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6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7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25课 河中石兽
河 中石兽 【教材分析】 《河中石兽》通过寻找倒塌的河里的石兽的故事,说明了任保事都不能根据主观推理,实践出真知。旨在启发同学们遇事要动脑筋多想想,分析各方面的因素,尽可能少闹那个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讲学家一样的笑话。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 翻译课文,培养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3. 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 【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 翻译课文,培养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一案两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二、 熟读课文,感知内容 熟读课文,给加点字的注音。 圮(pǐ)募(mù) 棹(zhào)柿(fèi) 湮(yān) 啮(niè) 溯(sù) 欤(yù) 三、 疏通文意,积累词语 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译文: 沧州南面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大门倒塌在河中,两个石兽一起沉入河底。过了十多年,和尚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竟然没找到,以为它们顺流而下了。摇着几只小船,拉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没有痕迹。 2、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下,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译文:一个讲学者在寺庙里教书,听了嘲笑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又硬又重,沙的性质又松又轻,埋在沙里,越沉越深。沿着河寻找它们,不也荒唐吗?”大家信服(它)是正确的言论。 3、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译文:凡河中落入石头,应当从上游寻找它们。石头的性质又硬又重,沙的性质又松又轻,水冲不走石头,它的反作用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面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 4、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译文:越冲越深,到一半的地步,石头必定倒在坑穴里。像这样冲击,石头再转移。不停地转移,于是反而逆流而上了。到下游寻找石头,固然荒唐;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 5、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译文:按照他的话,果然在几里外寻到了(石兽)。那么天下的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例子很多,难道可以根据(一个方面的)道理就主观臆断吗? 四、分析课文,质疑解难 1.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2. 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 明确: 第一层: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寺僧到下游找没有找着; 第二层: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 第三层:老河兵讲解应当支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 第四层:由事到理,遇事不能主观推论的道理。 3. 故事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么样的?分析一些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 明确: (1) 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支了,划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着。 (2) 讲学家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有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 (3) 老河兵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溃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深到石头一磁的时候,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所以应该到上游去找。 (4) 寺僧按照水冲物的常物,认为要到下游找,结果找不到:讲学家按照石重沙松的道理,到地下去找,肯定也找不到;老河兵能够根据他几十年的实际经验,到上游找,结果找到了。这说明主观推理是靠不住的,实践出真知。 4.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方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明确: 第一种 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 第二种 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第三种 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备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5.这个故事说有了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知其一,不知基一,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据实践情况作出判断。 五、梳理归纳, 盘点提升 几种文言现象: 1. 古今异义 井:古义:一起 二石兽并沉焉。 今义:并列 阅:古义:代词 这 是非木柿 今义:阅读 是:古义:经历 阅十余 今义:判断词 是 盖:古义:发语词 盖石性坚重 今义: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但:古义:只 但矢其一 今义:表转折 但是,却 2. 一词多义 去:岂有为暴涨携之去 离去 西蜀之去南海 距离 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被 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为坎穴 成为 橘生于淮南则为橘 是 为其来也 在 3.词性活用 棹数小舟,曳铁钯 棹 名词用为动词 划船 4.通假字 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颠 通“癫”,疯 【达标测试】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⑴一寺临河干( ) ⑵山门圮于河( ) ⑶阅十余岁( ) ⑷但知其一( ) 2.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 ⑴如是再啮 古义:( ) 今义:( ) ⑵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 ) 今义:( ) 3.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闻之笑曰 B.当求之于上流 C.一老河兵闻之 D.其反激之力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⑴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翻译 ⑵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翻译 5.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布置作业】 掌握字词及译文,完成相关练习。 【自我反思】 【知识链接】 纪昀(清代)有名的才子,学识渊博,自幼聪慧过人,再加之后来对人情事故之通达,24岁便中进士,31岁成为翰林院大学士。他为人为官刚直不阿,机智善辩,其渊博学识和管理才能深受乾隆帝赏识,成为卷帙浩繁的《四库全书》的总纂官,其作品涉猎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地理等各个领域。 他的作品记录很多亲身经历,详述一切他认为值得注意的事件,又对所叙内容常常加以讥讽和评论。 本文选自他晚年所作的文言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该书主要记述狐鬼神怪故事,其中也有不少关于考据的文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