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7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教学课件写作 学写游记
八年级语文下册 1.学会游记的写作方法,按照顺序记叙游览过程,重 点突出,详略得当。(重点) 2.学会抓住特点描写景物,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景 物中,做到情景合一、角度多变。(难点) 3.引用浏览地的有关知识,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艺术 色彩。(素养) 学习目标 游记是一种以记叙参观访问、旅途见闻为主要 内容的文体,它常常用如诗如画的笔触,引领我们 见识奇丽风物,神游名山秀川,让我们“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游 记 整体感知 看看下面这篇小游记日记,从写作角度说说它存 在什么问题。 5月28日,我和爸妈一起去游览北海公园。 10点,我们到了公园门口,买票进去。 首先看到公园里有一个很大的湖,一些人在湖上 划船,湖边有很多游客。 我们沿湖行走,湖边有亭子,亭中有人休息。 我们爬上了名为琼岛的小山,看到了负有盛名的 北海白塔。 整体感知 游记可不是流水账, 不仅要写游览过程, 还要描写沿途的景物, 并表达自己的感受哦! 游记主要写什么 一是交代游踪,通过游踪记述游览的经过,以此串起 全文。 二是描写景物,抒发感受。 后者是写作的重点,须详写;前者宜简写,不必事无巨 细地叙述出来。游览过程中一些特别的经历可以写出来,以 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比如《登勃朗峰》的后半部分,写那个“车夫之王”的 言行,这是旅途中难得的趣事,值得一写。 精读细研 无论你是有所准备地去游览,还是回想曾经的旅游,都 要注意捕捉这些信息:游览的山川景物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有哪些神话传说、乡风民俗、名人铁事、碑文楹联……这些 都是你写作中的“源头活水”。 1.捕捉信息,梳理素材。 游记应该怎样写 精读细研 作文如串珠,需要一条线索。游记常常以“游踪”为线 索,将自然风光和游览观感有机结合起来。 课文借鉴: 如《一滴水经过丽江》的游踪为:玉龙雪山顶→驿道→ 纳西族村庄→丽江坝草甸→落水洞→黑龙潭→四方街前→玉 河→四方街→城外的果园和田地→丽江坝中→金沙江边→跃 入江流→奔向大海。行文借助一些标志性或提示性的词句, 把游踪展现得非常清楚。 2.游踪清晰,线索分明。 精读细研 游记要交代游览的过程,却又不能写成面面俱到的 流水账。在写作中,对重要的行程、有特色的景观要重 点描写,其余的可以略写甚至不写。 例如《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侧重写冰塔林,这是 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景物。 精读细研 3.血肉丰满,主次分明。 课文借鉴: 对于重点的景物,要注意详细描写出它们的位置、 大小、动态、静态、颜色等。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 的表现手法生动地描绘。 例如《壶口瀑布》运用比喻、排比、拟人、夸张等 修辞手法,生动、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的雄奇跌宕、 奔腾激越。 精读细研 4.详细描写,突出其独特、令人难忘之处。 课文借鉴: 一篇好的游记,如果仅仅满足于写景、叙事是不够的, 还必须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情感,这样文章才会余味无穷。 如梁衡观看壶口瀑布,感慨黄河具有“博大宽厚,柔中 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 生,勇往直前”的性格品质,犹如一个人,犹如中华民族伟 大的品性。这种感受的抒发,提升了景物的形象内涵。 精读细研 5.情景交融,表情达意。 课文借鉴: 1.游记作文不要写成旅游路线图。 2.针对你游览的某一地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景点来作文, 不必面面俱到,要懂得删减枝叶。 3.必须考虑游记的顺序、空间、时间、角度。 4.选择印象深刻的点来做发挥,做到有详有略。 5.注意历史事物、传说的巧妙结合,升华游览的意义,提升 文章的深度。 6.写下的见闻应是经过选择的,渗透着情感和思考。建议运 用借景抒情的手法。 精读细研 写游记需要注意什么 一、游记常常要对某处景物做定点观察,以写出景 物的特点。选择一处自己游览过的景点,围绕其中 一处风景,写一个片段。200字左右。 提示: 1.选择某一处风景来写,不要贪多,不要面面俱到。 2.细致观察,具体描绘该处风景,不要泛泛而谈。 3.描写风景时要融入一些个人感受,尽可能写出自 己独特的体验。 拓展探究 西山的秋天 西山的秋天是美丽的。①秋高气爽,阳光 灿烂。站在半山腰,抬头仰望,湛蓝湛蓝的天 空中,飘着朵朵白云。②远望田野,大片大片 金黄色的稻谷,在阳光照射下黄得发亮。风吹 过,金色的波浪此起彼伏,煞是好看。③近看 俊俏秀气的山峰,满山的橘树上结满了沉甸甸 的果实,把树枝都压弯了。诱人的橘子在绿叶 的衬托下更加艳丽,叫人垂涎欲滴,恨不得马 上咬一口。俯看西山脚下,是一望无垠的太湖, 范文点评 ①点明描写对象及 特点。 ②以半山腰为立足 点,多角度描写西 山秋天的美景。 ③比喻,生动形象 地写出了稻谷成熟 的景象。 令人视野开阔、心旷神怡。④山坡上的草, 已经枯萎变黄,恰似给山穿上了一件金黄 色的外衣;红叶此时最为惹眼,它充满激 情和活力,火红火红的,好像要燃烧起来, 真可谓锦上添花。弯曲的小路旁盛开着点 点金色的傲霜秋菊,更为西山增添了勃勃 生机。⑤ 范文点评 ④至此,“仰 望”“远望”“近 看”“俯瞰”,多 角度描写,条理清 晰。 ⑤细看之美景。 二、我们可能都有过旅游的经历。旅途中,我们不仅观赏自 然风光,了解民风民俗,同时也会有许多新奇的感受,产生 很多思考和遐想。选择一处自己游览过的景点,自拟题目, 写一篇游记。不少于600字。 提示: 1.先画出当时的游览路线图,按游览顺序拟出写作提纲。 2.回想游览时最深的印象及总体感受,据此确定材料取舍与 叙述详略。 3.在记叙或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也可以适当加入一些人 文景观的介绍或引用他人的描写、评价等,以丰富文章内容。 拓展探究 游三峡 7月26日,我乘坐“江渝234号”,乘风破浪,来到三峡 之口,白帝城之下。 隐没在绿树丛中的白帝城,像个害羞的小姑娘,只露出 半边脸。当年刘备曾在此据守,这里还曾住过不知多少猛将 大帅,本应当气势不凡,今日一见,怎如此害羞? 三峡口,两座擎天石柱,上悬下削,壁立对峙。“两峡 相抱如门阀,一穴大风从中出”,“众水聚万涪,瞿塘争一 门”。全川之水汇于门下,夺路争流,激起巨波,发出怒吼, 更添门之雄伟壮丽。 范文点评 三峡的山——险。危峰兀立,拔地而起。这里有“西控 巴渝收万壑,东连荆楚压群山”的雄伟嵯峨,又独具“高江 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的险峻磅礴。身处其间,登 时变得渺小异常,有一种“峰与无关接,舟从地窟行”的感 觉。船行江面,抬头仰望,只见一线天光,几口悬棺挂于半 空之中,那古老的传说,给三峡更添了几许神秘…… 三峡的山——秀。千山碧,青翠苍劲,有的如龙翻腾, 有的若凤展翅,有的似丹青屏障,真是无奇不有,各展英姿。 “神女峰”是群山中的佼佼者,她孤峰突起,高它山一 筹,似亭亭玉立的少女,深情地眺望远方…… 范文点评 范文点评 江水匆匆,细雨飘洒,江面白帆点点,空中云霞悠悠, 比画卷生动,比仙境美妙。待红日探出头来,轻舟已过万重 山,川江号子雄浑的音符合着拍岸的惊涛,化成山之魂,水 之魄。山衬托水,水依托山,给人间呈现出种种妩媚与雄壮。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 无恙,当惊世界殊。”宏伟的三峡大坝宛如一条银灰色的巨 龙,横卧长江,吞云吐雾,震惊了巫山神女;仿佛一座宫殿 的三峡电站瑰丽壮观,气魄宏伟,它发出的强大电流照亮了 半个中国,闪耀着新世纪的民族之光。水位抬高175米,雄 奇秀丽的三峡风景全貌仍在。夔门依旧雄伟, 范文点评 神女依然无恙,白帝城更添风采。三峡大坝给三峡画上 了一个充分显示人类无穷力量的惊叹号。 “嘟——”响亮的汽笛声,把陶醉在美景中的我惊 醒。望着眼前的青山绿树,我真有点儿乐而忘返了。我 一定要将这缕缕诗情、悠悠画意永远刻在心中。 感谢你,三峡的山,三峡的水,三峡的坝!是你, 让我领略到祖国山河的雄姿!是你,让我陶醉在祖国的 青山绿水间! 点评:这篇习作可谓内容充实,文采斐然,令人赞叹。 1.写作顺序合理而有序,先写山再写水,然后写三峡大 坝,有总有分,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2.抓住特点,运用准确而精美的语言来描述。文中运用 了排比、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三峡山水的特 色,凸显三峡大坝的特点,同时引用大量描写山水的诗句、 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使文章在诗情画意中又添了一分古韵。 3.情景交融,写景抒怀。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融 入对三峡之景的描绘中,可谓情景交融。 范文点评 三、参观一处纪念馆(或博物馆、展览馆),以《参观 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参观记。不少于600字。 提示: 1.参观时可以有意识地做一些记录,作为写作的素材。 2.参观过程中看到的东西不可能全都写进作文中,要有重 点、有选择地写,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3.参观的目的是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接受教育。在适当 的地方,要点出你所得到的教益或受到的启发。 拓展探究 参观徐柏龄故居 一路听着当地村民零零碎碎的介绍,我们 驱车来到了徐柏龄故居。① 与一般农村的院落相比,作为一个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爱国乡绅的家园,这里没有 印象中大地主之家的气派、豪奢,小小的院落 和朴素的大门楼,让人顿时对这位名人产生了 敬重之情。② 进到院落,在感受朴素的氛围之余,青砖 铺就的洁净的地面和靠墙的几杆疏竹,以及东 跨院的月亮门、花墙和葡萄架下的长廊,顿时 点染出雅致的感觉。③ 范文点评 ①开篇交代行踪, 点明题目。 ②写外观徐柏龄 故居粗略的观 感——朴素。 ③写进入院落的 观感——雅致。 院落被中间的月亮门和花墙隔开,分为东西 跨院。④西跨院是典型的四合院结构,对着南墙 的是正屋,左右带厢房,一边放杂物,一边是 厨房。屋子采用传统的海草房的屋顶,冬暖夏 凉,所以虽然天气炎热,可是走进正屋却感觉 凉爽了许多。正屋里最典型的是八仙桌加椅子 的摆设,雕刻着花纹,古色古香,深枣红色。 四面墙上如今挂着旧时的照片,都是徐家的旧 影像。走出正屋,在东西厢房转了一圈,看看 那些老旧物件——簸箕、木推车、轱辘架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及五六十年代的气息扑 面而来。⑤ 范文点评 ④总领下文,表明 下文要介绍东、西 跨院。 ⑤详写西跨院的结 构、摆设。 东跨院是闲置的空地,红色的葡萄架,高 大而敞亮,下面也放着一套八仙桌椅,应该是 徐家人喝茶、纳凉的地方。⑥ 20世纪30年代,徐柏龄先生衣锦还乡,在 老家修建了自己的居所,这套院落至今保存得 基本完好。今当街南屋已被拆除。据说当年徐 氏是买了别人的老宅子拆迁建造的新居,因两 边的邻居不愿卖自己的房子,所以只能在两套 房子之间翻盖,因屋顶的水不能流到邻居院里, 还有出于“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讲究,故在东 西厢房的后墙上各建有一个南北向的流水槽, 范文点评 ⑥略写东跨院的 摆设。 南高北低,深三四十厘米,在厢房与正屋夹 道之间的墙上用三层青砖和一块如意滴水瓦 做了一个流水口,把雨雪水流到了自家院子 里,再通过院里的下水系统流到外面。⑦ 徐柏龄故居于2015年春在保留原貌的基 础上进行了重修。我们今天参观的就是重修 后的院落。⑧ 参观完毕,走出院落,同学们都感慨, 没有奢华,看到的是那个时代人的勤俭、素 朴和雅气。⑨ 范文点评 ⑦交代院落的修 建背景及修建特 殊排水系统的原 因,突出其独有 的排水设计。 ⑧交代重修历史。 ⑨交代参观的结 果和“我们”的 感悟、收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