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01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各一套)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姓名: 班级: 得分: 一、单选题 1.某同学做“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如图所示,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一滴水,观察图中情景可知该同学主要研究水的蒸发快慢是否与( ) A. 水的温度有关 B. 水的表面积有关 C. 水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 D. 上述三种因素都有关 2.许多房间都有玻璃窗,在闷热的夏天开着空调的甲房间和寒冷的冬天开着暖气的乙房间,玻璃窗上都会出现“水雾”。下列关于“水雾”是在玻璃窗的哪一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甲、乙两房间,“水雾”都在内表面 B. 甲、乙两房间,“水雾”都在外表面 C. 甲房间“水雾”在外表面,乙房间“水雾”在内表面 D. 甲房间“水雾”在内表面,乙房间“水雾”在外表面 3.熬制糖水的时间越长,糖水的味道会越甜 . 这是由于加热的过程中,糖水里的水发生了下列哪种物态变化,使糖水中的水分不断减少( ) A. 凝固 B. 凝华 C. 汽化 D. 升华 4.如图所示,下列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下列事例中,属于减慢蒸发的措施是( ) A. 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储存 B. 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C. 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 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6.温度为0℃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已不存在,全部结成冰 B. 冰已不存在,全部化成水 C. 冰和水都可能存在,没有水蒸气 D. 冰、水、水蒸气都可能存在 7.祖国山河美景四季如画,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 春天,雾绕群峰 B. 夏天,雨笼山峦 C. 秋天,霜打枝头 D. 冬天,千里冰封 8.在下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能反映非晶体凝固特点的是( ) A. B. C. D. 二、多选题 9.下列四个实验中,能够使蒸发加快的是( ) A. 给盛水的饮料瓶加上盖 B. 用电吹风把湿头发吹干 C. 将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放入冰箱冷藏 D. 将湿衣服摊开晒在通风向阳处 10.沏茶时,玻璃杯的杯壁上常会出现水雾,一段时间后,水雾又消失了。关于这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雾出现在玻璃杯的外壁上 B.水雾出现在玻璃杯的内壁上 C.“出现水雾”是液化现象,“水雾消失”是汽化现象 D.“出现水雾”是熔化现象,“水雾消失”是升华现象 11.生活中很多热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释,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 寒冷的冬夜,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这是由于凝华产生的,它会出现在玻璃外表面 B. 湿衣服挂在阴凉处也能变干,是因为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 C. 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 D. 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饮料瓶会“冒汗”,这是由于空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三、填空题 12.有一种“超声波喷雾降温扇”.在风扇转动时还可以喷出水雾.喷雾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风扇吹风加快了空气中水分的________ , 就加快了从周围物体________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13.小明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汽 ________形成的,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湿布中的水发生了 ________而造成的.(选填物态变化名称) 14.下列几种现象①霜的形成;②樟脑丸变小;③湖水结冰;④雾的形成;⑤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⑥冰封的河面消融。其中属于吸热的有________。 15.住在非洲沙漠中的居民,由于没有电,夏天无法用电冰箱保鲜食物,一位物理教师发明了一种“沙漠冰箱”﹣罐中罐.它是由一个内罐和一个外罐组成,两罐之间填上潮湿的沙子,如图7所示.使用时将食物和饮料放在内罐,罐口盖上湿布,然后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经常在两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这样就能起到保鲜作用. (1)经常在两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的原因是 ________; (2)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是为了 ________ 16.在防范甲型H1N1流感疫情中,体温计发挥了重要作用.体温计是根据水银的________性质制成的,一支用过而没有甩过的体温计,读数停留在37.8℃,被误用来测量病人的体温.若病人实际体温是36.5℃,则体温计读数是________℃;请写出一点有关体温计使用的注意事项________.如图所示是某位同学测体温时体温计的一部分,它的读数是________℃.现在,英美等国家多用华氏温度计,华氏温度计是荷兰人华伦凯特在1709年用酒精制作的温度计.他把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定为212华氏度,把纯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为32华氏度,用℉表示华氏温度,温度计刻度均匀,每格表示1℉.请利用这些知识得出体温计的读数也可以记作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四、解答题 17.请完成“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规律”的设计方案: 器材 铁架台、石棉网、烧杯、水、海波、石蜡、温度计、酒精灯等 实验步骤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数据记录表格 五、实验探究题 18.如图所示两种物质在固态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判断出图线________ 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_ , 熔化时间是________ 分钟,另一图线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 . (2)温度不变的是________ 段,AB段处于________ 状态,BC段处于________ 状态,CD段处于________ 状态. 19.下面是小明同学所在的小组,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情况. (1)如图,是某同学选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的操作图,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 ①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________; ②B图读数中的错误是________; (2)除了图C(装置)中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 (3)该同学在做实验时,水的初温如图D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为了缩短水沸腾时间,你觉得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或________. (4)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在烧杯上盖上硬纸片,是为了________. (5)水沸腾时,看到水中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形成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 (6)停止加热,沸腾停止,说明沸腾过程需要________(填“吸”或“放”)热.实验中你一定还有其它的发现,请写出其中任意一条________. 六、综合题 20.如图所示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 或 , 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 , 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依次写出划线处涉及的物态变化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提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A 【解析】【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一是液体的温度,二是液体的表面积,三是液体上方的空气流速。观察图中情景可知该同学主要研究水的蒸发快慢是否与水的温度有关。 故选A 【点评】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此题的关键。注意在此题中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 2.【答案】C 【解析】【解答】解:(1)在闷热的夏天开着空调的房间里,由于室内温度低于室外温度,所以外面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就会发生液化现象,在外表面出现水雾;(2)寒冷的冬天开着暖气的乙房间,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所以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时,会发生液化现象,在玻璃的内表面形成水雾;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水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都在温度高的一侧. 3.【答案】C 【解析】【解答】熬制糖水的过程中,糖水里的水吸收热量不断汽化,变成水蒸气 . 而糖的含量不变,熬制糖水的时间越长,糖水的浓度越大,糖水的味道会越甜 . 故答案为:C . 【分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是凝固现象;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是凝华现象;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是汽化现象;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是升华现象 . 4.【答案】A 【解析】【解答】解答利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读数时视线应该与温度计内液柱的上表面保持相平,B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部所以操作,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温度计玻璃泡要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能接触容器壁或容器底;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由经分析解答即可. 5.【答案】A 【解析】【解答】A、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储存,从减弱空气流动和降低温度两个方面,减慢了水果中水分的蒸发,A符合题意; B、扫帚把洒在地面的水向周围扫开,增大了水的表面积,加快了水分的蒸发,B不符合题意; C、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从提高温度和加快空气流动两个方面,加快了衣服上水分的蒸发,C不符合题意; D、电热吹风机吹湿头发,是从提高温度和加快空气流动两个方面,加快了头发上水分的蒸发,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影响蒸发的因素有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减慢蒸发,就是从降低温度、减小液体面积和减弱空气流动这三个方面来考虑. 6.【答案】D 【解析】【解答】解:0℃既是冰的熔点,也是水的凝固点,当温度为0℃时,冰可能处于固态或者液态,或者冰水混合物状态;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因此存在0℃的水蒸气.故选D. 【分析】(1)晶体物质处于熔点温度时,可能处于固态、可能处于液态,也可能是固液共存状态; 7.【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常见物态变化的理解,雾是小水滴,是水蒸汽液化形成的。雨是熔化或液化形成的,霜是凝化形成的,冰是凝固形成的,雪是凝华形成的,故选C。 考点:物态变化 8.【答案】B 【解析】【解答】非晶体物质凝固时温度是一直下降的,没有不变的过程,由图示可知符合实际的应是B图. 故答案为:B. 【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在图象上表现为一条水平线段,此时对应的温度就是晶体的熔点; 熔化过程吸收热量,图象表现为随时间的增加温度呈上升趋势;凝固过程放出热量,图象表现为随时间的增加温度呈下降趋势. 二、多选题 9.【答案】BD 【解析】【解答】解:A、给盛水的饮料瓶加上盖,阻断了空气的流动,使蒸发明显减慢,不合题意; B、用电吹风把湿头发吹干,可加快空气的流动,同时,电吹风吹出的是热风,提高了液体的温度,能够使蒸发加快,符合题意; C、将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放入冰箱冷藏,阻断了空气的流动,降低了温度,使蒸发明显减慢,不合题意; D、将湿衣服摊开晒在通风向阳处,既提高了温度,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又加快了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能够使蒸发加快,符合题意. 故选BD. 【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液体的温度,二是液体的表面积,三是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从这三个方面依次分析各选项的描述,最终可做出正确的判断. 10.【答案】B,C 【解析】【解答】沏茶时,水温较高,会蒸发大量的水蒸气,由于杯的温度相对较低,当水蒸气上升时,遇到较冷的杯壁液化,水雾出现在杯的内壁; 随着杯壁温度逐渐升高,水温逐渐降低,小水球又蒸发,即汽化了,则水雾消失。 故“出现水雾”是液化现象,出现在内壁,“水雾消失”是汽化现象。 故答案为:BC。 【分析】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11.【答案】BC 【解析】【解答】解:A、“冰花”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在其内表面凝华为小冰晶;故A错误; B、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故B正确; C、蒸发吸热;故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故C正确; D、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饮料瓶会“冒汗”,这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故D错误; 故选BC. 【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三、填空题 12.【答案】蒸发(汽化);吸收 【解析】【解答】解: 喷雾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风扇吹风加快了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而加快了水分的蒸发; 蒸发要从周围物体中吸收热量,从而起到降温的目的. 故答案为:蒸发(汽化);吸收. 【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要加热蒸发,可以升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和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蒸发是汽化的一种,汽化要吸热. 13.【答案】凝华;凝固 【解析】【解答】解: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是直接变成了固态,是凝华现象;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湿抹布中的水发生了凝固现象,形成了冰. 故答案为:凝华;凝固. 【分析】(1)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2)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14.【答案】②⑤⑥ 【解析】【解答】①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需要放热;②樟脑丸变小,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③湖水结冰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④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需要放热;⑤秋天,早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⑥冰消融,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故属于吸热的有:②⑤⑥。 故答案为:②⑤⑥.【分析】先确定物态变化的类型;吸热的物体变化有熔化、汽化、升华;放热的物体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 15.【答案】靠水分蒸发吸热而降低温度;加快水分蒸发 【解析】【解答】解:“沙漠冰箱”﹣罐中罐的原理是:把利用水蒸发吸热,把它放到通风的地方是加快蒸发. 故答: (1)靠水分蒸发吸热而降低温度;(2)加快水分蒸发;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蒸发吸热,以及加快空气流动可以加快蒸发. 16.【答案】热胀冷缩;37.8;使用前应用力甩一下;37.2;99.0 【解析】【解答】解:(1)体温计是根据水银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2)用没甩的体温计测体温时,如果被测的温度比原先高,则读数准确,如果被测的体温比原先低,则仍然是原先的读数为37.8℃; 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即液泡上方有一很细的缩口,在离开人体读数时,液柱不下降,故使用前应用力甩一下.(3)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故其读数为37.2℃;(4)把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100℃)定为212华氏度,把纯水凝固时的温度(0℃)定为32华氏度,所以1℃用华氏温度表示为 ,故37.2℃对应的华氏温度值(37.2× +32)℉=98.96℉≈99.0℉. 故答案为:热胀冷缩;37.8;使用前应用力甩一下;37.2;99.0. 【分析】(1)体温计和普通的液体温度计一样,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2)要解答本题需掌握体温计的特殊的构造,以及使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3)读数时,要先确认分度值,然后看液柱上表面所对的刻度值.(4)把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100℃)定为212华氏度,把纯水凝固时的温度(0℃)定为32华氏度,则根据其比例关系确定上面的读数对应的华氏温度值. 四、解答题 17.【答案】解:实验器材;海波、石蜡、两支试管、铁架台、铁夹、烧杯、水、酒精灯、还有测量时间的秒表,测量温度的温度计,以及搅拌棒; 实验步骤: ①将海波、石蜡分别放入试管里,采用水浴法能使物体均匀缓慢受热, ②每隔一分钟,记录物质的温度和所处的状态; 实验数据:实验过程中要收集加热时间,物体的温度,物体的状态; 记录在下表中: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石蜡的温度/℃ 海波的温度/℃ 【解析】【分析】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无熔点,据此设计:探究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物质是否在一定的温度下熔化来判断晶体、非晶体,则该实验需要给物质能均匀加热的装置和测量时间和温度的器材; 注意在加热物体时,为了使物体均匀受热,需要不断搅拌物体.据此来设计实验表格. 五、实验探究题 18.【答案】(1)乙;;3;非晶体 (2)BC;固体;固液共存;液体 【解析】【解答】解: (1)从图像观察,在BC段乙物质的温度保持210℃不变,此时吸热,温度不变,说明乙物质有一定的熔点,而且物质的熔点是210℃,故乙属于晶体;熔化时间为5min−2min=3min,甲物质整个过程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一定的熔点,故甲属于非晶体; (2)乙物质在AB、BC、CD段都在不断吸热,但BC段温度不变,AB、CD段温度升高,AB段晶体还没有熔化处于固体状态,BC段是晶体的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熔化完毕,处于液体状态。 故答案为:(1)乙;210℃;3;非晶体;(2)BC;固体;固液共存;液体。【分析】(1)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非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继续升高;(2)晶体在熔化前是固态,在熔化过程中时固液共存状态,全部熔化完时液态。 19.【答案】(1)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部;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被测液体读数 (2)秒表 (3)38℃;减少水量;提高初温 (4)减少热量的损失 (5)气泡;上升 (6)吸;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解析】【解答】 解:(1)由图1知:A图中操作错误的是: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部; B图中读数错误的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被测液体读数;(2)由于该实验中需要记录时间,所以需要秒表;(3)此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故此时温度计的示数38℃;根据Q=cm△t知,水的比热一定,加热时间长就是吸收的热量多,可能是水的质量太大,可能是水的初温太低,也可能是火力不足等等;为加快水的沸腾可以减少水的质量、用初温偏高的水等;(4)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在烧杯上盖上硬纸片,是为了减少热量损失;(5)据沸腾的现象可知,水沸腾时,看到水中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最后释放水蒸气;(6)止加热,沸腾停止,说明沸腾过程需要吸热;据实验过程可知,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故答案为:(1)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部;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被测液体读数;(2)秒表;(3)38℃;减少水量;提高初温;(4)减少热量的损失;(5)气泡;上升;(6)吸;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分析】(1)①②温度计的使用与注意事项:使用前先看量程、分度值;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必须全部浸在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温度计放入液体中应稍待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仍要放在被测液体中,视线应与液柱的凹液面最低部相平或与凸液面最顶部相平.(2)由于该实验中需要记录时间,所以需要秒表;(3)看清温度计的分度值,而后读出示数来即可;从给水开始加热到水沸腾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根据Q=cm△t知,可能是水的质量太大,可能是水的初温太低,可能是火力不足等等.(4)为了减少热量的损失,需要给烧杯加盖.(5)液体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现象: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减小;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到液面处破裂;(6)水沸腾时必须要不断吸热,而其温度会保持不变,这也是沸腾的基本特点. 六、综合题 20.【答案】(1)汽化;液化;凝华;熔化 (2)汽化;熔化 (3)防止水的跑冒滴漏,应安装节水型的器具;将卫生间的水箱浮球向上调整2厘米,可达到节水目的 【解析】【解答】(1)水蒸气凝成小水滴,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水蒸气凝成小冰晶,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小冰晶变成小水滴,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 (2)根据物态变化的吸放热情况可以确定,在液化、熔化、凝华这三个过程中,吸热的是熔化;液化和凝华放热; (3)节水措施:1、防止水的跑冒滴漏,应安装节水型的器具.2、将卫生间的水箱浮球向上调整2厘米,可达到节水目的.3、洗澡时避免长时间冲淋,而应间断放水淋浴. 故答案为:(1)汽化;液化;凝华;熔化;(2)汽化;熔化;(3)防止水的跑冒滴漏,应安装节水型的器具;将卫生间的水箱浮球向上调整2厘米,可达到节水目的. 【分析】(1)要理解液化、凝华、熔化的定义,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 (2)理解六种物态变化的吸放热关系,熔化吸热,液化和凝华放热; (3)节水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生活中节水的方法很多,本题答案不唯一.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姓名: 班级: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下列记录结果中,哪一个长度的单位应该是厘米( ) A.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 B.教室的宽度约为60 C.小明的身高约为1.68 D.一张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70 2.(2017·湖南衡阳中考)下列有关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称量前,应调节平衡螺母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B.称量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 C.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 D.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左盘加砝码 3.一位同学在测量质量时,在天平右盘里无论怎样加减砝码,都不能使横梁平衡,可采用的方法是( ) A.移动游码 B.旋动平衡螺母 C.交换托盘 D.同时移动游码和旋动螺母 4.要测量盐水的密度,某同学在用量筒测盐水的体积时,以盐水水面边缘处所对刻度为测量值,这样测定出的盐水的密度会( ) A.偏大 B.偏小 C.准确 D.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 B.一杯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质量不变 C.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质量不变 D.1 kg的铁与1 kg的棉花质量一样大 6.现代宇宙学告诉我们,恒星在演变过程中,会形成密度很大的天体,如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据推测,1 cm3中子星物质的质量是1.5×109 t,则中子星的密度约( ) A.1.5×1012 kg/m3 B.1.5×1015 kg/m3 C.1.5×1018 kg/m3 D.1.5×1021 kg/m3 7.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8.三个相同的杯子中装有部分水,把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铁块、铝块依次放入甲、乙、丙三个杯中,水面恰好相平,则原来装水最多的杯子是(ρ铜>ρ铁>ρ铝)( ) A.甲杯 B.乙杯 C.丙杯 D.原来装水一样多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 9.“伦敦奥运会火炬重800 g”的正确表述为 。 10.(2017·四川南充中考)容积为250 mL的容器,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00 g,则容器质量 为 g;若装满另一种液体后的总质量为250 g,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 g/cm3。 (ρ水=1.0×103 kg/m3) 11.小明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没有把容器的质量测出来,而是多次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并记录在下表中。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得液体的密度 g/cm3,容器的质量 是 g。 实验序号 1 2 3 4 液体体积V/cm3 15 22 50 80 液体和容器 的总质量m/g 67 72.6 95 119 12. 小明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 。用甲、乙两种不同的物质做成质量相同的实心体,则它们的体积之比V甲∶V乙= 。 13.小明采用下图所示的方法测定硬币的直径,测得1枚硬币的直径是 cm。 14.如图所示,一块冰悬挂在支架上,冰的一部分浸在浓盐水中,此时天平平衡。在冰块熔化为水的过程中,天平 (选填“向左倾斜”“向右倾斜”或“不动”)。 三、综合实验探究题(15题20分,16题16分,共36分) 15.为确定某种未知液体的“身份”,物理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明的实验小组,他们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多次测量。某次的操作如下: 一些物质的密度 物质 硫酸 水 煤油 酒精 密度/(kg· m-3) 1.8×103 1.0×103 0.8×103 0.8×103 (1)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大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称得烧杯和液体的质量m为 g。 (2)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液体的体积V为 mL。尽管体积测量方法正确,但大家在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时,发现液体的体积测量值比它的实际值要 (选填“偏大”或“偏小”)。 (3)他们对测量方法进行修正后,测出了几组实验数据,并根据测量结果作出了m-V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 g/cm3;通过查表对照知该液体 。 16.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D.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E.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1 )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只填字母序号)。 (2)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 (3)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量筒量出小矿石的体积如图 丙所示,由此可知,小矿石的密度ρ= kg/m3。 (4)实验中,由于小英同学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但实验室里已没有量筒了,老师就给她增加了一个溢水杯。现在请你帮她想办法测出小矿石的体积,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四、计算题(14分) 17.日本广岛大学高分子材料科研小组宣布,已研发出硬度相当于钢铁2~5倍的聚丙烯塑料。某型汽车使用的是质量高达237 kg的钢质外壳,若替换成等体积的聚丙烯塑料材质,除增强车壳强度之外,还可减少多少质量?(钢的密度ρ钢=7.9×103 kg/m3,聚丙烯塑料的密度 ρ塑=1.1×103 kg/m3) 参考答案 1.A 解析: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 cm,教室的宽度约为60 dm,小明的身高约为1.68 m,一张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70 μm。 2.B 解析: 使用天平时,称量前将游码归零,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故A错误;称量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故B正确;称量时,应该是左物右码,且加减砝码用镊子,故C错误;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加砝码,故D错误。 3.A 解析: 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如果已经开始用调好的天平测量了,横梁两端的螺母是一定不能动的,否则会导致测量不准确,故B、D错误;天平调节平衡后开始使用时,天平的左右盘已确定不能随意更改,C错误;使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若添加最小的砝码使指针向右偏时,只能使用游码使之平衡,A正确。 4.B 解析: 盐水水面为一凹液面,若以盐水水面边缘处所对刻度为测量值,这样测出的盐水的体积将偏大,由ρ=m/V 和m不变,V偏大知测定的盐水密度将偏小。 5.A 解析: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质量的大小与物体的位置是无关的,故A选项是错误的。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等无关,所以水结成冰、玻璃杯被打碎,质量都是不变的,B、 C选项正确。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虽然铁和棉花是不同的物质,但1 kg的铁与1 kg 的棉花里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相同的,所以D选项也是正确的。 6.C 解析: 本题考查对密度公式的应用和理解。中子星物质的体积为V=1 cm3=1×10-6 m3,中子星物质的质量为m=1.5×109 t=1.5×1012 kg,代入物质的密度公式ρ=m/V==1.5×1018 kg/m3。 7.A 解析: 误差是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不是错误,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不能消除,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和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 8.A 解析: 因为V水=V总-V金属,现在三个烧杯中水面相平即V总相同,要比较原来哪一个装水最多即V水最大,只需要比较水中金属块的体积V金属就可以,根据公式ρ=m/V 可知,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铁块、铝块中,密度最大的铜块,其体积最小,因此放入铜块的甲杯原来装水最多。 9.解析: “克”是质量的单位,不是重力的单位,严格来说火炬“重800 g”的说法是错误的,正确的表述为“质量为800 g”。 答案: 伦敦奥运会火炬质量为800 g。 10.解析: 由ρ=m/V得容器中水的质量m水=ρ水V水=1.0 g/cm3×25 0 cm3=250 g,则容器的质量为m容=300 g-250 g=50 g;液体的质量m液=250 g-50 g=200 g,液体的体积V液=250 cm3,则液体的密度为ρ液==0.8 g/cm3。 答案: 50 0.8 11.解析: 从实验序号为1的实 验到实验序号为2的实验的过程中,液体的体积增加了 ΔV=V2-V1=22 cm3-15 cm3=7 cm3,质量增加了Δm=m2-m1=72.6 g-67 g=5.6 g,故液体的密度 ρ==0.8 g/cm3;实验序号为1的实验中,液体的质量m液=ρV=0.8 g/cm3×15 cm3=12 g,故容器的质量m=m1-m液=67 g-12 g=55 g。 答案: 0.8 55 12.解析: 为了准确,可在图像上取整刻度进行比较。由图像可知, 当甲、乙体积均为6 cm3时,它们的质量之比即密度之比为9∶4;当甲、乙质量均为 6 g时,它们的体积之比为4∶9。 答案: 9∶4 4∶9 13.解析: 从题图看,长度是从5.00 cm到7.50 cm,故直径为两数值之差,即2.50 cm。 答案: 2.50 14. 解析: 冰块熔化为水,质量不变,故天平将继续平衡。 答案: 不动 15.解析: (1)用天平称量物体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与游码示数之和,从题图甲中得知,物体的质量为49.0 g。 (2)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25 mL,称量完液体的质量后,将液体从烧杯中倒入量筒中时,会有一部分液体残留在烧杯内壁上,使量筒测量的液体的体积数偏小。 (3)从图像上可知,此液体的密度为ρ==0.8 g/cm3=0.8×103 kg/m3,此密度值与题表中酒精、煤油的密度相同,由此可以判断该液体可能是酒精或煤油。 答案: (1)49.0 ( 2)25 偏小 (3)0.8 可能是酒精或煤油 16.解析: 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密度时,要先测质量,后测体积。在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前,需要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若指针指在分度盘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称量物体时,应调节游码使横梁平衡,记录数值时应为砝码总质量与游码所对应示数的和,即矿石的质量为62.0 g;测矿石体积采用排水法,从题图丙可看出,此矿石的体积为20 cm3,由公式 ρ=m/V得矿石密度为3.1×103 kg/m3。用溢水杯测矿石体积时,应先将溢水杯装满水,将矿石 慢慢浸没在溢水杯中,用天平称量出矿石排开水的质量,利用密度公式计算溢出水的体积即为矿石的体积。 答案: (1)CBDEA (2)左 (3)3.1×103 (4)①将小矿石慢慢浸没于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同时用烧杯收集从溢水杯中溢出的水;用天平测出溢出水的质量m排。②利用V石=V排= 得出小矿石的体积。 17.解析: 用新材料代替钢材料后,体积不变,可以根据 公式m=ρV来求得新材料的质量,用钢质材料的质量减去新材料的质量就是减小的质量。但题目中没有给出新材料的体积,我们可以通过公式V钢= 来计算钢质材料的体积,从而得知新材料的体积。 汽车所用钢材的体积为 V钢==3.0×10-2 m3 所用聚丙烯塑料的体积为V塑=V钢=3.0×10-2 m3 所用聚丙烯塑料的质量为 m塑=ρ塑V塑=1.1×103 kg/m3×3.0×10-2 m3=33 kg 减轻的质量为Δm=m钢-m塑=237 kg-33 kg=204 kg。 答案: 204 kg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