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01 发布 |
- 37.5 KB |
- 10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全套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优质课件部编版·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第1课时我与社会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1.知识目标:理解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2.能力目标:提高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依据生活经验,感受社会的丰富多彩。目标导航 感受社会生活1.丰富的社会生活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展开,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探究与分享教材3、4页暑假里,中学生小华经历了很多“大事”,读一读课本上他的日记节选。暑假里,哪些事情让你印象深刻?把你的感受写下来,与同学分享。 2.感受社会生活的意义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人是政治的存在者,必定要过共同的生活。——亚里士多德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相关链接 教材5页探究与分享 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向身份不同的陌生人介绍自己,如未曾谋面的亲戚、爸爸的同事、同学的父母、学校的校工,你分别应该怎样介绍?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在家庭子女在学校学生、同学在小区业主、邻居在社会行人、观众、顾客……在国家公民、建设者……………… 地缘关系:直接建立在人们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如同乡、邻居等。业缘关系: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同学、同事等。血缘关系:以血亲或生理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等。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 拓展延伸在社会中,我们会与父母、同学、老师、公交车司机、银行职员等很多人产生各种各样的联系。为了更好地定位自己,试着绘制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图。 结合你绘制的社会关系网络图和生活经验,说说你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课堂小结我与社会感受社会生活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与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类型绚丽多彩感受丰富认识深刻 课堂练习我们的生活是美好的,我们要主动去发现、感受生活的美好,热爱社会,亲近社会。下面的社会生活情景能给我们美好感受的是()①边远地区支教 ②公交车上主动让座③随手乱扔垃圾 ④搀扶盲人过马路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D 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关系分为不同的类型。直接建立在人们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如同乡、邻居等,这属于()A.血缘关系B.地缘关系C.业缘关系D.亲缘关系B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李枫今年度过了一个十分充实的暑假。和几个同学一起参加了暑期夏令营,开阔了视野,增强了合作意识,也提升了个人的生存能力。之后到乡下外婆家住了几天,在果园里采摘水果,体验了劳动的艰辛和乐趣。回到家后又帮助隔壁的赵爷爷学会了用电脑上网,他感觉到了极大的满足感。 材料中李枫感受社会生活对其成长有什么帮助?上述材料中出现的人物与李枫各存在怎样的社会关系? 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八年级学生小东和伙伴们利用暑假在社区组织了“墨缘·大手拉小手”活动,每周三和周五下午教小学生书法和国画。你是否有与小东类似的经历?与同学交流分享你的付出和收获。 打扫卫生主动让座 1.知识目标:理解社会化的含义,懂得社会是个人成长的训练场,应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条件实现个人成长;知道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方法。2.能力目标:运用已有经验分析问题,逐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学习在社会交往和实践中锻炼自己,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做准备。目标导航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味随着自身的成长,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有了解、关心、融入、服务、奉献社会的意识和愿望。 在社会课堂中成长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想一想,我们是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的?父母同学老师法律 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通过学习社会知识,了解和认识社会,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相关链接 探究与分享教材7页结合上图,说明食物、学习用品、衣服等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2.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印度“狼孩”的故事在印度发现了两个狼哺育的女孩,她们不会说话,发音独特;不会用手,也不会直立行走,只能依靠两手、两脚或两手、两膝爬行。她们惧怕人,对于狗、猫似乎特别有亲近感。白天她们一动也不动,一到夜间,到处乱窜,像狼那样嚎叫,人的行为和习惯几乎没有,而具有不完全的狼的习性。她们被救了出来,但智力水平还是仅仅相当于三四岁的儿童,掌握不了基本的生存技能,回到社会中相继死去。 养成亲社会行为1.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必要性(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亲社会行为的表现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 教材8页探究与分享结合图片和你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谈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1)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3.参与社会的过程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拓展延伸从小到大,我们读过很多成功人物的故事。以你感兴趣的一个人为例,参考下面的提示,探究其成长过程。主人公对成长环境有怎样的认识和判断?主人公是怎样确立自己人生志向的? 主人公是如何利用社会条件实现人生目标的?主人公为社会作出了哪些贡献?社会对主人公作出了怎样的评价? 课堂小结在社会中成长在社会课堂中成长养成亲社会行为不断社会化物质支持、精神滋养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必要性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课堂练习莲花中学各年级每年都组织一些师生参加“学雷锋”等社会实践活动。这告诉我们()A.学雷锋活动只适合在学校举行B.融入公共生活,是我们健康、快乐成长的需要C.只有莲花中学每年举行了学雷锋的社会实践活动D.莲花中学的师生对学雷锋活动的热情最高B 截至2016年1月,东营市已有4842人加入造血干细胞资料库,20人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这种行为()①是真善美的行为,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②是一种大爱的表现,是亲社会行为③能够挽救更多的生命,使生命得到持续与传承④完全靠个人自愿,与我们青少年关系不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A 3.简答题。“之前根本不知道还会有人这么辛苦,收入低不说,好几个春节都不能和家人团聚,也得不到家人的关爱”。这是一名高中女生武世忱在俏江南后厨做了一星期的志愿者后最直接的感触。这是她第一次感到工作的不易,第一次感受到底层劳动者的辛酸。当这个家境殷实的小女孩说出这些话时,眼中泛着泪花。 你是否有上述类似的经历?请与同学分享你的收获。中学生应怎样积极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生活中,你经常借助互联网做哪些事情?如果没有互联网,人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第1课时网络改变世界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 1.知识目标:知道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知道网络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贡献;懂得网络是一把双刃剑。2.能力目标:提升辨识、取舍信息的能力,提高媒介素养。目标导航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互联网,培养对网络生活的正确态度,不回避网络生活,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带来的便利和乐趣;树立对科学技术的崇敬之情,以崇尚科技为荣。 网络丰富日常生活1.为什么说网络丰富日常生活?(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借助互联网,不用舟车劳顿,我们就可以结交朋友、查阅资料、学习新知、购买物品、寻医问药、休闲娱乐,从而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探究与分享教材11页网络购物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网上买东西。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6.39亿。在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多地采用移动支付方式。2017年,我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超过200万亿元,居全球第一。 你有网络购物的经历吗?如果有,你通过网络购买过哪些商品?有。购买过服装、书籍和电子产品…… 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便利?通过互联网,不用舟车劳顿,我们就可以结交朋友、查阅资料、学习新知、购买物品、寻医问药、休闲娱乐,从而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网络如何推动社会进步?(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经济贸易的新途径。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新业态,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 (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材12页探究与分享政府开通“我向总理说句话”等网络渠道有什么作用?可以收集民意,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各级政府门户网站都会有类似“联系我们”“网上投诉”“市长信箱”等链接。请你了解使用方法,并就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尝试向有关部门反映。 (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互联网打破了地域界限,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及范围,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互联网促进了科技创新所需的物质与信息资源快速流动,加速了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享。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成为众多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 教材13页探究与分享根据你的经验,物联网还有哪些常见的应用?现代物流管理通过在物流商品中植入传感芯片(节点),供应链上的购买、生产制造、包装/装卸、堆栈、运输、配送/分销、出售、服务每一个环节都能无误地被感知和掌握。这些感知信息与后台的GIS/GPS数据库无缝结合,成为强大的物流信息网络。 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中存在哪些陷阱?(1)虚假的、不良的信息。(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1)虚假的、不良的信息。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息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有的人有意无意地歪曲事实,误导大众;有的人随意宣泄情绪,谩骂、中伤他人,侵犯他人人格尊严;有的人实施网络诈骗,侵害他人利益;有的人恶意发布暴力、色情和危害社会稳定的信息,造成恶劣影响。 遇到以下情况,要提高警惕,防止被骗方法与技能1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2让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3通知“中奖”、领取“补贴”却要你先交钱的。 4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5在电话中索要个人和银行卡信息及短信验证码的。6让你开通网上银行接受检查的。7陌生网站要求登记银行卡信息的。 (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大量冗余信息干扰人们的选择,耗费人们的时间;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一些人因沉迷于网络、虚拟交往而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 (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在开放的网络世界里,信息泄露、手机窃听、窥密偷拍等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让人防不胜防。各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 教材16页探究与分享你或家人遇到过个人信息泄露的事情吗?遇到过。我们应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不将个人信息告诉无关人员,不在社交网站或其他平台展示个人的敏感信息。 拓展延伸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人们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如博客、微博等。 综合上述材料,分小组讨论:新媒体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利与弊。很多人喜欢通过新媒体表达观点,参与讨论公共事务。一些受人关注的个人账号上的文章,动辄有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点击率。 课堂小结网络改变世界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网络是把双刃剑虚假的、不良的信息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网络推动社会进步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方便信息传递和交流促进人际交往便利和丰富日常生活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课堂练习(青海西宁)比起实体店,网购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为网购物美价廉、省事省心,已经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一种消费方式。2015年中国网购总额达3600亿元,在网上购物的互联网用户比例达到47%。这说明() A.网络生活比现实生活好得多B.网购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实体店购物方式C.网络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D.人们对网络的痴迷已经达到无法控制的程度√ 2.(湖北鄂州)如图漫画“网络反腐”表明() A.网络反腐可以杜绝腐败现象的出现B.利用网络夸大不法分子的违法事实,有助于将其绳之以法C.我国人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不断扩展D.不利于地方政府依法行政√ (湖北武汉)心理专家指出,网络在生活中,而非生活在网络中,避免上网成瘾,青少年要()A.增强自制力,做网络的主人B.增强网络交往的间接性、隐蔽性C.利用网络技术延伸人际交往D.提高抗诱惑能力,远离网络√ 小强从小不爱学习,接受能力不是很强,在学校经常因为没完成学习任务而感到压力很大,加上父母工作比较忙,没有关注到他,小强上小学的时候就开始染上网瘾。一开始,小强还只是在家里上网,但是随着网瘾的增强,还有家长的管制,小强开始迷恋网吧。从最初只是省下零花钱白天去上网,到后来经常通宵不归,甚至还偷家里的钱,小强的 网瘾越来越大,不能自拔。小强读到初三,终因无法摆脱网瘾辍学回家。小强现在已经出现自虐的现象,曾因不能上网而划破手腕。(1)你认为部分中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请你为预防中学生网络成瘾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你上网时主要做些什么? 第2课时合理利用网络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 1.知识目标:知道合理利用网络的具体要求。2.能力目标:增强合理利用网络的能力;能够在网络交往中恪守道德、遵守法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遵守网络规则、净化网络环境的责任意识;不沉迷于网络,树立珍惜亲情、友情的意识。目标导航 运用你的经验教材17页孩子们,回家后不是玩手机就是看电脑,网络彻底把孩子们从大人身边夺走了。有了网络,在公交车上也可以看新闻,发邮件,在线学习,可以充分利用时间。 你如何看待奶奶和爸爸的观点?都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网络的确给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过分沉迷网络也导致了我们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淡漠,特别是亲人间的交流沟通减少了。 我们应该如何利用网络?应该理性、适度的使用网络,既要认识到网络是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交往平台,又不能因沉迷网络而忽视正常的生活。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我们应该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1)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相关链接媒介素养一般是指人们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它包括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能力。 网络是工具,不是玩具。 (2)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3)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4)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如何辨别网络谣言方法与技能1注意信息出处。2关注官方信息。3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4辨识信息内容。5向他人求助。 探究与分享教材19页某中学的贴吧内,一个网名叫“天龙”的学生,发布了大量小林同学的照片,其中有的照片明显丑化小林。照片发布后,引发了一些嘲讽小林的跟帖。 你怎么看待贴吧里的这种现象?这种现象违背了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是泄露他人隐私和恶意攻击他人的行为。如果你是小林,你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吗?为什么?不会。因为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我们要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信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相关链接 传播网络正能量我们要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1)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2)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教材20页探究与分享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网络公益行动?谈谈你的感受。某单位职工因患病走失,该单位官方微博发布寻找该职工的信息,协助家人寻找。信息发布后很快在各网络平台上被大量转发,一场寻找该职工的爱心接力活动在线上线下同时展开。两万多份寻人启事、千余人次搜寻,无数充满爱心的网友参与寻人活动。在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走失的职工终于被找到。 拓展延伸就网龄、使用网络的目的和内容、每周使用网络时长等内容,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开展调查,了解班级同学使用网络的情况,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课堂小结合理利用网络理性参与网络生活传播网络正能量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学会辨别网络信息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课堂练习(福建福州)刑法修正案(九)规定,明知是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等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要受到刑事处罚。面对网络谣言,公民要()①维护言论自由②依法行使权利③自觉履行义务④自觉明辨是非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D (山东烟台)任志强微博账号持续公开发布违法信息,影响恶劣,2016年2月28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责令新浪、腾讯等网站依法依规关闭任志强的微博账号。关于此事,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A.公众人物无言论自由,应谨言慎行B.言论自由并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C.网络生活中我们要遵守道德和法律D.任何人不得利用网络传播违法信息A 经常上网的人多会有这样的体验:打开网页、登入微博,立刻就会在不经意间陷入网络负面信息的包围之中。灾难、事故、贪腐、丑闻似乎铺天盖地,所谓内幕、揭秘、潜规则层出不穷,谣言、暴力、色情信息屡禁不绝,曝隐私、秀下限、搏出位大行其道,各种丑恶和黑暗被无限放大,人们不禁会问“我们这个社会究竟怎么了?” (1)请你列举网络中还有哪些“负能量”?(2)我们应怎样传播网络正能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