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东北育才双语学校2012-2013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语文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沈阳市东北育才双语学校2012-2013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语文试卷

沈阳市东北育才双语学校2012—2013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初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 基础知识(29分)‎ 1. 下列词语中字音完全正确的( )(3分)‎ A、滑稽(jī) 哽咽(yàn) 妯 娌 (lí) 乳臭(chòu)未干 ‎ B、泼(pǒ)辣 衙(yá)门 坠(duò)落 崭露(lòu)头角 C、毛坯(pī) 打旋(xuàn) 蓦(mù)地 风尘仆(pǔ)仆 D、造孽(niè) 揶揄(yú) 戏谑(xuè) 随声附和(hè)‎ 5.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 )(3分)‎ A、烦琐 朦胧 指高气扬 昂首阔步 B、震撼 祖籍 苦心孤诣 寥寥无几 C、拼凑 蹒跚 令人废解 愿天尤人 D、颤抖 灌注 为富不人 汗马功劳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 长达四个多小时的2012年春节晚会伴着新春的钟声和人们的祝福销声匿迹了。‎ B 在解放初,邓稼先是一个在国内外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物理学家。‎ C 沈北新区有一处大型的露天蔬菜批发市场,这里每天门庭若市,来来往往的人们忙着购买各种新鲜蔬菜。‎ D 由于有关部门监管不力,大量的垃圾食品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不酒后驾车,是衡量一个公民素质高低的标准。‎ B、在本届世乒赛上,经过运动健儿的奋力拼搏,再次赢得了男子团体冠军。‎ C、自古以来,无数诗人咏唱过游子的思家之情。‎ D、她不但知道这件事,而且全班同学都知道了。‎ ‎5、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古代诗歌史上被称为“乐府双璧”的是《木兰诗》和《陌上桑》。‎ B我们学过的鲁迅的《少年闰土》、《藤野先生》都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C《童年》是托尔斯泰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D《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一,与《中庸》《大学》《孟子》合称四书。‎ ‎6、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最可悲的是我们的孩子,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一位作家写到,她曾带几个孩子到野外去看月亮和海,可是孩子们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不要误了他们喜欢的一个电视节目。‎ ‎①心里惦记着的是及时赶回家去 ‎②在这样一种与大自然完全隔绝的生活模式中成长 ‎③对月亮和海毫无兴趣 ‎④因而也很难唤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真正兴趣 ‎⑤压根儿没有过同大自然亲近的经验和对土地的记忆 A.②①④⑤③   B.②⑤④③①   C.①⑤③②④     D.③④②①⑤‎ ‎7、下面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凄凉地"一词富有感情色彩,表现出作者贬谪生活的痛苦。‎ B.诗的颔联用二则典故写出了人事的变迁。‎ C."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现出作者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 ‎ D.诗的颈联作者以"沉舟"和"病树"自比,以"千帆"和"万木"比喻白居易。‎ ‎8、诗词默写(8分)‎ ‎① ,却话巴山夜雨时?‎ ‎②海内存知己, 。‎ ‎③我寄愁心与明月, 。‎ ‎④ ,自缘身在最高层。‎ ‎⑤ ,禅房花木深。‎ ‎⑥荡胸生层云, 。‎ ‎⑦水何澹澹, 。‎ ‎⑧ ,一览众山小。‎ 二、文言文阅读(共 23 分)‎ ‎(一) 阅读《<论语>六则》,回答下列问题。(共11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3分)‎ 温故而知新 思而不学则殆 ‎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10.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温故而知新 B.择其善者而从之 C.人不知而不愠 D.相委而去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 ‎〈二〉阅读以下文言文并回答问题。(12分)‎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①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①逆:违抗     ②不信:不诚实,不可靠。] ‎ ‎12、解释加点词语  (3分)‎ 虎求百兽而食之〔        〕 天帝使我长百兽〔         〕   ‎ ‎ 兽见之皆走〔          〕‎ ‎13、翻译句子 。(4分)‎ 2、 天帝使我长百兽。‎ ‎ ‎ 3、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 ‎ ‎14、下列关于“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3分)‎ A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C兽见之皆走                   D择其善者而从之  ‎ ‎15、从这则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语 : (1分)‎ 三、阅读下两篇文章,回答问题(20分)‎ ‎ 小巷深处(节选)‎ ‎①早就知道,我是从村头坡顶上捡来的。据说,那个季节,还不太冷,依稀有几片早落的黄叶,在风中或上或下或左或右、低低地打着旋。 ‎ ‎ ②当时的我被一件破蓝布袄裹着。很多人围在那个坡顶上,好像没有谁打算把我抱回去。有个好心人跑到巷口对瞎眼的英姨说:“天赐给你的呢!总比不知冷热的竹棒强。”又有人附和:“收下吧,老来也有个靠。”于是,英姨麻利地收了小摊,颇有节奏的用竹棒叩击着青石板铺成的路面来的我身边,随即央求热心人把幼小的我放进了她瘦瘪却温暖的怀里。 ‎ ‎ ③第二天,巷里的人都看到拆掉自己住了十几年的小木棚,搬进了小巷最深处那间门口有两个滑溜溜石凳的小房子。为此,她从一双破棉鞋里拿出了她所有的积蓄——一百五十元。于是,我在降临到人世间一个月后,真正拥有了一个家。我从此也就成了“巷口卖冰棍的瞎眼姨娘的女儿。 ‎ ‎ ④据说,我那盲母亲当初是极泼辣的。在我被捡回后,她抱着我处处炫耀②:“我丫头多可爱呀,多漂亮,肉滚滚的,嫩生生的。”有人很不服气反驳:“我说大姨呀,你捡她的那天我就想说了,收养姑娘嘛,也该挑个漂亮点的。这丫头,黑不溜秋的,眉不是眉,眼不是眼,您眼睛看不见,才吃了这个亏!”我母亲听着便翻了脸,待在那人家,足足骂了半天。这些都别人后来对我说的。在我印象中,母亲从未这样泼过。有人说:“为了这个丫头,英姨改好了!”‎ ‎ …………‎ ‎⑤老远,我便看见了,看见了她——我的母亲。在风中,她无助地倚在墙边,凌乱而花白的头发在苍老的脸颊旁飘扬着。我看到了她深凹的眼,布满青筋和黑斑如枯竹似的手,还有那根又光又亮的竹棒。 ‎ ‎  ⑥“莉呀,你有出息啦,可不能没良心啊。这三年,我哪这么有空个个月回乡?都是她央人把自己送上汽车,下车后又摸到我住的地方,把东西交给我,让我带给你,然后又孤零零地摸上汽车……” ‎ ‎  ⑦我的视线顷刻间模糊了。朦胧的泪眼中,我依稀看到了村旁那长长的路,路旁那长长的小巷,巷里那根长长的竹棒,竹棒后蹒跚着一个长长的、长长的人影。 ‎ ‎  ⑧“妈妈!”我奔过去,为自己的虚荣,为自己的无知,流着泪。在风中,她的脸是那么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粗糙,她的眼睛是那么黯淡,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彷佛在憧憬,又彷佛在等候。 ‎ ‎  ⑨妈妈,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我其实还记得,还记得来时泥泞的山路,还记得赤足跑过石板的清凉,还记得家里厚重的木门闩,还有,还有我们曾共同相偎走过的那条小巷,那条深深的小巷。‎ ‎16、选文③④段的从那些方面表现了盲母亲对养女的爱?(2分)‎ ‎ ‎ ‎17、选文第①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8、第⑧段将划线句描写方法及作用是什么?(3分)  ‎ ‎                                                    ‎ ‎19、第⑨段“妈妈,我回来了,已经回来了”一句有哪些含义?(2分)‎ ‎                    ‎ 用钱买不来的粮食 ‎ 他母亲守寡的时候才26岁。因为他,一直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他。‎ ‎ 17岁那年,他以最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重点中学。母亲却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干不了农活,有时连饭都吃不饱。那时的高中,学生每月都得带30斤米交给食堂。他知道母亲拿不出,便说:“娘,我要退学,帮你干农活。”母亲摸着他的头说:“你有这份心,娘打心眼儿里高兴,但书是非读不可。放心,娘生你,就有法子养你。你先到学校报名,我随后就送米去。”儿固执地说不,母亲说快去,儿还是说不,母亲挥起粗糙的巴掌,结实地甩在儿脸上,这是17岁的儿第一次挨打……‎ ‎ 没多久,县一中的大食堂迎来了姗姗来迟的母亲,她一瘸一拐地挪进门,气喘吁吁地从肩上卸下一袋米。负责掌秤登记的熊师傅打开袋口,抓起一把米看了看,眉头就锁紧了,说:“你们这些做家长的,总喜欢占点小便宜。你看看,这大大小小的早稻、苞米渣子、大豆、小豆,还有细米,简直把我们食堂当杂米桶了。”母亲臊红了脸,连说对不起。熊师傅见状,没再说什么,收了。母亲又掏出一个小布包,说:“大师傅,这是5元钱,我儿子这个月的生活费,麻烦您转给他。”熊师傅接过去,摇了摇,里面的硬币丁丁当当。他开玩笑说:“怎么,你在街上卖茶叶蛋了?”母亲的脸又红了,支吾着道个谢,一瘸一拐地走了。‎ ‎ 又一个月初,这位母亲背着一袋米走进食堂。熊师傅照例开袋看米,眉头又锁紧,还是杂色米。他想,是不是上次没给这位母亲交待清楚,便一字一顿地对她说:“不管什么米,我们都收。但品种要分开,千万不能混在一起,否则没法煮,煮出的饭也是夹生的。下次还这样,我就不收了。”母亲有些惶恐地请求道:“大师傅,我家的米都是这样的,怎么办?”熊师傅哭笑不得,反问道:“你家一亩田能种出百样米?真好笑。”遭此抢白,母亲不敢吱声,熊师傅也不再理她。‎ 第三个月初,母亲又来了,熊师傅一看米,勃然大怒,用几乎失去理智的语气,毛辣辣地呵斥:“哎,我说你这个做妈的,怎么顽固不化呀?咋还是杂色米呢?你呀,今天是怎么背来的,还是怎样背回去!”‎ 母亲似乎早有预料,双膝一弯,跪在熊师傅面前,两行热泪顺着凹陷无神的眼眶涌出:“大师傅,我跟您实说了吧,这米是我讨……讨饭得来的啊!求你为我保密,别让我儿子知道。”‎ 熊师傅大吃一惊,眼睛瞪得溜圆,半晌说不出话。‎ ‎ 后来,校长知道了这件事,不动声色,以特困生的名义减免了儿子三年的学费与生活费。三年后,儿子以627分的成绩考进了清华大学。欢送毕业生那天,县中锣鼓喧天,校长特意将母亲请来,台上还堆着三只鼓囊囊的蛇皮袋。熊师傅上台讲了母亲讨米供儿上学的故事,台下鸦雀无声。校长指着三只蛇皮袋,情绪激昂地说:“这就是故事中的母亲讨得的三袋米,这是世上用金钱也买不到的粮食啊!”‎ ‎ 儿子疑惑地往后看,只见熊师傅扶着他母亲正一步一步往台上挪。他突然猛扑上前,搂住母亲,嚎啕大哭:“娘啊,我的娘啊……” ‎ ‎20、选文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来刻画母亲这一人物形象?(请至少写出三种)(3分)‎ ‎21、选文中有哪几处与第二段的“母亲却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这句话照应?请一一写出来。(2分)‎ 22、 请你说说第二段中加点的“挥”和“甩”好在哪里?(3分)‎ 23、 结合文意,说说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四、作文(30分)‎ 母亲的一句叮咛,老师的一个眼神,朋友的一声问候,陌生人的一次热情相助……都让我们备感亲切、备受鼓舞,也是我们走出风雨,走向远方的勇气和力量。‎ ‎  请以"点点滴滴都是爱"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  要求:‎ ‎  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  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③不少于600字 ‎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012—2013上学期 初一学年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1、D 2B 3B ‎4C 5D 6B 7D 8略 9、‎10C、11、略 ‎12吃,掌管,全都 13天帝派我来掌管百兽,老虎认为它说的对,所以就和它一同行走。 ‎ ‎14 A‎ 15狐假虎威 ‎ ‎16、为了我,她拿出了所有积蓄换住所;为了“我”,她改变了以往泼辣的性格。‎ ‎17、环境描写。渲染了悲凉气氛,烘托出我的不幸。‎ ‎18、外貌描写、神态描写。既写出母亲的痛苦,辛酸(辛苦),又表现出母亲刚毅、坚强,对生活、对女儿充满信心。抒发了“我”被母亲伟大无私的母爱深深感动。‎ ‎19、不只是人回来,更重要的是我已抛弃了心中的虚荣,找回了纯真的自我,我将永远爱母亲。‎ ‎20、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侧面描写等。‎ ‎21、(1)她一瘸一拐地挪进门……(2)一瘸一拐地走了(3)只见熊师傅扶着他母亲正一步一步地往台上挪。‎ ‎22、动作描写(动词)“挥”和“甩”生动地写出了母亲听到儿子要退学时的失望、不满和愤怒的心情,表现了母亲对儿子前途的担心和深深的爱。‎ ‎23、“求你为我保密,别让我儿子知道。”表现母亲事事替孩子着想,默默奉献。‎ ‎ “娘打心眼儿里高兴,但书是非读不可。”表现母亲教子有方,为儿子未来考虑。‎ ‎“他母亲守寡的时候才26岁。因为他,一直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他。”表现母亲无私奉献,为孩子付出一切。‎ ‎(答关爱,关心,爱护也得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