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7 发布 |
- 37.5 KB |
- 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30 诗四首归园田居(其三)教案二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为。 这首诗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在辞官归田后所作的《归园田居》中的第三首,表现了诗人 在离去为自己所厌恶的官场后,安贫乐道,怡然田园的生活态度。 从整首诗的画面来看,“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给我们 留下的空间尤为广阔,明暗的变化,时间的跨度,静静流过的农作时间以及充斥其间的园田 和宇宙意像在诗人的个人“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活动下,带动了整个画面的可扩张力, 可想象力,这是一种渲染力,暗暗提高了本诗主题的基调。“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可 谓天人合一,作者干完一天的农活,扛着锄头。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小路边上丰盛的野草上 沾满了微冷的露水,露水打湿了的粗布麻衣,浇淋着农作了一天的疲惫身躯。在这种湿湿的 感觉之中,作者与此时此刻的整个天地的关系是粘稠的,是浑然一体的,是密不可分的。我 们把整个画面的镜头朝下,渐渐上移,整个画面呈现的是夕阳下一望无际的绿色田园,镜头 慢慢上移,作者在上移过程中逐渐变成一个在白线上移动的小点,被周围的夕阳余光与田园 绿色交相辉映所包绕,融合在深邃的天地之间,时间向后推移,夕阳西下,夜幕来临,一轮 明月高挂苍穹,满天星斗之下,一个心倦尘世,孤独的男人扛着锄头走在回家的路上!朴实 无华的诗句之中透露的却是“欲辨已忘言“,亦无人可倾诉的孤独。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为”。与上一句自然衔接,是该诗的主题句。“衣沾不足惜”一 句包含的东西有很多,是诗人穷困生活写照的一个隐射,意思是说,我陶某人虽然房子透风 漏雨(环堵萧然,不蔽风日),吃了一顿饿一顿(箪瓢屡空),也没什么像样的衣服穿(短 褐穿结),日子过的很清苦也要“但使愿无违”,不要再回那另我非常厌恶的官场“为五斗 米折腰”,而是要顺应自己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的本性,过着种好几亩田,有酒 醉一回的洒脱农夫。陶渊明如此坚决的态度并非是为自己的“不进取”找借口,这种态度是 被现实的利刀一刀一刀割出来的,陶渊明先后三次做官表明其入世的积极态度,可结果每一 次都与那个有悖于心的官位不欢而散。三次仕途的教训,就像三把深入脏腑的利刀,诗人痛 定思痛,发出“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的感慨,终于决定辞官归田,虽清贫,然田园牧 歌亦无悔也!所以作者这种态度来自艰苦的尝试与漫长的思考,是坚决彻底的,是绝不回头 的,古代不乏自诉厌恶官场的文人,但如陶老先生抛弃的这般彻底的却无一人。走在回乡的 路上,诗人如释重负,脚步异常的轻快与欢乐,久欲归之心溢于言表“舟遥遥以轻扬,风飘 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陶老先生的这种人生态度,让我想起了乔布斯 的那句话“As with all matters of the heart, you'll know when you find it.”( 跟随自己的心,总 有一天你会找到的。),其实我们都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但是我们关注的是实践这句话需要付 出的惨痛代价和对自己的权衡,而不是这句话将会带来的价值和意义。 2011-12-3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