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7 发布 |
- 37.5 KB |
- 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5 杜甫诗三首望岳教案一
《望岳》教案 一、教学目的: 1、 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 2、 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3、 探究文学作品风格与作家个人遭遇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1、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 2、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三、教学难点 : 理解诗中哲理和意境; 四、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即将到来的十一假期,大家有什么安排呢?让同学自由回答, 把话题引向“旅行”。说起旅行,我们国家的名胜古迹可是数不胜数。单说山, 就有很多,但在群山之中,当属“五岳”最有名,正如“五岳归来不看山”。那在五 岳之中谁的名气最大呢?明确:泰山 2、介绍“泰山”,同时展示课件。 “泰山” 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又称东岳,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 名山之一。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自然景观雄伟高大,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 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著名风景名胜有天柱峰、日观峰、百丈崖、仙人桥、 五大夫松、望人松、龙潭飞瀑、云桥飞瀑、三潭飞瀑等。泰山于 1987 年被列入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数千年来,先后有十二位 皇帝来泰山封禅 。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杜甫笔下的泰山是如何一番景色! (二)讲授新课: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 1、朗读,强调字音、字形。 2、解题: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 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 逐句诠释:(此诗虽是八句四联,中间两联还是对仗,但它不是律诗而是古 体诗,它不讲究平仄,故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开篇以设问起句,表现诗人虽未得亲历其 境,但久慕其名。接着解释“岱宗”一词,再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 “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 “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 接句自问自答,“齐鲁”是春秋的 两个诸侯国,泰山北为齐,泰山南为鲁。“青”,指泰山之色,请问,这表现了泰 山的什么特点?明确:青翠。“未了”,形容泰山山脉绵延深远,从齐到鲁看不到 尽头。这又表现了泰山的什么特点?明确:绵延不绝。整句话是摹写泰山山脉卧 于齐鲁大地,那这就应该是远望所见。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两句中的“造化”,指天地自然。“钟神 秀”,天地间神奇秀美皆聚泰山。“钟”,聚集的意思。大家觉得这应该是虚写还 是实写呢?明确:虚写。表面上写造物主独钟泰山,赋予之神秀之气,而实际上 抒发了诗人对泰山的赏慕有加。“阴阳”是指山的南、北两面,这句话就是说: “山南山北,虽在同一时间,但一边明亮如清晨,一边却阴暗如黄昏。”大家觉 得这句话哪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呢?明确:“割”字,突出南阳北阴之景色, 泰山巍峨高大的形象跃然纸上。第四句应为实写,极尽夸张之能事,写泰山山势 之高峻。这一联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那么综合起来,这句表现了什么样子的 泰山呢?明确:神奇秀丽、高大。比较首句,诗人关注的焦点已经从整个泰山山 脉发展到泰山的山南、山北。这么看来这句应是从那个角度进行“望”呢?明确: 近望。 3、总结:这两联可以概括为:泰山的整体形象。 4、过渡:这是我们这个节课的教学重点之一: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 当然,学习一首诗,重点还在于理解诗中的“情”,所以我们接下来看到诗的第 三句以及第四句。 5、后两句为本诗的第二层,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 “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这两句是想像之辞。这两句诗亦景亦情,情由 景生,这里的景是指?明确:层云、归鸟。诗人由远望、近望进而想到泰山气象 万千,云气层生,一定会震荡人们的心胸。使之豁然开朗,这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明确:心情激荡。接着站在泰山之上,眼光也会更加敏锐,连一掠而过的归鸟也 收入眼底。这说明站在泰山上,视线如何呢?明确:眼界空阔。这一句是抓住了 层云和归鸟这两个景物细节来抒情,所以这一联应为“细望所见”。 6、接着诗人顺理成章地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请大家结合注释理解这一联的意思。 明确:有朝一日,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那么是站在一个什么样的角度,可以一览群山呢?明确:俯视。接着是本课重点: 结合写作背景,启发学生理解这一句的深层含义。让学生各抒己见。(参考答案: 因泰山之雄伟而引出一览无余而后快的心绪,抒发了诗人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 博大胸怀。) 7、总结:这两联可以概括为:诗人的感受 8、结合整首诗,进一步感悟诗人情感:讨论问题一、年轻的诗人科举不第 后游历齐赵,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诗,在诗中你能看出任何科举败后消极颓 废情绪吗?那整首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参考答案:诗人热情 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尤其是最后两句,直 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以及卓然 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讨论问题二、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 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 中 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 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 五、布置作业:背诵这首诗,完成课后练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