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01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阳关雪》 (12)_苏教版(2016)
阳关雪余秋雨 余秋雨,一九四六年生,浙江余姚人。在家乡读完小学后到上海读中学和大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现任中国科技大学及上海交通大学兼任教授。为当代美学专家、学者、散文家,亦为杰出的文化史研究者。代表作有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书。 作品介绍《文化苦旅》获上海市出版一等奖,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的代表作,书主要是以余秋雨先生在全国各地的文化之地的游览过程为线索,思想非常深刻,语言也极有震撼力,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其中对人性的拷问也极为深刻。整本书向读者展示了余秋雨先生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以及书中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该书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文化散文指20世纪80、90年代出现,由一批从事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写作,在取材和行文上表现出鲜明的文化意识和理性思考色彩,风格上大多较为节制,有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和终极追问的散文,又称“学者散文”或“散文创作上的‘理性干预’”。代表作家及作品:余秋雨《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千年一叹》,张中兴《负暄琐话》,陈平原《学者的人间情怀》,韩晗的《大国小城》等。 解题阳关——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为古代通往西北边疆的要道,因其地处玉门关的南面而得名。阳关是中国古代诗人题咏的对象,也是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成为边塞的代称。古人有着浓郁的阳关情结。 渭城曲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读准下列字音下榻(tà)褶皱(zhě)侏儒(zhūrú)坍塌(tān)朔风(shuò)关隘(ài)俯瞰(kàn)执袂(mèi)谪官(zhé)瞟(piǎo)胡笳(jiā)黯然(àn):阴暗的样子。温醇(chún):淳朴敦厚 整体感知1、请大家一边朗读课文,一边划出文中表明作者行踪的语句,分别用一个词语或者短语加以说明。打听阳关——徒步沙漠的感觉——古战场(面对坟堆的思索)——阳关(无迹可寻,怅对残垒)——望风怀想(王维惜别劝酒场景--唐人风范--唐风不在--终成荒原)——告别阳关文章按照作者行踪来组合材料的,就是“移步换景”,景色发生变化,读者透过作者的眼睛看到画面的变换。本文线索分明,衔接自然。 2、归纳课文的写作思路一、(1段)决意冒雪寻访阳关二、(2-6段)寻访阳关途中所见:雪地、荒漠、坟堆第一层:(2段)写沙漠雪景,引发感受。第二层:(3-6段)墓群引起对古战场的想象,礼赞英雄。三、(7-14段)阳关怀古第一层:(7-9段)风雪阳关第二层:(10-14段)礼赞唐人风范,感慨其流失。四、(15段)告别阳关 仔细研读划出描写沙漠、古战场、阳关的语句,思考这些景具有怎样的特点。沙漠:茫茫无际古战场:枯瘦萧条阳关:居高临下,了无踪迹 重点研读1、请勾画文中相关语句,说说作者在踏访阳关途中面对这些景分别有哪些感受或联想?2、你从文章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怀或忧思? 在沙漠:对天地的赞美,对行人的赞美。在古战场:联想到古代战斗的场面及战斗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在阳关:联想到《渭城曲》,唐人风范,王维诗画,文化命运。1、请勾画文中相关语句,说说作者在踏访阳关途中面对这些景分别有哪些感受或联想? 作者抓住哪两个典型景物来绘阳关?“坟堆”和“烽火台”“坟堆”:被风雪所蚀,因年岁而坍,枯瘦萧条。“烽火台”:土墩已经坍了大半,可以看见一层层的泥沙,一层层苇草,苇草飘扬出来,在千年之后的寒风中抖动。阳关的景是萧条荒凉的。 唐人风范是什么?“他们的目光放得很远,他们的人生道路铺展得很广。告别是经常的,步履是放达的。”“形体那么健美,目光那么平静,神采那么自信。”归纳唐人风范的特点:(1)乐观。(2)眼光放得远。(2)告别步履放达。(3)充满自信。 通过展现中华文化所经历的苦难历程,表现了对中华文化惨遭战争破坏、惨遭封建统治阶级蔑视和怠慢的深切谴责和遗憾,对未能传承下来的中华文化的痛惜之情,表现了对中华文化的热爱。2、你从文章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怀或忧思? 阅读感悟文章第6段中,作者由现实的坟堆想到了什么?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何在?作者写坟堆既是写实,又由此展开联想:“中原慈母的白发……风中的军旗”。这一幕幕的历史景象是虚写,坟堆也可以看作是民族精神的象征,作者的历史沧桑之感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前方将士艰苦守边英雄气概的歌颂,突出了中华民族戍边屯垦、抗御外侮的民族精神。 思考书后练习二。1、雪天的大漠,白茫茫的一片,除了雪别的什么也没有,望过去,天没有任何目标(哪怕一棵树、一片枯叶)阻隔着,天与地平线无间相交。2、并不矛盾。天地之间只有我一个人,很有些顶天立地之感。在广袤的大地、无尽的天宇下,我又是渺小的,再高也是侏儒。 品味语言1、完成书后练习三。这里是三组短语构成的排比。第一组用“如……”,写征人驰骋疆场;第二、三组短语用“……的……”,分别写家人的刻骨思念,写从军、誓师和出征。读的时候体会作者的感情,由平缓转急迫,排比短语读完,节奏放慢,声音也较为低沉。 阳关坍塌缘于民族精神世界的变化。文章在这里曲折地批判了统治者对本该傲立于世的中国文化的摧残。作者把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升华到对民族精神的思考,表现出强烈的生命意识,民族意识和忧患意识。品味语言2、说说“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坍塌了,坍塌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这句话的含义。 品味语言3、仔细品味课文最后一段“回去罢,时间已经不早了。怕还要下雪。”的精练华美的语言。只有两句话,看似平淡却显得情深意长。这两句话,是作者自己对自己说,所谓心里嘀咕,又像是阳关与“我”说。带着不舍之情,尽管不想分别但又不得不分别。作者将阳关拟人化了,发人思考。 课外作业课外阅读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