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6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 13 改革的不断深化教案 岳麓版
《改革的不断深化》 教学模式介绍: 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情感预热,让学生达到适度的兴奋状态,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希望参与体验,在合作互动中润物无声,实现知行合一的导行内化效果。 体验式教学的课程环节: 创设情境或事件(激情阶段)—— 明确过程与目标(体验阶段)—— 成果展示与评价(导行阶段) 设计思路说明: 本课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子目,一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二是南方吹来的风,即讲述了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三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一进行讲解,以整体宏观的角度让学生去感知教材,最大限度地去调动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本课主要讲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内改革的深化。本课教学内容在教材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下启第五单元第十九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这段历史,有助于学生理解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在教学中一方面用直观生动的语言讲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音频、视频资料,预设一些问题,使用激励性评价语言,启发引导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教材分析 本课是岳麓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的内容,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关键的一课,是对前一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中我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伟大决策的具体阐述。主要讲述在实行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城市全面展开;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改革不断深化;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包括三个子目内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南方吹来的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力排众议,深化改革,引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不断前进。 教学目标 7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理解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深远意义。 3.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过程与方法目标】 感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提高学生对历史上改革的巨大作用的认识能力,联系现实生活理解内容,感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推动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理解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教学难点】 改革不断深化的必要性。 课前准备 1.教师搜集资料,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或事件(激情阶段) 7 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改革开放便拉开了序幕。通过农村改革,农民“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那么,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如何进行的?随着农村改革的持续推进,我国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也在试验和探索中不断前行,改革不断深化,并逐渐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明确过程与目标(体验阶段) (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背景: (1)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 (2)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内容: (1)所有制形式:主要是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7 (2)管理体制: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3)分配制度: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4、意义:克服了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弊端,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二)南方吹来的风 1.南方谈话背景 (1)国际: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形势相当严峻。国际上矛盾错综复杂,风云变幻莫测。1991年,随着“八·一九”事件发生,苏联迅速解体,东欧国家易帜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顿时陷入低潮。东西两极体系彻底瓦解,两极冷战局面结束,世界力量对比失衡,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世界的大变动、大改组,对中国产生了震撼性的影响。当时,西方国家加紧对原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争夺和渗透,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迅速发展,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再次引起了人们对我国前途命运的关注。 (2)国内:西方敌对势力大肆宣扬“共产主义大溃败”,国内一些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也主张放弃四项基本原则,走“西化”的道路。党内和一部分干部群众中一度出现了对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模糊认识,甚至出现了姓“资”姓“社”的争论。这些实际上都涉及要不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2.南方谈话介绍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通称南方谈话。讲话针对人们思想中普遍存在的疑虑,重申了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从中国实际出发,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刻地总结了十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在一系 7 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提出了新观点,讲出了新思路,开创了新视野,有了重大新突破,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 这个重要讲话,不仅标志着继毛泽东思想之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伟大历史性飞跃的思想结晶——邓小平理论的最终成熟和形成;而且也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第二次浪潮的掀起。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对中国90年代的经济改革与社会进步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对21世纪中国的改革与发展,仍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3.总结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深刻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基本经验,明确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阅读以下材料 史料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史无前例的体制,也是中外经济学经典中从来没有的一个概念。因此,从理论上说,这是我们党的一次真正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光辉典范。从实践上说,这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一次真正变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一个伟大创举。 史料二 在党的十四大报告正式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以后,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基于当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设计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 史料三 中共十四大会场: 教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在什么时间? 学生:1992年,中共十四大。 7 教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什么作用? 学生: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2、建立的过程: (1)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3、建立的意义: (1)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 (2)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 (3)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三、成果展示与评价(导行阶段) (一)出示材料并讨论 史料一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1984年10月20日在北京召开。全会讨论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了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方针政策,是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史料二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农村经济发展对城市的要求,为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史料三 城市改革还只是初步的,城市经济体制中严重妨碍生产力发展的种种弊端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只有坚决地系统地进行改革,城市经济才能兴旺繁荣,才能适应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需要,真正起到应有的主导作用,推动整个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教师:城市改革从什么时候开始? 学生: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教师:城市改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1)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2)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3)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7 教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取得了什么成果? 学生:增强企业活力。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二)本课总结 教学反思 教学环节方面:根据教学内容整合了三个板块:(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二)南方吹来的风,即邓小平南方谈话。(三)建立社会质疑市场经济。主要讲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伟大决策之后改革的不断深化。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掀开了中国历史崭新的一页。改革的号角最先从中国的农村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使中国广大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乡镇企业获得长足发展;城市的改革也全面展开,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1992年初,在经济建设和改革事业处于关键时刻之际,邓小平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并就改革开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发表谈话。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在教学中注意锻炼学生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和归纳知识的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7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