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长汀县第四中学2014-2015学年八下期末物理试卷及答案
龙岩市长汀县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八年级物理试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本卷g=10N/kg)
一、单项选择题(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1.关于小粒子和大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之间 B.液体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C.固体的分子间没有空隙 D.宇宙天体、分子都在不停息地运动
2.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 司机开车时需要系安全带 B. 运动员跳远时需要助跑
C. 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紧车闸 D. 投出的铅球离开手后继续向前运动
3.下图1的几种情景中,人做了功的是: ( )
图1
A.踢出去的足球 B.司机推汽车, C.女孩把一箱报 D.学生背着书包
在草地上滚动 纹丝不动 刊搬起来 在平路面上行走
4.小红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并用物理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
A.磨刀后切菜更容易——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B.用筷子夹菜——省力杠杆
C.刀柄上刻有花纹——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
D.塑料挂钩的吸盘吸在光滑的墙上—— 吸盘因大气压而产生吸力
5.如图2所示的生活用具,在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图2
6.下列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是( )
A.汽车沿斜坡向下运动 B.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
C.投篮时,篮球向下运动过程中 D.荡秋千时,秋千上升过程中
7. 如图3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象.设甲液体的密度为ρ甲,液体乙的密度为ρ乙,则ρ甲和ρ乙的关系是( )
图3 图4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 D.无法确定
8. 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4所
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是PA和PB,则( )
A. PA>PB, B. PA
ρ乙 F甲>F乙 B. ρ甲<ρ乙 F甲ρ乙 F甲=F乙 D. ρ甲<ρ乙 F甲=F乙
17. 小英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时,做了如图11所示的实验,四步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F3、F4,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
图11
A.F浮=F2﹣F3 B.F浮=F4﹣F3 C.F浮=F2﹣F1 D.F浮=F2﹣F4
18. 用细绳连在一起的气球和铁块,恰能悬浮在盛水的圆柱形容器内如图12所示位置,若用力向下轻轻拨动一下铁块,则气球和铁块的沉浮情况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
A.下沉, 变小 B.下沉,变大 C.上浮, 变小 D.悬浮, 不变
图12 图13
二、填空、作图题(6小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6分)
19. 泡方便面时,调料包很难被撕开,说明分子间存在 力。倒入开水,过一会儿闻到香味是由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 。
20. 2015年4月20日习近平出访巴基斯坦开始国事访问,当乘坐的专机进入巴领空时,如图13所示情景有8架“枭龙”战机为其护航,当它们在天空中匀速直线行驶时,以战机为参照物,专机是 的(填:“静止”或“运动”);且它们之间在天空中不能靠太近,这是因为空气流速大的地方,压强 ,容易造成事故。当专机降落到机场时,不会立即停下来,这是因为专机具有 ,还会向前滑动一段距离。
21. 酷暑季节,烈日炎炎,很多人喜欢下河下塘游泳。一个密度与水相同的实心物体,放入足够多的水中静止时,它将处于 (选填“漂浮”或“悬浮”)状态。因为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大致相同,所以为了安全,请同学们不要擅自下河下塘游泳。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得一石块重为1N,将石块完全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6N,则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N,此后,当石块在水中的深度增大时,浮力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22. 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在震后救援过程中,人力显得无能为力,人们动用了大型掘土机,如图14所示。这种掘土机有两条履带,目的是 ,在挖土过程中,它运行的速度很慢,目的是 。
A
图14 图15(a) 图15(b)
23.2015年5月19日,从凌晨1时起,长汀县北部乡镇和宁化、清流交界的庵杰乡、馆前镇的部分地区遭受强降雨侵袭,汀江上游河水猛涨,暴发洪水,水库水位急剧上升,从而使洪水对坝底的 变大;水库泄洪时,把 能转化为 能。
24. (1)(1分) 如图15(a)所示,用力的示意图画出物体A对斜面的压力F。
(2)(2分)如图15(b)所示,杠杆OA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2是力F2的力臂.在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L1和力F2.
图10
三、实验、探究题(4小题,每空1分,共27分)
25. 气球是生活中一种常用的娱乐产品,矿泉水瓶也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物品,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它们可以达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同学们利用气球膜、矿泉水瓶、水等器材做了如图16所示的系列实验。(甲、乙两矿泉水瓶装满水,丙未装满水)
图16 图17
(1)同学们是根据__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观察比较图16甲、丙情况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受力面积相同时,______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应比较_______两图的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压力相同时,______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此实验中运用到的主要科学方法是 .(写出一种)
(二)在 “探究液体的压强特点”实验时,同学们利用气球膜、矿泉水瓶、水等器材做了如图17所示的系列实验。
(1)从图17甲观察到气球膜向下凸出。说明了液体对容器底部有 。
(2)从图17已观察到气球膜向右凸出。说明了液体对容器侧壁有 。
(3)观察图17丙水柱情况。说明了液体内部越深的地方,压强就越 。
图18 图19
26. 斜面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我们物理实验中有着特殊的应用。
(一)如图18所示是“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 的实验装置,利用的器材主要有斜面、木板、棉布、毛巾和小车,
(l)每次都要让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开始下滑,使小车每次进入水平部分
时 大小相等.
(2)当小车在水平木板表面上运动时,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 小车受到向前的惯性力和木板对小车的阻力
B.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木板的压力
C.小车受到的重力和木板对小车的支持力
(3)小车在铺有毛巾表面上滑行距离最短,是因为_____________。
(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一切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它将_________________。
(二)如图19所示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利用的器材主要有斜面、小球和木块。
⑴该实验利用了转换法,通过观察______ 移动的距离来判断__________(两空选填“小球”或“木块”)动能的大小;
⑵让同一小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推动木块做功,目的是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的关系;
⑶换用质量不同的小球,使它们从斜面的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推动木块做功,目的是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________的关系。
27.纸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生活用品,我们物理实验中也有许多应用。
(一)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
(1) 实验装置如图20所示。实验目的是探究硬纸片在水平方向上所受两个拉力F1、F2的关系。实验中,硬纸片应该处于 状态。
(2) 实验中,通过调整 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
(3) 实验中,保持F1与F2大小相等,用手将硬纸片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硬纸片将
_。
图20 图21 图22
(二)在“探究大气压是否存在”的实验中,做了如图21所示的实验。观察到纸片不会掉落,说明了 的存在。
(三)在 “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实验时,利用两张纸A和B做了如图22所示的实验。当向两张纸中间吹气时,观察到两张纸会互相靠拢。说明了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 。
28. 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23所示。
实验次数
物理量
1
2
3
钩码重G/N
4
4
6
钩码上升高度h/m
0.1
0.1
0.1
绳端拉力F/N
1.8
1.6
2.4
绳端移动距离s/m
0.3
0.4
0.3
机械效率η
74.1%
62.5%
图23
(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__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
(2)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第2次实验是用 (选填“甲”或“乙”)图所示装置做的实验。
(3)通过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动滑轮的质量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___(选填“越高”、“不变”或“越低”)。
(4)小组同学再用第1次实验中使用的装置做第3次实验,表中第3次实验
中空缺的数据应为:机械效率η=___________。
(5)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3次实验可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四、综合应用题(3小题,共21分。解答有关计算的问题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所依据的公式、重要演算步骤,结果应写明数值和单位)
29.如图24所示,边长为10cm的实心正方体木块,密度为0.6×103kg/m3,静止在装有足量水的容器中,且上下底面与水面平行,求:(7分)
图24
(1)木块静止在水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
(2)木块浸在水中的体积;
(3)水对木块下底面的压强.
30. 如图25所示,搬运工人用滑轮组在20s内将重为540N的重物匀速提升3m,所用拉力为200N.求:(8分)
(1)他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2)额外功是多少?
(3)拉力的功率是多少? (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多少?
图25
31.在汽车维修中经常用到液压千斤顶,如图26所示,是简化后液压千斤顶原理图。
在杆AOB中,O为支点。当维修师傅用手在的B端用垂直于杆的100N的压力作用在面积为100cm2的杆上时,会对活塞S1产生一个向右的推力,从而实现把重物托起。当: F的力臂L1为1m,F1的力臂L2=0.2m,大小活塞面积比为S1:S2=1:100时,
求:(6分)(1)压力F对杆S的压强大小;(2)F1的大小;(3)F2的大小。
图26
龙岩市长汀县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八年级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D
C
C
B
D
D
C
B
A
D
C
A
B
B
A
D
A
A
二、填空、作图题(6小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6分)
19. 引 无规则运动 20.静止 小 惯性 21.悬浮 0.4 不变
22.减小压强 增大动力 23.压强 重力势 动
24. 图1 (1分) 图2 (2分)
图1 图2
图10
三、实验、探究题(4小题,每空1分,共27分)
25. (一) (1)气球膜的凹陷程度 (2)压力越大 (3)甲、乙 受力面积越小(4)控制变量法
(二) (1)压强 (2)压强 (3)大
26 .(一) (1)速度 (2)C (3)摩擦力大(或毛巾表面最粗糙)(4)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运动状态不变)
(二) (1)木块 小球 (2)速度 (3)相同 质量
27. (一) (1)静止 (2)钩码个数 (3)转动 (二)大气压 (三)小
28. (1)匀速(或匀速直线) (2)乙 (3)越低 (4)83.33﹪(5)提升的重物越重
四、综合应用题(3小题,共21分。解答有关计算的问题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所依据的公式、重要演算步骤,结果应写明数值和单位)
29.(7分)解(1)∵ρ木﹤ρ水 ∴木块静止在水中时处于漂浮状态-----1分
∴F浮=G木=m木g=ρ木V木g=0.6×103kg/m3×103×10-6 m3×10N/ kg =6N -----2分
(2)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F浮=ρ水gV排
V排= F浮/ρ水g=6N/1.0×103kg/m3×10N/ kg=6×10-4 m3 -----2分
(3) p =F/S= F浮/ S=6N/102×10-4 m2=6×102 Pa -----2分
或(3)h = V排/S=6×10-4 m3 /102×10-4 m2 =6×10-2 m
p =ρ水g h= 1.0×103kg/m3×10N/ kg ×6×10-2 m= 6×102 Pa -----2分
答(略)
30.(8分)解:(1)对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
W有=Gh=540N×3m=1.62×103J -----2分
(2)拉力F做的总功为:W总=FS=Fnh=200N×3×3m=1.8×103J
做的额外功为:
W外= W总—W有=1.8×103J—1.62×103J=1.8×102J-----2分
(3)拉力F的功率为:
P= W总/t=1.8×103J /20s=90W -----2分
(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η= W有/ W总=1.62×103J /1.8×103J =90%. -----2分
答(略)
31.(6分)解:(1)压力F对杆S的压强为:
p =F/S = 100N/102×10-4 m2=104 Pa -----2分
(2)由杆杆平衡条件可得,F L1= F1 L2
F1= F L1/ L2 =100N ×1m/0.2m =5×102N -----2分
(3)由帕斯卡原理可得,F1/ S1= F2/ S2
F2= F1 S2/ S1=5×102N ×100/1 =5×104N -----2分
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