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6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七上语文测试卷第二单元 一、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侍弄(shì) 分歧(qí) 匿笑(nì) 徘徊(huái) B.一霎(shà) 沉寂(jì) 沐浴(mù) 心绪(xù) C.烂漫(màn) 粼粼(lín) 祷告(dǎo) 姊妹(zǐ) D.憔悴(qiáo) 攲斜(qī) 并蒂(tì) 柳絮(xù) 二、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复去地睡不了觉。 B.我的母亲又遨过了一个严冬。 C.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D.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忘外了。 三、下列句子中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我要 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2)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 的儿子。 (3)她憔悴的脸上现出 般的神色。 A.悄悄 强大 乞求 B.轻轻 强大 乞求 C.悄悄 强壮 央求 D.轻轻 强壮 央求 四、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教育,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B.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 C.他不但学习刻苦,然而成绩却上不去。 D.现在,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友谊已基本解决。 五、填入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连贯的一项是( ) 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 ,自然也 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A.儿子毕竟幼小,虽然很胖 B.儿子毕竟很胖,即使幼小 C.儿子尽管很胖,毕竟幼小 D.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 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一部小说集。 B.《秋天的怀念》是一篇怀念母亲的文章,写出了母爱的深厚。 C.《散步》通过一家四口散步这件平常的小事,展现了温馨的亲情,形象地诠释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孝敬”“慈爱”的观念。 D.《新月集》《春水》这两部诗集的作者是印度文学家泰戈尔,他曾经获得 1913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七、根据提示填空。 (1)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2)终古高云簇此城, 。(谭嗣同《潼关》) (3)《咏雪》一文中用“ ”和“ ”来比拟大雪纷纷。 (4)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通过虚写,想象以后欢聚畅谈的情景,来慰藉自己的苦闷的诗句是: , 。 (5)写出含有“花”字的连续的两句古诗: 八、下面情境中,小晨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小晨和小鹏约好周末一同去科技馆参观。小晨去小鹏家找他,小鹏的奶奶开了门。 A.我找一下小鹏。我要和他去科技馆参观。 B.您是谁啊?小鹏在家吗?我找他有事。 C.您好!是奶奶吧?我是小晨,我和小鹏约好去科技馆,他在家吗? D.您好!我想找小鹏去科技馆,你让他马上出来。 九、下面是一首歌颂母爱的小诗,请你把第二小节补充完整,使文意前后连贯。 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汁里,吮着它,香甜甜。 上学后,母爱 , , 。 长大后,母爱藏在枕头里,枕着它,爱意绵绵。 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 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 顾。 (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 (a)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 ; (b)去后乃至 去: (c)尊君在不 不: (d)入门不顾 顾: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a)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b)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元方是从哪些方面反驳父亲的友人的?(用文中原句回答) (4)通过本文可知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谈谈你对元方这一行为的看法。 十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在冬夜里歌唱的鱼 查一路 ①天空是一片灰蒙蒙的苍茫,鸟儿离开了岑寂的北方。火烧云沉到山那一边。山岗上,风一阵冷过一阵,蒿草在风中萧瑟。目光越过一道道山梁, 一个人的影子就会在昏暗中挟裹着晚风,逐渐清晰。我和妹妹就在这样的黄昏,在这样的山梁上等待父亲,还有父亲手中的鱼。 ②父亲手中提着一尾胖头鱼,这种鱼头重尾轻,是乡村廉价的鱼,很适合我父亲的购买能力。父亲微薄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六口,只能偶尔买这种 鱼。他很少笑,只在递给我们拴鱼的草索时“嘿嘿”几声。在夜色中,牙齿很白,这是他留给我最深的印象。 ③我飞跑着,把鱼交给母亲。妹妹在身后摇摇晃晃地追赶。母亲接过鱼,刮鳞、剔腮、破肚,把整条的鱼分成小块,娴熟而又忙乱。当菜籽油的 香味混合着松枝腾起的浓烟弥散开来的时候,厨房成了温暖的心脏,召集一家人围拢到一起,催促着母亲往炉膛添柴。火舌从灶口舔出来,母亲的影 子贴上后墙,忽大忽小,斑驳摇曳。罡风缠绕窗棂发出呜咽,屋里的温度升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 ④锅中的水,沸腾起来了。咕噜咕噜,鱼开始在水中歌唱,由一个声部转入另一个声部。这是世间最美的音乐,传递口福的信息。大姐在这时也 不忘记做弟妹们的表率,装模作样地伏在灶台做作业;二姐用桃木梳梳她又黑又粗的长辫,眼睛随着腾起的蒸汽升高;妹妹和我,绕着灶台打架,虚张声 势,有别于平日里泄愤的争斗,而是在幸福的预感中,矫揉造作,故作娇嗔。父亲黝黑、冷峻的脸上露出慈爱的笑容,虽然沉默独坐,而他内心必然掠过 一阵阵瞬间的喜悦,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 ⑤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母亲撮起嘴,吹锅盖上的蒸汽。揭开锅盖,如同揭开一个谜底。鱼怎么样了?母亲撒下大把翠绿的葱丝、鲜红的辣椒。 锅盖合上时,她用毛巾环绕住锅与盖的缝隙,让蒸汽闷在锅里,但仍挡不住渗出的异香。 ⑥鱼熟了,母亲只吃鱼汤泡饭。她拨开我们几个孩子贪婪的交叉着的筷子,挑出一块大而少刺的鱼肉,放在一只小碗中,在我们茫然的眼神里走 出异香氤氲的房间。 ⑦寒冷跟随着温暖的小碗,跟随着母亲推开那间草屋的门。温暖的鱼让瞎老爷爷的冰冷的小屋同样获得了温度。老人边吃边有泪水涌出,不知 道是不是太辣的缘故? ⑧同样是一个冬天的夜晚,这位孤寡老人孤单地走了。临终前,他告诉在场的人,他庆幸的时刻是那个冬夜,因为他吃到了我母亲送给他的鱼。 他用手摸着胸口,说:“这里,很暖!” ⑨另一个冬天。黄昏,我们不再去那个山岗张望。我父亲在这年的秋天去世了。妹妹的黄发已经扎成了小辫,我们渐渐长大成人。但我们常常 想念那样的冬夜,温暖只会在寒冷中感知,冬夜是我人生最初的一门课程。 ⑩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 (选自《读者》2007 年第 14 期,有删节) (1)从全文来看,题目中的“歌唱”指的是什么?题目表达了哪些感情? (2)理解画线的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 (a)厨房成了温暖的心脏。 (b)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 (3)第③段中写道:“罡风缠绕窗棂发出呜咽,屋里的温度升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这句景物描写形象生动,请分析它在表达感情方面的作用。 (4)第④段写了孩子们的表现,请分析他们此刻各自的心理活动。 (a)大姐: (b)二姐: (c)我和妹妹: (5)结尾写道:“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这句话含义深刻,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十二、写作 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美丽,不同的视角可以看出不同的美丽。有人说小草也美丽,落叶也美丽,残月也美丽;也有人说平凡也美丽,朴素也美丽,简 单也美丽;还有人说挫折也美丽,失败也美丽,苦难也美丽。 请以“ 也美丽”为题,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作文。 参考答案 一、D 二、C 三、C 四、B 五、D 六、D 七、(1)尚思为国戍轮台 (2)秋风吹散马蹄声 (3)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4)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5)【示例】①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②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八、C 九、装在书包里 背着它 沉甸甸 十、(1)(a)约定。 (b)离开。 (c)同“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d)回头看。 (2)(a)真不是东西!跟我约好一块儿走,却丢下我走了。 (b)(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4)元方是一个聪明机智、诚实守信、待人有礼貌、能言善辩的孩子。元方没有失礼。因为客人无礼在先。元方年仅七岁,能够指出客人的不对, 维护父亲的尊严,已属不易,不应对其要求过高。 十一、(1)“歌唱”指煮鱼时候的声响,冬夜厨房里的欢笑。感情:家人的温馨与快乐,关爱给他人带来的温暖。 (2)(a)家的中心或吸引全家人的地方。(点拨:理解时要结合“召集一家人围拢到一起,催促着母亲往炉膛添柴”一句来分析。) (b)给家人带来快乐后的满足感。(点拨:回答此题应先找出“眼前的景象”具体指代的内容。) (3)①“罡风呜咽”营造出夜晚的寒冷气氛,反衬出家中的温馨; ②用“温度升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烘托我们逐渐增多的欢乐; ③暗示对孤寡老人的关爱之情。 (4)(a)期待吃鱼而又装着不在乎。 (b)迫不及待地想吃鱼。 (c)因为即将吃鱼,欢快难抑。 (5)示例:艰难里需要以亲情温暖家人,需要以关爱温暖别人。当自己的同学家中遇到困难时,当自己的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我们要以我们的爱心 去帮助他们,让他们顺利渡过难关。 十二、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