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5 发布 |
- 37.5 KB |
- 2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1单元 认识生命 测试卷(解析版)
第1单元 认识生命 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圈仅由植物、动物及其中的微生物构成 B.生物圈包括地球的全部,即地球内部也有生物 C.生物圈指生物活动能达到的范围,包括月球 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生物及其生存空间的总称 2.生物圈中陆生生物最多的圈层是( ) A.大气圈 B.水圈 C.岩石圈 D.土壤圈 3.绿色超级稻是指“少打农药、少施化肥、节水抗旱、优质高产的水稻”。近年来我国已培育出65个品种的绿色超级稻,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物种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环境多样性 4.位于拉萨市西北处的拉鲁湿地动植物种类繁多,仅鸟类就有百灵、斑头雁、褐背地鸭、赤麻鸭等39种,这体现了( )的多样性 A.基因 B.生物种类 C.生态系统 D.遗传 5.我国有广袤的陆地,辽阔的海洋,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从而形成了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湖泊和海洋等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这说明了我国( ) A.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多样性 C.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D.动物和植物的多样性 6.绿豆之所以叫做生物,你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 ) ①绿豆的植物体能制造淀粉 ②绿豆能开花 ③绿豆细胞是活的 ④绿豆能生长 ⑤绿豆能作为人类的食品 ⑥绿豆的生长需要营养,也要排除废物 ⑦绿豆能通过种子进行繁殖 ⑧绿豆既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进行有呼吸作用.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⑤⑥⑦ D.⑥⑦⑧ 7.下列古诗词中不含生物的是( ) A.牧童骑黄牛 B.处处闻啼鸟 C.长河落日圆 D.竹外桃花三两枝 8.大草原上的斑马发现危险后迅速奔逃,这种现象说明( ) 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9.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打乱了我们平静的生活,同学们的学习也受到了影响,但是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已经取得了这场抗击疫情战争的初步胜利,然而疫情还在全球各个国家蔓延,此次疫情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关于病毒和传染病,同学们有必要了解一些相关知识。COVID﹣19病毒是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体。下列哪项表明该病毒属于生物( ) A.由有机物组成 B.具有细胞结构 C.能在人体细胞内繁殖 D.能使人体发病 10.诗句“绿树见芳芽”描述的现象,属于生物特征中的( ) 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B.生物能进行呼吸 C.生物能遗传和变异 D.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11.下列词句中,描写生物遗传的是(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12.下列不属于生物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是( ) A.温度、湿度 B.害虫、蝗虫 C.水分、阳光 D.土壤、空气 13.顺德常见的龙眼和荔枝不宜在北方种植,这主要是受到下列哪种因素的影响( ) A.水分 B.空气 C.光照 D.温度 14.在一块农田里,下列属于影响水稻生长的非生物因素的是( ) ①阳光②蝗虫③土壤④稗草⑤田鼠⑥稻螟⑦水分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⑤⑥⑦ D.①③⑦ 15.花盆中浇水过多,会导致植物因根部腐烂而死亡。造成这一现象的非生物因素是( ) A.阳光 B.空气 C.水分 D.土壤 16.在绿色草地中生活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 ) A.灰色 B.绿色 C.黄色 D.褐色 17.下列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 ) A.蛾类夜间活动 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C.候鸟的迁徙 D.山顶的旗形树 18.鱼必须生活在水里,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依赖环境 19.在研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所用鼠妇数量是( ) A.一只 B.两只 C.三只 D.十只以上 20.某同学调查发现,鼠妇适于生活在20℃左右的阴暗环境中,为进一步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方案,但有多处还不够严谨,同桌提出下列修改建议,你认为必须采纳的是( ) 位置 鼠妇 光照 温度 湿度 纸盒左半侧 10只 阴暗 20℃ 适宜 纸盒右半侧 10只 明亮 30℃ 适宜 A.左右两侧都应保持阴暗 B.挑选爬行较快的鼠妇作为实验对象 C.左右两侧都应保持30℃ D.减少左侧土壤的湿度 21.进化论的提出者是( ) A.达尔文 B.兰德斯坦纳 C.爱迪生 D.孟德尔 22.使生物学研究进入到分子生物学阶段的标志是( ) A.实验法的运用 B.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C.达尔文的进化论 D.林奈的生物分类 23.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林奈在《自然系统》这本书中,正式提出科学的生物命名法是( ) A.单名法 B.双名法 C.三名法 D.四名法 24.下列关于生物学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生命现象 B.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只有植物和动物 C.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D.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科学 25.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选项能作为一组对照的是( ) A.阳光和空气 B.干燥和潮湿 C.温度和湿度 D.土壤和水分 26.下列有关探究活动中的“作出假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作出假设需要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B.针对不同的问题,作出的假设是不同的 C.所有的问题都需要作出假设 D.作出假设是对研究对象的未知性质及其原因或规律的某种推测 27.要了解云南绿孔雀的数量及分布情况,应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比较法 D.实验法 28.观察图,可以看出马的前肢、鹰的翅膀和蝙蝠的前肢外形差别很大,但骨骼排列相似,从而说明它们可能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这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调查 B.推测 C.比较 D.实验 29.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置了“有光”和“无光”两种环境条件,探究“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观察法 B.分类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 30.在学习了地面上动、植物的知识后,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一次校园生物调查,同学们在调查中的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小强发现几株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 B.小丽发现一只老鼠,虽然有点恶心,但还是把它记录下来 C.小娟调查记录中有蚰蜒,见其他同学都没有,把它删除了 D.小明拨开草丛,发现一只蟋蟀,但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没做记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10分)如图是某同学在“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这一活动过程中所拍摄的五幅图片。 (1)根据照片所提供的信息判断:该同学是在什么样的地域环境中开展调查的(如海洋、淡水水域、陆地等)? 。 (2)请你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将它们归类。 ①按形态结构进行分类: 植物: ;动物: ;其他类群: 。 ②按生物的生活环境分类: 空中飞行的生物: ;陆地生活的生物: 。 32.(10分)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以平均每年18万平方千米的速度减少,森林是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等多种生物的天然家园,森林减少预示着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2012年的世界环境日联合国主题是“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该主题旨在唤起社会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行动,引起人们关注生态,关注物种,美注生物基因资源。 (1)生物家族中包含有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等多种生物,它们共同构成 的多样性,其中,被生物学家发现、命名和记录的生物中70%以上是动物,提出双名法的生物学家是 。 (2)在地球上,不同种生物体内所携带的基因是不同的,即使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基因也不尽相同,它们共同构成 的多样性。 (3)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 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33.(10分)有研究表明,鸡的产蛋率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及光照时间有关。某科技活动小组对此产生兴趣并开展了相关实验,请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编号 实验材料 处理方法 产蛋率 甲组 各20只大小、长 势相同的产蛋鸡 喂养普通饲料 乙组 喂养等量高蛋白饲料 (1)实验设置如表所示,那么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2)设计甲、乙两组实验,目的是为了形成 ,起实验作用的是 组。 (3)为使实验结果更加科学准确,根据题中影响产蛋率的因素,该实验还必须保证在相同的 下进行。 (4)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科技活动小组进一步研究每只产蛋鸡每日摄入蛋白质的量与产蛋率的关系,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绘成如图。根据图可知,要达到90%的产蛋率,产蛋鸡对蛋白质的摄入量应为 克/(只•日)。在一定范围内,摄入蛋白质的量越 ,产蛋率越 。 (5)通过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 34.(10分)某生物实验小组做探究实验“测量不同植被对环境的空气湿度的影响”,用干湿计在某一天的早晨、中午、傍晚分别测量裸地、草坪、灌木丛的湿度,每地测三个点,并求出平均值作为每次测量的数值记录在表中。 早晨 中午 傍晚 裸地% 68 18.5 45 草地% 73 38 51.3 灌木丛% 81.3 45 65.3 (1)为什么每个环境要测三个点并求出平均值作为每次测量的数值? 。 (2)如果实验当天有雾,实验结论会受到影响,因为有雾时空气湿度 ,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图1和图2表示他们的实验结果,请说出图1和图2表示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图1表示的是: 。 图2表示的是: 。 (4)从图2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① 。 ② 。 第1单元 认识生命 测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2分)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圈仅由植物、动物及其中的微生物构成 B.生物圈包括地球的全部,即地球内部也有生物 C.生物圈指生物活动能达到的范围,包括月球 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生物及其生存空间的总称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圈的范围.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圈的概念、范围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地球内部也有生物内部温度很高没有生物。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圈的范围. 2.(2分)生物圈中陆生生物最多的圈层是( ) A.大气圈 B.水圈 C.岩石圈 D.土壤圈 【分析】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度,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解答】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岩石圈的表面是陆生生物生活最多的圈层。 故选:C。 【点评】熟记生物圈的范围、理解生物圈的概念. 3.(2分)绿色超级稻是指“少打农药、少施化肥、节水抗旱、优质高产的水稻”。近年来我国已培育出65个品种的绿色超级稻,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物种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环境多样性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解答】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的性状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生物的细胞内有成千上万个基因.不同物种的生物基因有较大差别,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基因也有差异.因此,基因的多样性可分为种间基因的多样性和种内基因的多样性.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利用水稻基因数据库培育超级水稻,实际上这是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4.(2分)位于拉萨市西北处的拉鲁湿地动植物种类繁多,仅鸟类就有百灵、斑头雁、褐背地鸭、赤麻鸭等39种,这体现了( )的多样性 A.基因 B.生物种类 C.生态系统 D.遗传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解答】解: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位于拉萨市西北处的拉鲁湿地动植物种类繁多,仅鸟类就有百灵、斑头雁、褐背地鸭、赤麻鸭等39种,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我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5.(2分)我国有广袤的陆地,辽阔的海洋,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从而形成了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湖泊和海洋等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这说明了我国( ) A.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多样性 C.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D.动物和植物的多样性 【分析】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解答即可。 【解答】解:在自然条件下,某个地区的气候特点,尤其是温度和降雨量,决定了该地区的生态系统的类型。我国有广袤的陆地、辽阔的海洋、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即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故选:A。 【点评】虽然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但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与周围其他生态系统密切相关。 6.(2分)绿豆之所以叫做生物,你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 ) ①绿豆的植物体能制造淀粉 ②绿豆能开花 ③绿豆细胞是活的 ④绿豆能生长 ⑤绿豆能作为人类的食品 ⑥绿豆的生长需要营养,也要排除废物 ⑦绿豆能通过种子进行繁殖 ⑧绿豆既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进行有呼吸作用.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⑤⑥⑦ D.⑥⑦⑧ 【分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解答】解: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根据分析,④绿豆能生长,⑥绿豆的生长需要营养,也要排除废物,⑦绿豆能通过种子进行繁殖 ⑧绿豆既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进行有呼吸作用是绿豆符合生物特征的重要特点,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题目比较典型,解答时需要认真分析. 7.(2分)下列古诗词中不含生物的是( ) A.牧童骑黄牛 B.处处闻啼鸟 C.长河落日圆 D.竹外桃花三两枝 【分析】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A黄牛、B鸟、D竹、桃属于生物,C长河落日不属于生物。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8.(2分)大草原上的斑马发现危险后迅速奔逃,这种现象说明( ) 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分析】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斑马发现危险后迅速奔跑”,说明生物具有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生物特征。 故选:B。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9.(2分)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打乱了我们平静的生活,同学们的学习也受到了影响,但是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已经取得了这场抗击疫情战争的初步胜利,然而疫情还在全球各个国家蔓延,此次疫情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关于病毒和传染病,同学们有必要了解一些相关知识。COVID﹣19病毒是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体。下列哪项表明该病毒属于生物( ) A.由有机物组成 B.具有细胞结构 C.能在人体细胞内繁殖 D.能使人体发病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A、由有机物组成,不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A错误; B、病毒无细胞结构,B错误; C、能在人体细胞内繁殖,属于生物的特征,C正确; D、能使人体发病,不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如有的细菌也能使人体患病,D错误; 故选:C。 【点评】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是关键。 10.(2分)诗句“绿树见芳芽”描述的现象,属于生物特征中的( ) 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B.生物能进行呼吸 C.生物能遗传和变异 D.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分析】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解答】解:“绿树见芳芽”说的是春天来了,树木又发了几新芽,体现的是生长和发育现象。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11.(2分)下列词句中,描写生物遗传的是(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解答】解: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螳螂吃蝉,黄雀吃螳螂,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故不符合题意;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一种自然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亲代与子代具有相同的性状,因此属于遗传。故符合题意;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意思是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活自然现象。 12.(2分)下列不属于生物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是( ) A.温度、湿度 B.害虫、蝗虫 C.水分、阳光 D.土壤、空气 【分析】生物的环境不仅是指生活的地点,还包括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题干中不属于生物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即选择出售完因素,据此解答。 【解答】解:生物的环境不仅是指生活的地点,还包括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湿度、空气、温度、阳光、土壤是非生物因素;害虫、蝗虫属于生物因素。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因素的内涵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 13.(2分)顺德常见的龙眼和荔枝不宜在北方种植,这主要是受到下列哪种因素的影响( ) A.水分 B.空气 C.光照 D.温度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解答】解:非生物因素中的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龙眼和荔枝是热带植物,适宜生长在温度高的南方,北方温度低不适宜龙眼和荔枝的生长,若在北方种植,其品质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龙眼和荔枝不宜在北方种植主要是受到温度的影响。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14.(2分)在一块农田里,下列属于影响水稻生长的非生物因素的是( ) ①阳光 ②蝗虫 ③土壤 ④稗草 ⑤田鼠 ⑥稻螟 ⑦水分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⑤⑥⑦ D.①③⑦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分析解答. 【解答】解: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①阳光、③土壤、⑦水分属于非生物因素。②蝗虫、④稗草、⑤田鼠、⑥稻螟属于影响水稻生活的生物因素。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区分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明确杂草和水稻是生物因素. 15.(2分)花盆中浇水过多,会导致植物因根部腐烂而死亡。造成这一现象的非生物因素是( ) A.阳光 B.空气 C.水分 D.土壤 【分析】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的表达式是:有机物+氧气→水+二氧化+能量,据此作答。 【解答】解: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浇水过勤,花土总是含有大量的水分,水把土壤缝隙中的空气排挤出来了,使土壤的氧气过少,根无法呼吸,会使花卉的根腐烂,导致花卉死亡,因此造成这一现象的非生物因素是空气。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 16.(2分)在绿色草地中生活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 ) A.灰色 B.绿色 C.黄色 D.褐色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解答】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在绿色草地中生活的蚱蜢的体色与环境一致绿色,不容易被敌害发现而生存下来,为一种保护色,若是白色等不是绿色容易被敌害发现而吃掉。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环境影响生物。 17.(2分)下列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 ) A.蛾类夜间活动 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C.候鸟的迁徙 D.山顶的旗形树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温度、空气和水分等。 【解答】解:A、蛾类夜间活动,白天不出来与阳光有关,故不符合题意。 B、仙人掌的叶演变成刺与沙漠地区缺少水有关,故不符合题意。 C、候鸟在秋天飞往南方越冬,到了春天天气转暖,又飞回来,与温度有关,故符合题意。 D、山顶的树由于在山顶,风比较大,使得树长成旗形,所以山顶的旗形树和风有关,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可结合着具体的实例掌握。 18.(2分)鱼必须生活在水里,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依赖环境 【分析】生物影响环境,生物适应环境,另外生物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条件,据此解答. 【解答】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鱼儿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必须生活在水中,离开水就会死亡。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对此恰当的解释是生物依赖环境。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依赖环境而生存. 19.(2分)在研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所用鼠妇数量是( ) A.一只 B.两只 C.三只 D.十只以上 【分析】此题考查“光对鼠妇的影响”实验中,选用鼠妇的数量问题。 【解答】解:在进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时,所用鼠妇的数量要多,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误差。如果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所以为了避免出现此类偏差,实验中多选用鼠妇的数量,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故选:D。 【点评】探究实验中为了避免产生误差,常采用计算平均值的方法 20.(2分)某同学调查发现,鼠妇适于生活在20℃左右的阴暗环境中,为进一步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方案,但有多处还不够严谨,同桌提出下列修改建议,你认为必须采纳的是( ) 位置 鼠妇 光照 温度 湿度 纸盒左半侧 10只 阴暗 20℃ 适宜 纸盒右半侧 10只 明亮 30℃ 适宜 A.左右两侧都应保持阴暗 B.挑选爬行较快的鼠妇作为实验对象 C.左右两侧都应保持30℃ D.减少左侧土壤的湿度 【分析】此题是一道探究实验题,在设计探究实验时,大多为对照实验,这就要求实验中探究条件的变量必须是唯一的,否则实验设计就会不科学合理。 【解答】解:实验设计的关键是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本实验是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变量是土壤湿度,所以在设置对照时,土壤湿度必须不同,因此D符合。 故选:D。 【点评】对照实验组的变量与探究的条件有关,必须要保持变量的唯一。 21.(2分)进化论的提出者是( ) A.达尔文 B.兰德斯坦纳 C.爱迪生 D.孟德尔 【分析】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 【解答】 解: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他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故选:A。 【点评】注意查阅资料,了解相关的事迹,注意知识的积累。 22.(2分)使生物学研究进入到分子生物学阶段的标志是( ) A.实验法的运用 B.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C.达尔文的进化论 D.林奈的生物分类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生物学研究进入到分子生物学阶段的标志。解答时可以从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意义和标志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实验法:是指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并借助专门的实验仪器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探索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方法。 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用来解释生物在世代与世代之间具有变异现象的一套理论; 林奈的生物分类科学分类法,是生物学用来对生物的物种归类的办法。现代生物分类法源于林奈的系统,他根据物种共有的生理特征分类。这些都是从外部宏观领域研究生物现象的方法。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共同提出了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标志着生物科学的发展进入了分子生物学阶段。 DNA双螺旋结构的提出开始,便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分子生物学使生物大分子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使遗传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次,“生命之谜“被打开,人们清楚地了解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的途径。在以后的近50年里,分子遗传学,分子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等新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奥秘从分子角度得到了更清晰的阐明,DNA重组技术更是为利用生物工程手段的研究和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在人类最终全面揭开生命奥秘的进程中,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分子系统学应用了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基因组DNA。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标志着生物科学的发展进入了分子生物学阶段。 23.(2分)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林奈在《自然系统》这本书中,正式提出科学的生物命名法是( ) A.单名法 B.双名法 C.三名法 D.四名法 【分析】林奈在其撰写的植物学史上划时代的著作﹣《自然系统》中正式提出科学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据此解答。 【解答】解:1768年,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林奈在《自然系统》这本书中正式提出科学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即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种加词后面还应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时命名者的姓名可以省略。双名法的生物学名部分均为拉丁文,并为斜体字;命名者姓名部分为正体。例如,银杏(Ginkgo biloba L。)中的Ginkgo表示属名,biloba L.表示种加词,即种本名。 故选:B。 【点评】注意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双命名法的内容。 24.(2分)下列关于生物学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生命现象 B.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只有植物和动物 C.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D.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科学 【分析】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门类.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 【解答】解:A、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说明活动规律的科学,A正确; B、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B错误; C、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门类,是一门实验科学,C正确; D、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科学,D正确。 故选:B。 【点评】知道生物科学的概念是关键. 25.(2分)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选项能作为一组对照的是( ) A.阳光和空气 B.干燥和潮湿 C.温度和湿度 D.土壤和水分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A、阳光和空气,是两个不同的变量,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A不符合题意; B、干燥和潮湿,变量是水分,能够形成一组对照实验,B符合题意; C、温度和湿度,是两个不同的变量,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C不符合题意; D、土壤和水分,是两个不同的变量,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对照实验是唯一变量实验。 26.(2分)下列有关探究活动中的“作出假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作出假设需要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B.针对不同的问题,作出的假设是不同的 C.所有的问题都需要作出假设 D.作出假设是对研究对象的未知性质及其原因或规律的某种推测 【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解答】解:作出假设是对研究对象的未知性质及其原因或规律的某种推测,针对不同的问题,作出的假设是不同的,要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出假设,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作出假设。 故选:C。 【点评】科学探究是学习生物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考试的重点,必须要掌握并且会运用. 27.(2分)要了解云南绿孔雀的数量及分布情况,应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比较法 D.实验法 【分析】科学探究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分析作答。 【解答】解: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就是调查法。它的目的可以是全面把握当前的状况,也可以是为了揭示存在的问题,弄清前因后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或决策提供观点和论据。要了解云南绿孔雀的数量及分布情况,应采用的科学方法是调查法。 故选:B。 【点评】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比较的概念,只有理解了概念,才可能应用该方法学习、研究生物学。 28.(2分)观察图,可以看出马的前肢、鹰的翅膀和蝙蝠的前肢外形差别很大,但骨骼排列相似,从而说明它们可能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这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调查 B.推测 C.比较 D.实验 【分析】脊椎动物的前肢:如马的前肢、鹰的翅膀和蝙蝠的前肢,这些动物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化发展,产生了表面形态上的分歧,具有不同的外形,功能也并不尽同,但却有相同的基本结构,内部骨骼都是由肱骨、前臂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组成;各部分骨块和动物身体的相对位置相同,在胚胎发育上从相同的胚胎原基以相似的过程发育而来。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等特征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解答】解:科学探究的方法有调查、推测、比较、实验等。比较法和推测法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基本方法。比较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对各个事物特征的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同时比较法对生物进化问题最重要的研究方法。 科学的推测:①需要有确凿的证据,凭空想像是站不住脚的;②还需要有严密的逻辑;③也需要有丰富的联想和想像。科学推测是在正确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作出的对事物发展趋势的科学推测和判断。题干中用到的方法是比较法。 故选:C。 【点评】明白科学探究的方法。 29.(2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置了“有光”和“无光”两种环境条件,探究“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观察法 B.分类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 【分析】此题考查实验研究的方法,区分理解观察、分类、调查、实验等各种方法. 【解答】 解:A、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生物不施加任何影响,在自然状态下真实观察并记录。故不符合题意。 B、分类法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故不符合题意。 C、调查法一般是在自然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访问、座谈、问卷、测验和查阅书面材料等方式去搜集反映研究对象的材料。故不符合题意。 D、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实验法强调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生物的生活条件,在改变的环境下观察生物的行为反应。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实验法是生物探究实验的主要方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0.(2分)在学习了地面上动、植物的知识后,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一次校园生物调查,同学们在调查中的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小强发现几株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 B.小丽发现一只老鼠,虽然有点恶心,但还是把它记录下来 C.小娟调查记录中有蚰蜒,见其他同学都没有,把它删除了 D.小明拨开草丛,发现一只蟋蟀,但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没做记录 【分析】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对森林资源进行清查、人口普查等都是调查;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解答】解: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后,对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有多种归类方法,如根据形态结构特点,可以将调查到的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其它生物等,也可以根据生活环境来将调查到的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还可以根据用途把调查到的生物分为农作物、家禽、家畜等,但是,不能根据个人的喜好来进行分类。调查时不要损伤植物植物和伤害动物动物,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生物的生活环境,要如实记录观察到的动物。 故选:B。 【点评】调查时不要损伤植物植物和伤害动物动物,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生物的生活环境。要如实记录观察到的动物。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10分)如图是某同学在“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这一活动过程中所拍摄的五幅图片。 (1)根据照片所提供的信息判断:该同学是在什么样的地域环境中开展调查的(如海洋、淡水水域、陆地等)? 陆地 。 (2)请你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将它们归类。 ①按形态结构进行分类: 植物: 松、玫瑰 ;动物: 蝴蝶、麻雀 ;其他类群: 蘑菇 。 ②按生物的生活环境分类: 空中飞行的生物: 蝴蝶、麻雀 ;陆地生活的生物: 松、玫瑰、蘑菇 。 【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多种多样,我们要对其进行分类,分类的依据很多,如根据形态、结构,可分为动物和植物;根据生活习性,可分为水生生物、陆生生物。 【解答】解:(1)根据照片所提供的信息有:蘑菇、松、蝴蝶、麻雀、玫瑰等,可知该同学是在陆地环境中开展调查的。 (2)自然界中的生物多种多样,我们要对其进行分类,分类的依据很多,①根据形态、结构,可分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如图中的送和玫瑰属于植物,蝴蝶、麻雀属于动物,蘑菇属于真菌。②根据生活环境,可分为水生生物、陆生生物、空中飞行的动物。如蝴蝶、麻雀属于空中飞行的动物,蘑菇、松、玫瑰属于陆生生物 故答案为:(1)陆地 (2)①.松、玫瑰; 蝴蝶、麻雀; 蘑菇 ②.蝴蝶、麻雀; 蘑菇、松、玫瑰 【点评】科学调查是进行生物研究的重要方法,对于调查的基本方法同学们要进行详细的了解。 32.(10分)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以平均每年18万平方千米的速度减少,森林是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等多种生物的天然家园,森林减少预示着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2012年的世界环境日联合国主题是“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该主题旨在唤起社会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行动,引起人们关注生态,关注物种,美注生物基因资源。 (1)生物家族中包含有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等多种生物,它们共同构成 生物种类 的多样性,其中,被生物学家发现、命名和记录的生物中70%以上是动物,提出双名法的生物学家是 林奈 。 (2)在地球上,不同种生物体内所携带的基因是不同的,即使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基因也不尽相同,它们共同构成 基因 的多样性。 (3)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 生态系统 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生物圈 。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解答】解:(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生物家族中包含有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等多种生物,它们共同构成生物种类多样性。生物学家林奈在其撰写的植物学史上划时代的著作﹣﹣《自然系统》中正式提出科学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 (2)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在地球上,不同种生物体内所携带的基因是不同的,即使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基因也不尽相同,它们共同构成了基因(遗传)的多样性。 (3)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根本措施。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它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故答案为:(1)生物种类;林奈; (2)基因(遗传); (3)生态系统;生物圈。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知道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33.(10分)有研究表明,鸡的产蛋率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及光照时间有关。某科技活动小组对此产生兴趣并开展了相关实验,请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编号 实验材料 处理方法 产蛋率 甲组 各20只大小、长 势相同的产蛋鸡 喂养普通饲料 乙组 喂养等量高蛋白饲料 (1)实验设置如表所示,那么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鸡的产蛋率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有关吗? 。 (2)设计甲、乙两组实验,目的是为了形成 对照 ,起实验作用的是 乙 组。 (3)为使实验结果更加科学准确,根据题中影响产蛋率的因素,该实验还必须保证在相同的 光照时间 下进行。 (4)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科技活动小组进一步研究每只产蛋鸡每日摄入蛋白质的量与产蛋率的关系,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绘成如图。根据图可知,要达到90%的产蛋率,产蛋鸡对蛋白质的摄入量应为 21.5 克/(只•日)。在一定范围内,摄入蛋白质的量越 多 ,产蛋率越 高 。 (5)通过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鸡的产蛋率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有关 。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解答】解:(1)实验设置如表所示,甲、乙两组实验中唯一不同的变量是蛋白质含量,因此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鸡的产蛋率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有关吗?。 (2)甲、乙两组实验中,目的是为了形成对照,起对照作用的是甲组,乙组是实验组。 (3)鸡的产蛋率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及光照时间有关,因此“为使实验结果更加科学准确,根据题中影响产蛋率的因素”,该实验还必须保证在相同的光照时间下进行。 (4)“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科技活动小组进一步研究每只产蛋鸡每日摄入蛋白质的量与产蛋率的关系,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绘成如图” 。据图可知,要达到90%的产蛋率,产蛋鸡对蛋白质的摄入量应为21.5克/只•日。在一定范围内,摄入蛋白质的量越多,产蛋率越高。 (5)通过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鸡的产蛋率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有关。 故答案为: (1)鸡的产蛋率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有关吗? (2)对照;乙 (3)光照时间 (4)21.5;多;高 (5)鸡的产蛋率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有关 【点评】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34.(10分)某生物实验小组做探究实验“测量不同植被对环境的空气湿度的影响”,用干湿计在某一天的早晨、中午、傍晚分别测量裸地、草坪、灌木丛的湿度,每地测三个点,并求出平均值作为每次测量的数值记录在表中。 早晨 中午 傍晚 裸地% 68 18.5 45 草地% 73 38 51.3 灌木丛% 81.3 45 65.3 (1)为什么每个环境要测三个点并求出平均值作为每次测量的数值? 减少误差,避免偶然性发生 。 (2)如果实验当天有雾,实验结论会受到影响,因为有雾时空气湿度 较大 ,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图1和图2表示他们的实验结果,请说出图1和图2表示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图1表示的是: 草地在一天中相对湿度的变化 。 图2表示的是: 同一时间内裸地、草丛、灌木丛的相对湿度 。 (4)从图2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① 植物对环境空气湿度有影响 。 ② 植被状况越好,空气相对湿度越大 。 【分析】此题是以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实验为知识背景,考查学生探究性实验的设计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归纳能力。图(1)表示草地在一天中相对湿度的变化;图(2)表示同一时间内裸地、草丛、灌木丛的相对湿度,据此解答。 【解答】解:(1)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记录数据时,每次应多记录几组数据,算出其平均值作为一次测量的数值是为了减少误差。因此每个环境要测三个点并求出平均值作为每次测量的数值是为了排除由于偶然性引起的误差,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2)如果实验当天有雾,空气的湿度本来就会很高,会影响草的蒸腾作用,使测定的结果不准确。 (3)空气湿度最大的地点是灌丛,而湿度最小的是裸地,而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则是:在不同的地点,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裸地最少、灌丛最多,植物多蒸腾作用大,空气湿度就大;而早、中、晚不同时间里,早晨温度低,夜间蒸腾作用释放的水多,空气含水量大,空气湿度最大的时间是早晨,中午温度高,气孔关闭,蒸腾作用小,空气含水量小,最小的时间是中午。图(1)表示草地在一天中相对湿度的变化:早>晚>中;图(2)表示同一时间内的相对湿度:灌木丛>草地>裸体。因为这三个地域植物的湿度不同,其他因素基本相同,如温度、光照等,这样测湿度若存在差异,则为植物引起。 (4)从图中可以得出的结论:①植物对环境空气湿度有影响;②植被状况越好,空气相对湿度越大。 故答案为:(1)减少误差,避免偶然性发生; (2)较大; (3)草地在一天中相对湿度的变化;同一时间内裸地、草丛、灌木丛的相对湿度; (4)植物对环境空气湿度有影响;②植被状况越好,空气相对湿度越大。 【点评】科学探究是中考的重点内容,应熟悉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还应注意探究要注意的问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