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招远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招远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19—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学段测试 初三历史试题即 2020 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历史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 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务必用0.5毫米黑色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 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4.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 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 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5.写在试卷上成答题卡指定区域外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让每位学生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资源成为近年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 作重点。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国就有人打破了“教育不公平” 的局面,他是 A.老子B.孔子C.孟子D.墨子 2.历史上的民族交往与交融,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下列古 诗词中的“胡”所指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A.匈奴、契丹B.匈奴、女真C.吐蕃、女真D.吐蕃、契丹 3.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讲话中,称赞中国古代人民“谱写 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习总书记称赞的历史事件是 A.开辟丝绸之路B.修筑长城C.修建都江堰D.开通大运河 4.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以下 关于西藏历史,属于史实描述的是 A.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增强了汉藏文化交流 B.元朝的宣政院是中央政府最早管辖西藏的行政机构 C.清朝通过册封达赖、班禅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D.新中国成立后在西藏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乾隆皇帝通知浙海关把关税税率提高一倍,企图通过关税手段让洋商无利 可图,使他们不再来宁波贸易。但英国东印度公司仍不断派商船前往宁波贸易, 于是清廷在1757年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这反映 了清朝 A.乾隆时期商业不发达B.完全禁止对外贸易 C.实行闭关锁国政策D.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6.以下是近代两次侵华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A.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不断减少 B.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人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C.中国从开始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清政府从“天朝上国”沦为“洋人的朝廷” 7.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近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 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变法失败而消失,相反更加深入 人心,体现在变法 A.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推翻了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统治 C.使中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虽最终失败但挽救了中华民族危机 8.“辛亥革命从根本上确立了中国‘民主共和’的政治方向,因此促进了中华民 族的复兴。”这主要体现在当时 A.提出三民主义 B.推翻封建制度 C.建立民国和颁布《临时约法》 D.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年代尺是记录历史的工具。下面某同学制作的简单年代尺,据此回答第9、 10题。 9.年代尺上①②处可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A.星火燎原1931年B.出师北伐1931年 C.星火燎原1937年D.出师北伐1937年 10.从整体上看,该年代尺为我们呈现的历史发展进程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B.北代战争 C.旧民主主义革命D.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11.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 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 中国从几千年来封建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这里的“正确革命道路”指 A.城市暴动,武装夺取大城市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D.以改革、改良反帝反封 12.法国国歌《马赛曲》、新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相同之处有 ①都曾是反侵略的歌曲②都颂扬了传统文化 ③都赢得了外人的尊重④都鼓舞了国人精神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13.为了“民族的独立、统一、发展”,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懈地抗争 与奋斗。下列相关表述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的开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 台 B.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加剧—→中国同盟会建立一→辛亥革命兴起 C.抗战胜利,人民渴望和平—→重庆谈判—国共合作实现 D.新中国成立初,内忧外患—→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巩固了政权 14.有人将贵州省的旅游归纳为:一栋房子,一个瓶子(茅台酒),一棵树 子(黄果树)。“一栋房子”成为人文旅游景点是因为这里 A.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一大” B.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起点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D.召开了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 15.采访历史事件的当事人,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我们要研究中国 民族工业发展的进程,现在可以采访的人物是 A.李鸿章B.张赛C.王进喜D.任正非 16.揭示历史的因果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下列史事与结果之间的 因果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B.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民族交融的步伐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 大转折 D.1988年国家决定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正式形成 17.1975年美国总统福特访华时表示,美国“不能在预期和平演变以外的前途 的情况下抛弃台湾”。邓小平指出:美国必须同台湾当局断绝“外交关系”……用 何种方式解决这一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为此直到1979年中美才正式建交。 这说明 A.中美建交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台湾问题 B.美国已经断绝一切和台湾的联系 C.中国坚持在国家利益基础上的独立自主外交 D.中美关系的发展始终摩擦不断 18.按时序排列欧洲文明演进过程中的相关现象,正确的是 ①罗马帝国的分裂②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高 ③拜占庭帝国灭亡④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④D.②①④③ 19.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在学习“封建时代的欧洲”这一单元时的交流内容,其 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西欧主要国家的历史是从法兰克王国开始的 B.封君与封臣是以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封建制度,含黄意根 C.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 D.“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中世纪形容城市的谚语;置立馆 20.“全球化始于何时?这实际上是个复杂的历史问题。如果从地理与历史的 角度来看,1492年应该可以看作是近现代全方位交流意义的全球化的开始”。据 此判断,全球化开始于 A.西欧的文艺复兴B.莎土比亚的戏剧 C.新航路的开辟D.“三角贸易”的兴盛 21.十七世纪以前中国土布大量输往欧美;到十八世纪,情形完全变了,土 布失去输出机会,洋布却大量涌进中国。这是因为 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第二次工业革命D.《马关条约》的签订 22.19世纪60年代中日两国分别进行了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两者的共同点 是 A.都为了发展资本主义B.都涉及了政治制度的革新 C.都推动了本国近代化D.都取得了成功 23.请仔细观察右图,导致1980-1984年两国粮食产量明显变化主要原因是 A.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B.是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中国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D.是否突破原有经济体制束缚 24.张时同学搜集了有关“玻利瓦尔”“甘地”“纳米比亚独立”“巴拿马收回运河 区主权”等资料,准备制作一个复习专栏,请为她归纳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A.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B.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 C.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D.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 25.1932年,罗斯福在获得总统提名时说:“我向你们保证,也向自己保证, 为美国人民寻求一个新的政策。”这一“新的政策”在本质上新在哪里? A.领导人新B.领导阶级新C.手段新D.目的新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26题15分,27题20分,28题15分,共50 分) 26.(15分)和·离·中国智慧 材料一 观察一组有关郑和下西洋的邮票: (1)观察这组邮票后,你获得哪些信息?(3分) 材料二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共产党积极促成国共两党合作,推动了中国 社会的进步。 (2)某同学总结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国共合作,请帮助他完善上表。(4分) 材料三 1945年后,经济冲突与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抵触是一 致的.……然而意识形态上的相互猜忌,却使美苏之间的利益冲突转为情感上的 不合。双方都逐渐相信,对方企图摧毁自己的一切生活方式。包围与颠覆—这对 孪生妖孽,在双方似乎能证实自己的假设不虚时,使真正成为一种存在的实体了。 —(美)罗伯特·帕克斯顿《西洋现代史》 (3)1942年,以美苏为代表的26国为了抗击共同的敌人而作出重要承诺的 法律依据是什么?战后初期美苏关系发生怎样的变化?(3分) (4)依据材料三,指出导致美苏之间“利益冲突转为情感上的不合”的原因 是什么?美苏为“包围与颠覆”对方而建立的“实体”叫什么?(3分) 材料四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为全球治理贡献了独特的中国智慧。结合材料四中的两个具体事例,谈谈你的认 识。(2分) 27.(20分)城市是文明发展的标志之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宋代城市分布图 (1)依据材料一,写出两宋时期不同类型的城市。对比南方和北方,说出 宋代商业城市分布的特点及其背景。(4分) ①政权统治中心:东京、 ②外贸港口城市:明州、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城镇人口由1843年的2075万人,至1893年增至2350 万人,从占总人口的1.1%上升为6.6%。至1949年增至5766万人,从占总人口5.1% 上升至10.6%。……从“五口通商”始,至甲午战争前,全国通商口岸34个。这些 口岸一般是被迫开放的……中国各地工厂有外资工厂、官办和官商合办工厂、民 族资本主义工厂三大类。 ——皮麻生《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3 分) 材料三 各具特色的城市。 2019年2月18日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以香港、澳门、 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3)下列特点各属于哪个中心城市?写出城市名称和判断依据,完成下表。 (6分) 材料四 20世纪末中国的对外开放已经形成了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 次的新格局。1978年我国城市数量为193个,2007年超过660个。1978年以来中国 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对国际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2%。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新时期我国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的内因? (4分) 材料五 1850~1900年,伦敦和纽约的人口分别从268万和70增加到658万和 344万。到1900年,欧洲和北美的大城市超过了150座。到1914年,英美等西方国 家城市人口已经占到总人口的绝对多数。 (5)材料五反映出什么社会现象?据所学知识,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评价这 一现象。(3分) 28.(15分)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文 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文明的繁华】 材料一 唐朝诗人创作了大量诗歌,谱写了丝路明珠长安的繁华。俯瞰长安 城,“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莱哇”。街市上,熙熙攘攘,“水门向晚茶商 闹,桥市通宵酒客行”。在唐朝的宫殿上,“万国衣冠拜冕流(借指皇帝)”。考 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喧喧车马欲朝天,人探东堂榜已悬”。妇女引领者 时尚,“女为胡妇学胡妆……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据《以诗证史——以唐诗看唐都长安的繁华》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以长安为例,归纳唐朝繁盛的表现。(4分) 【文明的多样】 材料二 代表们既想建立一个足够权威的中央政府,又要竭力保护各州已经 拥有的重要权力;他们既希望联邦政府的权威得到有效施展,但又要防止不同利 益集团对政府权力的垄断……正因为有这些忧虑,这部宪法格外注重权力的分割 与制衡。 ——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2)材料二中“这部宪法”是指哪部宪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解决代表 们的“忧虑”,这部宪法进行了怎样的设计?(3分) 材料三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 (3)根据材料三,依次写出表格中A、B、C所的代表的制度名称。(3分) 【文明的记忆】 材料四 克林姆林宫 资料整理: 位于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是一组建筑群,从13世纪起,它就与俄罗斯的所有 重大政治事件有关,见证了俄罗斯从一个莫斯科公国发展至今的全部历史。 ①17世纪末,曾被驱赶出克里姆林宫的彼得一世以胜利者的姿态重新回来, 成为统治者后的彼得一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②1917年十月革命后,它成为前苏联政府的所在地。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斯大林曾在此检阅了数十万直接开赴前线的红军队 伍。 (4)将下列结论与材料四中的史实进行正确搭配。(填序号即可,3分) A:创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凝聚民心、鼓励士气、最终取得胜利。 C:开启俄国近代化进程。 【文明的互鉴】 材料五 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 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 交往的壁全,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亚洲文明在交流互鉴 中共同前进。 一一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5)依据材料五,概括文明交流互鉴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在世界文明融合 的浪潮中,怎样做才能使中华文明更放异彩?(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