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年级语文下册醉翁亭记之五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八年级语文下册醉翁亭记之五

醉翁亭记 教学目标 ‎ 1.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 ‎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3.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教学准备 ‎ 1.准备课文的朗读录音带。‎ ‎ 2.将本课知识点制作成课堂使用的幻灯片。‎ ‎3.学生准备汉语词典、文言文词典等工具书。‎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 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心情郁闷,他经常去滁州西南的琅琊山饮酒抒怀,并与山寺内的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智仙为方便好友游访,便在半山腰修建了一座亭子,供欧阳修休息、饮酒。欧阳修用自己的别号“醉翁”为这座亭子命名。后来,便写了《醉翁亭记》。‎ 本文是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贬为滁州太守时写的。文章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二、读课文 ‎ 1.听读。‎ ‎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 要求:听清字音,必要时在书上注汉语拼音。‎ ‎ 2.正音。‎ ‎ (幻灯出示下列字词,请学生读准字音。)‎ ‎ 滁( ) 壑( ) 琊( ) 潺( ) 酿( )‎ ‎ 僧( ) 辄( ) 霏( ) 暝( ) 洌( )‎ ‎ 蔌( ) 弈( ) 翳( ) 射( ) 觥( )‎ ‎ 偻( ) 朝( )而往 ‎ ‎ 朗读时,应通过上述语气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到“也”字后面应有较长的停顿。‎ ‎ 朗读时还要注意25个“而”字,读时应分辨轻重。一般来说,凡表示转折或递进意味的都要重读。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凡作为连接词语的“而”和有调整音节作用的“而”,则可以轻读。如:朝而往,暮而归。‎ ‎ 此外,还要注意骈散结合的旬式,读时节奏要富于变化,悦耳动听。‎ ‎ 4.学生互读课文。‎ ‎ 方法:二人小组,一人读一人听,纠正读音错误;各读一遍。‎ ‎5.指定一位学生朗读,集体纠正读音。‎ 三、疏通全文大意 ‎ 1.合作学习。‎ ‎ 二人合作,参考注解,疏通全文大意。没有注解的语句,凭借学过的文言常识解决或查阅工具书解决;解决不了的,画下来,待全班集体讨论解决。‎ ‎ 说明:引导学生利用书上注解和工具书独立学习,这也是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设立二人小组来讨论全文大意,是为了互相启发,并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2、集体解难。 ‎ ‎ 各小组提出在疏通文意中遇到的问题,集体讨论,教师适时点拨或给予解答。‎ ‎ (幻灯展示。)‎ ‎ 难点提示:‎ ‎ (1)第1自然段。‎ ‎ 环滁皆山也:环滁,环绕着滁州城。皆,都是。‎ ‎ 林壑尤美:壑,山谷。尤,尤其,特别。‎ ‎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深秀,幽深秀丽。‎ ‎ 山行六七里:山行,沿山而行。‎ ‎ 峰回路转:回,曲折回环。转,盘旋弯转。‎ ‎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指亭四角飞檐翘起。临,靠近。‎ ‎ 名之者谁:名之者,给亭起名的人。 ‎ ‎ 太守自谓也:自谓,自称,太守用自己的别名(‘‘醉翁”)来命名。‎ ‎ 饮少辄醉:辄,就。‎ ‎ 故自号日醉翁也:自号,给自己起了个别号。‎ ‎ 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情趣。 ‎ ‎ 山水之乐:欣赏山水的乐趣。‎ ‎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之心,领会在心里。寓之酒,寄托在饮酒上。‎ ‎ (2)第2自然段。‎ ‎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i若夫,文言里承接上文而引出另一层意思时常用,I近乎“要说那一…·”“像那……”的意思。林霏,树林里的雾气。 ” ‎ ‎ 云归而岩穴暝:云归,云雾聚拢在山中。岩穴,山谷。瞑,昏暗。 ‎ ‎ 晦明变化者-:晦,昏暗不明。 ‎ ‎ 野芳发而幽香:野芳,野花。幽香,清淡的香气。‎ ‎ 佳木秀而繁阴:佳木,好的树木。秀,枝叶繁茂。繁,浓密的。‎ ‎ 风霜高洁:即风高霜洁,形容秋高气爽,霜色洁白。‎ ‎ (3)第3自然段。‎ ‎ 至于负者歌于途:至于,连词,多用于句子开头,承接上文,表示另提一事。负者,背负着东西的人。、‎ ‎ 伛偻提携:伛偻,弯腰驼背的样子,这里指老人。提携,拉着手行走,这里指被拉着手走路的小孩。‎ ‎ 泉香而酒洌:互文,即泉洌而酒香。洌,水清。‎ ‎ 山肴野蔌:山肴,野味。肴,荤菜。野蔌,野菜。蔌,菜蔬。‎ ‎ 杂然而前陈者:杂然,错杂。陈,摆放。‎ ‎ 宴酣之乐:酣,尽兴地喝酒。‎ ‎ 非丝非竹:丝、竹,指音乐。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 射者中:射,投射,宴饮时以饮酒为赏罚的一种游戏。‎ ‎ 弈者胜:弈,下棋。‎ ‎ 觥筹交错:觥,用犀牛角做的酒杯。筹,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用的签子。交错,交互错杂。 ‎ ‎ 苍颜白发:苍颜,脸色苍老。‎ ‎ 颓然乎其间者: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指醉醺醺的样子。‎ ‎ (4)第4自然段。 ‎ ‎ 已而夕阳在山:已而,过了一会儿,不久。‎ ‎ 树林阴翳: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 ‎ 鸣声上下:上下,树上树下。 ‎ ‎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其乐,乐他所乐的事情,意思是自有他的乐趣。第一个“乐”字是动词,第二个“乐”字是名词。 ‎ ‎ 醒能述以文者:述,记述。以,用。文,文章。‎ ‎ 太守谓谁:谓,为,是。 ‎ ‎ 3.词语小结。‎ ‎ (幻灯展示。) ‎ ‎ (1)而 ‎ 表并列泉香而酒洌 ‎ 表承接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表修饰杂然而前陈者 ‎ 表转折而不知人之乐 ‎ (2)也 ‎ ‎ 表陈述环滁皆山也 ‎ 表肯定山之僧智仙也 ‎ ‎ 表感叹在乎山水之间也四、再读课文 ‎ 集体朗读全文。要求:注意找出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画出来。‎ 五、布置作业 :熟读全文。 ‎ 第二课时 一、集体朗读课文 ‎ 找出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二、主旨探究 ‎ 1.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是什么?‎ ‎ 明确:乐。‎ ‎2.文中写出了谁“乐”7 ‎ ‎ 明确:太守乐,众宾乐,滁人乐。‎ ‎ 3.太守,众宾为何而“乐”? ‎ ‎ 明确: 太守: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 ‎ 众宾客:从太守游而乐。 ‎ ‎ 4.文中怎样写出了滁州百姓之乐? ’‎ ‎ 明确: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 ‎ 5.滁人欢乐情状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从滁州百姓之乐中,可以体会出什么内涵?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 ‎ 明确: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如此兴高彩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也为能与民同乐而乐。这是他的政治理想。‎ ‎ 6.小结。‎ 本文以“乐”为主线,用“醉”与“乐”的统一,写出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三、写法探究 ‎ 1.提问:本文写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 讨论并归纳:‎ ‎ (1)写亭的环境:从远到近。‎ ‎ (2)写山间之朝暮:从早到晚。‎ ‎ (3)写山间之四时:从春到冬。‎ ‎ (4)写宴饮场面:从外到内。 ‎ ‎ 2.提问:本文写景上有什么特色? ‎ ‎ 讨论并归纳:写景与抒情相结合。‎ ‎ (1)写亭的环境:用“林壑尤美”“蔚然而深秀”表现亭赏心悦目的外景;又用“水声潺潺”“峰回路转”表现亭幽清的环境;接着写亭的近景,用鸟翼作比,有凌空欲飞之意;然后借解释亭名直抒胸臆,道出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奠定全文写景抒情的基调。 ‎ 四、小结全文 ‎ ‎ ‎ 1.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乐”字。“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作者的“山行”和“闻水声”,都暗寓着一个“乐”字。在破题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后再补一笔,便借“山水之乐”明白地道出了全文的主线。下文又承“山水之乐”稍稍展开,写山中朝暮和四时之景并点出“乐亦无穷”,使读者渐人佳境。但这种“乐”趣,是人人都能体会到的,还不算奇。待到“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时,“乐”的内涵就加深了。因为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表现了“与民同乐”的境界。文中用“太守醉”结束这一欢乐场面,也是有深意的,说明“醉翁之意”何止“在乎山水之间”,同时也在于一州之人。到全文结尾处,更用“醉能同其乐”一句将“醉”和“乐”统一起来,画龙点睛般地勾出全文的主旨。‎ ‎ 2.文章写景抒情自然结合,由景生情,情景交融。‎ ‎ 3.本文语言有很大的特色。骈散相间,多为散句,但也间有骈句,特别是使用21个“也”字作句尾,韵味浓郁;巧妙地用了25个“而”字使文章流畅优美,从容婉转。本文还有一些千古传诵的名句,如“环滁皆山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等。这些名句要熟记、牢记,并理解其内涵。‎ 五、背诵课文 ‎ 1.指导背诵,重点在引导学生从内容理解人手,尽量不死背。第一自然段,共ll句话,分作三层来理解背诵。前4句放在一起背,是由远而近写景(一句除外);第5句至第9句放在一起背,这里写作亭者,命名者,“醉翁”之号的由来;最后两句放在 一起背。其他段也先分一分层,将内容相关联的句子放在一起背,便于记忆。’‎ ‎2.逐段背诵。每段限定背诵时间,以培养强记能力。‎ 六、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资料链接 ‎ 《醉翁亭记》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江西永丰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四岁丧父,家境贫寒,母以荻杆画地教读。24岁考取进士,先后在地方和朝廷任职,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副宰相)。早年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革。他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