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6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河北专版)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为符合题目要求的) 1.章太炎曾在《中国立宪问题》中对当时的政治状况直截了当地说:“不能变法当革,能变法亦当革;不能救民当革,能救民亦当革。”可见章太炎应是( ) A.维新派 B.革命派 C.洋务派 D.实业派 2.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联合华侨,成立兴中会,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鞑虏”指的是( ) A.西方列强 B.清朝政府 C.少数民族 D.北洋军阀 3.历史研究小组在研究某个政治组织时,搜集到了如图所示材料,他们在研究的是( ) A.兴中会 B.同盟会 C.强学会 D.共产党 4.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纲领阐发为“民族主义”。这一思想( ) A.完全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 B.与维新派的政治目标一致 C.延续了民主共和国的精神 D.推动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5.“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这场运动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材料中“这场运动”指的是(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护国战争 D.五四运动 6.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他主要肯定辛亥革命( ) A.增强了民族民主意识 B.推翻了封建帝制 C.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D.实现了民族独立 7.有学者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结束了朝代国家,而取而代之以共和国家”。他充分肯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中国政治体制的贡献是( ) A.推翻清朝统治 B.建立民主共和制 C.推翻封建制度 D.建立君主立宪制 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限制行政权的措施,较之英法更为变本加厉,但对于行政权如何反过来制约立法,却没有一条具体的规定。这说明资产阶级革命党人( ) A.迫切希望废除专制制度 B.违背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C.对西方民主政治认识肤浅 D.有关法律意识比较淡薄 9.毛泽东说:“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以下符合“有缺点”的是( ) A.没有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只代表了资产阶级利益 B.是由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时清政府还没有灭亡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没有提到推翻帝国主义统治 10.“年轻的、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人……他们中的一些人……试图在中国建立一些与他们从国外,尤其是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完全一样的制度。他们所建立的制度自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材料分析的是辛亥革命( ) A.发生的背景 B.失败的原因 C.建立的制度 D.成功的原因 11.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展开研究性学习,他们收集了下面四幅图片,由此确定的最恰当的研究主题是( ) A.向西方学习的中国 B.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化 C.中国旧式农民起义 D.孙中山救国思想的转变 12.“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确是袁世凯。”这副挽联中提及的事件最终引发了( ) A.护国战争 B.武昌起义 C.安庆起义 D.二次革命 13.□□□□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打倒了窃国大盗袁世凯,制止封建帝制死灰复燃,再造了共和,挽救了国家,巩固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它的功绩永载史册。“□□□□”应指的是( ) A.戊戌变法 B.二次革命 C.护国战争 D.护法运动 14.1915年末,袁世凯决定第二年登基。蔡锷与老师梁启超宣誓讨袁,一个用枪,一个用笔来捍卫共和。云南于1915年12月25日宣布独立,贵州亦宣布独立。袁的两员大将段祺瑞和冯国璋均以有病为托词,婉拒就任征讨护国军的统帅。这从另外一面反映了辛亥革命( ) A.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B.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C.开启了中国政治的近代化 D.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15.《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 A.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时期 B.护国战争时期 C.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期 D.袁世凯死后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16.(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革命爆发之初,……圣路易斯的《全球民主报》认为中国的革命,是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上华盛顿等人民主共和理想在中国的实现。《美国亚洲协会杂志》将革命看作“中国复兴过程中一个必然的事件”。特别是《明尼阿波利斯日报》将孙中山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看作震撼世界的大事件,将之比作“美洲的发现、罗马帝国的灭亡”。 材料二 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历史上很少见到如此惊人的革命,或许可以说,从来没有过一次规模相等的、在各个阶段中流血这样少的革命,革命的最后阶段是否已经达到目的,这是未来的秘密…… (1)从材料一看,美国舆论对“革命”持怎样的态度?(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此次“革命”的特点。(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归纳“革命”产生的影响。(4分) 17.(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虽然当时他们没有声音,但一旦改革失败,他们就会表现出一股很强的义愤。“戊戌六君子”被杀的时候,不少老百姓其实是叫好的,他们都认为国家杀了奸臣。对老百姓而言,康梁就是奸臣。在这里,我们也必须提到另一个问题:对于变法来说,启蒙可能是一个方面,而文化的改造一直会是个难题。这个难题一直困扰着近代中国的历史选择和变法取向。 材料二 孙中山晚年颇为深刻地认识到,建立共和,“民权何由而发达?则从团结人心,纠合群力始”。可是,“十年以前,非特一般人不知共和为何物,即知识阶级亦鲜解共和真理”,更有甚者,许多人“不但不知共和的好处,反而希望清朝复辟”。……“至于欧美的风土人情和中国不同的地方是很多的,如果不管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像学外国的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1)材料一中民众对变法的态度是怎样的?(1分)这与哪一运动有关?(1分) (2)据材料二,归纳孙中山认为中国民主共和政体失败的原因有哪些。(4分) (3)上述材料共同表明近代中国探索民主道路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2分) 18.(12分)探究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的失败之处的真正体现,在于民主革命派没有能够保持住政权。政权被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集团窃夺,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下,中国在政治上仍是专制主义,只不过从君主专制变成了军阀专制、官僚专制。同盟会纲领中的民权主义没有得到完整全面的实行,这造成了辛亥革命的失败。 材料二 为维护在长江流域的经济利益,各国驻华公使向南京临时政府施加压力,他们拒绝承认南京临时政府的合法地位,声称必须由袁世凯“统一”南北,还出动军舰在长江上示威,劫掠中国海关税收,以加剧南京临时政府的财政困难。 材料三 南京临时政府内部矛盾重重,致使孙中山的北伐无法进行。以北洋新军为主体的清军在对武昌的进攻中所表现出来的军事能力,大大震惊了革命党人和立宪派人物。他们对如何抗击袁世凯缺乏必要的信心,许多人表示出与袁氏谈判的浓厚兴趣;另一些人则希望利用袁世凯手中的军队胁迫清帝退位,从而达到兵不血刃地彻底推翻清朝统治的目的,黄兴、宋教仁亦持此主张。孙中山只好让步,答应只要袁世凯胁迫清帝退位,赞成共和,他“即可正式宣布解职”。在得到孙中山的承诺后,袁世凯胁迫清帝于1912年2月12日宣布退位。 (1)材料一中的“同盟会”成立于哪一年?(2分) (2)材料一认为辛亥革命失败,其依据是什么?(2分)试据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提示:需答对4个原因)(8分) 答案 一、1.B 点拨:根据题干“不能变法当革,能变法亦当革;不能救民当革,能救民亦当革”可知,章太炎主张进行革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所以B符合题意。 2.B 3.B 4.D 5.B 6.A 7.B 点拨:辛亥革命完成了中国从王朝国家到民族、民主国家的历史跨越,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建立后,践行民主立国、共和建国、宪政治国的理念,赋予中国社会以新的现代性飞跃,对中国政治进行前所未有的改造,中国政治从此开始迈进现代化的轨道。《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作为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对中国政治体制的贡献是建立民主共和制。 8.C 点拨:从材料“但对于行政权如何反过来制约立法,却没有一条具体的规定”可知,渴望废除专制制度不是对材料的全面表述,故A错误;材料体现了行政权受到制约,而没有限制立法权,不能反映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权没有分立,故B错误;材料中对行政权、立法权的规定,体现出革命党人没有真正领悟西方民主政治的分权本质,故C正确;材料中体现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没有规定行政权对立法权的限制,不是法律意识淡薄的表现,故D错误。 9.A 点拨:依据题干信息“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可得出正确答案是A。B、D不符合题干设定。C本身说法错误。 10.B 11.B 12.D 13.C 14.D 15.D 二、16.(1)持肯定的态度(或持支持的态度)。 (2)付出代价较少(或避免了大规模流血斗争;以较为和平的方式进行等。大意相符即可)。 (3)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较为和平地确立了中国的民主共和政体等。(答出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注意:必须是材料所体现的影响,如答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则不得分) 17.(1)态度:反对,不认同。运动:戊戌变法。 (2)民主共和思想没有深入人心(或缺乏共和政治的社会基础;缺乏对共和思想的认识;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国民素质较低);缺乏对国情的正确认识等(或国情不同,照搬别国模式)。(意思相近即可) (3)提高国民素质(或进行文化改造)。(意思相近即可) 18.(1)1905年。 (2)依据:没有实现民权主义(或没有守住政权)。 原因:列强的支持;革命党人的妥协(或南京临时政府的妥协);袁世凯拥有重兵;南京临时政府的内部矛盾;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等。(答出其中4点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