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01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与朱元思书
4 与朱元思书 【课内精度】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与朱元思书 吴 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负势竞上____________________ (2)互相轩邈____________________ (3)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流飘荡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天下独绝 哀转久绝(《三峡》) B.蝉则千转不穷 悲守穷庐(《诫子书》) C.鸢飞戾天者 念无与为乐者(《记承天寺夜游》》 D.与朱元思书 未复有能与其夺者(《答谢中书书》)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 B.文中“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表现了富春江水之湍急。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出富春江山水极其诱人的魅力,令人陶醉其中,留恋不已。 D.文章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感。 5.本文先勾勒出富春江沿岸“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景色特点,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含蓄地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 【比较阅读】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 与朱元思书(节选) 吴 均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节选) 王 维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负势竞上____________________ (2)鸢飞戾天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鸥矫翼____________________ (4)倘能从我游乎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是中有深趣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为书信,甲、乙两文的写作目的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通过描写富春江的山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 与朱元思书 吴 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 三峡(节选) 郦道元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猿则百叫无绝 沿溯阻绝 B.清荣峻茂 回清倒影 C.横柯上蔽 负势竞上 D.猛浪若奔 虽乘奔御风 6.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写“奇山”,用“负”“竞”“争”等字,将崇山峻岭化动为静,写出山间的勃勃生机。 B.乙文在写三峡的水时,先写夏季。原因是作者给江水作注,重点写水,而水以夏季最大。 C.甲文“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达了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否定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D.乙文第二段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写景,抓住了春冬之时三峡水清、树荣、山高、草茂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三峡幽美景色的赞美之情。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仔细阅读甲、乙两文描写水的语句,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水的共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与陈伯之书(节选) 丘 迟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见故国之旗鼓 不见曦月(《三峡》) B.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皆生寒树(《与朱元思书》) C.廉公之思赵将 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二章》) D.人之情也 山川之美(《答谢中书书》) 2.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将军”指( ) A.廉颇 B.吴起 C.陈伯之 D.丘迟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与致虚妹丈 [明] 高尔俨 昨宵乐甚!碧天一色,澄彻如昼。又松竹影交加翠影被①面月光落酒杯中波动影摇。吹洞箫数阕,清和婉妙,听之怡然;响绝余音,犹绕耳间不退。出户一望,空旷无际。大醉后笔墨撩乱,已不复记忆。 今晨于袖中得纸幅,出而视之,则所谓“笔墨撩乱”者也。然亦殊可爱,以为有骀荡②之趣。把笔效之,不能及已③。因即以昨日所就者请正。 (选自《历代小品尺牍》) [注] ①被:遮盖。②骀(dài)荡:这里指书法舒放畅达。③已:句末语气词。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吹洞萧数阕 果得于数里外(《河中石兽》) B.不能及已 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C.澄彻如昼 庭下如积水空明(《记承天诗夜游》) D.清和婉妙,听之怡然 其人舍然大喜(《杞人忧天》) 7.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三处) 又 松 竹 影 交 加 翠 影 被 面 月 光 落 酒 杯 中 波 动 影 摇。 8.依据字形,领会词义,体会情味。参考示例,给“婉妙”作批注。 【示例】 响绝余音,犹绕耳间不退:“绝”和“绕”是“纟”旁,和丝线有关。“绝”意为“停歇”,“绕”意为“缠绕”,一“绝”一“绕”,写出了箫声虽止,但仍如丝如缕,萦绕耳畔,作者的陶醉之情跃然纸上。 【批注】 清和婉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篇小品文读来“趣”味盎然。作者认为昨夜纸幅“有骀荡之趣”,你还从文中发现了哪些“趣”?阅读全文,说出你感受最深的一种“趣”,简要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详析 课内精读 1.(1)凭借。(2)高,作动词用,往高处伸展。(3)使……平息。(4)跟、随。 2.[解析] C A项,前者意为“独一无二的”,后者意为”“消失”;B项,前者意为“停上,消失”,后者意为“穷困”;C项,二者均译为“……的人”;D项,前者意为“给”,后者意为“欣赏、领悟”。 3.(1)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2)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波浪像飞奔的马。 4.[解析] B 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包括内容、写法、情感和句子的品析等。本题B项,中的这几句话表现了水的清澈,而不是水的湍急。 5.[解析] 本题考查把握作者情感的能力。可在理解作者所发感慨的意思的基础上回答。“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现出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以及对名利的淡泊。 [答案] 淡泊名利,向往宁静闲适生活 比较阅读 1.(1)争着。(2)至、到达。(3)鼓翅振翼。 (4)跟随。 2.(1)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 (2)但是这其中(游览观赏之中)有很深的意趣啊。 3.甲文借写景来表明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厌弃;乙文作者邀请裴迪共赏山中美景,希望他不要热衷于功名利禄。 4.[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把握。解答本题,应对选文内容进行全面理解,并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 [答案] 厌弃尘俗,向往自然。 5.[解析] D A项,“绝”的意思分别是“停歇”“断开”;B项,“清”的意思分别是“清澈”“清澈的水波”;C项,“上”的意思分别是“在上面”“向上”;D项,“奔”的意思都是“飞奔的马”。 6.[解析] A 应是“用‘负’‘竞’‘争’等字,将崇山峻岭化静为动”。 7.(1)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2)那些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8.甲、乙两文都写了水的清、疾、奇的特点。 课外阅读 1.C 2.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3.人之情(或人的思乡之情) 4.C 5.廉颇想重新成为赵国的将军,吴起临别西河才掩泪悲伤。 [参考译文] 暮春三月之时,江南碧草茂盛,各色的杂花开满树丛,群莺飞来飞去。看到故国军队的旗鼓,回想起往日的生活,持弓登城以望远之际,怎不令人怆然感伤!正因为如此,廉颇想重新成为赵国的将军,吴起临别西河才掩泪悲伤,这是人之常情。难道唯独将军没有这种感情吗? 6.[解析] B 本题考查文言字词的解任。目前中考文言文考查课外选文时,其所涉及的字词理解,一般都会是课内的知识点,所以我们可以由课外文本回顾课内,以帮助理解。A 项,“数”都是“几,几个”的意思;B项,“及”的意思分别是“比得上”如“到,等到”;C项,“如”都是“像”的意思;D项,“然”都是“……的样子”的意思。 7.[解析] 文言句子断句主要是意义停顿,所以我们可以先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然后根据现代汉语的意思划分停顿。该句的意思是:“再加上松影与竹影交叠,翠绿的树影映照脸庞,明亮的月光落入酒杯之中,波光和影子一同摇曳。”根据这句话的意思,我们就可以把停顿划分出来了。 [答案] 又松竹影交加/翠影被面/月光落酒杯中/波动影揺。 8.[解析] 本题考查对词句的赏析能力。可以结合示例从偏旁和字义的角度入手,借以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词语在句中的作用。 [答案] “婉”和“妙”都是“女”旁,让人联想到女子的柔美,“婉”意为“婉转”,“妙”意为“美妙”,“婉妙”二字,写出箫音的柔美悠扬、悦耳动听,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愉悦之情。 9.[解析] 本题考查欣赏文学作品的意蕴的能力。解答本题,可以谈艺术之美,可以谈自然之美,也可以从其他角度分析。本文作为一篇小品文,其风格清隽、韵味天然,分析文章之趣可以不局限于文本所谈及的意象,而从更深的审美层面出发。 [答案] 示例一:我感受到自然之趣。夜晚碧空如洗,通透如玉。月光之下,松影、竹影翠色拂面,皎洁的月光直落酒中,干净明亮,杯中月影摇曳生姿。读来趣味盎然。 示例二:我感受到艺术之趣。“昨宵”月色空明,松竹摇曳,自然之景触发作者创作的灵感,酒酣之际,兴会神到,虽笔墨纷乱,但浑然天成。作者在自然之景中直抵自然之境。“今晨”握笔仿效,却再难企及。看似无意,却启示自然意趣是艺术创作的真意。 [参考译文] 昨晚十分快乐!天色呈现出一片青碧,(月色)澄澈,(夜晚)明亮得如同白昼一样。又有松影与竹影交叠,影子遮盖了地面,月光落在酒杯中,波光和影子一同摇曳。吹上几曲洞箫,(声音)清越和谐,婉转美妙,听完觉得很高兴;箫声停歇,余音还在耳边萦绕不完消退。出门一望,(视线所及)空旷没有边际。大醉后写字,笔墨杂乱无章,已不再有当时的记忆。 今天早晨在袖子中发现一张纸幅,拿出来一看,就是所说的“笔墨撩乱”的那张。然而(它)也很令人喜爱,(我)认为它有舒放畅达的趣味。拿笔仿照它业写,比不上原先的那张。因此就把昨天写成的那张字送上,请您指正。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