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4-2015学年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4-2015学年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 ‎ 一、填空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2012年5月8日晚20时38分,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正当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一群学生准备过马路时,一辆客车突然失控冲了过来,与前方停在路边的另一辆客车追尾相撞,被撞客车的      (选填“惯性”或“运动状态”)突然发生改变,冲向正要过马路的学生.危险瞬间,本可以躲开逃生的女教师张丽莉,奋不顾身用力将学生推向一旁,由于力的作用是      的,她自己却倒向另一旁,发生不幸,张丽莉老师被誉为“最美女教师”感动了整个中国.‎ ‎ ‎ ‎2.俗话说“壮汉、壮汉,握不破鸡蛋”,原因是      ;杨光同学发现用于抓鳝鱼时必须使劲才能捏住,其中的物理原因是      .‎ ‎ ‎ ‎3.如图是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舰长304m、舰宽70.5m,满载时排水量达67500t.它满载时所受的浮力为      N.“辽宁”号航母在航行的过程中,两侧的护卫舰不能靠它太近是因为      ,外部的水会把两舰挤在一起.(g取10N/kg)‎ ‎ ‎ ‎4.李晨同学跟爸爸经常在周末参加驴友们组织的“骑行游”,时间长了,他发现骑自行车时有很多技巧,例如骑车遇到陡坡时,上坡前最好加紧使劲蹬几下,这样上坡更容易,原因是      ;上坡时还可以沿S形轨迹骑行,这样更省力,原因是      .‎ ‎ ‎ ‎5.俄制米一26TS是世界上最大的重型直升机,它在四川地震灾区唐家山堰塞湖应急疏通工程完成后的撤离行动中,把重约14t的挖掘机在30s内匀速提升到距工地600m的空中,在这个过程中它对挖掘机所做的功是      J,功率是      W(g=1ON/kg).‎ ‎ ‎ ‎6.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建筑越建越高,但如果不注意建筑上的物体(例如放在阳台上的花盆),就会有“高空抛物砸伤人”的危险,因为在物体落下的过程中,它具有的 ‎      能转化成      能,而且高度越高,物体落到地面时做功本领就越大,所以危险性也越大.‎ ‎7.把一个装有半杯水的烧杯放在水平桌面上,现要使水对杯底的压强增大,可采取的方法有:‎ ‎①      ;‎ ‎②      .‎ 二、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8.你在上体育课时,遇到了下列一些场景,并由此联想到学过的物理知识,下列联想错误的是(  )‎ ‎  A. “跳远助跑”时利用了惯性的原理 ‎  B. “引体向上”时手搓镁粉利用了增大摩擦的道理 ‎  C. “踢足球”时利用了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道理 ‎  D. “仰卧起坐”时利用了大气压的原理 ‎9.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B. 汽车的重力和它所受到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  C. 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汽车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  D. 汽车的牵引力和它所受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10.如图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将一处于容器底部的物块缓慢上提,在物块从上提到离开水面的过程中,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与物块底部离容器底的高度h的关系是(  )‎ ‎  A. B. ‎ C. D. ‎ ‎ ‎ ‎11.某同学用嘴对一小空瓶吸一口气,空瓶就能“挂”在嘴唇上,原因是(  )‎ ‎  A. 唾液把瓶粘住了 B. 瓶内气压减小了 ‎  C. 瓶外气压增大了 D. 瓶子质量减小了 ‎12.如图所示的两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容器中分别装有甲、乙两种液体且液面在同一高度.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 ‎  A. 一样大 B. 甲最大 C. 乙最大 D. 无法判断 ‎13.在帮妈妈做家务的时候,小明发现两根相同体积的筷子,甲浮在水面上,乙沉在水底,如图,由此可知甲比乙(  )‎ ‎ A. 所受浮力小 B. 质量大 C. 所受压强大 D. 密度大 ‎14.两名举重运动员,甲比乙高,如果他们举起相同质量的杠铃所用的时间相等,如图所示,则(  )‎ ‎  A. 甲运动员做功较多,功率较小 ‎  B. 甲运动员做功较多,功率较大 ‎  C. 甲运动员做功较多,他们的功率相等 ‎  D. 甲、乙运动员做功相等,功率相等 ‎15.全球变暖已经日益威胁到生物的生存,图为一对北极熊母子无助地坐在一块不断融化缩小的浮冰上.若浮冰和北极熊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则随着浮冰的融化(  )‎ ‎  A. 浮冰受到的浮力在增大 B. 浮冰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 ‎  C. 浮冰在水中的体积在减小 D. 北极熊受到的支持力在减小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题2分,共4分)‎ ‎16.如图所示,试画出作用在杠杆A端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的最小动力的示意图并画出该力的力臂.‎ ‎17.如图是盛有水的杯子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小球静止时的受力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第18题4分,第19题6分,第20题9分,共19分)‎ ‎18.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陈坤同学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1)对比1、2、3次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 ‎(2)对比2、4、5次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 ‎(3)增大滑动摩擦力的方法有      和      .‎ 次数 接触面材料 压力(N) 拉力(N)‎ ‎1 木板 5 1.0‎ ‎2 木板 7 1.4‎ ‎3 木板 9 1.8‎ ‎4 棉布 7 2.6‎ ‎5 毛巾 7 3.5‎ ‎19.如图甲所示,姜文文同学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主要是:      .‎ ‎(2)杠杆调节平衡后,姜文文同学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他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用字母表示).他这样得出的结论      (合理/不合理),原因是:      .‎ ‎(3)实验结束后,姜文文同学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 ‎20.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A.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B.可能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C.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D.可能跟物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汪涵同学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过程中:‎ ‎(1)铁块从位置1→2→3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      ;从位置3→4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通过以上实验可以验证上述猜想      是正确的.(填上面猜想的字母)‎ ‎(3)如图乙所示,把新鲜的鸡蛋放在水中会下沉.向水中加盐并轻轻搅拌,你会发现      ,这种现象说明了上述猜想      是正确的(填上面猜想的字母).‎ ‎(4)如果要想验证猜想D是否正确,我们该如何设计实验来证明此猜想?(要求:器材自选,简述实验的主要做法或步骤)‎ 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个小题,第21题8分,第22题9分,共17分)(g取10N/kg)‎ ‎21.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为50kg的建材从地面匀速送到6m高处,所用拉力为300N,时间为20s,不计摩擦和绳重,求:‎ ‎(1)工人做的有用功;‎ ‎(2)工人做功的功率;‎ ‎(3)此过程中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4)如果用这个滑轮组匀速提起400N的重物,需要用多大的拉力?‎ ‎22.如图所示,“雪龙号”破冰船是我国最大的极地考察船.该船满载时总质量约20000t,在1m厚的冰层海域破冰前行时所受的阻力为1.5×107N.‎ ‎(1)2014年3月8日,“马航MH370”失联后,“雪龙号”破冰船也参与了搜救.该船释放的水下探测器在海水深处下滑的过程中,探测器受到的浮力      ,受到的海水压强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在冰冻的海面破冰时,船头的一部分压在冰面上的受力面积是10m2,冰面受到的压力为破冰船满载时总重力的0.1倍,船对冰面的压强是多大?‎ ‎(3)该船在1m厚冰层海域破冰前行1800m,用时25min,则该船破冰克服阻力所做的功是多少?发动机的破冰功率是多大?‎ ‎ ‎ ‎2014-2015学年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填空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2012年5月8日晚20时38分,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正当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一群学生准备过马路时,一辆客车突然失控冲了过来,与前方停在路边的另一辆客车追尾相撞,被撞客车的 运动状态 (选填“惯性”或“运动状态”)突然发生改变,冲向正要过马路的学生.危险瞬间,本可以躲开逃生的女教师张丽莉,奋不顾身用力将学生推向一旁,由于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她自己却倒向另一旁,发生不幸,张丽莉老师被誉为“最美女教师”感动了整个中国.‎ 考点: 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 专题: 应用题;运动和力.‎ 分析: (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即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且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物体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的改变;‎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答: 解:此题中一辆客车突然失控冲了过来,与前方停在路边的另一辆客车追尾相撞,此时被撞客车的运动状态突然发生了改变.‎ 危险瞬间,本可以躲开逃生的女教师张丽莉,奋不顾身用力将学生推向一旁,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她自己却倒向另一旁,发生不幸.‎ 故答案为:运动状态;相互.‎ 点评: 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并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2.俗话说“壮汉、壮汉,握不破鸡蛋”,原因是 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杨光同学发现用于抓鳝鱼时必须使劲才能捏住,其中的物理原因是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可以增大摩擦力 .‎ 考点: 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专题: 重力、弹力、摩擦力;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 (1)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2)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解答: 解:由p=可知,F一定时,S越大,p越小,所以,“壮汉、壮汉,握不破鸡蛋”,原因是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可以增大摩擦力,所以,用手抓鳝鱼时必须使劲才能捏住.‎ 故答案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可以增大摩擦力.‎ 点评: 本题在考查影响增大摩擦的方法和减小压强的方法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多注意观察,并学会应用.‎ ‎3.如图是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舰长304m、舰宽70.5m,满载时排水量达67500t.它满载时所受的浮力为 6.75×108 N.“辽宁”号航母在航行的过程中,两侧的护卫舰不能靠它太近是因为 两护卫舰内侧水的流速大、压强小 ,外部的水会把两舰挤在一起.(g取10N/kg)‎ 考点: 浮力大小的计算;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专题: 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浮力.‎ 分析: (1)航空母舰的排水量是指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航空母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 ‎(2)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解答: 解:(1)满载时受到的浮力:‎ F浮=G排=m排g=67500×103kg×10N/kg=6.75×108N;‎ ‎(2)护卫舰向前航行的过程中,两护卫舰内侧水的流速大于外侧水的流速,造成了两护卫舰内侧水的压强小于外侧水的压强,外部的水会把两舰挤在一起.‎ 故答案为:6.75×108;两护卫舰内侧水的流速大、压强小.‎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流体压强和流速关系的了解和掌握,知道航母满载时排水量就是排开水的质量是本题的关键.‎ ‎4.李晨同学跟爸爸经常在周末参加驴友们组织的“骑行游”,时间长了,他发现骑自行车时有很多技巧,例如骑车遇到陡坡时,上坡前最好加紧使劲蹬几下,这样上坡更容易,原因是 增大动能,有更多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便于爬坡 ;上坡时还可以沿S形轨迹骑行,这样更省力,原因是 斜面越长越省力 .‎ 考点: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能量转化的应用.‎ 专题: 机械能及其转化.‎ 分析: (1)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如果受到外力作用,机械能就会变化.‎ ‎(2)根据功的原理可以知道,在做功一定的情况下,如果费距离就一定能够省力,所以骑自行车上坡的人常走“S”型路线可以省力.‎ 解答: 解:(1)骑自行车上坡前,往往要用力加紧蹬几下,这样可以增加自行车的速度,车的动能就会增加,上坡时就会有更多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这样自行车就会爬得更高.‎ ‎(2)骑自行车上坡的人常走“S”型路线,延长的斜面的长度,斜面越长越省力,但不能省功.‎ 故答案为:增大动能,有更多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便于爬坡;斜面越长越省力.‎ 点评: 本题考查了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和斜面省力的原理,做题时要抓住题中的信息:加紧蹬几下,直观的现象是速度增大,从而找出与速度大小有关的物理量;走“S”形路线延长的斜面的长度.‎ ‎5.俄制米一26TS是世界上最大的重型直升机,它在四川地震灾区唐家山堰塞湖应急疏通工程完成后的撤离行动中,把重约14t的挖掘机在30s内匀速提升到距工地600m的空中,在这个过程中它对挖掘机所做的功是 8.4×107 J,功率是 2.8×106 W(g=1ON/kg).‎ 考点: 功的计算;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功率的计算.‎ 专题: 计算题;应用题.‎ 分析: 已知物体的质量和升高的高度,根据公式W=Gh可求对挖掘机所做的功,还知时间,根据公式可求做功的功率.‎ 解答: 解:‎ 在这个过程中它对挖掘机所做的功是W=Gh=mgh=14000kg×10N/kg×600m=8.4×107J,‎ 功率,‎ 故答案为:8.4×107;2.8×106.‎ 点评: 本题考查功和功率的计算,关键是考查公式的应用和单位的换算,要知道做功的条件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 ‎6.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建筑越建越高,但如果不注意建筑上的物体(例如放在阳台上的花盆),就会有“高空抛物砸伤人”的危险,因为在物体落下的过程中,它具有的 重力势 能转化成 动 能,而且高度越高,物体落到地面时做功本领就越大,所以危险性也越大.‎ 考点: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专题: 机械能及其转化.‎ 分析: 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解答: 解:物体从高空落下的过程中,高度越来越小,所以重力势能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快,所以动能越来越大,所以物体落下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物体高度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物体落到地面时做功本领就越大,所以危险性也越大.‎ 故答案为:重力势;动.‎ 点评: 本题考查了重力的概念及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在判断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时,要先分析每种形式能的变化情况,若是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一定是一种形式的能变小,另一种形式的能变大.‎ ‎7.把一个装有半杯水的烧杯放在水平桌面上,现要使水对杯底的压强增大,可采取的方法有:‎ ‎① 往杯中再加一些水 ;‎ ‎② 往水中加些盐 .‎ 考点: 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专题: 答案开放型;推理法.‎ 分析: 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可以看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仅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据此设计增大压强的方案.‎ 解答: 解:(1)向烧杯内再加水,深度h增大,水的密度不变,由p=ρgh可知,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 ‎(2)向烧杯内加盐,深度h基本不变,液体的密度增大,由p=ρgh可知,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 故答案为:往杯中再加一些水,往水中加些盐.‎ 点评: 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特点的理解(液体内压强的大小仅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容器的形状、粗细和液体重无关),难度不大.‎ 二、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8.你在上体育课时,遇到了下列一些场景,并由此联想到学过的物理知识,下列联想错误的是(  )‎ ‎  A. “跳远助跑”时利用了惯性的原理 ‎  B. “引体向上”时手搓镁粉利用了增大摩擦的道理 ‎  C. “踢足球”时利用了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道理 ‎  D. “仰卧起坐”时利用了大气压的原理 考点: 惯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力的作用效果;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杠杆及其五要素.‎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惯性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有些惯性是有益的,要加以利用;有些是有害的,要注意防止.‎ ‎(2)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3)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仰卧起坐是以臀部为支点,以腹肌拉力为动力的杠杆运动,与大气压无关.‎ 解答: 解:A、“跳远助跑”是因为当起跳时人的身体仍然保持原来的速度前进,这样会跳的更远,是利用了惯性原理,故该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引体向上”时,为了防止手打滑,在手上搓镁粉,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增大摩擦,故该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踢足球”时,因为足球受到力的作用,足球的运动状态就会发生改变,因此是利用了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该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仰卧起坐”时利用腹部肌肉的伸缩来完成的,跟大气压没关系,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惯性、摩擦力、力的作用效果、杠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解题时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9.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B. 汽车的重力和它所受到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  C. 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汽车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  D. 汽车的牵引力和它所受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考点: 平衡力的辨别.‎ 专题: 应用题;运动和力.‎ 分析: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处于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答: 解:‎ A、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作用在地面上,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作用在汽车上,不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故A不正确;‎ B、汽车的重力和它所受到的阻力,不是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不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故B不正确;‎ C、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汽车的重力,方向都是竖直向下,不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故C不正确;‎ D、汽车的牵引力和它所受的阻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二力平衡的辨别:可以根据状态来判断受力情况,必要时要进行受力分析;也可以根据平衡力的四个条件进行判断.‎ ‎ ‎ ‎10.如图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将一处于容器底部的物块缓慢上提,在物块从上提到离开水面的过程中,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与物块底部离容器底的高度h的关系是(  )‎ ‎  A. B. ‎ C. D. ‎ 考点: 浮力大小的计算;力的合成与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专题: 压轴题;信息给予题;推理法.‎ 分析: 分两个过程分析:‎ 一、物块从容器底部到露出水面之前,物块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的推导公式F浮=ρ水v排g分析物块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变化,再根据F浮=G﹣F可得弹簧测力计示数F的变化情况;‎ 二、物块从上表面露出水面到下表面离开水面,物块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的推导公式F浮=ρ水v排g分析物块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变化,再根据F浮=G﹣F可得弹簧测力计示数F的变化情况.‎ 解答: 解:物块从容器底部到露出水面之前,‎ ‎∵F浮=ρ水v排g,物块排开水的体积不变,‎ ‎∴物块受到的浮力不变;‎ 又∵F浮=G﹣F,物块重G不变,‎ ‎∴弹簧测力计测力计示数F不变;‎ 物块从上表面露出水面到下表面离开水面,‎ ‎∵F浮′=ρ水v排′g,物块排开水的体积变小,‎ ‎∴物块受到的浮力变小;‎ 又∵F浮′=G﹣F′,物块重G不变,‎ ‎∴弹簧测力计测力计示数F变大;‎ 所以在物块从容器底提到离开水面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先不变、后变大.‎ 故选B.‎ 点评: 本题找出两个阶段排开水的体积变化是突破口,利用好阿基米德原理和称重法测浮力是本题的关键.‎ ‎ ‎ ‎11.某同学用嘴对一小空瓶吸一口气,空瓶就能“挂”在嘴唇上,原因是(  )‎ ‎  A. 唾液把瓶粘住了 B. 瓶内气压减小了 ‎  C. 瓶外气压增大了 D. 瓶子质量减小了 考点: 大气压强的存在.‎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人的嘴和唾液都没有黏性,小瓶不可能被粘住或吸住,它之所以能挂在嘴唇上,跟吸出瓶内的空气有关,跟大气压的作用有关.‎ 解答: 解:用嘴对一小空瓶吸一口气,使瓶内气体变少,气压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此时小瓶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在了嘴唇上,故B正确;唾液不是胶水,它是粘不住小瓶的,所以A不合题意;瓶外的大气压是不变的,故C错误;瓶子的质量并没有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大气压的存在即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在有关大气压的很多实例中,所谓的“吸”其实都是大气压的“压”在起作用.‎ ‎12.如图所示的两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容器中分别装有甲、乙两种液体且液面在同一高度.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 ‎  A. 一样大 B. 甲最大 C. 乙最大 D. 无法判断 考点: 液体的压强的特点.‎ 专题: 压轴题;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 由底面积相同、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可知压力相同,又因为容器质量相同(容器重相同),所以可知容器里面两种液体重相同(质量相同);由题知两容器内液面等高,可以得出两种液体的体积关系,根据密度公式得出液体密度关系;又知道h相同,据液体压强公式分析选择.‎ 解答: 解:(1)∵它们的液面等高,容器底面积相同,‎ ‎∴两种液体体积:V甲<V乙;﹣﹣﹣﹣﹣﹣﹣①‎ ‎(2)∵p=,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容器底面积相同,‎ ‎∴桌面受压力相等,‎ ‎∵F=G,两个容器质量相同(容器重相同)‎ ‎∴两种液体重相同(质量相同);﹣﹣﹣﹣﹣﹣﹣②‎ 由①②根据密度公式ρ=可知:ρ甲>ρ乙;‎ ‎(3)∵p=ρgh,两容器等高,‎ ‎∴p甲>p乙;‎ 故选B.‎ 点评: 灵活运用固体压强公式p=和液体压强公式p=ρgh,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定性分析.‎ ‎13.在帮妈妈做家务的时候,小明发现两根相同体积的筷子,甲浮在水面上,乙沉在水底,如图,由此可知甲比乙(  )‎ ‎  A. 所受浮力小 B. 质量大 C. 所受压强大 D. 密度大 考点: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密度公式的应用;液体的压强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A、由题知,甲浮在水面上,排开水的小于筷子的体积;乙沉在水底,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筷子的体积;而筷子的体积相同,可知甲乙筷子排开水的体积的大小关系,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出受浮力关系;‎ B、由题知,F甲=G甲,F乙<G乙,由A推导F甲与F乙的关系,进而得出G甲与G乙的关系,最后得出m甲与m乙的关系;‎ C、根据甲乙所处深度关系判断受液体压强关系;‎ D、根据甲和乙的浮与沉,判断甲、乙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关系,得出甲乙的密度关系.‎ 解答: 解:‎ A、因为甲筷子漂浮,所以甲排开水的体积V甲<V;因为乙筷子沉底,所以乙排开水的体积V乙=V,则V甲<V乙;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甲受到的浮力小于乙受到的浮力,故A正确;‎ B、由题知,F甲=G甲,F乙<G乙,由A知道F甲<F乙,所以G甲<G乙,因为G=mg,所以m甲<m乙,故B错;‎ C、因为甲处的深度小于乙所处的深度,由p=ρgh可知,甲受到水的压强小,故C错;‎ D、因为甲漂浮,所以ρ甲<ρ水,因为乙下沉,所以ρ乙>ρ水,所以ρ乙>ρ甲,故D错.‎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体的浮沉条件、液体压强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的掌握和运用,能从甲筷子漂浮在水面上、乙筷子沉入水底得出排开水的体积大小关系是本题的关键.‎ ‎14.两名举重运动员,甲比乙高,如果他们举起相同质量的杠铃所用的时间相等,如图所示,则(  )‎ ‎  A. 甲运动员做功较多,功率较小 ‎  B. 甲运动员做功较多,功率较大 ‎  C. 甲运动员做功较多,他们的功率相等 ‎  D. 甲、乙运动员做功相等,功率相等 考点: 功的计算;功率的计算.‎ 专题: 压轴题;推理法.‎ 分析: 由题知甲比乙高,举起相同的杠铃时,举起的高度大,根据W=Gh分析做功大小,又知道所用时间相同,再利用P=比较功率大小.‎ 解答: 解:∵两人举起杠铃质量相同,‎ ‎∴杠铃重相同,‎ ‎∵甲比乙高,‎ ‎∴举起的高度:h甲>h乙,‎ ‎∵举起杠铃做功W=Gh,‎ ‎∴举起杠铃做的功:W甲>W乙,‎ ‎∵P=,举起杠铃用的时间相同,‎ ‎∴做功功率:P甲>P乙.‎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功的公式、功率的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能分析出高个运动员举起的高度大是本题的突破口.‎ ‎15.全球变暖已经日益威胁到生物的生存,图为一对北极熊母子无助地坐在一块不断融化缩小的浮冰上.若浮冰和北极熊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则随着浮冰的融化(  )‎ ‎  A. 浮冰受到的浮力在增大 B. 浮冰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 ‎  C. 浮冰在水中的体积在减小 D. 北极熊受到的支持力在减小 考点: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浮冰和北极熊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等于北极熊和浮冰的总重力;随着浮冰的熔化,浮冰的重力减小,北极熊和浮冰的总重力减小,根据漂浮条件得出受到的浮力减小,则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开水的体积减小;‎ ‎(2)北极熊站在浮冰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解答: 解:‎ ‎(1)由题知,浮冰和北极熊始终处于漂浮状态,随着浮冰的熔化,浮冰的重力减小,北极熊和浮冰的总重力减小,因为F浮=G总,所以浮冰和北极熊受到的浮力减小;而F浮=ρ水V排g,所以浮冰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故AB错、C正确;‎ ‎(2)北极熊站在浮冰上,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大小相等、大小不变,故D错.‎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体的漂浮条件、阿基米德原理、二力平衡条件的掌握和运用,把浮冰和北极熊当做一个整体,确认随着浮冰的熔化,北极熊和浮冰的总重力减小、浮力减小是本题的关键.‎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题2分,共4分)‎ ‎16.如图所示,试画出作用在杠杆A端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的最小动力的示意图并画出该力的力臂.‎ 考点: 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力臂的画法.‎ 专题: 作图题.‎ 分析: 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在杠杆中的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要使所用的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长.而在通常情况下,连接杠杆中支点和动力作用点这两点所得到的线段最长,据此可解决此题.‎ 解答: 解:连接OA就是最长的动力臂,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要使杠杆平衡动力方向向上,据此可画出最小的动力;‎ 故答案:‎ 点评: 要做出杠杆中的最小动力,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确定杠杆中的支点和动力作用点的位置 ‎2、连接支点与动力作用点,得到最长的线段 ‎3、经过动力作用点做出与该线段垂直的直线 ‎4、根据杠杆平衡原理,确定出使杠杆平衡的动力方向.‎ ‎17.如图是盛有水的杯子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小球静止时的受力示意图.‎ 考点: 力的示意图.‎ 专题: 图像综合题.‎ 分析: 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和重力作用;小球的重心在小球的几何中心,过小球的重心表示出重力的方向和浮力的方向.‎ 解答: 解:漂浮在水中的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作用,过小球的重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如下图所示:‎ 点评: 作力的示意图,要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四、实验探究题(第18题4分,第19题6分,第20题9分,共19分)‎ ‎18.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陈坤同学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1)对比1、2、3次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 ‎(2)对比2、4、5次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 ‎(3)增大滑动摩擦力的方法有 增大压力 和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 次数 接触面材料 压力(N) 拉力(N)‎ ‎1 木板 5 1.0‎ ‎2 木板 7 1.4‎ ‎3 木板 9 1.8‎ ‎4 棉布 7 2.6‎ ‎5 毛巾 7 3.5‎ 考点: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物理量受多个因素影响时,探究物理量和其中一个因素关系时,控制其它因素不变,这种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应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的物理问题很多.‎ 解答: 解:(1)分析序号1、2、3的实验数据可知,接触面相同,压力不同,摩擦力不同,故可得出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分析序号2、4、5的实验数据可知,压力相同,接触面不同,摩擦力不同,故可得出结论: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根据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所以增大摩擦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和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故答案为:(1)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2)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3)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点评: 掌握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并能将探究结论与实际的应用相结合.‎ ‎19.如图甲所示,姜文文同学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右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主要是: 便于测量力臂 .‎ ‎(2)杠杆调节平衡后,姜文文同学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他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F1L1=F2L2  (用字母表示).他这样得出的结论 不合理 (合理/不合理),原因是: 用实验来探究物理规律时,只有一次实验,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 .‎ ‎(3)实验结束后,姜文文同学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结论有影响 .‎ 考点: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杠杆左端下沉,说明杠杆的重心在支点左侧,调节平衡螺母应使杠杆重心右移,这一调节过程的目的是为了使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不产生影响;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臂的长度可以直接从杠杆上读出来;‎ ‎(2)杠杆的平衡条件为:F1L1=F2L2;实验时,如果只用一组数据得到结论,偶然性太大,因此应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3)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杠杆的重心过支点,消除杠杆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解答: 解:‎ ‎(1)杠杆的左端低,说明这一侧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以减小这一侧的力臂.因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杠杆只有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才正好在杠杆上,也就是正好等于相应杠杆的长,这样测量起来会比较方便.‎ ‎(2)设一个钩码重为G,杠杆上一个小格代表1cm,‎ 所以,4G×3cm=6G×2cm,‎ 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只有一次实验总结实验结论是不合理的,一次实验很具有偶然性,要多进行几次实验,避免偶然性.‎ ‎(3)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杠杆的重心没有通过支点,杠杆的重对杠杆平衡有影响.‎ 故答案为:‎ ‎(1)右;便于测量力臂;‎ ‎(2)F1L1=F2L2 ;不合理;用实验来探究物理规律时,只有一次实验,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 ‎(3)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结论有影响.‎ 点评: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就是力臂,因此在此实验中我们应首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初中物理实验进行多次测量有些是为了求平均值,使测得的数据更准确,有些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多次测量就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 ‎20.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A.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B.可能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C.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D.可能跟物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汪涵同学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过程中:‎ ‎(1)铁块从位置1→2→3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变小 ,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 变大 ;从位置3→4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不变 ,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通过以上实验可以验证上述猜想 B 是正确的.(填上面猜想的字母)‎ ‎(3)如图乙所示,把新鲜的鸡蛋放在水中会下沉.向水中加盐并轻轻搅拌,你会发现 鸡蛋上浮 ,这种现象说明了上述猜想 C 是正确的(填上面猜想的字母).‎ ‎(4)如果要想验证猜想D是否正确,我们该如何设计实验来证明此猜想?(要求:器材自选,简述实验的主要做法或步骤)‎ 考点: 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越往下越大的,根据1→2→3的过程或3→4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的变化来判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再根据称重法即可判断铁块受到的浮力的变化;‎ ‎(2)由(1)进一步判断以上实验可以验证的猜想.‎ ‎(3)向水中加盐,食盐溶化后,水的密度增大;鸡蛋的体积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鸡蛋受到的浮力增大,再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实验现象;进一步判断影响浮力的因素和验证的猜想;‎ ‎(4)探究浮力与物体密度的关系时,要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用密度不同物体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比较.由此设计实验.‎ 解答: 解:‎ ‎(1)由图可知,铁块从位置1→2→3的过程中,排开液体的体积逐渐增大,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根据F浮=G﹣F拉,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变大;‎ 从位置3→4的过程中,铁块都是完全浸没,排开的液体体积不再变化,只改变其深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不变.‎ ‎(2)通过1→2→3的过程可知,物体没有完全浸入同种液体时,浸入的深度越大即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时,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故可验证上述猜想B是正确的.‎ ‎(3)向水中加盐时,鸡蛋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但使液体的密度增大,根据F浮=ρ液v排g可知鸡蛋受到的浮力增大,当F浮>G时,鸡蛋将上浮;‎ 由此可知: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受的浮力越大,故可说明猜想C是正确的.‎ ‎(4)器材:弹簧测力计、烧杯一个、水、细线,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铁块;‎ 实验步骤:‎ ‎①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铜块和铁块的重力G铜和G铁; ‎ ‎②将两金属块分别浸没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铜和F′铁; ‎ ‎③根据公式F浮=G﹣F,分别算出两金属块所受的浮力F浮(铜)、F浮(铁).‎ 若F浮(铜)=F浮(铁),则浮力与物体密度无关;否则,有关.‎ 故答案为:‎ ‎(1)变小;变大;不变;不变;‎ ‎(2)B;‎ ‎(3)鸡蛋上浮;C;‎ ‎(4)实验设计同上.‎ 点评: 本实验中主要通过探究了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实验中要明确观察的重点应放在观察物体浸没的程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并寻找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最终分析出正确的结论.利用好控制变量法是关键.‎ 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个小题,第21题8分,第22题9分,共17分)(g取10N/kg)‎ ‎21.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为50kg的建材从地面匀速送到6m高处,所用拉力为300N,时间为20s,不计摩擦和绳重,求:‎ ‎(1)工人做的有用功;‎ ‎(2)工人做功的功率;‎ ‎(3)此过程中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4)如果用这个滑轮组匀速提起400N的重物,需要用多大的拉力?‎ 考点: 有用功和额外功;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功率的计算.‎ 专题: 简单机械;功、功率、机械效率.‎ 分析: 由图示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n=2;‎ ‎(1)知道建材重力和升高的高度,利用W=Gh可以求出有用功.‎ ‎(2)知道拉力,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2h,利用W=Fs求总功;知道做功时间,利用P=求工人做功的功率.‎ ‎(3)求出了有用功和总功,利用效率公式求出此过程中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4)不计摩擦和绳重,根据滑轮组拉力公式F=(G+G轮)的变形公式求出动滑轮的重力,再根据F=(G+G轮)求匀速提起400N的重物时的拉力大小.‎ 解答: 解:由图示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n=2;‎ ‎(1)工人做的有用功:‎ W有=Gh=mgh=50kg×10N/kg×6m=3000J;‎ ‎(2)拉力端移动距离:‎ s=2h=2×6m=12m,‎ 工人做的总功:‎ W总=Fs=300N×12m=3600J;‎ 工人做功的功率:‎ P===180W;‎ ‎(3)此过程中,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η=×100%=×100%≈83.3%;‎ ‎(4)不计摩擦和绳重,拉力F=(G+G轮),‎ 动滑轮的重力:‎ G轮=2F﹣G=2×300N﹣500N=100N,‎ 匀速提起400N的重物时的拉力大小:‎ F′=(G′+G轮)=(400N+100N)=250N.‎ 答:(1)拉力做的有用功3000J;‎ ‎(2)工人做功的功率180W;‎ ‎(3)此过程中该装置的机械效率83.3%;‎ ‎(4)如果用这个滑轮组匀速提起400N的重物,需要用250N的拉力.‎ 点评: 本题考查了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计算,关键是公式的灵活运用和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的理解与掌握.‎ ‎22.如图所示,“雪龙号”破冰船是我国最大的极地考察船.该船满载时总质量约20000t,在1m厚的冰层海域破冰前行时所受的阻力为1.5×107N.‎ ‎(1)2014年3月8日,“马航MH370”失联后,“雪龙号”破冰船也参与了搜救.该船释放的水下探测器在海水深处下滑的过程中,探测器受到的浮力 不变 ,受到的海水压强 变大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在冰冻的海面破冰时,船头的一部分压在冰面上的受力面积是10m2,冰面受到的压力为破冰船满载时总重力的0.1倍,船对冰面的压强是多大?‎ ‎(3)该船在1m厚冰层海域破冰前行1800m,用时25min,则该船破冰克服阻力所做的功是多少?发动机的破冰功率是多大?‎ 考点: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功的计算;功率的计算.‎ 专题: 压强、液体的压强;功、功率、机械效率.‎ 分析: (1)根据F浮=ρ水gV排,通过分析液体密度和排开海水的体积的变化来分析浮力的大小变化;‎ 根据p=ρ水gh,通过分析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变化来分析压强的大小变化;‎ ‎(2)已知船满载时总质量,利用G=mg求出总重力,可求出冰面受到的压力,知道受力面积,利用p=求船对冰面的压强.‎ ‎(3)已知破冰船在最大航速时受到的阻力和在1米厚冰层破冰航行的距离,利用W=Fs=fs求解该船破冰克服阻力所做的功,又知时间,利用P=求解发动机的破冰功率.‎ 解答: 解:(1)水下探测器在海水深处下滑的过程中,海水密度一定,排开海水的体积不变,由F浮=ρ水gV排可知,浮力不变;‎ 水下探测器在海水深处下滑的过程中,海水密度一定,深度变大,由p=ρ水gh可知,压强变大;‎ ‎(2)破冰船满载时总重力:‎ G=mg=20000×103kg×10N/kg=2×108N,‎ 冰面受到的压力F=0.1G=0.1×2×108N=2×107N,‎ S=10m2,‎ 船对冰面的压强:‎ p===2×106Pa.‎ ‎(3)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发动机的牵引力F=f=1.5×107N,‎ 该船破冰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W=Fs=fs=1.5×107N×1800m=2.7×1010J,‎ 发动机的破冰功率:‎ P===1.8×107W.‎ 答:(1)不变;变大;‎ ‎(2)船对冰面的压强是2×106Pa;‎ ‎(3)该船破冰克服阻力所做的功是2.7×1010J;发动机的破冰功率是1.8×107W.‎ 点评: 本题考查浮力和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压强大小的计算,功和功率的计算,灵活运用公式是此题关键,需要注意的是求解发动机的破冰功率时,应先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得出F=f.‎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