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01 发布 |
- 37.5 KB |
- 3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西贵港市港南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解析版)
广西贵港市港南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写在下表相应答案栏内,填写在别处的字母无效. 1.某同学坐在行驶的列车内,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铁轨 B.在车内走动的乘务员 C.车窗 D.路边的树 2.水中游得最快的是旗鱼,其速度可达108km/h,陆地上跑的最快的猎豹,一分钟可跑1.68km;空中飞行得最快的褐海燕,1s可飞833dm,世界冠军博尔特的百米记录是9.58s,其中速度最快的是( ) A.褐海燕 B.博尔特 C.猎豹 D.旗鱼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B.我们能“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别的 C.在太空中漫步的宇航员可以在舱外和队友面对面交谈 D.考场周围禁止鸣喇叭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4.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声大叫”、“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的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 ) A.振幅 B.频率 C.音调 D.响度 5.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岸边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C.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D.能从不同方向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其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6.如图所示,有个过路人,经过一盏路灯时,灯光照射人所形成的影子的长度变化是( ) A.先变长后变短 B.先变短后变长 C.逐渐变长 D.逐渐变短 7.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 B.当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10° C.当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将远离法线 D.镜面反射遵守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8.如图所示,在水中A处有一条鱼,但岸上的人却看到这条鱼在B处,在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9.可以用图象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相同的是( )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10.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a,b,c,d四点的成像情况,他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B.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C.烛焰位于b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D.烛焰位于d点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格1分)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吃,不要求写出演算步骤 11.在下面的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教室的高度约350__________;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约6400__________. 12.小明按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一物体的长度,他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cm. 13.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声音是声带__________,而老师的讲课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传入我们耳朵中的,游泳时,即使是潜在水底也能听到岸上的声音,这是因为声音能在__________中传播. 14.通常把频率高于__________Hz的声音称为超声,科学家根据蝙蝠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的原理发明了__________,该技术可用来探测海洋深度,获得鱼群、潜艇位置等信息. 15.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称为各种颜色的光的现象叫做__________,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__________三种颜色光组成的. 16.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__________次敲打的声音,你听到的第一次敲打声是通过__________传播的. 17.一列长100m的列车,穿过500m的某一山洞,若火车运行速度是108km/h,火车穿过山洞所用时间是__________s;若火车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大桥用时30s,则大桥长__________m. 18.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__________m,若视力表全长为0.8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__________m. [来源:Zxxk.Com] 19.沪蓉西高速恩施段建成通车后,小强一家驾车外出旅游.汽车即将进入某隧道时,小强从隧道入口上方的标示牌得知隧道全长12km,兴奋的小强特意观察了汽车速度计,如图所示,此时汽车的速度是 __________m/s.如果保持这个车速通过此隧道,则需时间为 __________min. 20.一艘客轮往返于A、B两港之间,从A港到B港的速度为60km/h,从B港返回A港的速度为40km/h,则这艘客轮往返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km/h.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28分) 21.(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请你在图甲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乙中画出物体AB经平面镜所成的像; (3)太阳光线跟水平方向成60°角,为了使反射光线水平行进,应该怎样放置镜面,请在右下角的空白处画出光路图. 2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进行速度计算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_____(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AB=__________m.vAC=__________m/s. (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__________,是在做__________运动.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23.如图是小岩自制的橡皮筋吉他,他将粗细不同的橡皮筋缠到一个小盒上,弹拨橡皮筋,橡皮筋就会振动发出声音,当用相同的力拨动这些粗细不同的橡皮筋,由于橡皮筋的振动__________不同,所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也不同.当用大小不同的力度拨动同一根橡皮筋时,由于橡皮筋振动的__________不同,所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也不同. 24.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问题. (1)M是一块__________(选填“平面镜”、“较薄平板玻璃”或“较厚平板玻璃”).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__的环境中进行(选填“较亮”或“较暗”). (2)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_________的关系. (3)实验时,点燃蜡烛A,移动M后面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知道从前面不同位置看去,M后面的B好像被点燃似的,观察比较A、B的大小,可以得到像和物体的大小__________.当蜡烛A慢慢靠近M时,观察到像的大小_________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若在M后面挡一张照纸,通过M____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在黑纸上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 (4)若在实验中,不能使B与A的像完全重合时因为玻璃板没有与桌面__________放置所致. 2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现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放在如图所示的光具座上进行实验.若在图中C位置上放置光屏,则B位置上放置__________.现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缩小的像,蜡烛应向__________移动,光屏应向____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 四、解答题(共22分)解答时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6.如图是小红同学乘出租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求[来源:学科网] (1)该出租车行驶的时间是多少秒? (2)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多大? 27.暑假期间,小林一家自驾旅游,公路上有一个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 (1)请说出交通标志牌的信息;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这个标志牌到南大桥,汽车最快需要行驶多少分钟? (3)到达目的地时,小林发现前方不远处有一座峭壁,他对着峭壁大喊一声,1.5s后听到了回声,则小林距离峭壁有多远? 28.南广高铁广西路段动车开通运营,将带动桂东南地区融入广西高铁经济圈. (1)从列车时刻表中可知,贵港到南宁线路长151km.若按动车设计速度200km/h计算,从贵港到南宁用多长时间? (2)若D3621动车按列车时刻表准点运行,动车从贵港到广州南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乘坐普通列车从南宁到贵港铁路线长174km,K984列车在南宁到贵港段的平均运行速度为78km/h,从南宁到贵港,乘坐D3621动车比乘坐K984列车快多少分钟? 车次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里程 D3621 南宁 起始点 17:00 0 南宁东 17:11 17:15 11km 宾阳 17:46 17:48 94km 贵港 18:11 18:13 151km 广州南 21:18 终点站 574km 2015-2016学年广西贵港市港南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写在下表相应答案栏内,填写在别处的字母无效. 1.某同学坐在行驶的列车内,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铁轨 B.在车内走动的乘务员 C.车窗 D.路边的树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之前,必须选择参照物. 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则称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解:人是静止的,说明人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可以选择车窗为参照物,因为人和车窗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人运动状态的判断能力,需要根据参照物来进行解释才可以. 2.水中游得最快的是旗鱼,其速度可达108km/h,陆地上跑的最快的猎豹,一分钟可跑1.68km;空中飞行得最快的褐海燕,1s可飞833dm,世界冠军博尔特的百米记录是9.58s,其中速度最快的是( ) A.褐海燕 B.博尔特 C.猎豹 D.旗鱼 【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 【专题】比较思想;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根据v=求出褐海燕、猎豹、旗鱼和博尔特的运动速度,将速度单位换算统一,进行比较. 【解答】解:旗鱼的速度v1===30m/s; 猎豹的速度v2===28m/s; 褐海燕的速度v3===83.3m/s; 博尔特的速度v4==≈10.4m/s. 比较可知,褐海燕速度最大.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物体运动速度的比较,解题的关键是物体速度的单位换算.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B.我们能“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别的 C.在太空中漫步的宇航员可以在舱外和队友面对面交谈 D.考场周围禁止鸣喇叭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考点】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色;防治噪声的途径. 【专题】声现象. 【分析】(1)要听到声音需要三个环节,要有声源﹣﹣介质﹣﹣﹣健康的耳朵,还有是都有一定的听觉频率,不在听觉频率范围内也不能听到; (2)同的发声体因材料和结构不同,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色就不同,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重要依据; (3)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媒介.真空不能传声; (4)考查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①在声源处;②在传播过程中;③在接收处. 【解答】解: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有声音产生,但是不一定能听到声音,如果该声音频率不在听觉频率范围就听不到,故A错误; B、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我们能“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别的,故B正确; C、太空中没有空气,声音不能传播,所以人之间不能直接对话,故C错误; D、禁止鸣喇叭是在声音的产生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传播条件的了解和掌握,有关噪声问题和音色是声学中常见考点,还要和实际生活结合,是一道基础题. 4.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声大叫”、“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的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 ) A.振幅 B.频率 C.音调 D.响度 【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专题】应用题;声现象.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响度是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解答】解:“高声大叫”中的、“高”说明声音的响度大,“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响度低;因此这里的“高”、“低”都是指声音的响度.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会根据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定义区分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特征中的响度定义去分析解答. 5.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岸边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C.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D.能从不同方向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其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反射;漫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分别分析题中四个选项中的现象形成的原因即可解答. 【解答】解:A、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 B、岸边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B错误; C、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错误; D、能从不同方向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其表面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都有,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要解决此题要了解一些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及其他光现象,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 6.如图所示,有个过路人,经过一盏路灯时,灯光照射人所形成的影子的长度变化是( ) A.先变长后变短 B.先变短后变长 C.逐渐变长 D.逐渐变短 【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 【解答】解:当人在远处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小,形成的影子长; 当人逐渐走近路灯时,人与灯光的夹角会变大,此时形成的影子会变短; 当人经过路灯逐渐远离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又会变小,形成的影子再次变长.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人影的长度变化:影子的长度取决于人的身高,人和光源之间的距离,人和光源的角度. 7.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 B.当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10° C.当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将远离法线 D.镜面反射遵守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 【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同时要掌握反射角和入射角的概念: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反射角;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 【解答】解: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入射角为90°﹣20°=7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为70°;故A错误; B、当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角也增大5°,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10°;故B正确; C、当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入射角变小,反射角也变小,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故C错误; 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及反射角与入射角的概念,属于基础题. 8.如图所示,在水中A处有一条鱼,但岸上的人却看到这条鱼在B处,在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光的折射规律. 【专题】应用题. 【分析】(1)鱼反射的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水面偏折,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去,“鱼”位置升高了; (2)根据光线的传播方向及入射角与折射角间的关系分析各光路图,选出符合要求的选项. 【解答】解:A、光由空气射入水中,不符合题意; B、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路图错误; 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不符合题意; D、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路图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折射的光路图,知道看水中鱼时,光的传播方向,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9.可以用图象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相同的是( )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 【专题】压轴题. 【分析】运用图象法解答问题的一般步骤是: (1)明确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 (2)注意认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上各表示的最小分格的数值大小和单位; (3)明确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4)根据图象对题目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得到结论 【解答】解:(1)由甲图可知:纵轴表示路程,横轴表示时间.从图象来看,物体经过的路程与时间是成正比的,由可知,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成正比, 因此可知物体做匀速运动. (2)由乙图可知,纵轴表示速度,横轴表示时间,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3)由丙图可知,纵轴表示速度,横轴表示时间,图象中是一条平行于t轴的直线,表示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v=3m/s. (4)由丁图可知,纵轴表示速度,横轴表示时间,图象中是一条平行于t轴的直线,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v=5m/s. 故选B. 【点评】图象法可以直观的反映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是一条直线,反映了路程与时间成正比;v﹣t图象中是一条平行于t轴的直线,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 10.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a,b,c,d四点的成像情况,他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B.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C.烛焰位于b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D.烛焰位于d点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专题】透镜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来分析,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物距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 凸透镜成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解答】解:(1)烛焰位于a点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故A正确; (2)烛焰位于b、c两点时,物距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都成倒立放大实像,但b点位置距离透镜大于c点位置,因此在c点屏上出现的实像比在b点出现的实像大,即最大,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故B正确、C错误; (3)烛焰位于d点时,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此题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一定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并能灵活运用分析实际问题.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格1分)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吃,不要求写出演算步骤 11.在下面的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教室的高度约350cm;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约6400km. 【考点】长度的估测. 【专题】估算法;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根据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和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填上合适的单位. 【解答】解: 一般三层楼的高度在10m左右,一层楼的高度在3.5m左右,教室高度与一层楼差不多,在3.5m=350cm左右;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长度为6400km. 故答案为:cm;km. 【点评】长度的估测,必须熟悉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以此为标准对研究对象作出判断.如: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10cm左右;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一步的步幅在75cm左右;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分子的直径在0.1nm左右,地球的半径在6400km左右.等等. 12.小明按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一物体的长度,他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该物体的长度为1.85cm. 【考点】长度的测量. 【专题】定量思想;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 (2)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6.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6.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 (2)末端刻度值为7.85cm,物体长度为7.85cm﹣6.00cm=1.85cm. 故答案为:1mm;1.85. 【点评】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13.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声音是声带振动,而老师的讲课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我们耳朵中的,游泳时,即使是潜在水底也能听到岸上的声音,这是因为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 【专题】声现象. 【分析】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解答】解: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它通过空气传入我们耳中; 游泳时,即使是潜在水底也能听到岸上的声音,这是因为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液体.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分析解答. 14.通常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科学家根据蝙蝠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的原理发明了声呐,该技术可用来探测海洋深度,获得鱼群、潜艇位置等信息. 【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回声测距离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声现象. 【分析】(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 (2)声呐利用了回声定位的原理,回声定位就是根据回声到来的方向和时间,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等. 【解答】解:通常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蝙蝠在飞行中能不断发出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这种超声波信号碰到任何物体时,都会被反射回来.蝙蝠正是依靠自己的声呐系统来发现目标和探测距离的.蝙蝠的这种方法叫回声定位;这说明了声可以传递信息,科学家根据回声定位原理发明了声呐装置. 故答案为:20000;声呐. 【点评】本题考查了次声波、超声波,回声定位和声呐的有关内容,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 15.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称为各种颜色的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光组成的. 【考点】光的色散. 【专题】应用题;定性思想;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分析】了解光的色散的概念以及光的三原色可直接做出解答. 【解答】解: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称为各种颜色的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光组成的,这三种光的不同组合可以得到各种色光. 故答案为:光的色散;红、绿、蓝.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我们对光的色散概念的了解和对光的三原色的记忆,属光学基础题. 16.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两次敲打的声音,你听到的第一次敲打声是通过铁管传播的. 【考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专题】比较思想;声现象.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快慢不同,固体传声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 【解答】解: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声音分别从铁管、空气中传播,则要听到2个声音,一个声音是从铁管传来,另一个是从空气中传来的,因为声音在铁管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快,所以第一次敲打声是通过铁管传播的. 故答案为:两;铁管.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人听到两个声音是由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造成的. 17.一列长100m的列车,穿过500m的某一山洞,若火车运行速度是108km/h,火车穿过山洞所用时间是20s;若火车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大桥用时30s,则大桥长800m.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计算题;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1)列车穿过山洞,行驶的路程等于山洞长加上列车长,又知道行驶速度,利用速度公式求火车穿过山洞所用时间. (2)火车通过大桥应是完全通过,火车实际行驶的路程为s=s桥+s车,由公式s=vt可计算出火车通过大桥行驶的距离,然后减去车长即可求出大桥的长度. 【解答】解:(1)列车运行速度v=108km/h=108×m/s=30m/s, 列车运行路程: s=s车+s山洞=100m+500m=600m, 由v=得火车穿过山洞所用时间: t===20s. (2)由v=得火车行驶的距离: s′=vt′=30m/s×30s=900m, 由于s′=s大桥+s车,则该桥的长度: s大桥=s′﹣s车=900m﹣100m=800m. 故答案为:20;800.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正确求出火车运行路程(s=s车+s山洞)是本题的关键. 18.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5m,若视力表全长为0.8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0.8m. 【考点】平面镜的应用.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依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人和人的像相对于镜面对称,视力表和视力表的像相对于平面镜对称,依据数学知识计算. 【解答】解: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是3m,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3m,该同学到平面镜的距离是3m﹣1m=2m,则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3m+2m=5m, 视力表全长为0.8m,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同,可知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也为0.8m. 故答案为:5;0.8. 【点评】熟记并灵活运用平面镜成像特点:①像与物大小相同;②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③像与物连线与镜面垂直;④虚像. 19.沪蓉西高速恩施段建成通车后,小强一家驾车外出旅游.汽车即将进入某隧道时,小强从隧道入口上方的标示牌得知隧道全长12km,兴奋的小强特意观察了汽车速度计,如图所示,此时汽车的速度是 25m/s.如果保持这个车速通过此隧道,则需时间为 8min. 【考点】速度的计算;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计算题;应用题. 【分析】汽车速度计的单位是km/h,需要换算单位,已经知道隧道全长和速度,根据可求通过时间. 【解答】解:观察速度计可知V=90km/h=25m/s. 所以需要时间=. 故答案为:25;8.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汽车速度计的读数、单位的换算、以及速度公式的应用. 20.一艘客轮往返于A、B两港之间,从A港到B港的速度为60km/h,从B港返回A港的速度为40km/h,则这艘客轮往返的平均速度是48km/h.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专题】计算题;赋值法;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设的距离为s,根据速度公式求出逆流而上和顺流而下的时间,然后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即可求出轮船在往返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设A、B两港之间的距离为s,根据v=得: A港到B港所需的时间t1==, B港返回A港的时间t2===, 轮船在往返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48km/h. 故答案为:48.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均速度的计算,关键是知道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28分) 21.(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请你在图甲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乙中画出物体AB经平面镜所成的像; (3)太阳光线跟水平方向成60°角,为了使反射光线水平行进,应该怎样放置镜面,请在右下角的空白处画出光路图. 【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专题】作图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1)先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画出反射光线; 根据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利用这一对称性作出AB的像. (3)由光的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先求得入射角的度数后,分两种情况分析:当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60°和120°时. 【解答】解:(1)过入射点O作垂直于界面的法线,根据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2)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 (3)如图所示: 在左图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60°,入射角为30°,则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成60°的夹角; 在右图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20°,入射角和反射角都为60°,则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成30°的夹角.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折射定律内容以及折射定律内容的应用情况; 在平面镜成像作图中,若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要先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先作出端点和关键点的像点,再用虚线连接各点即为物体的像. 2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v=进行速度计算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小(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AB=0.40m.vAC=0.30m/s. (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是在做变速直线运动.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大(选填“大”或“小”).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专题】推理法;测量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1)测出小车的路程及所用的时间,由平均速度公式可以求出小车的平均速度;根据对长度及时间测量工具的掌握选择测量工具; (2)若要计时方便,应使小车运动速度慢些,斜面的坡度要小,这样所用的时间长些; (3)由图读出小车从A到B的路程和AC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v=求小车由A至C的速度; (4)通过AB、BC段的路程和时间,比较便可得出结论. (5)根据v=判断平均速度的误差. 【解答】解: (1)在该实验中,测出小车的路程与通过该路程所用的时间,然后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小车的平均速度,因此该实验的原理是:v=; (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便于测量小车运动所用的时间; (3)由图知,由A点到B点小车通过的路程sAB=10.0dm﹣6.0dm=4.0dm=0.40m; 由A点到C点小车通过的路程:sAC=10.0dm﹣1.0dm=9.0dm=0.90m; 所用的时间为:t=15:35:23﹣15:35:20=3s, 由A点到C点小车的速度:vAC===0.30m/s; (4)由图可知,小球在BC段通过的路程长,所用时间少,速度大,所用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作变速直线运动; (5)如果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时间偏小,由v=可知,会使所测小车由A至C的平均速度偏大. 故答案为:(1)v=;(2)小;(3)0.40;0.30;(4)快;变速直线;(5)大.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能从图读出相关信息(小车从甲到乙用的时间、小车从乙到丙走的距离、小车从甲到丙用的时间和走的距离)是本题的关键. 23.如图是小岩自制的橡皮筋吉他,他将粗细不同的橡皮筋缠到一个小盒上,弹拨橡皮筋,橡皮筋就会振动发出声音,当用相同的力拨动这些粗细不同的橡皮筋,由于橡皮筋的振动频率不同,所发出声音的音调也不同.当用大小不同的力度拨动同一根橡皮筋时,由于橡皮筋振动的振幅不同,所发出声音的响度也不同. 【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专题】控制变量法;声现象.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粗细、长短等因素均影响发声体振动的快慢,相同材料,越细振动越快;越短振动越快. 用力不同,发声体的振动幅度不同,用力越大,发声体的振动幅度越大,即发声体的响度越大 【解答】解:当用相同的力拨动这些粗细不同的橡皮筋,由于橡皮筋的振动频率不同,所发出声音的音调也不同. 在其它因素一定的条件下,橡皮筋越粗,振动越慢,故音调越低; 当用大小不同的力度拨动同一根橡皮筋时,由于橡皮筋振动的振幅不同,所发出声音的响度也不同,用力越大,橡皮筋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故答案为:频率;音调;振幅;响度.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声音音调和响度的定义,结合声音的音调与频率关系,以及响度与振幅之间的关系去分析解答,利用实验进行验证. 24.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问题. (1)M是一块较薄平板玻璃(选填“平面镜”、“较薄平板玻璃”或“较厚平板玻璃”).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选填“较亮”或“较暗”). (2)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的关系. (3)实验时,点燃蜡烛A,移动M后面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知道从前面不同位置看去,M后面的B好像被点燃似的,观察比较A、B的大小,可以得到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当蜡烛A慢慢靠近M时,观察到像的大小不变(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若在M后面挡一张照纸,通过M仍能(选填“仍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在黑纸上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 (4)若在实验中,不能使B与A的像完全重合时因为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放置所致.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专题】探究题;等效替代法;归纳法;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1)根据“平面镜”、“较薄的平板玻璃”、“较厚的平板玻璃”的特点进行分析.例如较厚的玻璃板两面,都可以成像,会出现了两个不重合的像,从而影响实验效果等.物体射出的光线对人眼刺激越强,人眼感觉物体越亮,物体经过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的光线越多,人眼感到物体的像越亮.在比较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射出光都对眼睛有刺激,干扰人的视线.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确定像的位置是关键.像的位置用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来确定.实验中既能看到物体A的像,又能看到蜡烛B,要采用透明的玻璃板. (2)据平面镜所成像时,物像的大小关系分析即可判断. (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4)在实验中,为使像和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应将玻璃板垂直于桌面放置. 【解答】解:(1)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还可以透过玻璃清楚的看到放在后面B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而平面镜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同时由于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每个反射面相当于一个平面镜,都可以成像,玻璃板如果薄,两个像距离近,测量误差小,实验效果好;反之,较厚的玻璃板两面,都可以成像,会出现了两个不重合的像,从而影响实验效果; 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最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为了确定像的位置,让蜡烛A的像和蜡烛B重合,既能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实验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 (2)在实验中,小红先将玻璃板竖直放在纸上,在玻璃板前固定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然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使它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知,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的关系; (3)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蜡烛A慢慢靠近M,成的像不变;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若在M后面挡一张黑纸,通过M仍能看到蜡烛A的像,且所成的像更清晰; 由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在黑纸上不能成像; (4)在实验中,不能使A与B的像完全重合是因为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放置,像和物体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故答案为:(1)较薄平板玻璃;较暗;(2)大小;(3)相等;不变;仍能;不能;(4)垂直.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及其应用.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动手操作实验时,要善于通过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 2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现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放在如图所示的光具座上进行实验.若在图中C位置上放置光屏,则B位置上放置凸透镜.现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缩小的像,蜡烛应向左移动,光屏应向左移动(选填“左”或“右”).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专题】透镜及其应用. 【分析】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要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从左到右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当物体放在焦点之外时,会成倒立的实像,且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 【解答】解:根据实验的要求,必须将凸透镜置于中间处才可成像,所以则B位置上放置凸透镜; 要成缩小的像,就必须使物距大于2倍焦距,像距介于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 已知焦距为10cm,根据图示,物距为13cm,像距为50cm,所以要增大物距,减小像距,只有将蜡烛与光屏均向左移动才可. 故答案为:凸透镜;左;左.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方案及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四、解答题(共22分)解答时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6.如图是小红同学乘出租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求 (1)该出租车行驶的时间是多少秒? (2)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多大? 【考点】速度的计算;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计算题;应用题;信息给予题. 【分析】(1)已知该出租车上车时间和下车时间,可求行驶的时间; (2)已知行驶的量程和时间,根据公式V=可求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1)行驶的时间t=9:08﹣9:00=8min=480s; 答:该出租车行驶的时间是480s; (2)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V===12.5m/s. 答: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12.5m/s. 【点评】本题考查时间和平均速度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要学会从题目所给信息中找出有用的数据,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27.暑假期间,小林一家自驾旅游,公路上有一个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 (1)请说出交通标志牌的信息;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这个标志牌到南大桥,汽车最快需要行驶多少分钟? (3)到达目的地时,小林发现前方不远处有一座峭壁,他对着峭壁大喊一声,1.5s后听到了回声,则小林距离峭壁有多远?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计算题;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1)知道12km为此处距离南大桥还有8km的路程;40指的是40km/h,含义为汽车在此处的最大行驶速度为40km/h; (2)根据速度的变形公式t=得出所用的最短时间. (3)回声是声音的反射现象,声音从人发出,传递到山崖后返回,总用时1.5s,利用速度公式计算路程,小林与峭壁距离为声音路程的一半. 【解答】解:(1)交通牌中的这两个数据的含义是: “40”指的是40km/h,含义为汽车在此处的最大行驶速度为40km/h; “南大桥 12km”:此处距离南大桥还有12km的路程; (2)题意中知道的已知量是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汽车的最大行驶速度, 故由v=得: 汽车从标示牌到南大桥所用最短时间t===0.3h=18min. (3)由v=得: 声音通过的路程s声=v声t声=340m/s×1.5s=510m, 则小林与峭壁距离L=s声=×510m=255m. 答:(1)“40”指的是40km/h,含义为汽车在此处的最大行驶速度为40km/h; “南大桥 12km”:此处距离南大桥还有12km的路程;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这个标志牌到南大桥,汽车最快需要行驶18min. (3)则小林距离峭壁有255m. 【点评】此题是一道速度的计算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交通牌的中8km和40的含义,然后结合速度的变形公式得出.从此题的计算中,加强了学生利用有用信息来解答问题的能力. 28.南广高铁广西路段动车开通运营,将带动桂东南地区融入广西高铁经济圈. (1)从列车时刻表中可知,贵港到南宁线路长151km.若按动车设计速度200km/h计算,从贵港到南宁用多长时间? (2)若D3621动车按列车时刻表准点运行,动车从贵港到广州南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乘坐普通列车从南宁到贵港铁路线长174km,K984列车在南宁到贵港段的平均运行速度为78km/h,从南宁到贵港,乘坐D3621动车比乘坐K984列车快多少分钟? 车次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里程 D3621 南宁 起始点 17:00 0 南宁东 17:11 17:15 11km 宾阳 17:46 17:48 94km 贵港 18:11 18:13 151km 广州南 21:18 终点站 574km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计算题;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1)已知路程与列车的速度,由公式t=可以求出列车从贵港到南宁的时间; (2)由列车时刻表求出列车从贵港到广州南的运行时间,求出列车的路程,然后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列车的平均速度; (3)由公式t=求出乘坐D3621动车从南宁到贵港所用时间,由列车时刻表求出乘坐K984列车从南宁到贵港的运行时间,最后比较即可. 【解答】解:(1)由速度公式v=可知, 动车从贵港到南宁所用的时间: t===0.755h; (2)由列车时刻表可知,贵港到广州南的路程:s′=574km﹣151km=423km, 动车的运行时间:t′=21:18﹣18:13=3h5min=h, 动车从贵港到广州南的平均速度:v′==≈137.2km/h; (3)由速度公式v=得: 乘坐D3621动车从南宁到贵港所用时间t1==≈2.23h=134min, 由列车时刻表可知乘坐K984列车从南宁到贵港的运行时间t2=18:11﹣17:00=1h11min=71min, 所以乘坐K984列车比乘坐D3621动车快△t=t1﹣t2=134min﹣71min=63min. 答:(1)若按动车设计速度200km/h计算,从贵港到南宁用0.755h的时间; (2)若D3621动车按列车时刻表准点运行,动车从贵港到广州南的平均速度是137.2km/h; (3)从南宁到贵港,乘坐K984比乘坐D3621列车快63min. 【点评】本题考查了求动车的行驶时间与速度,由列车时刻表求出路程与时间,应用平均速度公式即可正确解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