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6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历史八上《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练习
初中历史试卷第 1 页,共 4 页 第 25 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一、选择题 1.1899 年,状元实业家张骞创办了江苏南通大生纱厂。初期,厂子有长足发 展;一战期间,有进一步发展;一站后,纱厂履遭挫折,最后被吞并。对大 生纱厂的发展历程最合理的解释是( ) A. 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最早出现民族工业 B. 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C. 近代的中国民族工业难以得到正常发展 D. 张骞挣来的钱用于兴办学校等教育机构 2. 假如某爱国企业家在 20 世纪初需要了解全国各地商业信息,可采用的最快 捷的方式是( ) A. 乘坐飞机赴各地了解 B. 通过无线电报输送信息 C. 通过互联网 D. 乘坐火车赴各地了解 3. 为了运输煤炭,清政府同意在唐山到胥各庄之间修建一条长 10 千米的铁路。 铁路建成后,由于清政府害怕蒸汽机车的隆隆震动声声惊动了附近的皇陵, 就让骡马充当“火车头“,这就出现了“马拉火车”的天下奇闻,这段奇闻 充分说明了( ) A. 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落后 B. 封建顽固势力阻碍了近代化进程 C. 封建迷信对社会危害极大 D. 马拉火车的壮举震惊了世界各国 4. 一位乡村知识分子于 1913 年写了一则日记(部分)内容如下:“大清宣 统五年,正月初三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 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 日。……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 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由此可见( ) A. 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 B. 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C. 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D. 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5. 民国之初,中华民国大总统正式废除跪拜、作揖礼节,代之以鞠躬、握手, 这主要体现出( ) A. 平等思想 B. 迷信思想 C. 爱国思想 D. 科学思想 6.1912 年 12 月,南京临时政府工商部颁布《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规定工 艺品的发明者有权申请专利;后又颁布了《公司条例》《农商部奖章规则》 等。南京临时政府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初中历史试卷第 2 页,共 4 页 A. 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 B. 促进文化生活的变迁 C. 推动社会习俗的变化 D. 推进新式教育的发展 7. 一部反映 19 世纪末期中国某富商家族兴衰历史的电视剧正在热播 , 剧 中有这样几组镜头 , 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A. 镜头一:商人到日本人在苏州开设的工厂谈生意 B. 镜头二:商人的儿子在 《 申报》 报社当记者 C. 镜头三:商人正在读《新青年》,了解新闻时事 D. 镜头四:商人家住北京东交民巷 8.1872 年在上海创办,是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在七十多 年的风雨中,见证了中国从帝制走向民主,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历程。 它是( ) A. 《申报》 B. 《民报》 C. 《中外纪闻》 D. 《新青年》 9. 下表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你认为出现这 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项目 一战前(工厂数) 一战后(工厂数) 棉纺厂 22 家 64 家 缫丝厂 170 多家 430 多家 面粉厂 40 多家 120 多家 A. 辛亥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 B. “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C. 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D. 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0.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经历了一个 曲折的发展历程。如图是其发展示意图, F1是它发展的动力, F2 是它发展的阻力。 下列哪一史实客观减少了 F2 ?( ) A. 国民党发动内战 B. 欧洲列强忙于一战 C. 一战后,帝国主义势力卷土重来 D. 官僚资本主义的形成 11.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中载:“电灯、自来水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 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殛’.……后来则非常欢迎电灯,称其‘赛月亮’, ‘颇便行人’;开始市民‘谓(自来)水有毒质,饮之有毒,相戒不用’, 初中历史试卷第 3 页,共 4 页 后来则‘通装水管,饮濯称便’”。上述材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A. 思想观念的改变是近代化原动力 B. 国人对西方文明接受的思想过程 C. 当时国人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 D. 电灯、自来水自身存在明显不足 12. 小红在历史课上搜集了如下史料“江南制造总局”、“汉阳铁厂”、“大 生纱厂”,推断她学习的主题是( ) A. 洋务企业的产生 B. 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C. 一五计划的成就 D. 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建立 13. “ 1866 年,方举赞投资 200 元,在上海虹口创办了发昌机器厂。建厂时, 只有一座打熔炉,四五个工人。 19 世纪 70 年代,这家工厂发展很快,已经 能够制造小火轮船,但是,它制造的小火轮船的发动机均为英国制造。进入 80 年代,发昌机器厂受到外商排挤,日趋衰落,到 90 年代,终于被英商开 班的耶松船厂吞并。”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信息有( ) ①民族工业在起步时期资金少,规模小②民族工业技术力量薄弱③民族工业 行业、地区分布不均匀④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⑤民族工业受到 本国封建统治者的剥削。 A. ①②③ B. ②④⑤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4.1895-1911 年中国创办报刊 1520 余种,其中政论性报刊约占 88% ,就连 素为商业性报纸的《申报》也要经常发表与政治相关的文章。这折射了当时 中国( ) A. 列强入侵阻碍经济发展 B. 政治变革备受关注 C. 放弃了实业救国思想 D.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5. 电视台拍摄了一部反映我国近代人们社会生活的电视剧,以下镜头不正确 的是( ) A. 人们坐在家中读报纸 B. 居中人物穿着中山装、西服、新式旗袍 C. 男主角上街被剪掉了辫子 D. 人们见面就叩头,口中称着“大人”“老爷” 二、读图说史题 16. 在多灾多难的近代历史上,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道路曲折,举步维艰。 请结合材料,依据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初中历史试卷第 4 页,共 4 页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工业诞生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材料三 ( 1 )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在区域和行业分布上的什么特 点? ( 2 )材料二反映的历史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 3 )通过材料三提供的信息,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