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8年级语文下册 第12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件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8年级语文下册 第12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件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泊者,湖也,湖泊湖泊,泊就是湖。 “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 ,就是说,罗布泊曾经是一个湖,而且是一个非常美丽的仙湖,如今消失了。 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报告文学兼有文学和新闻两种特点。新闻的特点要求真实,文学的特点则要求艺术加工,讲究形象性、抒情性。 关于罗布泊, 《 辞海 》 上是这样说的: 蒙古语称罗布诺尔,意为 “ 汇入多水之湖 ” 。古称蒲海、盐泽、洛普池、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东部、若羌县东北部。孔雀河从北面注入。呈葫芦形,面积 3 006 平方公里,湖面海拔 768 米。由于河流改道及上游灌溉引水,湖水逐渐枯浅和干涸。沿岸盐泽广布。 标题是 “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 ,就是说,罗布泊本是非常美丽的湖泊,如今消逝了,成了荒漠。这是生态环境遭受人为破坏的悲剧。这篇报告文学以强烈的呼声,警醒世人,要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 罗布泊今昔对比,令人痛惜,罗布泊消亡的原因,令人遗憾。全文的思路大体是这样的。开头是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接着上溯历史上的美丽景象。然后着重说明罗布泊消亡的缘故,又具体展现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最后推而广之,说到青海湖、月牙泉的颓势,篇末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吁。 罗布泊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20 世纪 20 年代塔里木河曾经人为改道导致下游干旱缺水,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导致下游河道干涸,罗布泊断水。总之,由于人为的原因,生态环境被破坏,而致使美丽神秘的仙湖消失。 今日罗布泊是怎样一个地方? “ 沙漠 ” “ 神秘 ” 。 过去罗布泊是怎样一个地方? “ 绿洲 ” “ 仙湖 ” 。 罗布泊为什么消亡? “ 改道 ” “ 四盲 ” 。 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 “ 青海湖 ” “ 月牙泉 ” 。 全文充满痛惜之情,为罗布泊生态环境的破坏而痛惜,为人们的盲目性造成的悲剧而痛惜。 问题研究 1 .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人们会制造悲剧,自讨苦吃? 最值得注意的是 “ 盲目 ” 二字: “ 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排水, ‘ 四盲 ’ 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 ……”“ 盲目 ” ,就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头脑里根本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盲目,就是目光狭小,只图本地区利益,不顾整体利益。盲目,就是不懂自然规律,不懂生态平衡,不懂上游将水抽干了,下游的河道就会干涸,罗布泊就会干涸,周边生态环境就会严重恶化,乃至荒漠化。 当年 “ 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 ” ,扩大耕地,开采矿藏,也是开发,问题是当年的开发没有考虑水资源,简单的以为塔里木河有的是水,顾了上游不顾下游。 从罗布泊消失的深层原因中应该吸取的教训是: 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认识自然规律,认识生态平衡,谋求发展必须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2 .课文为什么具有震撼人心、振聋发聩的力量? 从根本上说,罗布泊从美丽的仙湖变成令人恐怖的荒漠,是令人震惊的。从写法上探究, 对比、拟人、排比等手法大大强化了感情色彩,直接抒情也有撼人心灵的力量。 对比手法 —— 作者对比罗布泊的今昔,让人知道罗布泊并非从来如此,原来昔日这里曾是美丽的仙湖和繁华的绿洲。 作者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都作了鲜明而具体的描写,显示了巨大的落差,造成了文势的跌宕,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拟人手法 —— 作者将胡杨林拟人化: “ 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 ” 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为自己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作者又将罗布泊拟人化: “ 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 这里同样 赋予罗布泊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痛心。 排比手法 —— 例如: “ 四盲 ” : “ 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 ‘ 四盲 ’ 像个巨大的吸水鬼 ……” 连用四个 “ 盲目 ” ,遗憾之情、谴责之情大大强化。又如篇末三个 “ 救救 ” ,呼吁之声,振聋发聩。 直接抒情 —— 例如: “ 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 ” 这样的抒情让人共鸣,让读者也深深地痛心,深切地意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后果,觉悟到只有保护环境才能保护人类自己。 一、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样子?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并归纳一下变化的原因。 罗布泊过去是广阔、美丽、充满生机的湖泊,罗布泊周边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现在变成了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 变化的原因,一是 20 世纪 20 年代塔里木河曾经人为改道,导致下游干旱缺水;二是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致使下游河道干涸、罗布泊断水,生态环境彻底破坏。 二、文章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忧患意识,有的是直抒胸臆,有的引用数据,找出几个这样的句子,体会一下它们各自的作用。 “ 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 ” 直抒内心痛苦而沉重的感情,有力地烘托了罗布泊的惨状,强化了生态被破坏的悲剧。 “ 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 ” 一针见血地指出罗布泊的消失是人为地破坏生态的恶果,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指责悲剧制造者的盲目和愚昧。 “ 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 , 发出了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声,表达了强烈的环保意识、忧患意识,振聋发聩。 “ 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 130 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 138 处,建抽水泵站 400 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 1 万多立方米 ” 。 一系列数据具体、确凿,充分说明人们是怎样盲目地拼命地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的,正是这种盲目行为,造成了罗布泊的荒漠化。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