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6 发布 |
- 37.5 KB |
- 16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课件第五章 物态变化
第五章 物态变化 JK 版 八年级上 第 1 节 物态变化与温度 1 .任何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温度、压强影响下将显现不同的物态。人们常说“物质有三态”,比如水,通常以 ______ 态、 ______ 态、 ______ 态三种形态出现。 固 液 气 2 .自然界中的水有很多种形态,属于固态的有 _______ ,属于液态的有 _______ ,以气态形式存在的有 ______ 。 ( 填序号 ) a .雨 b .雪 c .冰雹 d .水蒸气 e .露 f .霜 g .雾 【 点拨 】 雾和露都是液态水滴。 【 答案 】 b 、 c 、 f ; a 、 e 、 g ; d 3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下列说法中的冷热不是指温度的是 ( ) A .今天不太热 B .给食物加热 C .天冷加点衣服 D .开水慢慢变冷 B 4 . 0 ℃ 的冰与 0 ℃ 的水比较 ( ) A .冰冷 B .水冷 C .一样冷 D .冷热无法比较 C 5 .关于温度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B .常见的温度计有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和寒暑表 C .所有的温度计的分度值都相同 D .不同温度计的量程不同 C 6 .摄氏度的规定: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 ________ 摄氏度,沸水的温度规定为 ________ 摄氏度,在 0 ℃ 和 100 ℃ 之间分成 100 等份,每一等份表示 ________ 。 0 100 1 ℃ 7 . 【 中考 • 梧州 】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温度计的示数为 39 ℃ B .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0.1 ℃ C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D .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 点拨 】 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前,要先看清量程和分度值。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1 ℃ ,示数为 39 ℃ 。 【 答案 】 A 8 . 【 中考 • 湘西州 】 在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时,如图所示的 a 、 b 、 c 三种方法,正确的是 ( ) A .方法 a B .方法 b C .方法 c D . a 、 b 、 c 三种方法都对 B 9 . 【 中考 • 黄冈 】 在测量水的温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做法如图甲所示。该做法存在的错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 改正错误后,温度计的 示 数 如图乙所示,则水的温度 为 ________ 。 温度计的玻璃泡未完全浸没到被测 液体中 22 ℃ 10 .对于水银体温计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其分度值为 0.01 ℃ B .它利用了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 C .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D .可以不采取任何措施进行连续测量 C 11 . 【 中考 • 湘西州 】 如图所示为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体温计的读数是 ________℃ 。 【 点拨 】 由图知,左图温度计为体温计,体温计分度值为 0.1 ℃ ,示数为 36.9 ℃ 。 【 答案 】 36.9 12 . 【 中考 • 泰安 】 如图所示,该温度计的示数为 ________℃ 。 【 点拨 】 读取温度计的示数时,首先应找到温度计零刻度线的位置,明确被测量温度是高于 0 ℃ 还是低于 0 ℃ ,再读取示数。 【 答案 】 - 6 13 . 【 中考 • 上海 】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 ) A . 25 ℃ B . 33 ℃ C . 37 ℃ D . 42 ℃ C 14 .甲、乙两盆水中都有冰块,甲盆里的冰块多些,乙盆里的冰块少些,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阴凉处,两盆里的冰块都未完全熔化,那么 ( ) A .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的高 B .乙盆水的温度比甲盆的高 C .两盆水的温度相同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C 15 .冬天乌苏里江气温低到- 50 ℃ ,冰面之下的河水仍然在流动,则与冰交界处水的温度是 ( ) A .- 50 ℃ B . 0 ℃ C .低于 0 ℃ ,高于- 50 ℃ D .无法判断 【 点拨 】 冰下和水的交界处,有冰有水,为冰水混合物,其温度等于 0 ℃ 。 【 答案 】 B 16 .体温计内有一段很细的弯曲管子,它的作用是 ( ) A .阻碍水银受热膨胀 B .阻碍水银遇冷收缩 C .水银受热膨胀能通过它,遇冷收缩通不过 D .无论膨胀还是收缩,玻璃泡和直管中的水银都能通过 C 17 .体温计能精确到 0.1 ℃ ,这是因为 ( ) A .体温计玻璃泡内的水银比一般温度计多 B .体温计测量范围小 C .体温计短 D .体温计玻璃泡的容积比玻璃管的容积大得多 D 18 . 【 中考 • 枣庄 】 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 38 ℃ ,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 38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 B .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 C .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 D .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 【 点拨 】 病人甲的体温是 38 ℃ ,由于体温计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在离开人体读数时,体温计液柱不会下降,所以读数仍会是 38 ℃ 。用没有甩过的示数停留在 38 ℃ 的体温计测量乙的体温时,若乙的体温低于或等于 38 ℃ ,体温计液柱不变化,仍为 38 ℃ ;若乙的体温高于 38 ℃ ,液柱会上升,示数大于 38 ℃ 。可见病人乙的温度可能等于或低于 38 ℃ ,但不可能高于 38 ℃ 。 【 答案 】 C 19 .小明的体质较弱,容易感冒,为了能够及时掌握小明的身体情况,妈妈要求小明每天都要测量体温。一天早上,小明照例测量体温后,用力甩了甩体温计,随后将体温计放在窗台上,上学去了,晚上回家发现体温计的示数为 ________℃( 如图所示 ) 。他以此判断今天的最高气温应 ________( 填“<”“>”或“=” ) 这个示数。 【 点拨 】 当体温计的示数达到 36.5 ℃ 后,即使环境温度降低了,体温计中的水银柱也不能自动退回玻璃泡中。 【 答案 】 36.5 ;= 20 .在练习使用温度计时: (1) 在使用温度计以前,应该观察它的 ________ ,认清它的 ________ 。 量程 分度值 (2) 下列是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请将各步骤的标号按正确的操作顺序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A .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B .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C .使温度计和被测物体接触几分钟; D .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E .取出温度计; F .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______________ 。 BAFCDE 21 .有一支刻度不准的温度计,用它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读数是 4 ℃ ,在标准大气压下,用它测量沸水的温度,读数为 96 ℃ 。用这支温度计测量某室内温度时,读数为 27 ℃ ,则该室内的实际温度是多少? 第五章 物态变化 JK 版 八年级上 第 2 节 熔化和凝固 1 .下列各物质中,全部都是晶体的一组是 ( ) A .石英、玻璃、金属 B .冰、食盐、金属 C .松香、水晶、金属 D .海波、金刚石、沥青 【 点拨 】 玻璃、松香、沥青都是非晶体。 B 2 . 【 中考 • 兰州 】 沥青路面在烈日下由硬变软,在这个过程中沥青的温度不断升高,说明沥青是 ________( 填“晶体”或“非晶体” ) 。 非晶体 3 . 【 中考 • 广州改编,多选 】 通过热传递,某物体从固态变为液态,如图是该过程物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此物体是非晶体 B .此过程是熔化过程 C . t = 0 时刻物体温度为零 D . 0 ~ t 1 这段时间,物体要吸热 【 点拨 】 从图像可以看出,此物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所以此物体是晶体;物体吸热,温度升高,继续吸热,温度不变,此过程是熔化过程; t = 0 时,温度不一定为零; 0 ~ t 1 这段时间,物体一直吸热,故 D 正确。 【 答案 】 BD 4 .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AB 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它的熔点也在升高 B . BC 段表示该物质有一定的熔点,因此 它 是 晶体 C . BC 段表示该物质温度不随时间改变 , 说明 该物质已经完全熔化 D .该曲线可能是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B 5 . 【 中考 • 大庆 】 有两种固体甲和乙,其熔化图像如图所示,则甲是 ________( 填“晶体”或“非晶体” ) ;甲和乙在熔化过程中主要区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 点拨 】 甲图有一段时间该物体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说明此图是晶体的熔化图像;乙图温度不断升高,是非晶体的熔化图像。 【 答案 】 晶体;甲有熔点,乙没有熔点 6 .已知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为- 117 ℃ 、- 30 ℃ 、- 38.8 ℃ 。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 90 ℃ 左右,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该选用 ( ) A .酒精温度计 B .煤油温度计 C .水银温度计 D .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 【 点拨 】 煤油低于- 30 ℃ 时和水银低于- 38.8 ℃ 时均为固态,所以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无法测量- 90 ℃ 左右的低温,而- 90 ℃ 左右时的酒精仍为液态,所以酒精温度计可以测量- 90 ℃ 左右的低温。 【 答案 】 A 7 . 【 中考 • 佛山 】 小明利用电冰箱制一些冰块,他在制冰盒里倒入一些冷水,然后放入电冰箱冷冻室,过一段时间冰块就制好了,下列图中可以表示制冰过程中水的温度变化曲线的是 ( ) B 8 . 【 中考 • 黄冈改编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画“糖人”,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其作画过程是艺人先将红 ( 或白 ) 糖放在热锅里,由于热传递,糖的温度升高而 ________ ,然后用小勺子将糖汁倒在玻璃上或刻画有戏曲人物、小动物等的造型模板上,待糖汁 ________ 后,栩栩如生的“糖人”就制成了。 ( 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 熔化 凝固 9 .寒冷的冬天,沾满油污的盘子用温度较高的热水洗涤效果特别好。这是因为水温超过了油污的 ________ ,而使油污 ________ 的缘故。 熔点 熔化 10 .海波的熔点是 48 ℃ ,则 48 ℃ 的海波 ( ) A .一定是固态 B .一定是液态 C .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 D .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 点拨 】 海波是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吸收热量,但是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温度在 48 ℃ 时,海波可能还没有开始熔化,也可能正在熔化过程中,还可能刚好熔化完。 【 答案 】 D 11 . 【 中考 • 自贡 】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 .甲物质的熔点为 210 ℃ C .乙物质在 BC 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 .乙物质在 BC 段温度不变,不吸热 【 点拨 】 甲物质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没有熔点,是非晶体。乙物质熔化时有温度不变的过程,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是晶体,故 A 、 B 错误;乙物质在 BC 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 C 正确;乙物质在 BC 段处于熔化过程,此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 D 错误。 【 答案 】 C 12 . 【 中考 • 贺州 】 将装有碎冰的试管插入装有冰粒的烧杯中间,然后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当烧杯中的冰熔化一半时,试管中的冰 ( ) A .没有熔化 B .熔化一半 C .熔化小于一半 D .熔化超过一半 【 点拨 】 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当烧杯中的冰熔化一半时,烧杯内的冰水混合物温度为 0 ℃ ;试管内的冰虽达到熔点 0 ℃ ,但与烧杯内冰水混合物温度相同,不能吸热,故无法熔化。 【 答案 】 A 13 .学习物态变化时,老师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放热结冰温度不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吸热化水温度未升”。该对联先后包含的两种物态变化分别是 ________ 和 ________ ,它还说明了冰是一种 ________( 填“晶体”或“非晶体” ) 。根据对联可知冰的熔化条件是温度达到 ________ ,且继续吸热。 凝固 熔化 晶体 熔点 14 . 【 中考 • 无锡 】 如图是“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蜡烛应碾碎后放入试管中 B .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蜡烛内部 C .“水浴法”加热可以使蜡烛受热均匀 D .蜡烛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上升,说明蜡烛是晶体 【 点拨 】 蜡烛碾碎后放入试管中,可使蜡烛均匀受热,故 A 正确;用温度计测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蜡烛内部,故 B 正确;“水浴法”加热可以使蜡烛受热均匀,故 C 正确;蜡烛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上升,说明蜡烛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非晶体,故 D 错误。 【 答案 】 D 15 . 【 中考 • 云南 】 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1) 如图甲的器材组装有一不当之处是 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使晶体受热均匀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 出 一条即可 ) 。 【 点拨 】 实验中采用水浴法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并且用搅拌器不断搅拌,这样做可以使晶体受热均匀,但是实验装置中试管内的物质没有全部在水面以下,会影响实验效果。 【 答案 】 试管内晶体露出水面受热不均匀;采用水浴法并用搅拌器搅拌 (2) 待温度升高到 40 ℃ 开始,每隔 1 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根据记录的数据得到如图乙的图像,则该晶体的熔点是 ________℃ , 熔化 经历 了 ________min 。 【 点拨 】 该晶体的熔点是 48 ℃ ,熔化从第 5 min 开始到第 10 min 结束,持续了 5 min 。 【 答案 】 48 ; 5 (3) 另一小组的同学发现,在晶体熔化过程中撤去酒精灯,晶体还会继续熔化,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晶体可以继续 ________( 填“吸收”或“放出” ) 热量。 【 点拨 】 在晶体熔化过程中撤去酒精灯,晶体还会继续熔化,原因是烧杯内水的温度高于试管内晶体的熔点,两者存在温度差,晶体可以继续吸收热量。 【 答案 】 水的温度高于晶体的熔点;吸收 16 . 【 中考 • 枣庄 】 小明和小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想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水结成的冰好,还是用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1) 在选择温度计时,有量程为“- 2 ~ 102 ℃” 和“- 20 ~ 102 ℃” 的温度计,应选择量程为 ________ 的温度计,这样选择的原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点拨 】 使用量程为- 20 ~ 102 ℃ 的温度计,主要是考虑盐水的凝固点低于- 2 ℃ 时,便于测出盐水的凝固点。 【 答案 】 - 20 ~ 102 ℃ ;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低于- 2 ℃ (2) 在测量过程中,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的盐水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 200 mL ,小明加了 1 汤匙的盐,而小华加了 3 汤匙的盐,由此做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他们进行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点拨 】 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看出,盐水的浓度一直在变大,而盐水的凝固点先降低后又升高。 【 答案 】 先降低后升高 (3) 你认为给冷藏盒中药品降温最好选用 ________________( 填“冰”或“适当浓度的盐水结成的冰” ) 。 【 点拨 】 药品要求在 0 ℃ 以下存放,要求所选物质的熔点在 0 ℃ 以下,冰的熔点是 0 ℃ ,适当浓度的盐水结成的冰的熔点低于 0 ℃ ,所以给冷藏盒中药品降温最好选用适当浓度的盐水结成的冰。 【 答案 】 适当浓度的盐水结成的冰 (4) 实验后,他们联想到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点拨 】 寒冷的冬季,向积雪撒盐,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使积雪的熔点降低,便于积雪熔化。 【 答案 】 积雪上撒盐使雪的熔点低于 0 ℃ ,积雪便于熔化 第五章 物态变化 JK 版 八年级上 第 3 节 汽化和液化 第 1 课时 汽 化 1 . 【 中考 • 十堰 】 我们经常在加油站看到警示性标志牌:“禁打手机”“熄火加油”,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发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 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 ) 。 汽化 2 .在敞开的水壶里烧水,使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 ( ) A .逐渐升高 B .不变 C .逐渐降低 D .忽高忽低 B 3 . 【 中考 • 呼和浩特改编 】 炎炎夏日,洒了水的地面、晾在阳光下的湿衣服,过一会儿就变干了;烧开着的水,过一会水就变少了。这两种热现象,前者发生的是 ________ ,后者发生的是 ________ 。 ( 均填“沸腾”或“蒸发” ) 蒸发 沸腾 4 . 【 中考 • 柳州 】 如图是四个装有水的开口容器,同时同地放在阳光下,其中蒸发最快的是 ( ) C 5 . 【 中考 • 咸宁 】 在一些洗手间装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关于热风干手器利用了哪几种方法加快水的蒸发,以下选项中正确、全面的是 ( ) ① 提高液体的温度 ②增大液体的表面积 ③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A .①② B .① 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 点拨 】 热风干手器吹出的空气温度高,提高了水分的温度;把手伸开,可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吹出的风使手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加快,可使手上水分蒸发加快。 【 答案 】 D 6 . 【 中考 • 凉山 】 在炎热的夏天,凉山州部分县市气温高达 35 ℃ ,小马同学在家使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凉爽,是因为 ( ) A .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够降低气温 B .电风扇吹出的风为冷风 C .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吸收人体的能量 D .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 D 7 . 【 中考 • 无锡 】 在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氮的沸点为- 196 ℃ ,在牛奶、奶油等冰激凌原料上,涂上液态氮它会迅速 __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 ) 成气态,同时 ________( 填“吸收”或“放出” ) 热量使牛奶、奶油中的水凝固成冰,制成“液氮冰激凌”。 汽化 吸收 8 .室内温度为 20 ℃ ,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温度计读数随时间变化的是 ( ) 【 点拨 】 酒精蒸发吸热,能使它附着的温度计温度下降;酒精蒸发完以后,受空气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直到和周围温度相同时,不再上升。 【 答案 】 C 9 . 【 中考 • 黔东南 】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的特点。 (1) 请指出图甲中的操作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点拨 】 由图甲可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壁,会使测量结果不准确。 【 答案 】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壁 (2) 如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由图乙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水继续吸热,温度 ____________ 。 【 点拨 】 由图乙可知,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不变 (3) 为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 _________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 点拨 】 水沸腾后,若撤去加热源,则水不再吸收热量,就不能维持沸腾状态,故应停止加热,观察水是否能够继续沸腾。 停止加热 (4) 小明再次实验时为节省加热时间,减少了水的质量,请在图乙中画出大致能体现这项措施的图线。 【 点拨 】 水原来是第 10 min 时开始沸腾,当减少水的质量后,在 10 min 之前就开始沸腾,但沸点不变。 解:如图所示。 10 . 【 中考 • 桂林 】 一天,小熊在实验室里进行了“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活动。 (1) 如下是部分操作过程: ①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 A 、 B 上,同时滴上 ______( 填“等量”或“不等量” ) 的酒精; ②使玻璃板 A 上的酒精表面积变大,玻璃板 B 不做处理,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③观察两块玻璃板上酒精蒸发的快慢。 【 方法规律 】 由 控制变量法 可知,应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 A 、 B 上,同时滴上等量的酒精。 【 答案 】 ①等量 (2) 上述活动是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 ____________( 填“液体温度”或“液体表面积” ) 的关系,会观察到玻璃板 ________( 填“ A ” 或“ B ”) 上的酒精蒸发得快些。 【 方法规律 】 由实验操作可知,这是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由于其他条件相同,玻璃板 A 上酒精的表面积大,因此玻璃板 A 上的酒精蒸发得快些。 【 答案 】 液体表面积; A (3) 小熊在进行实验时不小心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了酒精中,将其拿出后,温度计的示数会暂时 ________( 填“变大”或“变小” ) ,这是因为酒精蒸发 ________( 填“吸热”或“放热” ) 造成的。 【 方法规律 】 由于酒精蒸发要吸热,故玻璃泡上沾有酒精的温度计示数会暂时变小。 【 答案 】 变小;吸热 11 . 【 中考 • 西宁 】 如图所示,在标准大气压下,烧杯甲和试管乙内都装有水,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使甲烧杯中水沸腾,若不断加热,乙试管中水 ________( 填“能”或“不能” ) 沸腾,因为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点拨 】 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尽管不断吸热,但烧杯中水的温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点不变;试管中的水从烧杯中的水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和烧杯中水的温度相同,就不能从烧杯中的水继续吸热,故乙试管中水不能沸腾。 【 答案 】 不能;温度能达到沸点,但无法继续吸热 12 . 【 中考 • 毕节 】 小李同学观看表演“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 287 ℃ ,醋的沸点为 60 ℃ ,当温度达到 ______℃ 时锅中的“油”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油”和放入其中的铁球的温度 ________( 填“会”或“不会” ) 升高,当 ________________ 后,继续加热,就不可能赤手从油锅中取铁球了。 【 点拨 】 由于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醋的沸点是 60 ℃ ,当锅中的液体温度达到 60 ℃ 时液体就会沸腾。液体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因此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不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 60 ℃ 。只有当醋全部汽化后,再继续加热,“油”的温度才会升高。 【 答案 】 60 ;不会;醋全部汽化 13 . 【 中考 • 曲靖 】 小静同学做有关水沸腾的实验,情景如图所示。 (1) 根据表格数据,为了完成实验,应选用 __________ ( 填“酒精”或“水银” ) 温度计。 种类 酒精 水银 沸点 78 ℃ 357 ℃ 【 点拨 】 水的沸点大约是 100 ℃ ,使用酒精温度计,在水温达到 78 ℃ 时,酒精变为气体,酒精温度计不能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继续进行工作。 【 答案 】 水银 (2) 用如图甲的装置加热水,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计示数 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 【 点拨 】 用如图甲的装置加热水,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计示数保持不变。 不变 (3) 如图乙,停止加热后: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上冷水,会看到烧瓶内的水再次沸腾,这是因为浇上冷水后,烧瓶内气压 ________ ,水的沸点 ________ 。 【 点拨 】 当向瓶底浇冷水时,瓶内气体温度突然降低,瓶内液面上方气压减小,导致沸点降低,因此水会重新沸腾起来。 【 答案 】 减小;降低 第五章 物态变化 JK 版 八年级上 第 3 节 汽化和液化 第 2 课时 液 化 1 . 【 中考 • 天津 】 取出在冰箱中被冷冻的金属块,擦干后放一会儿,其表面会变湿。此现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A .汽化 B .液化 C .熔化 D .凝固 B 2 .下面的各种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 A .早晨小草和树叶上的露珠 B .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变干了 C .钢水浇铸成钢件 D .冰块正在慢慢化成水 【 点拨 】 地上的水变干是汽化现象,钢水变钢件是凝固现象,冰块化成水是熔化现象。 【 答案 】 A 3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医护人员必须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上口罩和眼罩。眼罩的眼镜片常常模糊不清,这是由于水蒸气的 __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 ) 现象而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会 ________( 填“吸收”或“放出” ) 热量。 液化 放出 4 . 【 中考 • 安顺 】 气锅鸡是常见的一道菜,其做法是将盛有小鸡块和佐料的气锅 ( 如图 ) 放在盛有清水的汤锅之上,再放到火上蒸。为了保持鸡肉原汁原味,主要是蒸气通过气锅中间的气嘴将鸡蒸熟。汤汁是蒸气 __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 ) 形成的。 【 点拨 】 汤汁是热的蒸气遇到冷的气锅和鸡肉液化形成的。 【 答案 】 液化 5 .青藏铁路路基两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细、高约 2 m 的铁棒 ( 如图所示 ) ,叫热棒。热棒在路基下还埋有 5 m 深,整个棒体是中空的,里面灌有液氨。热棒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受热发生 ① ,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导给空气,气态氨因此冷却 ② 变成了液态氨,又沉入了棒底。这样,热棒就 相当于 一 个天然“制冷机”。请问文中空格处的 物态 变化 名称是 ( ) A .①汽化 ②液化 B .①液化 ②汽化 C .①熔化 ②液化 D .①熔化 ②凝固 【 答案 】 A 6 . 【 中考 • 呼伦贝尔改编 】 异丁烷和甲基丙烷作为新的制冷剂,已经代替氟利昂成为电冰箱中新的热量“搬运工” ( 较多的氟利昂会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 ) ,当液态制冷剂进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后,吸走热量,此时制冷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A .熔化 B .液化 C .凝固 D .汽化 D 7 . 【 中考 • 内江 】 夏天,从冰箱中取出饮料瓶,可观察到瓶子表面有小水珠,擦干后很快又形成,形成小水珠的物态变化是 __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 ) ,该过程中要 ________( 填“吸热”或“放热” ) 。 液化 放热 8 . 【 中考 • 淮安 】 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装有水的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烧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 ________ 造成的,而瓶口上方的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是由于水蒸气发生 ________ 形成的,该 变 化 过程需要 ________ 热。 ( 前两空均填 物 态 变化名称 ) 【 点拨 】 当用酒精灯给烧瓶中的水加热时,烧瓶中的水吸热会发生汽化现象,水变成水蒸气,瓶内的水减少;烧瓶中汽化的水蒸气上升遇到温度较低的金属盘就会液化形成小水滴,该过程需要放热。 【 答案 】 汽化;液化;放 9 . 【 中考 • 滨州 】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 .他可以选用量程为- 80 ~ 60 ℃ 的酒精温度计 B .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 C .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D .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所以水的沸腾有时候不需要吸收热量 【 点拨 】 酒精温度计的量程为- 80 ~ 60 ℃ ,而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 ℃ ,故 A 错误;甲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是沸腾前的情况,故 B 正确;“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不是水蒸气,故 C 错误;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并继续吸热,故 D 错误。 【 答案 】 B 10 . 【 中考 • 孝感改编 】 寒假,小华一家人驾车出去旅行时,小华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出现了一层水雾。打开除雾开关后,不一会玻璃上的水雾消失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水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 .水雾出现在前窗玻璃的外表面 C .水雾是空气液化形成的 D .水雾消失是汽化现象 【 点拨 】 水雾是车内水蒸气遇到冷的前窗玻璃内表面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水雾消失是汽化现象。 【 答案 】 D 11 . 【 中考 • 株洲,多选 】 沏茶时,玻璃杯的杯壁上常会出现水雾,一段时间后,水雾又消失了。关于这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水雾出现在玻璃杯的外壁上 B .水雾出现在玻璃杯的内壁上 C .“出现水雾”是液化现象,“水雾消失”是汽化现象 D .“出现水雾”是汽化现象,“水雾消失”是液化现象 【 点拨 】 沏茶时,玻璃杯上部的温度低于杯中水蒸气的温度,杯内水蒸气上升时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杯的内壁上,从而出现水雾,故 A 错误, B 正确;一段时间后,玻璃杯内表面上的水吸热又变为水蒸气,这是汽化现象,故 C 正确, D 错误。 【 答案 】 BC 12 . 【 中考 • 济宁 】 在某些干旱缺水的地区,人们常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收集土壤中的水分。土壤中的水分在接触塑料薄膜前发生了 ________(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 现象;水蒸气在塑料薄膜下凝结成水珠的过程中, ________( 填“吸收”或“放出” ) 热量。 【 点拨 】 土壤中的水分先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塑料薄膜再液化成小水珠,液化要放出热量。 【 答案 】 汽化;放出 13 .香蕉也能钉钉子,在香蕉上浇上适量的液氮,液氮 ________(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 而从香蕉中 ________( 填“吸收”或“放出” ) 热量,导致香蕉中的水凝固,坚硬无比,就能够钉钉子了。 汽化 吸收 14 . 【 中考 • 南京 】 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 a 、 b 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它是水蒸气, a 处较浓 B .它是水蒸气, b 处较浓 C .它是小水滴, a 处较浓 D .它是小水滴, b 处较浓 【 点拨 】 水蒸气是看不到的,我们看到的“白气”不是水蒸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是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壶嘴处温度较高,不易发生液化现象,也就不易出现“白气”,所以 a 处“白气”较浓。 【 答案 】 C 15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房间里相同的两壶水放在相同的电炉上都已烧开,我们可以看到 ________ 房间里的水壶壶嘴的上方“白气”较多,从而判断出 ________ 房间的气温较高。 【 点拨 】 由图可知,甲房间壶嘴的上方“白气”较多,而乙房间壶嘴的上方“白气”较少。“白气”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白气”多,表明房间温度低;“白气”少,表明房间温度高。 【 答案 】 甲;乙 16 .小明在实验室里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1) 在如图所示装置中,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气”,这是因为喷出 的 水蒸气 发生了 ________ 现象,雾状的 “白 气” 实际是 ________ 。 液化 小水滴 (2) 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玻璃片,会发现正对管口的玻璃片表面的温度将 ________(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 。 (3) 分析、归纳上述实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 。 升高 液化要放热 17 .如图所示装置中, A 为盛水的烧瓶, B 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 C 为温度计,玻璃管由 A 容器通入 B 容器的冷水中,对烧瓶 A 加热并使其中的水沸腾,隔一段时间会看到: B 容器中的水面会逐渐 ________ ,温度计 C 的示数 ________ ,这个过程中, A 容器中的水沸腾时产生 大量 ________ ,通过 玻璃管送入 B 容器的水中 , 发生 ________ 现象,同时放出 ____________ , 使 B 中的水量增加,温度 ________ 。 升高 升高 水蒸气 液化 大量的热 升高 第五章 物态变化 JK 版 八年级上 第 4 节 地球上的水循环 1 . 【 中考 • 泰州 】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 .樟脑丸逐渐消失 —— 熔化 B .铁水浇铸铁铸件 —— 凝华 C .擦酒精解暑降温 —— 汽化 D .秋末屋顶上结霜 —— 升华 C 2 . 【 中考 • 安顺 】 以下对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描述正确的 是 ( ) A .北方冬季外面冰冻的衣物也能晾干,属于凝固现象 B .浴室的镜子变模糊,属于液化现象 C .人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冷,属于升华现象 D .用久的日光灯管两端变黑,属于汽化现象 【 点拨 】 北方冬季外面冰冻的衣物也能晾干,是冰直接变成水蒸气,是升华现象。浴室的镜子变模糊,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人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冷,是人身上的水蒸发吸热造成的,属于汽化 ( 蒸发 ) 现象。用久的日光灯管两端会变黑,是钨丝先升华后凝华形成的。 【 答案 】 B 3 . 【 中考 • 荆门 】 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升华过程 B .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凝固过程 C .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液化过程 D .丙为固态,由丙到甲是熔化过程 【 答案 】 D 4 . 【 中考 • 攀枝花 】 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 0 ℃ ,此时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出现白霜,白霜形成的物态变化 是 ( ) A .液化 B .汽化 C .凝固 D .凝华 【 点拨 】 易拉罐下部和底部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固态的冰晶。 D 5 . 【 中考 • 郴州 】 为防止食物腐败变质,可利用冰块或干冰使食物降温。这是 因为 ( ) A .冰块和干冰熔化吸热 B .冰块和干冰升华吸热 C .冰块升华吸热、干冰熔化吸热 D .冰块熔化吸热、干冰升华吸热 D 6 . 【 中考 • 泰安 】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 A .湖水结成冰 B .樟脑丸变小 C .露珠的形成 D .雾凇的形成 B 7 . 【 中考 • 成都 】 小付买了一盒“雪月饼”,为了保持低温,工作人员在月饼包装盒内装入了一定量的干冰。回到家中,打开包装盒,发现周围空气出现了“白雾”,这是因为干冰在 _______ 过程中吸收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 _______ 成了小水滴。 ( 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 【 点拨 】 包装盒周围的“白雾”是盒内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 【 答案 】 升华;液化 8 .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 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 ③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 ④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③④ D . ①②③④ 【 答案 】 D 9 . 【 中考 • 宜昌 】 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中错误的 是 ( ) A .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 .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 .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 . “ 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 点拨 】 雾是液态的小水滴,它是室内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形成的。“冰花”是固态的小冰晶,它是室内热的水蒸气遇到很冷的玻璃直接凝华而形成的。液化的条件是遇冷,室内的水蒸气温度高,玻璃的温度低,室内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会发生液化现象,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凝华的条件也是遇冷,室内的水蒸气温度高,玻璃的温度很低,室内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玻璃会发生凝华现象,“冰花”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 答案 】 D 10.【 中考 • 怀化 】 在水循环中,高空中的水蒸气突然遇到强冷空气,温度急剧下降形成小冰晶,这种物态变化 属于 ( ) A .凝固 B . 升华 C .液化 D .凝华 D 11.【 中考 • 长沙 】“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 . “ 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 . “ 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 . “ 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 . “ 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 C 12.【 中考 • 河南 】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地面上江、河、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 _______ 成水蒸气,流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后 成小水滴或 _______ 成小冰晶,就形成了云。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冰晶将熔化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下落,形成雨水,汇集到江、河、湖、海中。 【 点拨 】 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水蒸气直接变成小冰晶是凝华现象。 【 答案 】 汽化;液化;凝华 13.【 中考 • 无锡 】 在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碘颗粒。为了能很快地观察到碘的升华现象,又要防止碘熔化,下列加热方式合适的 是 ( 碘 的熔点是 113.7 ℃ ,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 800 ℃) ( ) A .浸入开水中 B .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C .放入冰水混合物中 D .至于常温下的空气中 【 点拨 】 酒精灯外焰温度高于碘的熔点和沸点,这样碘容易发生熔化和沸腾现象,不利于研究碘的升华,用水浴法加热,水的沸点低于碘的熔点,碘不会发生熔化现象,但能发生升华现象。将被密封的碘颗粒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或在常温下观察碘升华,速度太慢,效果不明显。 【 答案 】 A 14 .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的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变成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 (1 ) 此 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 是 _______( 填 物态变化 名称 ) 。 升华 (2) 在 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得了一些小资料:碘的熔点是 113.7 ℃ ,碘的沸点是 184.4 ℃ ,水的沸点是 100 ℃ 。 请你根据上述小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为什么是错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热水温度低于碘的熔点,碘不可能熔化 (3) 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 ( 固态二氧化碳 ) ,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雾,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 _______________ 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 _________________ 形成的。 干冰吸热升华 水蒸气遇冷液化 15 . 【 中考 • 大庆 】 人们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干冰被“喷”入冷空气后,升华吸收大量热量,冷空气层中的水蒸气便会变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后下落,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会熔化形成雨,水蒸气变成小冰晶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 是 ( ) A .升华 B .凝华 C . 液化 D .凝固 【 点拨 】 干冰被“喷”入冷空气后,干冰会直接升华为气态,在升华的过程中,吸收热量,从而起到降温作用;当气温骤降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华为固态的小冰晶,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会熔化为小水滴,实现人工降雨。 【 答案 】 B 16 . 2019 年 12 月 5 日,赣粤闽跨省 ( 空域 ) 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抓住有利天气条件,组织实施飞机人工增雨联合作业,正式拉开 2019—2020 年赣粤闽跨省 ( 空域 ) 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帷幕。人工降雨的方式之一是将干冰投撒到云层中,干冰 _______ 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 _______ 成小水滴或 _______ 成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 升华 液化 凝华 17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大漠里的奇迹 新疆罗布沙漠出现罕见的气象,气温一直在- 15 ℃ 左右,天空没有阳光,雪刚停,沙丘上均匀地覆盖着 5 ~ 10 cm 的积雪,茫茫无涯。然而,过了 20 min 左右,雪不见了,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这一现象令在此的科考队专家瞠目。 (1) 雪为什么不见了? 解:雪发生升华现象变成了水蒸气。 【 点拨 】 雪不见了的原因是雪发生了升华现象变成了气态的水蒸气; (2) 读过此文后,你对物理与生活、物理与自然的认识是什么? 解: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物理知识与生活和自然关系密切。 ( 答案合理即可 ) 【 点拨 】 由短文可联想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物理知识与生活和自然关系密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