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语文课件20-登幽州台歌_人教版(2016部编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20-登幽州台歌_人教版(2016部编版)

登幽州台歌20 诗 歌 千金市骨。燕昭王成为明君圣主的代表,黄金台 也成了明君圣主礼遇贤才的象征。此后,有多少怀才 不遇的文人,登上幽州台,凭古吊今,感怀时世。今 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一首诗《登幽州 台歌》。 (难点) 1. 体味诗的阔大苍凉的意境之美。 2. 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 3. 品读诗人的形象。(重点)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唐代文学家。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是唐 诗革新的先驱。他的诗思想进步而充实,语言刚健而质朴, 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 现存诗一百多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感遇》和《登幽 州台歌》。有《陈伯玉文集》传世。 《登幽州台歌》:696年,契丹攻陷营州。武则天 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 轻率,少谋略。陈子昂进言,武攸宜不听,反把他降 为军曹。诗人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 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等 诗篇。 怆然    涕 读一读字音 chuàng tì 导思1. 诗歌描写了 什么自然景物? 自然景物 导思2.诗歌抒发了 怎样的情感? 抒情言志 关键词: 情怀、哲理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 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登幽州台歌》课文朗读。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圈点要求 原文: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 怆然而涕下! 前:过去。 后:未来,后世。 来者:后世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怆然:悲伤的样子。 注释: 古人:古代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念:想到。 涕:眼泪。 译文: 往前望不到古代礼贤下士的圣君,往后看不到后 世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想到广阔天地的无穷无尽, 我独自悲伤,热泪纵横! “独怆然而涕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抒发了诗人孤单寂寥、苦闷悲愁的心绪。 【答案】前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音节比较短促,传 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 虚词,每句六字,四个停顿,音节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诗 人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全诗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 扬变化,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难点探究】这首诗歌,句式有何特点?这有什么作用? 前―→后(寂寞苦闷) 悠悠    怆然 登 幽 州 台 歌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悲歌。全诗并未对幽州台作 一字描写,只是抒发了登台感慨,语言苍劲奔放,语 调慷慨悲凉,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处境和苦闷悲愁 的情怀。 《登幽州台歌》: 全篇前后句子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 艺术感染力。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 前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 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 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字(“之”和“而”),多了一个 停顿,音节就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声长叹 的情景。 陈子昂还曾写过一首诗《燕昭王》,我们不妨先来理解 一下这首诗: 南登碣石馆, 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 昭王安在哉? 霸图今已矣, 驱马复归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