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6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期末测试1
期末过关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共84分) 1.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该法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说明( ) ①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做到有法可依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 ④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总和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我国立法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下列关于宪法、刑法、民法之间关系的图示正确的是( ) 3.考生陈某盗用考生林某的录取通知书,冒名顶替到大学报到。林某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审理时因普通法律缺乏明确规定,便直接依据宪法判决林某胜诉。这说明( ) A.宪法可以代替普通法律 B.普通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全面、不科学 C.人民法院可以随意根据宪法或者普通法律判案 D.宪法是公民权利保障体系的核心 4.八年级(1)班“齐心协力”组在研究“中国共产党与宪法的关系”课题,以下同学的结论正确的是( ) ①小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中国共产党可以不受宪法的约束 ②小丽:我国宪法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方针、政策的法律化 ③小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就必须模范地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 ④小强:中国共产党是居于领导地位的执政党,在实践中不必坚持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活动范围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自2016年1月1日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开始实施。实行这一制度有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 ①崇尚宪法权威 6 ②依照宪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③维护宪法尊严 ④把宪法作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这一规定的目的是( ) A.为了保护公民的某些权利 B.为了限制公民的某些权利 C.为了使公民更多地享受某些权利 D.为了使公民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 7.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也是青少年热爱祖国的具体表现。下列行为能体现这一认识的是( ) ①发现可疑情况立即报告 ②将国家秘密发布在微博、微信上 ③参加国防与安全意识教育活动 ④为安全机关执行公輕供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名未成年学生在埃及著名历史文物某神庙的浮雕上刻下极具中国特色的“XXX到此一游”几个大字,引起国人一片热议。下列热议中正确的是( ) A.该同学的做法无可厚非,他有言论出版自由 B.未成年人没有署名权,不能随意在文物上署名 C.该同学正确行使了作为一名游客的正当权利 D.该同学在观赏历史文物时应履行保护文物的义务 9.下列能反映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有( ) ①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②公民有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但不得侮辱他人人格 ③公民有通信自由权,但不得泄露国家秘密 ④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漫画《定罪》警示我们( ) 6 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享受网络便利,就应遵守必要的网络义务 ②公民有言论的自由,但不得利用言论侮辱诽镑他人,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③凡是不承担责任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都要受到刑法的制裁 ④网络是块“是非之地”,青少年最好远离它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11.下列选项中能够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的经济是( ) A.公有制经济 B.国有经济 C.混合所有制经济 D.集体经济 12.下列关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它是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途径 ②它是我国基层政权机关的有机组成部分 ③它主要包括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④它是基层民主要实现形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2017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最局人民法院、最闻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等;表决通过了关于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等。材料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议程表明( ) ①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大负责,并受它监督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最高行政权和最高决定权 ③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 ④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A.②③④ B.①②④ 6 C.①③④ D.①②③ 14.2017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通过了民法总则等。对此,下列看法不正确的是( ) A.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我国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15.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郑家庄村,是全国闻名的民族团结示范村。这个120多户的小村庄,聚居着7个民族。小亮和同学们慕名来到郑家庄,感受它的魅力。村党支部书记热情接待了他们,向他们详细介绍了村里的民族关系。在介绍中,支部书记会提到( ) ①各民族生活习俗相同 ②各族群众和睦相处 ③各族群众互帮互助 ④各族群众亲如一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16.下列关于选民证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本次选举为间接选举 ②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③选民依法享有选举权 ④体现了政府依法行政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7.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这句话表明( ) ①法律是自由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 ②自由与法律是根本对立的 6 ③行使自由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 ④法律限制了人们的自由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18.2017年7月19日,江苏常熟警方查获了一名针对“7•16”纵火案的谣言散布者陈某某。目前,陈某某被常熟市公安局依法处以行政拘留三日的处罚。此事件说明( ) ①公民行使权利不得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 ②对公共事件公民没有权利评论 ③公民应该依法行使言论自由权 ④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9.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这样做( ) ①表明我国政府努力践行平等 ②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③表明党和政府已逐渐消除了不平等现象 ④表明我国已经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20.“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现实社会生活中亿万人民的迫切期待。这是因为维护公平正义有利于( ) A.增强公民的权利意识 B.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 C.杜绝违法犯罪行为 D.根除不公平现象 二、材料分析题(共4题,共16分) 1.2016年1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第3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努力为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作出贡献。 ⑴针对两个“首先1V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予以解释。 (2)请你就如何落实画线部分所示的要求向中学生建言。 2.继闪客、博客、播客、换客之后,如今网上流行的就是“晒客”。所谓晒客,就是热衷于用文字和照片将私人物件以及私人生活放在网上曝光、与人分享的网友。“晒客”族的一个口号就是:“只有不想晒的,没有不能晒的。” 6 针对上述材料,同学们展开激烈讨论,下面是王海和李红的观点,请你进行评价。 3.“总有一瞬,让你悴然心动;总有一眼,让你爱上重庆”。 下列表格中展示的是某校九年级学牛眼中的重庆。 眼中的重庆 国情国策知识 2016年,重庆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8760.5亿元,增长12.1%,占全市经济的49.9%;民营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9.2%,稳增长作用持续增强。在重庆市工商联的引导下,2016年5000余家重庆民企参与精准扶贫,为4.7万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 (1) 2017年1月,重庆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审查了市人民政府《关于重庆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7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重庆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选举出重庆市市长 (2)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重庆市有56个民族,常住少数民族人口193万。2016年重庆市新增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维权服务站点27个,新增民族团结教育基地2个;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制度,主城区250多名党政干部与300多名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结对子”…… (3) 请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它们所体现的国情、国策相关知识。 4.2017年2月,教育部印发《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点》,要点中指出,制订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就学政策。指导各地做好义务教育学生免试就近入学工作。落实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升学考试政策。督促有关省市特别是特大型城市,结合户籍制度改革和本地实际,进一步完善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政策。 综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教育部积极推行“异地高考”“就近人学”等政策有何意义?(两方面即可) (2)在我们生活中,还存在哪些不公平的现象? (3)为维护社会公平,我们青少年能做些什么?(三方面即可) 6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