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6 发布 |
- 37.5 KB |
- 2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战略大决战
情境引入 合作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 18 课 战略大决战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七律 ——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一、三大战役 1. 决战的条件 解放战争初期 1948 年 7 月 共产党军队 130 万 280 万 国民党军队 430 万 365 万 解放军的坦克 解放区青年踊跃参加解放军 国民党靠 “ 抓壮丁 ” 补充兵源 解放区人民踊跃支前 分到土地后喜悦的解放区农民 国统区学生的示威游行 国统区的饥民 延安 西柏坡 南京 沈阳 北平 徐州 武汉 西安 南京 解放战争形势图 1946 年夏 1948 年秋 国民党的力量严重削弱, 共产党的力量显著增强, 决战的时机来到。 后方 装备 兵力 士气 形势 共产党 巩固 大大改善 280 万 高昂 主动 国民党 危机 略占优势 365 万 低落 被动 一、三大战役 1. 决战的条件 2. 三大战役( 1948.9—1949.1 ) ① 辽沈战役 长春 沈阳 锦州 塔山 黑山 营口 林彪 罗荣桓 辽宁 吉林 辽 北 安 东 热 河 河 北 辽沈战役指挥者林彪(中)、罗荣桓(右)等在作战前线 林彪 罗荣桓 ① 辽沈战役 ② 淮海战役 2. 三大战役( 1948.9—1949.1 ) 徐州 陈官庄 碾庄 双堆集 粟裕 邓小平 刘伯承 陈毅 谭震林 江 苏 山 东 河南 安 徽 ① 辽沈战役 ② 淮海战役 ③ 平津战役 2. 三大战役( 1948.9—1949.1 ) 北平 天津 张家口 新保安 傅作义 聂荣臻 罗荣桓 林彪 三大战役 时间 部队和 指挥员 国民党军损失 解放地区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三大战役慨况表 1948.9─ 11 林彪 , 罗荣桓 47 万多 东北 1948.11─ 1949.1 陈毅 , 粟裕谭震林 55 万多 为解放江南奠基 林彪 , 罗荣桓 52 万多 华北 东北解放军 中原解放军 华东解放军 东北解放军 华北解放军 刘伯承 , 邓小平 聂荣臻 3. 意义 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主力, 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人民群众积极参军,踊跃支前,巩固后方,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百万雄狮过大江( 1949.4—1949.6 ) 1949.4.23. 占领南京, 国民政府垮台 活动与探究 A. 解放军打战勇敢 B. 国民党指挥失当 C. 毛泽东懂军事,蒋介石不懂军事 D. 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1 . 国民政府腐败反动失尽民心 2 . 中共党的正确领导赢得民心 三、胜利的根本原因 1949.10.1. 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蒋介石只得呆在台湾远眺大陆 一、三大战役 —— 战略决战 1、辽沈战役时间、方针、战绩及意义 2、淮海战役时间、中心、领导人、战绩、意义 3、平津战役时间、方针、意义 4、三大战役胜利的重大意义 二、百万雄师过大江 1、起止时间:1949.4.21 —— 4.23 2、开始标志: 3、起止点:江西湖口 —— 江苏江阴 4、结果及意义:解放南京 1.1948年9月,人民解放军首先发起哪次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渡江战役 D.淮海战役 2.1948年冬,陈毅赋诗《淮海前线见闻》: “ 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 ……”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 A.人民解放军以徐州为中心同国民党主力决战 B.人民群众为淮海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C.华东与东北解放军合力进行了淮海战役 D.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黄河以南各省的基础 A B 3.采用和平方式解放的大城市是( ) A.天津 B.沈阳 C.北平 D.徐州 4.三大战役按开始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 ①平津战役 ②辽沈战役 ③淮海战役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 C D 5.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是( ) A.北平解放 B.沈阳解放 C.上海解放 D.南京解放 6.淮海战役期间,中原、冀鲁豫等解放区共出动民工543万人,征集担架20万副,大小车88万辆,挑子30万副,牲畜76万头,总共筹运粮食达96000万斤。在战役的第三阶段,参战兵力与后方支前民工的比例大大超过了战役初期l:3的概算。这段材料最能说明解放战争的胜利是由于( ) A.国民党军队作战时物资匮乏 B.共产党军队深得民心,人民大力支持 C.国民党军队作战不够勇敢,妥协投降 D.共产党军事战术指挥得当 D B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