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7 发布 |
- 37.5 KB |
- 3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壶口瀑布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1)
17 壶口瀑布 1.走近作者 梁衡,山西霍州人,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 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 主要作品:科学史章回体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 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散文:《只求新去 处》。 2.文体知识 作为游记类型之一,游记散文以轻快的笔调,生动的描写,把旅途所见所闻, 真实而生动地记叙下来,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其 取材范围极为广泛,无所不包。它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奇瑰,叙述名胜 古迹的沿革掌故,也可以记录一国的重大事件和风土人情的异诡阜盛,甚至 可以记一街一桥的变迁,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 3.主题解说 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作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壶 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从黄河的“挟而不服”“压而不弯”“勇往直前” 的精神中,赋予了黄河一种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中华民族精神。 5.重点聚焦 师:作者第二次到壶口看黄河是在枯水季节。他看到了哪些和雨季不同的景 象?这一景象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生: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 那种猛烈。这一景象是通过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加以生动地表现出来的。 师:黄河表现出的两方面的特点同人的情感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生:①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 ②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寸寸地剁去。——像人坚忍不拔的性格。 6.学法指津 分析铺垫的手法 铺垫,也称铺叙衬垫,是为了突出主要人、物或事件,先对次要人、物或事 件进行铺陈描述的一种表现手法。通俗地说,先描述的内容就是为主要内容 做准备、打基础、作陪衬,为主要情节蓄势。 【典型例题】选文运用了铺垫的手法,请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本文写了两次观壶口瀑布的情景。第一次是在雨季,通过所见 所闻所感,突出黄河气势令人震撼的特点,写得较为简略。其目的是为下文 再写枯水季节的壶口先做情感上的铺垫。 【技法点睛】常见的铺垫形式有以下几种: (1)背景式铺垫,即交代故事发生的原因或环境。 (2)衬托式铺垫,即用次要情节正面衬托主要情节。 (3)反差式铺垫,即铺垫的方向与情节发展的方向相反。 (4)铺陈式铺垫,在抒情散文中,对景物的描写、铺排往往是为下文的抒情、 议论做铺垫。 从目的上看,铺垫描述的是次要人物或事件,目的却在为表现主要人物或事 件蓄势;从位置上看,铺垫一般在文章开头。 判断一篇文章是否运用了铺垫手法,首先要弄清文章的主旨,再根据主旨判 断文中哪些是主要材料,哪些是次要材料。用在前面的次要材料往往是铺垫, 比如那些交代缘由、描写环境、陪衬烘托、铺陈渲染的文字。但我们不能简 单地回答“用来做铺垫”,而应具体地答出“为什么内容做铺垫”。 zhù jiè è sǎng shà gǔ chěng yū lǚ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壶口 弥漫 急慌慌 振耳欲聋 B.瀑布 水幕 湿漉漉 前呼后拥 C.雾霭 漩窝 亮晶晶 深不可测 D.寒噤 彩虹 光溜溜 永往直前 【解析】 A.震耳欲聋;C.漩涡;D.勇往直前。 B 3.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________了海、河、瀑、 泉、雾所有水的形态,________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 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________一个世界吗? A.集纳 兼备 压缩 B.积聚 兼容 压缩 C.集纳 兼容 浓缩 D.积聚 兼备 浓缩 C C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在全国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热潮。 B.经过多年的发展,“北京论坛”已成为北京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C.虽然我国的经济总量很大,但是人均却仍处在世界比较靠后。 D.“天鲲号”的成功下水,标志着中国疏浚装备建造、研发能力进一步升 级,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B 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阿凡题:1087149) A.如果说鸟类是大地上的标点,那麻雀便是最朴实、最常见的“逗号”: 机灵、随意、无处不在。 B.对于汉语的子民来说,寄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言土语;置身异国, 母语便是方块的中文汉字。 C.郑板桥的字是有设计感的,熔楷、隶、行、草于一炉;同时兑入画竹、 画兰的笔意,奇崛峭拔如“乱石铺街”。 D.如果把“信仰”二字拆开,就会发现“信”与“仰”的关系竟那么紧密— —信者,仰也;仰者,信也。 C 7.对下列句子运用修辞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 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 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 A.比喻 拟人 夸张 B.比喻 反复 夸张 C.比喻 拟人 对偶 D.借代 拟人 夸张 A 8.下列句子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 ②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 奋力抗争。 ③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寸寸地剁去。 ④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 A.③②①④ B.④③①② C.④②①③ D.②③①④ C 9.第二段中,引用有人告诫的话有何作用? 突出壶口瀑布的“险”的特征。 10.选文写景细腻,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及伟力, 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其中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示例: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 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运用比 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将枯水季仍然气势磅礴、汹涌无比的瀑布水流 快、水量大的特点展现了出来。 11.文章结尾处说“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结合文章,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壶口地理形势极为特殊,陡然变窄的河道使得河水呼啸奔腾地闯过壶口,正 是在这里,黄河尽情地展示了它刚强、抗争的性格。从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 黄河的力量,更体会到黄河所代表的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奋斗精 神。 壶口的黄河 肖铁 ①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九寨沟的水显得太清秀,俏得有 些西方的味道;太湖的水又有点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 玩的装饰物。也许,中国的水应该是黄色的,和我们中国人的皮肤一样;而 黄河也只有到了这儿,才成了真正的黄河! ②车行山谷中,远远便听见阵阵低沉的轰鸣,在左右山壁间碰撞,心也随之 律动,未见其影,先闻其声,知道壶口到了。 ③天渐渐成了黄色,水汽丰富得似乎凭空能捏出一把汗来。 ④等真正站在她的旁边,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地竟陷下一层,天也高了一尺, 山谷形似壶嘴,水若浊酒,倾泻而下,一仰难尽的气势,充溢胸口,心跳得 能蹦出来。耳朵渐渐聋了,只能看见对方开口,却听不见声音;眼也花了, 弥漫着的皆是黄色的漩涡,像是从河里蒸腾地上升,又像是奋不顾身地下降。 河底升起硝烟一样的股股黄雾,天宇间充涨着黄色带水的颗粒,碰撞在脸上, 散发在天上。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敢想,只看着山被水层层劈开,天 也被这股黄流斩断。水从天而降,拍打在谷底,响遏在云里。 ⑤我想黄河从巴颜喀拉山流下的时候,水也该是清的吧?毕竟是雪水的汇集, 是上天的洗礼;下游也会清些,因为地势渐平,流速渐缓,黄沙也会慢慢沉 在河底。可你看看现在的黄河,刚刚从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流过,厚重得带 着大地的表皮,圣水也染上了中国的颜色,水里一定还有与大地摩擦而生的 余热,当然还有陕北的信天游溶在里面,歌曲带着水旋转。黄河在这里最黄, 金黄得如同太阳也落在里面。 ⑥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果说往前往后的黄河都是平面的话,到了壶口,黄河 一下子像愤怒像高昂像要直抒胸臆地站了起来。这时的黄河是立体的黄河了, 像猴子站立起来是人进化的重要标志,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跃,就像个 顶天立地的人活了。活了便要说话,那浪涛卷起雷鸣般的吼声,便是她第一 声啼哭,第一声就不同凡响。注视着从上而下的水,第一次看到自然里的生 命在毫无羁绊的状态下的兴奋和放纵。那啪啪的水击之声便是欢笑,真正的 快感,真正的淋漓尽致。看久了,心也会溶进那飞溅的黄色水流里。 ⑦抬起头,极目四望,北方,阳光打过去,一片白色,水和天连在一起,汪 洋恣睢在那里;下游,水会渐渐宽阔,毕竟快到海了,快到生命的终结抑或 是升华的地方了,便也心平气和。只有在这里,给予黄河的天地竟仅仅小到 一个壶口,考验也就在这里了。过去了,黄河便拐了一个直角,再往后便没 有什么能挡住她的了,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还。看看空中的水汽,听听 大地的回音,便会知道黄河的自信和决心。跃过去,一跃就是五千年,或七 十万年,或是一百七十万年,肯定还要久远。司马迁会不会从这里受到了鼓 舞,而将那汉代的竹简写尽写穿?易水该是黄河的分支吧,要不荆轲怎么会 有“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气概和性格? ⑧这才是中国的河。西南就是周文王的岐山,就是周武王的丰镐,就是大秦 的咸阳,就是盛唐的长安。半坡人该是在这儿舀过水吧?秦嬴政该是从这里 出过兵饮过马吧?有这样的水,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还有什么不可征服的呢? ⑨路德维希①为尼罗河作传,也该有人为黄河作传,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 (选自《散文选刊》,有改动) 【注】①埃米尔·路德维希(1881-1948),德国著名传记作家,著有《地中海 传》《尼罗河传》等。 12.第①段写九寨沟的水和太湖的水,有什么用意? ①用九寨沟的水和太湖的水来衬托黄河的水;②中国水的颜色就应该是黄河 的颜色,黄河水才能真正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 13.第④段描写了壶口黄河的景色,语言特点是什么?做简要分析。 ①用词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②句式整齐,写出了黄河的气势。③运用了 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面对黄河的主观感受。 14.第⑦段的写作顺序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顺序: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由现实到历史。好处:营造了一个宽广的时空, 增加了内容的厚度。 15.第⑧段“这才是中国的河”有什么含义?结合全 文,谈谈你的理解。 ①壶口的黄河弥漫着黄色的漩涡,带有中国人的肤色。②壶口的黄河激流澎 湃,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精神。③壶口的黄河是中华 文明的发祥地。 16.作者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表现景物的特征,请你也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写一段描写景物的文字。(200字左右) 【例文】春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映入眼帘:树枝上那一片片翠绿的嫩叶 在迎风招展,它们正一个劲儿地往外钻;小草迎着风儿歌唱,路人也感受到 它们的无限快乐;孩子们脱掉了厚厚的冬装,换上了五颜六色的春装,一路 欢蹦乱跳来到街头;鸟儿似乎也看到春的身影,齐声唱起了动听的歌儿,歌 颂春天和自然的美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