奋发向上的生命力, 要挣脱大地, 直上青天; 欲上不能, 便“千百成峰”, 层峦叠嶂。 其次从“声”的角度写空山天籁之奇, 泉声、 鸟声、 蝉声、 猿声汇成了一曲对生命的颂歌, 把这寂静的山谷, 变成了一个热闹、 和谐、 欢乐、 祥和的世界。‎ 引 导 学 生 体 会 文 章 所 写 景 物 的 特 征 和 写 景 方 法, 理 解 文 中 蕴 含 的 作 者的情感。‎ 194‎ ‎ 山包容了这些生命, 这些生命给山无限的生气。 最后从“色”的角度写山林中有日无光之奇。 山外虽然晴光万里, 山中却别有景象。 作者的笔锋从动到静, 写出了谷中枝密林茂、 浓荫蔽日, 在白天也只是“有时见日”的幽暗景象。 这一段写山之形之声之色都紧扣一个“奇”字。 3. 本文重在写景, 直接抒情言志的语句很少。 但历来优秀诗文都讲究情景相生, 水乳交融。 请反复品味课文, 看看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讨论, 讨论后举手发言, 教师点评、 总结) 文章表现了作者高雅的志趣、高洁的情怀, 反映出当时一部分文人流连山水风景的生活情趣和摒弃世俗、清高隐逸的思想。 这是有特定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的。 从社会根源来看, 当时士林崇尚清谈、鄙弃世务, 作者在这里流露的清高隐逸之情正是这种社会时尚的体现。 从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来看, 由于他出身寒门, 在异常讲究门第的南朝, 仕途很不得意, 便由此转向隐逸生活。 情感的抒发与文中的景物描写相得益彰, 作者用大自然的美景与社会时俗作对比, 肯定前者而否定后者, 更加反衬出富春江山水的惊人之美, 也具有一种移情易志的巨大魅力。‎ 板书设计 ‎ 课后作业 ‎ ‎1. 背诵课文。 2. 游览当地的山川等名胜, 写一篇游记。‎ 194‎ ‎《与朱元思书》是初中教材中比较少见的“骈体文”。 在教学中我觉得有两个最大的成功: 一是在45 分钟内,一直将朗读作为讲读美文的最佳手段。 在音频范读后, 采用学生自由阅读、 个别读、 学生品读等多种方式, 引导学生诵读经典、 感悟文意。 二是还课堂于学生, 尊重学生的见解。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为此, 我将“讲” 降到最低程度, 让学生的“读”和“说”来主导课堂。 在课堂中, 我以鼓励和引导为主, 让学生各抒己见, 尊重学生的见解, 加深了学生对文章 情理的领悟。 1. 【电子教案】【同步课件】【备课资源】【同步试卷】详见光盘内容。 2. 【拓展延伸】 骈 文 骈文, 文体名。 起源于汉、 魏, 形成于南北朝。 全篇以双句(即俪句、 偶句) 为主, 讲究对仗、 声律和藻饰。因其以四字、 六字相间定句, 又称之为四六文。 山水诗 山水诗, 诗歌的一种。 以山水为描写对象, 有的表现山水秀美、 壮丽的景色, 有的通过山水风光, 抒发自己的思想情趣。 对景物观察细致、 意境清新自然、 语言富丽精工是其主要特点。 中国山水诗在晋代已有, 南朝宋谢灵运始开此派诗风, 其后著名的山水诗人有谢朓、 孟浩然、 王维, 等等。 ‎ ‎13 唐诗五首 ‎ 课题 ‎ 唐诗五首 ‎ 课时安排 ‎ ‎2 课时 ‎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 了解律诗的有关知识, 品味诗歌的语言, 体会诗歌的意境, 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 有感情地反复朗诵诗歌, 体会律诗的韵律之美。 2. 结合相关背景, 领会诗歌主旨, 体会诗人情感。‎ 194‎ ‎ 3. 了解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 领会诗人谋篇布局之精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 理解诗歌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难点 ‎ 品味语言, 体味诗歌内涵。‎ 教学准备 ‎ 课文朗读音频、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 诵读法、 点拨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第1 课时 野望 教学步骤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在我们祖国灿烂的文化中, 唐诗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唐诗不仅记录了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情况, 而且为那个时代保留了异常生动的情绪和记忆。 唐诗的意象, 成了我们民族诗歌最具代表性的象征, 唐诗精神也成了我们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本课, 我们来撷取唐诗中的五颗明珠, 一睹唐诗永恒的风采。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诗歌———《 野望》。‎ 以富有感染力 的语言引出诗 题,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基础梳理 作者介绍 1. 学生叙述自己搜集的关于王绩的资料。 2. 老师用 PPT 展示王绩的简介。 王绩(约589—644) , 字无功, 号东皋子, 绛州龙门( 今山西河津) 人, 唐代诗人。隋大业中举孝悌廉洁及第, 除秘书正字、 扬州六合县丞。 曾往依窦建德幕下数月。唐初以前官待诏门下省, 改太乐丞, 后弃官还乡。 王绩清高自恃, 放诞纵酒, 其诗多写饮酒及隐逸田园之趣, 赞美嵇康、 阮籍和陶潜, 嘲讽周、 孔礼教, 以抒怀才不遇之苦闷。 语言朴素自然。 也能文。 有《 王无功文集》。‎ 简要了解王 绩及其作品。‎ 194‎ 背景探寻 《 野望》选自《 王绩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版) 。 王绩于隋大业年间举孝悌廉洁及第, 除秘书正字、 扬州六合县丞。 简傲嗜酒, 屡被弹劾。 入唐后以秘书省正字待诏门下省, 不久辞官还乡。 贞观中出为太乐丞, 旋又告归。 此诗应当作于诗人辞官归隐东皋(今属山西万荣) 之时。‎ 介绍背景,帮 助学生理解 诗人情感。‎ 字词归纳 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预习情况, 帮助学生再次梳理字词。 (PPT 展示) 东皋(gāo) 薄暮(bó) 徙倚(xǐ yǐ) 犊(dú) ①薄暮: 傍晚。 薄, 迫近。 ②徙倚: 徘徊。 ③依: 归依。 ④落晖: 落日的余光。 ⑤犊: 小牛。 诗中指牛群。‎ 引导学生认 识、理解诗中 的重要字词。‎ 整体感知 ‎1. 教师引导学生诵读《 野望》。 ①音频示范朗读; ②教师示范朗读; ③学生自由朗读; ④教师点名学生朗读。 朗读要求: ①听示范朗读时, 注意给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标出重读的字词, 给自己读不准的字注音; ②自由朗读时, 注意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 读出感情, 读出韵味,有轻重缓急, 抑扬顿挫。 2. 给《 野望》划分朗读节奏。 (同桌、 小组交流刚才示范朗读时同学们标注、 划分的情况, 教师请两名学生到黑板上进行划分, 学生做完后, 教师进行批改, 明确正确朗读节奏划分) 野 望 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3. 请学生参照注释, 借助工具书, 疏通诗句, 理解诗意。 4. 学生齐读诗歌, 体会诗歌意境。‎ 引 导 学 生 有 感 情 地 朗 诵 诗 歌, 并 结 合 课 下 注 释 疏 通 诗 意, 从 整 体 把 握 194‎ ‎ 诗歌内容。‎ 文本探究 ‎1. 第一、 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思考作答, 教师明确) 第一、 二句描绘了诗人临近黄昏时徘徊在东皋, 四处眺望, 走走停停, 不知歇于何处, 若有所思又若有所待的画面。 2. 颔联和颈联运用了何种手法?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 同桌之间讨论, 举手回答, 教师明确) 这两联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 颔联写诗人举目四望, 山、 树一片秋色, 在夕阳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颈联表现了牧歌式的田园风光, 牧人与猎马的出现, 使静谧的画面活了起来。 这四句宛如一幅山林秋日晚景图, 在闲逸的基调中, 透露出几分忧郁和苦闷。 3. 说说首联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学生分组讨论, 派代表回答, 教师总结) 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 “薄暮”点明时间, “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 第二句呼应尾联, 表现出哀伤的情感, 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首联表现了诗人因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 得不到赏识而苦闷、 怅惘的心情。 4. 试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 赏析本诗的颔联。 ( 学生分组讨论, 派代表回答, 教师总结)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 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 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 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 落寞的情怀。‎ 引 导 学 生 体 会 诗 歌 的 意 境 和 借 景 抒 情、 融 情 于 景 的 写 法, 赏 析 优 美 语 句, 揣 摩 诗 人 的 思 想 感情。‎ 板书设计 ‎ 黄鹤楼 教学步骤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黄鹤楼是一个充满神奇的传说, 且景色颇为迷人的地方。 幸运者得道乘鹤升天, 登临者借景抒情。 仕途失意, ‎ 用 优 美 的 194‎ 漂泊无依的崔颢登临此楼, 自然会有一种吊古伤今, 人去楼空的寂寞之感, 加之神话传说触动, 蓄积在他胸中的诗情便喷涌而出, 面对无限的时空唱出一曲浑然天成的浩歌。 接下来, 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关于黄鹤楼的诗。 (板书: 黄鹤楼)‎ ‎ 语 言 引 出 诗 题, 营 造 学习氛围。‎ 基础梳理 基础梳理 作者介绍 1. 学生叙述自己搜集的关于崔颢的资料。 2. 老师用 PPT 展示崔颢的简介。 崔颢( ? -754) , 汴州(今河南开封) 人, 唐代诗人。 开元进士, 官太仆寺丞、 司勋员外郎。 他早期的诗歌多写闺情, 流于纤艳。 后历边塞, 诗风变为雄浑奔放。 其代表作品为《 黄鹤楼》。 有《 崔颢诗集》传世。‎ 简 要 了 解 崔 颢 及 其 作品。‎ 背景探寻 《 黄鹤楼》选自《 全唐诗》卷一三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版) 。 这首诗是吊古 怀乡的佳作。 诗人登临黄鹤楼, 遍览眼前景物, 即景生情, 诗兴大作, 写下此诗。‎ 介 绍 背 景, 帮 助 学 生 理 解 诗 人 情感。‎ 字词归纳 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预习情况, 帮助学生再次梳理字词。 (PPT 展示) ①悠悠: 飘飘荡荡的样子。 ②晴川: 晴日里的原野。 川, 平川、 原野。 ③历历: 分明的样子。 ④萋萋: 草木茂盛的样子。 ⑤乡关: 故乡。 ⑥烟波: 暮霭沉沉的江面。‎ 引 导 学 生 认 识、 理 解 文 中 的 重 要字词。‎ 194‎ 整体感知 ‎1. 学生听《 黄鹤楼》朗读音频, 扫清字音障碍, 感受朗读节奏。 2.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借助课下注释, 疏通诗句, 理解诗意。 3. PPT 出示诗歌翻译, 学生对照自己的理解更正, 并做好笔记。 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黄鹤离去, 这里只剩下(空荡荡的) 黄鹤楼。 黄鹤离去再不返回, 千百年来只剩下白云在此飘荡。 晴天从黄鹤楼遥望对岸的原野, 汉阳的树木看得清清楚楚, 鹦鹉洲上, 芳草长得极为茂盛。 时至黄昏, 不知何处是我的家乡? 眼前只见雾霭笼罩江面, 令人发愁。‎ 指 导 学 生 朗 诵 诗 歌, 并 借 助 课 下 注 释 理 解诗意。‎ 文本探究 PPT 出示如下问题, 学生思考作答, 教师总结。 1. 诗中引用神话传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2. 诗人在最后感叹道“烟波江上使人愁”, 他为何而愁? 愁什么呢? 诗人由黄鹤楼名字的由来想到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鹤而去, 只留下这座楼和千年不变的悠悠白云, 再眺望眼前汉阳城一带, 草木茂盛苍翠, 继而想起自己的故乡, 不禁产生了怀古、 思乡的感慨, 一股世事苍茫的愁绪涌上他心头。 3. 第五、 六句诗人写看到的繁荣景象, 而第七、 八两句却写凄冷的思乡之情, 运用了什么手法? 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反衬手法, 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漂泊感以及对归乡的向往。‎ 以 问 答 的 形 式 引 导 学 生 理 解 诗歌内容。‎ 板书设计 ‎ 课后作业 ‎ ‎1. 反复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歌。 2. 预习后三首诗歌。‎ 第2 课时 使至塞上 194‎ 教学步骤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盛唐时期, 国力强盛, 有这样一群文人, 他们怀着建功立业的豪情来到边塞, 用他们的笔记录下了边塞奇异的风光和战争的情景。 他们写的这一类诗, 被称为“边塞诗”。 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 使至塞上》。‎ 以边塞诗引 出 诗 题, 激 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基础梳理 作者介绍 1. 学生叙述自己搜集的关于王维的资料。 2. 老师用 PPT 展示王维的简介。 王维(701? -761) , 字摩诘, 唐代诗人、 画家。 先世为太原祁(今山西祁县) 人, 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 , 遂为河东人。 安禄山军陷长安时曾受伪职,乱平后, 降为太子中允。 后官至尚书右丞, 故世称“王右丞”。 中年后居蓝田辋川, 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 前期诗歌风格浑厚, 有较清新的生活气息; 后期诗歌多反映他的隐逸生活, 其间多山水田园情趣。 其边塞诗多慷慨激昂, 显示出英雄气概和爱国热 情。 其代表作品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山居秋暝》等。 有《王右丞集》传世。‎ 简 要 了 解 王 维 及 其 作品。‎ 背景探寻 《使至塞上》选自《王维集校注》卷二(中华书局1997 年版) 。 开元二十五年(737) ,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凉州。 当时河西节度使崔希逸战胜吐蕃, 王维奉旨出塞宣慰, 察访军情。 这实际意味着王维被排挤出朝廷。 诗人单车问边, 虽有孤寂之感, 但更多的是壮志凌云的气概。 此诗作于赴边途中, 写出塞时沿途所见之景。‎ 介 绍 背 景, 帮 助 学 生 理 解 诗 人 情感。‎ 字词归纳 引 导 学 194‎ ‎ 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预习情况, 帮助学生梳理字词。 (PPT 展示)‎ 征蓬(péng) 汉塞(sài) 长河(cháng) 都护(dū) 燕然(Yān) ①问边: 慰问边关守军。 ②属国: 典属国的简称。 汉代称负责少数民族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 诗人在这里借指自己出使边塞的使者身份。 ③征蓬: 飘飞的蓬草, 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 ④孤烟: 指烽烟。 据说古代边关烽火多燃狼粪, 因其烟轻直且不易为风吹散。 ⑤长河: 指黄河。 ⑥候骑: 负责侦查、 通信的骑兵。‎ ‎ 生 认 识、 理 解 文 中 的 重 要字词。‎ 整体感知 ‎1. 教师配乐范读诗歌, 学生认真听读, 并给诗歌划分朗读节奏。 2. 教师点名学生朗读, 其他学生点评。 教师用 PPT 出示朗读节奏, 学生对照自己划分的朗读节奏, 更改标注错误的, 然后放声自由朗读诗歌。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3. 请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诗歌, 教师点名学生翻译, 一人一句, 学生说错的,教师及时更正。 4. 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四联的内容。 (学生举手发言, 教师明确) 首联: 以简练的笔墨叙写此次出使的经历。 颔联: 既言事, 又写景, 传达出诗人内心复杂又难以言喻的情感。 颈联: 描绘塞外苍凉壮观的景象。 尾联: 借用“燕然勒石”的典故, 写出了将士们保卫家国的决心, 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赞美之情。‎ 引 导 学 生 有 感 情 地 朗 诵 诗 歌, 并 结 合 课 下 注 释 疏 通 诗 意, 从 整 体 把 握 诗歌内容。‎ 文本探究 PPT 出示如下问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 每组选代表发言, 教师点评、 总结。 1. “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 引 导 学 生 体 会 诗 194‎ ‎ 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蓬草”随风飞转, 古代诗文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人。 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出身不由己的感觉, 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而忧愤。 2. 展开联想和想象,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颔联和颈联呈现的画面。 地上随处可见飘飞的蓬草,天空偶尔出现一队北归的大雁。 只见灿黄无垠的大漠上,挺拔着一柱直冲云霄的孤烟。 绵长如带的黄河边,一轮火红的落日显得异常浑圆、壮丽。 3.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王国维赞叹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的特点, 非常讲究景物的面面感。 首先, 它有画一样的构图, 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 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再到绵延无边的大漠, 空间阔大, 层次明晰。 其次, 它讲究线条, 一望无际的大漠上, 纵的是烟, 横的是河, 圆的是落日, 线条简约, 物态毕现。 第三, 色彩丰富, 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 黄昏时分, 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 静静地居于天际, 辉映着没有波澜闪着白光的河水。 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 直上高空, 雄浑辽阔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 ‎ 歌 的 意 境, 赏 析 优 美 语 句, 揣 摩 诗 人 的 思 想 感情。‎ 板书设计 ‎ ‎ ‎ 渡荆门送别 教学步骤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江淹《 别赋》曰: “黯然销魂者, 唯别而已矣!”柳永也道:‎ 以 江 淹 194‎ ‎ “多情自古伤离别。 ”面对离别, 人们黯然神伤。 而千年前,25 岁的李白离家远游时却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番滋味化为诗句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 渡荆门送别》。 其实, 学习古诗的过程就是一段寻找美、 感受美的旅程。 今天老师做导游, 让我们一起开始这段美的旅程吧。‎ ‎ 《 别 赋》和柳永的 话引出诗题, 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基础梳理 作者介绍 1. 学生叙述自己搜集的关于李白的资料。 2. 老师用 PPT 展示李白的简介。 李白(701-762) ,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唐代诗人。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 今四川江油) 青莲乡。 从25 岁起离川, 长期在各地漫游, 对社会生活多有体验。 天宝初曾供奉翰林, 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 又遭权贵谗毁, 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 天宝三载(744) , 在洛阳与杜甫结交。 安史之乱中, 怀着平乱的志愿, 曾为永王李璘幕僚, 因璘败受牵累, 流放夜郎。 中途遇赦东还。 晚年漂泊困苦, 卒于当涂。 其诗风雄奇豪 放, 想象丰富, 语言流转自然, 音律和谐多变。 善于从民歌、 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 其代表作品有《 将进酒》《 行路难》《 蜀道难》《 早发白帝城》《 望庐山瀑布》等。 有《 李太白集》传世。‎ 简要了解李 白及其作品。‎ 背景探寻 《 渡荆门送别》选自《 李太白全集》卷十五(中华书局1977 年版) 。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 李白这次出蜀, 由水路乘船远行, 经巴渝, 出三峡, 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 目的是到湖北、 湖南一带的楚国故地游览。 这时的李白, 兴致勃勃, 坐在船上纵情观赏巫山两岸的峻岭, 一路看来, 眼前景色逐渐变化,‎ 介 绍 背 景, 帮 助 学 生 理 解 诗 人 194‎ ‎ 船过荆门一带, 已是平原旷野, 视野顿时开阔, 别有一番景致。‎ ‎ 情感。‎ 字词归纳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帮助学生梳理字词。 (PPT 展示) ①平野: 平旷的原野。 ②江: 指长江。 ③大荒: 辽远无际的原野。 ④海楼: 海市蜃楼。 诗中形容江上云霞多变形成的美丽景象。 ⑤怜: 喜爱。‎ 引 导 学 生 认 识、 理 解 文 中 的 重 要字词。‎ 整体感知 ‎1. 听《 渡荆门送别》朗读音频, 感受朗读节奏, 体会诗人情感。 2.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借助课下注释, 初步了解诗意。 3. 指名学生朗读诗歌, 要求读出感情, 其他同学点评。 【教师指导】首联应用叙述, 平缓的语气; 颔联景色雄奇开阔, 声音要洪亮些, 读出开阔的感觉; 颈联景色瑰丽, 应轻快一些, 充满欣喜的感觉; 尾联语速要稍缓一些,充满深情。 特别是最后三个字要一字一顿, 字与字之间要藕断丝连。 4. 本诗题为“渡荆门送别”, 可清人沈德潜说: “诗中无送别意, 题中二字可删。 ”你是怎样理解的呢?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 送别是肯定存在的, 诗人写的是告别故乡, 而非送别朋友, 而且写出了故乡之水陪伴诗人, 万里护送的动人情景。 诗题中的“送别”是故乡水送别诗人, 这样的“送别”实在别具一格。 5. 把这首诗齐读一遍, 注意读出韵味, 体会一下这别具一格的送别。‎ 指导学生多 形式朗诵诗 歌, 理 解 诗 意, 体 会 诗 人情感。‎ 文本探究 学生自读诗歌, 思考、 讨论如下问题, 教师总结。 1. 颔联中的“随”“尽”“入”三个字用得好, 想一想好在何处。 “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 推移的场景, 真切地表现出来, 把山写活了, 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尽” 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喜悦的心情;“入”字用得贴切, 是对前途的展望, 大江无阻挡地流向远方, 广阔的空间打开了诗人眼界,‎ 以 问 答 的 形 式 引 导 学 生 理 解 194‎ ‎ 奔腾着诗人的想象, 洋溢着诗人青春蓬勃的朝气。 2. 颈联变换视角, 描写长江的近景。 请谈谈这联诗句所描绘的意境。 “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 明月本在天上, 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的一面明镜。 “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 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原野的低平、 江岸的辽阔、 两岸的平旷, 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 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3. 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借写故乡水有情, 不远万里, 依依不舍送“我” 远别故乡, 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内心不舍、 思念故乡的感情。 4. 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 反映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 思念之情。‎ ‎ 诗 歌 内 容, 明 了 诗 人 情感。‎ 板书设计 ‎ 钱塘湖春行 教学步骤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一折山水一折情, 山水随情入诗中。 孤山下, 西湖畔, 草长莺飞春花乱, 最美是江南。 今天, 就让我们跟随白居易一起去欣赏钱塘湖的美景。 (板书题目: 钱塘湖春行)‎ 以充满诗意 的语言引出 文 题,‎ 194‎ ‎ 营 造 学习氛围。‎ 基础梳理 作者介绍 1. 学生叙述自己搜集的关于白居易的资料。 2. 老师用 PPT 展示白居易的简介。 白居易(772-846) , 唐代诗人, 字乐天, 晚年号香山居士。 其先太原( 今山西太原市西南) 人, 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北) 。 早年家境贫困, 颇历艰辛。 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 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 得罪权贵, 贬为江州司马。 长庆间任杭州刺史, 宝历初任苏州刺史, 后官至刑部尚书。 白居易与元稹友谊甚笃, 与之齐名, 世称“元白”。 晚年与刘禹锡唱和甚多, 人称“刘白”。 早期所作讽喻诗, 较广泛尖锐地揭示了时政弊端和社会矛盾, 于民生困苦也多有反映。 自 遭受贬谪后, 意志逐渐消沉, 晚年尤甚, 诗文多怡情悦性、 流连光景之作。 其诗语言通俗, 相传老妪也能听懂。 其代表作品有《 长恨歌》 《 琵琶行》 《 卖炭翁》 《 忆江南》等。有《 白氏长庆集》传世。‎ 背景探寻 《 钱塘湖春行》选自《 白居易集》卷二十(中华书局1979 年版) 。 此诗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 白居易在杭州时, 创作了很多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 这首诗便是其中之一。‎ 介 绍 背 景, 帮 助 学 生 理 解 诗 歌 内容。‎ 字词归纳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帮助学生梳理字词。 (PPT 展示) ①水面初平: 春天湖水初涨, 水面刚刚与湖岸齐平。 初, 刚刚。 ②云脚低: 白云重重叠叠, 同湖面上的波浪连成一片,‎ 简 要 了 解 白 居 易 及 194‎ ‎ 看上去浮云很低。 ③暖树: 向阳的树。 ④乱花: 指色彩缤纷的花朵。 ⑤欲: 想要。 ⑥迷: 使… … 迷乱。 ⑦行不足: 游玩不够。‎ ‎ 其作品。 引 导 学 生 认 识、 理 解 诗 中 的 重 要字词。‎ 整体感知 ‎1. 教师配乐朗诵《 钱塘湖春行》, 提示学生注意诗歌的停顿和字音。 2. 学生放声自由朗诵诗歌。 3. 教师点名学生朗读, 并指导阅读技巧(声音洪亮, 节奏抑扬顿挫, 情感自然等) 。 4. 学生自读诗歌, 思考如下问题。 (PPT 展示, 学生思考作答, 教师明确) (1) 本文围绕哪两个字来写? 围绕“春”和“行”两个字来写。 (2) 诗人是骑马游西湖, 所以诗里提到了游踪, 但诗里写游踪跟散文不一样, 是用不着细致交代的, 要仔细想想才看得出来。 诵读全诗后说说诗人的游踪。 从孤山寺的北面和贾亭的西面到湖东的白堤。 (3) 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早春的景色。 从早莺、 春燕、 乱花、 浅草看出来的。‎ 通过朗诵诗 歌, 从 整 体 把握诗歌的 主要内容。‎ 文本探究 ‎1. 本诗的前六句中出现了哪些景物? 作者观察景物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的?这样写有何好处? (同桌之间讨论, 举手回答, 教师总结) 描写了水、 云、 莺、 树、 燕、 泥、 花、 草。 此处的观察顺序是由远及近再到远, 由静及动再到静。 如水、 云、 花、 草———远景, 静景; 莺、 树、 燕、 泥———近景, 动景。‎ 引导学生理 194‎ ‎ 好处:从距离上讲, 由远及近再到远, 突出了景观的优美而丰富, 远近都是美好的景色, 也从侧面表明了景色太美让人目不暇接; 从动静上讲, 由静到动再到静, 体现了观察的真实性, 远处的景观展现静态的美感, 近处的景观鲜活生动, 符合真实生活的逻辑;远近结合, 动静交叉, 使整首诗既富有整体上的画面美感, 局部又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既描述了美景, 又写实地描绘了客观存在, 呈献给读者一幅非常真实、 具体的西湖春景图。 2. 请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教师点名学生回答, 并点评) 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西湖早春的妩媚和生机。 “乱花” “浅草”分别表现了花的繁多、 草的柔嫩, “渐欲”“才能”表现了春天的发展变化, 这些词语突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3.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学生思考作答, 教师总结) 抒发了诗人对春天、 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 解诗歌内容。‎ 板书设计 ‎ 课后作业 ‎ ‎1. 反复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歌。 2. 从五首诗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首, 用文字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出来。‎ 古诗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 教师要让学生从篇幅短小、 语言精练的诗句中理解诗意, 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境, 是有一定难度的。 而且, 稍不留神学生就会产生厌烦情绪。 为了让学生爱学, 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的环节: ①通过优美的语言、 配乐朗诵、 启发想象等手段, 让学生在听、 读、 说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知识, 提高能力; ② 在上课前, 有目的地安排学生查阅诗人的有关资料, 为理解诗意创造条件。 这些环节的设置为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体会诗人情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美中不足的是, 阅读方式还是较为单一, 以后可采用小组朗读、 男女分组朗读等形式。 ‎ 194‎ ‎1. 【电子教案】【同步课件】【备课资源】【同步试卷】详见光盘内容。 2. 【拓展延伸】 经典唐诗名句 *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杜甫《 望岳》 *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 忆江南》 *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 泊秦淮》 *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 南园十三首(其五) 》 *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杜甫《 春夜喜雨》 ‎ 第四单元 ‎14 背 影 ‎ 课题 ‎ 背影 ‎ 课时安排 ‎ ‎2 课时 ‎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感知父亲的形象, 体会父子之间的深厚情感。 2. 学习本文人物描写的方法, 体会质朴无华的语言风格。 3. 感悟抓住“背影”这一感情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 感知“背影”形象, 体会文中的父子之情。 2. 把握文中“我”的情感态度变化, 深入理解课文。 3. 通过对语句的赏析, 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引导学生珍惜亲情, 理解父母, 积极与父母交流与沟通。‎ 教学重难点 重点 ‎ 有感情地朗读, 整体感知, 体味深情。‎ 难点 ‎ 揣摩语言, 品味背影, 感悟亲情。‎ 教学准备 ‎ 课文朗读音频、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 诵读法、 启发式教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194‎ 第1 课时 教学步骤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享誉文坛的人物, 他是著名的散文家、 诗人、 学者、 民主战士。 他清贫而有气节, 积极投身爱国民主运动, 宁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毛泽东同志称颂他为表现我们民族英雄气概的“爱国知识分子”。 他就是朱自清。这样一位在民族大义面前不屈不挠、 极有骨气的斗士, 面对亲人时, 却有一番细腻的情感。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散文《 背影》。‎ 通 过 介 绍 作 者 的 不 平 凡 之 处 引出文题。‎ 基础梳理 作者介绍 1. 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朱自清的资料。 2. 老师用 PPT 展示朱自清的简介。 朱自清(1898-1948) , 原名自华, 字佩弦, 江苏扬州人, 原籍浙江绍兴。 中国散文家、 诗人、 古典文学研究家。朱自清早期的诗作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忧愤和对光明、 对美的憧憬; 散文风格素朴缜密, 清隽沉郁, 以语言洗练、 文笔秀丽著称。 他著有诗集《 雪朝》 ( 与人合作) ,诗文集《 踪迹》, 散文集《 背影》《 欧游杂记》《 伦敦杂记》, 文艺论著《 诗言志辨》《 论雅俗共赏》, 等等。 有《 朱自清全集》行世。‎ 简 要 了 解 朱 自 清 及 其作品。‎ 背景探寻 本文选自《 朱自清全集》 第一卷(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版) 。 《 背影》 写 于1925 年, 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 1917 年冬, 作者的祖母去世, 父亲也被解职。文中的“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件事。 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读书, 得知祖母去世后,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 丧事完毕, 父亲到南京找工作, 作者回北京读书, 父子二人在浦口车站惜别, 父亲翻过月台为作者买橘子的背景深深刻在他的心中。 多年之后, 作者读到父亲的来信, 那穿着黑布马褂的背影便在作者的泪光中重现。‎ 介 绍 写 作 背 景, 帮 助 学 生 理 解 课文内容。‎ 字词归纳 PPT 展示, 检查学生的字词预习情况, 帮助学生再次梳理字词。 搀(chān) 游逛(guàng) 浦口(pǔ) 马褂(guà) 迂(yū) ‎ 引 导 学 生 认 识、 理 解 课 文 中 的 194‎ 拭(shì) 差使(chāi) 奔丧(sāng) 狼藉(jí) 簌簌(sù) 踌躇(chóu chú) 蹒跚(pán shān) ①差使: 旧时指官场中临时委任的职务, 后来也泛指职务或官职。 ②交卸: 旧时官吏卸职, 向后任交代。 ③奔丧: 从外地急忙赶回去料理长辈亲属的丧事。 ④狼藉: 乱七八糟的样子。 ⑤典质: 把财物等典当、 抵押出去。 典, 典当。 质, 抵押。 ⑥惨淡: 凄凉; 萧条; 不景气。 ⑦赋闲: 文中指失业在家。 晋代潘岳辞官家居, 作《 闲居赋》, 后因称罢官闲居、失业无事为赋闲。 ⑧蹒跚: 腿脚不灵便, 走路缓慢、 摇摆的样子。 ⑨祸不单行: 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⑩触目伤怀: 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 ⑪不能自已: 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⑫情郁于中: 感情积聚在心里。 郁, (忧愁、 气愤等) 积聚。‎ ‎ 生字、生词。‎ 整体感知 ‎1. 教师播放配乐朗读音频, 学生认真听读, 思考: 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教师指导】概括事件可按照“什么人+ 干了什么事+ 结果如何”的方式。 课文写了父亲为“我”送行并爬月台为我买橘子的事情。 2. 本文题目为“背影”, 文中一共写了几次“背影”? 每次“背影”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请同学们用笔将原文勾画出来, 举手回答, 教师总结) 文中一共写了四次背影。 第一次在开头, “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 第二次在浦口车站送别时, 父亲去买橘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 第三次在车门话别时, 我望着父亲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 。 第四次在结尾, “在晶莹的泪光中, 又看见那肥胖的、 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 3. 文中哪一次“背影”写得最具体、 最感人? 作者是怎样细致刻画的? 为什么要写得这么详细具体? (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 194‎ ‎ 小组选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 整体感知 第二次的背影(望父买橘) 写得最具体、 最感人, 最能反映出父亲对儿子的爱。 作者从父亲的穿戴、 走路姿势、 爬月台的动作这几个方面进行了细致刻画。 父亲的穿戴: 黑、 深青———穿着朴素, 心情沉重(黑色给人压抑沉重的感觉, 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 ) 父亲走路的姿势: 蹒跚———年纪较大, 腿脚不便, 一不小心就会磕着碰着的样子, 一定是非常令人担心的(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 ) 父亲爬月台的动作: 攀、 缩、 倾———行动不便, 步履艰难( “攀” , 既写出月台的高度, 又令人想到父亲爬月台的吃力, “攀”的动作多么令人揪心啊; “缩” , 两脚无处可蹬, 脚是悬空的, 全身的力量都在手上, 把父亲爬上月台的样子描写得更加细致;“倾”表现出父亲爬月台艰难且努力的样子。 ) (这是一个艰难努力的背影。 ) 作者详写这一次的背影是为了突出父亲行动的艰难, 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 4. 文中的“我”理解父亲的关爱吗? 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讨论, 举手发言, 教师总结) “我”理解父亲的关爱。 这从“我”的三次流泪和两次自责可以看出来。 ①望父买橘, 艰难背影———感动之泪 ②父子离别, 惜别背影———惆怅之泪 ③含泪读信, 再现背影———思念之泪 ④“太聪明了”“聪明过分” ———后悔自责 泪水表达了“我”对父爱的理解、感激。 自责则表明了“我”对父亲从不理解到理解的转变。 5. 说说文章以“背影”为题有什么好处。 (同桌之间讨论, 举手回答, 教师总结) ‎ 阅 读 课 文, 整 体 把 握 文章内容。 通 过 分 析 文 中 出 现 的 背 影, 体 会 作 者 的 思想感情。‎ 194‎ ‎①背影是文章的线索; ②背影刻下父亲饱经忧患、 半生潦倒的印记, 凝聚着父亲对儿子的爱, 是父子依依惜别时父亲留给儿子最深的印象, 体现了父亲的爱子深情;③以“背影”为题, 视角新颖独特, 引人想象其正面形象, 开拓了读者想象的空间。‎ 板书设计 ‎ 课后作业 ‎ ‎1. 识记本文重点生字词。 2. 完成课后“思考探究”第二题。‎ 第2 课时 教学步骤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温故知新 上节课我们通过阅读, 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背影”的探究, 把握了文章的主旨。 本节课我们将从文章的语言入手, 深入分析作者的情感, 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概括上节课的 内容,引出本 节课的内容。‎ 研读赏析 1. 本文的语言十分朴实, 特别是父亲的话, 虽然不多, 却含义丰富。 请大家默读课文, 勾画出父亲所说的话, 并做简要批注。 (学生默读课文, 勾画相关语句, 教师巡回查看, 适时指导, 学生自主分享批注, 教师点评、 总结) 【示例】①“事已如此, 不必难过,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批注: 父亲这是在宽慰儿子, 希望儿子能轻松愉快地享受天真生活。 把悲痛压在心底, 不让儿子看到, 这是一个多么善良的父亲。 ) ②“不要紧, 他们去不好!”(批注: 父亲不放心, 怕别人照顾不周到, 所以决定自己送儿子。 这表明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 ) ③“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 不要走动。 ”(批注: 父亲担心儿子路上口渴,对儿子的关怀十分体贴入微。 ) ④“我走了, 到那边来信!”(批注: 父亲惦记儿子的旅途平安,‎ 引导学生赏 析和理解重 点语句,体会 文章的语言 特色,以及字 里行间蕴含 的情感。‎ 194‎ ‎ 反映了父亲对儿子的不舍和关怀。 )‎ ‎⑤“进去吧, 里边没人。 ”(批注: 父亲不让儿子相送, 反映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照。 ) 【教师小结】这五句话没有华丽的辞藻, 语言朴实, 但一言一语都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 谁说父爱不细腻, 谁说父爱不伟大, 这就是伟大的父爱! 2. 作者善于在叙事和描写中抓住最能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语言或动作, 用素朴的语言表达人物的真情实感。 请同学阅读如下语句(PPT 展示) , 仔细体会, 并进行简要赏析。 (学生思考作答, 教师总结) ①他踌躇了一会, 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这句话是心理描写, 表现了父亲的“不放心”, 反映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和爱护。 ②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 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 他嘱我路上小心, 夜里要警醒些, 不要受凉。 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这几句话是细节描写, 生动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 ③到这边时, 我赶紧去搀他。 这句话是动作描写, “搀”字表现了“我”对父亲的理解和关爱。 ④他和我走到车上, 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 心里很轻松似的。 这两句话是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 这种轻松的心情正是父爱, 越是尽到做父亲的责任, 心里越是感到踏实和满足。 【教师小结】至爱亲情是我们拥有的无上的财富。 一桌准备好的饭菜, 一件放在床头的衣服, 一个鼓励的微笑, 一句体贴的话语, 都凝聚着亲人对我们的期望和关怀, 正像父亲的背影一样, 永远感动着我们。 今天, 我想用一首歌来结束这堂课, 歌曲的名字叫《 懂你》。 让我们都能对亲人说一声: 感谢你们, 我爱你们。 ( 播放歌曲《 懂你》)‎ 板书设计 ‎ 课后作业 ‎ 体会文章结尾处作者的情感, 为他写一封回信给父亲。‎ 194‎ 本文感情真切、 质朴自然, 所以我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通过品读“背影”来感悟文章蕴含的情感上。 文章的标题即是“背影”, 父亲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是背影, 背影在文中多次出现, 是贯穿文章的主线。 抓住“背影”, 也就抓住了理解本文的关键。 因此, 我在教学设计中选取了这一易于学生领悟父子深情的角度, 层层深入。 通过结合父亲的言行, 特别是父亲送行时的几句话, 进行探究性学习, 让学生感悟深深的父爱。 但因更多地注重体会情感, 从而未能从结构上很好地分析这篇散文, 这是本次教学设计中的遗憾和不足。 1. 【电子教案】【同步课件】【备课资源】【同步试卷】详见光盘内容。 2. 【拓展延伸】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慈孝文化 长期以来, 人们误以为传统孝道只讲子孝, 只强调做父亲的权利, 其实这是对传统文化中孝道的曲解。南怀瑾说, 中国人谈孝字, “父慈子孝”是相对的, 父亲对儿子付出了慈爱, 儿子回过头来爱父亲就是孝。 先秦时期, 孝道中的父慈与子孝的思想是相辅相成的, 且父慈的思想更为突出一些, 只是到了后来, 随着“父为子纲”的封建思想的盛行, 才逐渐变为单方面要求孩子无条件遵从孝道的思想。 在现今社会, 父慈子孝的思想仍有其价值和意义。 每个人都是慈孝文化因子的携带者, 更是慈孝文化的传承人。 慈孝文化与现代化并不对立, 剔除其中封建专制的部分, 不仅可以增进亲人之间的感情, 还能调节人际关系, 而且对整个社会的和谐起到积极作用。 ‎ ‎15 白杨礼赞 ‎ 课题 ‎ 白杨礼赞 ‎ 课时安排 ‎ ‎2 课时 ‎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厘清文章脉络, 把握文章昂扬向上的感情。 2. 理解烘托、 对比、 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的表达效果, 并学会在写作中运用。 3. 学习象征手法, 把握托物言志散文的基本特点。‎ 194‎ 过程与方法 ‎1.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 把握文章中蕴含的情感。 2. 结合课文内容具体分析烘托、 对比、 欲扬先抑的写作技巧及表达效果。 3. 引导学生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感受托物言志手法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广大抗日军民的崇敬与赞美之情, 发扬中华民族朴质、 坚强、 力 求上进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 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难点 ‎ 理解烘托、 对比、 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 ‎ 课文朗读音频、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 诵读法、 启发式教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 第1 课时 教学步骤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播放歌曲《 小白杨》) 这首歌曾唱遍了大江南北, 它歌颂的仅仅是一棵小小的白杨树吗?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和这首歌曲在表现手法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现在, 让我们一起研读散文《白杨礼赞》。‎ 通过感心动 耳的歌曲引 出文题。‎ 基础梳理 作者介绍 1. 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关于茅盾的资料。 2. 老师用 PPT 展示茅盾的简介。 茅盾(1896-1981) , 原名沈德鸿, 字雁冰, 浙江桐乡人, 作家、 社会活动家。 1916年在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 1921 年与郑振铎、 王统照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 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并主编《 小说月报》。 1926 年春去广州, 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 1928 年夏离开上海到日本。 1930 年回国, 参加左联, 并担任领导工作。 ‎ 简要了解茅 盾及其作品。‎ 194‎ 茅盾在小说中喜欢采用能够体现时代性的网状结构形式, 在散文中善于使用托物言情的写作手法和以实衬虚的叙述手法。 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 子夜》《 腐蚀》《 霜叶红似二月花》, 短篇小说《 林家铺子》《 春蚕》《 秋收》, 散文《 雷雨前》《 黄昏》《 白杨礼赞》《 风景谈》, 等等。 有《 茅盾全集》行世。‎ 背景探寻 本文选自《 茅盾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年版) 。 有改动。 本文写于1941 年。 在此之前, 茅盾在新疆工作过一段时期, 之后到延安讲学。 当时, 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 他目睹了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 团结抗战的情形, 从解放区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 深受鼓舞, 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 介绍写作背 景,帮助学生 理 解 课 文 内容。‎ 字词归纳 1. PPT 展示, 检查学生的字词预习情况, 帮助学生再次梳理字词。 开垦(kěn) 主宰(zǎi) 丫枝(yā) 傲然(ào) ‎ 倦怠(juàn)恹恹(yān) 晕圈(yùn) 婆娑(suō) ‎ 倔强(jué) 虬枝(qiú)秀颀(qí) 楠木(nán) ‎ 无边无垠(yín) 坦荡如砥(dǐ) 旁逸斜出(yì) 不折不挠(náo) ①倦怠: 疲乏困倦。 ②恹恹: 形容精神不振的样子。 ③晕圈: 发光体周围的模糊光圈。 ④婆娑: 枝叶扶疏, 形容姿态优美。 ⑤虬枝: 盘曲的树枝。 ⑥秀颀: 美而高。 颀, 修长。 ⑦刹那: 极短的时间; 瞬间。‎ 引 导 学 生 认 识、 理 解 课 文 中 的 生字、生词。‎ 194‎ ‎ ⑧妙手偶得: 语出陆游《 文章》: “文章本天成, 妙手偶得之。 ”指文学素养深的人出于灵感, 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句。 ⑨无边无垠: 没有边际; 无限广阔。 ⑩坦荡如砥: 宽广平坦得像磨刀石。 砥, 质地较细的磨刀石。 ⑪潜滋暗长: 暗暗地生长。 滋, 生长。 ⑫力争上游: 努力奋斗, 争取先进。 ⑬旁逸斜出: 指(树枝) 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⑭不折不挠: 比喻意志坚强, 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屈服、 不退缩。 ⑮纵横决荡: 纵横驰骋, 冲杀突击。 2. 针对重难字词, 进行适当讲解。 例: “晕”是多音字, 意为“昏迷”时读“yūn” , 如晕倒、 晕厥; 意为“头脑发昏, 周围物体好像在旋转, 有要跌倒的感觉”“日光或月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折射而形成的光圈”“光影、 色彩四周模糊的部分”时读“yùn” , 如晕车、 眼晕、 日晕、 红晕。‎ 整体感知 ‎1. 教师播放西北高原上白杨树的资料片, 让学生们说说白杨树的特点。 2. 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认真听读并思考: 这篇文章中作者对白杨树充满怎样的感情?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学生认真听读, 勾画相关语句, 思考作答, 教师明确) 文章中作者对白杨树充满赞美和崇敬之情。 可从以下语句看出: 第1 段: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我赞美白杨树! 第4 段: 那就是白杨树, 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 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 段: 这就是白杨树, 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 ‎1. 通 过 阅 读 文 章、 圈 点 勾 画 主 要 信 息, 了 解 文 章 的 主 要 内 容, 把 握 文 章 的主旨。 2. 结 合 文 章, 学 习 象 征 手 法 及 194‎ ‎ 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 段: 我赞美白杨树, 就因为… … 第9 段: … … 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3. 作者写这篇文章仅仅是为了赞美白杨树吗?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学生默读课文, 勾画相关语句, 思考作答, 教师总结) 作者不仅仅是赞美白杨树, 可以从文章第7 段的语句中看出: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 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 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 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 严肃, 坚强不屈, 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 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 到处有坚强不屈, 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 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 力求上进的白杨树, 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 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4.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上面这段文字, 说说白杨树有哪些象征意义。 (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 小组选代表发言, 教师明确) ①象征北方的农民; ②象征在敌后坚强不屈地守卫家乡的哨兵; ③ 象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 ‎ 其作用。‎ 板书设计 ‎ 课后作业 ‎ ‎1. 识记本文重点生字词。 2. 完成课后“思考探究”第一题。‎ 194‎ 第2 课时 教学步骤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温故知新 ‎ 上节课我们从全文着眼, 探讨了文章的主旨和象征的写作手法。 本节课我们将从作者对白杨树的具体描写入手, 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和思想内涵。‎ 概括上节课的 内容,引出本 节课的内容。‎ 研读赏析 1. 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具体描写白杨树的段落, 说说这些段落主要写了白杨树的什么特点。 (学生默读课文, 标注相关段落, 思考作答, 教师明确) 文章5~8 段具体描写白杨树。 第5、6 段, 主要写白杨树的形貌和气质。 第7、8段, 主要写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 学生自读第5 段, 概括第5 段是从哪些角度写白杨树的外形的, 哪几个词最能概括白杨树的精神气质。 要求用“圈点法”画出有关描绘白杨树外部形态和内在气质的重要词语, 并说说从这些词语可以联想到什么。 ( 学生阅读、 勾画, 教师点名学生回答, 并指导明确) 外部形态: 参天耸立 干: 笔直、 绝无旁枝———正直 ‎ 枝: 笔直、 紧紧靠拢———团结 叶: 片片向上———进取 ‎ 皮: 光滑、 淡青色———质朴 3. 教师指定一名同学朗读第7 段,PPT 出示如下问题,学生思考作答,教师明确。 (1) 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这段话运用了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 前三句先说白杨树可能不美, 算不得“好女子”,紧跟着说它“伟岸,正直,朴质”等,夸他是“伟丈夫”, 先抑后扬, 突出了白杨树的精神风貌。 (2) 从“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到本段末, 作者是如何展开联想, 由树及人的?‎ 从具体描写 白杨树的段 落入手,深入 理解文章的 思想内涵。‎ 194‎ ‎ 四个反问句的意思是怎样逐句加深的? 作者以亲切的语气、 谈心的形式将读者的视线引向“积雪初融”的高原, 连用四个反问句, 由树及人, 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第一句是由树及人的过渡, 引人深思: 不应该觉得它只是树。 那么, 应该觉得它是什么呢? 第二句从白杨树的精神出发, 点明白杨树“至少”象征着“朴质, 严肃, 坚强不屈” 的北方农民。 第三句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 象征着在敌后坚强不屈守卫家乡的哨兵。 第四句白杨树“靠紧团结, 力求上进”的品质, 象征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 这四个反问句的意思一句比一句扩展并深化, 使作者的感情得到升 华, 文章达到高潮。 4. 请同学们齐读第8 段, 思考讨论: 这段赞美白杨树和第1、4、6 段有什么不同?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 小组选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 与第1、4、6 段相比, 本段作者直接把白杨树与北方农民联系起来, 总结了它们的相似之处: 一是“极普遍, 不被人重视”, 二是“有极强的生命力”。 “ 不但… … 尤其… …”一句用递进关系的复句阐述了赞美白杨树的原因。 在这段文字里, 作者改 用肯定的句式, 正面论述, 更加鲜明地强调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5. 刚才我们讨论的都是写白杨树, 但文章第2 段似乎写的不是白杨树。 请同学们自读第2 段, 思考如下问题(PPT 展示) :‎ (1) 本段主要写了什么? 主要是从哪些方面写的? ( 学生阅读课文, 思考作答,教师明确) 这一段描绘了西北高原的壮美景色。 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描绘:‎ 194‎ ‎ 色彩———黄绿错综; 地域———无边无垠; 地势———坦荡如砥。 (2) 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黄土高原? (学生思考作答, 教师明确)‎ 作者描写高原风光对白杨树起到了衬托作用。 正面衬托: 景美树更美, 不平凡的环境孕育不平凡的树; 反面衬托: 景虽美, 但离开白杨树的点缀便会显得有点单调, 因而白杨树更美。 这一描写也是为下文白杨树傲然耸立着出现做铺垫。 6. 最后一段作者为什么要写楠木, 目的何在? (学生思考作答, 教师明确) 作者曾说: “贵族化的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 我写此散文是这样想的。 ”文章结尾把楠木和白杨树进行对比, 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 与顽固的、 看不起民众的观点形成对比, 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 歌颂抗日军民, 斥责“积极反共, 消极抗日”的国民党反动派, 呼应篇首。‎ 板书设计 ‎ 课后作业 ‎ 运用象征手法写一个片段,200 字左右。‎ 在教学步骤上, 首先我播放了白杨树的图片资料, 创设情景, 让学生了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和生长姿态, 从而揭示课题。 接着我从课题中提问“作者为何对白杨树具有如此高的崇敬和赞美, 体现在哪里”。 然后我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出作者直接赞美白杨树的抒情语句, 并通过“作者仅仅是为了赞美白杨树吗?”这一问题, 将学生的思路引入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194‎ ‎ 使学生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最后我从白杨树的生长环境、 外部形态和内在气质入手,深入探讨白杨树与其象征意义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但因为问题设计不够自然, 难度过高, 学生的课堂反应不是很积极。 以后要认真考查学生的接受能力, 提高教学效果。 1. 【电子教案】【同步课件】【备课资源】【同步试卷】详见光盘内容。 2. 【拓展延伸】 花中四君子 梅、 兰、 竹、 菊被誉为“花中四君子”, 经常出现在古诗文中。 梅, 迎寒而开, 美丽绝俗, 而且具有傲霜斗雪的特征, 是坚韧不拔的人格的象征。 兰, 一则花朵色淡香清, 二则多生于幽僻之处, 故常被看作谦谦君子的象征。 竹, 经冬不凋, 且自成美景, 它刚直、 谦逊、 不亢不卑、 潇洒处世, 常被看作不同于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 菊, 不仅清丽淡雅、 芳香袭人, 还艳于百花凋后, 不与群芳争艳, 故历来被用来象征恬然自处、 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 ‎ ‎16* 散文二篇 ‎ 课题 ‎ 散文二篇 ‎ 课时安排 ‎ ‎2 课时 ‎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课文的中心观点, 感悟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2. 厘清课文思路, 学习文章的写法, 品味文章的语言。 3. 感受作者的思想境界, 领会课文的人文内涵。‎ 过程与方法 ‎1. 理解标题和关键句, 掌握中心观点。 2. 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思考, 领会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3. 反复阅读, 感受课文层层推进阐述哲理的写法, 厘清文章的思路与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领会课文的人文内涵, 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培养积极的人生观。‎ 194‎ 教学重难点 重点 ‎ ‎1. 用心灵感悟严文井以自己全部热情回报生命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 赏析《 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精巧的构思和隽永的语言。‎ 难点 ‎ 揣摩两篇文章中的重要语句, 理解其哲理意蕴。‎ 教学准备 ‎ 课文朗读音频、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 诵读法、 启发式教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 第1 课时 永久的生命 教学步骤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有人说, 生命伟大而神秘, 丰富而奇妙, 永久而不朽; 也有人说, 世上没有永恒的春天, 亦没有永久的生命。 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呢? 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作家严文井的答案吧! (板书课题: 永久的生命)‎ 用 富 有 哲 理 的 语 句 引出文题。‎ 基础梳理 作者介绍 1. 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关于严文井的资料。 2. 老师用 PPT 展示严文井的简介。 严文井(1915-2005) ,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今属武汉)人, 作家。 1934 年毕业于湖北省立高级中学。 1938 年到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任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协会代理秘书长等职务。 严文井的童话、寓言故事生动、构思巧妙,具有很浓的哲理性与诗意。 其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山寺暮》, 童话集《南南和胡子伯伯》《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长篇小说《一个人的烦恼》,等等。‎ 简 要 了 解 严 文 井 及 其作品。‎ 背景探寻 《 永久的生命》选自《 严文井选集》下册(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年版) 。 略有改动。 《 永久的生命》是严文井在1942 年写作的一篇带有哲理意蕴的散文, ‎ 介 绍 写 作 背 景, 帮 助 学 生 理 解 课文内容。‎ 194‎ 它不仅哲思深邃, 而且语言通俗易懂, 感情充沛。 文章揭示出个体的生命是卑微柔弱的, 但就人类整体来说, 生命是不朽的这一道理。‎ 字词归纳 PPT 展示, 检查学生的字词预习情况, 帮助学生再次梳理字词。‎ 繁殖(zhí) 深渊(yuān) 臼齿(jiù) 洗(dí) ‎ 兴味(xìng)卑微(bēi) 茸毛(róng) 炫耀(xuàn) ‎ 凋谢(diāo) ①兴味: 兴趣。 ②炫耀: 夸耀。 ③疲倦: 疲乏;困倦。 ‎ ‎④消逝: 消失。 ⑤蔓延: 像蔓草一样向周围扩展。 ⑥凋谢: (草木花叶)脱落。 ⑦威势: 威力和气势。‎ 引 导 学 生 认 识、 理 解 课 文 中 的 生字、生词。‎ 整体感知 ‎1. 教师朗读课文, 学生听读, 注意正音, 并勾画出不太理解的语句。 2. 学生互读课文, 一人读, 一人听。 读完后, 二人互评, 指出优点和不足。 3. 选三名同学朗读课文, 每人读一部分, 其他学生点评。 【教师指导】朗读时要注意语调的把握, 感情激烈处声音要响亮, 感情平静处要读得深沉些。 4. 学生自读课文, 思考如下问题(PPT 展示) ,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选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 (1) 课文讲了哪几层意思? 课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先谈生命的易逝, 再谈生命的永久, 最后联系现实生活, 高唱生命的凯歌。 这三个层次, 条理清晰, 章法井然。 ‎ 阅 读 课 文, 整 体 把 握 文章内容。 以小组合作 探究的形式 自 主 学 习, 感悟文中的 哲 理, 理 解 文章的思想 内涵。‎ 194‎ ‎(2) 作者对生命有哪些感悟? 这些感悟矛盾吗? 作者先是感悟到生命的易逝, 一个人拥有的一切包括青春、 健康甚至器官都可能失去, 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作者又感悟到生命的永久, 生命是生生不息的, 个体的生命终将以新的形式永久存在。 这些感悟看似矛盾, 其实并不矛盾。 就个体而言, 生命是脆弱的, 易逝的; 就整体的生命而言, 它又是绵延不绝, 永久存在的。 (3) 作者为什么赞美生命? 因为“它充满了希望, 永不休止地繁殖着, 蔓延着, 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 (4) 课文写对生命的感悟, 开始说“我们都非常可怜!”后来又说“这就是奇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写对生命的感悟, 使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 先写生命的易逝, 人们的无奈与可怜, 感情转入低谷; 接着用“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一转, 描写生命的神奇, 虽然个体生命是有限的, 但是集体生命是无穷的, 生命永久不朽, 值得赞美; 最后联系生活实际, 以爱情来赞美生命, 感情高亢, 给人磅礴的力量。 这样前后对比着来写, 把对生命的思考引向更深的层次, 同时使行文有了波澜, 更能打动人心。‎ 文本探究 ‎( 一) 语言品析 本文是一篇哲理散文,文中有很多富有哲理的句子,请同学们画一画,圈一圈,找出自己 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学生默读课文,圈画喜欢的语句,思考作答,教师点评、指导) 【示例】①地面上的小草, 它们是那样卑微, 那样柔弱, 每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 它们依然一根根从土壤里钻出来, 欢乐地迎着春天的风,好像那刚刚过去的寒冷从未存在。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将小草拟人化,‎ ‎1. 品析语言, 领悟文章中 蕴含的哲理, 体会文章生 动、 优 美 的 语言。 2.拓展延伸部 分让学生联 系生活实际,‎ 194‎ ‎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生命的顽强, 以此证明作者的观点: 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 生命流动着, 永远不朽。) ②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那些个体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生命”比作“不懂疲倦的旅客”,具体生动地表现了个体生命虽然短暂,但整体的生命是永久的。) ③感谢生命的奇迹, 它分开来是暂时, 合起来却是永久。 ( 这句话富有哲理。“分开来”指的是个体的生命; “合起来”指的是人类整体的生命。 整句话的意思是: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 人类的生命是永久的, 这是生命的奇迹。 感谢这一奇迹, 它使我们的生命得以持续、 永远不朽。 ) ④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 不断给世界以色彩, 不断给世界以芬芳。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将生命的消逝与不朽比作花朵的凋谢与永存,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生命的价值。 ) ( 二) 拓展延伸 整体的生命是永久的, 个体的生命是易逝的,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有限的个体生命?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点评、 总结) 【示例】因为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生命中的每分每秒,去做对整个社会有价值的事,为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理想而努力。 我们必须认识到,一切努力都有意义,因为整体的生命是永久的,我们要在这永久的生命中留下有意义的一笔。‎ ‎ 学有所用。‎ 194‎ 板书设计 ‎ 课后作业 ‎ ‎1. 识记本文重点生字词。 2. 预习《 我为什么而活着》。‎ 第2 课时 我为什么而活着 教学步骤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我为什么而活着? 古往今来, 人们曾经不止一次这样追问过自己。 有人碌碌一生, 未及思考就已经成为人间的匆匆过客; 有人搜古寻今, 苦思冥想, 终其一生也未能参透其中的奥妙。 今天就让我们来聆听英国哲学家罗素的声音, 看看他是如何解答这个问题的。‎ 用 富 有 哲 理 的 语 句 引出文题。‎ 基础梳理 作者介绍 1. 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关于罗素的资料。 2. 老师用 PPT 展示罗素的简介。 罗素(1872-1970) , 英国哲学家、 数学家、 作家。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 1920 年曾来中国讲学。 1938-1944 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 加利福尼亚大学讲学。 获1950 年诺贝尔文学奖。 此外, 罗素在数学、 哲学、 逻辑学等方面都有重大成就。‎ 简 要 了 解 罗 素 及 其 作品。‎ 194‎ ‎ 其代表作品有《 物的分析》《 西方哲学史》《 哲学原理》《 哲学问题》等。‎ 背景探寻 《 我为什么而活着》选自《 罗素自传》第一卷( 商务印书馆2015 年版) 。 胡作玄、赵慧琪译。 有改动。 本文是罗素晚年为其自传而作的一则序言。 文章以饱含情愫的语言精要地概括了支配作者一生的三种强烈的感情, 彰显了一位思想家的博大情怀和崇高人格, 给人深刻的启迪。‎ 介 绍 写 作 背 景, 帮 助 学 生 理 解 课文内容。‎ 字词归纳 PPT 展示, 检查学生的字词预习情况, 帮助学生再次梳理字词。 遏制(è) 肆意(sì) 星辰(chén) 濒临(bīn) ‎ 俯瞰(kàn) ①遏制: 制止; 控制。 ②飓风: 发生在大西洋西部的热带气旋, 是一种极强烈的风暴。 ③肆意: 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做) 。 ④濒临: 紧接, 临近。 ⑤孤寂: 孤独寂寞。 ⑥震颤: 颤动; 使颤动。 ⑦俯瞰: 俯视。 ⑧缩影: 指同一类型的人或事物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 ⑨流转: 流动转移, 不固定在一个地方。‎ 引 导 学 生 认 识、 理 解 课 文 中 的 生字词。‎ 194‎ 整体感知 1. 教师播放配乐朗读音频, 指导学生用心感受文章内容。 2. 老师指定一名学生朗读课文, 其他同学点评。 【教师指导】朗读时要注意体味本文优美流畅的文笔、 凝练生动的语言、 独特而又细腻的情感, 应读出作者的从容、 激昂和无奈, 读出他对爱情与知识的执着追求,读出他对人类苦难的深切同情, 读出一个哲学家的洞察豁达。 3. PPT 出示如下问题, 学生思考作答, 教师明确。‎ ‎(1) 本文采用了什么结构, 请尝试为文章划分层次, 并概括大意。 本文采取总—分—总结构, 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 段) : 总说支配作者一生的三种感情。 第二部分(第2~4 段) : 具体阐述寻求这三种感情的理由。 第三部分(第5 段) : 总结人生态度。 (2) 罗素究竟是为什么而活着? 这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 罗素活着是由于对爱情的渴望, 对知识的追求, 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 这表现了一位伟大哲学家渴望解决人类苦难的博大胸怀。‎ 阅 读 课 文, 整 体 把 握 文章内容。‎ 文本探究 ‎1. 学生速读课文2、3、4 段, 并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如下问题(PPT 展示) , 小组选代表回答, 教师总结。 (1) 作者为什么把追求爱情作为活着的第一条理由? 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 爱情可以带来狂喜; 第二,‎ 精 读 课 文, 深 入 体 会 文 章 内 涵, 品 味 文 章 194‎ ‎ 爱情可以解除孤寂; 第三, 爱情的结合可以使人看到圣贤和诗人们所想象的仙境的神秘缩影。 (2) 作者以寻求爱情的热情寻求知识, 第3 段写了寻求知识的几个方面? 有怎样的内涵? 这一段作者写了寻求知识的三个方面: 一是了解人的心灵; 二是知道星辰为什么闪闪发光; 三是理解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 这三方面实际上包含了人类知识的几个重要方面: 人类、 自然和社会。 (3) 第4 段中, 作者对爱情、 知识、 同情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作者为什么痛苦? 作者认为爱情和知识把人引向美好的理想境界, 对人类苦难的同情让人把目光投向现实世界。 于是, 作者心中经常回荡起痛苦的呼号, 眼前浮现的是饥饿的儿童、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和孤苦无依的老人, 以及充满孤寂、 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 在这里, 作者表现出了一个伟大哲学家力图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 同时作者不得不承认, 他渴望减轻这些不幸, 但是却无能为力, 而且他自己也深受其害, 这是作者痛苦的原因。 (4) 课文的2、3、4 段能否交换顺序? 不能, 从内容上看, 爱情是自然朴素的精神追求, 知识是提高素质的精神追求,同情心是道德层面的精神追求。 从结构上看, 这三段与第一段的开头相照应, 次序井然, 层次分明。 2. 本文语言优美且富有哲理, 理解并赏析下面的句子(PPT 展示) 。 学生阅读并赏析, 举手回答, 教师点评、 指导。 (1) 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 在深深的苦海上, 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 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 ‎ 优 美 且 富 有 哲 理 的 语言。‎ 194‎ 这句话运用形象的比喻, 表明这三种感情是作者在漫长的一生中追寻、 奋斗的原动力, 在给他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不安和痛苦。 (2) 我寻求爱情, 其次是因为爱情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 在世界的边缘, 俯瞰那冰冷死寂、 深不可测的深渊。 这句话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描述了孤寂的可怕, 反衬了真挚爱情的可贵, 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热切追求。 (3) 这就是我的一生, 我觉得我活着值得。 如果有机会 的 话, 我 还 乐 意 再 活一次。 这段话表明了罗素对自己一生的肯定, 也表明了他对生命的依恋和热爱。‎ 板书设计 ‎ 课后作业 ‎ 学习了这篇哲理散文后, 你有什么感想? 请写一写自己的感想和人生追求, 不少于200 字。‎ 这两篇散文属于哲理散文, 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敏锐思考, 语言隽永, 思想深刻。 学习这样的文章, 就要充分理解作者的观点, 并与其产生深深的共鸣。 这就需要调动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 激发学生对生命以及人生的理解和认识。 所以, 我在教学这两篇文章时主要采用讨论式教学, 在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和看法的同时, 也鼓励学生自由抒发理解和感悟, 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内涵, 从作者的思想或观点中得到启示, 更好地成就人生。 1. 【电子教案】【同步课件】【备课资源】【同步试卷】详见光盘内容。 2. 【拓展延伸】 有关“生命”的诗文名句 *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 194‎ ‎ * 壶中若逐仙翁去, 待看年华几许长。 ———李觏《 秋晚悲怀》 * 人生天地间, 忽如远行客。 ———《 古诗十九首》 * 不须计较苦劳心, 万事原来有命。 ———朱敦儒《 西江月· 世事短如春梦》 * 白日何短短, 百年苦易满。 ———李白《 短歌行· 白日何短短》 * 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 ———苏轼《 临江仙· 送钱穆父》 * 人生如寄, 何事辛苦怨斜晖。 ———朱熹《 水调歌头· 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罗素的少年时期 罗素的童年是孤独的。 祖母没有让他上一般贵族子弟上的公学, 而是让他在家接受家庭教师的教育。罗素在青少年时期先后对数学、 历史和文学有了兴趣。 11 岁时哥哥教给他欧氏几何学, 从此数学成为他一生的爱好。 在叔叔零碎地给他讲了一些科学知识后, 他很快发现科学和宗教是有矛盾的, 约在17 岁时罗素经思考放弃了所信仰的宗教。 他在祖父的书房里阅读的大量历史和文学著作, 为他今后的著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 17* 昆明的雨 课题 ‎ 昆明的雨 ‎ 课时安排 ‎ ‎1 课时 ‎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朗诵课文, 了解昆明的雨的特点, 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 2. 朗读品味, 体会作者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 3. 把握课文叙写景、 事、 物的线索, 体会课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 ‎1.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 把握文字中蕴含的情感。 2. 品析文章中的具体语句, 体会文章的语言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 热爱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 了解昆明的雨的特点, 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 难点 ‎ 体会作者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 教学准备 ‎ 课文朗读音频、 多媒体课件。‎ 194‎ 教学方法 ‎ 诵读法、 启发式教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步骤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雨, 是志南和尚的“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是王摩诘的“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是苏东坡的“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是陆放翁的“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是刘梦得的“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是杜子美的“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 不同文人笔下的雨, 寄托着不同的情思,今天就让我们跟着汪曾祺去感受《 昆明的雨》。‎ 通过古诗名 句引出文题。‎ 基础梳理 作者介绍 1. 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汪曾祺的资料。 2. 老师用 PPT 展示汪曾祺的简介。 汪曾祺(1920-1997) , 江苏高邮人, 作家,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1949 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南下工作团。 1950 年后曾任《北京文艺》《 民间文学》等刊编辑。 1962 年到北京京剧团任编剧, 曾参与改编京剧《沙家浜》。 汪曾祺所作小说以短篇为主, 《 受戒》《 大淖纪事》等作品浑朴自然, 在清淡委婉中透出浓郁的乡土气息。 其散文写风俗、 谈文化、 忆旧闻、 述掌故、寄乡情, 花鸟鱼虫、瓜果食物, 无所不涉。 其代表作品有小说集《邂逅集》《 晚饭花集》, 散文集《蒲桥集》, 文论集《晚翠文谈》, 等等。 有《汪曾祺全集》行世。‎ 简 要 了 解 汪 曾 祺 及 其作品。‎ 背景探寻 本文选自《 汪曾祺全集》第三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年版) 。 略有改动。汪曾祺曾在昆明生活了七年, 这是他一生中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昆明, 他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 结识了许多师长和朋友, 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之路。 ‎ 介 绍 写 作 背 景, 帮 助 学 生 理 解 课文内容。‎ 194‎ 在昆明七年, 他对昆明的一草一木、 风土人情都非常了解, 对昆明有着很深的感情。 对于汪曾祺来说, 昆明无异于他的第二故乡。 《昆明的雨》正是作者选取昆明雨季中有特色且能触动他思绪的事物写成的, 是作者一系列回忆昆明往事的散文中的一篇。‎ 字词归纳 PPT 展示, 检查学生的字词预习情况, 帮助学生再次梳理字词。 篱笆(lí ba) 乍(zhà) 吆喝(yāo) 釉(yòu) 鲜腴(yú) 连绵不断(mián) 密匝匝(zā) ①辟邪: 避免或驱除邪祟。 ②鲜腴: 新鲜肥美。 ③饱和: 泛指事物在某个范围内达到最高限度。 ④方比: 比较, 比得上。 ⑤吆喝: 大声喊叫(多指叫卖东西、 赶牲口、 呼唤等) 。 ⑥饱涨: 很饱满。 ⑦情味: 情调; 意味。 ⑧格调: 指人的风格或品格。 ⑨密匝匝: 非常浓密的样子。 ⑩连绵不断: 形容连续不止, 一直都不中断。 连绵, 连续不断的样子。 ⑪张目结舌: 睁大眼睛说不出话来, 形容受窘或惊呆的样子。 ⑫不相上下: 分不出高低, 形容数量、 程度差不多。 ⑬乱七八糟: 形容混乱; 乱糟糟的。‎ 引 导 学 生 认 识、 理 解 课 文 中 的 生字、生词。‎ 整体感知 ‎1.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并借助字典解决问题。 2. 点名学生朗读课文, 教师在旁指导。 3. 学生自由练读课文, 并在小组内展示, 组内互评。 4. PPT 依次出示如下问题, 学生思考作答, 教师明确。‎ 阅 读 文 章, 从整体把握 文 章 内 容, 体会作者的 情感。‎ 194‎ ‎ (1) 昆明的雨有着怎样的特点? 昆明的雨是明亮的、 丰满的, 使人动情的。 (2) 文章题目为“昆明的雨”, 作者围绕“雨”写到了哪些人、 事、 物呢? 作者围绕“雨”写到的人有:娇羞的苗族姑娘,善良的母女;写到的事有:为宁坤作画,与德熙去小酒店喝酒;写到的物有:开花的仙人掌,种类繁多、味极鲜腴的菌子, “火炭”一样的杨梅,带着雨珠的缅桂花,酒店外高大茂盛的木香花和雨中檐下悠闲的鸡。 (3) 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感情是怎样的? 作者对昆明的雨是喜爱的、 留恋的、 怀念的。 (4) 你觉得作者喜爱、 留恋、 怀念的仅仅是昆明的雨吗? 我认为作者想念的不仅仅是那里的雨, 还有那里的物、 景、 人、 事。 他想念的是昆明的民风、 人情和当年在那里的生活, 还有那段动乱年代里少有的宁静、 恬适。‎ 研读赏析 ‎( 一) 内容探究 学生默读课文, 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如下问题(PPT 展示) , 教师巡回指导, 小组选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 1. 文章写昆明的雨, 为什么从宁坤要“我”作画写起?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①画上所画的倒挂着开花的仙人掌、 青头菌和牛肝菌是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和产物, 突出昆明的雨多; ②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 从而吸引读者。 2.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昆明的菌子? 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作者从四个方面写昆明的菌子: ①种类多。 有牛肝菌、 青头菌、 鸡 、 干巴菌、 鸡油菌等。 ②数量多。 “家家饭馆卖”“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 “鸡随处可见” 。 ③味道鲜美。 牛肝菌滑嫩鲜香; 鸡 味道鲜浓,‎ 以 小 组 合 作 探 究 的 方 式, 深 入 探 讨 文 章 内 容, 体 会 文 章 的 语 言特色。‎ 194‎ ‎ 无可方比; 干巴菌入口 便会使人张目结舌。 ④色泽诱人。 青头菌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 格调高; 鸡油菌颜色浅黄, 做菜时配色用。 作者娓娓道来,在自然平淡的叙述中流露出对昆明的雨的喜爱,对昔日生活的怀念。 3. 作者如何描写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子?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作者运用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 生动地展现了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子的娇美情态, 衬托出昆明的雨的柔美, 抒发了作者对昆明的怀念和喜爱之情。 4. “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那天,我和德熙去小酒店喝酒有怎样的情味? ①雨引起的一点淡淡的乡愁;②雨中的美景让人陶醉而产生的闲适和恬淡之感。 5. 结尾独句成段, 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说说其作用。 从内容上来看, 这段话深化了文章主题, 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 从结构上来看, 这段话照应了文章第三段, 收束全文, 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 ‎( 二) 语言品析 汪曾祺的散文往往拾取生活中的琐细事物, 娓娓道来, 如话家常, 平淡自然却饶有趣味。 请同学们试着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做些圈点批注, 并通过朗读加以品味。 (学生自主阅读, 勾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并做简要批注, 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学生自主发言, 分享自己的批注, 教师点评) 【示例】①有一个笑话: 有人从昆明坐火车到呈贡, 在车上看到地上有一棵鸡 ,他跳下去把鸡 捡了, 紧赶两步, 还能爬上火车。 ( 批注: 这个笑话的插入, 看似突兀, 实则不然。 这个笑话毫无铺陈, 语言自然, 不加雕饰。 然而, “看” “跳” “‎ 194‎ ‎ 紧赶”“爬”几个简单的动词将乘车人从看到菌, 到下车拾捡菌子再回到火车上的全过程生动还原, 风趣幽默地说明了鸡 随处可见。 ) ②昆明的杨梅很大, 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 颜色黑红黑红的, 叫作“ 火炭梅”。(批注: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杨梅”比作“乒乓球”,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昆明杨梅个头极大的特点, 表达了作者对昆明杨梅的喜爱之情。 ) ③一棵木香, 爬在架上, 把院子遮得严严的。 ( 批注: 这句话中作者使用“ 爬”“遮”等动词, 把木香拟人化,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木香的茂盛, 表达了他对木香的赞叹与喜爱之情。 )‎ 板书设计 ‎ 课后作业 ‎ 仿照课文, 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写一个片段,200 字左右。‎ ‎《昆明的雨》是一篇自读课文,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注重学生的学与思, 给学生充分阅读课文的时间, 让他们自学完成对课文的个性化解读, 并做好圈点批注。 在小组合作探究环节, 我让学生将学习思考所得在组内展示交流。 最后, 我再针对学生的理解, 进行相应的点评指导, 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1. 【电子教案】【同步课件】【备课资源】【同步试卷】详见光盘内容。 2. 【拓展延伸】 有关“雨”的诗文名句 *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 绝句》 *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王维《 山居秋暝》‎ 194‎ ‎ *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 竹枝词二首(其一) 》 *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 夜雨寄北》 ‎ 第五单元 说明之美 ‎18 中国石拱桥 课题 ‎ 中国石拱桥 ‎ 课时安排 ‎ ‎2 课时 ‎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2. 学习常见的说明方法, 体会它们的作用。 3. 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与段落的内部结构, 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 4.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过程与方法 ‎1.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特点, 把握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和成就, 进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2. 通过分析 具 体 语 句, 了 解 各 种 说 明 方 法 及 其 作 用, 体 会 说 明 文 语 言 的特点。 3. 通过梳理、 概括文章内容, 明了作者的行文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激发对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事业的 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 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厘清文章的结构和说明顺序。‎ 难点 ‎ 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 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 明确其作用。‎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 诵读法、 启发式教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194‎ ‎ ‎ 第1 课时 教学步骤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有一个人在十岁那年, 目睹家乡的文德桥因倒塌而砸死淹死许多人, 于是他内心震动, 立下了桥梁梦: 长大后, 我一定要造出最坚实的桥! 伟大的梦想引领着他,之后他果真干出了一番大成就。 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 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的铁路公路两用桥; 他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 他就是中国桥梁之父———茅以昇。 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茅以昇所写的说明文———《 中国石拱桥》。‎ 以 一 个 故 事 引 出 文 题,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兴趣。‎ 基础梳理 作者介绍 1. 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关于茅以昇的资料。 2. 老师用 PPT 展示茅以昇的简介。 茅以昇(1896—1989) , 字唐臣, 江苏镇江人, 桥梁专家、 教育家。 美国康奈尔大学硕士, 美国卡内基理工学院博士。 曾任交通大学唐山学校教授、 东南大学工科主任等。 他主持修建的钱塘江大桥, 是我国首座自行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双层桥。 他还参与了人民大会堂结构审查工作。 他著有《 钱塘江桥》《武汉长江大桥》《中国古桥与新桥》等书, 主编了《中国古桥技术史》。‎ 简 要 了 解 茅 以 升 及 其作品。‎ 背景探寻 本文选自《 桥梁史话》(北京出版社2012 年版) 。 有删改。 作者曾自述过撰写此文的原因: ①石拱桥是中国传统桥梁的重要形式。 本文所写的两座桥, 乃是千百万座石拱桥中杰出的代表之作。 ②石拱桥在我国桥梁发展史上出现较晚, 但它一经出现, 就得到了迅猛发展。 近代以来, 西方铁路、 公路、 桥梁工程技术传入中国,‎ 介 绍 写 作 背 景, 帮 助 学 生 理 解 课文内容。‎ 194‎ ‎ 但石拱桥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它结合现代工程理论和建筑材料, 取得了更大的发展。 ③跨水架桥, 意境幽美; 雕琢装饰, 千姿百态, 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 字词归纳 1. PPT 展示, 检查学生的字词预习情况, 帮助学生再次梳理字词。 记载(zǎi) 侵略(qīn) 桥墩(dūn) 混凝土(hùn) ‎ 洨河(Xiáo) 拱桥(gǒng)不朽(xiǔ)‎ 匀称(yún chèn) 惟妙惟肖(xiào) ①拱桥: 中部高起、 桥洞呈弧形的桥。 ②雄跨: 大幅度跨越。 ③古朴: 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④不朽: 永不磨灭(多用于抽象事物) 。 ⑤推崇: 十分推重。 ⑥奇观: 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 ⑦胜景: 优美的风景。 ⑧序幕: 比喻重大事件的开端。 ⑨精巧: (技术、 器物构造等) 精细巧妙。 ⑩长虹卧波: 拱桥像长长的彩虹一样横卧在波涛之上。 ⑪巧妙绝伦: 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没有可以相比的。 ⑫交头接耳: 彼此在耳朵边低声说话。 ⑬千态万状: 形态多种多样。 ⑭惟妙惟肖: 文中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肖, 相似。‎ ‎⑮起重吊装: 提起或移动重物, 把重物吊起来安装在预定的位置。 ⑯独一无二: 没有相同的; 没有可以相比的。 2. 针对重难字词, 进行适当讲解。 例: “载”是多音字, 意为“年” “记载; 刊登”‎ 引 导 学 生 认 识、 理 解 课 文 中 的 生字、生词。‎ 194‎ ‎ 时读“zǎi ”, 如一年半载、 登载、 刊载等; 意为“装载”“运输工具所装的东西”“充满(道路) ”“又; 且”时读“zài ”, 如载客、 卸载、 风雪载途、 载歌载舞等。‎ 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 思考以下问题(PPT 展示) , 教师点名学生回答并进行总结。 1.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其总体特点是什么?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中国石拱桥”。 总体特点: 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历史悠久。 2. 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座桥? 课文主要介绍了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桥。 3. 中国的石拱桥很多, 它们有许多相同的特点, 作者为什么选择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说明的例子? 赵州桥和卢沟桥历史悠久、 气魄雄伟、 驰名中外, 有中国石拱桥的典型特点, 很有代表性。 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的特征, 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使读者对被说明事物的特征认识得更具体、 更明确、 更深刻。 4. 既然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 作者为什么不选一个作为说明的例子而要选两个呢? 赵州桥和卢沟桥, 前者是“独拱”石桥, 后者是“联拱”石桥, 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作者选择这两例进行说明, 可以起到互相对照、 互相补充的作用, 它们共同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多样、 多姿多彩的特点。 5. 给本文划分段落层次, 并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第1、2 段) : 石拱桥的形状、 特点。 第二部分(第3~8 段) : 举例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第一层(第3 段) : 概括说明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 分布广泛, 形式多样的特点。 第二层(第4、5 段) : 以赵州桥为例, 具体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阅 读 课 文, 把 握 文 章 的 说 明 对 象 及 其 特 征, 厘 清 说 明顺序。‎ 194‎ ‎ 第三层(第6~8 段) : 以卢沟桥为例, 具体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9 段) : 分析中国石拱桥有这样光辉成就的原因。 第四部分(第10 段) : 简述新中国成立后桥梁事业的发展情况, 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无比优越。 6. 从上面的层次划分, 可以看出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 本文是按照由一般到特殊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 板书设计 ‎ 课后作业 ‎ ‎1. 识记本文重点生字词。 2. 细读课文第4~8 段, 试着把握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特征。‎ 第2 课时 教学步骤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温故知新 上节课我们通过阅读, 从整体上把握了文章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并明了了文章的说明顺序。 本节课我们将主要从说明方法和说明文的语言两方面进行探究, 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概括上节课的 内容,引出本 节课的内容。‎ 研读赏析 ‎( 一) 内容探究 细读第4~8 段, 思考如下问题(PPT 展示) : 1. 作者介绍了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哪些内容? (学生思考作答, 教师明确) 作者介绍两桥时都交代了地理位置, 修建时间, 桥的长、 宽、 结构、 艺术价值及对桥的评价。 ‎ 精读重要段 落,深入理解 文章内容。 通过对具体 语句的分析, 更加清晰地 194‎ ‎2. 赵州桥和卢沟桥各具有怎样的特点? (学生默读相关段落, 概括总结, 教师点名学生回答并指导明确) 赵州桥: 历史悠久, 结构坚固, 设计巧妙, 形状像弓, 用料省, 艺术价值高。 卢沟桥: 石拱相连, 结构精巧, 坚固耐用, 形式优美, 艺术价值高, 历史价值突出。 3. 作者对这两座桥说明的侧重点不完全相同, 各详写了什么? (学生举手回答,教师明确) 作者详写了赵州桥的结构, 详写了卢沟桥的价值, 包括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4. 作者在介绍赵州桥的特点时, 为什么不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说明, 即先把大拱的两个特点介绍完, 再介绍小拱的特点呢? (同桌之间讨论, 举手回答, 教师明确) 因为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这是赵州桥首创的敞肩拱, 是其主要特点。而大拱由28 道拱圈拼成, 其他拱桥也有并列砌筑的, 并非赵州桥独创, 所以作者是按其特点的重要程度来安排顺序的。 5. 卢沟桥的艺术价值、 历史价值体现在什么地方? ( 教师点名学生回答并指导明确) 艺术价值: 石刻狮子。 历史价值: 抗日战争在这里爆发。 ( 二) 品味说明文的语言 要准确地反映所要说明的事物, 就应该用语准确, 遣词造句要实事求是, 恰如其分, 不模棱两可。 《 中国石拱桥》即是如此, 作者使用表示估计、 表示程度、 表示时间等限制作用的词语, 让文章的语言处处都体现出准确性和严谨性。 请你找出文章中相应的词语, 并说说其为什么具有准确性。 (学生自主寻找, 思考作答, 教师明确) 【示例】①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比较早”程度较轻, 这样表达比较稳妥。 ) ‎ ‎ 了解说明文 的语言特色, 了解常见说 明方法及其 作用。‎ 194‎ ‎②《 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 大约建成于公元282 年, 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 只是推测的情况。 “有记载的”意思是有文字记录的, 增加内容的可靠性。 ) ③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几乎”在这里表示一种可能, 强调石拱桥分布范围很广, 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 否则就与事实不符。 这样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 ( 三) 说明方法探究 事物的特征往往是比较复杂的, 作为说明文, 要把说明对象的特征说得准确、 清楚、 具体, 必须使用适当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 作比较、 打比方、 列数字、 引用、 下定义、 分类别、 作诠释、 摹状貌、 列图表等。 默读课文, 说说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这些说明方法的运用有什么具体作用。 (学生自主寻找, 举手回答, 教师补充总结) 【示例】①列数字: 赵州桥非常雄伟, 全长50.82 米, 两端宽9.6 米, 中部略窄, 宽9 米。 (这句话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准确地说明了桥的长宽, 突出了赵州桥“ 雄伟”的特点。 ) ②打比方: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 就像虹。 ( 作者将“成弧形”的桥洞比作“虹”,形象地说明了石拱桥的外形特征。 ) ③引用: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 人不知其所以为”。 (作者引用张嘉贞的话有力地说明赵州桥构造奇特, 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 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 ④举例子: 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 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作者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列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例子。 赵州桥是独拱石桥的代表, 卢沟桥是联拱石桥的代表, 且两座桥都世界闻名。‎ 194‎ ‎ 例子具有代表性、典型性, 令人信服。 ) ⑤摹状貌: 这些石刻狮子, 有的母子相抱, 有的交头接耳, 有的像倾听水声, 有的像注视行人, 千态万状, 惟妙惟肖。 ( 这句话运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和排比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卢沟桥石柱上石刻狮子的形态, 突出了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 )‎ 课后作业 ‎ 介绍你家乡的一座桥或你所了解的世界名桥,300 字左右。‎ 这篇文章是初中学生正式学习的第一篇说明文, 虽然他们在小学学习过说明类文章, 但是关于说明文的知识点还没有进行系统学习。 因此, 在教学设计时, 我按说明内容的四大模块设计教学内容: 说明对象、 说明顺序、 说明语言、 说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 我全面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 为避免出现枯燥乏味的说教, 我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学生互动、 师生互动,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主动性。 然而在教学中还是有许多不足之处, 如对说明方法没有进行系统的讲解和练习, 有些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还不到位。 课后还需要抽时间对这一知识点进行相应的补充讲解和练习。 1. 【电子教案】【同步课件】【备课资源】【同步试卷】详见光盘内容。 2. 【拓展延伸】 赵州桥简介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 坐落在河北省赵县城南的洨河上, 横跨在37 米多宽的河面上, 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 当地人称其为“大石桥”。 隋开皇大业年间(581—618) 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 距今已有1400 多年的历史, 是中国现存的著名古代大石拱桥。 1961 年, 赵州桥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 年被评为石家庄十大城市名片之一。 在漫长的岁月中, 赵州桥虽然经过无数次洪水冲击、 冰雪风霜的侵蚀和八次地震的考验, 却始终安然无恙, 依旧巍然挺立在洨河之上。 卢沟桥简介 卢沟桥又作“芦沟桥”, 在北京市丰台区, 永定河( 旧时称卢沟河, 亦作芦沟河) 上。 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 , 成于明昌三年(1192) 。 明正统九年(1444) 重修。 后毁于洪水, 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 重建。 为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 长266.5 米, 宽约7.5 米,‎ 194‎ ‎ 由11 孔石拱组成。 桥侧建有石栏, 上有精刻石狮485 个。 元朝时, 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 波罗来到这里, 称卢沟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桥”。 近代, 因七七事变爆发于此, 这里成为中华民族抗战的重要纪念地。 ‎ ‎19 苏州园林 ‎ 课题 ‎ 苏州园林 ‎ 课时安排 ‎ ‎2 课时 ‎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 ‎1. 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 厘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2. 学习课文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 严谨。‎ 过程与方法 ‎1. 引导学生整体梳理课文,逐段研读,把握苏州园林的特点,厘清本文的说明顺序。 2. 引导学生继续关注说明方法, 在具体语境中体会其特点。 3. 结合具体语句, 进一步把握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苏州园林的美, 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 ‎1. 厘清课文思路, 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2. 学习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 并理解其作用。‎ 难点 ‎ 揣摩语句, 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 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准备 ‎ 课文朗读音频、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 诵读法、 启发式教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 第1 课时 教学步骤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家陈从周曾说, “江南园林甲天下, 苏州园林甲江南”, 足见苏州园林之美。 “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 苏州之所以能和天堂相媲美, ‎ 以园林艺术 家的话引出 文 题, 激 发 194‎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乃至世界闻名的古典园林。 很多摄影师为了让读者朋友们全面了解到园林的基本艺术特点, 拍摄了大量非常经典的苏州园林图片汇编成集。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从欣赏者的角度, 为这部影集作了一篇序———《 苏州园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板书: 苏州园林)‎ ‎ 学生的学习 兴趣。‎ 基础梳理 作者介绍 1. 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关于叶圣陶的资料。 2. 老师用 PPT 展示叶圣陶的简介。 叶圣陶(1894—1988) , 名绍钧, 字圣陶, 江苏苏州人, 中国作家、 教育家、 出版家、社会活动家。 1921 年参与组织文学研究会。 1928 年创作长篇小说《 倪焕之》。 后主 编《 小说月报》和《 中学生》杂志。 1949 年任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后当选为全国文联委员会委员。 叶圣陶的作品构思缜密, 结构严谨, 风格朴实, 语言精练。 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 倪焕之》, 短篇小说《 多收了三五斗》, 童话集《 稻草人》《 古代英雄的石像》, 等等。‎ 简 要 了 解 叶 圣 陶 及 其作品。‎ 背景探寻 本文选自 《 百 科 知 识》1979 年 第 4 期。 略 有 删 节。 原 题 为 《 拙 政 诸 园 寄 深眷———谈苏州园林》。 1979 年初, 香港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 便邀请叶圣陶写一篇序文, 叶圣陶欣然允诺。 后因故摄影集未出版, 序文被《 百科知识》所用, 题为《 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 这篇序文正是叶圣陶对苏州园林深情眷恋的自然流露。 人民教育出版社把它编入语文课本时, 将题目改为《苏州园林》。‎ 介 绍 写 作 背 景, 帮 助 学 生 理 解 课文内容。‎ 基础梳理 字词归纳 ‎ 引导学生认 194‎ ‎1. PPT 展示, 检查学生的字词预习情况, 帮助学生再次梳理字词。 竿(gān) 芭蕉(jiāo) 雕镂(lòu) 回廊(lánɡ) 阶砌(qì)轩榭(xiè) 池沼(zhǎo) 着眼(zhuó) 嶙峋(lín xún) 丘壑(hè) 依傍(bàng) 琢磨(zhuó mó) 斟酌(zhēn zhuó) 重峦叠嶂(luán) ①鉴赏: 鉴定和欣赏(艺术品、 文物等) 。 ②轩榭: 轩, 有窗户的廊子或小屋; 榭, 建筑在台上的房屋。 ③池沼: 比较大的水坑。 ④玲珑: (东西) 精巧细致。 ⑤嶙峋: 枯瘦的样子。 ⑥镂空: 在物体上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 ⑦蔓延: 像蔓草一样向周围扩展。 ⑧琢磨: 雕刻和打磨(玉石) ; 加工使精美(指文章等) 。 ⑨斟酌: 考虑事情、 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⑩明艳: 鲜明艳丽; 明丽。 ⑪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⑫自出心裁: 独创一格, 另外想出与众不同的主意、 办法。 ⑬俯仰生姿: 文中指高树好像低着头, 低树好像抬着头, 形成一种相互呼应的优美姿态。 ⑭别具匠心: 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 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 ⑮重峦叠嶂: 重重叠叠的山峰。 ⑯珠光宝气: 形容服饰、 陈设等非常华丽。 文中形容花开后的艳丽多姿。 2. 针对重难字词, 进行适当讲解。 例: “琢磨”有两个音, 意为“雕刻和打磨( 玉石) ” “加工使精美( 指文章等) ”时读“zhuó mó” ; 意为“思索; 考虑”时读“zuó mo” 。‎ ‎ 识、理解课文 中 的 生 字、 生词。‎ 194‎ 整体感知 1. 教师播放有关苏州园林的图片, 请同学们欣赏后说出看完图片的感受。 (1) 图片介绍了哪些园林? 拙政园、 沧浪亭、 狮子林、 留园———苏州四大名园。 (2) 说说你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 如诗如画、 宛如仙境、 美轮美奂… … 2. 下面请同学们听听叶圣陶老先生对苏州园林的评价, 看看是否跟你有同感。(教师播放课文配乐朗读音频, 学生认真听读, 仔细体味苏州园林之美) 3. 听完以后,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如下问题: (PPT 展示)(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作答, 教师明确) (1)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作者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是什么? 说明对象: 苏州园林。 总的印象: 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2) 作者是怎样用一句话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的?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 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 作者分项概括, 又从四个方面体现以上特点, 是哪四个方面? 亭台轩榭的布局; 假山池沼的配合; 花草树木的映衬; 近景远景的层次。‎ ‎(4) 课文余下部分又介绍了什么? 每一个角落的图画美; 门和窗的图案美; 园内建筑的色彩美。 (分别出示相应图片, 加深学生对苏州园林的识。) 4. 请同学们根据以上分析, 快速地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 并概括段意。 (学生默读课文, 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 教师点名学生回答并总结明确) 第一部分(第1 段) : 对苏州园林总的评价。 第二部分(第2~9 段) : 多方面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 1. 通 过 展 示 图 片, 让 学 生 对 苏 州 园 林 有 一 个 直 观 的 认 识, 从 而 更 好 地 理 解 文 章 内容。 2. 通 过 阅 读 课 文, 整 体 把 握 文 章 的 说 明 对 象 及 其 特点。‎ ‎3. 通 过 划 分 文 章 的 段 落 层 次, 明 了 文 章 194‎ ‎ 第一层(第2 段) : 总说苏州园林的特点。 第二层(第3~9 段) : 分说苏州园林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10 段) : 总结全文, 指出苏州园林能够写的不止这些, 引人遐想。 5. 从上述内容看, 本文采用了什么结构? 说明顺序是什么? 结构: 总—分—总。 说明顺序: 逻辑顺序(概括—具体、 整体—局部、 主要—次要) 。‎ ‎ 的 结 构 和 说明顺序。‎ 板书设计 ‎ ‎ ‎ 课后作业 ‎ ‎1. 识记本文重点生字词。 2. 预习《 苏州园林》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 第2 课时 教学步骤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温故知新 上节课我们通过阅读课文、 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 整体上把握了文章的内容。 本节课我们主要探究文章运用的说明方法, 揣摩语句, 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 体会本 文的语言特色。‎ 概 括 上 节 课 的 内 容, 引 出 本 节 课的内容。‎ 研读赏析 ‎( 一) 把握本文采用的说明方法, 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 分 析 具 体 194‎ ‎ 1. 复习有关说明方法的知识。 PPT 出示如下问题,教师点名学生回答并指导明确。 (1) 什么是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指写说明文时, 用简明扼要的语言, 把事物的实际情况恰如其分地表 述出来的方法。 (2)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分别有什么作用?‎ 类 型 定 义 好 处 举例子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 使所要说明的 事物具体化, 以便读者理解的说明方法。 ‎ 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 读者更易理解。 ‎ 作比较 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 现象加以 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 可以突出并强调说明对象 的特点。‎ 列数字 从数 量 上 说 明 事 物 特 征 或 事 理 的 说 明 方法。‎ 既能准确客观地反映事实情况, 又有较强的说服力。‎ 分类别 根据 形 状、 性 质、 成 因、 功 用 等 属 性 的 异 同, 把事物分成若干类, 然后依照类别逐 一加以说明的说明方法。‎ 条理清晰, 一目了然。‎ 打比方 用人们熟悉的事物作比来介绍说明人们不 熟悉的事物,‎ 使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 生 动、 形象。‎ ‎ 语 句, 更 好 地 把 握 常 见 说 明 方 法 及 其 作 用, 体 会 文 章 语 言 的 丰富内涵。‎ 194‎ ‎ 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 说明方法。‎ 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 科学的术语对某一概念的 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的说明方法。‎ 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 使读 者在阅读时能更好地理解 抽象的概念。‎ 摹状貌 ‎ 通过描写事物的形状或面貌来说明事物 特征的说明方法。 ‎ 使说明更形象、 具体。‎ ‎2. 学生默读课文, 说说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并结合具体句子, 分析其作用。 (学生圈点勾画, 独立分析, 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看法, 最后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指导明确) 【示例】①举例子: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 那就一座一个样, 决不雷同… … 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 这句话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形象地说明了池沼的自然之趣。 ) ②引资料: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 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 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 又是入画的一景。 (这句话引用诗句,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园林的图画美, 不仅使景物更富有美感, 还增添了文章的文采。 ) ③打比方: 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 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 这是不足取的。 (这句话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介绍树木的修剪技巧“着眼在画意”, 取法自然。 ) ④作比较: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 极少使用彩绘。 (这句话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将 北 京 的 园 林 与 苏 州 园 林 进 行 比 较, 突 出 苏 州 园 林 极 少 使 用 彩 绘 的特点。 ) ( 二) 揣摩语句, 理解语句的丰富内涵, 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色。 PPT 出示如下句子,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 小组选代表发言, 教师点评并指导明确。 ‎ 194‎ ‎1. 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 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标本”原指保持实物原样或经过加工整理, 供教学、 研究用的动物、 植物、 矿物等的样品。 这里是“典范、 样本”的意思。 作者用这个词非常简练地说明了苏州园林在各地园林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各地园林的广泛影响。 2. 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 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后半句能否改为“谁就不该错过苏州园林”?) 不能, 原句突出了“苏州园林”。 3. 总之, 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 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去掉“一切”“决不”, 可以吗?) 不能去掉, “一切”“决不”表示十分肯定的意思, 强调苏州园林的总特点。 4.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 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 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5. 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句中“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 “隔而不隔, 界而未界”的意思是, 尽管猛一看上去花墙和廊子把景致分开了, 但因为墙壁是镂空的, 廊子两边无所依傍, 所以景致并没有真正隔开, 而只是缓冲了一下视线, 使得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眼前, 而是渐次展开, 给人“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板书设计 ‎ 苏州园林 说明方法: 举例子、 作比较、 打比方、 引资料 语言特色: 用词准确、 语言典雅、 内涵丰富 课后作业 ‎1. 完成课后“积累拓展”第五题。 ‎ 194‎ ‎2. 今天我们一起愉悦地游览了苏州园林, 写一篇随笔说说通过这次“旅游”, 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200 字左右。‎ ‎《苏州园林》是叶圣陶应陈从周之邀为摄影集《 苏州园林》写的一篇序, 选入教材时略有删节。 文章先介绍苏州园林给游览者留下的总体特征, 之后从苏州园林的整体和局部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结构严谨, 思路清晰。 本节我的授课过程大致是这样的: 情景导人—教师导学—学情诊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小结。在进行情景导入时我采用欣赏图片的方式, 先让学生直观地、 形象地感受苏州园林的美, 再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从文字中感受苏州园林的美。 在教师导学环节我向学生展示了作者资料、 苏州园林的概况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目的是使学生能知人感文, 并对苏州园林有一个总体的印象和了解。 学情诊断环节主要是为了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 自主学习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厘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和结构。 合作探究环节旨在找出本文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导入时间过长, 内容较多。 这给我的启发是导入要注意内容的选择和时间的把握。 1. 【电子教案】【同步课件】【备课资源】【同步试卷】详见光盘内容。 2. 【拓展延伸】 描写“苏州园林”的诗文名句 * 居士高踪何处寻, 居然城市有山林。 ———王赓言《 游狮子林》 * 鸥鸟群嬉, 不触不惊; 菡萏成列, 若将若迎。 ———蒋堂《 北池赋》 * 一径抱幽山, 居然城市间。 ———苏舜钦《 沧浪亭》 * 人道我居城市里, 我疑身在万山中。 ———谭惟则《 狮子林即景》 * 隔断城西市语哗, 幽栖绝似野人家。 ———汪琬《 再题姜氏艺圃》 苏州园林简介 苏州园林, 名闻全国, 誉满世界。 距今两千多年的馆娃宫, 便是苏州第一座园林。 现存的园林近二百处,距今近则四五百年, 远则上千年, 可谓源远流长。 苏州地处江南水乡, 湖光山色, 旖旎动人。 这里文人荟萃,能工巧匠, 代代相传。 园林设计者和匠师们将大自然优美的景物, 根据他们自己的艺术趣味和美好理想进行概括、 提炼, 创造出一个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 使其成为杰出的艺术品。 据记载, 东周时就有伍子胥等人在苏州建宅, ‎ 194‎ 此后历代都有官僚名流在苏州建宅居住。 随着宅第的修建, 他们又建造园林以供享乐。 为了斗奇制胜, 修园者常请文人画士参谋规划, 把名山胜景缩小尺寸布于园中。 现存的比较著名的苏州园林有沧浪亭、拙政园、 狮子林、 留园、 怡园等。 它们各有特色, 是苏州园林的精华所在。 苏州园林大多是具有封闭性的,四周围有高墙, 因而在布局上自成一格。 又因有诗人画家参与其中, 使得园中景致的配合都达到了高雅的境界, 呈现出独有的艺术风格。 苏州园林不但影响了全国的园林建筑, 还影响了日本和欧洲的园林建筑。 ‎ ‎20* 蝉 ‎ 课题 ‎ 蝉 ‎ 课时安排 ‎ ‎1 课时 ‎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 ‎1. 了解蝉的特点, 把握蝉的习性。 2. 学习本文的写法, 体会文章科学性与文学性兼顾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 引导学生围绕两个小标题梳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感受作者对研究对象 和科研工作的感情。 2. 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句细细体会写作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作者对昆虫的情感, 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 ‎1. 培养学生筛选、 概括、 整理的能力。 2. 体会本文生动、 准确的说明语言。‎ 难点 ‎ 揣摩字词、 句子, 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反映的情感。‎ 教学准备 ‎ 蝉的相关视频、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 速读法、 启发式教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步骤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 不过这个谜语可有点难, 是一首诗, 请同学自己读一读, 猜猜这首诗写的是什么? (PPT ‎ 以一首诗引 出 文 题, 激 194‎ 展示)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学生自读, 指名猜。 (蝉) 有没有人知道这是谁的诗? (虞世南) 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 (师生齐读古诗) 世界上有一位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也写了一篇关于“蝉”的文章, 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法布尔一起去了解蝉吧。‎ ‎ 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基础梳理 作者介绍 1. 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法布尔的资料。 2. 老师用 PPT 展示法布尔的简介。 法布尔(1823—1915) , 法国昆虫学家, 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 。 法布尔是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昆虫学家, 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 在自然环境下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 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 著成 了《 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 法布尔的《 昆虫记》行文生动活泼, 语调轻松诙谐, 充满盎然的情趣。 法布尔的代表作品有《 昆虫记》《 自然科学编年史》等。‎ 简 要 了 解 法 布 尔 及 其作品。‎ 背景探寻 本文选自《 昆虫的故事》(商务印书馆1956 年版) 。 王大文译。 有删改。 法布尔出生在法国南部山区的一个小村庄里。 村前小溪流水, 村外山野树林, 环境十分优美。 法布尔虽然没有专门学过昆虫学, 但他依靠自学和长期耐心而细致地观察研究, 写出了《 昆虫记》。 《 蝉》共有“蝉和蚁”“蝉的地穴”“蝉的音乐”“蝉的卵”四部分。作者详细阐述了蝉的生活习性, 具体介绍了蝉从卵到幼虫, 从幼虫到成虫的成长过程。 课文节选自第二、 四部分。‎ 介 绍 写 作 背 景, 帮 助 学 生 理 解 课文内容。‎ 字词归纳 PPT 展示, 检查学生的字词预习情况, ‎ 引 导 学 生 认 识、 理 解 194‎ 帮助学生再次梳理字词。 恶劣(liè) 倒悬(xuán) 折皱(zhòu) 纤维(xiān)防御(yù) 跳蚤(zao) 黏土(nián) 寻觅(mì) 欢愉(yú) 挖掘(jué) 拯救(zhěng) 窠(kē) 隧道(suì) 抵御(yù) 臃肿(yōng) 罅隙(xià) 喧嚣(xiāo) 无动于衷(zhōng) ①习性: 长期在某种自然条件或社会环境下所养成的特性。 ②暴晒: 在强烈的阳光下久晒。 ③徘徊: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④腾跃: 奔腾跳跃。 ⑤喧嚣: 声音杂乱, 不清静。 嚣, 吵闹、 喧哗。 ⑥一无所知: 什么都不知道。 ⑦不怀好意: 没安好心。 ⑧无动于衷: 心里一点儿不受感动; 一点儿也不动心。 指对令人感动或应该关注的事情毫无反应或漠不关心。‎ ‎ 课 文 中 的 生字、生词。‎ 整体感知 1. 学生速读课文, 画出不会读的字和不理解的词, 并借助工具书予以解决。 2. 本文分为“蝉的地穴”和“蝉的卵”两部分, 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 思考这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学生概括总结, 教师明确) 蝉的地穴———介绍蝉的地穴和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蝉的卵———介绍蝉产卵的经过、 蝉卵遇到的危险、 蝉卵的孵化和幼虫的活动, 概括蝉的一生。 3. 这两个部分分别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每个层次各写了什么? ( 学生速读课文, 并给这两个部分分层, 概括层意。 教师点名学生回答并指导明确) 第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地穴” , 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地穴的情况, 只是表示对蝉的考察从地穴开始。‎ 引 导 学 生 通 过 速 读 课 文 筛 选 主 要 信 息, 给 文 章 划 分 段 落 层 次、 概 括 大 意, 整 体 把 握 文 章 内 容, 明 了 作 者 的 行 文 思路。‎ 194‎ ‎ 这一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第1 段) : 表明作者有研究蝉的良好环境, 并介绍蝉出现的季节和作者生活环境中蝉的情况。 第二层次(第2~7 段) : 写对蝉的地穴的考察, 详细介绍了蝉建造地穴的过程。 第三层次(第8~11 段) : 细腻地描写了蝉离开地穴后的蜕皮过程。 第二部分的说明顺序与第一部分一样, 也是按照对事物观察的进程进行说明。 这一部分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第12、13 段) : 介绍了蝉产卵的地方、 方式和数量。 第二层次(第14~17 段) : 介绍了蝉卵所遇到的危险及蝉对这一危险的反应。 第三层次(第18~24 段) : 介绍蝉卵的孵化和幼虫的活动。 第四层次(第25、26 段) :概括蝉的一生———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 文本探究 ‎( 一) 内容探究 PPT 出示如下问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 教师巡回指导, 小组选代表发言, 教师点评、 总结。 1. 作者不按蝉的生长过程先写蝉的卵, 而是从蝉的幼虫建筑地穴写起,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样安排写作顺序正是作者的匠心所在。 ①幼虫建筑地穴比成虫产卵要生动、 丰富、 有趣得多, 以此开头, 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进而使读者跟随作者的脚步, 进一步探究蝉的世界的奥妙; ②使行文新颖活泼, 不落俗套; ③这样写可以突出蝉“四年黑暗中的苦工”这一重要特点。‎ ‎2. 本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科学精神? ‎ 以 合 作 探 究 的 方 式, 探 讨 作 者 谋 篇 布 局 的 用 心, 体 会 文 中 折 射 出 的 作 者 的 科 学 精神。 品 味 文 章 的 语 言, 体 会 本 文 科 194‎ 本文是法布尔长年科学观察与研究的结晶。 从中可以看出, 首先, 他对世界充满好奇, 并勇于探索; 其次, 他注重观察和实验, 通过细致地追踪和研究蝉的生活习性, 来理解蝉的生命特征和成长规律; 最后, 他尊重世间万物, 对任何生命, 哪怕是小小的昆虫, 都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来研究, 用散文记录下他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成果和经历, 详细叙说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种族繁衍所进行的斗争。 从这些方面我们都可以看出作者的研究之道和科学探索的精神。 ( 二) 品读语言 作者赋予蝉以人的心性和精神, 使文章读起来生动活泼、 饱含情感。 哪些词句写得精彩又生动? 请运用批注法, 圈点、 评析。 ( 学生自主阅读, 圈点勾画、 评析, 小组内分享交流, 教师指名学生分享并点评、 指导) 【示例】接着, 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 在空中腾跃, 翻转, 使头部倒悬, 折皱的翼向外伸直, 竭力张开。 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 尽力翻上来, 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 (这几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赋予蝉以人的动作, 使用一连串动词,如“腾跃”“翻转”“倒悬”“伸直”“张开”“钩住”, 把蝉艰难地从壳中脱出的过程具体、生动、 准确地写了出来。 )‎ ‎ 学 性、 人 文 性 相 结 合 的特点。‎ 194‎ 板书设计 ‎ 课后作业 ‎ 仿照法布尔拟人化的手法写一个小动物,200 字左右。‎ ‎《蝉》是一篇科普文, 因为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亲近大自然的直观生活体验, 所以讲起来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 为了避免这一问题, 我充分运用了多媒体设备, 播放蝉的相关图片和视频使课文内容形象化, 从而更有利于学生进行理解和想象。 学生仔细观看后, 再结合文章的语言文字进行赏析, 得以对文本的描述理解得更清晰、 更准确, 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1. 【电子教案】【同步课件】【备课资源】【同步试卷】详见光盘内容。 2. 【拓展延伸】 有关“蝉”的诗文名句 * 西陆蝉声唱, 南冠客思侵。 ———骆宾王《 在狱咏蝉》 *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 蝉》 * 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 ———王籍《 入若耶溪》 *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袁枚《 所见》 * 本以高难饱, 徒劳恨费声。 ———李商隐《 蝉》 ‎ 194‎ ‎21* 梦回繁华 ‎ 课题 ‎ 梦回繁华 ‎ 课时安排 ‎ ‎1 课时 ‎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梳理本文的说明顺序, 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2. 了解本文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理解作者是怎样恰当地选择和使用说明方法的。 3. 品味文章的语言, 把握其既有科学性又富有文学色彩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 引导学生自行梳理说明顺序, 并由此概括出写作思路。 2. 引导学生从“作者为什么要使用这种说明方法”入手, 学习说明方法的运用技巧。 3. 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句和说明对象本身的特点, 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培养学生珍视、 热爱《 清明上河图》的感情, 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 学习按空间说明顺序描述画面的方法。‎ 难点 ‎ 体会本文重点突出、 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 诵读法、 启发式教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步骤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有一件享誉古今中外的传世杰作, 在问世以后的800 多年间, 被无数收藏家和鉴赏家把玩欣赏, 是后世帝王和权贵巧取豪夺的目标。 它曾辗转飘零, 几经战火, 历尽劫难; 它曾五次进入宫廷, 四次被盗出宫, 演绎出许多传奇故事。 它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无价之宝。 同学们知道这幅画是什么了吗? ( 学生回答: 《 清明上河图》) 对, 这幅画究竟画了哪些内容呢? 为什么千百年来, 它的魅力长久不衰? ‎ 以一个故事 引 出 文 题, 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194‎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 清明上河图》的文章———《 梦回繁华》。‎ 基础梳理 作者介绍 1. 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毛宁的资料。 2. 老师用 PPT 展示毛宁的简介。 毛宁,1975 年生, 作家、文学评论家, 浙江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主讲中外美术史、美术鉴赏等课程。 代表论著有《 龙门石窟天王力士造像———兼论中国佛教艺术的本土化与世俗化》《从女神头像到钟虡铜人———试论先秦人物雕塑的风格演变》等。‎ 简 要 了 解 毛 宁 及 其 作品。‎ 背景探寻 本文选自《 中外绘画名作八十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 。 有改动。《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不但艺术水平高超, 而且在它身上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这幅画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 既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 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通过这幅画, 我们真切而详细地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 介 绍 写 作 背 景, 帮 助 学 生 理 解 课文内容。‎ 字词归纳 PPT 展示, 检查学生的字词预习情况, 帮助学生再次梳理字词。 翰林(hàn)擅长(shàn)岔道(chà) 簇拥(cù) 行旅(lǚ)‎ ‎2 ‎ 基础梳理 摄取(shè) 坊(fāng) 篙(gāo) 冗(rǒng) 汴梁(Biàn)题跋(bá) 绢本(juàn) 田畴(chóu) 桅杆(wéi) 沉檀(tán) 舳舻相接(zhúlú) 摩肩接踵(zhǒng) ‎ 引 导 学 生 认 识、 理 解 课 文 中 的 194‎ ‎①赶脚: 赶着驴或骡子供人雇用。 ②遒劲: 雄健有力。 ③舳舻相接: 船只首尾衔接。 舳, 船尾。 舻, 船头。 ④春寒料峭: 虽已春季, 但天气还比较寒冷。 ⑤长途跋涉: 远距离翻山涉水。 形容旅途的艰辛。 ⑥自成一家: 在某种学问上或技艺上有独创的见解或独特的做法, 能自成体系。 ⑦一应俱全: 应有的都有了, 形容一切具备。 一应, 一切。 ⑧内忧外患: 多指国家内部的不安定和外来的侵略。 ⑨摩肩接踵: 肩挨肩, 脚碰脚。 形容人很多, 很拥挤。 踵, 脚后跟。 ⑩络绎不绝: (人、 车等) 往来不断, 前后相接。‎ ‎ 生字、生词。‎ 整体感知 ‎1. 教师配乐朗诵课文, 学生认真听读, 为生字注音。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如下问题: (PPT 展示) (1)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学生思考作答, 教师明确)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张择端的《 清明上河图》。 (2) 文章是从哪些方面介绍《 清明上河图》的? (学生思考作答, 教师明确) 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① 介绍《 清明上河图》的作者、 作画时间; ② 介绍《清明上河图》描绘的主要内容; ③介绍《 清明上河图》的价值。 (3) 从全文来看, 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说明的? 作者是采用逻辑顺序(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 来进行说明的。 (4) 文章以“梦回繁华”为题有什么好处? “繁华”指《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北宋的繁华景象。 “梦回繁华”的字面意思是在梦里回到了当时的繁华中。 这一标题丰富了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想象,极富韵味。‎ 引 导 学 生 通 过 阅 读, 整 体 把 握 文 章 的 主 要内容。‎ 194‎ 文本探究 ‎( 一) 深层探究 学生默读第3~5 段描写《 清明上河图》的部分, 思考如下问题(PPT 展示) ,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 教师巡回指导, 小组选代表发言, 教师明确。 1. 《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反映了怎样的社会图景? 《 清明上河图》生动地描绘了汴京工商业和交通的繁华景象, 反映了北宋时期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是汴京当年繁荣的现实写照。 2. 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 清明上河图》的? 作者是按照“开卷处—中段—后段”的空间顺序介绍的。 3. 文章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 ①打比方: 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 由慢板、 柔板, 逐渐进入快板、 紧板, 转而进入尾声, 留下无尽的回味。 (这句话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把“长卷”比作“乐章” ,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 清明上河图》疏密相间、 错落有致的画面特点。 ) ②列数字: 张择端画的《 清明上河图》, 绢本, 设色, 纵24.8 厘米, 横528.7 厘米。(这句话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具体准确地说明了《 清明上河图》的尺寸, 使读者有一个清晰具体的印象。 ) 4. 《 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技法有什么特点? ①内容丰富。 《 清明上河图》以不断移动视点的办法, 即“散点透视法”来摄取所需的景象。 画中大街小巷, 店铺林立, 酒店、 茶馆、 点心铺等百肆杂陈, 还有城楼、 河港、 桥梁、 货船, 官府宅第等, 大到广阔的原野、 浩瀚的河流、 高耸的城郭, 小到舟车上的钉铆、 摊贩上的小商品、 市招上的文字, 都和谐地组成了统一的整体。‎ ‎②结构严谨, 繁而不乱, 长而不冗, 段落分明。 ‎ 1. 具体分析 重 要 语 段, 了 解 《 清 明 上 河 图》 的 特 点, 体 会 文 章 的 说 明特色。‎ ‎2. 结合具体 语 句, 品 味 文 章 科 学 又 富 有 文 学 色 彩 的 语言特点。‎ 194‎ 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 作者做到了主体突出, 首尾呼应, 全卷浑然一体。 画中每个人物、 景象、 细节, 都安排得合情合理。 疏密、 繁简、 动静、 聚散等画面关系, 处理得恰到好处, 达到繁而不杂, 多而不乱的境界。 充分表现了画家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度的画面组织以及控制能 力。 从内容看, 此画属于风俗画, 也具有风俗画的特点。 ( 二) 品味语言 本文注重遣词造句, 大量运用四字短语, 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 与画作的传统艺术、 色调相呼应, 体现了文艺性说明文的文艺性特点。 如“疏林薄雾, 农舍田畴, 春寒料峭, 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 请你找出此类句子, 仔细品味。(学生再次默读课文, 勾画相关语句, 小组内分享交流, 小组选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 ①各类店铺经营着罗锦布匹、 沉檀香料、 香烛纸马。 另有医药门诊、 大车修理、看相算命、 修面整容, 应有尽有。 ②街上行人摩肩接踵, 络绎不绝, 士农工商, 男女老少, 各行各业, 无所不备。 ③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 其桥无柱, 以巨木虚架而成, 结构精美, 宛如飞虹。‎ 板书设计 ‎ 课后作业 ‎ ‎1. 识记本文重点字词。 2. 以“我最喜爱的一幅画”为话题, 运用空间说明顺序描述画面,300 字左右。‎ 194‎ 在《 梦回繁华》的教学设计中, 我摒弃了旧传统“串讲”的教学模式, 设计“创设情景导入—配乐式阅读—自由式阅读—合作式解读—分享式品读”五大环节。 在实践过程中, 我以学生的自感、 自悟、 自学为基础, 大力倡导自主、 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 充分发挥了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 【电子教案】【同步课件】【备课资源】【同步试卷】详见光盘内容。 2. 【拓展延伸】 风俗画 风俗画是以社会生活风习为题材的人物画。 最早可追溯至汉代, 如辽阳、 望都等地的墓室壁画和画像石、画像砖中便描绘了古代宴客以及杂耍的场景。 真正意义上的风俗画, 始于魏晋而兴于宋。 特别是北宋后期以及南宋, 风俗画发展到鼎盛时期。 宋代最具代表性的风俗画当数张择端的《 清明上河图》, 这幅画不仅是古代绘画艺术的杰作, 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 政治、 经济、 文化、 艺术等的重要依据。 风俗画发展到两宋时才呈繁荣局面, 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 特殊的历史背景、 宽松的政治氛围、 繁荣的经济文化。 风俗画独特的视角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下层的生活面貌, 因而其不仅具有艺术价值, 更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 第六单元 品味经典 ‎22 《孟子》三章 ‎ 课题 ‎ ‎《 孟子》三章 ‎ 课时安排 ‎ ‎3 课时 ‎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 2. 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 3. 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 ‎1. 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2. 通过反复诵读, 体会孟子善用比喻、 排比、 类比手法等说理的特点。‎ 19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白“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的道理, 体会“大丈夫”的含义, 懂得“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的道理, 增强对“仁”“礼”“义”的理解并加强忧患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 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文意, 把握作者的观点, 学习作者的论证方法。‎ 难点 ‎ 理解文章内容, 厘清论证层次, 感受议论文的逻辑美。‎ 教学准备 ‎ 课文朗读音频、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 诵读法、 启发式教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 第1 课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学步骤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两千多年前的一个晚上, 一盏青灯之下, 一位鬓发斑白的老人, 就着数片烘干的竹简写下了191 个篆体汉字。 文章篇幅虽然简短, 但其中光辉的思想却闪耀千年,传诵至今。 这就是孟子的《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板书课题: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以优美的语 言 引 出 文 题,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兴趣。‎ 基础梳理 作者介绍 1. 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关于孟子的资料。 2. 老师用 PPT 展示孟子的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 , 名轲, 字子舆, 邹(今山东邹城东南) 人,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 教育家, 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曾经游历齐、 宋、 滕、 魏等国, 前后大约有20 多年, 一度任齐宣王客卿。 因主张不被采用, 晚年与弟子万章等著书立说。 孟子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 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 劝告统治者要重视人民, 阐述了儒家重民思想。 他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 有“亚圣”之称。 著 作有《 孟子》(与弟子共同编著) 。‎ 简要了解孟 子及其作品。‎ 194‎ 背景探寻 《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选自《 孟子· 公孙丑下》, 孟子出身于鲁国贵族, 他的祖先即是鲁国晚期煊赫一时的孟孙。 但当孟子出生时, 他的家族已趋没落。 春秋晚期的大混乱, 使他们的家族门庭式微, 被迫从鲁迁往邹。 孟子从40 岁开始, 除了收徒讲学之外, 开始接触各国政界人物, 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 宣传自己的思想学说和政治主张。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 提倡“以民为本”,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孟子反对兼并战争, 他认为战争太残酷, 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 介绍写作背 景, 帮 助 学 生理解课文 内容。‎ 字词归纳 PPT 展示文言现象 (1) 通假字 亲戚畔之( “畔”同“叛” , 背叛) (2) 古今异义 ①委而去之(古义: 放弃。 今义: 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办; 委托。 ) ②池非不深也(古义: 护城河。 今义: 池塘。 ) (3) 一词多义 ①之 七里之郭(助词, 的) 夫环而攻之(代词, 代“三里之城, 七里之郭”) 亲戚畔之(代词, 他)‎ ‎②城 ‎ 三里之城 (内城) 城非不高也(城墙) (4) 词类活用 ①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作动词, 巩固) ②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作动词, 震慑)‎ 引导学生认 识、 理 解 课 文中的重点 文言字词。‎ 194‎ 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 1. 学生听课文录音, 在舒缓的音乐中感知课文内容。 2. 学生伴随着音乐试读课文, 初步理解语句意思。 3. 学生结合工具书或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整 体 把 握 文章内容。‎ 研读赏析 PPT 出示如下问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 教师巡回指导, 小组选代表发言, 教师明确。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中心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2. 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然后再分别举例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最后再由战争推及治国, 运用道理论证的方法论证中心论点。 3. 文章的中心论点通过前面“天时不如地利… …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已经得到了论证, 为什么还要写后半部分“故曰… … 战必胜矣。 ” 原因:①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 ②后半部分说的“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 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背离,不战自败。‎ 以小组合作 探究的方式 把握作者的 观点和论证 方法。‎ 板书设计 ‎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提出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举例论证: 小城环而攻之而不胜 城高池深粮足而不守 得出结论: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类推)‎ 课后作业 ‎ ‎1. 翻译并背诵全文。 2. 预习《 富贵不能淫》。‎ 第2 课时 富贵不能淫 教学步骤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194‎ 情景导入 俗语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大丈夫行不更名, 坐不改姓”, 那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大丈夫呢? 我们国家伟大的思想家孟子也谈了自己的观点。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的看法。 (板书课题: 富贵不能淫)‎ 以 俗 语 引 出 文 题, 激 发 学 生 的 学习兴趣。‎ 基础梳理 背景探寻 ‎《富贵不能淫》选自《 孟子· 滕文公下》。 张仪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 游说入秦。秦惠王封张仪为相, 后来张仪出使游说各诸侯国, 以“横”破“纵”, 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 张仪也因此被秦王封为武信君。公孙衍主张合纵, 张仪宣扬连横。 他们在政治上和私人关系上都是对手。 公元前322 年, 张仪相魏。 公孙衍设法取得韩国当权者的支持, 破坏了张仪联合秦魏的政策。 公元前319 年, 张仪暗中让秦国攻打魏国。 公元前318 年, 魏、 赵、 韩、 燕、 齐合纵攻秦。 结果秦国击败联军。‎ 介 绍 写 作 背 景, 帮 助 学 生 理 解 课文内容。‎ 字词归纳 PPT 展示文言现象。 (1) 通假字 往之女家(“女”同“汝”, 你) (2) 古今异义 ①安居而天下熄(古义: 战争停息。 今义: 熄灭。 ) ②丈夫之冠也(古义: 行冠礼。 今义: 居第一位; 指冠军。 ) ③母命之(古义: 教导、 训诲。 今义: 命令。 ) ④得志, 与民由之(古义: 遵从。 今义: 缘由; 由于。 ) ⑤富贵不能淫(古义: 惑乱, 迷惑。 今义: 过多或过甚; 放纵。) (3) 一词多义 ①之 丈夫之冠也(助词, 用于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引导学生认 识、 理 解 课 文中重点文 言字词。‎ 194‎ ‎ 无实义) 父命之(代词, 指丈夫) 往送之门(动词, 去, 到) 居天下之广居(助词, 的) ②戒 戒之曰(动词, 告诫) 往之女家, 必敬必戒(形容词, 谨慎) ③居 居天下之广居(动词, 居住) 居天下之广居(名词, 住宅)‎ ‎④得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助动词, 能够) 得志, 与民由之(动词, 实现) (4) 词类活用 ①丈夫之冠也(名词作动词, 行冠礼) ②富贵不能淫(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 … 迷惑) ③贫贱不能移(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 … 动摇) ④威武不能屈(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 … 屈服)‎ 整体感知 ‎1. 教师播放课文朗读音频, 学生认真听读。 (注意朗读节奏和语气) 2. 老师点名学生朗读, 其他学生点评、 指正。 3. 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疏通文意。 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 讨论后在班上提出来, 教师予以指导、 明确。 问题预设: ①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 [译文: ( 大丈夫应该) 住进天下最宽广 的 住 宅———仁, 站 在 天 下 最 正 确 的 位 置———礼, 走 着 天 下 最 正 确 的 道路———义。 ] ②得志, 与民由之; 不得志, 独行其道。 ( 译文: 实现志向, 就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 不能实现志向, 就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 朗 读 课 文, 并以小组为 单 位, 借 助 课下注释和 工具书疏通 文 意, 从 整 体把握文章 内容。‎ 194‎ ‎ ③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译文: 富贵不能使他迷惑, 贫贱不能使他动摇, 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 4. 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 齐读文章, 感知作者观点。‎ 研读赏析 PPT 展示如下问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 教师巡回指导, 小组选代表发言, 教师明确。 1. 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 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 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因为孟子认为公孙衍、 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 曲意顺从诸侯取得权势, 心中没有仁义道德, 因此不过是小人, 谈不上是大丈夫; 孟子认为“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大大夫。 2. 孟子认为, 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用文中的原话作答。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3. 说一说“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这句话出自《 孟子》,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也应当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 现实生活中, 面对金钱、 利益的诱惑, 我们应当坚守本心; 在有人和事危及到国家、 民族利益的时候, 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 不怕牺牲, 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学 生 以 合 作 探 究 的 形 式 理 解 文 章 内 容, 探讨 “ 大 丈 夫” 精 神 的 现实意义。‎ 板书设计 ‎ 课后作业 ‎ ‎1. 识记本文重点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 背诵课文。‎ 第3 课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94‎ 教学步骤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同学们, 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寓言故事: 有一只青蛙不小心掉进一口正煮着水的锅里, 恰好当时水开了, 青蛙吓坏了, 使劲一跳就远离了险境。 第二次, 这只青蛙又掉进了那口的煮着水锅中, 不同的是, 这次水还没开, 青蛙觉得还挺舒服。 结果呢? 青蛙被煮熟了! 青蛙在开水里逃生, 却在温水里死亡, 这是什么原因呢? 说明了什么道理呢? 下面我们到孟子的经典文章《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找一找答案!(板书课题: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以 一 个 故 事 引 出 本 节课内容。‎ 基础梳理 背景探寻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选自《 孟子· 告子下》。 春秋战国时期, 战乱频发, 一个国家要想立于不败之地, 就要奋发图强, 不能安于现状、 不思进取。 孟子以发扬孔子的学说为己任, 提出“民贵君轻”的学说。 他曾带领弟子周游各国, 但不被接受, 之后退 隐与弟子一起著书。 所以, 孟子的才干和思想也是在激烈的斗争中磨炼出来的,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也是他人生经验的一部分。‎ 介 绍 写 作 背 景, 帮 助 学 生 理 解 课文内容。‎ 字词归纳 PPT 展示文言现象。 (1) 通假字 ①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 , 增加) ‎ ‎②衡于虑( “衡”同“横” , 梗塞、 不顺)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同“弼” , 辅佐) (2) 古今异义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古义: 兴起, 指被任用。 今义: 送出; 交付。 ) ②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古义: 捣土用的杵。 今义: 建筑; 修建。 )‎ 引导学生认 识、 理 解 课 文中重点文 言字词。‎ 194‎ ‎ ③管夷吾举于士(古义: 狱官。 今义: 军人。 ) 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古义: 这。 今义: 判断动词。 ) ⑤所以动心忍性(古义: 用来… … 的方法。 今义: 连词, 表示因果关系。 ) 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古义: 这样以后。 今义: 连词, 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 (3) 一词多义 ①于 舜发于畎亩之中(介词, 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介词, 给)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介词, 在) ②拂 行拂乱其所为(动词, 违背) 入则无法家拂士(动词, 同“弼” , 辅佐) ③发 舜发于畎亩之中(动词, 兴起, 指被任用) 征于色, 发于声(动词, 显露、 流露) (4) 词类活用 ①必先苦其心志(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 … 痛苦) ②劳其筋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 … 劳累) ③饿其体肤(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 … 饥饿) ④空乏其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 … 贫困) ⑤行拂乱其所为(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 … 错乱) ⑥所以动心忍性(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 … 受到震撼, 使… … 坚忍) ⑦人恒过(名词作动词, 犯错误) ⑧入则无法家拂士(动词作状语, 在国内) ⑨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动词作状语, 在国外)‎ 整体感知 ‎1. 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 其他学生认真听, 标出读得不恰当之处, 同学读完后相互交流, 教师予以指导。 2. 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 疏通文意, 疑问处与同桌探讨,‎ 朗 读 课 文, 并 借 助 课 下 注 释 和 194‎ ‎ 不能解决处做好记号。 教师巡视, 给予适当指导。 3. 教师指定两名同学翻译课文(一人一段) , 翻译不恰当处给予指导, 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做好笔记。 4. 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齐读课文, 要求读出文章的气势。‎ ‎ 工 具 书 疏 通 文 意, 从 整 体 把 握 文章内容。‎ 研读赏析 PPT 展示如下问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 教师巡回指导, 小组选代表发言, 教师明确。 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中心论点: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论证方法: 作者用了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分析论证磨难的必要性。 首先, 作者以六个出身低微, 经过艰苦磨难之后终于身负大任的历史人物为例, 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下造就的。 接着, 作者列举了三个哲理性很强的事实“人恒过, 然后能改; 困于心, 衡于虑, 而后作; 征于色, 发于声, 而后喻”, 从正面论述即使是一般人, 也需要在困境中经受磨炼, 方能发愤进取的道理。 然后, 作者从个人的成长推论到国家的治理, 从反面论述如果没有法家拂士、 敌国外患, 往往会导致国家的灭亡。最后, 文章通过以上论述, 水到渠成, 得出结论: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以 小 组 合 作 探 究 的 方 式 把 握 作 者 的 观 点 和 论 证 方法。‎ 板书设计 ‎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个人忧患———成才(举例) 国家忧患———强大(论点) 条理清晰、 道理深刻 课后作业 ‎ ‎1. 背诵课文。 2. 完成课后“思考探究”第二、 三题。‎ ‎《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学习有如下要求: “诵读古代诗词, 阅读浅易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 感悟和运用,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我设计了两个环节: 一是分类整理文言词汇,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二是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且提高文化欣赏品位。 在我的有效引导下, 学生比较顺利地走进了文本, 也基本理解了作品的思想内涵, 遗憾的是由于时间紧迫, 当堂激励和随机深入解读不能水到渠成地展开。 ‎ 194‎ ‎ 1. 【电子教案】【同步课件】【备课资源】【同步试卷】详见光盘内容。 2. 【拓展延伸】 孟子的名言 *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 一日暴之, 十日寒之, 未有能生者也。 * 尽信书, 则不如无书。 * 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 君子以仁存心, 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 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 人恒爱之; 敬人者, 人恒敬之。 * 乐民之乐者, 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 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 忧以天下,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 ‎23 愚公移山 ‎ 课题 ‎ 愚公移山 ‎ 课时安排 ‎ ‎2 课时 ‎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 ‎1. 积累重点文言字词, 疏通文意。 2. 理解寓意, 体会对比、 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过程与方法 ‎ ‎1. 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2. 通过反复诵读, 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思考故事寓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愚公的英雄气概, 树立不畏困难、 坚持不懈的愚公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 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文意, 总结文章的寓意。‎ 难点 ‎ 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理解本文的现实意义。‎ 教学准备 ‎ 课文朗读音频、《 愚公移山》歌曲音频、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 诵读法、 启发式教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194‎ 第1 课时 教学步骤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播放乐曲《 愚公移山》) 这首歌听完了, 你们知道歌曲中唱的是谁的故事吗? ( 生答: 愚公) 你们是从哪儿知道的? (生答: 从“王屋”“太行”知道的) 大家说得太好了, 说明你们都听得很认真。 《 愚公移山》就是刚才咱们欣赏的这首歌的名字, 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题目。 现在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齐读)‎ 以 歌 曲 引 出 文 题, 激 发 学 生 的 学习兴趣。‎ 基础梳理 作品介绍 1. 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关于《 列子》这本书的资料。 2. 老师用 PPT 展示关于《 列子》的资料。 《 列子》相传为战国的列御寇所著。 《 列子》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 寓言和神话传说等, 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并包含深刻的哲学思想, 以《 天瑞》《 力命》《 杨朱》三者为最。 主旨为万物产生于无形, 并变化不定, 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的, 包括天地及圣人, 人要掌握并利用自然界的规律。 唐朝诏告《 列子》为《 冲虚真经》, 北宋加封为“至德”, 列为道教的重要经典之一。‎ 简 要 了 解 《 列子》。‎ 背景探寻 本文选自《 列子· 汤问》(《 列子集释》, 中华书局1979 年版) 。 题目是编者加的。《列子》成书于战国前期。 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极不发达, 人们在生活中面临大自然的种种挑战, 在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 人们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自然力量的神来实现改造自然的愿望。 《 愚公移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完成的。‎ 介 绍 写 作 背 景, 帮 助 学 生 理 解 课文内容。‎ 字词归纳 1. PPT 展示生字词的注音, 帮助学生梳理字词。 仞(rèn) 陇断(lǒng) 智叟(sǒu) 雍南(yōng) ‎ 引导学生认 识、 理 解 课 文中重点文 194‎ 箕畚(jī běn) 孀妻(shuāng) 惩(chéng) 荷(hè) ‎ 投诸(zhū) 厝(cuò) 始龀(chèn) 亡以应(wú) 穷匮(kuì) 2. PPT 展示文言现象。 (1) 通假字 ①寒暑易节, 始一反焉( “反”同“返” , 往返) ②甚矣, 汝之不惠( “惠”同“慧” , 聪明) (2) 古今异义 ①方七百里(古义: 古代计量面积用语。 后面加上表示长度的数字或数量词, 表示纵横若干长度。 今义: 四个角都是90°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六面体。 ) ②惩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也(古义: 苦于。 今义: 处罚; 警戒。 ) ③其妻献疑曰(古义: 提出。 今义: 恭敬庄严地送。 ) ③曾不 能 损 魁 父 之 丘 ( 古 义: 用 在 “ 不” 前, 加 强 否 定 语 气, 可 译 为 “ 连 … …都… … ” 。 今义: 曾经。 ) ④投诸渤海之尾(古义: 边上。 今义: 末端; 末尾。 ) ⑤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古义:指草木。 今义: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鸟类的羽毛。) ⑥北山愚公长息曰(古义: 叹气。 今义: 休息。 ) (3) 一词多义 ①其 其妻献疑曰(代词, 他的) 其如土石何(用在“如… … 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惧其不已也(代词, 他) ②且 年且九十(副词, 将近) 且焉置土石(连词, 况且) ③而 ‎ 言字词。‎ 194‎ ‎ 面山而居(连词, 表修饰) 聚室而谋曰(连词, 表顺承) 而山不加增(连词, 表转折) ④以 以君之力(介词, 凭借) 河曲智叟亡以应(连词, 来) ⑤焉 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 哪里) 始一反焉/无陇断焉(语气词) (4) 词类活用 ①面山而居(名词作动词, 面对, 面向) ②惩山北之塞(动词的意动用法, 以… … 为苦, 苦于) ③吾与汝毕力平险(形容词作名词, 指险峻的大山) ④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名词作状语, 用箕畚装土石) ⑤寒暑易节(形容词作名词, 冬季, 夏季)‎ 整体感知 1. 教师播放课文朗读音频, 学生认真听读, 给生字词注音。 2. 教师指定两名同学朗读课文(每人两段) , 其他学生认真听读, 并在两位同学读完后进行点评。 3.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结合课下注释、 工具书疏通文意, 标注出小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 稍后在班上提出来, 由班上其他同学帮助解决, 实在无法解决的, 再由老师指导、 明确。 4. 老师请四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一人旁白, 一人扮愚公, 一人扮愚公妻, 一人扮智叟。 要求注意语气和人物特点。 读后, 教师进行点评、 指导。 5. PPT 出示如下问题, 学生思考作答, 教师明确。 (1) 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 惩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也。 (2) 愚公移山的目的是什么? 指通豫南, 达于汉阴。 ‎ 朗读课文,并 以小组为单 位,借助课下 注释和工具 书疏通文意, 从整体把握 文章内容。‎ 194‎ ‎(3) 智叟认为愚公移山不能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以残年余力,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其如土石何? (4) 愚公认为可以移山成功除了有信心、 毅力之外, 还有两点原因是什么? ①山不加增; ②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5) 最后移山成功了吗? 是如何成功的? 成功了。 帝感其诚,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一厝朔东, 一厝雍南。 自此, 冀之南,汉之阴, 无陇断焉。 6. 请同学们根据以上问题复述课文。‎ 板书设计 ‎ 愚公移山 背景———太行、 王屋高且大 开端、 发展———决心移山、 付诸行动 高潮———驳斥错误观点 结局———夸娥氏二子负山而走 课后作业 ‎ ‎1. 识记本文重点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 完成课后“思考探究”第二题和“积累拓展”第四题。‎ 第2 课时 教学步骤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温故知新 上节课我们主要梳理了本文的重要文言词语、 疏通了文意, 了解了故事的主要情节,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探讨这则故事的寓意和运用对比、 衬托的手法突显主要人物的方法。‎ 回顾上节课的 内容,引出本 节课的内容。‎ 研读赏析 PPT 出示如下问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 教师巡回指导, 小组选代表发言, 教师点评、 总结。 1.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故事的情节, 那么谁能告诉我们, 这则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 【示例】愚公坚持奋斗、 不畏困难的精神, 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愿望和信心, 说明了要克服困难, 就必须下定决心、‎ 以 小 组 合 作 探 究 的 方 式 把 握 文 章 的 寓 意, 深 入 理 解 文 章 的 内 涵 和 文 194‎ ‎ 坚持不懈的道理。 2. 愚公和智叟各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本文是如何通过对比和衬托的手法突出人物性格的? 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 不惧怕任何困难, 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 不怕吃苦、敢于斗争的令人尊敬的老人。 智叟是一个目光短浅、 知难而退、 无所作为、 自以为是、 喜欢卖弄小聪明的人。 本文用“方七百里, 高万仞”极言山的高大; 用“寒暑易节, 始一反焉”极言移山的艰难; 用“年且九十”“残年余力”极言愚公力量的单薄; 用“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极言工具的简陋、 路途的遥远, 从而衬托了愚公信念坚定、 迎难而上的形象。 又如以智叟一“笑”、 一“止”与愚公的一声“长息”相对比, 以愚公之妻诚心献疑和智叟的刻意讽刺作对比, 以愚公的雄辩与智叟最后“亡以应”作对比, 使得大智若愚的“愚公”与自认聪明的“智叟”相映成趣。 3. 本文以神话结尾, 有什么作用? 本文采用神话结尾, 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 是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使用最理想的方式解决人和自然的矛盾, 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4. 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示例】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 不惧怕任何困难的精神; 就是敢于改造自然, 敢于斗争的精神。 在我们这个时代, 仍然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 因为我们依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 有千万座“太行”“王屋”挡住我们前进的道路, 我们只有拥有愚公移山的决心、 信心、 恒心, 才能战胜困难, 实现目标。‎ ‎ 章 的 写 作 特色。‎ 课后作业 ‎ 编写课本剧。‎ 194‎ ‎《愚公移山》是一篇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 选自战国时期列御寇所著《 列子· 汤问》。 它有生动的故事情节, 又带有神话色彩, 篇幅短小, 大概的内容学生早已有所了解。 因此, 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将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上。 为了做到这一点, 首先, 在上课之前, 我播放了歌曲《 愚公移山》, 以此导入课文的学习; 其次, 我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再次, 我采用了提问教学法, 循循善诱, 使学生对文章有了深入的理解; 最后, 我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 很好地锻炼了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这样的课堂设计 使教学效果非常好, 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课堂参与度也有了极大的提升。 1. 【电子教案】【同步课件】【备课资源】【同步试卷】详见光盘内容。 2. 【拓展延伸】 有关“坚持”的诗文名句 *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陆游《 冬夜读书示子聿》 * 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荀子《 劝学》 * 古之立大事者, 不惟有超世之才, 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晁错论》 *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刘禹锡《 浪淘沙(其八) 》 * 立志欲坚不欲锐, 成功在久不在速。 ———张孝祥《 论治体札》 寓 言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 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 寓言的特点: 篇幅大多比较短小; 主人公可为人, 也可为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 主题多是借此喻彼, 借古喻今, 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修辞手法。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盛行, 诸子百家著作中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 外国寓言作品中著名的有古希腊的《 伊索寓言》和俄国的《 克雷洛夫寓言》等。 ‎ ‎24* 周亚夫军细柳 ‎ 课题 ‎ 周亚夫军细柳 ‎ 课时安排 ‎ ‎1 课时 ‎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积累文言词语。‎ 194‎ ‎ 2. 疏通文意, 理解人物形象, 感受人物品格。 3. 把握本文写人叙事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 ‎ ‎1. 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2. 在“阅读提示”和“思考探究”的指引下理解周亚夫和汉文帝的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学习周亚夫忠于职守的品格。‎ 教学重难点 重点 ‎ ‎1. 学习和积累文言常用实词。 2. 学习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 通过对比、 衬托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难点 ‎ 学习本文通过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相结合, 鲜明展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作 手法。‎ 教学准备 ‎ 课文朗读音频、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 诵读法、 启发式教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 第1 课时 教学步骤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风劲角弓鸣, 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 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 千里暮云平。 ”这首五言律诗描写了一位将军打猎的情景。 诗中对这位将军的英姿作了形象、 逼真的描写, 热情地歌颂了他的豪迈气概, 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这位将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主人公———周亚夫,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他驻军细柳营时发生的故事, 体会他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 以 诗 歌 引 出 文 题, 激 发 学 生 的 学习兴趣。‎ 基础梳理 作者介绍 1. 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关于司马迁的资料。 2. 老师用 PPT 展示司马迁简介。 司马迁(约前145—?) , 字子长, 夏阳(今陕西韩城) 人, ‎ 简 要 了 解 司 马 迁 及 其作品。‎ 194‎ 西汉历史学家、 文学家、 思想家。 司马迁早年遍游南北, 考察风俗, 采集传说。 初任郎中, 元封三年(前108) 继父职, 任太史令。 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 对历法进行改革。 后因对李陵军败降匈奴之事有所辩解, 得罪当权者下狱, 受腐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 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 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 后称《史记》。‎ 背景探寻 本文节选自《 史记· 绛侯周勃世家》( 中华书局2013 年版) 。 题目是编者加的。汉文帝即位后, 对匈奴贵族继续采取“和亲”的政策, 双方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但是后来匈奴单于背弃盟约, 与汉朝绝交。 汉文帝后元六年( 前158) 冬天, 居住在北方的匈奴人大举进扰汉朝边境, 袭扰上郡和云中, 烧杀抢掠。 为了加强防卫, 汉文帝派刘礼、 徐厉和周亚夫分别驻扎在霸上、 棘门和细柳。 为了鼓舞士气, 汉文帝亲自入营慰劳将士。 本文讲的就是这次劳军的事情。‎ 介 绍 写 作 背 景, 帮 助 学 生 理 解 课文内容。‎ 字词归纳 1. PPT 展示生字词的注音, 帮助学生梳理字词。 祝兹侯(zī) 彀(gòu) 棘门(jí) 揖(yī) 按辔徐行(pèi)‎ ‎107‎ 基础梳理 弓弩(nǔ) 曩者(nǎng) 嗟(jiē) 乎 介胄(zhòu) ‎ 诏令(zhào) 2. PPT 展示文言现象。 (1) 通假字 ①军士吏被甲( “被”同“披” , 穿着) ②改容式车( “式”同“轼” , 车前横木。 这里用作动词, 指扶轼) (2) 古今异义 ①上自劳军[古义: 指皇帝。 今义: 方位词, 位置在高处的(跟“下”相对) 。 ] ‎ 引导学生认 识、 理 解 课 文中重点文 言字词。‎ 194‎ ‎②上自劳军(古义: 慰问。 今义: 劳动。 ) ③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古义: 符节, 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 今义: 物体各段之间相连的地方; 段落; 节日, 节气; 等等。 ) ④使人称谢(古义: 问候。 今义: 感谢。 ) (3) 一词多义 ①以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动词, 任命) 以备胡(连词, 来) 请以军礼见(介词, 用) ②为 ‎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动词, 作为) 天子为动(介词, 表被动) ③军 上自劳军(名词, 军队) 军霸上(动词, 驻军) 已而之细柳军(名词, 军营) ④令 ‎ 将军令曰(动词, 下令) 军中闻将军令(名词, 命令) ⑤乃 ‎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副词, 就)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副词, 才) ⑥使 ‎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名词, 使者) 使人称谢(动词, 派) ⑦诏 ‎ 不闻天子之诏(名词, 皇帝发布的命令)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动词, 告诉) ‎ 194‎ ‎(4) 词类活用 ①军霸上(名词作动词, 驻军) ②介胄之士不拜(名词作动词, 披甲戴盔)‎ 整体感知 1. 老师范读课文, 学生认真听读, 给生字注音。 2. 学生自读课文, 同桌之间互相矫正读音和停顿。 3. 学生齐读, 教师点评指导。 4.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5. PPT 出示如下问题, 学生思考作答, 教师指导、 明确。 (1) 本文围绕哪个场面来写, 主要刻画了哪两个人物形象? 本文围绕汉文帝慰问细柳军的场面来写, 主要刻画了周亚夫和汉文帝两个人物形象。 (2)汉文帝在霸上军营、棘门军营和在细柳军营看到的情形、受到的待遇有何不同?‎ 在霸上、 棘门军营 ‎ 直驰入, 将以下骑送迎。‎ 在细柳军营 ‎①军士吏被甲, 锐兵刃, 彀弓弩, 持满。 ②天子先驱至, 不得入。 ③上至, 又不得入。 ④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将军约, 军中不得驱驰。 ”于 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⑤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介胄之士不拜, 请以军礼见。 ”‎ ‎ (3) 慰劳军队结束后, 文帝是如何评价他们的? 从文中画出语句来。 看霸上军、棘门军后的评价: “曩者霸上、棘门军, 若儿戏耳,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看细柳军后的评价: “此真将军矣!”“至于亚夫, 可得而犯邪!” ‎ 朗 读 课 文, 并以小组为 单 位, 借 助 课下注释和 工具书疏通 文 意, 从 整 体把握文章 内容。‎ 194‎ ‎(4) 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 读出细柳营的气势和汉文帝褒贬的不同语气, 再次感受周亚夫人物形象和精神的感染力。 (5)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对汉文帝巡视、 慰劳细柳营的场面描写, 表现周亚夫治军严整, 忠于职守的“真将军”的特点。‎ 文本探究 PPT 出示如下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小组选代表发言,教师点评、总结。 1. 请结合文章内容, 说说周亚夫和汉文帝分别是怎样的人。 周亚夫是个治军严明、 恪尽职守、 刚正不阿、 不卑不亢的人。 汉文帝是慧眼识英雄的人。 大敌当前,他亲自劳军,在细柳营遭此待遇,不但没有贬谪周亚夫,反而“称善者久之”,足见汉文帝是个勤于政事、目光敏锐、重视人才的皇帝。 2. 本文主要写周亚夫军细柳,为什么还要写霸上、棘门军的情形?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写刘礼军霸上, 徐厉军棘门, 目的是与周亚夫军细柳形成对比, 用他们来反衬周亚夫治军严明, 从而突出周亚夫真将军的本色。 3. “既出军门, 群臣皆惊”中的“惊”如何理解? 这属于什么描写, 对刻画周亚夫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惊: 为周亚夫对皇帝“持兵揖”“军礼见”的大不敬而惊; 为汉文帝不怒反而遵从军纪而惊。 这属于侧面描写, 有力地衬托出周亚夫刚正不阿、 恪尽职守的品格。‎ 学 生 以 小 组 合 作 探 究 的 方 式, 深 入 理 解 文 章 内 容, 学 习 侧 面 描 写 和 对 比、 衬 托 的 手法。‎ 板书设计 ‎ ‎ ‎ 194‎ ‎ ‎ 课后作业 ‎ 完成课后“思考探究”第一、 二、 三题。‎ 这节课我紧紧围绕着《 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要求进行教学,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气氛活跃, 并且有效地兼顾了各个层面的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学习效果的检验。 学生把课堂当成展示自我的平台, 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 很好地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 小组讨论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质疑、 探究环节, 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并且使学生在发现中学习, 在体验中进取。 在分析周亚夫的形象时, 我加用了适当的点拨, 对学生进行了人生观教育, 完成了“文以载道”的德育任务。 1. 【电子教案】【同步课件】【备课资源】【同步试卷】详见光盘内容。 2. 【拓展延伸】 有关“军旅”的诗文名句 *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 出塞》 *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 凉州词》 *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 从军行》 * 由来征战地, 不见有人还。 ———李白《 关山月》 * 年年战骨埋荒外, 空见蒲桃入汉家。 ———李颀《 古从军行》 ‎ 194‎ ‎25 诗词五首 ‎ 课题 ‎ 诗词五首 ‎ 课时安排 ‎ ‎2 课时 ‎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体会不同体裁的诗歌的韵律特点。 2. 感受诗歌中寄寓的情感。 3. 品析并学习诗歌中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 过程与方法 ‎ ‎1. 有感情地反复朗诵诗歌, 体会诗歌的韵律特点。 2. 结合诗人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 体会诗中寄寓的诗人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体会诗人在自然景物中寄寓的生活情趣; 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 关心民 众, 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 ‎ ‎1. 感受诗歌中寄寓的诗人情感。 2. 鉴赏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难点 ‎ 掌握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 并体悟其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 ‎ 课文朗读音频、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 诵读法、 点拨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第1 课时 饮酒( 其五)‎ 教学步骤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古往今来, 官场上有多少人为了仕途而争名夺利, 为了升迁而不择手段, 甚至扭曲人性, 残害亲人, 但却有少数文人墨客鄙弃世俗, 厌恶官场, 辞官回乡, 归隐田园,过着“世与我而相违, 复驾言兮焉求”“人生行乐耳, 须富贵何时”的闲适生活。 他们一方面享受着田园生活的随性自由, 另一方面也创作出大量脍炙人口的描写田园生活的名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的一首田园诗《 饮酒( 其五) 》。‎ 以富有感染 力的语言引 出诗题,激发 学生的学习 兴趣。‎ 基础梳理 作者介绍 ‎ 简要了解陶 194‎ ‎1. 学生叙述自己搜集的关于陶渊明的资料。 2. 老师用 PPT 展示陶渊明的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 , 一名潜, 字元亮, 私谥靖节, 浔阳柴桑( 今江西九江) 人,东晋诗人。 他少时就有“大济苍生”的壮志, 曾任江州祭酒、 镇军参军、 彭泽令等, 因不满现实黑暗, 不愿与官场人物周旋, 任彭泽令仅80 余日就弃官归隐, 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世美谈。 其作品感情真挚, 朴素自然。 其诗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 其中往往隐寓着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以及对太平社会的向往。 其代表作有散文《 桃花源记》, 辞赋《 归去来兮辞》 《 闲情赋》, 诗歌《 饮酒》《 归园田居》, 等等。‎ ‎ 渊 明 及 其 作品。‎ 背景探寻 《 饮酒(其五) 》选自《 陶渊明集》卷三( 中华书局1979 年版) 。 东晋末年, 刘裕调集全国的兵力, 北伐后秦。 北伐节节胜利, 刘裕也通过北伐极大地扩张了自己的势力。 此时, 陶渊明因看不惯当时官场的黑暗, 决意归隐。 归隐后, 他常借酒抒写情怀, 寄寓自己的感慨。 《 饮酒》组诗共二十首, 本篇是其中的第五首。‎ 介绍背景,帮 助学生理解 诗人情感。‎ 字词归纳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帮助学生梳理字词(PPT 展示) 。 ①结庐: 建造房舍。 结, 建造、 构筑。 庐, 简陋的房屋。 ②人境: 喧嚣扰攘的尘世。 ③尔: 如此, 这样。 ④悠然: 闲适淡泊的样子。 ⑤山气: 山间的云气。 ⑥日夕: 傍晚。 ⑦欲辨已忘言: 想要分辨清楚, 却不知怎样表达。‎ 引 导 学 生 理 解 诗 歌 中 的 重 要 字词。‎ 整体感知 ‎1. 教师播放《 饮酒(其五) 》朗读音频, 学生认真听读, 并用“/”标出朗读节奏。 饮酒(其五)‎ 引 导 学 生 朗 诵 诗 歌, 并 结 合 课 194‎ ‎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2. 请学生参照注释, 借助工具书, 疏通诗句, 理解诗意。 3. 学生齐读诗歌, 体会诗歌意境。‎ ‎ 下 注 释 疏 通诗意。‎ 文本探究 PPT 出示如下问题, 学生思考作答, 教师指导、 明确。 1. 本诗第一句说诗人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什么又说“而无车马喧”呢? 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来来往往干活的老百姓和车马发出的喧闹声, 而是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 世俗往来的名利纷扰。 “而无车马喧”意指诗人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 看淡了权力、 地位、 财富等。 2.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一句中的“悠然” 一词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见”字能否改为“望”字? 为什么? “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 闲适、 恬淡。 “见”表现的不是诗人对山的有意观望, 而是在采菊时, 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的状态, 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性与自然, 体现了诗人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而“望”字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所以不能改成“望”。 3. 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这两句显然是全诗的总结: 在这当中蕴含着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谛, 想要分辨清楚, 却又不知该怎么说了。 这两句颇富哲理, 诗人想要告诉他人此种真谛、 生活的意趣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 4.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厌倦官场的黑暗, 不愿与他人同流合污的思想和高洁的人格, 同时也表现了他远离世俗后悠闲、 恬静的心境。 5. 本诗是如何将记叙、 描写、 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引 导 学 生 体 会 诗 歌 寄 寓 的 思 想 感 情, 赏 析 诗 歌 用 词 之 妙 和 多 种 表 达 方 式 相 结 合 的 写 作 技巧。‎ 194‎ ‎ 请简要评析。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是记叙,概括写出诗人的生活环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描写,细致地描写采菊的过程,并以所见写“悠然”的心境;“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抒情,“忘言”中渗透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由衷喜爱。‎ 板书设计 ‎ 春望 教学步骤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这是现代诗人艾青《 我爱这土地》中的句子, 在那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年代, 诗人艾青借助一 情景导入 只鸟的形象表达自己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 几千年前, 在战乱频频的环境中, 同样有一位诗人写了一首诗歌, 表达自己对祖国和民族的爱。 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歌, 去感知国破的苦难, 体验家亡的伤痛。‎ 用 优 美 的 语 言 引 出 诗 题, 营 造 学习氛围。‎ 基础梳理 作者介绍 1. 学生叙述自己搜集的关于杜甫的资料。 2. 老师用 PPT 展示杜甫的简介。 杜甫(712—770) , 字子美, 自号少陵野老, 世称“杜工部” “杜拾遗” 。 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襄阳区) , 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 今河南巩义西南) 。 与李白齐名, 世称“李杜” , 宋以后被尊称为“诗圣” 。 杜甫诗现存1400 多首。 诗中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 其诗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 简 要 了 解 杜 甫 及 其 作品。‎ 194‎ ‎ 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面貌, 因而被称为“诗史” 。 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 尤长于律诗, 风格多样。 其代表作品有《 兵车行》 《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春望》 以及“三吏”( 《 石壕吏》《 新安吏》《 潼关吏》) 、 “三别”( 《 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 等等。‎ 背景探寻 《 春望》选自《 杜诗详注》卷四(中华书局1979 年版) 。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 , 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 八月, 杜甫将家小安置在鄜州( 今陕西富县) , 只身前往灵武(今属宁夏) 投奔肃宗。 途中, 他被叛军俘获, 带到长安。 因他官卑职微, 未被囚禁。次年三月, 杜甫流离于曲江一带, 面对春光里这座残破不堪、 繁华消尽的都城, 不禁黯然神伤, 写下了这首诗。‎ 介 绍 背 景, 帮 助 学 生 理 解 诗 人 情感。‎ 字词归纳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帮助学生梳理字词。 (PPT 展示) ①烽火: 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 这里借指战事。 ②浑: 简直。 ③不胜簪: 插不住簪子。 胜, 能够承受、禁得起。 簪, 一种别住发髻的长条状首饰。‎ 引导学生理 解诗中的重 要字词。‎ 整体感知 ‎1. 播放《 春望》朗读音频, 学生认真听读, 感知朗读节奏和情感。 2. 请一名同学朗诵诗歌, 其他同学认真听读、 点评。 【教师指导】语速缓慢, 语调低回, 情感深沉而真挚。 3.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借助课下注释, 疏通诗句, 理解诗意。 4. 本诗主要描述了什么内容?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学生思考作答,教师明确) 本诗描述了诗人困居长安时的所见、 所闻、 所感, 抒发了他忧国思家的情感, 反映了他热爱国家、 眷恋亲人的美好情操。‎ 指 导 学 生 朗 诵 诗 歌, 并 借 助 课 下 注 释 理 解 诗 意, 整 体 把 握 文 章内容。‎ 文本探究 PPT 出示如下问题, 师生合作解决以下问题, 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1. 诗歌的首联写了哪些形象? 这些形象各有什么特点? 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 以 问 答 的 形 式 引 导 学 生 理 解 194‎ 写了国、 山河、 城、 草木四种形象。 国破, 山河依旧; 城春, 草木深, 组成了一幅沦陷中的长安城的破败景象。 国都沦陷, 城池残破, 虽然山河依旧, 可是乱草遍地, 林木苍苍, 满目凄然。 2. 你怎样理解“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一句。 这句诗一是触景生情, 花鸟本为娱人之物, 但因感时恨别, 却使诗人见了反而流泪惊心; 二是移情于物, 以花鸟拟人, 感时伤别, 花也溅泪, 鸟亦惊心。 3. 赏析“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一句。 这句诗运用对偶、 夸张的修辞, 写出了因战事隔绝消息, 诗人久盼家信的焦急心情, “抵万金”形容了家信的珍贵, 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与担忧之情。‎ ‎4. 描述“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的画面。 面对山河沦陷, 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不停地挠头叹息。 老人昔日长长的头发,如今已经稀疏得无法插上簪子。 这一细节, 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忧国思家之情。 5. 本诗的情感是通过什么来抒发的? 全诗触景伤怀, 将忧国思亲的情怀蕴含在形象的描绘之中, 情景交融, 感人肺腑。‎ ‎ 诗歌内容。‎ 板书设计 ‎ 课后作业 ‎ ‎1. 反复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歌。 2. 预习后三首诗歌。‎ 第2 课时 雁门太守行 教学步骤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元和二年深秋的一天, 李贺带着一首诗去求见韩愈。 当时,‎ 以诗人的小 194‎ ‎ 韩愈刚把客人送走,非常疲倦, 准备休息。 当他的门人把这首诗递给他时, 他一边脱着衣服, 一边很随意地看送过来的诗歌。 可是, 当他看到开头两句诗时, 便大为震惊, 连忙请李贺进来详谈。 而这首仅以开头两句就打动韩愈的诗, 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 雁门太守行》。‎ ‎ 故事引出诗 题,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兴趣。‎ 基础梳理 作者介绍 1. 学生叙述自己搜集的关于李贺的资料。 2. 老师用 PPT 展示李贺的简介。 李贺(790—816) , 字长吉, 福昌(今河南宜阳) 人, 唐代诗人, 被誉为“诗鬼”。 唐皇室远支, 家世早已没落, 仕途不顺, 仅做过奉礼郎。 因避家讳, 被迫不得应进士科考试,韩愈为之作《讳辩》。 他善于熔铸辞采, 驰骋想象, 运用神话传说, 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 其代表作有《李凭箜篌引》《雁门太守行》《苏小小墓》等。 有《昌谷集》传世。‎ 简要了解李 贺及其作品。‎ 背景探寻 《 雁门太守行》选自《 李贺诗歌集注》卷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年版) 。 中唐时期, 藩镇叛乱此起彼伏, 兵戈扰攘。 唐肃宗元和四年(809) , 王承宗叛乱。 消息传到京师, 朝野震惊。 唐宪宗立即组织军队, 讨伐叛军。 李贺当时在长安, 闻知事变, 即赋本诗, 歌颂平叛战争中英勇报国的将士们。‎ 介绍背景,帮 助学生理解 诗人情感。‎ 字词归纳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帮助学生梳理字词。 (PPT 展示) 金鳞(lín) 角声(jiǎo) 燕脂(yān) 提携(xié) ①黑云压城: 比喻敌军攻城的气势。 ②城欲摧: 城墙仿佛将要坍塌。 ③燕脂: 胭脂, 色深红。 诗中形容战场血迹。 ④黄金台: 相传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天下贤士。 ④玉龙: 指宝剑。 传说晋代雷焕曾得玉匣, 内藏二剑, 后入水化为龙。‎ 引导学生理 解诗中的重 要字词。‎ 整体感知 1. 教师配乐范读诗歌, 学生认真听读, 并给诗歌划分朗读节奏。 2.‎ 引 导 学 生 194‎ ‎ 教师点名学生朗读, 其他学生点评, 教师用 PPT 出示朗读节奏, 学生对照自己划分的节奏, 更改标注不妥的, 然后放声自由朗读诗歌。‎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3. 请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诗歌, 教师点名学生翻译, 一人一句, 学生翻译不恰当的, 及时更正。 4.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场景, 请根据诗歌内容找出战事的季节、 时间、 地点以及简要归纳作战的经过。 (学生思考作答, 教师明确) 季节: 秋天 时间: 向日、 夜紫(傍晚) 、 霜重(半夜) ‎ 地点: 塞上、 易水 经过: 黑云压城(兵临城下) 、 甲光向日(严阵以待) 、 半卷红旗(夜袭敌营) 5. 除了描写战事的具体内容外,诗人还在诗中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思考作答,教师明确) 环境: 角声满天、 燕脂凝夜紫、 霜重鼓寒 感受: 报君黄金台、 提携玉龙为君死 6.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同桌之间讨论, 举手发言, 教师总结)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投笔从戎, 建功立业的决心, 以及对战士们顽强的战斗意志和誓死报国的决心的赞颂。‎ ‎ 有 感 情 地 朗 诵 诗 歌, 并 结 合 课 下 注 释 疏 通 诗 意, 整 体 把 握 诗 歌内容。‎ 文本探究 PPT 出示如下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小组选代表发言,教师指导、明确。 1. 首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作用是什么? 首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 渲染出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2. 第三、 四句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战争的? ‎ 引 导 学 生 以 合 作 探 究 的 方 式 深 入 理 解 诗歌内容。‎ 194‎ 诗人没有从正面描绘两军短兵相接、 兵刃交加的厮杀场面, 而是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来写战斗的激烈和悲壮。 用呜咽的角声、 紫色的血迹, 渲染悲壮惨烈的气氛, 写出了激战中边塞风光的悲壮之美。 3. 最后两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这两句诗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活用战国时期燕昭王置千金于台上以招贤才的典故, 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杀敌、 报效国家的决心。 4. 李贺写诗, 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 试以这首诗为例作具体说明。 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 如金色、 胭脂色、 紫色, 不但鲜明而且浓艳, 它们跟黑色、 秋色、 白色等交织在一起, 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 对比强烈的画卷。‎ 板书设计 ‎ 雁门太守行 首联———兵临城下, 严阵以待———夸张、 比喻 颔联———战斗场面, 悲壮激烈———听觉、 视觉 颈联———视死如归, 壮怀激烈———侧面、 衬托 尾联———誓死杀敌, 尽忠报国———用典、 主旨 赤壁 教学步骤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多媒体播放历史纪录片《草船借箭》的片段,引导学生回顾学过或者听说过的相关文艺作品。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借机引入: 赤壁之战发生在将近两千年前, 但它却引发了历代文人墨客对历史的遐思,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杜牧是如何思考这段历史的。‎ 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基础梳理 作者介绍 1. 学生叙述自己搜集的关于杜牧的资料。 2. 老师用 PPT 展示杜牧的简介。 杜牧(803—853) , 字牧之,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人, 唐代文学家。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大和进士, 曾为牛僧孺的幕僚, 历任监察御史, 黄、 池、 睦诸州刺史, 后入为司勋员外郎, 官终中书舍人。 杜牧的古体诗题材广泛, 笔力峭健; 近体诗以文辞清丽、‎ 简 要 了 解 杜 牧 及 其 作品。‎ 194‎ ‎ 清韵跌宕见长。 代表作有诗歌《 泊秦淮》《 山行》, 散文《 阿房宫赋》, 等等。 有《樊川文集》传世。‎ 背景探寻 《 赤壁》选自《 樊川诗集注》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版) 。 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打败曹操的地方, 在今湖北赤壁市西北长江南岸。 杜牧所咏的赤壁并非三国时曹、 孙大战的地方, 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湖北赤鼻矶时, 有感于三国时代英雄的成败而写下的。‎ 介 绍 背 景, 帮 助 学 生 理 解 诗 人 情感。‎ 字词归纳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帮助学生梳理字词。 (PPT 展示) ①戟: 古代兵器。 ②销: 销蚀。 ③将: 拿, 取。 ④铜雀: 即铜雀台。 曹操建于邺城(今河北临漳西) , 因楼顶铸有大铜雀而得名。‎ 引导学生理 解文中的重 要字词。‎ 整体感知 ‎1. 听《 赤壁》朗读音频, 感受朗读节奏, 体会诗人情感。 2.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借助课下注释, 初步了解诗意。 3. 老师点名学生朗读诗歌, 要求读出感情, 其他同学点评。 4. 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同桌之间讨论, 老师点名学生回答并指导明确) 这首诗借三国时曹操和周瑜的故事, 阐述了诗人对历史成败的深刻感悟, 曲折地吐露了报国无门的抑郁和激愤。‎ 指 导 学 生 朗 诵 诗 歌, 理 解 诗 意, 体 会 诗 人 情感。‎ 文本探究 学生自读诗歌, 思考、 讨论如下问题, 教师总结。 1. 诗歌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 这样写有何作用? 折断的铁戟沉在江底的泥沙中还没有销蚀掉, 诗人描写“折戟”, 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 又引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 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2.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历史眼光?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以 问 答 的 形 式 引 导 学 生 理 解 诗 歌 内 容, 明 了 诗 人 情感。‎ 194‎ 杜牧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 胜者就可能是曹操, 历史将要重写。 这两句含蓄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 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有成名的机遇, 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 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 这句诗还有一层意思: 只要有机遇, 诗人相信自己定会有作为, 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豪气与自信。 3. 有人认为, 杜牧只关心两个美女的命运, 而不关心国家和人民的安危, 对此,你有何看法? 杜牧用的是以小见大的写法, “锁二乔”是作为东吴政权灭亡的特征而出现的,用两个美女的命运来象征国家的命运, 形象贴切, 耐人寻味。‎ 板书设计 ‎ 渔家傲 教学步骤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她是一位将婉约词风推向极致的杰出词人, 一位人生经历千回百转, 跌宕起伏的传奇女性, 传世佳作虽仅有几十篇, 却拥有“一代词宗”的美誉, 她是谁呢? (生答:李清照) 对,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她的一首词《 渔家傲》。‎ 以 猜 谜 语 的 形 式 引 出文题。‎ 基础梳理 作者介绍 1. 学生叙述自己搜集的关于李清照的资料。 2. 老师用 PPT 展示李清照的简介。‎ 简要了解李 清 照 及 其 作品。‎ 李清照(1084—约1155) , 号易安居士, 章丘( 今属山东) 人, 宋代女词人。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 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早期生活优裕, 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后, 她流寓南方, 丈夫病死后, 她境遇孤苦。 李清照的词前期多写悠闲生活, 后期多慨叹身世, 情调感伤, 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善用白描手法, 自辟途径, 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 崇尚典雅、 情致, 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 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194‎ ‎ 其诗, 留存不多, 感时咏史, 情辞慷 慨, 与其词风不同。 代表作有《 如梦令》 《 声声慢》 《 醉花阴》 等。 后人有《 漱玉词》辑本。‎ 背景探寻 《 渔家傲》选自《 李清照集笺注》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版) 。 李清照南渡后, 丈夫赵明诚不久就病逝。 国破家亡兼夫死, 她在生活上和精神上都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从此, 她只身漂泊江南, 孤独寂寞地度过晚年。 本词所写为梦境, 词中写到的大海、 舟船、 人物(天帝和诗人自己) , 可能都与其为辩白“馈壁北朝”之诬, 曾追随宋高宗行踪, 在海上航行, 历尽波涛颠簸之苦。‎ 介 绍 背 景, 帮 助 学 生 理 解 诗 歌 内容。‎ 字词归纳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帮助学生梳理字词。 (PPT 展示) 殷勤(yīn) 嗟日暮(jiē) 谩(màn) 蓬舟(péng) ①云涛: 如波涛翻滚的云。 一说指海涛。 ②星河: 银河。 ③殷勤: 情意恳切。 ④报: 回答。 ⑤嗟: 叹息, 慨叹。 ⑥谩: 同“漫” , 空、 徒然。 ⑦举: 高飞。 ⑧蓬舟: 如飞蓬般轻快的船。‎ 引导学生认 识、 理 解 文 中 的 重 要 字词。‎ 整体感知 1. 教师配乐朗诵《 渔家傲》, 提示学生注意诗歌的停顿和字音。 2. 学生放声自由朗诵诗歌两遍。 3. 教师点名学生朗读, 并指导阅读技巧。 ①注意断句, 读出节奏; ②读诗有轻重缓急, 抑扬顿挫; ③体会音韵, 找出押韵的 字, 体悟作者心情, 投入自己的情感。 (下面加粗的字为押韵的字) ‎ 渔家傲 通 过 朗 诵 诗 歌, 整 体 把 握 诗 歌 内容。‎ 194‎ ‎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4. 学生齐读诗歌, 感知诗歌内容, 体会诗歌情感。‎ 文本探究 ‎( 一) 细读———理解词之意( 师生共读, 领悟词之意)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 ———写天、 云涛、 晓雾、 星河、 千帆, 景象极为壮丽。 词人把低垂的天幕、 汹涌的云涛、 弥漫的大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 呈现出一种瑰奇雄伟的景象。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 ———词人在梦中飞上了天空, 见到了天帝, 天帝询问她的去向。 (上片描绘了一幅辽阔、 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 展现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 )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 ———“路长” “日暮”写出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感受。 “谩有惊人句” , 流露出词人对现实无能为力的苦闷和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表达了词人决心要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 奔向缥缈的仙山寻求幸福。 (下片词人借回答天帝的问话, 直抒胸臆, 感叹自己遭逢不幸, 同时渴望自由和光明。 ) ( 二) 品读———领略词之韵(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讨论以下问题, 教师适当指导、总结) 1. 从炼字角度赏析词中“接”“连”二字。 “接”“连”二字将低垂的天幕、 汹涌的波涛、 弥漫的云雾自然组合在一起, 构成浑然一体、 茫无涯际的辽阔画面。 2. 赏析“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一句。 这句话运用丰富的想象, 借用典故, 表达了词人追求理想生活, 寻找幸福生活的愿望, 意境瑰丽壮阔, 使人为之神往。 3. 词人为什么梦想到三山去? 这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愿望? ‎ 引 导 学 生 理 解 诗 歌 内容。‎ 194‎ 虽然词人有才华, 有理想, 但在现实社会中得不到施展, 找不到出路。 词人梦想到仙境去, 表现了词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追求。‎ 板书设计 ‎ 课后作业 ‎ ‎1. 反复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歌。 2. 从五首诗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首, 用文字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出来。‎ 初中阶段重在读懂诗歌, 课标中虽没有提出欣赏诗歌的要求, 但我们仍要着力培养学生想象和联想的能力,其中已包含了欣赏的成分。 这看起来是相互矛盾的, 其实不然。 因为在本阶段, 培养上述两种能力旨在加深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并巩固学生对诗句的记忆。 所以本节课我在教学时, 注重从诵读入手, 精讲多读, 以读带品。品读时, 我要求学生读出作品的节奏韵味, 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 读出作者表达的内在感情。 教学时, 我注重让学生自己理解, 只在关键点上进行点拨, 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 1. 【电子教案】【同步课件】【备课资源】【同步试卷】详见光盘内容。 2. 【拓展延伸】 说“词”‎ 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 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又叫诗余、 近体乐府、 长短句, 亦称乐章、 曲子、倚声、 琴趣等。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 句有定数, 字有定声” ( 明代徐师曾《 文章辨体序说》) 。 词大多分段, 一段就是一个乐段, 叫“片”或“阕”, 分两段的最为常见。 词按篇幅长短, 可分为小令、 中调和长调三种。 按风格来划分, 大致可分为婉约词和豪放词。 婉约词典雅柔婉, 豪放词雄浑高亢。 在取材上, 婉约词多写儿女之情、 离别之绪, 豪放词则面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 ‎ 194‎ 194‎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